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简)学习资料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旅游,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们踏上旅途,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旅游心理学的知识悄然发挥着作用。
它研究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旅游行为,提升旅游体验。
首先,我们来谈谈旅游动机。
这是促使人们踏上旅途的内在驱动力。
常见的旅游动机包括:1、放松身心: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渴望摆脱日常的疲惫和紧张,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彻底放松的环境。
2、探索未知: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驱使人们前往未曾涉足的地方,满足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3、社交需求:通过旅游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或者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时光,增进感情。
4、自我实现:有些人将旅游视为挑战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比如学习新的技能、克服困难等。
接下来,是旅游知觉。
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等的感知和认识。
旅游知觉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经验、兴趣、期望,以及旅游信息的传播方式等。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张美丽的旅游宣传海报时,可能会对那个地方产生美好的知觉和向往。
然而,实际到达目的地后,如果发现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就会产生知觉偏差。
旅游态度也是旅游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旅游态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倾向。
积极的旅游态度会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旅游活动,并且在旅游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而消极的旅游态度则可能导致旅游意愿降低,甚至取消旅游计划。
旅游态度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价值观、文化背景、社会舆论等。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次愉快的旅行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兴奋、快乐和满足,而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愤怒或焦虑。
旅游服务的质量、旅游环境的舒适度、与他人的互动等都会对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产生影响。
旅游决策也是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旅游者在决定去哪里旅游、什么时候去、和谁去、采用何种方式去等问题时,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第一章一.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是研究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年轻:以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教授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室为标志,正式诞生了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研究旅游心理学:(1) 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理依据;(3)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理依据;(4)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一.旅游者的决策类型常规决策————————————扩展性决策高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认识程度低低对信息的需要程度高短做出决策所需要的时间长图2-1两种决策方式的连续统一关系常规决策:是指决策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又称习惯性决策。
扩展性决策:是指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
(详见P18)二.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详见P23图2-2)第三章一.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二.感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整合最重要的原理:闭合原理、相似原理、接近原理、图形-场地原理(详见P31)●知觉的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知觉防御:是指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那些在个性上和文化上难以接受的事物拒之门外。
第四章一.觉察到风险的原因:(1)不确定的购买目标;(2)不确定的购买报酬;(3)缺乏购买经验;(4)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5)同等身份的人的影响;(6)经济上的考虑二.减少觉察到的风险的策略:(1)降低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信赖一种品牌的产品;(3)寻求信息(详见P63)三.产生购买后失衡的原因:(1)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疑虑是购买前难以对几个可供选择的产品做出选择的延续;(2)消费者在购买之后受到挫折,或者遇到预料不到的困难,而产生购买后的疑虑。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4、角色创造:
二、简答题
1、研究旅游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2、调查法有什么优缺点?
3、为什么要对旅游者行为调控?这种调控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
4、针对旅游团队的骚动可采用哪些方法处理?
5、旅游工作者可采取哪些措施在旅游者的心目中树立自己的“专家形象”?
