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佛学思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近年来,我对佛学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佛学思想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佛学思想的起源与传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学思想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二、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1. 四圣谛:苦、集、灭、道。
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解脱之道。
2.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修行者遵循的准则,旨在引导人们断除烦恼,实现心灵的净化。
3. 无常: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无常是佛教看待世界的一种态度,教导人们珍惜当下,放下执着。
4. 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核心观点之一,提醒人们要行善积德,以免遭受恶果。
5. 空性:世间万物皆无自性,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成。
空性是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教导人们超越自我,消除烦恼。
三、佛学思想的感悟1. 珍惜当下:佛教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放下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忧虑。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2. 放下执着:世间万物皆无常,我们应学会放下执着,不再为名利、地位、感情而烦恼。
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3. 慈悲为怀: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以慈悲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4. 自我反省:佛教教导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修正错误。
通过自我反省,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实现心灵的净化。
5. 修行实践:佛学思想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修行实践。
我们要将佛学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修行实践,实现心灵的解脱。
四、佛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佛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2. 缓解心理压力:佛学思想教导人们放下烦恼,关注内心,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14.何志平: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和谐观
佛教與中華文化的和諧觀何志平港澳佛教代表團名譽團長承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文明和諧、世界和平),本年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主題為「和諧世界,眾緣和合」。
「和合」,一直以來都是佛教的核心價值和主要精神。
在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佛教作為有著深刻和諧思想與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緩和因快速發展引起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其崇尚和平和諧和慈悲濟世的佛教精神,無疑會在中國佛教徒,乃至主張社會和諧發展的其他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動力量,從精神層面將中國和世界和諧的步伐推向前進。
一、「和」在中華文化價值觀中的深厚意義自古以來,中國人思想離不開「和」,而中國的「和諧」觀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鑒了作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
所謂「和諧」,就是不相同的事物能在一起,不僅是能夠和平共處,而且可以彼此相濟互相促進。
而和諧社會的核心就是人的和諧,即人與人之間,不同團體、不同階層之間的和諧。
孔子有一句話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同」是一種硬性追求統一、完全一致的概念,但「和」是追求一種多元的、允許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融合在一起的,構成和諧的局面,產生新的事物,甚至它決定事物的生存和發展。
我們這個文化追求的應該是「和」,而不是「同」。
要追求和就需要允許多元的存在,允許求同存異的大家庭,不同因素的綜合調和,最後才能產生更好的意見,這個就是「和」在中國哲學史上的意義。
崇尚「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在中國已經綿延幾千年,深深地影響- 135 -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融化于中國人的血液中和骨髓裏,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品質和中國人的國民性。
在政治上,漢唐時期在西域征戰主要是為了制止和根除匈奴人的侵掠。
唐代以後歷朝歷代漢族統治者在對外關係上主張協和萬邦,表正萬邦,尊重小國,救助鄰國,不得己而用兵,用兵要以正義為本,反對以兵強天下。
蒙古族和滿族入主中原,也不得不沿襲漢族統治者創立的這種對外戰略。
浅析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第 思想精华与 当代 和谐社会建设
赵 凤 琴
( 南民族 大 学政 治 学院 西
【 摘
四 川成都
6 04 ) 1 0 1 _
要 】 文通 过对 中国佛 学思想精 华的具体 内容 发展的 , 有利 于和谐 世界建设 的。 本 是
平等 佛 教的平等观 是基于缘起 的学说 , 建立在 因果平 是 的 分 析 , 阐述 了 中国佛 学 思 想 精 华 对 当代 世 界 文 明 建 设 真如佛性 ” 也同能成 就佛 , 和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意 义 以 及 现 今 怎样 更好 的 继 承 、 弘扬 、 等 上的——众 生与佛 同具成 佛 的因“ 果, 进入涅桀境 界。 由此又肯定 人与人 之间的平等 、 同种类众 不 发 展 中 国佛 学 思 想 精 华 。
【 关键词 】 中国佛 学 ; 思想精华 ; 和谐 社会
