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丰富。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正在逐渐受到游客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1. 优势明显,基础较好黔南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一个适宜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地区。
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风景秀丽。
黔南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侗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居多,有着独特的传统风俗和饮食文化,极具吸引力。
该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酒店、餐饮、交通等方面都已初步建立,可以支撑起相对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2. 发展不平衡,竞争激烈尽管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一些景区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游客流量较少,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一些景区的开发过于迅速,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和文化侵蚀等,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与此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黔南州的旅游市场也日益激烈,各类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竞争异常激烈。
3. 缺乏特色,形象模糊在众多民族地区中,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并未塑造出鲜明的特色和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黔南州的部分景区在宣传方面存在差距,没有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出来,缺乏吸引力。
由于黔南州地处偏远省份,知名度相对较低,旅游品牌发展不足,也影响了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形象。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规划,促进协调发展为了解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黔南州应该加强规划和产业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积极编制《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景区开发、资源利用等内容,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论文范例精选3篇
文化旅游论文范例精选3篇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收集的文化旅游论文范例精选3篇,欢迎参考阅读。
旅游文化论文篇一不同于其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T恤穿着功能是首位的,其次是创意图案的载体。
旅游文化产品中,较接地气的也就算文化T恤了。
它老少皆宜,方便携带,实用性强,如果从业者同时注重图案设计和T恤质量开发的产品就一定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才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旅游文化T恤市场的消费者大多是事业有成的有闲阶层,他们大多具有鉴赏力,且消费理性。
从业者如果采取自主设计开发图案,被动让消费者选择为主的营销模式,想以自己的喜好设计出图案引导消费是比较难的,故旅游文化T恤图案设计是文化T恤设计领域较难把握的。
图案开发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笔者曾经尝试过街头调研,将设计好的图形、选择的颜色、T恤的款式和尺码做成问卷,让来西安旅游的外国人进行打分、评价,从而获得较佳的方案,把大多数消费者喜爱的方案作为主推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定不可以闭门造车。
三、好的创意图案,首先应该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赏,应该是畅销产品,有较长时间的生命力。
攀达T恤在1999年设计推广了兵马俑跪立射组合图案,此图案从2000年至今,除2003年非典造成的入境游客急剧下降外,每年都保持在2000件以上的销量。
此图案超过15年的生命力,超乎了预料。
四、从业者在制作工艺上还需要不断改进旅游文化论文篇二(一)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由于落后地区交通不便利,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自由生长,加上不受当地人们的破坏式的开发,这就使得当地的环境优化,民族文化保存的十分完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富集地。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落后地区有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4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个等等。
文山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本科)
文山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本科)一、文山民族文化旅游的概述在这个多元文化、多民族的时代,文化旅游具有很高的价值。
文山州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弘扬地方的民族文化。
因此,对于文山州来说,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为文山州的毕业导师,我将会提出针对这个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必须注重文化传承为了更好的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文山州拥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说。
因此,在开展民族文化旅游中,我们需要注重对文化的传承,保护好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同时还要为游客提供一个真正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
三、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旅游体验,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山州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区,可以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和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针对文山州拥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这一优势,我们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的民族文化。
只有在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五、提高接待游客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和优质的服务水平。
我们需要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接待游客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六、保护自然环境,打造宜人的旅游环境除了注重文化传承和提高服务水平外,在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时,我们还需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
文山州拥有着一片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了打造宜人的旅游环境,我们需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遵守环保法规,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资源。
旅游业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分析
旅游业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分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对古老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给予了文化的复兴和创新。
本文将从旅游业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文化商品化的挑战以及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旅游业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1.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旅游业的兴起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很多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探寻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这种需求推动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例如,在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和西藏等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的艺术、音乐、舞蹈等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创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对于体验文化的需求增加。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再仅仅停留在保护和传统复制层面,更加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传统的纳西族文化通过创新的方式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如民族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进一步激发了民族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文化商品化的挑战尽管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商品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民族文化元素被过度商业化,导致原本纯粹的文化活动变为商业化的产品,为了吸引游客,一些地方可能过分强调表面的文化符号,忽略了文化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意义。
这种商业化的行为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旅游业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的挑战,必须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来说,可持续旅游的实践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黔南地区位于贵州省南部,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黔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也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黔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以促进黔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 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黔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对于各种节庆活动、传统民俗、民间艺术等都有着丰富的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很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2. 品牌建设欠缺黔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尚未形成较为知名的品牌,缺乏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景点和产品。
