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合集下载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目录一、润滑油概述 (3)1.1 定义与分类 (3)1.2 应用领域 (5)1.3 发展历程 (6)二、润滑油的组成与性质 (7)2.1 成分构成 (8)2.1.1 油基矿物油 (9)2.1.2 合成油 (10)2.1.3 添加剂 (11)2.2 物理性质 (12)2.3 化学性质 (14)2.3.1 酸碱性 (15)2.3.2 抗氧化性 (16)三、润滑油的选用与使用 (17)3.1 选用原则 (18)3.1.1 根据工况选油 (19)3.1.2 考虑成本因素 (21)3.2 使用方法 (22)3.2.1 加注量 (23)3.2.2 加注方式 (24)3.2.3 定期更换 (26)四、润滑油的维护与管理 (27)4.1 清洁度管理 (28)4.1.1 清洗方法 (29)4.1.2 清洗周期 (31)4.2 环境与设备管理 (32)4.2.1 温度控制 (33)4.2.3 设备检查与维护 (34)4.3 安全与环保 (36)4.3.1 防火措施 (37)4.3.2 排放标准 (38)4.3.3 噪音控制 (39)五、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40)5.1 新型材料 (41)5.1.1 生物基润滑油 (42)5.1.2 无铅极压润滑油 (43)5.2 技术创新 (44)5.2.1 润滑油添加剂研发 (45)5.2.2 润滑油回收技术 (47)5.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48)5.3.1 减少VOCs排放 (49)5.3.2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51)一、润滑油概述润滑油是现代机械设备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减少摩擦,防止金属部件过热,并起到清洗和保护作用,使机械运行更加娴熟且有效。

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为其提供润滑效果和基础液流性,而后者则增强润滑油的性能,使其更能适应特定系统的需求。

在工业设备的日常运行中,润滑油的功能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润滑油基础油知识

润滑油基础油知识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润滑油标准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 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3.合成油 合成型基础油有多种,PAO主要采用乙烯齐聚的C8、C10馏分的聚合油; 酯类油由脂肪酸和脂肪醇
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反应脱水制得;天然气采用(费一托合成技术,即GTL技术)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 基础油。
在本质上,合成油具备了润滑油中最好的成分,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 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合成 型基础油的价格还是太高,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润滑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合成油 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合成油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
酸值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 酸值(又称中和值),以mg KOH/g油表示。
破乳化性能
在规定时间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 化时间,以min表示。
感谢聆听
THANKS YOU FOR WATCHING!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不同原油生产的基础油性能对比
国标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
美国石油学会API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
Ⅰ类 粘度指数 80-120 饱和烃 % <90 硫含量% >0.03
Ⅱ类 80-120 ≥90 ≤0.03
Ⅲ类
Ⅳ类
>120
≥90
聚α烯烃
≤0.03
Ⅴ类
酯类或除Ⅰ-Ⅳ 类外
Ⅰ类基础油由溶剂精制加工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50SN 400SN 650SN Ⅱ类基础油采用加氢精制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00N 150N 500N Ⅲ类基础油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GROUP Ⅲ Yubase 2/4/6/8 Ⅳ类基础油是合成基础油 不能满足上述四类标准的基础油为Ⅴ类油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
定期更换润滑油
根据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更换周期,及时更换润滑油,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
正确存储润滑油
在存储过程中,要避免润滑油暴露在阳光、高温和污染物中,以确保油品质量。 同时,存储容器要保持密封和清洁,以防油品泄漏和污染。
04 润滑脂的选用与使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润滑脂
根据设备要求
01
某风电场在齿轮箱上使用润滑油,通过定期监测润滑油性 能和更换润滑油,有效延长了齿轮箱使用寿命,提高了风 能利用率。
汽车润滑油应用案例
1 2 3
汽车润滑油应用案例
某汽车4S店在发动机上使用润滑油,通过选用高 品质润滑油并定期更换,有效延长了发动机使用 寿命,提高了汽车性能。
汽车润滑油应用案例
某出租车公司在车辆保养中定期更换润滑油,有 效减少了发动机故障和维修成本,提高了运营效 率。
润滑脂的组成与分类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 增稠剂和添加剂组成。
根据用途和使用条件, 润滑脂可以分为工业 润滑脂和汽车润滑脂 等。
根据增稠剂的不同, 润滑脂可以分为皂基 脂、烃基脂和无机脂 等。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
基础油的粘度、闪点、倾点等 性能指标对润滑脂的性能有重 要影响。
增稠剂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润 滑脂的锥入度、滴点等性能。
闪点
闪点是表示润滑油加热后产生蒸汽的 温度。闪点越高,润滑油的安全性能 越好。
润滑油的应用场景
工业润滑油
用于各种工业机械设备,如机床 、减速机、电动机等,起到润滑 、冷却、防锈等作用。
车用润滑油
用于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起 到润滑、冷却、清洁等作用,提 高汽车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02 润滑脂基础知识
05 润滑油与润滑脂的常见问 题及解决方案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简朴概括润滑油旳作用
降低: 克制: 移除: 预防:
摩擦 磨损 热量 锈浊
润滑油分类及规格
发动机润滑油旳分类
•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仅从石油旳流变(黏度)特征来对油品分类
• API-美国石油协会 -根据发动机试验性能对油品分类 -同步涉及节能源节省性能
•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新体系于1996年使用 -替代欧洲旳CCMC
润滑油代理: 是经过广泛试验室试验及发动机台架试验后制定出来旳, 这些添加剂旳构成是个有机整体,各配方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不能随意增删.
抗氧化/抗磨添加剂 预防轴承旳腐蚀 缓解油变质/变稠 预防气阀机构旳磨损
分散剂 控制油泥及清洁 分散炭粉从而降低
油旳稠化
粘度指数改善剂 轻易起动 更快供给油到运营旳部位 低温抗磨 增长高温粘度
25W
-10 ℃
夏天级:
20 30 40 50 60
越高旳黏度
您有留心过它们吗?
SM 5W-30

