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美学

合集下载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
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宗教,佛教艺术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体现了中国化的特点。

佛教绘画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中国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古代佛教绘画的起源、演变到中国化的过程进行阐述,以探讨从我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的演变看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问题。

一、古代佛教绘画的起源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绘画便在中国逐渐形成并发展。

最早的佛教绘画作品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当时佛教绘画主要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表现形式上更多地采用了印度绘画的风格和特点。

魏晋佛教绘画以洛阳石窟为代表,其作品主要表现一些佛教教义和神话的内容,整体风格较为质朴,线条简洁而清晰,造型平实而简约。

这些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均受到了印度佛教艺术的深刻影响,尚未实现中国化的特点。

三、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
自唐代以后,佛教绘画在中国开始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化,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和特点,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绘画风格。

宋代以后,佛教绘画开始与中国传统绘画更加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佛教绘画的题材和形式也更多地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佛教绘画的题材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佛教教义和神话,还包括了佛教中的诸多神灵和菩萨,对佛教教义的宣扬也更加简洁而深刻。

在形式上,佛教绘画更多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审美原则,画面更加富有韵味和内涵。

佛教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相互影响也使得佛教艺术在中国逐渐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佛教一直以来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教的艺术美学不仅体现在它的宗教建筑、佛像和艺术品中,还扩展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审美观念和内心修行上。

下面是一些关于佛教艺术美学的语录,从内心到外在,它们展示了佛教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1. 内心的审美修行- "世间一切境界都是心的映现,当我们学会净化内心时,便能从中发现真正的美。

"- "通过修行,我们逐渐超越了形式,认识到内心的平静与美丽。

"- "佛法中的禅修是一种内在的审美体验,将我们带到了超越言语和形式的境界。

"佛教强调内心修行和觉察,认为只有通过超越现象界限,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美。

佛教徒通过冥想和正念实践,逐渐净化内心,提升审美感知力,并将这种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美学与同情心- "佛教的审美理念是基于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只有通过同情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美。

"- "佛陀教导我们要用慈悲和同情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种无私的爱是美的真谛所在。

"- "佛教的美学观念强调我们要通过理解和同情来看待艺术作品,超越外在的表象,与其内在的情感共鸣。

"佛教认为美是一种与众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而同情心则是实现这种共鸣的关键。

佛教提醒我们在美感体验时要以慈悲之心感受他人的苦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3. 艺术作品中的无常与美-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正是因为这种无常才使得一切事物都具备了美。

"- "佛法中的无常观念使我们珍惜当下的美,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 "佛教的审美观念告诉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无常与美的信息。

"佛教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这种无常性赋予了事物独特的美。

佛教徒通过对无常的理解,更能欣赏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美感,并从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庞蕴与中国居士佛教美学

庞蕴与中国居士佛教美学
第 3 卷 第 6期 7 21 0 0年 t 月 1
四 川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S c u n No ma ie s y ( o il ce c s Ed t n o r a o i h a r lUn v r i t S ca in e ii ) S o
在 中国居 士 佛教 的 形成 与 发 展 中 , 居 士作 出 庞
过 重 要 贡 献 ③; 居 士 佛 教 美 学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中 , 在 庞
居 士 。历 代 灯 录 及 灯史 诸 如 《 堂集 》 《 德 传 灯 祖 、景
录》 《 、 五灯会元 》 《 组统 纪》 《 祖历 代通 载 》《 、佛 、佛 、 居
之”1 三 。元 和 (O —8 0年 ) , [卷 ’ ] 86 2 中 北游 襄 阳( 湖 今
北 襄樊 ) 携其妻 女 , , 随处 而 居 , 访道 者 日至 , 谈 皆 所 机缘语 , 其妻 女 因之彻 悟 。太 和 ( 2 —8 5年 ) 间 87 3 年
殁 。有 《 居 士 语 录 》 卷 传 世 ⑦。 庞 三
蕴 也作 出过 重要贡 献 。
士 传 》《 士分 灯录 》《 、居 、 佛法 金 汤编 》 , 等 都有 关 于他
参 禅悟道 与宣扬 佛法 的记 载 。 庞 居士 是禅 门居 士 的典 型 , 常被 僧 俗 当成 学 习 的楷模 , 称他 为 “ 家菩 萨”2 中 伸 , 出“ 万 以 在 [卷 . ] 提 千 庞 居士 为榜 样 ”3 ,T。他 的语 录 被 当作 公 案 在 [卷 8 ] 6 禅林 中广 泛流 传 , 成为禅 林重 要 的教科 书之一 [3 4”。 ] 在禅 师们 看来 , 参透庞 居士 的公案 , 是开 悟 的重要 途

东方禅意美学概况

东方禅意美学概况

东方禅意美学概况东方禅意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美学理论流派,其核心思想来源于佛教禅宗的思想体系。

禅意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现代美学领域,用来描述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境界。

东方禅意美学强调思想的内省、心灵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融合。

它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形象和表象,而是内在的精神境界和意境的塑造。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禅宗的哲学概念被赋予审美的属性,使得审美体验成为了一种与宇宙和心灵的交融。

东方禅意美学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灵凝练:东方禅意美学注重形式的简化和语言的凝练。

它强调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和寥寥数语的描绘,表达出深远的思考和内省的心灵。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包括极简主义、禅宗诗歌和水墨画等。

2.自然融合:东方禅意美学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精神的融合。

它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自然景观、自然元素和自然符号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感恩和融合。

3.心灵冥想:东方禅意美学强调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它认为通过冥想和内观,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进入纯净的境地。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意境的构建常常需要通过发掘内心的深处,从而表达出深邃的内省和宁静的思考。