佛教 可以称 为实践哲学 。 佛教哲 学是佛教 对宇宙 、 会、 社 人 生 的基 本看法 , 教的世 界观 、 佛 社会 观和 人生观 可 以作 为 人类 认识世界 、 社会、 生的借鉴 。 人 中国佛 教哲学体 系的理论基 石是 缘起论 ,在缘起论基础 上形成核 心性 的中国佛学 思想范畴 : 缘 起 因果 , 求智修 善 , 等慈 悲 。它们构 成 了中 国佛 学 思想 的精 平 华。随着工 业经济和知 识经济 的发 展 , 尤其是 以全球 化为特 点 的知识经济 的发展 , 给人 类社会 各类矛盾带 来 了广 泛和深刻 的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共 生 的 理 念 。 影响, 导致 了人类社会 矛盾 的新发 展。 如何 调适思 想观念 , 以缓 慈 悲 这是 与平 等观念直 接联系着 的理 念 , 大乘佛教提 是 解 乃至化 解人 类社会 的矛 盾及其 根源 , 以建 设和 谐世界 , 建 共 倡 的对 众 生 的平 等 一 如 的 深 切 关 怀 。 慈 是 给 众 生 以 快 乐 , 是 悲 当代世界 文明是人类面 临的共 同课 题。在这一 方面 , 教可 以 佛 拔 除众 生的痛苦 。 慈与 悲结合在一 起的心愿 , 即慈悲心 , 是维 护 发 挥其独特 的作用。 众生平 等、 建设和谐 世界 的重 要心理基础 。 当某一国家 、 区 每 地 中国 佛 学 思 想 精 华 的 具 体 内容 发生特 大 自然灾害 时 , 世界各 国人 民慷慨解 囊 , 给予无 私援助 , 哲学是 时代精神 的精华 ,而佛 教是极 富哲 学思 想的教派 。 是人 类同情 心、 悲心 自发 的生动体 现 , 佛教 徒往往 站在援 慈 而 我 们要确 定 中国佛学 思想 的精 华 , 要有一 个标准 , 个标; 需 这 隹 助行列 的前 头 , 作 出了重大 的贡 献 , 内在慈 悲心 的实际表 并 是 就 是 : 助于人格 完 善、 会和谐 、 与 自然 的协调 , 助于 当 有 社 人 有 现 。佛 教 的 慈 悲 理 念 有 助 于 化 解 人 们 的妒 忌 心 、 恨 心 、 仇 仇 复 代 世界文 明建设。按 照这个标准 , 我们 可 以确 定中 国佛 学精 华 心 , 助于缓 解 弱势群体 的痛 苦 , 助于减 少恐 怖主 义和战争 有 有 之要点有 : 起因果 , 缘 求智修善 , 等慈悲。 平 的发生 。 缘起 这是佛教最 基本 的观念 , 最根本 的教理 。缘起论 是 二 、 国佛 学 思 想 精 华 与 当代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中 对 宇宙万物 的生成演 变和世界 的本 来面 目的合 理 的论说 。 起 缘 中国佛学思想精 华对构 建对和谐社 会, 建设 当代 世界文 明 论 自身包含着 两个重要 的理念 . 关系” “ “ 和 过程 ” 。缘 起论认 为 都具有启 迪和借鉴 意义。 如何更好地 继承和 弘扬 中国佛学思 想 事 物是诸 多因素 的组合 , 事都 是一种 关 系, 凡 凡事都 是 一个过 精华, 发挥其价 值 , 为推进 当代 世界 文明建 设构 建和谐 社会服 程。 务, 是我们 当前面 临的一个重要课 题。我认 为以下几点 是 比较 缘 起 论 的 万 物 由 因缘 聚 合 而 生 即 缘 起 共 生 的 思 想 , 辑 地 逻 重 要 的 肯 定世界 的多样 性 , 肯定世 界 的多极格局 , 由此也 必然 提倡 多 要正 确认识 中国佛 学思想在 建设 当代世 界文明 、 建和谐 构 边 合作 、 谐共赢 的主张 , 和 也必然 否定 自我 中心和 单边 主义 的 社会 的积 极作用。 以往人们过 多地看到佛教 消极避世 的一面 , 思维 。当前 世界不同 国家经 济上 的互 相依赖越 来越深 , 就必须 而忽视 了佛教积极进 取的一面 。特 别是在 当代 全球化 背景下 , 加 强 国际合 作 , 采取措 施促 进世 界经济 秩序 合理 化 , 尤其 是发 佛教 的圆融中道 , 有咄咄逼人 的态度 , 没 这恰 是佛教 的优 点 , 更 达 国家要保证 发展中 国家平等利用 资源和 分享 财富 的权 利 , 帮 有利于 宗教的对话 , 化解文 明间的冲突。 佛教 的本怀就是关 心 。 助 贫穷国 家的经 济发展 。 人 的疾 苦 , 关心人在 现实生活 中身、 心遇到 的一切烦恼 , 将之化 因果 由缘 起 直 接 推 导 出 因果 观 念 和 因果 法 则 , 有 因 , 即 必 解 , 人获得觉悟解脱 。要科 学地挖掘 、 让 整理 中国佛学 的合理 、 有果, 有果 必有因。 这一法则 , 反映在伦理 方面 , 有善有善报 、 则 积极 因素。 中国佛 学是一个宝藏 , 还有许 多积极有 益的 内容没 恶 有 恶 报 的 惩 戒 规 条 。佛 教 包 括 因 果 报 应 在 内 的 因果 理 论 , 强 有 发 掘 出 来 , 要 我 们 深 入 挖 掘 , 合 开 发利 用 , 需 综 既扩 展 现 有 学 调 因果相 连 , 求人们 的行 为 必须考 虑带来 的后 果 , 现在 已 要 如 术 研 究 范 围 , 时 也 为 现 实生 活 服 务 。 有 深 入 当 今 社 会 现 实 , 同 只 呈现 出来 的人 对 自然 超极 限 的索取 时遭 到了大 自然 的报应 所 我们 才能提 出真正 有价值 的学术 问题 ,才能在今后 数百年 , 使 发生 的天灾 人祸。 同时佛教 的因果 强调 “ 自作 自受 ” 强调 了个 , 中国佛 学思 想 的精 华 , 在地球 村 中产生越 来越 大的影 响 , 为构 人 的主体性 , 其道德 责任。 及 建 当代 世 界 文 明 , 设 和 谐 世 界 作 出应 有 的 贡 献 。 建 求智 佛教 并不神秘 , 佛也是 人 , “ 是 觉悟 ” 了的人 , 了解 是 事 物的真相 , 晓缘起法 则及事物 的来 龙去脉 的觉悟 者。佛 教 通 就是 要给人智 慧 ,给人 办法 ,去解决 人生面 临的诸 多烦恼 、 痛 【 参考文献 】 苦。 佛教 不仅 是智慧 之爱 , 而且 也是智慧 之有。 佛教就 是要启迪 【】 1 汤一介著 . 与中 国文 化【 . 文化 出版社 . 0 佛教 M] 宗教 2 0 0 人们 的智慧 , 去妄契真 , 获得 真知觉悟 。 2 方立 天著 . 哲学【 中国人 民大 学出版社.9 1 佛教 M】 1 9 修善 “ 恶莫作 , 善奉行。自净其 意 , 诸 众 是诸佛教 ” 佛 教 【】 。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2015年第5期(总第142期)/9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52015/GeneralNo 142/September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平 飞【摘要】挖掘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最为引人注目。
佛家对种姓平等、佛性平等、轮回平等、性智平等的深刻阐发,对平等宽容、和敬宽容、忍度宽容、无量宽容的独特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平等与宽容思想,非常有利于现代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佛家思想;众生平等;宽容;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5-0117-06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宽容是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
两千多年的佛教传播、发展和创新,对众生平等与容忍宽容思想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引起了在世与出世众生的特别关注,实际上无时无处不在产生重要影响。
一、众生平等佛家从种姓、佛性、轮回多方面对平等进行了独特的思考,系统阐发了“性智平等”思想,提供了一条独特的实现平等的路径。
(一)种姓平等反对种姓特权,主张种姓平等,是佛教创立的最初动机和直接根由。
在古代印度社会,婆罗门教提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论证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的等级差别,强调婆罗门定位不移的最高等级和最高特权。
作为反对婆罗门教的一种沙门思潮,身为刹帝利种姓的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因果缘起、六道轮回等方面,否定根本因、创世主和主宰者的存在,认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应当与婆罗门种姓一律平等。
尽管释迦牟尼无法根本改变古印度社会现实存在的种姓歧视和特权,但他通过创立佛教,言行一致地在事实上以宗教的形式在佛教内部实践了各个种姓同为沙门释种子的平等理念。
这在经中就有记载:“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
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
第五章——《心性论》
第五章——《心性论》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降八十年农历九月五日予时诗曰:心情清净本是佛圆觉自性性有性明心见性悟无生自然光量遍十方地藏菩萨曰:修行人生道路是坦途或窄路,事实上是由自己决定的。
只要修行中,心无拘迷,必可与他人之心契合,而自由自在悠然地过日子。
若是被现象界的空相所拘囿,则一定不得自由。
