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梓州城》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_1

合集下载

杜甫梓州诗论析(二)

杜甫梓州诗论析(二)

杜甫梓州诗论析(二)二、杜甫旅梓与草堂情结1、杜甫在东川府的游历诗杜甫在梓州期间,生活还算安定,经常游历于东川府各地,在旅游途中所作的诗,大都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盼。

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杜甫从梓州去射洪旅游,前往陈子昂故乡(近射洪县金华镇)游览凭吊,作《野望》:“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嶲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伤神谁为携?”涪水即今天的涪江,在东川府境内流经射洪和梓州。

通读全诗,虽是诗人旅游途中所作,却没有看到旅游是的赏心悦目和欣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满目疮痍的情景和饥寒交迫的百姓。

首联“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交代了旅游的地点和时间,诗人写的是仲冬的凄冷,实际却是世态的凄凉,衬托出百姓生活的凄苦。

这涪水,流到巴县、渝州,在下又武陵五溪流入。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 独鹤不知怎么在跳舞,饥乌聒噪像是想向人乞食,写的是独鹤与饥乌,却从侧面表现出了百姓凄寒窘迫的生活状况,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人民没有一天安定的生活,指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伤害,诗人不禁发出了“极目伤神谁为携”的感概。

在登上金华山后,杜甫参观了金华观,找到了陈子昂的学堂遗迹,于是又作了《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岩,淡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余哀。

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

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 根据诗中所述,杜甫远远望到众山之中最高的金华山,从冬日蔚蓝的天空中垂下的阳光,拥抱着山上道观的琼楼玉宇,把船靠在绝壁之下,拄着拐棍在盘旋的山路上攀登,登上山顶四处观望俯视,山谷隐约浮现,雪岭在太阳的照耀下泛着苍白的光,还伴随着鸿雁的哀鸣,观中跪着烧香的玉女,访道的善男犹如仙人,陈子昂的读书堂石柱长满青苔,悲风似乎为我而起,为雄才的喊冤而深深伤悼。

九日原文及赏析

九日原文及赏析

九日原文及赏析九日原文及赏析杜甫《九日》全诗赏析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以下是有关九日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日原文及赏析1原文: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翻译: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哥们,你们在那里?你们还好吗?赏析: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三四句写饮菊花酒,五六句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末四句写诗人的饮酒雅兴,流露出寂寞之感。

诗中反映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也表现了诗人虽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却怡情自然的旷达襟怀。

诗中的“落帽”,涉及重阳登高的一个典故。

据《晋书·孟嘉传》记载,孟嘉是东晋权臣桓温部下的参军。

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今安徽当涂东南),他属下的官吏都参加游宴,并且都穿上整齐的军装。

不料一阵风来,竟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自己并不觉察。

桓温便叫孙盛写了一段文章嘲笑他。

孟嘉看到文章后,也写了一段文章回答,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在座的人无不赞叹。

从此,“孟嘉落帽”变成一个著名典故,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

李白在诗中引用这一典故和风流韵事,是欲说明即使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屡遭挫折,也还是保持着怡情自然“醉山月”的旷达胸怀。

九日原文及赏析2九日范仲淹〔宋代〕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想像前代贤人一样在重阳佳节写诗,此时一枝枝的茱萸竞相生长。

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原文【其一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

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

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其二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翻译待更新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赏析《春日梓州登楼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

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人鼓鼙。

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此间登楼而兴羁旅之感。

首联,情景并提。

次联,承行路。

下四,承登楼。

《杜臆》:行路之难不一,故用如此二字该之,起语无限悲凉。

衰年流落,此身却无少壮,而浪迹但有羁栖,两句各倒转一字,便语新而声协矣。

水流城下,登楼所见。

风送鼓声,登楼所闻。

新燕巢搂,而旅人无定,对景伤情,语意双关。

数句中,有梓、有春、有楼,写景言情,相融入化。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次章,登楼而动去蜀之怀。