4.禅机隐约:东方禅意美学强调含蓄和隐约的审美效果。

它认为美不需要明确的定义和精确的界定,而是通过留白和暗示来营造出一种神秘、模糊而深邃的感受。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常常出现一些隐晦的表达方式和含糊的意象,以引起读者或观者的联想和思考。

总的来说,东方禅意美学是一种追求超越表面现象和追求内心境界的审美理论。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

通过空灵凝练、自然融合、心灵冥想和禅机隐约等审美手法,东方禅意美学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舒缓。

这种美学观念和审美境界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塑造和现代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白华美学追求的佛学观照

宗白华美学追求的佛学观照

责任编 辑
王立 嘉
维普资讯
浙江 社会 科 学 20 02年第 3期
万象本来就具备在众 生的一念 卜一 ) 心 之中 , 心就是一切现 象, 一切现 象就是心 : 禅宗的“自心顿现” 和华严 宗的 ‘ 论 法 界缘起论” 都主张世俗世界和佛国世界 的一切现象 皆由先 天的真如法性即 自心 生起 ; 而法相宗的“ 唯识 缘起论” 又叫 “ 阿赖耶识缘起 论” 这阿赖耶识 即指其中 的第 八识‘ 。 , ‘ 心” 其实 , 佛教宣扬 的“ 如” “ 真 、真心 ” “ 、净心 ” , 等 既是 一种宗 教心境 , 是一种审美境 界 . 为中国传统文 化和 中国美 又 它 学的发展注八 了浓墨重彩的” 学特色 心” 宗 白华也 浇过 : 所以一切美 的光是来 自心灵的源泉 :
关 键 词 宗 自华 美 堂 追 求 佛 学
作者 阮咏梅, 16 女,99年生, 宁波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讲 师 宁波 35 1) ( 12 1

代美学宗师宗白华 先生一生 著作 不算 宏富 . 但其思
引用到《 严经》 华 和王 、 、 孟 韦 柳等人 的诗句 。 再者 ,拿 叔 “ 本华 的眼睛 看世界 , 拿歌德的精神做人 ” 是那时 的宗 白华

佛 “ 与诗 “ 心” 心”
心 是 诸法 之本 ” 佛 教将 万 物生 成 的根 源归 结 为 , ‘ 心 。 中国佛教 的缘 起论中 佛门各派虽在其表述上 有 在 所不 同, 但都殊途同归。 台宗提出 天 一念三千”认 为宇 宙 ,
@≤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 3 茅 64面 第 誊. O @兄马主恩 : 黎手稿》凡 艮出版社 1 6 犯 , 9 年版。 5 @ 劳枣 万 : 审 美的 文化选择 》 人 民出版社 1 9 年版 , 《 , 91 第

佛教美学

佛教美学

六、唐代佛学中国化
(一)唐代佛学中国化的特点 溯本清源,资料准备。 宗派林立,组织准备。 中国化——理性的深思变为灵慧的禅悟,不 理性的深思变为灵慧的禅悟, (二)中国化 理性的深思变为灵慧的禅悟 离文字变为不立文字,哲思变为诗情。 离文字变为不立文字,哲思变为诗情。 佛学已经占据了中国人思想、思维的中心地带, 儒道释思想实现了以道为中心的初步融合,不过佛 经以强大的渗透性和救世价值,而成为士人、皇室、 流民百姓的满足不同精神需要的共同追求。这一过 程,不但实现了中国哲学、美学的佛学趋向,而且 实现了佛学的中国化,玄学的佛学化。
五、玄佛相会的中国美学意味
玄学贵无一脉,以无为原美,思辨意义上已达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思维的顶峰,为审美思辨、冥会、领悟美的无限空灵境 界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无限的向往与领会,并未超脱此界而 跨入彼岸。——名士与名僧的交往互答,以无为美、以无说 空,执著于无的空幻,证明中国本土美学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跨文化的浪潮,亦与此相类) 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精神锻炼(陶铸)。中国 美学的审美思维、审美向度,时时溢出入世间,而进入佛教 的彼岸,从有、无之间的审美时空,跨入无、空之际。至此, 中国的文人雅士,精神上无不自由无碍地出入于世间与出世 间、空无之间,奠定了此后中国美学精神的大体路向。禅宗 美学就是最大,可谓般若别名) (本无与本无异宗合 称一家) 2. 本无异宗(本无玄妙宗):理实有为空,凡夫谓有为有,空 则真谛,有则俗谛。 3. 即色宗:色性是空为空,色体是有为有。 4. 识含宗:离缘无心为空,合缘有心为有。 5. 幻化宗:心从缘生为空,离缘别有心体为有。 6. 心无宗:邪见所计心空为空,不空因缘所生之心为有。 7. 缘会宗:色色所依之物实空为空,世流布中假名为有。然物 是有,不曾无也。(《肇论疏》) 宗派虽别,均是以无说空,展示各自的理解有别。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佛教美学思想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佛教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佛经美学思想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观点。

