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2016年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16-2017教育学心理学最新题库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考研教育心理学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
考研教育心理学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1/65)单项选择题第1题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的视敏度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A.有无自变量B.有无因变量C.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D.有无研究假设下一题(2/65)单项选择题第2题1967年《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该书的作者是A.斯腾伯格(R.Sternberg)B.布鲁纳(J.Bruner)C.奈塞尔(U.Neisser)D.西蒙(H.Simon)上一题下一题(3/65)单项选择题第3题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上一题下一题(4/65)单项选择题第4题在裂脑人实验中,假如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他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B.用右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C.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上一题下一题(5/65)单项选择题第5题若以黑色圆点为实验刺激材料,成人注意广度的平均水平是A.3~4个B.4~5个C.6~7个D.8~9个上一题下一题(6/65)单项选择题第6题剥夺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后,让其重新入睡。
其快速眼动睡眠通常会A.增加B.消失C.减少D.没有变化上一题下一题(7/65)单项选择题第7题在声音传导的过程中,中耳三块听小骨把声音最终传递到A.科蒂氏器B.正圆窗C.卵圆窗D.前庭器官上一题下一题(8/65)单项选择题第8题在夜空中,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误以为浮云后面的月亮在动。
这种现象称为A.运动后效B.诱导运动C.自主运动D.动景运动上一题下一题(9/65)单项选择题第9题右图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图片A.空气透视B.线条透视C.纹理梯度D.对象重叠上一题下一题(10/65)单项选择题第10题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A.社会比较实验B.监狱模拟实验C.从众实验D.社会助长实验上一题下一题(11/65)单项选择题第11题小明嚼口香糖玩耍时,不慎将10元纸币掉到狭缝里,几经尝试,自己无法用手将其取出,最后在别人建议下,他用口香糖将其粘出。
2016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C解析:3.[单选题]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 )。
A)大小B)年龄C)性质D)规模答案:C解析:4.[单选题]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答案:D解析:5.[单选题]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
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表现的基本观点是( )。
A)形式训练说B)联结说C)概括说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答案:A解析:6.[单选题]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答案:B解析:7.[单选题]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A)直接强化B)正强化C)负强化D)间接强化答案:D解析:8.[单选题]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
A)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望D)学习知识答案:B解析:9.[单选题]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答案:D解析:10.[单选题]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答案:A解析:11.[单选题]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乡村进行的观点是( )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骑士教育D.和谐教育正确答案:A解析: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即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C解析: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教学方法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3.我国首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戊戌学制正确答案:C解析: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是在总结民国以来学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体制基础上制定的,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系统。
该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4.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A解析: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五大特点,其中,个体动作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这一特点。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和心理学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对于教育实践和学生个体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准备有所帮助。
题目一:请简要解释下列心理学概念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案例。
1. 反射:答案:反射是一种无条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也能够自动产生。
例如,当我们轻轻刺激婴儿的膝盖时,他们会自动做出相应的腿部抬起的反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教育实践案例: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响贝尔实验,通过发出特定的声音刺激学生,如果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他们将得到奖励,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些积极的条件反射。
2. 学习曲线:答案:学习曲线是一个描述学习过程中能力提高的规律。
初始学习速度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速度会逐渐减慢。
教育实践案例: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学生初始的学习进展较快,但是在掌握基本概念后,学习进展会变得较慢,此时老师需要进行巩固和复习。
题目二:请解释以下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提供实际应用的例子。
1.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学习是通过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互来实现的。
实际应用例子:在教室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建构。
2.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答案: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连续和离散的阶段,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成具体操作的能力,再到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际应用例子: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提供不同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官和运动体验,如碰触不同材料、玩转具有形状和颜色的玩具等。
题目三:请简要描述以下知觉现象并说明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1. 错觉:答案:错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错误感知或解读。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一)汇总
《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一)【案例一】听蚂蚁唱歌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参考答案】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三大问题”。
A.学习问题、思维问题、行为问题B.发展问题、学习问题、教育实践问题C.儿童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成人心理问题D.教育问题、管理问题、政策问题答案:B2.以下哪个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教育阶段性特点B.学习障碍C.智力测评D.全部正确答案:D3.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的哪些成长阶段的特点,是教育学心理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A.错B.对答案:B4.在知识的获取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信息上并抑制其他干扰信息的能力,是指:A.感觉B.知觉C.关注D.记忆答案:C5.以下哪个不属于知觉的成分和环节。
A.注意力B.感觉C.记忆D.思维答案:D6.在社会化过程中得到的,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性意图称为:A.价值观B.信念C.习惯D.意向答案:D7.用以表示人们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有名人物说法是“触发”“爆发”“衰减”这三个术语,这三个术语分别代表人类发展的哪三个重要阶段。
A.发育阶段,学习阶段、逆境阶段B.儿童阶段、青春期阶段、成年阶段C.出生阶段,幼儿阶段,高龄阶段D.新生阶段、学龄前阶段、青少年阶段答案:B8.在指定的学科领域中,使用手头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新的情境下解决难题并调整本身的行为的能力称为:A.批判性思维B.反思能力C.创造性思维D.智力答案:A9.下列哪个是Bloom智能分类中最重要的类别。
A.宏观B.情感C.认知D.个性答案:C10.在预制的标准测试中,将测试者答题正确率与总受试者的正确率相比较,考察测试者的得分区别并作为评价因素,这种比较方法称为:A.标准分B.百分位数C.百分等级D.等级分答案:B二、简答题1.请简述教师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的专门学问。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因为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人,他们往往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并且能够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真正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第一篇)1. 什么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关注学习、发展、个体差异等心理因素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学心理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个体差异的原因,来指导教育实践并改善教育成效。
2. 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学习是通过获取、处理和应用新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行为和思维的过程。
它涉及认知过程、情感因素和社会交互等多个层面。
学习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和反馈等方式进行。
