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
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共3篇
![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44ae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8.png)
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共3篇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1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公共安全、医疗健康等领域,其中,爬壁机器人被视为解决高空、狭窄空间等特殊环境作业的理想工具。
近年来,随着城市中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的不断兴建,爬壁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现阶段市场上的爬壁机器人还存在噪声大、安全性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低噪声、高效率、安全性更好的爬壁机器人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
该系统采用磁轻质轮轮胎结构,在行进过程中能够自动调整接触面,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和灵敏性,能够在不同曲率半径和倾斜角度的墙面上行进。
同时,机器人身上装有多个负压吸附盘,在刚性表面上,针对不同电压、吸盘数量、吸盘直径等实验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得出了最佳的吸盘布置方式。
另外,由于爬壁机器人的主要使用场所为城市地区,因此噪声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为了解决噪声过大的问题,该系统选用了低噪声驱动系统,并在其表面上布置了一定厚度的隔音材料,能够在接近于静音的状态下工作。
在系统实践运行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因此,该系统还采用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如碰撞检测、急停开关等功能,能够较好地避免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事故。
最后,本系统的能源消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此,我们采用了一套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机器人行进中的能量消耗,并动态调节功率大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机器人本身、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
这套系统具有行进灵活、低噪声、安全性高、能量消耗低等优点,有望在未来的高空、狭窄空间的作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同曲率半径和倾斜角度的墙面上行进的需求,设计了一套低噪声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系统。
基于STM32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db26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1.png)
基于STM32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负压爬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墙壁上行走的机器人,它通过产生负压吸附在墙面上,从而实现在墙面上的运动。
该机器人常用于工业领域的检测、维护和清洁等任务。
本文将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一个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并详细介绍其系统架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一、系统架构设计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器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执行器模块用于实现控制指令的执行。
二、硬件设计1.MCU选择: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模块的主控芯片,主要考虑到其性能强大、成本低廉、易于开发和丰富的外设资源。
2.传感器选择:负压爬壁机器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倾角传感器、陀螺仪、距离传感器等。
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姿态信息,陀螺仪用于检测机器人的角速度,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距离墙面的距离。
3.执行器选择:负压爬壁机器人的执行器主要包括吸盘和电机。
吸盘用于产生负压吸附在墙面上,电机用于驱动机器人进行运动。
4.通信模块选择:负压爬壁机器人的通信模块主要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可以选择UART、SPI、CAN等通信方式。
三、软件设计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姿态控制算法、路径规划算法和动力学模型等。
1.姿态控制算法:通过倾角传感器和陀螺仪获取机器人的姿态信息,然后通过PID控制算法对机器人进行姿态控制,使机器人能够保持平衡并沿着墙面行走。
2.路径规划算法:根据机器人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设计路径规划算法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可以使用传统的A*算法或者一些启发式算法。
3.动力学模型:基于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在墙面上的运动控制。
可以通过电机的转速和吸盘的负压力来调整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吸附力。
四、系统测试与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爬壁机器人磁吸附模块设计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