三、论述题
1、导游服务既是一种功能性服务,更是一种心理性服务。
如果你是一个导游员,你将如何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
旅游心理学专题知识
3.3.1 需要及其分类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一个主观状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人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呈上升趋势,高级需要出现总是以低级需要为条件。但任何一个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出现而消失,只是高层次需要产生后,低层次需要相对行为影响变小而已,各层次需要呈相互依赖与重合关系。
交际动机
认识新朋友、走访亲友、避开日常工作及家庭或邻居
地位与声望动机
受人认可、引人注意、受人赏识等
起源:石蓉华主编,当代社会心理,1989
旅游心理学专题知识
第35页
36
台湾大学生对外国人刻板印象
起源:台湾学者李本华与杨国枢(1963)调查
美国人
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印度人
迷信、懒惰、落伍、肮脏、骑墙派
英国人
保守、狡猾、善于外交、有教养、严厉
德国人
有科学精神、进取、爱国、聪慧、勤劳
法国人
好艺术、轻浮、热情、潇洒、乐观
旅游心理学专题知识
第46页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饥、渴、睡眠、性等
生命、财产、经济保障等
爱、归属
自尊、他人尊重
自我实现
旅游心理学专题知识
第47页
3.3.2 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心理动力。旅游动机强度:不一样个体旅游动机或某一个体几个旅游动机有强弱表现。 旅游动机绝对强度,即旅游动机本身强度绝对量。 旅游动机相对强度,即与其它动机相比较,在强度大小上差异。旅游动机指向性*动机冲突 靠近-靠近冲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又称双趋冲突。靠近-回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或称趋避冲突。回避-回避冲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或称双避冲突。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一、名词解释(3’*6~8)1.人的行为12:格式塔学派:对人的行为提出了一个公式:P=F(P*E)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
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对同样环境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勒温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旅游环境16:是指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够培养旅游者感情的环境。
3.感觉20: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4.知觉20: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其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5.旅游知觉21: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环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
6.学习33:人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主要指以语言为中介,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主动积极地、直接和间接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积累个体经验,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7.心理风险38:是指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增强个体旅游者的幸福感,丰富他的自我形象,或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等。
8.旅游动机51:是指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小爱德华认为,旅游动机是支配旅游行为的最根本驱力。
9.人格(个性)58: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它是个体在自然要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自身实践活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0.性格69 :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态度75:是社会主体能动地对人(自己和他人)、对事物比较稳定的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
12.心理共鸣84:由他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情绪,从而愿意接受他人的影响,产生他人所期待的行为。
13.晕轮效应104:是指由对方的某种特征推及对方的总体特征,就像月晕一样,由于光环的虚幻印象,使人看不清对方的真面目。
1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或事物所持有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旅游心理学(1)
第一章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侠义: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主体的心理。
广义:不仅研究旅游者的心理,而且研究旅游业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实验法、评价法第二章1.感觉与知觉辨析2.感觉是人脑对直3.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2.知觉的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3.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外因(规模、运动、强度、对比、重复、新颖)内因(兴趣、需要与动机、个性、情绪、经验)4.旅游知觉的类型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
5.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接触——选择性注意——理解——选择性保持6.常见知觉的心理定势(误区)7.(1)第一印象8.(2)晕轮效应(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作用的现象)(3)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4)刻板印象(指对某类事物或某类人所持的共同的、笼统的、固定的看法和印象)(5)期望效应(6)假定相似性偏见(指人们在其他人身上看见自身特性的倾向)第三章1.旅游者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1面部表情:通过眼部、面部、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2姿态表情: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
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3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个体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
2.旅游者情绪与情感概念辨析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活动过程,通常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而情感则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
3.影响旅游者情绪情感的因素1.客观条件是否优越2.旅游者需要是否满足3.旅游活动是否顺利4.团体及人际关系5.旅游者身体是否良好4.情绪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对旅游者动机的影响对认知的影响对旅游活动效率的影响对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的影响5.如何调控旅游者的消极情绪,激发旅游者积极情绪?调控消极情绪:补偿法、转移注意法、分析法激发积极情绪: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提供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传递准确有效的旅游信息第四章1.学习的概念是指由经验产生的相对持续不断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旅游,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探索未知,还是丰富阅历、增进人际关系,人们纷纷踏上旅途。
而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游客的行为、需求和心理状态。
首先,我们来谈谈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追求休闲与放松,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享受宁静与安逸的时光;有的人则是出于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渴望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和地理环境,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还有人是为了社交和建立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一同出游,增进彼此的感情,或者在旅途中结识新朋友。
