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体系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二专题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二专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Ⅰ、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Ⅱ、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知识】Ⅰ、基本概念1.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是科学的方法论,是学习唯物论知识的根本目的。
所以应准确、全面地对这一概念作以下的把握: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2.主观主义:就是从主观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3.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哲学观点。
4.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的哲学观点。
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本专题的内容是前一专题的延伸。
总的来说前一专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基本原理,有什么样的原理,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要求我们的思想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原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是唯心主义。
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1.揭批“法轮功”的歪理邪说⑴背景材料材料一:“法轮功”的创立者李洪志散布种种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他说:“世界上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神安排的,社会的发展也是神安排的”;“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灵体,都是有思想的”;“地球有三次爆炸,第一次是我师爷定的,第二次是我师傅定的,第三次爆炸是我来定的,我使用功力也只能让地球爆炸时间推迟30年”。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一)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高中政治需要学会的常用理论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需要学会的常用理论常识大全一、常用经济学道理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进步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成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进步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达成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6.产品是采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采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看重产品的水平是为了更的达成其价值。
7.产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厂家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角逐中处于有利地位。
8.价值是价钱的基础,价钱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钱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应求购关系。
(价钱由价值决定,并受供应求购关系影响)9.价钱与供应求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应求购影响价钱:当产品供不应求时,价钱上涨,当产品供过于求时,价钱下跌。
反过来,价钱也影响供应求购,使供应求购最后趋于平衡。
10.价值规律的用途归根到底是为了达成资源优化配置。
11.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达成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形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功效,宏观调控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要功效的基础上,需要遵循价值规律。
1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达成形式。
1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功效、及进步措施。
14.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法并存,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点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5.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角逐性、法制性、开放性的基本特点。
16.提升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功效。
17.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拓展正当角逐,反对不正当角逐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存活和进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目前商品和服务的水平上。
1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要进步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
19、工业的地位及功效,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难点〗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⑵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⑶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重点解决办法】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
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
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
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P,。
的小体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
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后两句的教学可参考后面的教案。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利川二中牟方利唯物论一、基本原理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
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备战高考:政治哲学要点记忆口诀其一:唯物论围绕本原起争论,基本派别为二分。
唯物唯心斗始终,根本分歧谁第一。
先有物质唯物论,意识第一是唯心、古代朴素近机械,各自缺陷难自成。
辩证历史唯物论,迄今为止最科学。
物质第一终决定,意识第二有能动。
正确反映反作用,促进阻碍两重性。
实际出发是前提,精神意识不可轻。
时间地点与条件,主观客观须习惯、教条本本与经验,主观主义不能犯。
坚持科学无神论,不信伪科和迷信。
党的政策来指导,国家建设能搞好。
其二:辩证法辨证法与形而上,围绕三点起争端、联系发展与全面,孤立静止与片面、尖锐对立成两派,根本分歧在矛盾。
联系特点要掌握,客观普遍和条件。
多样联系掌握二,因果整体与部分。
先行后续与引起,二者必须同时备、因果关系可转化,情况有二要记牢。
因果关系勿颠倒,故意颠倒有蹊跷、承认因果客观性,科学研究的前提。
因果联系要掌握,科学预见知后果、整体部分有区别,内涵地位与功能、整体部分有联系,二者不可相分割。
相互影响要重视,关键部分可决定;整体部分会转化,条件具备才能够。
全局观念要树立,整体着眼是第一:搞好局部也重要,整体功能发挥好。
其三:发展的观点物质运动不可分,绝对运动要承认。
相对静止也存在,运动特别的状态。
变化发展不容疑,重点掌握事实上质。
新旧事物咋区分?符合规律是标准。
发展观点重运用,方法需要掌握三,承认过程分时期,创新才能促发展。
规律概念须掌握,自身本质与必定,三个方面有对比,外力现象和偶然。
客观规律不可违,主观能动要发挥:实事求是是精髓,解放思想相统一。
其四:矛盾的方法矛盾方法要抓住,一分为二是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两点重点都要论。
普遍特别的关系,共性个性是其意。
相互联结要点二,除此之外有转化。
解剖麻雀弹钢琴,主要矛盾来决定。
主要矛盾集中办,统筹兼顾不能乱。
主次方面不难认,一个矛盾分面两。
判断性质作评价,主要方面来当家、其五: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再探究,原因状态和趋势。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记背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老版高中政治目录(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
老版高中政治目录(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高一上册第一课:商品与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3商品的价值量第二节:货币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货币的职能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国家的宏观调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1企业及其作用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1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第一节:三大产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劳动合同制度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高一下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1国民收入的分配2财政收入和支出3财政的巨大作用第二节:税收与纳税人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第一节:我国的银行1银行的产生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第二节:公民的储蓄1存款储蓄利国利民2债券和商业保险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2市场交易的原则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家庭消费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第二节:我国的对外贸易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2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高二上册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三节: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3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2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第一节:事物发展的原因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第二节:事物发展的状态1量变与质变