上四,遥望故园。

下四,追思吴会。

盖恐北归未能,转作东游之想也。

《杜臆》:心之所至,目亦随之,故登楼一望,而天畔之眼,遥入故园。

朝义既平,战场定矣。

洛阳园柳,能复存乎?公少游吴越,故思胜事,自蜀江至吴,必取道荆门也。

杜甫在成都所写的诗

杜甫在成都所写的诗

杜甫在成都所写的诗1、《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经历蜀道艰险到达成都的杜甫,立即写了这首《成都府》,抒发了他对成都繁华的赞美和惊喜之情。

成都很大,不仅有秦时所建的大城、少城,还有隋代建的州城,真可谓“曾城”。

成都气候宜人,到了岁末,树木仍然苍绿。

成都人流熙攘,市井热闹,各种娱乐声不绝于耳,乐器和弦优美,令人感叹成都“音乐之都”的美誉名不虚传。

2、《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经历了漂泊不定的杜甫,此时在成都终于安定下来,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3、《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了去“黄四娘”家的小路上,看到流连忘返的彩蝶,还有清脆啼鸣的黄莺。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通过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了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4、《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杜甫诗壮游原文及注释

杜甫诗壮游原文及注释

杜甫诗壮游原文及注释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

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

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家。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马踏飞燕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杜甫的诗词全集、诗集(1171首全)20

杜甫的诗词全集、诗集(1171首全)20

杜甫的诗词全集、诗集(1171首全)20761、《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推思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仙醴...762、《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763、《滟滪堆》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764、《忆昔行》忆昔北寻小有洞,洪河怒涛过轻舸。

辛勤不见华盖君,艮岑青辉惨么麽。

千崖无人万壑静,三步回头五步坐。

秋山...765、《送杨六判官使西蕃》送远秋风落,西征海气寒。

帝京氛祲满,人世别离难。

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

敕书怜赞普,兵甲望长安。

宣命...766、《江月》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767、《中夜》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胡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768、《秋清》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

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

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769、《秋峡》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

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

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

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770、《十七夜对月》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771、《向夕》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

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

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

772、《又示两儿》令节成吾老,他时见汝心。

浮生看物变,为恨与年深。

长葛书难得,江州涕不禁。

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

773、《黄草》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774、《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

【转帖】杜甫七律151首(一)

【转帖】杜甫七律151首(一)

【转帖】杜甫七律151首(一)【转帖】杜甫七律151首(一)一读书壮游及困守长安郑驸马宅宴洞中杜甫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 杜甫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杜甫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赠田九判官(梁丘)杜甫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杜甫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二为官时期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崔氏东山草堂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腊日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紫宸殿退朝口号杜甫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曲江二首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诗及注释一杜甫诗及注释(四)

杜甫诗及注释一杜甫诗及注释(四)

杜甫诗及注释一杜甫诗及注释(四)野老野老篱前江岸回1,柴门不正逐江开2。

渔人网集澄潭下3,贾客船随返照来4。

长路关心悲剑阁5,片云何意傍琴台6。

王师未报收东郡7,城阙秋生画角哀8。

[年代] 此诗当作于上元元年(760)秋,杜甫49岁[地点] 成都草堂[题解] 诗成后,拈首二字为题,类似无题,这种做法起源于《诗经》。

在唐诗里面,李商隐的诗中尤多。

【注释】1 野老,杜甫自谓。

杜诗中共自称“野老”六次,如“杜陵野老骨欲折”(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回,在这里可能有两层意思。

一可能指杜甫在江岸前回转、徘徊,二是指江岸本身迂回、曲折。

2 柴门不正,可能指门不是朝正南方向的。

逐江,沿着江的走势。

萧注:江岸纡回,而门逐江开,故不正。

3 潭为百花潭。

网集:指渔人一起下网。

下,在此作动词,与下句的“来”对仗,指下网。

本句直说就是,渔人网下、集澄潭。

4 贾(音古),本意特指囤积营利的坐商,后泛指商人。

返照:夕阳日光西射。

梁元帝萧绎《纂要》:日西落,光返照于东,谓之返景。

黄生:日西落则倒景于东,船自西来,若随之然。

顾注:日暮急于泊船,故随返照而来。

黄、顾之说都有道理。

一般七律每句在第四字处句读,但这两句是上三下四句法,即应念作: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5 杜甫有绝句:“船泊东吴万里船”,可见上句的“贾客船”往往和万里长路相联系。

