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公开课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石灰、吟"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对石灰的赞美之情,体会诗人的志向和情操。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意思。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如“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将诗歌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明朝历史背景的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明朝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石灰的身影,石灰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的。
它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首以石灰为题材的诗《石灰吟》。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解题(学生质疑)。
4.简介作者于谦(课件出示)。
5.过渡语:这首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拟人化描绘,表达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古诗,正音。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清白”的意思。
教师小结:这些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石灰的烧制过程。
前两句写石灰岩的开采和烧制;后两句则写愿意经受千锤万凿的敲打和烈火焚烧,哪怕粉身碎骨也绝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的决心和定志。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写石灰,句句含哲理。
表面上是写石灰经受磨炼、保持清白的精神,实际上诗人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讽喻仕途风波险恶,并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的情操。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焚、乾、锤"等8个生字,会写“千、焚、锤”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形状"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教师向学生简介作者于谦。
2. 引出课题石灰吟,并指导朗读课题。
(1)吟,吟诵,朗读的意思。
(2)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3. 针对课题,让学生质疑。
预设:石灰是怎么来的?石灰吟是什么意思?4. 简介石灰的形成过程。
(课件展示)久经熬炼,青石变石灰。
石灰是建筑不可缺少的材料,它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自洁净,不怕侵蚀。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石灰吟》,了解石灰的特点,感受于谦的品质。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石灰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指名读古诗。
正音:焚、乾、锤、凿、击。
指导写字:千、焚、锤。
3. 再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 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明白写法1. 自由朗读古诗,说说这首诗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品质)2. 石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洁身自好)你从哪些诗句中可以体会到这些特点?3. 说说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借物喻人,借物言志)你还能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和志存高远的远大抱负)4. 指导朗读:读出对石灰的赞美之情。
5. 指名朗读。
6. 教师小结:于谦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就充分表达了石灰的形象,我们不仅从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而且还领悟到了诗中深藏的寓意,这就是借物喻人和借物言志的写法。
《古诗三首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石灰坚强不屈的精神。
2.感悟诗人借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领悟本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石灰的自述视频、配乐朗读音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导入,引出作者于谦小学六年,同学们都学过许多抒发爱国情怀,阐明理想志向的古诗,也知道了许多的爱国诗人。
那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好男儿是黄沙百战穿金甲——对,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爱国将领文天祥的笔下,好男儿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么在明朝诗人于谦的笔下,好男儿又应当有着怎样的志向呢?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石灰吟,走进于谦,走进字里行间去看看。
齐读课题---《石灰吟》。
二、解诗题,明确所咏之物1.解诗题“石灰吟”的“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吟”是指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有吟诵、赞美之意。
如《暮江吟》《游子吟》等。
顾名思义《石灰吟》就是——赞美石灰的诗。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本环节我让学生抓住诗眼“吟”,回顾和“吟"有关的古诗,以诗解诗,让学生明白本首诗是赞美、吟诵石灰的。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提示第三句中的“粉骨碎身”不要读错。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古诗不仅要读通顺,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有一定的停顿。
老师范读,学生标画停顿。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指名读,相机指导。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优选全文
石灰吟
石灰吟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吟颂、赞美的意思。
石灰吟:对石灰唱的赞歌。
一、朗读古诗
二、了解大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
明 于谦
坚贞不屈 坚强不屈 清清白白 洁身自好
质
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于谦
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于谦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他办事铁面无私,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
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
于谦奋战保卫京师
1449年8月,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获,消息传来,明廷大震,乱成一片。
兵部尚书于谦危急之中,冷静应对,率军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
可悲的是后来明英宗复辟,拼死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的于谦被陷害至死。
托物言志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不同流合污、清正廉洁 正直 为国尽忠 坚贞
不屈
五、激情诵读
作业布置:自学古诗,看看作者借竹石表达的志向是什么。
《石灰吟》公开课课件1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 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 凿,击打、开凿。夸张
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 石灰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它也好像是很平 常的事情。
•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 出石灰的顽强。
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作者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现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和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谁来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 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 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
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 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 谦。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分明看 到了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 的写法。
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以人的思想感情。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答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教案及答案第1 篇一、教学目标:石灰吟教案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三、拓展延伸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石灰吟公开课教学PPT
作业《墨梅
》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墨梅》的作者是___代_____。 诗人以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 了他________________ ____的高尚情操。 2、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再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一、了解石灰。 • 轻声读导学单了解石灰 • 边读边想:你读出了石灰 的什么精神?