![爬壁机器人磁吸附模块设计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203f0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b.png)
爬壁机器人磁吸附模块设计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论文目标及内容 (5)2. 磁吸附原理与特性分析 (6)2.1 磁性原理及分类 (7)2.2 磁吸附特性的研究与讨论 (9)2.3 磁吸附与爬壁运动的结合 (10)3. 磁吸附模块设计 (11)3.1 模块结构方案设计 (13)3.2 磁吸附材料选择 (14)3.3 模块尺寸与形状优化 (16)3.4 模块力学性能分析 (17)4. 结构参数优化 (18)4.1 优化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18)4.2 优化算法选择与应用 (20)4.3 结构参数优化方案 (21)4.4 优化结果分析与验证 (22)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23)5.1 实验平台搭建 (25)5.2 实验指标与测试方法 (26)5.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7)5.4 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对比 (28)6. 结论与展望 (30)6.1 总结与回顾 (30)6.2 未来研究方向 (32)1. 内容概览概述爬壁机器人在现代娄照监控、工业检验、建筑清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性;揭示爬壁机器人关键技术瓶颈,尤其是磁吸附模块的性能对整体功能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本项目的核心目标:设计一个结构简单、成本合理、吸附力强且稳定性高的磁吸附模块。
分析当前国内外对爬壁机器人磁吸附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的磁场强度实现方式及吸附结构;描述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关键技术参数,如磁场强度、磁力线的设计、元件的可制造性、维护性等;运用二维和三维设计软件等工具分析心脏型磁吸附部分的磁力分布和功能性节能设计;提出采用有限元分析(FEA)来模拟吸附模块在吸附及运行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动态变形;介绍利用遗传算法(GA)、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融合技术优化材料选择与结构参数的最佳方案;展望磁吸附模块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爬壁机器人系统中,促进对不同环境的动态适应与智能控制。
爬壁机器人新型滑动式负压吸盘空气流场的数值模拟_吴善强
![爬壁机器人新型滑动式负压吸盘空气流场的数值模拟_吴善强](https://img.taocdn.com/s3/m/b37693156bd97f192279e98b.png)
3.1 物理数学模型
在利用 Fluent 进行仿真时,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将模型空 间扩大到机器人本体外,整个气流流动属于不可压缩、低速湍流。
组计算结果为下步有改进结构后的空气泄漏量的模拟计算提供 了边界条件。
表 1 不同缝隙高度下空气泄漏流量
采用 Fluent 中不可压缩气体的标准 k-ε 湍流模型[3],在不考虑用
,μt =ρCμ
2
k ε
。
式中:ρ—流体密度;Gk —由于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流动能;
G1ε ,G2ε —常数,G1ε =1.44,G2ε =1.92;湍动能 k 与耗散率 ε 的
湍流普朗特数分别为 σk =1.0,σε =1.3。
3.2 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根据滑动式吸盘的结构参数,利用 Fluent 的前处理软件
第8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2 年 8 月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
173
文章编号:1001-3997(2012)08-0173-03
爬壁机器人新型滑动式负压吸盘空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
吴善强 武丽君 黄佩佩 (中国计量学院 机械电子研究所,杭州 310018)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Air Flow Field of New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Cup of Wall-climbing Robot
-4000pa,分别计算不同缝隙下空气泄漏量和压力分布。第二步:
(1)入口边界:延伸到机器人外部的空间为压力入口 inlet-1,空气
出口设置为质量流量入口 inlet-2。(2)出口边界:压力出口 outlet。
(3)壁面条件:黏性流动边界采用无滑移固壁条件,湍流计算使用
毕业设计(论文)平面爬壁机器人运动机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
![毕业设计(论文)平面爬壁机器人运动机构设计(全套图纸三维)](https://img.taocdn.com/s3/m/e2a7c10f102de2bd97058873.png)
平面爬壁机器人运动机构设计摘要平面爬壁机器人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它可以在一些危险环境下进行作业,易于实现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并可免去搭脚手架。
其运动机构当前机器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移动速度、更优的移动和吸附方式、更轻巧的内部结构、更灵敏的反应和自我调节等。
为此,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平面爬壁机器人的运动机构设计。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将机器人设计成为一个吸附机构,使其吸附在垂直墙壁上,在吸附机构下面安装有行走装置,使机器人能自由地在垂直墙面运动。
本研究主要通过原理研究、方案对比选择、机构三维模型、论文撰写实现研究成果展示。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全套图纸,加153893706首先,在深入分析当前机器人的研究情况下,查找资料研究爬壁机器人运动原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对比各种方案,确定爬壁机器人总体框架的设计,主要是吸附和移动方案的设计。