修行人惟有超然跳脱至现象界之外方为禅心所应有的处世态度,而不为世俗利益摇动心志,能绝对的独立,才可以说是达到了禅的悟境。
只要本性心灵开阔,即使是坐在斗室之中,心灵本性亦能飞升天外,照见无限如河沙界景观。
又说,生活在现代都市中,人尽管想安静生活,也根本不得安宁。
今日,静慧弟子率精进闭关人员,隐遁于九华山自然丛林之中,则与大地共生共作,生活的方式就极为安闲适意。
像这样,能以安详宁静的心处世的修行者,才可以说是人生的达人,一生无风无浪,平静安稳。
达摩大师在少林寺中面壁九年,终日默坐,禅心虚寂。
大师从不以文字教示后学,这可能使许多修行人感到纳闷。
其实,细体达摩大师面壁九年的虚寂生活,即可知在安闲恬静的坐禅之中,所获窥的玄机是超越言语的。
生活忙乱的人或是修行者,不妨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再盘腿试着打坐,必可复归平静,得到恬静淡泊的安适生活。
今夜著作开始,请弟子发问。
静慧法师问:感谢菩萨再次开悟智慧。
余个人修持从禅定中,体悟一个人生命事的烦恼好比天空浮云。
方才飘逝,立时再度掩至,缠结心头,困扰周身,人如果困于红尘心事,一生无所超脱,烦恼集结实在可悲!应该淬励磨炼,超然世俗,心灵常保清净,才不致为外事外物所污染。
请示菩萨,禅宗有“明心见性”之法门。
修行者如何分别“明心”及“见性”后之心境?地藏菩萨答:性是本性,心是真心,心性二字,在禅宗多不分别讲,即有时说心,有时说性,然实指一事。
区略解释,此乃佛学根本问题,初学道实不易领悟。
心性本自空明,后迷而染,则颠倒妄思妄见,即生死六道而无了期。
佛门有多法门,尊遵规而修,自然可断见思妄惑,断后即可明心见性。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心性论的概念、范畴、命题和思想,并加以拓展,将般若性空论与涅槃佛性论融会贯通,形成了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心性学说,并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大潮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心性学说,是从“心”和“性”两大基本范畴展开的。
“心”是佛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是主体性的标志和成就佛果的关键。
佛教所说的心,通常有以下四种含义:一、肉团心,即物质的心,心脏;二、缘虑心,即具有思考作用的心,主要指意识的功能;三、集起心,指积集种子生起现行的第八识;四、如来藏心,即众生乃至宇宙万物的真实本性,也就是自性清净心。
“性”,指本来具有,无可变化的实质、本质。
“性”通常与“相”相对,有时也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即诸法实性。
佛教中,与性有关的范畴有法性、佛性、众生性等,主要讨论的理论观点有性之善恶、染净、空有,本有始有,等等。
性与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中国佛学中,心性主要指心的性,心的本性、本质。
中国佛学的心性理论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对心的论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地位、功能、作用和结构的角度,将心分为心王和心所两方面,并从理论上概括出心的体、用,或体、相、用;二是从性质上,对心作出价值判断和分类,即真心和妄心(净心和染心),由真心衍生出自心、本心、平常心等概念,给传统佛教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三是从心神、心物、心佛三种关系来看,心与意、识二者的关系被视为体与用的关系,通常用妙神、妙识、神识、识精等概念来表述心的微妙。
在心物关系上,主要有心物不二与唯心所变两种观点,并由心与物的关系拓展到心与理的关系。
在心佛问题上,中国佛学的主流持心佛不二、即心即佛的观点。
中国佛学对性特别是佛性问题也有详尽的阐述和独特的发挥,提出了性具善恶、无情有性、穷理尽性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理论学说。
中国佛学的心性学说远承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主要彰显了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
试论佛教中蕴含的和谐思想
!C !C !D !#!#!#)成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调和建设 第 ! 期(总第 "# 期)$##% 年 & 月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0,+12 3,42( 5 67 8+29:*;2<=>(? ! /:@? $##%关键词:佛教;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中图分类号:E &F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B ##D —DC !#($##%)#!—#B ##—#$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佛教宇宙论中的缘起说包含有天人和谐 的思想。
佛教的善恶、孝亲、慈悲观念关注人性、家庭和 睦、社会的道德取向,是一种人际和谐的思想。
佛教修行论 主要是指戒律修行和身心修行,修行的目的是到达人生的终 极解脱,主旨在于身心和谐的精神培养。
一、佛教宇宙论中的天人和谐思想(一)缘起说是佛教和谐思想的宇宙论基础 在佛教哲学体系中,缘起说是佛教教义的基石,是佛教 和谐思想的宇宙论基础。
缘起说认为人生现象是无常的,常 常生灭变化,但又并非无逻辑可循,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转化的。
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 灭。
在这里佛教把普遍联系的观点用在对人生的解释中去, 那么在谋求人的解脱问题上,佛教运用了“ 天人和谐” 原 则作为其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也就是说,佛教在探求如何使 现实中苦难的人得到解脱的同时涉及了宇宙万法的生成、联 系、结构和实相等问题,从而使佛教教义具有宇宙论的基本 观点和思想。
佛教缘起说为天人和谐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基石,缘起说的万物由因缘聚合而生即缘起共生的思想,逻 辑地体现了天人和谐的思想。
(二)佛教宇宙论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所体现的圆融与平 等佛教 宇 宙 论 中 的 天 人 和 谐 思 想 体 现 了“ 众 生” 与 “佛”、“世间”之间的圆融与平等。
圆融在缘起、中道的思收稿日期:$##%—#F —BB作者简介:聂 聃(B&"&—),男,江西丰城人,中共新余市委党校,讲师;胡晓青(B&D $—),女,江西 新余人,中共新余市委党 校,助教。
[要义,心性,中国]浅谈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核心要义与基本特征
浅谈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核心要义与基本特征在中国古代心性哲学中,本体即主体,心性、本体、主体其实在心中内在等同,映现了中国哲学对主体的心灵自觉与自省。
在心性论看来,性虽在心内,但又具有客观意义,因为,人之性本源于天,人道源于天道。
故而,内在性与外在性,往往相互过渡,内在超越与外在,践行合二为一。
古代心性论虽然是结不出果实的虚构的精神花朵,却也活生生地扎根在现实生活的沃土中,不仅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内涵,而且一定程度上沉积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深层。
它的基本思想,从政治儒学或者意识形态层面看,再无复兴之可能,因为它落满了各种封建性的旧灰尘,然而从公民儒学、道德儒学角度看来,其学理大统早已深入华夏民族精神血脉之中,对于今日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极具继绝开新、发扬光大之意义。