游客到达黔南地区后往往难以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也难以体验到地道的民族文化。
黔南地区在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缺乏较为吸引人的品牌形象,影响了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民族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服务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黔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当地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也有待提高,对外来游客的接待能力有限。
4. 缺乏专业人才民族文化旅游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进行运营和管理,但目前黔南地区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特别是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宣传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来开展工作。
这使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对策研究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黔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民族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如何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当前旅游业发展中的一大课题。
本文将围绕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理念、开发特色产品和优化服务体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活动来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这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民族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一些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特的视角,一些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服务水平和设施条件的不足。
一些民族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提高,影响了民族文化旅游的体验和口碑。
二、发展策略1. 创新理念,突出特色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需要树立创新意识,从独特的角度去呈现民族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文化演艺、手工艺品展示、传统美食等方式,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传统建筑,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2. 开发特色产品,提升吸引力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发特色产品来提升吸引力。
可以推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定制产品,如民族风情游、民族文化体验游等,为游客打造个性化的文化体验。
可以加大对民族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和美食产品,丰富民族文化旅游的产品体系。
3. 优化服务体验,提升品质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提升服务体验和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服务意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方式,提升民族文化旅游的服务品质。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通用10篇)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通用10篇)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学术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较为笼统。
很多人把旅游产业主体视为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旅游交通企业、旅游住宿企业、自然观光景区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文章10篇 ,欢迎品鉴!第1篇: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其内涵由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概念相结合,既指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传承保护,也指将旅游、文化、环境融为一体。
但在实际运作中,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
首先,文化旅游的主题、目标市场模糊。
现阶段,文化旅游的目标市场范围涉及过广,层次比较模糊,目标群体一概而论,将文化旅游档次统一化,造成文化旅游开展的本质受到明显限制。
其次,文化旅游的错位规划开发。
由于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导致很多地区一拥而上,在缺少科学规划下,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过分地强调经济效益,造成文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最后,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各地都在强调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精神、科研等方面价值。
而且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程度不够,没能及时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在推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一要明确文化旅游开发主体,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
主题是文化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主导元素,必须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以及分析相应的目标群体,从而找到最适合的开发主题。
二要正确定位开发,合理保护利用文化旅游资源。
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之前,要进行科学、全面、综合地有效分析,从而得出准确定位,并在准确定位基础上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最终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三要提高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文化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对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思考
一
、
充分 认 识 文 化 旅 游 在 民族 地 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 的重 要 作 用 , 度 重 视 民族 地 区 文 化 旅 高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工 作
民族 地 区受 历 史 、 理 以及经 济 发 展 条件 的影 响 和制 约 , 地 长期 以来 , 们 大 多 以从 事 传 统 的 农 牧 业生 人 产 和简 单 的工 业生 产 来维 持 生机 , 由于劳 动 工具 和 生 产 方式 落 后 , 济发 展 ? x 滞 后 。在 全 面建 设 小 康社 经 1 ̄ 1 会 的新 的历 史 时期 , 民族地 区应 转 变 发 展观 念 , 找新 的致 富途 径 。旅 游 业 是 一项 投 入 少 、 寻 见效 快 、 联 度 关 强 的产业 。少 数 民族 地 区若 能依 托 其 丰富 多彩 的人 文 旅游 资 源 , 力发 展 文 化 旅 游业 , 其 快 速发 展 具 有 大 对 极 为重要 的作 用 。首先 , 力发 展 文化 旅 游业 , 利于 促 进 少数 民族 地 区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 , 大 有 带动 第 三产 业 的
一
7 — 6
维普 必 须 具 备一 定 的 条 件 , 中 最 为 重 要 的 是 要 有 可 供 开 发 和 利 用 的 文 化 资 源 。 从 其
( 稿 日期 】 0 8 0 一 加 收 20— 6
[ 者 简 介 ] 玛 措 (9 3 ) 女 , 海 省 海 南州 嚣 众 岂术 作 卓 16 一 , 千
要 : 文从经济学 、 本 文化 学等 角度探 讨 了民 族地 区 文化 旅 游 业发 展 问题 民族 地 区发 展 文 化 旅 游 业 有 看 得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黔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在旅游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宣传推广不足、特色文化产品匮乏、服务质量待提升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推广、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三项对策。
加强宣传推广可以提升黔南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开发特色文化产品能够丰富游客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增强游客满意度。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黔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黔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加强宣传推广、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黔南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区,包括侗族、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发展不均衡、宣传推广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对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旨在对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剖析,以期为该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黔南民族文化是贵州省独具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对黔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黔南地区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其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观性和感受性,有利于丰富和拓展中国旅游市场的多样性,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体验的需求,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黔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当地民生状况,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地民族文化的瑰宝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旅游资源的热门选择。
尽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丰富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价值,但目前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和资源开发方法,促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揭示当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制定具体解决对策,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行的发展路径。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提质增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