首先,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内观的重要性。

佛经美学思想认为,真正的美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而非外在的形式和感官的享受。

佛陀强调内观禅修的重要性,通过观察身心的实相,超越物质世界的表面现象,寻找真实的美。

在佛教文化中,佛陀的形象常被用来表达智慧和慈悲的美,这种美是来自于内在的修行和觉醒。

其次,佛经美学思想注重审美的觉知和体验。

佛陀认为,审美是一种正念的表现,通过观察和体验艺术作品中的美,人们可以培养正念,提升自身的修行境界。

佛教艺术作为一种表达佛教教理和修行的手段,强调观察、品味和内省的过程。

观众在欣赏佛教艺术作品时,应该培养平等、慈悲和喜悦的心态,从而达到与作品的共鸣和心灵的觉醒。

第三,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和谐与平衡。

佛教美学认为,美的存在需要和谐的环境和平衡的状态。

佛教文化中,建筑、雕塑和园林都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和谐的造型和比例。

佛教音乐注重音与静之间的平衡,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佛教文学则追求内外寓意的和谐,在表达教义的同时注重文字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最后,佛经美学思想强调解脱和慈悲的境界。

佛教美学认为,美是来自于智慧和慈悲的境界。

佛陀在佛经中强调了解脱之美,通过解脱,人们能够超越痛苦和欲望的束缚,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此外,佛陀也强调了慈悲之美,通过悲心和利他的行为,人们能够体验到真正的美,同时也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综上所述,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内观、审美觉知、和谐与平衡以及解脱与慈悲的境界。

这些思想对于佛教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佛经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佛家思想源自印度,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始于汉朝。

佛教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既具有宗教属性,又具有哲学性质。

在中国文化中,佛家思想和哲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与哲学。

一、佛教的核心理念佛教的核心理念是四大真理和八正道。

四大真理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强调人类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阐述了痛苦的根源和成因,灭谛提出了超越痛苦和苦难的方法,道谛说明了痛苦的终极救赎和大涅槃。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痛苦,获得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快乐。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家思想给中国提供了一种达到心灵上的升华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文化传统主要依赖于孔子和老子。

而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提出了一种使人们内心得到自我净化的途径。

其次,佛教以其平等和慈悲的思想形塑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

佛家强调人以仁慈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世界和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这一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价值。

最后,佛教对中国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佛教文献和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使用巴利文、梵文和梵文衍生的语言等等。

三、佛家思想对中华哲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认识论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和逻辑。

佛家哲学中的“中道”、“中观”、“即观”等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哲学的道德思维产生了影响。

佛家强调自省和饮食、睡眠的合理换生活方式,以便得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内心上的平静。

最后,佛教对中国哲学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影响深刻。

佛教强调处于自然和内在平静的内心状态,认为这种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世界中的美。

“以心观心”和“心似清凉湖水”等佛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意涵,对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释三家,是指儒家、道家、佛教三种思想流派。

这三种流派对于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儒家强调礼、乐、信、义等,注重为人处事的规范,对于审美有着一定的倾向。

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自由,追求无为而治,对于美的认知有着独特的看法。

而佛教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强调慈悲和智慧,其审美理念以禅境为主要表现方式。

下面将从儒家、道家、佛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儒道释的美学审美。

儒家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儒家认为美是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因素。

儒家所重视的审美标准主要来源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美教”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忠、孝等。

在儒家看来,美是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追求,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审美标准通常体现在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

儒家的审美思想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是礼乐。

其中,乐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礼节。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乐和礼,人们可以把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良好的品德形成强烈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儒家所提倡的美学理念、审美标准,强调文化素养、收容、敬重,强调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文化艺术应该与道德相互矫正、相得益彰。

道家追求的是“无为而治”,“自然无为”,所以它对美、艺术、审美的认识比较具有独特的特点。

道家认为,世人对于美的认知常常会受限于社会规范、历史传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道家则追求“刚柔相济”,“无为自然”的审美标准。

道家的审美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美和无为美。

自然美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的痕迹,因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充满美的。

无为美则认为,无为而治不仅是治理社会的方式,更应是一种审美标准。

即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力求表达出“无为”的意味,强调自然的真实、自由、灵性、平和、无上限、无限逸。

佛教的美学审美佛教的美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之处

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之处

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之处佛教是中国重要的宗教之一。

自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之处。

佛教艺术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随着唐朝的兴盛,佛教艺术达到了极盛期。

当时,佛教寺庙和世俗建筑如宫殿、陵墓等的装饰和雕刻几乎都采用了佛教艺术的元素。

玄奘法师回到中国后,带回了佛经及佛像,实行了造像的政策,为佛教艺术带来了崭新的发展。

由于中国佛教的特殊性,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

首先,中国佛教艺术在造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

佛像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审美的产物。

传统的佛像造型多以平衡、协调、和谐为主,如释迦牟尼坐像、药师佛像等都是形象稳重、仪态端庄的形象。

此外,佛像的造型还在意的是表现蕴含在佛法中的上乘美德,如戒律、慈悲、般若等,这些美德通常被视为佛教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次,中国佛教艺术在装饰上,常常运用壁画的形式。

佛教壁画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文化的精华之一。

壁画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艺术品,它主要以描绘佛教故事、表达佛教思想和美化佛教建筑为主要目的。

佛教壁画以其独特的色彩、构图、笔法为主要特征,传递着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唐朝的大佛图、敦煌壁画、洛阳白马寺和云冈石窟等都是中国佛教艺术中的杰作。

第三,中国佛教艺术在雕刻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雕刻是中国佛教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佛教建筑和佛像上的雕刻常常以精致、细腻、肉感、生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著称。

如唐代的露盘和永乐大殿的石雕等都是优秀的佛教代表作品。

最后,中国佛教艺术在印刷文化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印刷品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佛经、佛像、佛画、佛诗及其他佛教相关的图像都成为了印刷品的主要内容。

印刷品的出现使佛教文化更容易地传扬开来。

较早的印刷技术为木刻版印刷,它是通过在木板上刻下文字、图像而制作版面,在版面上涂上油墨,然后印在纸张上。

有禅意的东方美学名词解释

有禅意的东方美学名词解释

有禅意的东方美学名词解释东方美学一词广泛用于描述东方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艺术理念。