此外,健康与康复动机也不可忽视,一些人会选择到特定的地方,如温泉胜地、森林氧吧等,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
在旅游决策方面,游客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水平等。
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冒险和刺激的旅游活动,而老年人则可能更偏好舒适和休闲的旅行方式。
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旅游的目的地、住宿和交通方式的选择。
此外,时间因素也会影响决策,如果假期较短,人们可能会选择附近的旅游景点;而如果有较长的假期,就可能会进行长途旅行。
旅游感知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认知。
景观的吸引力、目的地的形象、旅游服务的质量等都会影响游客的感知。
一个美丽、整洁、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往往能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而如果旅游服务不周到,如导游态度恶劣、酒店设施陈旧等,就会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游客的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也会影响他们的感知。
如果期望过高,而实际体验未能达到预期,游客可能会感到失望;反之,如果实际体验超出期望,游客则会感到非常满意。
旅游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也是旅游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愉快、兴奋、满足等积极的情绪能够让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增强对旅游目的地的好感,并可能促使他们再次前来。
而焦虑、失望、愤怒等消极情绪则会对旅游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旅游者心理: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心理活动支配其行为,形成反应活动如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态度、旅游学习等。
2、研究旅游工作者心理:旅游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工作效率和工作技术直接关系到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的心理感受、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
3、研究旅游管理者心理: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工作的成败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4、研究旅游地居民心理:研究他们心理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分类,有助于正确处理旅游地居民、旅游者、旅游开发商及旅游管理部门的关系。
5、研究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各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因素对旅游经营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6、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心理问题:可以更好地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利于旅游企业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有助于创新旅游产品(1)有助于旅游业提供满足旅游者现实和潜在需求的旅游产品。
(2)有助于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有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1)有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
(2)有助于转变旅游服务观念。
3、有助于增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1)有助于旅游市场营销。
(2)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4、有助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1)有助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贯彻。
(2)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
5、有助于社会关系和谐有助于构建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商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旅游消费决策的内容1、旅游消费决策的形成是由旅游消费心理活动的三个过程促成的。
(1)旅游消费决策类型(2)规范性决策(3)重大性决策4瞬时性决策规范性决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
这种决策通常依靠人们的经验就能完成。
重大性决策是指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决策。
由于缺乏准确可靠的信息,这类决策通常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集合
一、知识点1、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变化性、不可存储性、互补性。
1、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人主要包括现实的旅游者、潜在的旅游者及旅游业中各个领域中的从业人员。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业的主要服务对象。
旅游者总是把自己的那些稳定的、独特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反映出来,这些特点,也就是个性,构成了旅游消费行为的基础。
(2)旅游服务心理和行为: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体现着旅游企业的水平。
3、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旅游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2)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3)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和旅游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社区和旅游目的地政府建立和谐的关系4、旅游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借助于经验和知识帮助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5、旅游知觉的特征: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等特性。
(1)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在旅游过程中,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旅游者的兴趣、需要、经验、动机和情绪等。
(2)旅游知觉的理解性。
旅游者在理解时会受到旅游情景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语言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和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3)旅游知觉的整体性(4)旅游知觉的恒常性6、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A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1)旅游知觉对象的特征。
这些旅游资源之所以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在于它们的新异性、垄断性和惟一性。
(2)旅游知觉对象的组合(3)旅游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异(4)旅游知觉的情境。
知觉情境对旅游知觉的影响力度主要取决于旅游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5)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B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观因素:旅游者的经验、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旅游者的兴趣、旅游者的情绪状态7、旅游景观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在旅游心理学中,第三章通常会涉及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模式。
这一部分内容旨在探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一、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决策时,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需求:旅游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饮食、住宿和交通等方面的需求。
2、安全需求: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安全和保障,这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