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核心要义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心知性与涵养本心中国心性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最初发端于先秦时期,孔子就有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论语雍也》)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论语阳货》)的说法。
这表明,心与仁德可离可合,唯有贤者可合。
而性乃人之本根,起初并无差等,因洗染熏陶不同而有变化。
孔子虽然重视心性,但是认为心性两离,并不统一。
开所思,则无从思;所思非外在之物,而是内在体验的心性本身,故而所思是思内而非思外,是思入。
二、守拙见心与无心顺性魏晋玄学崇无,在心性关系上强调以无为本、以无为心。
譬如,王弼提出天地在心,至无识本。
(1) 王弼在解释《周易》复,其见天地之心时认为,天地以本为心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王弼《周易注复卦》)。
这正如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论语阳货》)阳气主生,乃天地自然而然之理;动息地中,乃天地寂然无为之本。
天地以静为本,以无为心,万物不论类别、亲疏和等次,彼此都一并安宁相容,相安无事。
中国佛教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最新哲学类】
SJ= =318KVA
现场供电为三级配电,即总箱、二级箱、三级箱(手提箱及插座箱),两级空开、三级漏电保护。配电方式以放射和串接结合,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选重型橡套电缆。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用电负荷情况,配电箱平面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雨水、污水、给水、照明、弱点管道、标志标线工程。
技术指标:
1、道路性质:城市主干道(2级)
2、设计行车速度:40km/h
3、使用年限:15年
4、车行道、人行道设计坡度:2%
主要设计依据:
1、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设计委托书。
2、咸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1制度保证
3.2.1.1建立生产调度例会制度
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程调度例会,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工程计划执行情况,
布置下一次例会前的工作安排。找出拖延施工进度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完成。
3.2.1.2动态控制施工进度的制度
采用施工进度总计划与月、周计划相结合的各级网络管理体系,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管理,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动态管理。在施工中抓主导工序,找关键矛盾,组织流水交叉,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做好劳动力调配和协调工作,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际现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际,确保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2、临水设计
a、临水计算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布置特点,现场临时用水管道采用聚乙烯PE管。现场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用水Q1,现场
佛教和平思想
一、前言公元前五世紀(註1),釋尊創始佛教以來,印度佛教完成各式各樣的展開,同時對印度的全體文化,進而在歷史上、對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東亞各民族之大部分,給與多彩多姿且絕大的影響和感化,直到今日。
那些舉凡宗教、哲學、思想,進而包含文學、雕刻、繪畫、音樂、戲劇、建築、工藝等的一般藝術,或是與各民族獨自的基層文化與社會習俗互相混合,進而轉化成各自不同的習俗,或是對各民族的人生觀、世界觀、歷史觀,乃至生死觀、倫理觀,顯著地及於各個領域、範圍。
我們或許可以說中國文化、日本文化、朝鮮文化或西藏文化,將該內涵的佛教要素去除掉的話,它們本身所能剩下的大概不多,極端地說將變成無文化可談,也不為過。
佛教的內容很廣且深,使用佛教的術語的話,有所謂的三法印(無常、苦、無我,或加上涅槃)、四諦八正道、中道、緣起(因緣)、法、因果、波羅蜜多、般若、空性、如來藏(佛性)、唯識、密教等,進而有認識論,且可以列舉因明,以及其他。
至於屬於實踐方面,則絕對不能遺漏禪定、涅槃、解脫、平等思想、煩惱的抑制、業思想、慈悲、方便、五戒、主體的確立(所謂自燈明、法燈明)等。
身為世界宗教,或稱做普遍宗教的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同樣地超越民族、國界的藩籬,廣泛地傳播至今日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出現核子武器可以使人類毀滅於一旦的現代,全世界最要緊、世人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和平的問題。
究竟佛教能夠提出什麼樣的和平理念?對世界上不少的佛教徒來說,究竟佛教對世界和平能否提出具體的方案?以及是否可以使佛教徒成為和平運動的積極參與者?為了探索作為佛教和平思想的可能性,以下擬提出上述構成佛教思想的重要內容的慈悲、緣起(因緣)等,以考察那樣的佛教概念之和平理念。
最後是個人的一些反省與感想。
二、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慈悲是佛教實踐面的中心德目。
「慈悲是佛教之根本。
」(註2)「除於二邊為說中道,佛以慈為首。
」(註3)「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來,如來即慈。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关于《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
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中国佛学;和谐;心性和谐;修行观;心性论;境界论[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7-0031-04学术界关于佛教和谐思想的一般性探索较多,往往将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和谐思想作笼统的阐述,而就中国佛学和谐思想则没有专门论述。
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
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视作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作为自身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
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
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
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
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的涅??佛性论诸家异说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佛性,以及隋唐佛学重心向心性论的偏移,均体现了中国佛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在印度佛学心灵净化、心性本净观念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心性自然观念、体用一致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性善理论,具有融合中印佛学心性思想的特征。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陈红兵