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内省和平和的状态,具有超越日常生活的感官体验。

东方美学的基本原则是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它强调对自然界、人类和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连接。

本文将解释东方美学中常用的几个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东方美学的内涵。

禅意(Zen)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禅身份于中国佛教,它强调直接经验和内观。

禅意强调去除思维的杂念、关注当下和超越表面现象。

在艺术和审美领域,禅意被运用于表达纯粹和自然状态下的美。

自然(Nature)是东方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和谐而相互依存的。

自然被认为是永恒和完美的,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美。

东方美学中的自然观念是有机的、充满生机和神秘感的。

空灵(Transcendence)也是东方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表达了超越个体意识、超越物质世界的状态。

空灵意味着超越一切限制和束缚,与宇宙和谐共舞。

在东方艺术中,空灵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简约而又富有灵性的。

静默(Silence)在东方美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静默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东方文化教导人们通过静默来与内心对话和感受世界。

在艺术中,静默可以通过简单、纯粹和空旷的构图来表达。

一切皆空(Emptiness)是禅宗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超越了物质和个体的存在,以及对所有事物的执着和執著。

一切皆空与空灵联系在一起,强调超越有限的视野和观念的重要性。

在艺术中,一切皆空的概念可以引发思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平衡(Harmony)是东方美学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平衡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因果律、阴阳理论和整体性观念。

东方美学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存,追求与环境互为一体的存在。

艺术中的平衡可以通过元素的对称和有序排列来实现,营造出和谐而宁静的感觉。

细腻(Subtlety)在东方美学中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美。

细腻强调通过微妙而凝重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摘要:佛教中观学派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思维义法的浸渍而达成的。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色空不二的世界观影响了后世对美之真幻和艺境特征的看法。

二、对空有关系的否定性辩证阐述形成了“不即不离”的“诗家中道”。

三、“双遣双非”法的系统运用使传统美学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言说方式。

四、“三谛圆融”说影响了后世以圆为美,贵圆、尚圆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佛教中观论古代美学影响佛学诸经典在阐发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时所透示出的丰富的美学意蕴已多为学者清理与厘定,但佛教中观学派独特的中观义理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渗透与影响,则少有论述。

本文试图就佛教中观论对中国古代审美范畴、审美言说方式、意境理论等的影响作粗浅阐述。

一中观学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最后演化定型为中观学派(空宗)和瑜珈学派(有宗)两大派别。

其中,大乘空宗对中国影响尤大。

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为龙树及其学生提婆。

该派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的《百论》为该派的基本理论著作。

龙树中观学说传入中土后,后秦鸠摩罗什与僧肇师徒加以系统介绍与阐发,迄至隋唐,形成了以吉藏为首继承中观义旨的三论宗。

而天台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禅法对中观义理也多有阐发与印证。

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认识事物要不落一边(如空和有各为一边),要不偏不倚,综合空有二边,使之合乎中道,才能观察到世界本原或真如佛性。

中观派亦以思维方法上的不落一边、行乎中道而得名。

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是中道缘起说,即以否定有无、生灭等各种对立的两个极端,用不偏不倚的观点来解释万物的缘起,进而说明世界现象。

在谈论万物缘起时,龙树主张“破执空有”。

他既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实有观点,也反对大乘方广部的虚空观点。

他认为缘起不是单纯说有或说无,而应该是有无的统一。

他从认识论的角度强调人的认识应从感性开始,而感觉无非是由内根与外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解析佛教是一种充满着深邃人文内涵的宗教,它历史悠久,不仅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有着大量信徒,同时也在中国造就出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艺术美学等各个领域,本文就来深入探究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精髓。

一、佛教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1.尚事物的本质佛教强调万物皆空,让人们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灵。

这种思想让人们更关注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外观。

在古代书法、绘画中,禅宗的影响显而易见,法师们采用极简的笔画去表现事物的本质,传达出一种极简、沉静、深入骨髓的美。

2.重视心灵净化佛教信仰中强调,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物质享受并不能传达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净化。

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文化,呈现出淡泊名利,精神修养重于物质享受的特点。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歌中,往往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意识及对身心的净化的向往。

3.尊重个体佛教中也强调“我见”和“我执”的困扰,提倡不执著、不自我中心的理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个体的特点相契合。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写下的自传和个人文集,这些作品在展现他们个人历程的同时,也表达出对生命价值和尊重的观念。

二、佛教文化在艺术美学中的体现1.墨色深邃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古代中国的书法、绘画色彩更加朴素、简洁、极具神韵,表现出浑圆、厚重、安宁、恬静的气息。

这样的形式美是灵与性的结合,受到世人的喜爱。

2.意境超凡佛教文化的影响也让古代中国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修养性和超凡脱俗的意境,特别是寺庙中的佛像和壁画。

通过色彩、形态和线条等方式来表现佛教禅宗的精神,使人们感受到的是深远而超然的意境,意境中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佛教思想的精髓。

3.艺术之道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古代中国的艺术家们练就了一种炼就心性的艺术之道,认为艺术是通向佛道的一种方法,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人类感觉和知觉的表达,更具有超越艺术本身的意义。