3、社交需求: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4、尊重需求:旅游者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包括尊重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5、自我实现需求: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二、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的动机是推动他们进行旅游的重要因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旅游者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烦恼,寻求放松和愉悦。
2、拓展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3、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4、寻求新的体验和挑战,满足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5、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三、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影响他们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对旅游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体验。
例如,如果旅游者对某个景点或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参与其中并享受旅游的过程。
相反,如果他们对某个景点或活动持有消极的态度,他们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并影响旅游体验。
因此,了解旅游者的态度对于提高旅游质量和满意度非常重要。
2、旅游者的行为模式: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包括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消费习惯和决策方式等。
这些行为模式受到文化、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旅游者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消费行为,购买大量的纪念品、食品和衣物等;而另一些旅游者则可能会表现出探索行为,喜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等。
旅游心理学
名词解释: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以进一步获得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可。
2.兴趣:是人对某些事物特别加以注意的倾向,同时对这些事物持有积极态度的心理特征。
3.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4.需要:是指个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5.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就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内在动力。
6.旅游态度:个人对旅游对象和旅游条件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
7.个性: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8.性格:是指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及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9.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地心理功能状态。
10.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包括内心的感受和与此相应的外显行为。
11.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互相影响的个体集合。
考点1、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4、心理具有自觉的能动性。
5、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2、勒温的行为公式:行为=F(人格*环境)3、研究旅游心理学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
2、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
4、谈话法。
4、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2、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3、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5、知觉的特性: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6、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的刺激程度。
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心。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下面和 xx 一起来看看吧!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实验法、评价法影响行为的因素:知觉、个性、动机、学习行动的决策过程:生活环境、需要、意识、动机、决定、行为从人们的行为发生看都与人的心理紧密相连。
因此,心理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决策方法:常规决策、扩展性决策、瞬时决策(冲动性决策)决策过程:问题出现、信息的收集、选择的评估、购买、买后的评估感觉的原理:适应性(指人的感官在某一刺激物的连接作用下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相互作用(各种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官先后不同的感觉相互作用);联觉(一种感觉中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
感觉是由事物的物理特征所决定的,知觉是以个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系统相关联的;感觉只是单一的感觉器官相关联,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
情绪的特点:兴奋性、敏感性、易变性、多虑性、即时性。
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
旅游者的情绪情感特征:解放感和紧张感、易变性和波动性、敏感性和多疑性。
需要的特征:对象性、社会性、周期性、差异性、发展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动机具有的功能:激活性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A.个人因素--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及闲暇时间;职业;教育过程;社会阶层;心理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政治法律因素;旅游动机的激发措施: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设施的供应功能;加强旅游企业的组织接待能力;加大旅游宣传了力度;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态度的特性:对象性、持续性与不稳定性、社会性、价值性;态度的形成阶段:服从阶段(表面顺从)、同化阶段(出于自觉或自愿)、内化阶段(态度的彻底改变)。
旅游心理学
二、需要的分类 1、按起源分: (1)先天性的——生理需要 (2)后天性的——社会需要 2、按内容分: (1)物质性需要 (2)精神性需要
3、 按层次分: (1)基本生存需要 (2)发展需要 (3)享乐需要 4、按满足对象分: (1)社会集团需要 (2)个人需要
5、 按满足程度分: (1)现实需要(已实现的和未满足的) (2)潜在需要(有四个影响因素) a.购买力障碍 b.信息的障碍 c.政策的障碍 d.配套因素障碍
五、如何了解旅游者的情绪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第二章 / 第三节 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含义与特征 1、定义: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以达到 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特征: (1)目的性 (2)能动性 (3)持续性
二、意志的品质
良好的品质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 4、坚韧性 —— —— —— —— 不良的品质 易受暗示、盲从 优柔寡断、冒失 冲动、任性 脆弱、薄弱
第二章 /
第二节
情感过程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影响旅游者情绪与情感的因素 如何了解旅游者的情绪
一、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1、定义: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 的需要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消费者的情绪与情感是对消费活动中的客观存在是 否满足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三、旅游需要的特点 1、旅游需要的多样性 2、旅游需要的层次性 3、旅游需要的时尚性 4、旅游需要的动态性
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