【期刊名称】《学术论坛》
【年(卷),期】2008(031)007
【摘要】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陈红兵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淄博,25504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试论中国佛学在和谐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J], 翟智拓
2.和谐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J], 蒋淑晴
3.中国佛学伦理和谐之维与和谐社会初探 [J], 杨伟波;周玉锋
4.从\"空性\"到\"体用\"——中国佛学心性本体论的建构与反思 [J], 唐忠毛
5.中国佛学的心性论——兼论中印佛学兴衰的原因 [J], 张春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当今佛教的和谐与发展(五台山比丘果戒)
论当今佛教的和谐与发展(五台山比丘果戒)论当今佛教的和谐与发展“随顺世间而建立佛法”也叫“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
这里的“随顺世间”就是“和谐”,“建立佛法”就是“发展”。
也就是说,佛法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和谐”与“发展”的概念,“随顺世间”就是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弘扬佛法,也就是“建立佛法”。
从释迦如来到历代祖师,佛教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是以“随顺世间”而“建立佛法”的原则和谐发展的。
因为这是人类的世界,不是佛菩萨的世界,人类世界和佛的世界是有差别的。
要在人类世界弘扬佛世界的教法,就得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就叫“随顺世间建立佛法”,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和谐与发展。
既然“和谐发展”就是“随顺世间而建立佛法”,那么我们就得准确地了解世间相和建立佛法的特点,否则,我们是无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根本无法实现和谐与发展。
我等穿如来袈裟,吃十方供养,不能让佛陀的教法断送在我们这代僧人的手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世间相,世间相的特点和佛法的特点又是什么呢?首先,“世间相”一般必须有三个特点:一、随着人们共同业力的变化,世间相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二、世间相一般必须是人王所推崇,也就是政府所支持的,并且也是人们都认可和接受的。
三、世间相对国家政权有绝对的利益,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并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存也有绝对的支配作用。
凡有这三个特点者,就叫世间相。
然而佛法的特点是:一、它是宇宙生命、身心世界最根本的真相,是绝对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所讲的法都是一样的。
二、佛法是以四圣谛为根本教义,以四法印为根本标准,以常、乐、我、净为目标,以唯识的如幻为究竟的出世间法。
三、佛法是以个人自己的身心为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并要求真修实证之后拿出证据来说话的教化方法。
全面了解了这些特点才是我们“随顺世间建立佛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佛法实现和谐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相当于作战时的战略情报一样,不可轻视啊!因此,只有掌握了世间相和佛法的这些特点,我们才能分清什么是世间相,什么不是世间相,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如果我们连这些都分不清,就根本谈不到“随顺建立”“和谐发展”之类的问题了。
国学总结和谐思想
国学总结和谐思想国学总结和谐思想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平衡发展。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思想的根基是尊重自然。
中国人崇尚自然,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的始源,人类应该尊重和谐相处。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中,自然被看作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共同体,人类应该与自然共生共荣,遵循自然规律。
例如《易经》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和谐思想也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纽带,强调人们应该互相尊重、理解与信任。
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中,和谐的家庭关系被认为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中国人更加重视团结、和睦的家族、社群和社会。
和谐思想的实践要求人们追求内心的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人们应该追求身心合一、内外统一的和谐状态。
这意味着人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平衡自己的欲望与需求,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平衡。
例如,在儒家思想中,注重修身养性、修德养性,使个体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稳定而和谐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和谐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和谐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关系也是个人幸福的来源。
在面对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的时候,和谐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均衡,以追求持久的幸福和发展。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和谐思想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人类之间应该追求和谐与平衡,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进步。
只有通过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我们才能实现个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宗教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以佛_道教为例
界就会和平。
谐已经成为沟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纽带。建
道的特点是通。但这种通,除了相互间的沟
设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
文
通,还要约束自己,还需要有自律的意识,这样才