这里就像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从上句贾客船的“万里长路”很自然地切换到了回长安的“长路”上来。

《杜诗释地》:“剑阁,即剑阁道。

古栈道名。

在今四川剑阁县大剑山、小剑山之间”。

另外,《水经注》中也有记载:“小剑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涌衢,故谓之剑阁”。

关于剑阁之险,李白有过很好地描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杜甫本人也有诗“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剑门)。

剑门即剑阁。

这句的大意是:北归长安,其路漫漫,想到剑阁险峻难越,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使我感到心中伤悲。

【诗歌鉴赏】杜甫《滕王亭子》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滕王亭子》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滕王亭子》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杜甫《滕王亭子》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甫《滕王阁》的原文赏析与翻译杜甫《滕王亭子》原文[一]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天,柳莺在秀竹中啼叫,神仙犬在白云中吠叫。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当人们来到这一天,他们出去放牧,在这里旅行。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来了。

【其二寂寞的春山路,君王不再旅行。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黄昏时分,在鸟巢荒芜的村庄里,乌云掠过。

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

杜甫《滕王阁》英译待更新杜甫滕王阁赏析《滕王亭子》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

公于广德二年自梓州往阆州,来游此亭。

鹤曰:二史:滕王元婴自寿州刺史移隆州刺史,后隆州避玄宗讳改为阆州。

亭在玉台观内,王尝游憩于此。

梦弼曰:王在阆州,有亭有阁。

[一]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这一章讲述了对风景怀旧的滕王阁。

当亭子在春天的时候,我听到莺在竹林中啼叫。

丹梯非常陡峭,所以我想让狗在云中吠叫。

蒋士力伤心地抚摸着废墟。

雄蕊和雄蕊随处可见,每年春天都是美丽的。

我不知道怎么退。

当滕王出去放牧时,他说他嘲笑他迷路了。

在过去,你指的是后人,“杜假设”没有遵循。

【其二寂寞的春山路,君王不再旅行。

古老的墙壁仍然是竹子,空荡荡的亭子是松散的。

鸟村已是黄昏。

云彩飞过。

上思歌吹来,成千上万的马举着霓虹灯。

此再写吊古之意,情与景相因。

文气在四句分截,上言王不可见。

而但存此亭。

下言得见此亭,则滕王犹可想像也。

【黄生注鸟雀如闻歌吹,云霞恍见霓旌,即李远“弦管变成山鸟?,绮罗留作野花开”意,分作两联,以映带见之。

【赵?注此诗伤今怀古,曲尽变态。

下载杜甫诗集68首。

杜甫作品经典古诗词

杜甫作品经典古诗词

杜甫作品经典古诗词杜甫作品经典古诗词 11、龙门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2、暮春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3、晦日寻崔戢李封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否。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4、促织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5、阙题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6、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孬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

杜甫《九日》赏析

杜甫《九日》赏析

杜甫《九日》赏析[原诗呈现]九日[唐代] 杜甫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词语注释]1.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本诗为广德元年(763)重阳日诗人在梓州所作。

2.郪qī县:古县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亦即梓州治所。

3.重在:仍然在。

这已经是杜甫第二年飘泊在梓州,无法回成都。

4.涪江:水名,流经梓州城东。

5.不相放:不饶人。

6.黄花:指菊花。

7.郁郁:形容忧伤苦闷,心情压抑,郁郁不乐。

8.路难悠悠:化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另外王粲也曾有诗句“悠悠世路”(赠蔡子笃诗)。

