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戚继光学带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戚继光学带兵

_________读《戚继光》有感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安徽定远,生于山东微山。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作为基层带兵人,我们能从戚继光身上学习很多的带兵之道,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甚至还有很详细的战略战术。这让我收益匪浅,是以后回部队,比较宝贵的经验。

带兵,不仅是军官带领、管理、教育士兵,主要是指军队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管理、教育部属和部队。我军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带兵的责任,平时要带兵完成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战时要带兵打仗。毛泽东曾经指出:“带兵即管理”。叶剑英也说:“带兵包含管理教育问题,而且主要是管理教育问题”。带兵主要是管理教育人,培养广大官兵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军政素质、令行禁止的组织纪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以达到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针对以前卫所军队所残留的疲弱颓废之气,戚继光在“戚家军”中大力强调练兵、练将,练心、治气。他认为军官的素质关系到士兵的素质,只有好的将领,才能练出好的兵来。“练兵之要在练将”。军官只要有了对国家、对事业的忠贞不二之心,才能就可以充分得到发挥,即有一尺之才,便在一尺的空间里发挥作用;有百里之才,便在百里的空间里发挥作用,有各种才能,就在各种场合发挥作用,为国家作出贡献。他指出,一个军官的品德,决定了他施展才能的方向。一个品德优良的军官,能把自己的才能无保留地贡献给国家和人民;一个品德不好的军官,则会把自己的才能用来谋取私利。这种对军官品质和心性的高度重视,使得戚继光在一开始练兵时,就注重培养了一支与以往军队不同的骨干队伍,保证了戚家军的健康成长和壮大。

我军建设进入和平建军新时期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深入,加上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士兵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基层带兵人只有把握住当代士兵的心理特征,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爱他们,才能做好连队管理教育工作。当代士兵的心理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需求的多层次性。需求是人对实际生活中所需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含客观需要和主观欲求两层含义。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生理需要、学习与进步的需要、社交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为国家作贡献的需要,等等,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方面,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们的需要是随着客观需要的不断满足和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和平时期,人们安宁、幸福的需求得到满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使当代士兵的需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出许多显著的特点:一是求知,他们求知识,求进步,渴望成才,这是当代士兵的一个最大特点;二是求尊,他们好胜好强,特别要求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干部的尊重,对有损于他们人格尊严的管理方法敢于反抗;三是求美,他们追求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但对仪表美的追求更为强烈;四是求乐,他们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普遍较高,渴望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五是求实,他们有较强的求实精神,说话做事注重实际,对假、大、空的说教特别反感;六是求新,他们的创新意识较强,思想活跃,勇于探索,敢于抵制一切因循守旧的陈规陋习;七是求奇,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社会上出现的

新奇事他们都想模仿着去做。作为日夜和士兵生活在一起的基层带兵人,应当积极关心每个士兵的各方面需要,并且认真区分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超越现实的;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对于士兵正当的、部队条令条例允许的需要,应尽可能予以满足,条件一时不具备的,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尽早解决;对不正当或部队条令条例不允许的需要,也不能简单粗暴地用个人主义等大帽子去压服,而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和积极引导,促使战士由较低层次的需要向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二)动机的多维性。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人的一切有意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当今青年士兵的动机与以往战争年代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多维性。譬如,在某新兵连对“你为什么参军”进行问卷调查,列举了10 个项目,允许士兵作多项选择,调查结果表明,作单项选择的仅占20%,作两项选择的占29 %,作三项以上选择的占69%,个别的选择达 6 项之多。这说明绝大多数士兵的入伍动机不是单一的。这与战争年代士兵入伍就为打日本、打反动派的单一动机成为鲜明对照。有的基层带兵人常常埋怨士兵们“入伍动机不纯”,其实,“不纯”正是动机多维性的表现,这是当今士兵又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

士兵动机的多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人由于其具体需要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其动机也不同。前面举的入伍动机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二是同一个士兵,由于需要的多层次性,必然产生多维的动机。士兵动机的多维性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把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寄托在动机纯而又纯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上,而要适应动机多维性的特点,把士兵引导到正确的主导动机的方向,使之成为搞好部队建设的动力。

(三)价值观的多元性。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对客体(其终点是理想)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或态度。由于历史条件或环境的变化,一个人的价值观也会随之变化。譬如,当今战士对奉献、牺牲、索取、职业、成就、真理、权力、道德、享受等的看法,不仅和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初期有显著区别,即使和80 年代初期相比,也有很大变化。价值观对人的需要等级顺序的排列、动机模式及行为等有重大影响,是随着价值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即使处在相同条件下的战士,也往往由于价值观念、价值体系的不同,而使他们的需要、动机行为出现差异。例如,同在一个连队的士兵,有的以献身国防事业为荣,有的追求享受、害怕艰苦,有的追求地位、金钱,还有的无所用心,等等。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正确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是矫正士兵不良动机和行为,搞好连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四)处世心理标定的双向性。功利之心人皆有之。“功利”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世的向标。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功利”向标的引导下产生的,差别在于是为一己之功利,还是为他人,为群体,为人民,为国家的功利。一个人只有处世向标正确而可靠时,他内在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同,处世向标的心理标定方向可以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内指向标定,即把个人功利作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准则,这是利己主义者处世心理的向标特征;一种是外指向标定,即以群体和他人的利益作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准则,这是少数先进分子(如雷锋同志)具有的处世心理向标特征,对于每个人都有激励和导向意义;再一种是双向标定,就是把个人功利与群体功利结合起来,既非纯利己,也非纯利他和利群。这是社会主义的、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和重要实践意义的标定,我们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应该看到并且肯定这种处世向标的标定在现实军旅生活中的合理性,不加分析地把它与内指向标定混为一谈,一律给扣上个人主义的帽子是非常有害的。(五)意识上的现代性。在长期的和平环境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影响下,当今战士有着许多不同以往的现代意识,表现最普遍、最强烈的现代意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竞争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还会更加强化;二是利益意识,这是利益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只要利益关系存在,利益规律就起作用,利益意识就不会消除;三是民主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提高,民主意识将越来越强化;四是参与意识,认识到自己是部队的主人,要求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和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渴望参与连队管理。士兵现代意识的增强,对连队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其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则应注意积极引导,把工作做在前面。

我们概略地归纳当今战士的心理特征,是为了给大家研究战士心理问题时提供一种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