望。三是,宗教文化所蕴含的和谐等重要思想应属
化
能实现和谐。道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中
9月 27日,“中国佛教 名山聚首狼山”系列活动 在江苏南通举行。 田悦阳 /摄
民族心理基础。中华文明亘古亘今,从未中断,和
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佛教讲身、口、意三业, 谐或和合思想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二是,中国传统
认为人们如果都身做好事、口说好话、意存好心, 文化所蕴含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奇葩,世界
身心就会和顺,家庭就会和睦,社会就会和谐,世
文明的瑰宝,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
文 化
宗教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以佛、道教为例
蔡亚志
Culture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 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 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概括,是对“什么是社 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思考的最新成果。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针对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所得出的 科学结论,这一理论从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中国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谐”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 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宗教文化中的 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出阴阳(即新的“二”),阴阳又“冲气以为和”,生
二”的高度来认识和谐。只有上升到这个层次,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新的“三”。如此生生不息,生化万物。万事万
佛家思想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佛家思想。
佛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源于印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不仅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佛家思想。
一、佛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佛家思想的核心是“慈悲为怀,智慧为本”。
慈悲,是指对众生怀有深厚的同情和关爱;智慧,是指洞察世间万物、认识自己内心的能力。
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是由于无明和贪嗔痴所引起的,而解决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修行,即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
二、佛家思想对人生的启示1.认识自我:佛家思想强调“观心”,即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欲望、恐惧、贪婪等负面情绪,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2.放下执念:佛家思想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
因此,我们要学会放下执念,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3.关爱他人:佛家思想倡导慈悲为怀,要求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通过关爱他人,我们可以消除内心的烦恼,实现自我成长。
4.修心养性:佛家思想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要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三、佛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意义1.缓解社会矛盾: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佛家思想的慈悲、智慧等理念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提升个人素质:佛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智慧培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使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
3.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佛家思想倡导的慈悲、智慧等理念,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
总之,佛家思想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承佛家思想,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佛教伦理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佛教伦理中的和谐思想
张有才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0)001
【摘要】和谐是伦理本性的追求.对佛教而言,缘起论为佛教伦理中和谐思想奠定了佛学基础,它揭示了万物间的关联,基于它的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如是悲智双运来处理各种伦理关系所达致的正是和谐之境.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张有才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11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中国佛教“和谐”思想的生命伦理意蕴 [J], 李勇
2.浅析《战马》中的和谐伦理思想 [J], 李琼
3.《福乐智慧》中的和谐伦理思想 [J], 克力比努尔·哈斯木
4.生态文明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品《沙乡年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J], 林一卿
5.和谐人生教育中儒学思想的伦理价值探析 [J], 梁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析儒、道、佛家的和谐思想
2007年第4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0.42007 (总52期) JOURNAL O F L I A O N I N G T E A C H E R S COLLEGE(SOCIAL S C I E N C E S EDmON)Ge ne ra l N o.52探析儒、道、佛家的和谐思想李舂玲(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摘要:中国得束的天人合一、逆京的道法自彝孽、佛家的昔渡众生椰充舟表达了一种整体的和谐观念。
人与自彝!}的和谐是整体和谐思想的基石.是宇宙之问万橱的一种大同和谐。