其次,通过各种吸附方案的对比和机构复杂程度等,确定吸附方案并进行设计;同时通过各种移动方案的对比和其应用场合等,确定移动方案并进行设计。
再次,绘制方案、相关零部件的原理图、草图,并提供备选方案,利用Solid works 建立有关机构的零部件的三维模型、装配模型仿真。
最后,将设计成果以模拟仿真资料和图纸的方式展示,并总结本设计的优缺点以及用到的技术。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运动机构;吸附机构;移动机构;模型The Kinematic Design of Mechanism for PlaneWall- climbing RobotAbstractThe plane wall-climbing robots are broad-spectrum in life and production, especially in some dangerous environment. It’s easy for them to achieve automation, change working conditions, reduce manpower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A t the same time they relieve of building false work. As a result, this discourse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kinematic design of mechanism for this kind robot.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to design a robot which adsorb on wall, so that it walk vertically. It bring forth mainly in data research, project selection contrast,three-dimensional model, Simulation and thesis.Firstly, do some research of principle of wall-climbing robot, and compare with different program to choose the overall frame work.Secondly, compare with different ways of adsorbing to choose the best way, and also the same to the moving program. Make sure that they are suit with each other.Thirdly, draw program, the relevant parts schematics and sketches, and to provide options. Use Solidworks set up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components and simulation of the assembly model.At last, bring forth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data and drawings. Sum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design and the technology used.Keyword: wall- climbing robot; kinematical design; adsorb; move; model目录1绪论 (1)1.1平面爬壁机器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 平面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2)1.2.1 研究内容 (2)1.2.2发展方向 (4)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4)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1.5小结 (6)2 平面爬壁机器人的总体框架设计和拟定 (7)2.1研究方法和步骤 (7)2.2总体框架设计和适用环境设定 (7)2.2.1总体框架 (7)2.2.2适用环境设定 (8)2.3方案分析 (8)2.4拟定方案 (10)2.5小结 (10)3 吸附方案设计 (11)3.1方案原理 (11)3.1.1附着方式分类 (11)3.1.2 本文采用的吸附方案 (12)3.2结构设计和分析 (13)3.2.1吸盘设计 (13)3.2.2吸盘提升和复位机构 (13)3.3 部分理论计算 (14)3.3.1附着力学分析 (14)3.3.2简化附着模型 (15)3.4影响附着稳定性的因素 (16)3.5小结 (16)4移动方案设计 (17)4.1方案原理 (17)4.2结构设计和分析 (18)4.2.1动力传递结构 (18)4.2.2导向结构 (18)4.2.3变向结构 (19)4.2.4安装结构 (20)4.2.5支撑结构 (21)4.3部分理论数据 (21)4.4小结 (22)5 系统实例 (22)5.1零件和总装工程图 (22)5.2三维装配模型 (23)5.3其他一些关键部件的设计实例图 (24)5.4装配仿真演示 (26)6 结论 (27)6.1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27)6.2平面爬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2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STM32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c5a2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3.png)
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发现控制系统在气压和距离传感器的精度、电磁阀的 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优 化和改进,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机器人 在垂直表面上的稳定攀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 来研究方向可包括:提高传感器精度、优化控制算法、改进电磁阀控制方式和增 强机械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如:在建筑行业 进行高空作业、在狭窄空间进行探测等。相信在不断的研究与改进下,负压爬壁 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将愈发广阔。
5、机器人根据控制信号实现攀 爬、移动等功能。
