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其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通过本文的论述,更进一步控制、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及其主要表现;2、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3、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表现;治理对策
在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日益蓬勃的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经济信息透明化越来越高的需要和要求,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不得不重视的一个严重影响人们判断的重大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导致统计部门统计数据失实,最终导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把握的失调,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可能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出现不公平竞争.[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从存在初期就一直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其失真程度之剧烈、范围波及之广范、危害群体之巨大,已完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波动,提醒我们不得不正视和解决这个严肃的问题。

本文的论述,将帮助大家辨别分析会计失真问题的种类和起因,并浅显探讨治理对策,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控制、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及主要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主要有一下几种:
1.资产不实。

单位各项资产的产权归属不明确,不及时把新购入资产记入账目,或处理销售资产后不及时在账目上划去该资产,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负债不实。

没有严格按照双向记账法登记债权债务,导致债权、债务不对应;或办理债权债务的手续不齐全、不合法;对于已经更新的债权债务确认不及时,已经勾销的债权债务分辨不明确,从而造成债权债务双方经济纠纷不断。

3.盈亏不实。

从不少实例中可以看出,部分领导或企业主管为了私利,常常指使或暗示会计人员人为调节收支,隐瞒或夸大财政收入或所得利润;
4.资金不实。

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没有定时对账或长期不对帐,资金账户名不副实,银行账、现金账户与库存现金对不上,账实不符;
5.税金不实。

会计人员自动或受指使的少计漏提税款;
6.会计信息披露不实。

在面向社会公众的企业年报中夸大利润,隐瞒亏损或损失,以骗取社会大众的盲目信任。

7.会计核算不实。

会计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会计科目混乱不清,财政管理不严格;
8.核算内容不实。

会计活动内容与会计票证人为造就不符,用假发票套取利润利己。

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把不合理开支、公款吃
喝的费用,用招待费的名义报销,私下中饱私囊。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会计原始资料失真。

其中主要是私营小企业会计人员不按国家法律规定设置账户,或账本设置不全面,导致国家审计人员无法确定具体企业的收益,造成工作不便。

2.任意调节利润。

企业会利用夸大资产净利润的手段骗取银行信任,企图隐瞒不良资产,达到获得银行贷款的目的;另外,某些企业隐瞒实际利润额,试图在向国家税务局纳税时少纳税;向主管部门或社会公众上报营业额时,又夸大自身利润以获得高评价;企业改制或重组时,把净资产和盈余变为亏损,来达到利己的目的。

3.成本费用不实。

如不同批的原材料合算成本时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则库存原材料的成本就会不同;为了降低成本,待摊费用少提或不提;为了人为增加成本,使用虚报费用、高报管理费用、超额计提折旧等手段。

4.设账外帐。

某些企业会编造伪造高利润的会计报表与账目,来骗取贷款银行的信任,以获得高额贷款;而为了达到偷漏税的目的,则会隐瞒实际会计报表,编制收支相抵,略有盈余的会计报表给税务部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有很多,不可否认的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的当事人或行为人主要是会计人员,因为会计人员是会计
核算与管理活动的主体,较容易作弊成功,造成会计弊端,而会计错误造成的失真也在经济生活中必无法避免;[3]同时,会计错弊也有其他方面的行为人,如单位领导,或企业主管人员指使或暗示会计人员制造伪造虚假会计信息,试图蒙蔽国家审计部门来达到一些利己的目的;或者有些单位职工利用单位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不健全,虚构伪造会计信息达到窃取国家或集体资产的目的。

所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从主观看,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是故意失真,是指会计舞弊,意思是会计人员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财务造假行为。

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或相关会计主体的私利,不顾公众利益,故意篡改、伪造会计凭证,虚报、瞒报会计数据从而使得公众得到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

故意失真的典型的特征就是有关人员的故意作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直接因素。

其结果导致账账不符、账表不符和账实不符。

而账实不符是其中最隐蔽,危害最大的一种。

从客观看,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是无意失真,这里会计失真的表现主要是会计错误。

造成会计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由于会计人员不熟悉会计原理造成的会计错误。

会计原理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会计人员在工作初期容易由于业务不熟练而造成会计错误。

2.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疏忽造成的会计错误。

有关会计凭证上的字迹潦草,计量单位错乱,或会计凭证上的有关数字计算错误,以及账户记混,重记等会计错误,是由会计人员的粗心或工作不认真造成的,并不是其不熟悉业务所致。

3.由于会计人员没有及时透彻理解新出台的会计制度或财经法规而造成的会计错误。

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对本单位,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合算。

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及时学习和熟悉新的国家会计制度和经济法规,容易在工作中遵循旧的会计核算原则而造成会计错误。

或者由于不熟悉新的规章制度而理解偏差,造成客观性的会计错误。

4.由于单位或企业内部的制度不健全或者会计部门管理混乱造成的会计失真。

单位或企业财会部门,物流部与工作部门之间若在工作程序与管理制度上不协调,容易造成会计失真,具体表现在帐证不符,证证不符,帐帐不符和帐实不符等。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我们在采集数据时可以尽量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使所得到的数据比较精确,来减小主观因素带来的失真影响。

(一)在国际的大环境下,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优先考虑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这一点在当今中国不太适用。

只有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看作是财务会计的本质,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才能减
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我们应该强调会计信息本身的真实可靠。

(二)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发挥监督作用。

注册会计师只有保持其精神和实质上的独立性
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必须要根除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2]例如,注意会计人员是否有运用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的手段达到修饰经营业绩的现象。

(三)科学运用重要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法规中详细规定界定会计信息重要性的量和度,详尽考虑到各种情况,做出有法可依的详细具体的规定。

而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经济业务时采取审慎的态度。

但这非常容易使会计信息偏离实际情况。

为了避免给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在运用此原则时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详尽说明。

(四)应确定具体的会计确认标准。

目前我国只有八项具体会计准则,很多经济活动无法依法确定性质,使得会计信息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应尽快出台具体的会计准则,完善会计规范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因无法可依带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五)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应与时俱进,适应新的会计环境的变化。

比如我们需要考虑到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新情况,并且应该对于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具有一些科学的分析判断与推测。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方
法,尽量减少由于方法落后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关注重视的长期性问题。

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前提下,我们期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以最大程度的得以控制,其危害可以减少到最小。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
参考文献:
[1]《私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财税会计》2012年第3期,丁瑾君;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和治理》——《财务与金融》2009年第6期,彭野战,刘艳群;
[3]《假账甄别与防范》—赵宝清主编,199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