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铃》课程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空竹教学大纲

空竹教学大纲

空竹教学大纲
空竹社简介
北师飞扬空竹社,空竹又名扯铃,是中国古老的娱乐运动,北师飞扬空竹社将中国传统空竹文化与现代空竹演绎相结合,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大学生眼中的经典传承。

取名飞扬,意为青春飞扬,将空竹精神融入青春的激情中,以飞扬的情绪去把握手中的空竹。

从2010年建社起,空竹社也走过了5年的时光,坚持将空竹现代表演技巧带给同学们。

新一届社长是13国商林佳桐同学,空竹社也成功邀请到珠海市抖空竹大师毛仲钧师傅作为社团的教练。

社团下设宣传、外事、编排等部门,每周训练两至三次,经常会接校内外大小表演,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因空竹文化的特殊性,社团也经常受到留学生的邀请,教授他们空竹技艺,空竹也就是你进行中外交流的桥梁!
如果你深爱中国文化,如果你想强身健体,如果你希望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激情碰撞,那么没错,来空竹社就对了!
空竹社期待青春飞扬的你!
空竹社体育课堂教学计划
17课时
1—17周周三晚10 11节课进行课程正常教学
申报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空竹社
名称:空竹基本技法
学生人数:未知
课程负责人:林佳桐梁家豪
期末考试评分规则
满分100分
主审人:林佳桐、梁家豪、(随机一位学员(不固定))三位同学打分取平均值。

一年级音乐教案 (9)

一年级音乐教案 (9)

课时教案课题快乐的罗梭教案序号24 授课时间2013年5月23日课型唱歌课教学教目学的目要标求1、欣赏《快乐的啰嗦》使学生感受彝族歌舞的风格特点。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能分辨乐曲中所使用的拨弦乐器,对弹拨乐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积极性。

3、启发学生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彝族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教点学难重点重点: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特点。

难点:听辨月琴音色特点,唱会并表现主题音乐。

教准等具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板书设计环节时控师生活动导入(1分)一、导入1、指导学生以一段欢快的舞蹈引出对本课乐曲的初次感受。

2、欣赏舞蹈并随之做律动、跳舞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之中。

3、板书课题:快乐的啰嗦揭示目标(1分)师口述本课学习目标新授内容(33分)二、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结构,并了解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1、师:彝族人民就是伴着这样欢快的乐曲,跳着优美的舞蹈,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同学们想不想把这首好听的曲子完整的听一下呀?好,让我们来欣赏这首乐曲,请同学们注意体会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启发学生为乐曲起名,引出课题。

3、初步聆听音乐,说出基本情绪(欢快;像庆祝节日;气氛热烈等)4、为乐曲起名,明白课题含义。

5、汇报课下搜集的有关彝族民俗的资料。

6、伴随音乐翩翩起舞,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在跳舞时,整首乐曲在情绪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吗?三、分部分欣赏乐曲。

1、播放第一部分音乐,教师轻松律动。

①通过学生回答,教师点出音乐主题,并带动学生数清主题重复次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音乐主题。

②刚才她唱的这段旋律重复了6次,我们把它叫做这首乐曲的主题。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吗?③谁能把歌谱视唱一下?④第一部分中音乐主题重复了6次,在音区上也出现了高低变化。

那么,请同学看这里(出示课件),我们一边看图谱,一边听音乐,仔细体会乐曲主题在重复时的高低变化。

(播放第一部分音乐)⑤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用身体语言来表现主题中的高低变化?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

(优质课件)-学前班数学优秀说课稿及反思 第13课《敲铃》基础教案

(优质课件)-学前班数学优秀说课稿及反思 第13课《敲铃》基础教案

《敲铃》活动目标1、能协调的跑步,并能坚持一定的时间。

2、提高幼儿的灵敏性,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快乐转转转》、《健康歌》磁带、塑料球(每人一个)2、筐子4个、小棍子2个、绳子1个、呼啦圈4个、手巾、报纸、塑料袋、纸杯、易拉罐、(若干份)3一盆水、不同种类的球【活动重点】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知道球有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想一想小动物生病了1、引导语:早上接到一个紧急,说森林里的小动物生病了,这下可麻烦了,不能参加森林运动会了。

你能给它们想想办法呢?2、幼儿自由交流办法。

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办法并及时表扬。

★价值取向:每个孩子都有过生病的经验,在活动的一开始以收到小动物生病的为切入点,激起孩子关心、保护它们的愿望。

在孩子的自由交流中教师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例如:马上去医院,打120救护,请懂的照顾病人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忙等等。