石灰,前身是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 深山之中。工人们先一锤一锤将石灰石 凿出来,再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 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 经过烈火的焚烧,石灰的主要成分发生 了变化,这是的外形扔像一块块石头。 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石灰放 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 一样。经过这次沸腾之后,石灰又变成 了熟石灰,模样也有石头外形变成了粉 末状的白灰。我们的教室的白墙就是石 灰水粉刷出来的。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 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 二.走近于谦 • 轻声读导学单故事一: • 于谦为什么在17岁就写下了 《石灰吟》? • 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小太监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字。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板书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板书石灰吟教案板书第1 篇教学目标:六年级语文《石灰吟》优秀教学设计1.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直指所吟事物。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
读题。
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二、初读诗句,读出诗歌韵味。
(一)读出诗的节奏1.自由读诗石灰,是一种非常平凡的事物,于谦是怎么吟石灰的呢?让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读四遍。
前两遍,读准字音。
后两遍,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最好读出点诗的韵味来。
2.多种形式读:指名读。
自由读。
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师生对读。
(二)了解“石灰”其物普普通通的石灰,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于谦为它写下这首诗呢?请同学们听一段介绍。
师引读诗句。
采自深山的石灰,一次次被重重地锤击,在熊熊烈火中焚烧,它却看作好像很平常的事。
女同学读前两句——就算要粉骨碎身,它也完全不害怕,因为它要把清白留存在人间。
男同学读后两句——(三)初识“托物言志”过渡: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同学们大概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吧?1.《石灰吟》,吟的应该是石灰。
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具有了人的情感。
请你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2.生自由谈。
师小结:是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
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
石灰吟古诗三首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8页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屡次
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痛苦
日常。
第9页
译文: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日经常事情。
第10页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写出了石灰来之不易。“若等闲”表现了石灰石面对严峻考验时从容、无畏气概。
写法:注意“凵”框儿里面不要写成了“羊”。
里面只有两横
第6页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由朗诵,然后与同座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互动课堂
第7页
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
“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了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过程,而“浑不怕”三字又彰显其不怕牺牲精神。“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石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石灰,也象征刚直不阿品格。
第15页
后两句以拟人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精神。暗喻诗人不论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精神以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追求。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第25页
感激您观看
HAPPY CHILDREN
第26页
第21页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示了诗人 意愿和 决心。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
坚守高洁情操
主题概括
第22页
一、解释以下词语。等闲:_________________浑:_________________清白:_________________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第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于谦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2张ppt)公开课课件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 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 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 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 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 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 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 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 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 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 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 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 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 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 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2张ppt)公开课课件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作者仅仅是赞颂石灰吗?