也旨在为未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1.3 研究意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对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水平,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民族融合,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开展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有利于充分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2. 正文2.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文化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具有旅游开发潜力和吸引力的资源。
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所注重的不再只是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培养。
这样,第三产业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后,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比如以斑斓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支撑的我国旅游业正得到迅猛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
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
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从这一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本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首先,本民族文化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旅游业的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得到较好的利用和发挥,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依承、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所参观的景点,无不体现出本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要作用。
同时,这些旅游景点也无不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参观了孔庙,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更喻世了孔子的丰功伟绩。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了研究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更成为吸引国际友人游访的宝贵财富。
到了文笔峰,平地拔起,山色秀美,山上宏伟壮阔的建筑,体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风采,洋溢着道教恒久的文化。
关于文笔峰的传说,本身就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雄伟独特的建筑和有着丰富内涵的传说,都是道教文化的体现,也是游客来访的主要动力。
不仅仅只是这些景点,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所到之处都散发出浓浓的民族文化特色。
全世界的文化虽然都有共性,但更多表现出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
这些特性,是一个地方长期的历史积淀,是这个地方人们特有的生活习性,是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下的成就,是不同于别的国家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增加,民族文化旅游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四个
层面探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策层面
政策支持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扶持力度,制定
相应的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旅游产品层面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
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以客户为中心,从
客户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推出产品。
此外,要结合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传统的民
俗文化,提供丰富多样的游览项目,让游客真正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三、营销层面
营销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环节。
行业内要加强合作与联合,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化营销平台。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旅游交流活动,吸引更多
的海外游客来中国参观旅游。
四、环境保护层面
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的保护。
要加强生态环保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
意识,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旅游开发和保护应该相辅相成,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推动。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需要从政策支持、旅游产品、营销和环保四个层
面进行推动。
只有全方位地做好民族文化旅游的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经济文化的双重贡献。
西安回民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本科毕业论文
西安回民街⽂化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本科毕业论⽂本科毕业论⽂西安回民街⽂化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毕业设计(论⽂)原创性声明和使⽤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是我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外,不包含其他⼈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使⽤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或集体,均已在⽂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了谢意。
作者签名:⽇期:指导教师签名:⽇期:使⽤授权说明本⼈完全了解⼤学关于收集、保存、使⽤毕业设计(论⽂)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并提供⽬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段保存论⽂;在不以赢利为⽬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期:学位论⽂原创性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承担。
作者签名:⽇期:年⽉⽇学位论⽂版权使⽤授权书本学位论⽂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学位论⽂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的复印件和电⼦版,允许论⽂被查阅和借阅。
本⼈授权⼤学可以将本学位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有关数据库进⾏检索,可以采⽤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涉密论⽂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期:年⽉⽇导师签名:⽇期:年⽉⽇注意事项1.设计(论⽂)的内容包括:1)封⾯(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摘要、关键词5)⽬次页(附件不统⼀编⼊)6)论⽂主体部分:引⾔(或绪论)、正⽂、结论7)参考⽂献8)致谢9)附录(对论⽂⽀持必要时)2.论⽂字数要求:理⼯类设计(论⽂)正⽂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科类论⽂正⽂字数不少于1.2万字。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大湘西为例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作者:刘景慧刘冰清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民俗作为一种活着的潜文化,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走势不可逆转,差异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吸引众多的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大热点,也成为民俗文化深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普遍的关注。
民俗文化旅游指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
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点,应该具有与旅游者的民族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其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说具有民族地域特色,而且应具有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特色;再次应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从民族文化中还可透视出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历史文化价值,甚至有的还带原始文化价值从而使其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的意义;最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也就是说除具有特点外,还要有优势,还必须提供出本土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最优美的文化艺术。
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也构成设置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基础。
[1]本文以大湘西为例,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论述。
一大湘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其一,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大湘西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
这三个市州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人口880多万,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不只是有绝美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有异彩纷呈、内容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充分体现民族创造力和特色的公共建筑,如有侗族的风雨桥、鼓楼。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姓名:学号:11Y4100S0028导师:专业:年级:2011级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2013年10月17日目录内容摘要…………………………………………………………………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 (1)(一)各种优势资源 (1)(二)区位交通优势 (2)(三)发展机遇优势 (3)(四)政策优势 (3)二、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3)(一)民族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 (4)(二)民族旅游产业的经济意义 (4)(三)民族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 (4)三、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一)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5)(二)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6)四、发展罗城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对策和措施 (8)(一)加大对民族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9)(二)传承发展十大文化,打造仫佬族文化精品工程 (9)(三)加大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 (12)(四)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打造仫佬族特色旅游品牌 (13)(五)拉长产业链,凸显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效应 (15)(六)区域合作,提升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16)正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而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基础。