技术难点包括: 1、气压和距离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2、控制算法的优化,以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效率;
3、电磁阀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4、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加工精度,以保证机器人的吸附负压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次演示选用 STM32F103C8T6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运算能力,适合用于复 杂控制系统。
负压爬壁机器人工作原理
负压爬壁机器人利用气压差产生吸附力,实现在垂直表面上的攀爬。具体实 现方案如下:
1、机器人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垂直表面上;
2、气泵开始工作,产生负压,使机器人吸附在垂直表面上; 3、传感器监测气压和距离信息,将数据传送给STM32单片机;
4、STM32单片机根据控制算法处理数据,调节电磁阀,控制气泵的工作状态;
感谢观看
控制系统设计
负压爬壁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STM32单片机、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 气泵模块、电磁阀模块和机械结构模块等组成。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 心,负责处理各种传感器信号、执行控制算法、驱动电磁阀等工作。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0a533b5a8102d276a22f71.png)
WU S a —in ,HU NG P i e,WU L— n,MAO T n —h n h nqa g A e— i p iu j a gse g
( c a oi ntue C iaJin n esy aghu30 1 , hn ) Meht nc Is t , hn ia gU i ri ,H n zo 10 8 C ia r s it l v t
a d t e o ma c so o prs u e g n rtrwee e au td.Ther b tso e alpo rc n u to d rv ra l o d t nswe et se n he p r r n e flw e s r e ea o r v l ae f o o ’ v r l we o s mp in un e a ibe c n ii r e td. o Th x e i e tlr s t h w h tt o rc n ump in i e o 2 8 W ,whi 5 k g tv e s e c n be sa l e r td S ha e e p rm na e ulss o t a he p we o s to sb lw 9 l 2. Pa ne ai eprs ur a tb y g nea e O t t e r b tc n sik fr yo l. Th h oe ia n x e i n a e u to e e r h o l ci bngr b tc n rb e of rhe e e tngt e o o a tc ml n wa1 i e t e rtc la d e p rme tlr s l fr s a c n wal l i o o o tiutst u t rp r ci h m f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ba718dbceb19e8b8f6ba72.png)
爬壁清洗机器人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都市的摩 天大楼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而城市的灰尘污染也越发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需 要依靠升降机平台来逐层地清洗大楼壁面,不但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而且人类在清洗大 楼壁面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和危险,本课题来自于社会实际的需求,采用爬壁机器人进行 擦洗,降低清洗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提高安全性。如今,在科学技 术领先的国家已经采取了爬壁清洗机器人作为他们的首选工具,用来对大楼外表面进行 清理。
2 爬壁清洗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 ---------------------------------- 10
2.1 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材料选择 ----------------------------------------- 10 2.2 机器人总体结构介绍 ----------------------------------------------- 10 2.3 移动铝板的设计与校核 --------------------------------------------- 11 2.4 吸盘直径的选取 --------------------------------------------------- 13 2.5 电动机的选取 ----------------------------------------------------- 15 2.6 联轴器的选取 ----------------------------------------------------- 18 2.7 轴承的校核 ------------------------------------------------------- 18 2.8 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 ----------------------------------------------- 19 2.9 轴的计算 --------------------------------------------------------- 20 2.10 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 21 2.11 轴向气缸的设计与计算 -------------------------------------------- 22 2.12 活塞杆稳定性及挠度验算 ------------------------------------------ 25 2.13 本章小结 -------------------------------------------------------- 28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956880cc22bcd126ff0c8b.png)
