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5-1所示, 阈值过大, 会过多地把背景像素错分为目标;
而阈值过小, 又会过多地把目标像素错分为背景。确定阈
值的方法有多种, 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果选取的阈值仅与
各个像素的灰度有关, 则称其为全局阈值。如果选取的阈
值与像素本身及其局部性质(如邻域的平均灰度值)有关, 则
称其为局部阈值。如果选取的阈值不仅与局部性质有关,
当图像目标与背景之间具有高对比度时,利用全局阈 值可以成功地分割图像。如图5-2(a)所示,点状目标与背景 之间具有鲜明的对比,如图5-2(b)所示的直方图表现出双峰 性质,左侧峰对应较暗的目标,右侧峰对应较亮的背景,双 峰之间的波谷对应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边界。当选择双峰之间 的谷底点对应的灰度值作为阈值时,便可以很好地将目标从 背景中分离出来。图5-2(c)是用阈值124分割的结果。
假定图像中仅包含两类主要的灰度区域(目标和背景), z代表灰度值,则z可看做一个随机变量,直方图看做是对灰 度概率密度函数p(z)的估计。p(z)实际上是目标和背景两个 概率密度函数之和。设p1(z)和p2(z)分别表示背景与目标的概 率密度函数,P1和P2分别表示背景像素与目标像素出现的概 率(P1+P2=1)。混合概率密度函数p(z)为
还与像素的位置有关, 则称其为动态阈值或自适应阈值。
阈值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T=T[x, y, f(x, y), p(x, y)]
(5-3)
式中: f(x, y)是点(x,y)处的像素灰度值:p(x,y)是该像素
邻域的某种局部性质。
图5-1 不同阈值对图像分割的影响
当图像目标和背景之间灰度对比较强时,阈值选取较为 容易。实际上,由于不良的光照条件或过多的图像噪声的影 响,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往往不够明显,此时阈值选取并 不容易。一般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图像平滑去噪,再 确定阈值进行分割。 5.1.2 全局阈值
(5-7)
图5-3 灰度概率密度函数
总的误差概率E(T)为
E (T ) P 2 E 1 (T ) P 1 E 2 (T )
(5-8)
为了求出使总的误差概率最小的阈值T,可将E(T)对T 求导并使其导数为0,可得
P 1p2(T)P 2p1(T)
0 f(x,y)T1 g(x,y) k Tkf(x,y)Tk1
255f(x,y)Tm
k1,2, ,K1
(5-2)
式中: Tk为一系列分割阈值; k为赋予每个目标区域的标 号; m为分割后的目标区域数减1。
阈值分割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适合的阈值, 不同的阈值
其处理结果差异很大, 会影响特征测量与分析等后续过程。
p (z) P 1 p 1 (z) P 2 p 2 (z)
(5-5)
如图5-3所示,如果设置一个阈值T,使得灰度值小于T 的像素分为背景,而使得大于T的像素分为目标,则把目标 像素分割为背景的误差概率E1(T)为
E1(T)Tp2(z)d z
(5-6)
把背景像素分割为目标的误差概率E2(T)为
E2(T)Tp1(z)dz
设定常数T0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迭代速度,如果不关心迭 代速度,则可以设置为0。当目标与背景的面积相当时,可 以将初始阈值T1置为整幅图像的平均灰度。当目标与背景 的面积相差较大时,更好的选择是将初始阈值T1置为最大 灰度值与最小灰度值的中间值。
3. 最优阈值法 由于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值往往有部分相同,因而用一个 全局阈值并不能准确地把它们绝然分开,总会出现分割误差。 一部分目标像素被错分为背景,一部分背景像素被错分为目 标。最优阈值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选择一个阈值,使得总的分 类误差概率最小。
1. 极小点阈值法
如果将直方图的包络线看做一条曲线,则通过求取曲线
极小值的方法可以找到直方图的谷底点,并将其作为分割阈
值。设p(z)代表直方图,那么极小点应满足:
p′(z)=0 且 p″(z)>0
(5-4)
若在求极小值点之前对直方图进行平滑处理,则效果会
更好。例如3点平滑,平滑后的灰度级i的相对频数用灰度级
图5-2 直方图具有双峰性质的阈值分割
确定全局阈值的方法很多,如极小点阈值法、迭代阈值 法、最优阈值法、Otsu阈值法、最大熵法、p参数法等。当 具有明显的双峰性质时,可直接从直方图的波谷处选取一 个阈值,也可以根据某个准则自动计算出阈值。实际使用时, 可根据图像特点确定合适的阈值方法,一般需要用几种方法 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分割效果最好的阈值。
i-1,i,i+1的相对频数的平均值代替。
2. 迭代阈值法
迭代阈值算法如下:
(1) 选择一个初始阈值T1。 (2) 根据阈值T1将图像分割为G1和G2两部分。G1包含所 有小于等于T1的像素,G2包含所有大于T1的像素。分别求出 G1和G2的平均灰度值μ1和μ2。 (3) 计算新的阈值T2=(μ1+μ2)/2。 (4) 如果|T2-T1|≤T0(T0为预先指定的很小的正数),即迭 代过程中前后两次阈值很接近时,终止迭代,否则T1= T2, 重复(2)和(3)。最后的T2就是所求的阈值。
阈值分割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一个阈值T, 对于图像 中的每个像素, 若其灰度值大于T,则将其置为目标点(值 为1), 否则置为背景点(值为0), 或者相反, 从而将图像 分为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 用公式可表示为
g(x,y)10
Baidu Nhomakorabea
f(x,y)T f(x,y)T
(5-1)
在编程实现时, 也可以将目标像素置为255, 背景像 素置为0, 或者相反。 当图像中含有多个目标且灰度差别 较大时, 可以设置多个阈值实现多阈值分割。 多阈值分割 可表示为
图像分割与边缘检 测
5.1 阈值分割
5.1.1 概述 阈值化是最常用一种图像分割技术, 其特点是操作简
单, 分割结果是一系列连续区域。灰度图像的阈值分割一 般基于如下假设: 图像目标或背景内部的相邻像素间的灰 度值是高度相关的, 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边界两侧像素的灰 度值差别很大, 图像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都是单峰的。 如要图像目标与背景对应的两个单峰大小接近、 方差较小 且均值相差较大, 则该图像的直方图具有双峰性质。 阈值 化常可以有效分割具有双峰性质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