体现了石灰的坚强不屈、在人间留下清白的 高贵品质。
这首诗不仅仅赞颂石灰,以反映了于谦的品 质,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凿, 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 好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石灰的作用:
建筑:三合土、石灰浆。
农业:配制波尔多液作为农药。 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将适量的熟石灰加
入土壤中可以中和酸性。
工业:制氢氧化钠、配制价格低廉的漂白粉。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语文-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托物言志写诗知行合一做人—《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注释及背景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托物言志诗的一般特点,知道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受到高尚情操与人格的感染。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2.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教学过程一、以诗引诗,感受诗体1.读咏物诗,猜诗名。
教师首先逐次出示《咏鹅》《咏柳》《墨梅》三首诗的内容,读后分别引猜:在古诗大家族里,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诗人所咏之物是什么呢?然后拓展视界,强化感受: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就收录了6262首,再出示虞世南的《咏蝉》与郑思肖的《画菊》,相机渗透抓住关键信息猜测的方法。
2.读《石灰吟》,初感知。
指名读与齐读结合,读楷书、行书、篆书、草书等多种字体的《石灰吟》。
【设计意图】用感性的方式唤醒积淀在学生心中的诗句、情景,强化对类概念咏物诗的认知,是接下来深度走进本单元托物言志诗的重要基础。
把不同字体的《石灰吟》当成学生朗读的范本,则能让语文学习内涵更丰润,学习更有意思一些。
这样的导入,既不枝不蔓,直指核心目标的达成,又不失感性,由形象到抽象,有助于学生轻松愉悦地开启学习之旅。
二、想象画面,读出物象1.走进物象,简述石灰一生。
基于学生课前预学查阅资料后对石灰的认知,教师让学生结合诗行简说。
教师视情况提供说话思维支架: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2.想象画面,读出诗中情思。
粗略了解古诗内容读诗是一种读法,还有一种品诗方法叫见文字想画面,透过诗行,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先小组内互说,再集体反馈,教师视情况引导学生说得具体生动一些。
苏教版《石灰吟》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苏教版《石灰吟》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内容理解。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感悟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石灰是如何制成的吗?它有哪些用途呢?二、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石灰吟》,学生注意听读。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分组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三、诗歌解析1.教师解析诗歌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描绘的情景。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四、课堂讨论1.学生讨论:诗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如何形象地描绘了石灰制作的艰辛过程?2.学生讨论:诗中的“烈火焚烧若等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学生回顾诗歌内容,复述诗句。
2.教师提问: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哪些品质?二、诗歌欣赏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三、课后作业1.背诵《石灰吟》。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感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2.在诗歌解析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生字词、结构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课后作业的设计既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足之处:1.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为消极,需要教师更多地鼓励和引导。
2.在诗歌欣赏环节,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有待提高,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改进措施:1.针对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在诗歌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诗歌审美情趣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诗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5石灰吟》公开课课件_1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瓦剌大军 作战,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明朝最精 锐的五十万人马全军覆没,皇帝英宗被俘。 瓦剌军乘胜追击,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 京城危在旦夕。于谦以一介书生,他义正 言辞驳斥了投降与迁都缪论,临危受命就 任兵部尚书,他稳定了军心与民心,日夜 带领全体军民,修筑城墙,布置防务,并 亲自带领军队与瓦剌军血战五昼夜,赢得 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得以归国。天 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 立襄王之子,被杀。
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 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 被杀害。
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 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一定会想起少 年时的诗作, 他又会怎样吟唱起《石灰吟》呢?
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 的官员到他家时,才发现他家里什么也没有, 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 首,齐声为他喊冤。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 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凿把 我与大山分离。我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 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 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 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 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 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 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 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 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 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石灰吟即是对石灰唱的赞歌。
读通诗句,读准字音并尝试读出节奏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公开课教学PPT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1 2
丰富教学手段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如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 的学习兴趣。
加强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组织实地考察、开展社会 实践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拓展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进一步拓展,如引入更多优秀 的诗歌作品、深入挖掘诗歌的文化内涵等,以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02
石灰吟的背景与历史
石灰的生产与用途
石灰的生产
石灰是由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而制成的。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能 源和时间,因此石灰的生产成本较高。
石灰的用途
石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砌筑、粉刷和勾缝等。此 外,石灰还可以用于改良土壤、制作肥料和杀虫剂等。
石灰吟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石灰吟是明代文学家于谦的作品,创作于明代中叶。当时的 社会矛盾激化,官员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于谦通过这 首诗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清白自守的精神追求。
运用对比手法,将石灰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突显 其独特品质。
文化内涵与启示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念,如勤劳、勇敢、坚韧不屈等。
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 醒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通过石灰的形象,启示人们在面对困 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05
教学互动与实践
问题讨论
石灰吟公开课教学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 • 石灰吟的背景与历史 • 石灰吟的文学特点与艺术价值 • 石灰吟的解读与赏析 • 教学互动与实践 • 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
教学目标
02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2.2《石灰吟》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2.2《石灰吟》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石灰吟》是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描写石灰工人劳动生活和内心情感的诗歌。
诗歌通过描绘石灰工人的辛勤劳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但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仍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语言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练习。
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
然后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和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古诗两首石灰吟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本色,又比方崇高节 操。
意思: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 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 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精神以 及永留崇高品格在人间追求。
返回第10页
千锤万凿出深山, 通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熊熊烈火焚烧看得跟日常事同样。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期保留在人间。
第11页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12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 各地官僚为他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 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物。他同僚劝他说: “你即使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当带一些著名 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 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嘲弄。
《石灰吟》
第1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 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文化长河中,诗歌就 像是一朵馨香独具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 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艺术风格,更 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雄壮、优美意境。你们还 记得哪些诗?