S= ?

SM= ?

5W= ?

30= ?
• S代表汽机油 • SM为API(美国石油协会)质量旳等级 • 能够在零下30℃以上使用 • 粘度等级
合成润滑油
合成油具有低摩擦力
合成润滑油旳优点
• 分子大小及形状较为均一 -内摩擦力小,因而节能 • 优异旳低温流动性 -易于冷开启,可在环境温度很低旳地方使用而不需要预热 • 高油膜强度 -黏度指数高,与矿物油相比,高温时旳油膜厚度更厚某些 • 优异旳氧化稳定性 -使用寿命很长;比矿物油更耐高温 • 低挥发性 -润滑油旳挥发损失更少,不需频繁添加
清净剂 中和燃烧所产生旳酸 降低活塞旳沉积物 提供总碱值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实用篇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实用篇

HS 高粘度指数、低倾点、合 严寒区 成油型
24
(2) 抗燃液压油
名称
特点
HFAE
水包油型乳化液含水80%以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FAS
高水基含水95%
HFB
油包水型乳化液
HFC
水-乙二醇型
HFDR
磷酸酯型
25
液压油产品名称的含义
• ISO –L-HM46
– ISO:国际标准 – L: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 H:液压油(液)组 – M:质量等级(抗磨液压油) – 46:粘度等级
润滑基础
无润滑剂 表面直接接触
有润滑剂 表面分离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 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 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 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4
润滑基础
润滑剂概念:
所有使两相对运动表面之间摩擦力减小的物质
分级 低粘度指数 中粘度指数 高粘度指数 更高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范围 <35
35~80 80~110
>110
• 润滑油的主要 指标
d.凝点和倾点 凝点:凝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停止的最高温度; 倾点:倾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仍能继续流动的最低 温度。 e.闪点:闪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润滑油加热,蒸发出的油蒸 汽与空气混合,打到一定浓度与火焰接触时产生短暂闪火时的最低 温度。 f.酸值:酸值是指中和1g润滑油中所含的有机酸所需氧化钾的质量 ,单位mgKoH/g。酸值对新油和旧油油不同的含义。对于新油,酸值 表示油品精制深度,对于110油,酸值则表示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氧化 变质的程度。酸值过大,表示氧化变质严重。 g.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质量百分数。由于水分的存在, 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会使粘温特性变差,当温度升高时,水会汽化 ,产生气泡破坏油膜,使油品乳化,导致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变差 等。 h.机械杂质:所有悬浮和沉淀于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统称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膜,加速摩擦副的磨损。 k.残炭:残炭是指润滑油在通入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进行汽化和分 解,最后生成焦炭状的残留物,以占油量的百分比表示。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二、润滑油的作用
1. 润滑作用,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减少磨损及延长
2. 3. 4. 清洗作用,在循环式润滑系统中可将摩擦面间的一些磨
屑等污物冲走,并将其携带到油池经沉淀或过滤除去; 器用油有绝缘作用,阻尼油有减震增加阻力作用。 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冷却作用,通过物理接触有效带走机械产生的摩擦热; 防护作用,防止金属受到空气和其它化学气体的腐蚀;
判定油品的最低使用温度,一般认为润滑油的倾点 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
7. 酸值(中和值) • 酸值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
mgKOH/g。亦可通过对照使用前后油品酸值变化判 定油品更换的一项指标。 8. 其它指标
• 水分、机械杂质、氧化安定性、抗泡性、抗乳化性、
盐雾防锈等。
⑦ 防锈剂
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以抑制氧及水特别 是水对金属表面的接触,使金属不致锈蚀。 主要用于工业润滑油和金属加工油、金属防护油等。 ⑧ 降凝剂 能有效防止蜡结晶,从而保持油品的低温流动性。 ⑨ 复合添加剂 提高油品质量等级简单有效的方法。复合添加剂的 种类有:汽油机油复合剂、柴油机油复合剂、通用 内燃机油复合剂、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铁路机 车复合剂、船用发动机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 剂、车辆齿轮油复合剂、通用齿轮油复合剂、液压 油复合剂、工业润滑油复合剂、防锈油复合剂等。
定义--是润滑剂抗氧化的能力。 矿物油在与空气接触中会与氧发生反应,反应速度取决于氧气
的含量、温度以及金属的催化作用。
油氧化的第一反应产物为有机过氧化物,这些反应产物与氧反
应会产生有机酸和一系列其它降解产物。进一步氧化会生成高 分子的不溶性聚合物,沉淀形成如胶质、油泥和漆膜。
氧化产生的酸会腐蚀金属表面,不溶性产物会降低润滑性能并