释家禅宗——审美心理学

释家禅宗——审美心理学

顿悟的前提
• 一、是在禅宗意识的成熟中有了理论与实 践的准备 • 二、是求得解脱的强烈愿望 • 三、是对禅宗终极目的的不断思索是在思 索之后仍不得其解,进而产生的紧迫感和危 机感。
二、释家禅宗的美学思想
1、“心性论”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
“心性论”的哲学核心的推崇使得中国的美学思 想更内倾化,更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从 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 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诗歌、山水绘画)
曲径通幽,曲折有条
• 通过众多小空 间的串联逐步 转向大空间, 描述了运用曲 折幽深的空间 变化营造一种 回还变化、妙 趣无尽的心理 探索过程
相映成趣,巧于因借
• 采取了虚实对比、 动静虚实、空间分 隔等手法,将无限 天地融入到有限庭 院。 • 在园林中使用借景、 障景、虚实相生等 手法,营造“外适 内和,体宁心恬” 的禅境得到充分呈 现。
中国传统城市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
释家禅宗
• 一、释家禅宗的由来
• 二、禅宗的美学思想
• 三、禅宗美学思想的体现
一、释家禅宗的由来
• 禅宗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流派, 始于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 印度渡海东来中国授法。 • 到唐朝初、中 期 ,在以前 禅学及其他佛学 思想的基 础上 ,融汇了儒 、道的思 想 ,彻 底中国化了的禅宗 终于形成了 。 • 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 教的主流。
谢谢!
更内 倾化,更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从 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 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诗歌、绘画)
• 自然神韵 ——重视自然,在自然环境寻求内心的平静和顿

• 圆融和谐 ——关注人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认为着人与世界、
人与自然、人与存在的圆融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亲近自然,与自然风景结合的趋向

中国四大美学流派的观点

中国四大美学流派的观点

中国四大美学流派的观点
中国四大美学流派的观点
中国的美学源远流长,文化历史上曾流行过秦汉时期的自然哲学、汉魏晋元明时期的佛教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近代则有新文化思想等多种流派的影响。

而在中国的美学发展历史上,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四大美学流派——阴阳学派、道家学派、儒家学派和佛家学派。

阴阳学派美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是阴阳相生之理,美学表达也属于这一理论,将阴阳的美学思想,即太极、宇宙、自然、心灵,统一起来。

道家学派美学将道家哲学发展成美学思想,认为一切都是太极之道,太极涵括了宇宙派与儒家学派的观念,注重宇宙秩序的完整性、和谐感和美学中的和谐。

儒家学派美学着重于内心的感受和心灵美。

它认为,以“义”为基础,以“合”为极致,有礼乐仁爱和忠义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把美学思想发展成追求和谐、伦理价值、美德以及道德学的深刻内涵。

佛家学派美学是以佛教为基础,以佛为表达的方式来体现美。

佛教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身的震铃,随佛的指引走上精神修养的道路,从而使自己从内心发挥“音律”的美。

以上就是中国四大美学流派的观点,每种流派都强调不同的核心观念,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更好地理解美的内涵。

佛教美学

佛教美学

5弘忍:五祖。自认能传法者十一人,神秀为第一。选法 嗣时,令众人各颂一偈,慧能超迈。乃得传钵。(本姓 卢,幼时父王,打柴养母。不识字。后到弘忍寺里任舂 米行者,未剃度。)并秘密讲授《金刚经》,并叫他逃 归故里,(广东)弘忍亲送至九江,开始慧能摇橹, “请和尚做,弟子合摇橹”。弘忍:合是吾度汝。慧能: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今已了悟,只合自悟自度。 (神秀不甘,在北方自立门户。北渐南顿。)
【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 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 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 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 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 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 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 寂静’。
般若性空:
源自印度佛经“诸法无常,诸行无我,因缘而起” 说。万法因缘而起,念念无住,故曰性空。其主旨 即“四大皆空”(【四大皆空】佛教主张世界万物 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 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 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 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 亦称四大皆空。)不仅万事万物为空,则“空”也 是空的。
东汉桓、灵二帝时,西域高僧安世高(安息)、支娄迦谶、支曜(月氏) 来,天竺竺佛朔、康居僧人康梦祥来到洛阳,译经传教,常将道家的词 语、概念误读佛经原义。
大乘般若性空之学自东汉传入中土,随着以玄释佛,以本无说空幻,魏 晋时流行。至释道安时代,般若学者蜂起各属其义,出现“六家七宗”, 以无说空,(般若本离弃空、有,不执中道)。
东方初祖:迦叶28传至菩提达摩,又达摩。梁武帝时,达摩 来到中国,成为东土禅宗初祖。初到广州,武帝迎至建业 (南京)。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 何功德?达摩:并无功德。梁武帝并未重用他。(达摩: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在古代中国,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无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家思想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

从早期的佛教传入到后来的本土化发展,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佛教强调超脱世俗,追求解脱和智慧。

这与古代中国其他思想流派有所不同。

在佛教看来,人们苦于迷恋世间的欲望和执着,只有摆脱这些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这种对于苦难的敏感和对于解脱的渴望,深深触动了古代中国人的内心。

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强调慈悲与智慧的培养。

佛教强调人间的众生平等,认为所有的众生都有可能成佛。

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念相契合,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

慈悲与智慧是佛教修行的两个重要方面,慈悲是对一切众生的关怀和悲悯,智慧则是对事物本性的真正理解。

佛教通过修行和学习,培养人的慈悲和智慧,使其能够更好地关心他人并正确地认识世界。

在佛教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从佛教经典的传播到中国的翻译、创作和传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体系。

佛教艺术、佛教音乐、佛教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发展。

佛教寺庙成为了人们寻求信仰、冥想、思考和宁静的场所,成为了文化交流和社会福利的中心。

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促进了文明的进步,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中国的佛教文化也伴随着一些争议。