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3-4岁的小班孩子,在语言的表达上还不是很清晰和完整,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一则可以提升和小结原有的生活经验,二则可以间接指导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听一听欣赏故事,整体感知选择这节课是因为小班幼儿初入园,汉中医疗器械许可 yiliacc4.18 生活常规没有形成,不会保护自己的手。

所以我选择有趣的小手这节集体教育活动,希望能帮助幼儿认识和说出手的名称及其作用。

本活动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和感知操作法等教学方法。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玩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

活动开始,带领幼儿做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一边拍手、一边做动作,来感受小手的灵活和有趣,进一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观察,让他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名称的认识。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第四章《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为律动活动《小铃铛》。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铃铛的基本节奏,掌握简单的律动技巧,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模仿铃铛的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铃铛节奏的模仿和集体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掌握铃铛的基本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铃铛、音乐播放设备、黑板。

学具:每人一个铃铛。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手拿铃铛,摇出简单的节奏,让学生模仿。

(2)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学习。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铃铛的基本节奏,如:强弱、快慢等。

(2)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律动,并讲解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铃铛,进行节奏模仿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律动水平。

4. 集体协作练习(1)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律动。

(2)小组间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协作小组。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铃铛的基本节奏2. 律动技巧3. 集体协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铃铛节奏和律动。

2.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正确展示铃铛节奏和律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节奏,如:钟表、交通工具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铃铛节奏的模仿和集体协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掌握铃铛的基本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活动。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观察,初步感知铃铛节奏。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小铃铛》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小铃铛》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小铃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手册》第三单元“美妙的声音”,具体章节为第七节“小铃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铃铛,学习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通过铃铛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铃铛的基本特点,学会正确演奏铃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节奏感的培养。

难点:铃铛演奏的节奏准确性,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铃铛若干,音乐播放设备,教案,板书用具。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铃铛,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铃铛,让幼儿了解铃铛的形状、颜色和声音特点。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铃铛演奏,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铃铛演奏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铃铛演奏,讲解演奏要领。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铃铛演奏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演示铃铛演奏节奏。

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幼儿的演奏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节奏进行铃铛演奏。

邀请部分幼儿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5. 团队协作(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编排一个简单的铃铛演奏节目。

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小铃铛》2. 内容:铃铛的基本特点铃铛演奏方法节奏感培养团队协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铃铛演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

2. 答案: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铃铛演奏方法,培养了节奏感。

但在团队协作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其他物品(如瓶子、筷子等)进行节奏演奏,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参与律动活动,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铃铛》。

2.通过律动活动,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创编动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铃铛》,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创编动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小铃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享听歌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歌曲学习(1)教师教唱歌曲《小铃铛》,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2)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提高演唱水平。

3.律动活动(1)教师示范铃铛的敲击方法,引导学生模仿。

(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铃铛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3)全体学生参与,共同完成歌曲《小铃铛》的律动表演。

4.创编动作(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创编自己的动作。

(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动作展示,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评价。

(3)全体学生共同讨论,选取最佳创意动作,进行集体表演。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反思自己的表现。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小铃铛》,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动作创编,提高孩子的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学习和律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2.学生在创编动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个性。

3.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演唱时,发音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课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今后可以适当调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展示。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歌曲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小铃铛》,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歌词含义,并用动作辅助学生记忆旋律。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小铃铛》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小铃铛》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小铃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四章《节奏与乐器》,详细内容为第一课《小铃铛》。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小铃铛这种打击乐器,学会使用小铃铛演奏简单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铃铛的音色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3. 激发幼儿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节奏的掌握,小铃铛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小铃铛演奏简单节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铃铛、音乐CD、PPT。

2. 学具:小铃铛、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音乐《小铃铛》,让幼儿感受小铃铛的音色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小铃铛。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小铃铛的结构、演奏方法,展示不同节奏的演奏,让幼儿了解并模仿。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简单节奏的演奏,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小铃铛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创作实践(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创作,用小铃铛演奏出自己喜欢的节奏。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铃铛的结构、演奏方法图示。

2. 简单节奏的演奏示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铃铛演奏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

答案:根据儿歌的节奏,用小铃铛进行演奏。

2.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小铃铛有关的画。

答案: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与小铃铛有关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节奏,如:走路、敲门等,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2024年小班小铃铛教案通用

2024年小班小铃铛教案通用

2024年小班小铃铛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三单元《小铃铛》,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铃铛,学习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通过小铃铛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小铃铛,了解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掌握简单的节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铃铛的演奏方法和节奏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铃铛、音乐播放器、教学课件。