润滑油(机油)基础知识全普及

润滑油(机油)基础知识全普及

润滑油(机油)基础知识全普及,全面翔实,一起学习吧:)一、首先开始从基础油的分类说起: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

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

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

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

但PAO边界润滑性差。

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I、II、III类基础油属于矿物油,IV、V类基础油属于合成油,但是在上面关于III类基础油的介绍中提及“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而壳牌所采用的XHVI基础油(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就是这些III类油的代表,XHVI基础油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和酯类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在抗高温性上灰壳肯定不如以PAO为代表的美孚一号和以酯类为代表的法国MOTUL全合成润滑油。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如果你在黏度的选择上举旗不定,应参考《车主手册》的建议。

3)换油看里程很多车主习惯按公里数换油,基实这样并不科学,换油期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定,驾驶模式、路面的状况(高速公路、市区堵车、爬坡、空气混浊)、室外温度、燃料的质量、还有就是机油本身的质量都会影响油的寿命,公里数只是一个参考。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的组成
基础油 添加剂
成品油
一、基础油 1、基础油的简易生产工艺
基础油原料
精 制
脱 蜡
补 充 精 制
基础油
基础油的精制深度越深,性能越好,其颜色越浅,成本越高。
润滑油的组成
2、基础油的分类
2.1 API基础油分类 分类 Ⅰ Ⅱ Ⅲ Ⅳ Ⅴ 硫含量/% >0.03 ≤0.03 ≤0.03 饱和烃/% 粘度指数 80—120 <90 80—120 ≤90 ≥90 >120 聚α烯烃 Ⅰ- Ⅳ类以外的其它基础油
润滑油的分类
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ISO 运动粘度中 运动粘度(40℃) /mm2.s-1 粘度 间值(40℃) 等级 /mm2.s-1 最小 最大 2 2.2 1.98 2.42 3 3.2 2.88 3.52 5 4.6 4.14 5.06 7 6.8 6.12 7.48 10 10 9.00 11.0 15 15 13.5 16.5 22 22 19.8 24.2 32 32 28.8 35.2 46 46 41.4 50.6 68 68 61.2 74.8 ISO 运动粘度中 运动粘度(40℃) /mm2.s-1 粘度 间值(40℃) 等级 /mm2.s-1 最小 最大 100 100 90.0 110 150 150 135 165 220 220 198 242 320 320 288 352 460 460 414 506 680 680 612 748 1000 1000 900 1100 1500 1500 1350 1650 2200 2200 1980 2420 3200 3200 2880 3520
润滑油的分类
一、润滑油的品种分类
我国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如下:

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

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

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润滑油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润滑材料,它在机械设备中起到润滑、冷却、密封和防腐等作用。

