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摘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两种制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但两者又不是完全不兼容的,两类国家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从实践上来看,二者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斗争也有合作;从发展趋势上来看,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相互关系发展趋势

“一球多制”是当今世界现实的“一个”基本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关系,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是关系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最具现实性的重大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全方面、深层次、系统化地研究其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丰富而辩证的思想。一方面,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梯,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基础等方面的条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详尽阐述了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的过程,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而不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抗关系,并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将被炸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将要敲响。[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做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2]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还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在马克思逝世后,恩

[1]胡振良、常欣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5.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187.

[3]胡振良、常欣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5.

格斯对马克思生前所未见过的、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做了深刻分析。指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生产关系范围内的“自行扬弃”。[1]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说,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因此,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思想还是一种制度,必然遭到资产阶级的极力抵制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由于资产阶级难以容忍,共产主义只是游荡于欧洲的一个“幽灵”。“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2]被马克思称为“实际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尝试,仅仅存在了72天就被资产阶级扼杀了。

在国际关系史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后,不断向境外拓展,把一切国家卷入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了世界经济体系,民族国家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当代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联盟和较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一般国家关系,具有一般国家关系所具有的共性,同时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具有一般国家关系所没有的特性。

所谓一般的国家关系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共同体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这里有作为国家关系主体的国家的一般性质及其国家之间关系的本质和实现的途径。从本质上看,国家是拥有主权的利益共同体,国家关系就是利益的关系、各方有共同和不同的利益,关系有斗争和合作两个方面,而国家对外关系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与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些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当然也完全适用于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关系。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还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首先,两类国家之间存在更大的排斥性。无产阶级居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居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在对外关系中二者谋求的利益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而两类国家之间的关系较之一般国家关系存在着更大的排斥性。这种排斥性,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灭亡之际体现的尤其激烈和突出。其次,两类国家之间的对立是相对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利益方面肯定具有冲突。但是,两类国家的国家利益,既受一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也受一些相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除了具有对立性的一面,还有合作需求和共同利益的统一性的一面,而且,在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统一性的一面可能超过对立性的一面,如在反法西斯

[1]胡振良、常欣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1.

斗争中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情况就是如此。最后,两类国家的关系具有过渡性。这种过渡性,是由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在过渡期内,不仅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将长期并存,而且一个国家内部也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过渡期的长短,既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对比,更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两类国家的力量比较优势,虽然当今还在资本主义国家方面,但终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事实分析

历史上,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在世界确立了优势,形成了一个以少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制约,对落后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统治的世界体系。世界体系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关系的总和。后来,这个以殖民统治为标志,相对封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发生严重危机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建立起来的,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80年代初建立的“八国集团会议”机制等为标志的,由美国领导和控制,相对开放又极端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依然不平衡,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却可主要以经济竞争与和平协调手段在体系内实现了“重新分割”世界和“分享利益”。

二战后,旧殖民体系瓦解,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获得政治独立,成为独立国家。战后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共90多个,其中20世纪50-60年代获得独立的在一半以上,并出现了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到1949年,在地球上出现了13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民主国家,而整个西方,除美国外,是一派衰败,处境十分困难。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然而,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西方逐渐稳住了阵脚,恢复了生机,转而迅速发展。届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苏联的领导下并没有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相反,出现了大跃进等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家军事实力成反比现象比比皆是。为此,很多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包括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在内依靠国家资本主义,在外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依靠国家和垄断资本联合的力量,采取一系列新的手段,如资本输出、经济援助、提供贷款、技术转让等,进行扩张,使之继续成为其商品、原料、能源、资本市场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这样,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发展之初便被纳入了西方资本国家化的轨道,成为其“国际资本的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这一循环的最大受益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两类国家在资本有机构成、产业结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就形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控制,以及前者凭借其优势对后者的剥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