学具:小铃铛、节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如小猫、小狗等,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引导幼儿用小铃铛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展示小铃铛,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小铃铛的特征。

教师示范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讲解演奏时的注意事项。

3. 互动教学(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小铃铛跟随节奏演奏。

教师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相互协作,完成节奏任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简单节奏,让幼儿用小铃铛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方法。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2. 简单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铃铛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如《小星星》。

2. 答案:根据歌曲节奏,用小铃铛进行演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演奏方法和节奏掌握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小铃铛进行音乐创作,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铃铛的演奏方法和节奏掌握。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拨弦教案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拨弦教案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拨弦教案1.1 活动背景: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而拨弦乐器是一种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和创造力的乐器。

1.2 活动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拨弦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感。

1.3 活动准备:准备适量的拨弦乐器,如吉他、尤克里里等,以及相关的音乐教材和教学设备。

二、知识点讲解2.1 拨弦乐器的定义:介绍拨弦乐器的基本概念,解释其工作原理和演奏方式。

2.2 拨弦乐器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拨弦乐器,如吉他、尤克里里、琵琶等,并展示图片进行讲解。

2.3 拨弦乐器的演奏技巧:讲解基本的拨弦演奏技巧,如指法、节奏和音阶。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拨弦乐器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技巧:教师示范正确的拨弦姿势和基本技巧,幼儿跟随模仿并进行练习。

3.2 学习简单的拨弦曲目:选择适合幼儿的简单拨弦曲目,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教师示范演奏,幼儿跟随学习。

3.3 创作自己的拨弦曲目: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自己的拨弦曲目,并进行表演分享。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拨弦乐器,知道其基本演奏方法和曲目。

4.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幼儿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拨弦曲目,并掌握基本的拨弦技巧。

4.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拨弦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指法的正确运用。

5.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拨弦演奏技巧,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拨弦曲目。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每个章节都包含了详细的小结和细节说明,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后续章节将继续补充完整,以满足您的需求。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吉他、尤克里里等拨弦乐器,音乐教材,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6.2 学具准备:每个幼儿准备一把小拨弦乐器(如玩具吉他、尤克里里),乐谱夹,拨弦乐器拨片。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海南岛的民族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综合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

2. 了解海南岛的民族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

2. 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教材。

3. 相关的民族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海南岛特色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海南岛的音乐风格。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特色元素,如节奏、音调等。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跟随琴声学唱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

2.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调和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让学生完整欣赏。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民族特色,如歌词、旋律、节奏等。

3.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四、集体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进行学习。

2. 各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的民族特色。

2.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及对自己音乐素养的提升。

3. 教师推荐一些相关的民族音乐资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使学生了解了海南岛的民族音乐风格,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民族特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六、音乐活动:民族音乐知识竞赛(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海南岛民族音乐的题目,内容包括歌曲、乐器、舞蹈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韵律教案 小铃铛

幼儿园小班音乐韵律教案 小铃铛

幼儿园小班音乐韵律教案小铃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铃铛,了解小铃铛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小铃铛演奏简单的旋律,培养节奏感。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小铃铛的演奏,并准确地把握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铃铛、音乐CD、教学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2)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铃铛,展示小铃铛的演奏方法。

2. 基本部分:(1) 教师示范演奏小铃铛的旋律,让幼儿跟随模仿。

(2)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演奏小铃铛的旋律。

3. 拓展部分:(1)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铃铛的演奏曲目,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铃铛音乐会,展示幼儿的演奏成果。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奏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练习小铃铛的情况。

3. 教师可以组织定期的音乐会,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演奏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摇晃、敲击等。

2. 学习小铃铛的简单曲目,如《小星星》、《小燕子》等。

七、教学步骤:1. 教师示范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技巧,让幼儿跟随模仿。

2. 教师教授小铃铛的简单曲目,让幼儿学会演奏。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跟随学习。

2. 练习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演奏技巧。

3. 游戏法:教师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演奏过程中保持安全,避免用力过猛。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三章《声音的奇妙世界》中的《小铃铛》。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铃铛的基本知识、铃铛的演奏方法以及通过铃铛进行节奏律动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铃铛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演奏铃铛。

2. 培养学生通过律动感受音乐节奏,提高音乐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铃铛演奏方法及节奏律动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律动感受音乐节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铃铛、音乐播放器、黑板、粉笔。

学具:每人一个铃铛、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铃铛声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铃铛的美妙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讲解铃铛的起源、制作及演奏方法。

3. 律动实践(10分钟):教师示范铃铛演奏,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铃铛演奏和律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示范如何用铃铛演奏,并讲解节奏规律。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用铃铛进行节奏律动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铃铛的基本知识及演奏方法。