美复词:天^音一;道法盘然;昔菠众生中囤分类号:11920文麓标识码:^立章编号:1009--389812007)04—0006—02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己的本心就会知道本性,也就会知道自己本性固善;化的两大支柱是道、懦两家,道、儒两家的和谐思想知道了自己本性固善,也就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天道构成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o佛教是由印度传人中之本然。
将仁义礼智之端存于本心,就是滋养自己国。
在中国发扬光大,已与中国传统文化达成最佳融的诚善之性,也就是侍奉而不违逆于天道之本然。
合。
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还是佛教,都以自己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成的人性是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特的视角和不同的方式诠释了这种和谐。
中国儒家的内在根据,也是社会是否和谐的基础。
当人与自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普渡众生都充然的关系不和谐,人类社会就会处于不和谐状态之分表达了一种整体的和谐观念。
主体上他们倡导的中。
只有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人与社会以都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宇宙之间万物的一种及人与人的和谐。
此外,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孟大同和谐。
当代人对和谐思想有了更为充分的理子还注重“以人为本”。
也就是“人本位”的思想。
他解。
和谐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主张重人而轻物,把人的因素置于主导地位。
充分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
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佛教和谐思想的一般性探索较多,往往将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和谐思想作笼统的阐述,而就中国佛学和谐思想则没有专门论述。
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
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视作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作为自身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
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
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
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
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的涅槃佛性论诸家异说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佛性,以及隋唐佛学重心向心性论的偏移,均体现了中国佛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在印度佛学心灵净化、心性本净观念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心性自然观念、体用一致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性善理论,具有融合中印佛学心性思想的特征。
一方面,中国佛学心性论继承了印度佛教对心灵净化的基本追求,继承并充分发展了印度佛教智慧解脱的特征。
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心性论又通过吸收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征,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国佛教心性论对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关注上。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及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特征,在中国佛学修行观、本体论和境界论当中均有具体体现。
一、心灵净化与智慧解脱佛学是一种以人生解脱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哲学,不管是原始佛学、部派佛学,还是大乘佛学,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佛学,均没有改变佛教对人生解脱的根本追求。
在对解脱的理解及如何实现解脱问题上,不同佛教流派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
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无明、爱欲、执取,原始佛学十二支缘起论“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即系统阐明了无明、造作(“行”)、爱欲、执取导致生死轮回及人生痛苦烦恼的过程。
要从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必须觉悟,祛除贪欲、执着,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是其中的基本方面。
大体而言,心灵净化偏重于对贪欲的净化,强调戒与定。
智慧解脱偏重于觉悟、明理,强调观照、智慧。
心灵净化与智慧解脱又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定慧双开、止观并重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原则。
大乘佛教以自利利他、普度众生为目标,在修行观上更突出智慧解脱方面。
这突出体现在大乘般若中观思想当中。
般若中观思想主要是通过对诸法缘起性空的观照,破除贪欲和执着,实现心灵的解脱。
缘起性空观念是从原始佛教“诸法无我”发展而来的,与小乘佛教不同的是,大乘佛教从度化众生的方便出发,在强调“性空”的同时,肯定缘起现象作为“假名”的存在。
主张对缘起现象作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中道观。
中国佛学在修行观念上继承了印度佛教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基本观念,同时又适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环境,着重发展了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
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北方重禅法,南方重义理,止观被析为两途,佛教传统中定慧双开、止观并重的修行原则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北朝末叶,菩提达摩强调“理人”与“行人”并重,两者有回归统一的趋势。
天台宗在南北走向统一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进一步把止观并重确立为佛教实践的根本性原则,在止观并重的理解上,突出禅定与智慧的圆融互具,认为“非禅不慧,非慧不禅,禅慧不二,不二而二”,“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
中国佛学在强调止观并重、定慧等持法则的基础上,着重继承发展了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这首先体现在大乘中观学说对中国佛学的重要影响上。
东晋时期,鸠摩罗什的关中学派引进弘传的主要是般若中观学说。