式中: μ2 —密封裙与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机器人运动时, 要求 4 个运动轮都与墙壁接触, 即 必须满足条件 N i > 0 , 则最小负压吸附力至少为: Fp = GH( sin θ + cos θ) B ( 3)
, 如组合弹
柔性泡沫材料、 猪鬃组合迷宫等。通常将负压 簧气胎、 发生器与滑动式吸 盘 作为 设计的 两 个 独 立 部 分, 缺乏 从系统能耗整体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 为此, 本研究从整体能耗的角度出发, 设计了满足 要求的高效低能耗负压吸附机构。
第3 期
吴善强, 等: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
· 321·
机、 基 于 空 气 动 力 学 技 术 的 风 扇、 龙卷风模拟技术 等
[57 ]
吸附力: Fp = 4 G ( cos θ + a) 4 μ1 - μ2 ( 2)
。滑动式吸盘技术 是影响 机 器人 综 合 性能 及 能
耗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与一般的吸盘相比有本质的不 同,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吸盘和壁面之间存在相对移动, 空气泄漏不可避免。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滑动式负压吸 附爬壁机器人 采 用 多 种 吸 盘 密 封 机 构
收稿日期: 2010 - 09 - 2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905170 ) ;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Y200909253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Y1090042 ) mail: wallrobot@ gmail. com 作者简介: 吴善强( 1977 - ) , 男, 浙江义乌人, 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 运动控制方面的研究. E-
机
电
工
程
Journa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方式概述
![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方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3350c926bec0975f465e27a.png)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 39( 6) : 873- 876. [ 4] ZHAO Yan- zheng, Shao Hao, Wang, Yan. Wall- Climbing Robot
该真空发生器的优点是没有活动的部件, 几乎不 需要维修。发生器不会产生热量, 体积很小, 适合短周 期使用。
3 龙卷风模拟 模拟龙卷风中心气压较低的方法是通过一种特制
的风扇在机器人真空腔内壁形成一个个特殊构型, 风 扇旋转时, 在工作平衡点由风扇吸入的流量等于风扇 四周排出的气体, 理论上流入爬壁机器人内的空气流 量为零, 因而不需要密封装置, 只需保证真空腔边缘与 墙壁保持一定距离的缝隙。爬壁机器人和墙壁之间形 成一个模拟的龙卷风低压区, 使机器人吸附在墙壁上, 这种吸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机器人的吸附腔体与外界 没有接触, 不存在机器人密封圈和墙壁之间的阻力, 所 有由于负压产生的压力均作用在机器人本体上, 由于 不需克服密封裙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 因而机器人正 常工作所需的负压真空度在前三种方法中最低。
综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方式概述
吴善强, 李满天, 孙立宁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分类总结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方式, 着重分析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的各种吸附原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 种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并具有高速大范围运动能力的爬壁机器人系统。
高的真空度, 在所有负压吸附的爬壁机器人中真空负 压最高, 因而面积较小的吸盘就足以产生一个足够大 的力使机器人吸附在光滑的壁面上( 如玻璃面、飞机表 面、屋内墙壁等) 。采用真空泵产生负压吸附的爬壁机 器人易于将机器人小型化和轻型化, 近几年的小型爬 壁机器人一般都采用这种吸附方式。
双动力臂爬壁机器人吸附系统设计
![双动力臂爬壁机器人吸附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993cc589eb172ded63b7b3.png)
( 4) 数据处理程序,如图 7 所示。设定一批代加 工物料为 30 个,全部加工完成后机器自动停止,若总 任务没有完成则自动重复运行。在机器实际运行时, 为 了 防 止 突 然 断 电 数 据 丢 失 ,数 据 处 理 要 采 用 断 电 保 持型的计数器 C200。
4结语
YL - 235 型光机电一体化设备,通过应用变频器 和 PLC 进行系统设计,硬件 可 靠、程 序 稳 定 整 个 系 统 可以实现无 人 值 守。 经 一 段 时 间 的 实 践 表 明,YL - 235 型光机电一体 化 设 备运行比 较 稳定可 满 足 生 产 需要。
则单个吸盘的吸附力为:
F = KFs 其中: K 值的大 小 取 决 于 工 作 表 面 的 质 量,一 般
取 2 ~ 3。
( 3) 真空吸盘的切换周期: 对于固定的吸盘容
积,其内真空达到所需的时间 t1 和解除真空的时间 t2
( 下转第 80 页)
·77·
设计与制造
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 ·机械研究与应用·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欘
A·ΔP·μm ≥ f·Mg 式中: A 为吸盘 面 积,A = πr2 ,单 位 为 m2 ; ΔP 为 吸 盘
的内外压差; μm 为吸盘与壁面的静摩擦系数; f 为安 全系数; M 为机器人的总重量; g 为重力加速度单位。
当 机 器 人 在 垂 直 面 上 移 动 ,有 :
{Ff ≥ W nFs = N 即:
4 真空系统设计