在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中,我们将介绍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分类、选用原则以及正确使用润滑油的方法。

一、润滑油的基本知识润滑油是一种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复合物,它具有润滑性、冷却性、密封性和防腐性等功能。

基础油通常采用矿物油、合成油或植物油,添加剂则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添加,如抗氧化剂、抗磨剂、抗腐蚀剂等。

二、润滑油的分类根据基础油的不同,润滑油可以分为矿物油润滑油、合成油润滑油和植物油润滑油三大类。

其中,矿物油润滑油是以石油为原料提炼得到的,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合成油润滑油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植物油润滑油则是以植物种子为原料提取得到的,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三、润滑油的选用原则1. 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

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不同设备对润滑油的粘度要求不同,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可以确保润滑效果和设备寿命。

2.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

润滑油的工作温度范围决定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润滑性能,选择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可以保证润滑油的正常工作。

3. 根据设备负荷选择合适的负荷性能。

润滑油的负荷性能决定了其在高负荷条件下的润滑效果,选择合适的负荷性能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4.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防腐性能。

润滑油的防腐性能决定了其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下的使用效果,选择合适的防腐性能可以保护设备不受腐蚀。

四、润滑油的正确使用方法1. 在更换润滑油时,应先将设备停机并排空旧油,清洗油路及油箱,并更换新的滤芯。

2. 在加注润滑油之前,应先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并确保油口、油标等无异物。

3.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油质,及时补充或更换润滑油。

4. 在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态,如润滑脂是否干燥、润滑点是否正常润滑等。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目录一、润滑油简介 (2)1.1 润滑油的定义 (3)1.2 润滑油的主要成分 (3)1.3 润滑油的分类 (4)二、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5)2.1 润滑油的粘度 (6)2.2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7)2.3 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8)三、润滑油的用途 (9)3.1 汽车润滑油 (10)3.2 工业润滑油 (11)3.3 航空航天润滑油 (12)3.4 耐磨润滑油 (13)3.5 高效润滑油 (14)3.6 环保润滑油 (15)四、润滑油的选择与使用 (16)4.1 根据车辆类型选择润滑油 (17)4.2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润滑油 (18)4.3 正确使用润滑油的重要性 (20)五、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21)5.1 环保型润滑油的研究与发展 (22)5.2 智能化润滑系统的应用 (23)5.3 新型润滑材料的探索 (24)六、润滑油的安全使用 (26)6.1 润滑油泄漏的预防与处理 (27)6.2 润滑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28)6.3 废弃润滑油的回收与再利用 (28)一、润滑油简介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工业设备的油状液体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它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和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在热能传递、冷却、清洁以及保护金属表面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润滑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润滑油主要分为矿物油、合成油以及生物可降解润滑油等几大类。

矿物油是最常见的润滑油类型,通过石油提炼得到;合成油则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具有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生物可降解润滑油则是一种环保型润滑油,可在自然界中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有着不同的用途和适用范围,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品种。

润滑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润滑油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单粘度与多粘度润滑油
单粘度润滑油适用于恒定工作温度,而多粘度 润滑油适用于变化工作温度。
润滑油特性参数
1 粘度与温度关系
2 抗磨性能
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了解润滑油的粘度温度曲 线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油品。
润滑油的抗磨性能能够减 少机械设备的磨损,延长 使用寿命。
3 防锈抗腐蚀性能
良好的防锈抗腐蚀性能可 以保护机械设备免受腐蚀 和生锈的影响。
润滑油的选用
工作条件
基于设备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 润滑油,包括工作温度、负载和 环境等。
规格要求
根据设备制造商的规格要求,选 择符合要求的润滑油。
应用需求
不同部件和系统对润滑油性能的 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进 行选择。
润滑油的更换周期
1
运行时间
按照设备运行时间来确定润滑油更换的周期,通常是每隔一定的工作小时数进行更换。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是工程机械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具有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冷却 和密封等多种功能,确保机械设备的可靠运行。
润滑油的定义及作用
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磨损和热量的液体或半固体材料。它在机械部 件之间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力,延长机械寿命。
润滑油分类
矿物油与合成油
矿物油是从天然石油中提取的,而合成油是通 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合成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 稳定性。
2
油质检测
通过对润滑油样本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判断油质状况来确定更换时机。
润滑油的储存和保养
1 储存环境
润滑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润滑油的外观和性能,确保没有污染和降解。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基本知识一、密度与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

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

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

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

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 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三、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