虽然佛教强调超脱世俗,但有时也会被批评为消极逃避现实。

另外,佛教的本土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佛教在中国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对话和融合,既丰富了佛教的内涵,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也逐渐丢失了一些佛教的独特精髓,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点和变异。

这种融合和改变使佛教文化在现代中国的行展受到一些挑战。

总之,古代中国的佛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儒家思潮、道家思潮和佛家思潮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美学思潮。

其中,儒家思潮、道家思潮和佛家思潮被公认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

这些思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潮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潮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儒家美学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完美境界,注重人的修养和行为准则。

儒家强调礼仪、仁爱、忠诚和孝道等美德,认为这些美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儒家美学中,人文关怀和伦理道德是核心要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道家思潮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合一。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追求自然之道、无为而治。

道家美学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美,通过观察自然,人们可以获得真理与智慧。

在道家美学中,追求宇宙的真理和超越感是核心要素,通过修炼身心,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佛家思潮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潮中最具宗教性质的一支。

佛家追求解脱和超越生死的境界,强调修行和慈悲。

佛家美学主张超越个体欲望和执著,通过内观和禅修,达到超越苦难和痛苦的境界。

佛家认为人类苦难的根源是贪欲和执着,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人们可以摆脱苦难,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在佛家美学中,超越生死和解脱苦难是核心要素,通过修行和慈悲,实现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这三大美学思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它们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哲学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潮强调人的修养和伦理道德,佛家思潮追求超越生死和解脱苦难,道家思潮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与合一。

这些美学思潮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人类的追求,对于人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今天,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三大美学思潮的影响仍然深远。

佛教与中国美学兼论中国人的宇宙观_自然观_艺术观

佛教与中国美学兼论中国人的宇宙观_自然观_艺术观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蒋述卓, 男, 文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古 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副校长。 编者注: 本文为作者 "##! 年 % 月在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美学与艺术史研究室所作的演讲稿。 !"
!"##$%&’ ()# *$%)( + & ,-&.$-.%/&
—— — 0%.$ ( 12.- 2) .$- *$%)-&- + & 3".4225 2) .$- 0264#7 1(."6- ()# ,6.
8%()9 :$";$"2 ,<&.6(/.= G8: 5.10-:.H: ,1 C-;;85<I ,. =85./ J < /:<78:75H< 5< K5;:L ;::( /.; 1/) $ ):/H85.3* C-;;85<I J < “ 7:I(:)/I:.7” 78:,)M 8/< (),I,7:; 78: :4(0,)/75,. ,1 78: I/5. (/)7 ,1 /)75<7< /.; 1-)78:) :.8/.H:; 78: <-NO:H7 /K/):.:<< 5. =85./ J < /:<P 78:75H<* Q7< “ 5.<5387”78:,)M 8/< <7):.378:.:; H,0,)5.3 ,1 5.7-575R: H,3.575,. 5. =85./ J < /:<78:75H<* Q7<“ R,5;” R5:K 8/< /HH:0:)P E“ FL H8/.3;/,” H8/.75.3 K578 :.05387:.I:.7” /7:; 78: H8/.3: ,1 H,.H:(7< /.; 785.S5.3 I,;:< 5. =85./ J < /:78:75H<* ’.; 57<“ “ ” “ ” “ ” E F <-O5/.3 78: (,(-0/) H8/.75.3 /.; <:H-0/)5T:; =8/. U:H7 8/R: N),-387 /N,-7 3):/7 H8/.3:< 5. 78: 7):.; ,1 78,-387 5. =85./ J < /:<78:75H< /< K:00 /< 5. <H8,0/)< J /:<78:75H /K/):.:<<* >-? @26#&= C-;;85<IV =85./ J < /:<78:75H<V 5.10-:.H: 儒、 道、 佛三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巨, 中国的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行为与观念文化,处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 影。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思想又相互渗 透、 相互转化, 以至相互包容、 混合, 错综复杂地作用于人文领 域, 使中国文化具有瑰丽的色彩。 佛教本身也包含美学,在佛教的典籍中体现出了佛教关 于美的看法, 佛教典籍、 佛教仪式、 佛教艺术更体现出了美的 创造因素。佛教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主要通过佛教观念、 精神 与思维方式为途径达到的。 中国人接受印度佛教的影响, 也是 在逐渐接受佛教的宇宙观、 人生观、 艺术观的同时完成的。 归结起来说, 佛教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有如下四大方面。 一、佛教的心性学说促进了中国美学对艺术家主体作用 的探索, 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美学的主体性意识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哲学发生转变的时期,即由本体论的 探讨转向心性论的求索,这种转变与佛教心性学说的渗透与 影响有极大关系。中国早期哲学 E 先秦两汉 F 着重在本体论的 探讨,所透露出的宇宙观比较偏重于似虚而实的宇宙本体 E 水、 论。 如《 尚书 》 认为世界由 “ 五行 ” 火、 木、 金、 土 F 构成。 这一 传统一直统治着中国人对世界本体的探讨,并影响着中国人 “ 的思维方式, 包括艺术思维方式。 五行 ” 说把世界的构成具体 F 就可以 化、 实在化, 它认为世界的本体通过具体现象 E “ 五行 ” 把握。老子的本体论 “ 道” 看起来似乎有玄想虚空的成分, 但 “ “ 道” 也是有 “ 有物混成 ” 的,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 ” “ 真, 其中有信。 这其中的 “ 物” 、 象” 都可以是真实存在着的东 西。战国时的宋、 尹学派则进一步明确说这种 “ 精” 就是 “ 气” , “ “ 道” 也是 “ 气” 。 气” 是一个似虚而实的概念, 由“ 气” 组成的宇 宙也可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 阴阳二气和合而生万物, 故 《 淮南鸿烈 》 仍然认为 “ 道始于虚廓, 虚廓生宇宙, 宇宙生气, 气 有涯垠 ” 。“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 阴阳之专精为四时, 四时之散 精为万物 ” 。正是在这种宇宙本体论的制约下, 中国人甚至把 “ 鬼” 也当作真实存在的, 认为 “ 鬼” 是阴阳五行或者说精气产 生错乱而变化出来的实有事物, 如晋时干宝 《 搜神记 》 卷六的 “ 妖怪论 ” 和卷十二的 “ 变化论 ” 就持这种观点。 佛教哲学认为世界是虚幻不实的, 它虽然也讲世界由 “ 四 E 地、 大” 火、 水、 风 F 这些物质构成, 但它又从因缘论出发, 认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学美学中国佛学美学禅数学与般若学中国佛学首先与美学发生联系的是禅数学与般若学。