根 据 机 器 人 使 用 要 求 ,前 后 吸 盘 交 替 工 作 才 能 实 现机器人的移动,此设计的真空系统如图 2 所示。 虚 线框内的 部 分 为 真 空 线 路,真 空 泵 是 产 生 负 压 的 装 置 ,通 过 分 配 器 使 定 位 保 持 吸 盘 或 爬 行 工 作 吸 盘 内 形 成 负 压 ,负 压 的 控 制 通 过 调 节 真 空 泵 的 电 机 电 压 来 改 变电机的转速,同时 采 用 负 压 传 感 器 作 为 检 测 元 件, 实时检测负压变化,当 达 到 一 定 的 真 空 度 后,机 器 人 就稳定地吸附在工件表面; 当吸盘需抬起不工作时, 则通过开关利用真空破气阀来解除吸盘内的真空。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e6f656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f.png)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世界上最高的大楼是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楼层共有162层,玻璃幕墙面积达到14.2万平方米。
中国修建的最高大楼为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为632米,玻璃幕墙达14万平方米。
这些建筑都是科技的结晶,也是每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但是玻璃幕墙在给人们美观享受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清洁上的问题。
这些高楼外墙的清洗工作是由人工完成,人工清洗耗费时间长,耗资巨大也非常容易出事故,危险性很高。
当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玻璃做幕墙时,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清洗作业已成为应用趋势。
因此,爬壁清洗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论文在机器人本体上安装清洗装置,利用吸盘来吸附墙面。
驱动方式采用气缸来实现吸盘的抬起和落下,通过两个可以相对转动的吸盘实现移动行走,使玻璃幕墙的清洗过程实现自动化。
本文采用Proe来完成机器人的三维图绘制并进行结构主体参数设计。
最后,通过PLC进行爬壁清洗机器人控制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爬壁清洗机器人;Proe;PLC爬壁清洗机器人的设计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kyscrapers have sprung up.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world is Burj Khalifa in Dubai. It is 828 meters high, with 162 floors and 142,000 square meters of glass curtain walls. The tallest building built in China is the Shanghai Center Tower, with a total height of 632 meters and a glass curtain wall of 140,000 square meters. These building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e landmarks for every city. However, the glass curtain wall will bring about some clean problems while people enjoy it. The cleaning of these high-rise exterior walls is done manually. Manual cleaning takes a long time. It is very costly and accident-prone. The danger is high. When robot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high-rise buildings mostly use glass as the curtain wall, robots have become an application trend instead of manual cleaning. Therefore, wall-climbing robot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good social benefits.In this paper, a clean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robot body, and a sucker is used to adsorb the wall surface. The driving method adopts a cylinder to realize the lifting and falling of the sucker, and the movable walking is achieved through two suckers that can relatively rotate, so that the cleaning process of the glass curtain wall is automated. This paper uses Proe to complete the three-dimensional drawing of the robot and design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structure. Finally,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part of the wall-climbing robot is performed through the PLC.Keywords: Wall climbing cleaning robot;Proe; PLC目录1 绪论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1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2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1.3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存在的问题 (4)1.4研究内容 (4)1.4.1爬壁清洗机器人的爬壁系统的设计 (4)1.4.2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清洗作业系统设计 (4)1.4.3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 (5)1.5本章小结 (5)2 爬壁清洗机器人总体方案 (6)2.1设计准则与要求 (6)2.2爬壁清洗机器人行走越障机构设计 (6)2.3爬壁清洗机器人清洗装置设计 (7)2.4本章小结 (8)3 爬壁清洗机器人清洗机构的设计 (9)3.1滚刷装置的设计 (9)3.2清洗液的喷洒和循环装置设计 (10)3.3水泵的选择 (12)3.4本章小结 (13)4 爬壁清洗机器人爬壁越障机构的设计 (14)4.1爬壁清洗机器人驱动方式 (14)4.2吸附装置的设计 (14)4.3机器人跨越障碍和路径规划 (16)4.4气缸运动部分 (18)4.5本章小结 (18)5 爬壁清洗机器人控制部分设计 (20)5.1PLC的概述 (20)5.2PLC的I/O口分配 (21)5.3PLC选型 (20)5.4PLC梯形图 (22)5.5本章小结 (22)参考文献 (24)爬壁清洗机器人的设计致谢 (25)附录A 装配图和零件图 (I)附录B 外文翻译 (V)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机器人是人类当今社会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利用自身机构和电子控制系统来达成人们想要实现的各种功能。