对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生态美,旅游资源丰富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如何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把现有的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罗城科学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思考和探讨。
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对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建议对我国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建议专业学生学号关键词:发展回顾主要问题对策建议一、导言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在接待人数、外汇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放与保护、旅游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同时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显现。
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
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而到了2011年,中国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基本途径,制定发布了《中国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了《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二)取得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我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资源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资源开发不足:我国拥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但是很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有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匮乏等原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严重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2.保护不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受到侵蚀和冲击。
一些商业化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民族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严重影响了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3.管理不善:一些地方政府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和经济效益不佳。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制也严重制约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
4.文化传承困难:一些民族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口流动和文化交融,一些传统技艺和习俗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这也使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二、对策研究1.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政策,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还要加大对资源的监测和维护力度,防止资源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坏和破坏。
2.加强资源开发和利用: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加大对资源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资源开发。
还要推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3.加强文化传承和教育:政府要加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青少年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体验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作为世界上拥有丰富、多元民族文化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目前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字数:216】1.2 研究意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水平。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利于增加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2. 正文2.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特色的景点、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资源,是体现民族风情、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这些资源涵盖了民族建筑、服饰、饮食、舞蹈、音乐、民间传说等方面,展现了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统习俗,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藏族的唐卡艺术、苗族的芦笙舞、哈尼族的梯田景观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2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各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以下几个现状:1. 多样性和丰富性。
浅谈民族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谈民族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者:敖登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第01期摘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主要聚集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其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率得到提升,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发挥促进作用。
尽管,当前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契機,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本文就民族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问题;发展对策在我国整体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使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空间。
民族文化旅游主要以突显民族特色的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方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业当中,为其提供坚实的推动力。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中的一些问题也被暴露出来,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从理性的角度对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一、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民族特色旅游景区都处于边远地区,这些地区的风光比较独特,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
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生态系统体现出一定的脆弱性。
如果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从而影响旅游产业的构建。
近几年,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可以看见,由于开发商对旅游产业的开发手段不当,使得一些民族特色地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甚至对其民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河北省张家口有一处景区叫作小五台山,正是在经历了不当的规划后,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使得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展受到了极大负面影响。
从很多的实际案例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姓名:学号:11Y4100S0028导师:专业:年级:2011级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2013年10月17日目录内容摘要…………………………………………………………………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 (1)(一)各种优势资源 (1)(二)区位交通优势 (2)(三)发展机遇优势 (3)(四)政策优势 (3)二、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3)(一)民族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 (4)(二)民族旅游产业的经济意义 (4)(三)民族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 (4)三、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一)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5)(二)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6)四、发展罗城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对策和措施 (8)(一)加大对民族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9)(二)传承发展十大文化,打造仫佬族文化精品工程 (9)(三)加大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 (12)(四)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打造仫佬族特色旅游品牌 (13)(五)拉长产业链,凸显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效应 (15)(六)区域合作,提升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16)(七)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营销,进一步拓宽民族文化旅游市场………………………………………………… (17)参考文献 (20)内容摘要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罗城旅游产业建设,势必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对旅游景观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城旅游产业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建设,旅游产业建设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重点是仫佬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建设。