罗什译介的般若性空之学后经僧叡、僧肇、竺道生等人的弘扬,对中国佛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实际上成为后来中国佛学的理论主干之一。
天台宗于一念心起观照十二因缘十法界之即空即假即中的“观心”实践,即是对般若中观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佛学对智慧解脱思想的发展还体现在顿悟解脱思想上。
竺道生提出“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的顿悟观,慧能禅宗更将顿悟作为成佛的最根本方法。
所谓“顿悟成佛”,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将自心自性的觉悟看作佛教修行的根本。
中国佛学对智慧解脱的重视还体现在对传统戒律、坐禅等修行方式的理解上。
在戒律方面,隋唐宗派佛学继承发展了大乘菩萨戒、佛性戒的思想,主张以性摄戒,认为一切众生先天本具止恶为善的趋势和力量,突出般若中观智慧对戒律的主导作用;在对禅定的看法上,禅宗注重从心性觉悟的角度理解禅定,认为禅不在坐,“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坛经》)。
主张破除对外在修行形式的执着,而突出心性的自觉和自律。
突出心性觉悟的修行原则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宗教修行与行住坐卧、搬柴运水的世俗生活的融合,就是对现实道德实践价值的肯定。
佛教的心性和谐思想是与其修行解脱观相关联的。
解脱本质上是心的解脱,解脱的境界即是心的和谐状态,而不论是心灵净化还是智慧观照则都是通过一定的修行方式达致心性的和谐。
相对而言,小乘佛教更为关注个体自身的心性和谐,大乘佛教则在关注自身心性和谐的同时,将心量扩展到社会人生乃至万物众生。
中国佛学对大乘佛教智慧解脱观念的继承发展,则进一步将修行观念落实到世俗的道德践履当中,从而涵摄了传统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二、从心性本净到平常心是道原始佛教、部派佛学关于心性的讨论尚停留在心理学及伦理学层面。
大乘佛教产生以后,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开始向形上层面发展,形成了如来藏一佛性思想和阿赖耶识说。
如来藏思想肯定一切众生含藏有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即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心、真如心。
佛性概念则是随着如来藏系经典的流行出现的。
阿赖耶识说是瑜伽行派的观点。
它认为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的根本,众生的本性由阿赖耶识决定,阿赖耶识是染净皆有,真妄并存。
在这之后又出现了综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之《楞伽经》和《密严经》。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楞伽经》及《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后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两部经论均带有融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的特征。
《楞伽经》认为如来藏识为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融合,从体上言为净法如来藏;从相用上为染法阿赖耶识。
“如来藏”为“客尘”烦恼障蔽,即变成能够派生出现象世界的阿赖耶识。
所谓修行就是将被熏习污染的如来藏识再转变成清净的如来藏。
《大乘起信论》的基本思想与此相类。
它从阿赖耶识为真如与无明妄念的和合观念出发,阐发了“一心二门”的理论体系,所谓“一心”也叫“众生心”,所谓“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
“心真如门”是从宇宙本体着眼,没有迷悟染净的差别,平等一相;“心生灭门”则立足现象世界的生起,具体描述了真如受无明缘动而生起宇宙万象的过程。
从修行觉悟而言,则是从染识当中解脱出来,由不觉到始觉,再到究竟觉,从而实现对真如本体的觉悟。
两部经论均持“心性本净”观念,同时又从一个角度阐明了真如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关系,客观上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注现实世界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性论的基本倾向以及理思维方式相契合。
《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对隋唐佛学心性论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隋唐佛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现象世界、现实人心的重要性,到惠能禅宗,更将真如心与生灭心的结合点落实在现实人心上。
惠能所言之心实际上是可正可邪、可净可不净的众生的当下一念之心,于自心念上除却各种妄心、邪心,叫做“净心”,净心之后,心不起任何执着,自然任运,即获得解脱,因此,当下一念之心也就是众生的解脱之心。
传统意义中的真如、佛性、真心在《坛经》中则以“自性”、“本性”表示。
而惠能所理解的“自性”、“本性”并不是自心之外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众生心自身本具的“念念无住”的本性。
因此,在惠能禅学思想体系中,真如心与生灭心本质上是一回事,它们都统一于人们的当下自心。
惠能禅学受《大乘起信论》的思维框架影响很大,但是《起信论》从一心开二门,重点在于阐述心真如与心生灭的关系,以说明不变的真如随缘而生万法,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通过熏习而复归清净本心的所谓大乘法门,其立论的基础是“真如”、“真心”。
而惠能则把真心与妄心重新拉回到现实的众生当下的心念上来,关心的是众生当下的解脱,其思维路径与思想内容均与《大乘起信论》有很大的不同。
而其不同的根本就在于,惠能用般若实相说对“真心”作了会通,对“真心”没有做实体性理解。
后世禅宗继承了惠能禅宗对现实人心的关注,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更直接地将平常日用心视作本体性存在:“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中国佛学继承发展印度佛学如来藏一佛性思想,肯定众生内在含藏有本净佛性,实际上肯定了人自身心性的先验和谐状态,这种观念也与传统儒家性善论及道家自然人性论相契合。
《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关注真如本体与现象世界,以及真如心与生灭心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的价值取向,及由人性的先验和谐论证、推展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的和谐的思想路径,因而对中国佛学心性论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惠能禅宗从般若实相说出发,将真如、佛性理解为众生当下一念之心的无住本性,进而将立论基础落实在现实人心上。
马祖道一在此基础上更突出“平常心”的本体地位,体现了中国佛学对现实人心的关注,体现了中国佛学将人性的先验和谐推展到当下现实之心的和谐的发展趋势。
三、心性本寂与心性本觉吕潋从心性论的角度将性寂与性觉作为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的根本差异。
在他看来,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基本思想是“人心自性不与烦恼同类”,烦恼不是心性的本来状态,人心自性是本来空寂明净的,因此,印度佛教心性论主“性寂”说;但是,印度佛学在传入中国以后,由于经典翻译对经义理解的偏差,以及中国社会对佛教理论的取舍,中国佛学在心性论上不言法性,而强调“自内觉证”,在心性论上主“性觉”说。
吕潋从佛学研究的“根源化”观念出发, 主张回到印度佛教寻找佛教的真实,并据此批判中国佛教心性论之“性觉”说非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