第2页
石灰吟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第18页
我们这样学古诗:
知——诗人 解——诗题 抓——字眼 明——诗意 想——意境 悟——诗情
第19页
作业《石灰吟》
•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首诗是___诗,《石灰吟》作 者是___代___,其中《石灰吟》 中“吟”____________。
石灰吟 公开课 优质课件
千锤(chuí)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有巍巍定难之功 有侃侃立朝之节 有孜孜及民之惠 有儌儌律贪之洁
石灰吟
【明】 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返回
墨梅
(元) 王冕
表达了作者( 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以
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高尚节 操。
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石灰吟 千锤 万凿 出深山, 烈火 焚烧 若等闲。 粉骨 碎身 浑不怕, 要留 清白 在人间。
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返回
于谦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 样的人,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在孤 灯下苦读,一心想要成为国家的栋 梁。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
轻松。 粉骨碎身/浑 不怕,
粉骨碎身:身体粉碎 浑:都,全。
要留清白/在 人间。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高尚的节操。
想象练习 诗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领悟当
中的意境,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 句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返回
千锤万凿出深山,
• 于谦身居高位,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 中没有贪过污,没有受过贿。当时皇帝 身边最为宠信的大宦官王振一直看于谦 不顺眼,便找了个借口,把于谦关押了 起来。由于于谦深得百姓尊重,威望很 高,王振无奈又把于谦放了出来。在大 牢里就大骂王振的于谦出狱后依然坚持 自己的原则,清廉如故。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 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 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 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 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 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 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 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ǚ)阎 (yán)话短长!“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 就是里巷的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 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死后抄家“家无余资, 萧然仅书籍而已)
小学语文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石灰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石灰吟》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石灰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石灰吟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
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韧, • 任尔东南西北风。
五、课外积累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
暮江吟
• 白居易
•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珍珠月似弓。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子身上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 于谦 :(1394-1453), 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进 士。曾官至兵部右侍郎、 左侍郎、大理寺少卿。代 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加 少保。英宗复辟,被害。 万历皇帝时,谥忠肃。有 《于忠肃集》。
•
• 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背诵其中的 • 两首或几首。
),听到了
(
),你感受到了
(
)。“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定要在诗句旁边做批注。
3、此时此刻,你想对石灰说:
(
)。
三、意境感悟
• 见到此情此 景,作者会 怎么想?
• 走近“于谦”
• 四、诗作欣赏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二、诗 意 绽 放
• 1、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小组交 流。
•
石灰吟 于谦
• 千锤万击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2、静下心来,默默地读一读,边读 边想象。
•
读着读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你仿佛看到了
(
石灰吟 于谦
• 千锤万击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要求:
• 一定要读通、读准、之后尝试读 出节奏。不理解的词语随时查字典 找寻答案。实在不会做的用问号标 记。
一、诗 词 有 韵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组
20 古诗两首 《石灰吟》
子弟小学 张瑞清
石灰的自述: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 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击把 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 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 灰。经过烈火的考验,我外形虽然仍像 一块块石头,但已经是浑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 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样。如果这时碰 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远超过沸 水的烫伤程度。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 另一种形态——熟石灰。这个过程把我 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