这里指世路艰难。

9.常傍人:常依靠他人。

10.酒阑:酒筵将尽。

11.却忆:仍忆、还忆。

12.十年事:指十年以前,即天宝十四载冬,杜甫由长安赴奉先县探望家属,途经骊山脚下,听到骊山行宫里君臣通宵享乐的鼓乐声,深感国难在即,为之沉痛不已。

13.骊山: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临潼县,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之处。

14.清路尘,辇出而清道。

[诗句翻译1]1.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去年重阳节我在郪县城北登高,今日重阳我仍在梓州的涪江之滨。

2.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苦于白发与日俱增,羞于面对满眼的新菊。

3.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世道混乱,心情悒郁地久在他乡作客;生路艰难,长期依靠他人使我忧思不尽。

4.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酒后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在骊山脚下的凄清路上我曾为国事而痛断心肠。

[诗句翻译2]1.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去年重阳在郪县北登高,今日重阳依旧在涪江边度过。

2.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发已愈白,苦于这岁月不饶人,羞于面对这新开的无数黄花。

3.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遭遇乱世,漂泊异乡,心中郁闷,生活无着,依靠他人只叹路难。

4.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酒筵将尽,却忆起十年前的旧事,想起皇上在骊山时辇车出动,令人肠断。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译文] 明年再次登高相聚的时候,又怎知谁还能平安健在呢?大家喝得醉醺醺的,忍不住醉眼模糊地把臂上的茱萸仔细看个清楚。

[出典]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注:1、《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2、注释: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

强:勉强。

倩:请人代替自己做。

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

玉山:即蓝田山。

茱萸:草名。

古时重阳节,都要饮茱萸酒。

3、译文:人老了,又面对悲凉的秋色,看来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

今日时逢重阳节,我的兴致来了,要和大家尽情欢乐。

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短怕帽子被风吹落,因此笑请旁人把帽子正一正。

蓝田的水远从千条溪涧中流来,玉山高危冷俊两峰并峙。

明天再聚会时,哪个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把茱萸多看看,佩之登高辟邪,以图明年再相会。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

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

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

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春日梓州登楼其二翻译

春日梓州登楼其二翻译

春日梓州登楼其二翻译
春日梓州登楼其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让我们领略到了春季梓州的美景。

王之涣在诗中写道:“梓州山川皆秀丽,登楼一望便心悦”,这
句话表达了他登高远望之时的喜悦之情。

而“才惊四座声价断,又闻三湘笛韵清”这句话则描绘了他在楼上听到了来自四周以
及三湘地区的各种声音,给人一种身处乐土的感受。

王之涣欣赏着眼前的景色,描述着山川之美,“青山远入净空中,白云如裹古城长”,让读者领略到了梓州山清水秀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和王之涣的另一首诗《登鹳雀楼》一样,表达了登高远望之时的愉悦之情。

不过从写景方面来看,王之涣更注重于描写自然风光,而《登鹳雀楼》更多的是描述城市景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王之涣眼中的春日梓州美景,并且烘托了他登楼远望的愉悦心情。

通过这篇诗歌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唐代梓州的自然环境,还可以感受到古人在欣赏美景时所激发的情感和思考。

《登兖州城楼》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登兖州城楼》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登兖州城楼》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登兖州城楼[唐] 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注释】:★这是开元二十五年落第后,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是杜诗中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①弼注:公父闲为衮州司马,公时省侍。

《论语》:“鲤趋而过庭。

★②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所刻石碑。

鲁殿指鲁灵光殿,汉景帝子鲁共王所建。

[注释]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

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

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

海岱:东海、泰山。

青徐:青州、徐州。

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

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

古意:伤古的意绪。

[译文]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

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

《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

【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武德间复曰兖州,天宝元年又改鲁郡。

此云兖州,当是开元二十五年,公下第后游齐赵时所作。

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公至兖州省侍而咏南楼也。

通首皆登楼所见,“海岱”“青徐”属远景,故以“纵目”二字起之。

“秦碑”“鲁殿”属近景,故以“临眺”二字结之。

仍在上下四句分截。

赵汸云:三四宏阔,俯仰千里。

五六微婉,上下千年。

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

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

①《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

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

”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

”此借用其字。

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诗词《梓州罢吟寄同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诗词《梓州罢吟寄同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诗词《梓州罢吟寄同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梓州罢吟寄同舍》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首诗抒发诗人与同僚、府主的情谊,以及自己体弱多病、年华虚度的感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梓州罢吟寄同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梓州罢吟寄同舍》唐朝:李商隐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