3. 发展是如何进行的?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中从出生到成熟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功能的逐步变化。
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为什么个体差异存在?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别。
个体差异的存在可以归因于遗传、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
这些差异反映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
5. 如何提高学习成效?提高学习成效的方法包括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供适当的反馈和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此外,个体应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第二篇)6. 什么是教育干预?教育干预是通过教育活动和措施改变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它旨在提高学习成效、促进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7. 性别差异在教育中有哪些表现?性别差异在教育中表现为男女生在学习成绩、学科选择、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男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表现更好,而女生在语言和社会科学方面表现更好。
8. 如何理解学校中的行为问题?学校中的行为问题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的不适宜的行为,如冲突、违反规则和教师不满意的行为。
行为问题可能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等多个因素引起的。
9. 如何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背景,并采取适当的教育干预措施。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电子书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09年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 选择题1、以下哪个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B. 教师的职业发展C. 教育中的学习、教学与发展D. 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答案:C2、心理发展的特点是:A. 离散性B. 线性C. 连续性D. 随机性答案:C3、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营养因素D. 健康因素答案:B4、以下哪个属于感知类学习?A. 记忆B. 理解C. 运用D. 分析答案:A5、某中学决定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下哪种教学设计较为适宜?A. 教师讲解示范后,要求学生模仿解决问题B. 提供典型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记忆背诵C. 提供大量材料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展思维D. 告诉学生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套用答案:C篇二: 解答题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教师、学生、教育机构等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
它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困难及其预防、教学评价与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
2、简述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即儿童在心理发展中不断积累新的认知结构,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教育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请说明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的遗传传递给个体,影响个体的学习潜质和学习风格。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氛围等,这些环境对个体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家庭对学习非常重视,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这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答案1. 案例背景:在某小学中,有一名学生叫小明,他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
此外,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他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经常被同学孤立和排斥。
教师和家长都对小明的行为感到担忧,并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问题分析:根据小明的表现和问题描述,我们可以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他的问题。
首先,小明在课堂上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由于注意力不足问题所致。
其次,他在与同学相处时缺乏自信和交流能力,可能是由于社交焦虑或自尊心不足所导致。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解决方法:3.1 注意力训练:针对小明在课堂上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进行注意力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过观察和记忆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分成小块,每块时间不宜过长,以帮助小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3.2 社交技能培养:为了解决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缺乏自信和交流能力的问题,可以进行社交技能培养。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与其他同学合作,提高他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小明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他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增强小明的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3 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也是解决小明问题的关键。
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给予小明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还可以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4. 效果评估:在实施上述解决方法后,需要对小明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四、案例分析1.答案要点:虽然同听一位教师的课,个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不会一样。
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应。
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2.答案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3.答案要点:甲属于抑郁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
对甲的教育:发扬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其积极参加活动。
要求: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
对乙的教育:发扬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
教育时,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4.答案要点;此同学为抑郁质气质类型。
教育过程中应发展其认真、心细等特点;克服其迟缓、好哭等特点,培养其胆大、机敏、灵活、勇敢等特点。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四、案例分析1.答案要点: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关心、鼓励学生,创造积极课堂气氛,使学生由对老师的喜爱转而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遵从教师的教育,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
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原理,抓准时机、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良性表现,适当运用惩罚,塑造学生的正确行为。
2.答案要点: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教师表现出热情、关心、鼓励的行为学习者舒适的感觉条件刺激条件反应课堂和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积极行为联结在一起)学习者舒适的感觉3.答案要点:试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案例分析)1.李某 ,男 ,大三学生 ,身体瘦小 ,皮肤偏黑 ,眼睛近视 ,身体素质差 ,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 , 性格内向 ,参加活动不积极 ,人缘不是很好 ,同学们都认为他过分敏感 ,不好相处 .有一次 ,因为跑步落在女生后面 ,引起同学们的哄笑。
从此 ,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
一天晚上外出未归 , 次日发现他在学校后山上上吊自杀身亡。
(1) 该生自杀的根本原因是。
A.其身体素质差B.其人缘不好C.体育成绩不好D.过分自卑引起的自我否定(2) 该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属于。
A.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B.学习能力问题C.恋爱问题D.性心理问题(3) 如果要避免该生自杀,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该生积极锻炼身体, 提高身体素质B.正确评价自我, 接纳自我C.得到集体的关照D.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4) 帮助该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A.比较法B.投射法C.反省法D.访谈法答案:(1) D(2) A(3) ABCD(4) ABC2.大二男生王某, 经常会想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 比如 , 一个定理为什么这样理解,而不那样理解 , 明明知道那样理解是与事实不符合 , 也知道书上说的是对的 , 但老是想 ,,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 为此他感到非常苦恼。
(1) 该生出现的症状属于是。
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惧症D.疑病症(2) 该生出现的症状主要体现在。
A.情绪方面B.行为方面C.观念方面D.意向方面(3) 该生出现的症状隶属的范畴是。
A.人格障碍B.神经症C.性变态D.精神病(4) 对待该生出现的症状,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放松疗法B.采取顺其自然的方法C.思维阻断法D.多参加集体活动答案:(1) A(2) C(3) B(4) ABCD3. 王强《高等数学》考试不及格,辅导员老师问他为什么没考好,王强说: “老师出题太偏,我复习的都没考到” ,又说:“学校学习条件太差,图书馆位子不够,寝室太吵,教室晚上十点就熄灯”。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一: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参考答案]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
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
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坐下”三例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