负压式机器人设计
![负压式机器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3c662f5a8102d276a22f73.png)
0 综述
爬 壁机 器 人 J 特种 ̄ 4 - q k f ; l 器人的 种…。按 j l { { 负胍 原 婵 ,设 计 J , 一种 小型 化 、上 』 J 能 简单 的爬 机 器 人, 共样 机采 川 负』 l I i 崩_ J 殷 附 , 直流步 进 电机 动 ,齿轮 啮 合力‘ 传 动 ,_ 尢 线遥 控挖 制 式 。 并 通过 T X一 2 B / R X一 2 B 尢 线 遥控 接 收 芯 ” ,L l M7 8 0 5 集成 稳 电源 等 器 件的 应川 仞 步探 } 、 』J 无线 遥 控 发射 机 、接 收机 的 l < l f - 原婵 干 l 】 新, H 桥 电路 埘 流 【 乜 机J 反转 的 渖I J 。所 研 制 的样 机 功 能 l l ‘ 实 现 门动 爬 、 , { : 完成 随f f 】 转 弯利 前进 等运 动 的 线拄 制 , 功 率 动 能力 } 达 到 r机器 人 『 ] …运 动 的要求
Abs t r a c t :W a l l — c l i mb i n g r o b ot i s de s i gn e d a c c o r d i ng t o ne ga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s u c t i on pr i n c i pl e ot ‘ , Th e pr ot o t y p e c a n di r e c t l y l ' f l O V C t o v e r t i c a l wa l l f r轮 移动 机构 啄理 简 ,f } } i 较} < = 距 离 移动 时 , 乍轮 的 r t 莘会影 响 剁前 进 的方 向 根 据 以 分 , 本史采J } ] 川 个轮 , 如 2 所, J ÷ 为轮 式 分 彳 【 i ,赶 州 后轮 川 j 虫 动, 侧 的轮 郝 为 H步传 动 , 1 体 靠 两f l J ! I j 的速 度堆 米 制 机器 人 的 I ; i J 。采 川这 种 』 还i 叮以使 机 器 人 小范 川 内实 观转 U 。机 器 人转 向通过 轮速 芽求实 现 ,使 四 个轮 r邯足 主动 轮 ,所 受的 均 等『 _ l j . 越 障 性能 ,增 J J l 】 J 机 器 人的驱 动能 力 ( 地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905170 ) ;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Y200909253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Y1090042 ) mail: wallrobot@ gmail. com 作者简介: 吴善强( 1977 - ) , 男, 浙江义乌人, 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 运动控制方面的研究. E-
Abstract :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liding wall climbing robot's great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efficiency design,a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or of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After the analysis of robot's pressure needed and flow leakage fluid dynamic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working pressure,suction mechanism's leakage flow and size of suction cup,sealing mechanism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 CFD) tool,a low noise and high efficiency centrifugal fan was designed and the performances of low pressure generator were evaluated. The robot's overall power consumption under variable conditions were te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below 298 W,while 2. 5 kPa negative pressure can be stably generated so that robot can stick firmly on wall.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of research on wall climbing robot contributes to further per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robot. Key words: wall climbing robot;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design
因此作用在机器人本体的负压吸附力须满足以上 两式要求, 爬壁机器人吸附系统工作负压要求至少为: Δp = F p / S a
2 2
( 4)
S a = π( R - Rb + b / 2 ) 。 式中: S a —有效吸附面积,
1
爬壁 机 器人 吸附负 压 计 算
当爬壁机器人工 作 于 竖 直 墙 壁 上 时, 对机 器人 进