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高二下册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1认识的根本任务2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第三节: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第二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实现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2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1实践的特征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1群众是实践的主体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高三全册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3我国的国家职能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2我国的国家机构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二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政党执掌国家政权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政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3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2我国的宗教政策3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2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3联合国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建立国际新秩序3当代的国际竞争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1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2我国外交政策。
高中政治认识论
高中政治认识论高中政治认识论高中政治《哲学常识》认识论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M1)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懂得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ϒ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第一,不要满足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
2、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理解)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是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同类现象中一般东西, 是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真理(理解)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尤其是其本质和规律) 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就形成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4、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理解)条件:(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关键性条件。
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5、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变化(理解)·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一个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l)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1)认识要不断深化。
(推荐)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利川二中牟方利唯物论一、基本原理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高中政治常识-PPT课件》
威权制度
解析威权制度的特点,强调权 力集中和个人掌控。
共产主义
深入研究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 了解其背后的信念和目标。
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控制
1
权力分配
研究政治权力如何在政府、立法机构和司法系统之间分配。
2
权力制衡
探讨通过制度和机制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以及实现权力制衡。
3
民主监督
介绍民主制度下的民众监督与参与,保障政治权力的公正和透明。
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1 法治原则
解释法治原则,包括平 等、公正、合法性和程 序性等。
2 法律体系
介绍不同国家的法律体 系,并讨论其对法治的 重要性。
3 法治机构
探讨法治国家中的司法 机构和公共管理机构的 作用和责任。
政治经济体系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种类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
特点 供求关系、竞争、私有财产等。 中央计划、资源配置、公有制等。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私有和公有经济共存。
高中政治常识 -- PPT课件
通过这个 PPT 课件,我将带领大家了解高中政治常识。从政治概念和体系的 介绍到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让我们一同探索政治的精彩世界。
政治概念和体系的介绍
政治概念
从政治学角度解释政治是什么,涵盖政治 的本质和目的。
政治体系
介绍不同国家政治体系如民主制度、专制 制度等,并探讨其特点。
政治哲学
引导思考政治哲学对政治体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家的基本属性和组成ຫໍສະໝຸດ 分国家的属性介绍国家的主权、独立性等 基本属性,以及国家和政府 的关系。
国家的组成
探讨国家由领土、人民和政 权组成的基本要素。
国家的功能
讨论国家的治理、维护秩序、 促进发展等重要功能。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根本问题而展开的。
(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成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成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历主义和教条主义。
运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那么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到达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老版高中政治目录(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
高一上册第一课:商品与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3商品的价值量第二节:货币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货币的职能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国家的宏观调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1企业及其作用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1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第一节:三大产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劳动合同制度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高一下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1国民收入的分配2财政收入和支出3财政的巨大作用第二节:税收与纳税人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第一节:我国的银行1银行的产生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第二节:公民的储蓄1存款储蓄利国利民2债券和商业保险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2市场交易的原则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家庭消费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第二节:我国的对外贸易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2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高二上册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三节: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3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2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第一节:事物发展的原因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第二节:事物发展的状态1量变与质变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高二下册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1认识的根本任务2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第三节: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第二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实现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2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1实践的特征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1群众是实践的主体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高三全册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3我国的国家职能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2我国的国家机构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二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政党执掌国家政权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政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3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2我国的宗教政策3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2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3联合国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建立国际新秩序3当代的国际竞争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1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2我国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