2. 黑板右侧:节奏律动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铃铛演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演奏曲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乐器进行节奏律动,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节奏,培养音乐感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铃铛演奏方法及节奏律动的掌握。

2. 例题讲解:如何用铃铛演奏歌曲并讲解节奏规律。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铃铛演奏和律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歌曲《敲起音条3(mi)、5(sol)、6(la)》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歌曲《敲起音条3(mi)、5(sol)、6(la)》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歌曲《敲起音条3(mi)、5(sol)、6(la)》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歌曲《敲起音条3(mi)、5(sol)、6(la)》》选自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敲击音条3(mi)、5(sol)、6(la),并能够演唱歌曲。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富有童趣,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音条3(mi)、5(sol)、6(la)的认识,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

但在音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的认识和音准的掌握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准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音条3(mi)、5(sol)、6(la),并能够准确地敲击和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敲击音条3(mi)、5(sol)、6(la)并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学生对音高的把握和音准的掌握,特别是在分组合作过程中,如何保证音准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合作、游戏、唱游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音条、钢琴等教学工具,辅助学生认识音高,掌握音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音条3(mi)、5(sol)、6(la),引导学生认识并敲击音条。

3.学唱歌曲:教授歌曲旋律,分组让学生进行唱游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敲击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问题。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

律动活动《小铃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三单元“打击乐器”,具体章节为第三节“小铃铛”。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节奏练习、音阶练习以及配合歌曲的演奏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准确演奏简单的节奏和音阶。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通过演奏小铃铛表达音乐情感。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演奏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铃铛音色的控制和节奏的准确度。

教学重点: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和配合歌曲的演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铃铛、音乐播放器、谱架、黑板。

学具:小铃铛、乐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小铃铛》歌曲,引导学生感受小铃铛的音色。

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自由律动,体验小铃铛的演奏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握铃、摇铃、拍铃等。

示范演奏简单节奏和音阶,指导学生模仿练习。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合作完成一首简短的歌曲伴奏,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4.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小铃铛》2. 小铃铛基本演奏方法3. 简单节奏和音阶示例4. 歌曲伴奏谱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首小铃铛伴奏曲,配合歌曲《小铃铛》演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查找小铃铛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发展历史和在不同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铃铛音色的控制和节奏的准确度。

2. 例题讲解: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

3. 作业设计:完成一首小铃铛伴奏曲。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小铃铛音色的控制和节奏的准确度1. 音色控制: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小铃铛的音色特点,如何通过握铃、摇铃、拍铃等方式产生不同的音色。

《揪尾巴》教案设计

《揪尾巴》教案设计

《揪尾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揪尾巴》这个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快速反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揪尾巴》游戏规则讲解2. 《揪尾巴》游戏技巧教学3. 团队合作训练4. 游戏实践5. 总结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揪尾巴》游戏规则的讲解和游戏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2. 教学器材:尾巴道具、口哨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揪尾巴》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强调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团队合作等。

3. 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采用口哨作为信号,让学生迅速集合。

4. 游戏实践(10分钟)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揪尾巴》游戏实践。

教师担任裁判,确保游戏公平、顺利进行。

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学生回家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揪尾巴》游戏,巩固所学技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揪尾巴》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3. 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揪尾巴》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校内外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技能,培养竞技精神。

3. 结合其他体育项目,如跑步、跳绳等,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拖班体育活动《揪尾巴》教案

拖班体育活动《揪尾巴》教案

拖班体育活动《揪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揪尾巴》游戏的玩法,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速度和敏捷性,增强幼儿的体质。

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揪尾巴》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在游戏中保持平衡和灵活性。

2. 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尾巴装饰物、口哨、音乐播放设备。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3. 安全保障: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教师向幼儿演示《揪尾巴》的基本动作,包括如何揪尾巴、如何躲避对方的揪尾巴。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掌握基本动作。

3.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揪尾巴》的游戏规则,包括游戏的目标、胜负判定等。

幼儿听讲并提问,确保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4. 游戏进行(10分钟):教师吹哨子,宣布游戏开始。

幼儿四散逃跑,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对方揪到。

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制止不正当行为,确保游戏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瑜伽、冥想等,让幼儿缓解疲劳,恢复身心平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速度、敏捷性和团队精神。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揪尾巴》活动的喜爱程度。

3.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2. 对于动作掌握较慢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防止发生意外。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单元第六单元说唱童谣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听:《捏面人》2.动:我的创编《捏面人》教学目标1.学习带有地方色彩的说唱歌曲《捏面人》,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2.新《捏面人》的创编重难点1.在童谣的表演活动中,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