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无疑要促进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罗城,其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都具有其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罗城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名县”和“旅游兴县”战略,按照“一山一城带两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仫佬族民俗文化风情为依托,以特种旅游项目为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借助仫佬族文化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仫佬山乡创造充分条件,将是罗城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旅游正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而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基础。
对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生态美,旅游资源丰富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如何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把现有的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罗城科学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一)各种资源优势。
1、民族独特优势。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河池市东部,处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完全。
罗城设县于宋朝开宝5年(公元972年)。
1952年天河、罗城两县合并称为罗城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建制,在原行政区域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1984年1月正式挂牌。
全县东西宽68.2公里,南北向长64.8公里,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
全县辖7镇4乡125个村民委16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
仫佬族人口12.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3%,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 是仫佬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2、民族文化优势。
仫佬族非遗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特别是依饭文化、走坡文化、仫佬族刺绣、仫佬族婚俗、稻草文化等,在仫佬族文化中,负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依饭文化历经几百年风雨的洗礼,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受到保护。
2009年11月,罗城成功举办“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引起国家高层领导和国内外民族专家学者的关注。
2009年,仫佬族走坡节、煤砂罐制作等10个项目被列为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舞草龙,被列为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2年6月,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婚俗被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些非遗文化,是罗城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独特的资源,具有很强的唯一性、排他性和不可复制性。
3、人文杰出优势。
罗城人杰地灵,被称为“凤凰的故乡”,是歌仙刘三姐的出生地,中国历史上的廉政名人“一代廉吏”于成龙曾任过罗城知县。
罗城还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德山,新四军将领、革命烈士韦一平的故居。
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领导的七千多名红七军战士艰苦作战的佛子坳,现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笔头尖”是罗城著名的“三尖”之一,从罗城走出的周钢鸣、曾敏之、潘琦、“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鬼子、著名剧作家常剑钧、“仫佬族散文三杰”之一的何述强等,都是享誉全国的仫佬族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形成奇特的“仫佬族文化现象”。
把仫佬族人文文化作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元素,将为民族文化旅游增添神秘而亮丽的色彩。
4、旅游资源优势。
罗城是桂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境内喀斯特地形发育良好。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雨量1566.6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402.4小时,四季分明,风景迷人,山奇水美,风物含情,自古就有闻名遐迩的“罗城八景”。
清波如镜的武阳江、人间仙境般的水上相思林、银练飞舞的百合瀑布、山如剑排的怀群剑江风光、相接云天的高山牧场、诗情画意的野马滩、林涛奔涌的青明山、千古遗爱的睡美人等,处处皆景,风物生情。
罗城还有“三尖”、“三天”的美誉(三尖即山头尖、筷子尖、笔头尖。
三天即天门、天河、天坑),是“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仕地。
仫佬族的“依饭节”、“走坡节”等奇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
(二)区位交通优势。
罗城水陆交通便利,县城距桂林市226公里,距柳州市108公里,距南宁市317公里。
东北与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相望,西南与宜州、河池临界,向东与柳州市接壤,处在龙胜—三江—融水—罗城—宜州—来宾大瑶山的广西精品民俗风情体验旅游线路上,与区内外各重要的旅游景区(点)既相联又互补,容易从根本上实现与区内外景区对接,旅游发展前景看好。
(三)发展机遇优势。
1、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二五”专项建设规划等重大战略,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自治区在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作为七大旅游发展区之一。
自治区党委、政府日前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提出把河池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养生福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支持、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力度会逐步加大。
3、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响品牌、联动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新格局,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发展机遇。
(四)政策优势。
罗城抢抓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建设的机遇,提出打造仫佬族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的工作思路,将民族文化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列为全县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实施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计划,为民族文化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罗城旅游产业建设,势必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对旅游景观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城旅游产业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建设,旅游产业建设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重点是仫佬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建设。
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无疑要促进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罗城,其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都具有其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95%以上人口居住在罗城。
国务院1983年批准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走过了20多年的光辉历程,仫佬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仫佬族在祖国大家庭里团结、和谐、发展。
因此罗城民族文化的建设,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建设,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谐文明,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仫佬族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民族旅游产业建设的经济意义旅游是经济的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经济产业。
旅游产业建设本身就是产业经济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其对经济的引动,于促进经济发展无疑是起到良好的作用的。
对于罗城这么个拥有优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仫佬族自治县,发挥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优势,建设特色旅游产业,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抓好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将旅游产业培育成罗城经济新的增长点,罗城具备条件和符合罗城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民族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旅游产业建设,是罗城民族文化建设的着眼点。
旅游开发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民族文化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
21世纪旅游,文化旅游是主要趋势。
随着旅游审美需求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势必向文化旅游转向。
而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中的最高档次。
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通过对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繁荣。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使民族古老的文化,得到挖掘整理,促民族文化得以复原与保护。
旅游文化的开发,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充实内容,创新发展,繁荣民族文化。
三、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政府加大旅游基础建设投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