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

①14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2016年11月11日

第1章零件分析............................................................. 3.

1.1零件作用分析...................................................... 3.

1.2零件工艺分析....................................................... 3.第2章确定毛坯、画毛坯一零件合图. (4)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4)

2.1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4)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8.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2制定工艺路线....................................................... 8.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9)

3.4加工工序设计 (10)

3.5时间定额计算 (10)

3.6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16)

第4章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17)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4.2夹紧力的选择 (17)

4.3定位误差.......................................................... 1.8

4.4操作说明.......................................................... 1.8设计心得体会 .. (19)

参考文献 (20)

第1章零件分析

1.1零件作用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①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①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①17H6孔,并且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①17H6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

1.2零件工艺分析

“尾座体”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其中两组有位置度要求。

(1)以①14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① 14mm孔以及①26 X 1的沉头孔和粗糙度Ra=12.5卩m的凸台面。

(2)以基准面A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Ra=1.6卩m的基准面A和基准面B,Ra=12.5卩m的凹槽底面和Ra=6.3卩m的右端面和Ra=12.5卩m的下端面。

(3)以①17H6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①17H6孔以及1 X 45° 的倒角,左右端面和M6的螺纹孔。其中主要加工面为①17H6孔内壁。

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工表面有位置度要求,如下:

①17H6孔圆度公差为0.003mm

①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004mm

①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①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①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

①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

①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①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导轨面配刮10?13点/25 X 25。

第2章确定毛坯、画毛坯一零件合图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由于该零件的形状较复杂,因此不能用锻造,只能用铸件,而且年生产批量为8000件已达成批生产的水平,采用批量造型生产。根据零件主要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确定各表面加工余量,查参考文献查参考文献[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以后有计算在此就不重复了。

2.1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尾座体”零件的材料为HT20Q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采用自由的砂型,3级精度(成批生产)。

根据上述原始质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 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2.1.1孑L 17的端面的

不平度:R Z

240 m、缺陷度:T缺250 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

指导》

空间偏差:毛1700 m根据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

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铸造公差:T 2200 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按铸件宽度b 12mm查得的宽度公差

(1)粗铣余量

加工精度:IT12,公差T 0.35mm 350 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

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加工表面粗糙度:R 6.3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

导》

铸件的加工余量为丫1 2.6mm,

(2)精铣余量

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 6.3 m,公差T 0.005mm,见图纸要求。精加工的余量为丫 2 1mm。

所以总的加工为

MA 2(Y i 丫2)式(3.1)

2 (2.6 1)7.3mm

2.1.2 内孔17H7mm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内孔精度要求为IT 6,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为:

钻孔:15mm

扩孔:16mm 2乙1m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精镗:16.9mm 2Z2 O&m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细镗:16.09mm 2Z3 0.08m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珩磨:17H6mm 2Z4 °.°9mm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表2.3-51

总的加工余量为:

Z Z1 Z2 Z3 Z4 2mm o 式(3-2)

2.1.3燕尾面加工

考虑其加工长度为90mm,与其联结的为导轨面,其精度相对较高,要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①粗加工:

加工精度IT12、铸件粗加工的余量乙6.0mm根据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②半精加工:

加工长度B 90mm、加工宽度100mm,因此半精加工的余量选择

Z 1 .0 mm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表

2.3-59。

③精加工:

加工长度B 90mm、加工宽度25mm,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选择

Z

0.012mm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表2.3-60 3

总的加工余量Z乙Z2 Z3 7.012mm。式(3.3)

2.1.4导轨面刨削加工

考虑其加工长度为138m m,同样也是和导轨配合,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①粗加工:加工精度选择IT12选择加工余量Z 5.5mm

②半精加工: 加工长度B 138mm、加工宽度k 100mm,因此加工余量选择

Z 1.0mm。由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表2.3-59

③精加工: 加工长度B 138mm、加工宽度k 90mm,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选择

Z3 0.022mm由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表2.3-60总的加工余量由式3-3 得:

Z 总6.522mm

2.1.5孑L 14的内径表面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内孔精度要求不太高,参考参考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工序加工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12?8mm

扩孔:14mm2Z 1.2mm (查参考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48)

7.M6的孔加工

公称直径6mm,加工前的钻孔直径5mm(查参考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71)因此钻孔的加工余量为:

Z 1mm

O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