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

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梓州罢吟寄同舍》古诗简介《梓州罢吟寄同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概述诗人五年的幕僚生活,点明工作的勤恳;颔联记述幕府的歌舞宴乐之事,暗含得到幕主的优遇;颈联表明心态,以喻托的手法写罢幕的凄凉心境,此后无依以及终生的抱憾;尾联抒发惆怅依恋之情,暗含对幕主柳仲郢的感激和不忘恩情之意。

全诗对梓州生活作了总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凄怆悲凉之感,章法严密,情意深含,具有蕴藉典重之美。

《梓州罢吟寄同舍》翻译/译文不论是春天百花飘香,还是寒冬雪花飞扬,我们都在幕府供职,度过了五年难忘的时光。

你们为了公务接待贵宾,在客人中间穿梭繁忙;我也要组织歌舞演出,让客人心情舒畅。

多亏了幕府主人使我们有所依托,我们才能在一起共同生活。

而我却常常有病在身,时常感到无聊寂寞。

今日以后我们就要分手,离别的失落令人心中惆怅。

昔日的相聚岂能遗忘,梦中常闻到诸君的衣香。

《梓州罢吟寄同舍》注释①梓(zǐ)州:即今四川省三台县,为当时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治所所在地。

罢吟:即吟罢。

同舍:指同僚。

②不拣:不择。

花朝:花事繁盛之春日。

旧以夏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

雪朝:雪天,指冬日。

③霍嫖姚:即霍去病,尝随卫青出征抗击匈奴。

《汉书·霍去病传》:“为嫖姚校尉。

”这里用以比柳仲郢。

④缘:因。

接座:接近府主的席位而坐,以示特蒙礼遇。

交珠履(lǚ):谓结交达官贵客。

珠履,指贵客。

《史记·春申君传》“其上客皆蹑珠履。

”⑤分行(háng):谓筵席中歌舞的分行。

杜甫故里诗词

杜甫故里诗词

杜甫故里诗词
杜甫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变局和人民苦难的思考与抒发。

以下是杜甫诗中涉及杜甫故里的几首著名诗词:
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官军收河南,割据未得休。

县官急中牛,州县暂时稠。

锦城本无户,维蜀复何求?
忠信贵于天,岂独畏人嗟?
君看近臣骨,岂敢惮行舟?
远陈儿女泪,天上鸣哀鸠。

2.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妆次早参拜,杂遝车从穿凤篓。

车随毂转速与慢,毂应车辘冥冥缚。

马蹄声碎喇叭嘶,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红泥小火留不得。

昨夜月,明月与我同低昂。

今夜月,明月与我情自长。

如何有,到金杯清夜,时人仰而共呼觞!
这些诗词中,杜甫表达了对战争、国家动荡和人民困苦的思考与痛感,显现出他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古词《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作者杜甫)原文全文

古词《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作者杜甫)原文全文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杜甫[唐代]
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