2.新《捏面人》的创编教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谈话导入师:有个老爷爷特别喜欢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

瞧!这是谁啊?(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师:(课件)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演一演引导学生用节奏念童谣“你说是啥就是啥!”二、新课教学1.随音乐节奏念一念(课件)师问:捏一个唐僧干什么?学生答:捏一个唐僧骑白龙马师问: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生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师问:捏一个沙和尚干什么?学生回答:捏一个沙和尚挑箩筐师问:捏一个孙悟空干什么?学生回答:捏一个孙悟空把妖怪打2.师引导学生完整说一遍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听童声独唱歌曲《捏面人》教学过程提问:你听到什么了?师生交流你还听到什么呢?你们仔细听听!4.师再次播放录音提问:你们仔细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学生回答,让学生学一学。

交流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

看视频豫剧《花木兰》片段,感受豫剧特点。

5.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最后一句)6.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唱一唱、演一演师:最后一句有浓浓的河南豫剧的特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

7.师范唱学生跟唱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小结:这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再把这首说唱歌曲练习一下。

8.欣赏视频《捏面人》学生边看边随音乐演唱表演四、我的创编《捏面人》师:你想让捏面人的老爷爷给你捏个什么呢?能按节奏说一说吗?1.生创编说一说2.练习两种乐器的演奏3.合着打击乐器的伴奏创编新《捏面人》教学反思单元第六单元说唱童谣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唱:《牧童谣》2.听:《天黑黑》3.认:ti ti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的采用连贯成轻快的声音演唱2、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组成的节奏型,感受《天黑黑》不同的地方色彩重难点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和表现歌曲的韵律2.模唱l 、S、m、r旋律,逐步培养相对音高的概念教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师生问好二、欣赏《天黑黑》导入:说一说老爷爷和老奶奶因烧鱼而争执,结果打破锅鼎的故事,引出《天黑黑》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体会阿公的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地上起铃
综合
实训
6
扯铃
基本技术
2
左右运铃、上下运铃、前后调铃
综合
实训
7
扯铃
基本技术
2
抛铃
老虎跳墙
综合
实训
8
扯铃
基本技术
2
抬头望月
望月钟摆
综合
实训
9
扯铃
基本技术
2
金蝉脱壳
金鸡上架
综合
实训
10
扯铃
基本技术
2
金鸡飞渡
蜻蜓点水
综合
实训
11
扯铃
基本技术
2
迭棉被
简单离手
综合
实训
12
扯铃
基本技术
2
猴子翻跟斗
戴维魔术
课程教学目标
1、透过实务操作,使学生能表演一套专属自己风格的扯铃表演。
2、透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扯铃运动的发展历史与操作安全。
3、透过多元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养成热爱扯铃、挑战自己、分享欣赏与规律运动习惯。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
□核心能力1.
《扯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扯铃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Diabolo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0/2/1
其中实训学时:28
先修课程:无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真草运动场
授课对象:
开课院系:教育学院体育系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陈昀宗/讲师
联系电话:138092657575
Email:cthero178@
20%
身体素质
30公里校园跑、立定跳远
40%
期末考试
个人扯铃表演
40%
大纲编写时间:2018/3/30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1、课程教学目标:请精炼概括3-5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现场及电话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V,实作考核)
使用教材:
教学参考资料:
课程简介:
扯铃(Diabolo)运动具有高度的乐趣性,透过技能练习可提升大肌群与小肌群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平衡,进而促进手眼协调能力。此外,透过教师与同侪间的技能学习和呈现,可帮助学生注意力集中、组织技艺与分享欣赏等效益。综合源自实训13扯铃
基本技术
2
仰观星斗
金手指
综合
实训
14
扯铃
基本技术
2
蜘蛛结网
关渡大桥
综合
实训
15
扯铃
基本技术
2
单铃绕脚
绕手
综合
实训
16
扯铃
综合练习
2
组织扯铃技艺
综合
实训
17
期末考试
2
扯铃技艺表演
综合
实训
18
期末补考
2
综合
实训
合计:
28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形式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无故缺课扣五分、早退扣3分、请假扣1分
□核心能力2.
□核心能力3.
□核心能力4.
□核心能力5.
□核心能力6.
□核心能力7.
□核心能力8.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4
课程介绍
2
课程内容讲解
课堂讲授
合计:
2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重点与难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
教学
方式
5
认识扯铃
2
学习绑铃棍、测量长度,
2、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请任课教师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3、教学方式可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训
4、若课程无理论教学环节或无实践教学环节,可将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删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