禅数学是由于《阴持入经》《安般守意经》等小乘经典与《般舟三昧经》等大乘经典的传译而形成的。

始为东汉安世高(约公元2世纪)所传,后经严佛调、康僧会至道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后来,又被创造性地转化到天台宗和禅宗思想之中。

禅是梵音“禅那”的略称,其本义为静虑、弃恶、思惟修。

禅法亦即是定心之法,在禅数学中,禅法亦即止观之法。

“止,摄也,摄六情还意,不复受。

”(《阴持入经》注)止在梵文中意思是止寂,即止息妄念,换言之,通过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使之不再驰骛于外物而内照,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独特的无意识状态中卸去存在的重负,从而在对感性世界的受动关系中解放出来。

何谓观?“彼从一切法,寂然能解受,是谓观想,令止跓一切知。

”(《阴持入经》)观即是在止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遍知一切的智慧。

由止到观,就是由定发慧,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脱进入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解脱(这一点在后来禅宗思想中大大发展了)。

这里,禅数学这种通过仪形修习和心理消解令人达到解脱之境的心理主义的宗教法门,用现代语言说来,事实上是致力于确立某种审美心境,即通过特殊的注意机制的建立,强力地摒功利、超欲念,切断人对世界的受动关系,在澄明的内照状态中,使人达到高度的心理自由,并由此得窥生命的奥秘。

“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新……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息末,有何难也!”(道安《安般注序》)禅数学的传播研习中,道家思想是一个潜在的思想背景,老庄思想中通过无限的心理消解而获得无限的精神可能的观念,潜伏其中,从而使这种宗教—审美心境获得了至高的人类学意义。

禅数学虽止观并重,然着力处主要在止与定,即仪形修习这一层次上。

观即慧这一方面则主要在般若学中得到发展。

般若学是以大乘佛教的般若系经典和龙树所创的中观学派的思想为基点的佛教思想流派,远肇于东汉时期般若系经典的传译,而大盛于魏晋南北朝阶段。

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互为表里,从而把中国佛学思想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六家七宗”的繁荣纷纭的局面。

般若梵文原意为“智慧”“明”等,其全称为“般若婆罗密多”,意即“智度”“明度”“无极”,等等。

般若学的要旨就是通过至高的智慧使人从有限的现实存在中得到超度。

般若学的内核为大乘佛学的空观理论,以缘起无自性为诸法实相,即认为宇宙万有都是在相依相待的无限条件下方得以存在,故而并无自性,即没有恒定的内在本质。

洞明这一点是体悟存在的意义的第一基点。

般若学的杰出代表僧肇(384~411,一说374~411)指出:“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故经云:甚奇世若,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

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肇论·不真空论》)般若学理论中潜在地具有一种重大的理论课题:超越那旨在超越有限存在的宗教实践和观念本身。

小乘佛教以破“我执”为第一要务,要求“我空”,即对人的个体的感性的和社会的理性的诸种规定性加以消解;然而“我空”成执,便成“法执”,即一方面将万事万物的偶然存在的实在性绝对化,一方面将有限的宗教超越体系的意义绝对化。

般若思想和中观思想正因此提出了法我两空、有无双遣,将空空(kòng)掉等一系列重要观念。

僧肇的“立处即真”“触事即真”“体之即神”的思想,正是这种大乘空观的创造性发挥: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有限状态的超越,不在于寻求某种理想的特殊的起点,而是直接从存在的现实规定出发。

这样便把宗教性的超越实践充分地审美化了。

这一思想与支道林的“即色游玄”(《即色游玄论》)的思想,竺道生的“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即涅槃)”(《〈妙法莲华经〉疏》)的思想相互映照,埋下了佛学世间化、宗教修行审美化的理论契机,从而导发了天台宗的“无情有性”和禅宗“遍观大地,无不是药”的将生活、将世界合目的化、审美化的倾向。

天台宗是隋唐时代中国佛学最先成立的宗派。

其教义主要依据《法华经》,故亦称法华宗。

其承传谱系为龙树、慧思、慧文、智、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

实际创宗人为智(538~597),湛然(711~782)则为中兴的功臣。

智的主要著述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湛然主要著作有《金刚》等。

天台宗倡禅教并重,通过止观并举、定慧双修而指向实相(存在的最高实在)。

这一思想传统,从慧文的“一心三观”到智的“一念三千”至湛然的“无情有性”一线发展。

所谓“一念三千”,智说:“夫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有法界。

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界,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摩诃止观》)这里,三千并非确定的数目,智的意思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无非是一念偶萌所涌动出来的现象。

因此,“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也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