1、尽管人类的需要多种多样,但基本需要可 以分成七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 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 现需要。 2、这几类需要是相互联系并按顺序逐级递升 的,社会的主要职能是促进人的需要逐级实现。
旅游心理学课件知识汇总
旅游心理学课件知识汇总一.旅游者的感知觉1.旅游心理学(概念):是研究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①可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②可以帮助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
③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④可以帮助旅游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备注:举例说明1.认知规律2.个性特点3.个人特点3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内容:①理论:心理学理论及其在旅游活动中应用(旅游与感知觉、旅游与情绪情感、旅游与个性、旅游与态度)②服务:旅游服务心理(人际交往与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职业要求、导游服务心理、饭店与交通服务心理)③管理:旅游管理人员心理、组织心理与旅游行为等二.感知觉的特性及其现实意义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肌体觉、意觉;本体感觉: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或位置的改变所产生的感觉,比如,由身体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肢体的弯曲伸展等所带来的感觉就是本体感觉。
所谓身体的平衡觉、运动觉都属于本体觉的类型。
2.感觉的特点(规律):A联觉: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一种感觉会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产生。
如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温度冷暖与距离远近的联觉。
也使人产生不同的嗅觉。
B适应性: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C对比性:两种不同的刺激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官,两者相互作用而使对方各有所增强,这种现象叫对比。
(继时对比:不同的刺激物先后刺激同一感官形成的对比;同时对比:刺激物同时作用于感官形成的对比)3.旅游感觉规律的应用:A,利用旅游感觉的相互作用与联觉规律,环美化设计。
B利用旅游知觉的适宜刺激规律,优化旅游体验。
C,根据旅游感觉的适应性规律,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开发更新颖的旅游产品。
4.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旅游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1.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心理支配=反映行为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旅游者心理)2)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所反映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规律(旅游服务心理)3)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企业领导心理。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3.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投射技术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条件下,直接察看、了解和分析他人言谈举止等外部表现以探求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种的方法。
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所观察到的情况直观,真实缺点:太过表象,很难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因果规律调查法是通过收集被调查者的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它包括谈话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被调查者根据个人情况填写事先拟定好的表格、问题等形式来研究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1.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1)相同点:都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2)不同点: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其产生来自感官的生理活动及其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而知觉纯粹是一种心理活动,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知识经验影响。
3)两者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完善、越正确。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简介(一)什么是心理1。
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包括的内容有: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二)心理学简介1。
两大源头:哲学和生物学、生理学2.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3。
迅速发展,学派林立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A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E 精神分析学派F 人本主义心理学G 认知心理学总之,发展到今天,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外部行为表现,而且还要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规律,乃至心理的生理机制。
(三)心理与行为行为:是外部刺激的影响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映活动心理是行为的内在根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活动外化的结果二、旅游心理学(一)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中的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心理现象、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二)主要内容旅游者心理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三)研究的意义(四)研究方法1。
观察法2。
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3.测验法4.实验法三、理论基础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旅游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服务心理学社会学第二章认知与旅游消费行为一、感觉与知觉1.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于光、声、色、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3.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离开事物的整体而独立存在,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人脑大多是以知觉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二、感觉的特点:1、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被称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旅游心理学资料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狭义:旅游心理学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的主体的心理;广义:旅游心理学不仅研究旅游者的心理,而且研究旅游业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
旅游心理学一方面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另一方面研究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管理心理。
2,旅游产品的特点:1.不可感知性2.不可分离性3.差异性4.不可贮存性5.缺乏所有权。
3,旅游心理学研究方法所用的基本术语中的相关关系与相关系数:相关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是否有稳定关系表示为相关系数。
相关关系只说明量变关系,不说明因果关系。
4,旅游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及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优点是:能同时进行群体调查,快速收集大量资料,而且简易的问题也方便人们回答;缺点是:不大适于针对行为,而且对涉及态度的问题的回答未必完全真实,故而所得材料的价值要大折扣。
5,旅游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评价法:评价法是用来评价、考核而后选拔管理人员的方法。