近看除刺史,还喜得吾贤。

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不作临岐恨,惟听举最先。

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

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

君行射洪县,为我一潸然。

关于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写梓州的诗句

杜甫写梓州的诗句

杜甫写梓州的诗句【篇一:杜甫写梓州的诗句】去年向朋友要来一本上世纪初杨重华先生等编辑的《杜甫梓州诗注》,闲暇时逐篇赏读,受益颇丰。

对诗圣杜甫历代的研究者很多,研究、赏读文章更是汗牛充栋。

其实杜甫的山水诗很具特色,少壮时期漫游吴越,放荡齐赵,其山水诗清远沉郁;中老年时期仕途受挫,转蓬漂泊,其山水诗草木含悲,抑郁沧桑。

而入蜀之后,在梓州留下的山水诗则细腻、平静、悠然,从生态价值观的角度看,真实地展示了唐代梓州大地的生态美,读之让人流连忘返。

公元759年十二月,杜甫离开同谷(今甘肃省成县),来到剑南西川的成都,在浣花溪边、万里桥旁建草堂而居,开始了在西南的漂泊生涯。

宝应元年(762)七月,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被召入朝,严武刚走,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便自称成都尹兼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为避徐知道之乱,杜甫只身来到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即今四川省三台县,寓居城东(今四川三台中学内),开始了他“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的又一段“仗友”生活。

唐代的梓州为“蜀川巨镇,郪道名邦”,辖涪城(今三台花园镇)、玄武(今中江县)、射洪、通泉(今射洪沱牌镇)、盐亭等十县,与成都齐名。

唐代的中后期,遭遇“安史之乱”,乾坤疮痍,生灵涂炭,为平定“安史之乱”,青壮年乃至未成年男孩子都被征兵从军,“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北方人民十室九空,而四川因为有剑门天险之隔,实乃唐王朝一块难得的乐土,杜甫置身其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走在成都的街头,北方的凋敝便一扫而光,“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来到梓州,站在牛头山顶,眺望梓州城,梓州城郭尽收眼底:“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春谷远含风。

”(杜甫《登牛头山亭子》)由于心情的愉悦,杜甫在忧国忧民之余,也游走于梓州的山水间,兴之所至,操墨为诗,为今天的三台人体会唐时三台的山美水美生态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杜甫梓州诗论析(四)

杜甫梓州诗论析(四)

杜甫梓州诗论析(四)四、杜甫的家国情怀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杜甫被困长安,写下了众多忠君恋阕的千古名作,如《春望》、《哀江头》等,这一时期,杜甫的现实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其作品被称为“诗史”也形成这一时期。

宝应元年(762年)冬,唐军收复洛阳和河南大部分地区,第二年正月,史思明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纷纷投降,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广德元年(763年)春,消息传到蜀地,正流寓梓州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读杜心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一气呵成,感情奔放,明快自然,情真意切,直抒胸臆。

它反映了杜甫对唐王朝“复兴”的兴奋之情,和战乱多年后对和平生活的憧憬。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奠定了欢快的基调,“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②,诗人初闻收复蓟北的消息,悲喜交加,“满衣裳”真切生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诗人喜讯到来之际的老泪纵横,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是诗人长久以来积郁的感情的突然喷发。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运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了诗人“喜欲狂”的形象。

多年漂泊的凄苦愁云从妻子儿女脸上消失,更强调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经历了常年的流亡,才真正懂得和平生活的幸福,才能有发自内心的狂喜。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因为太高兴了,就要放声高歌,开怀畅饮,趁着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启程还乡,诗人并是马上就收拾行李回乡,二十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外流寓多年终于可以回到家乡,这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喜悦,是诗人情不自禁渴望早归的自然流露。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在喜悦中想象着回家的路线,四个地名的巧妙运用,语气衔接、连贯,很好地表现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日登梓州城》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九日登梓州城
[唐] 杜甫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鹤注】宝应元年及广德元年,公皆在梓州。

据后诗云:“去年登高郪县北。

”知此诗乃宝应元年所作。

《一统志》,唐梓州,领县五,又分置遂州,改静戎军。

天宝初,改梓州为梓潼郡。

至德中,置东川节度使,属剑南道,治梓州。

绵州在其直北,今为潼川州。

伊昔黄花酒①,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②乾坤醉眼中③。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①江淹诗:“伊昔值世乱。

”②《史记》:“悲歌慷慨。

”③庾信诗:“花鬟醉眼缬。

”隋场帝诗:“醉眼暗相看。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