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

”(同上)智的思想,将神秘的宗教心境,转化为澄明的审美心境:万物芸芸,无不尽罗于一念,尽出于一念;此心可生一切法、可含一切法。

因此,只有非纵非横、不一不异,才能达到非识所识、非言所言的极境——不可思议境。

这也就是将洞明存在的最终实在(实相)的宗教修行,转化成一个由特殊的澄明心境来执行的内在审美观照过程。

把指向、归趋于实相的过程由仪形化的一味枯坐(止)转化为圆融无碍、不离感性的智慧(观)。

在此基础上,湛然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念。

所谓“无情有性”,意谓不唯有情识的众生具有佛性,没有情识即无欲望无意识的草木瓦砾一类的事物也同样具有佛性。

这一学说致力于在客观的一维中寻找智学说的本体论依据。

湛然指出:“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万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是则无有无波之水,未有不湿之波,在湿讵间于混澄,为波自分于清浊。

虽有清有浊,而一性无殊。

”(《金刚》)智的学说侧重于从主体心理出发,论证达到实相的主体心理方式,即通过类审美心态而进入无限可能的不可思议境;湛然则从自然本体论的角度,论证佛性、真如在宇宙万有间的遍在(虽清浊有别,而一性无殊),将世界合目的化从而作为广义的审美对象界而确立起来。

三论宗隋唐时代中国佛学宗派。

因据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十二门论》(龙树)、《百论》(提婆)立宗,故名;又因倡言“诸法性空”,又名空宗和法性宗。

该宗承传谱系为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实际创宗者为吉藏(549~623)。

三论宗思想是般若学思想的深化和延续。

般若思想强调了宇宙万物的当体性空,着力于破除由于假名(概念)所执著的实在,而三论宗则更进而发挥了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精神,其理论基点主要有“两空”“八不”及实相湟涅槃,等等。

龙树《中论》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法,既指宇宙万物,又指佛教本身的超越体系。

小乘佛教着力于“我空”——着眼于人体生命的虚幻不实而力求解脱;大乘佛教则更着力于“法空”——万物性空,空性本身也必须予以“一空”。

在三论思想中,其具体法门便是“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吉藏认为“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所处也。

”(《大乘玄论》)“八不”之中,生、灭、常、断四者是人类在时间方面的计执,一、异、来、出四者是人类在空间方面的计执。

这些偏执是一切戏论(谬见)的认识论根源,也是人类面对存在的真谛(中道实相)的魔障,所以只有将这一切规定的相对性绝对化,并通过一种神秘的直觉(“现观”)与现象界直接交通,使人“如哑受义”,才能体悟存在的真理。

在此基础上,三论思想提出了“无住涅槃”的思想,把涅槃(最高与最终的解脱极境)世间化。

涅槃不再是一种消极无为的寂灭,而是一种积极的对实相的洞彻。

不再是宗教生涯的终点,而是一种更新了的生命过程(“无住涅槃”),而这,正是中道智慧照亮了的审美化的人生。

唯识宗唐代佛教宗派,由于创宗者玄奘(600~664)、窥基(632~682)长期居住于长安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该宗依印度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一系的瑜伽行学派的学说为宗,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为基本经典。

《成唯识论》认为:“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又云:“诸识生时,变似我法。

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西由分别,似我境观。

”“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

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

”概而言之,唯识宗理论中关于“转依”的理论是关于从愚昧的成见(实我执、实法执即关于人类存在和宇宙的实在性的偏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新的意识结构和新的感性经验的理论。

作为“转依”理论前提的“难识”理则认为,没有脱离人的经验(内识)而独立存在的自足的现象(外境),人的平时所执著的实我、实法都是没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依据的。

由此出发,唯识宗提出了“偏、依、圆”三性说。

即从执于妄情假有的“偏计所执性”和执于因缘的“依他起性”转向“圆成实性”——把握现象的真谛,直指真如。

真如,意谓如其所是,即不是游离现象之后的抽象本体,而是直奉呈于现象之中的最高真实。

这就导出了唯识宗美学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1)将般若、三论思想中的空观思想加以深化,而转向现象一元的真如观,这种真如观打破了现象本质的二元对待,从而使现象界具有绝对的价值,这一思想为僧肇“立处即真”的泛审美态度寻找了自然本体论的依据,也是禅宗思想中将世界,将生活合目的化的一个重要契机;(2)与真如观相应的无分别智慧的提出,与道家(庄子)思想中的相对化思想相映衬,将般若圆智具体化。

这一思想事实上触及了超名言,非概念的审美心理的特性。

华严宗唐代佛学流派。

因奉《华严经》为基本典籍,故名,又名贤首宗、法界宗。

其承传谱系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

实际创宗者为法藏(643~712)。

华严宗思想的核心为“法界缘起说”。

“法界者,总相也,包事包理及无障碍”;“缘起者,称体之大用也。

”(澄观《大华严经略策》)在华严思想中,法界是包蕴万事万理及其相互交切纵横的关系的总体世界。

其中,理之义为共相,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本体,事则指各别分陈的事象。

华严宗美学思想就蕴涵于理与事、一与多的相互交切包蕴的关系上。

法界共分四层:一为事法界即个别分陈的事物所构成的现象界;二是理法界即共相界;三是理事无碍界,个别现象与普遍共相互相包孕、相切、并存的境界;四是事事无碍法界,这是诸法界的总枢机和最高境界;宇宙万有、世间万事,周遍含容,圆融无尽,微尘含大千之极,一滴知百川之味。

用法藏的话来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存在的本体界和现象界都不过统摄于一种至高的大统一性之中,层层融通、重重无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