6,旅游者的决策类型:1.常规决策:是指决策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
2.扩展性决策: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3.有限决策:通常比较明确和简单,旅游者没有积极地去搜集资料或精确地评价备选方案,只是使用简单的决策规则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7,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中着眼于对“作为个体的旅游者”研究中的价值:价值就是相信一些情况要好于其对立面。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在其消费行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许多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被购买,就在于它们有助于达到一个与价值相关的目标。
价值驱动着大部分的消费者行为,实际上,所有类型的消费者研究都是与价值的辨别和测量相联系的,旅游市场上的消费者研究也是如此。
8,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中着眼于对“作为个体的旅游者”研究中的态度:态度是对某人某事,包括对自己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看法。
消费者的态度可以指向与某一产品相关的行为,也可以指向更广泛的与消费相关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下哪种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D.奥德弗的ERG理论
4.根据旅游服务工作的特点,服务人员的注意力应该是()C.稳定而灵活
12.旅游者对某一旅游产品和服务的______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旅游决策()B.态度
14.人的五种需要中,基本需要包括()C.生理与安全需要
12.在旅游活动中,人们的不少决策是属于______的。()B.规范性决策
14.服务初始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C.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们主要旅游动机的是()B.军事
17.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_________理论是用以研究人们需要的目标或诱因对人的动机作用的理论。()D.双因素
16.在态度的三个成分中,认知成分是态度形成的______,情感成分是态度形成的_____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A.基础、核心、外观
18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D.客我交往
19.旅游行为的社会限定因素主要是指()C.经济条件与闲暇时间
5.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B.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6.______是旅游业的灵魂;______是服务业的基石()A.旅游服务,服务质量
7._________将人的旅游动机归纳为心情、精神、身体和经济等四大类动机。()A.田中喜一
10.______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体验()A.热情
1.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但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多变,外倾。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属于()A.多血质
2.人们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这是指态度的()A.强度
3.“不到长城非好汉”,指的是人的()C.意志过程
4.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8.优秀的服务员能在客人还没开口之前就能说出客人感兴趣的某项需求,这说明他()
D.观察力敏锐
9.按照单一性需要理论,人们期望在饭店中得到______服务。A.标准化
10.下列不属于学习过程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是()B.调整环节
11.安乐小康型人格的旅游者最强烈的旅游动机是()C.休息和轻松
12.下列哪项不是客我交往特殊性的主要表现()C.客观性
11.家庭群体对于旅游者的影响表现在家庭形态与()A.家庭生命周期
13.心理的实质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来源于()D.客观现实
14.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对客人不够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这使客人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冲突加剧。这体现出服务态度的什么功能来解释()C.激化功能
15.激励强调通过外界刺激使旅游企业员工的内在动机发生强化作用,从而增强人的()A.内驱力
16.在态度成分中,______是态度的外现,具有指导和动力作用,制约人的行为反应。()C.意向成分
13.安静稳重,喜沉思,细思考,情绪不外露,善忍耐,较死板,缺乏生气。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C.黏液质
14.___________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和驱动力()C.需要
1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A.内容型激励理论
16.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D.个性心理特征
17.美国心理学家普洛格指出发现新旅游地的往往是具有_____人格特质的人()
1.情绪体验强烈、迅速,易冲动,急躁,心境变化剧烈,不善于控制自己,易感情用事。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B.胆汁质
2.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下列哪种人格自我状态()
C.儿童自我状态
3.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具有共同包围一个空间的若干刺激,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以往经验主观地增添或减少缺失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图景表现出来,这种现象是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C.封闭律
18.由于某饭店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主动,服务周到,使得许多客人来到这个城市旅游时指定要入住这家饭店,这说明服务态度具有哪像功能?()B.感召
19.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的交往不同于与一般人的交往,因为绝大部分旅客的消费动机是十分明显的。这体现了客我交往的()C.有利性
20.孤僻寡言,行动迟缓,善于觉察细节,感受性强,疑心重。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D.抑郁质
5.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__的双重影响。()D.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6._______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提出了PAC理论,即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B.加拿大
7.关于旅游者态度的有关理论,以下有四种说法。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指出()
C.一个对旅游持不赞成态度的人就不会同意他的孩子报考这个专业
B.追新猎奇型
18.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时间是()A.1879年
19.加拿大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在他的专著________中提出了PAC理论,即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A.《人们玩的游戏》
20.客人来到餐厅刚坐下,还没来得及看完菜单,服务人员就来催客人点菜,导致客人不高兴。这说明服务人员没有能够()D.掌握服务时机
6.加拿大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博士在他的专著《人们玩的游戏》中形象地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这个比喻是关于()C.人格结构
7.公平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A.亚当斯
8.旅游偏爱形成的重要依据是()A.态度的强度
9.人格形成的重要前提是()D.先天素质
10.古代一位老汉丢了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小伙子偷的。在以后几天的观察中,越看越觉得邻居小伙子是个贼。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汉找回了自己的斧子,他再去看邻居小伙子,就怎么也不像贼了。本故事反应了知觉误区中的哪种形式?()D.经验效应
单选题:
1.期望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B.弗鲁姆
2.在饭店里,服务人员见到客人时说您好,分别时说再见,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小姐,这说明服务语言具有()A.职业特色
3.下列选项中,构成态度核心的是()D.情感成分
4.在社会上,一般认为日本人争强好胜,有自制力,注重礼仪,讲究礼貌。这体现了知觉的哪种特性()D.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