具体选取。 由于爬壁 机 器人的 能 耗 主要 消 耗 在 负 压 吸附 机 构, 因此设计高效率 的 负 压 发 生 器 即 离 心 风 扇 是十 分 有意义的。无线滑动 式 爬壁 机 器人 功 率 限 定, 在确定 机器人工作负压、 空气流量等参数后, 对离心风机应用 经验公式进行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和叶轮的三维造型 设计及仿真优化。为了得到更好的风扇流动性以提高 效率, 采用流动状况 更好 的 加 载 式 叶 型。 在 气 动 参数 一定的情况下, 以附 面层 最小 为 目标 对 叶 片 型 线 进 行 优化 , 得到最佳叶 片 型 线。 叶 轮的 叶 片 厚 度分 布 规 律 用 B 样条曲线控制, 保证 成 型 后 叶 片 型面 高 阶 导 数 连 续, 使叶轮具有优良 的 气 动 性能。 对 单流 道 的 粘 性 流 场进行数值模拟, 工 作 状态下 离 心 风 扇 进 出 口 的 气 动 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离心风扇内的流动则为定常的, 因 而仅 进 行 定 常 流 计 算 即 可 。 离 心 风 扇 进 口 气 流 均 匀 , 进口气流总 温 度 293 K。 在进 行 等转速 特 性 计 算 时, 考虑离心风扇工作状态下风扇输出口的实际大气环境 参数, 叶轮出口静压不变, 通过改变离心风扇进口的总 压, 获得离心风扇 特 性 曲 线。 在 设计 离 心 风 扇 的方 案 时, 选择电机直接带动离心风扇以转速 6 500 r / min 工
壁面移动机器人 又 称 爬壁 机 器人, 它的突出特点 是可以克服重力作用, 在一定倾斜度、 垂直或者倒立的 壁面上具 有 静止 及 移 动 的 能 力。 它 主要 应 用 于 核 工 业、 建筑业, 消防系统 和 安 检 部 门的 检测、 喷 涂、 清 洗、 侦查等任务。目前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方式主要包括负 压吸附、 磁吸附、 真空吸附、 螺旋桨推压、 静电吸附以及
2
爬壁 机 器人 吸附 机 构 流 量分析
密封裙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流动简化为平行板间间隙
行竖直平面内任意姿态的安全受力分析。为了简化分 析, 只需对吸附力要 求最 高 的 直 线 向 上 运 动 状态 的 爬 壁机器人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当爬壁机器人在竖直平 面上 以 与 竖 直 呈 θ 角 姿 态 直 线 向 上 运 动 时 , 其 受 力如 图 1 所示。
卷
式中: μ —介 质 粘 度, Δp—空 气 泄漏 缝 隙 两 端 即 气 体 流 入口 和气 体 流 出 口 的 压 力 差, 密封裙圆周长度 l = 2π ( R - b /2) 。 此式说明了密封机构泄漏流量与爬壁机器人密封 机构与墙壁之间缝 隙 的 高 度 的 三次 方、 负压腔内外负 压差、 密封圈周长成 正 比 关系, 而 与 介 质 粘 度、 密封圈 宽度成反比关系。
Design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or of a sliding wall climbing robot
WU Shanqiang ,HUANG Peipei,WU Lijun,MAO Tangsheng
( Mechatronics Institute,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 中国计量学院 机械电子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8 )
*
摘要: 为解决目前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能耗效率低下的问题, 将低 能 耗 设计技术 应 用 到 负 压 吸附 机 构 设计 中。 开 展 了 机 器人 安 全 吸 负压吸附机构流体力学分析, 得到了机器人工作负压、 流量与吸盘尺寸、 密封裙尺寸的关系, 建立 了 机 器人 总 体 能 耗 与 机 器人 尺 附、 寸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应用现代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在负压发生 器 即 离 心 风 机 上 进 行 了 流 场 仿真, 对 其 特 性 进 行 了 评价, 并进行 了滑动式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 负 压 吸附 机 构 试验。 其 结果 表明爬壁 机 器人 系统能 耗 控制 在 298 W 以 内, 负 压 吸附 机 构可 提 供 2. 5 kPa的负压, 机器人可以稳定吸附在壁面, 为爬壁机器人的低功耗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负压吸附机构; 低能耗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122 ; TH123 ; TP242.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4551 ( 2011 ) 03 - 0320 - 04
图1 任意姿态爬壁机器人受力简图
右, 远小于最小临界紊流雷诺数 Re 值( Re = 1 200 ) , 因 此泄漏空气属于层流情况。均匀层流在流速方向上泄 漏气膜压降差为常数, 即泄漏缝隙内, 从气体流入口到 流出口的气膜压强 p 从 标 准 大 气 压 P0 到 密 封 腔 内 线 性分布。当密封吸盘 内 负 压 差 建 立 后, 密封裙与墙壁 ( 1) 之间的空气泄漏缝 隙 两 端, 即 气 体 流入 口 和气 体 流 出 口, 分别承受标准大气压和密封腔内的负压。 按泄漏空气流动 特 点, 可 忽略运 动 惯 性 力 和 质量 力, 同时由于泄漏空气的流体粘度不变, 因此可把泄漏 空气的流动近似看 作一 维 流 动, 当 爬壁 机 器人 固 定 在 墙壁上或当爬壁机 器人 运 动 时, 运 动 轮 前后密 封 机 构 部分相对于墙壁之 间 的 剪 切 流 动 方 向 相 反, 剪切运动 作用引起的间隙流 动 相 互 抵 消, 根据 纳 维 斯 托 克 斯 方 程, 流过缝隙的泄流量体积 q v 可表示为: qv = lh3 Δp 12 μb ( 5)
第 28 卷第 3 期 2011 年 3 月
机
电
工
程
Journa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l. 28 No. 3 Mar. 2011
滑 动 式 爬壁 机 器人 负 压 吸附 机 构 低 能 耗 设 计
吴善强 , 黄 佩佩 , 武丽 君 , 毛傥生
式中: G —机器人所受重力; F m —爬壁 机 器人驱 动 轮 摩 擦力; F f —墙壁对密封裙的摩擦力; N i —墙壁作用在各 行走轮上的压 力; F p —由 内 外 压 差 引 起 吸附 作 用 产 生 的在 机 器人 本 体 的 等 效 合 力; L—轮子 径 向 间 距; B — 轮子轴 向 间 距, 且 令 L > B ; H—机 器人 重 心到 墙 壁 的 距离; μ1 —轮子与墙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运动 轮 摩擦 力 F f = μ1 F p1 。 提供机器人驱动力, 则满足机器人运动条件的机器人本体上最小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