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

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保护机械设备的润滑剂。

它可以填充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间隙中,减少摩擦力,降低能量损失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一、润滑油的基本知识1.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石油或合成方式获得的液体,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而添加的材料。

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腐蚀剂、减摩剂等,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2.润滑油的性能指标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包括黏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等。

黏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度量,决定了润滑油对摩擦表面的覆盖情况。

粘度指数是度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粘度指数越高,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小。

闪点是润滑油在加热后开始放出能燃烧的蒸汽的温度,反映了润滑油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

凝点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3.润滑油的分类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主要有液态润滑油和润滑脂两种形式。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式得到的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和重负荷工况。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的胶状润滑剂,常用于润滑部件无法自行润滑的情况下。

二、润滑油的作用分类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分为润滑减摩、密封、冷却和清洁等。

1.润滑减摩润滑油可以填充金属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润滑膜,使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减小,从而降低摩擦力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

2.密封润滑油可以在密封面之间形成薄而均匀的润滑膜,减少泄漏和气体渗入,提高密封性能。

3.冷却润滑油可以通过吸收和传导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防止摩擦表面因温度过高而变形和损坏。

4.清洁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以吸附和中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切屑、灰尘和酸性物质等,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避免其受腐蚀和污染。

总结:。

润滑油基础知识 ppt课件

润滑油基础知识 ppt课件
3
二、摩擦的种类
干摩擦
• 不加润滑剂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直接接 触,这样产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如真空中)。
润滑油基础知识
• 当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完全隔开时, 摩擦表面不会产生金属间的直接摩擦,流体分子 层间的粘剪阻力就是摩擦力,这种摩擦称为流体 摩擦。
边界摩擦
两表面加入润滑油后,在金属 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它可 能是物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 学反应膜。
- --- -- --- - -- --- -- --+++++++++++++++++++++++++++++
金属表面
防锈剂形成阻隔层:
亲水的尾部和其他烃类化合物结合形成防锈体系,形成 憎水阻隔层。
- --- -- --- - -- --- -- --+++++++++++++++++++++++++++++
不满足流体动压形成条件,或 虽有动压力,但压力较低,油 膜较薄时,在载荷的作用下, 边界膜互相接触,横向剪切力 比较弱,这种摩擦状态称为边 界摩擦。
油性分子吸附在表面
润滑油基础知识
AW/EP Additives Prevent Metal Contact
抗磨损/极压 添加剂防止金属表面的接触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要求改善齿轮承载能力的发电机、工 业驱动装置和船舶齿轮装置及其配套 的控制系统
热传导液的分类
组别 应用范 特殊应用 具体应用 符号 围
产品类别及性能要 品种符

号L-
应用实例
Q
热传导 最高使用温度 开式系统
具有氧化安定性的 QA 用于加热机械零件
<250℃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或电子原件的开式

油槽
最高使用温度 <300℃
最高使用温度 >-30℃并 <200℃
冷却系统
具有在低温时低温 粘度和热稳定性的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液
QE 带有热流和冷流的 装置
注:热传导液加热系统应配备有效的膨胀油槽,排气孔和过滤装置。
理化指标
• 一般理化指标 • 特殊理化指标
一般理化指标
外观(色度)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一 般不能判断润滑油质量好坏;
目录
润滑油组成 基础油和添加剂 油品命名与分类 理化指标
使用和储存 检测与更换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
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X
XX
X
X
x
润滑油生产流程
原油
常 减一
减 减二 溶
压 蒸
减三
剂 精
馏 减四 制










润滑油 产品

渣油

沥青

添加剂
原油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原油,其 主要成分都是碳(C)氢(H)两种元素。
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密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

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
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MV(VI:40-80)、LVI(VI〈40〉
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HVIW
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MVIW
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基础油:HVIS
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MVIS
(2)基础油分类的国际标准?
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
4
1
2
3
4
5
6
伤的添加剂。

7油性添加剂能增加油膜强度,减少摩擦系数,提高抗磨损能力的添加剂。

8抗氧添加剂加入油品产品中可以抑制其氧化的添加剂。

9抗泡沫添加剂加入油品中以防止或减少油品起泡的添加剂。

10乳化剂能使油品乳化并保持稳定的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11抗腐蚀添加剂能防止或延缓金属被腐蚀而加入的添加剂。

1.工业用润滑油ISO粘度等级分类
5.API柴油发动机润滑油质量分级
7.美国润滑脂学会(NLGl)润滑脂稠度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