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打秋千-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打秋千的基本操作方法;2.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打秋千的基本操作方法;2.打秋千的基本练习;3.打秋千的小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打秋千的基本操作方法与基本练习;2.教学难点:如何安全地进行打秋千活动。
四、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公园里玩秋千的经历,引起学生对打秋千活动的兴趣。
2.教学内容(1)打秋千的基本操作方法(1)分组。
将学生从班级里分为几组,每组3-4人。
每组学生按照呼啦圈的缠绕方法,将秋千缠绕好。
(2)操作秋千。
一名学生坐在秋千上,另一名学生用力拉动秋千,使其摆动。
(3)规范操作。
学生应当站在安全范围之外,不应向秋千上的学生施加过多的力量或影响其平衡。
(2)打秋千的基本练习(1)平稳摆动。
学生按照规范方法操作秋千,使秋千平稳摆动。
(2)逐渐增加摆幅。
学生按照规范方法操作秋千,逐渐增加摆幅,练习秋千的承重能力。
(3)打秋千的小游戏(1)“抓小球”。
将一些小球扔到空中,学生坐在秋千上用手接住小球。
(2)“落在谁的桶里”。
在空地上放置几个桶,学生坐在秋千上用力推动秋千,将秋千上的球落在指定的桶里。
(3)“秋千重心换位”。
一名学生站在秋千的中央,另外三名学生分别占领秋千的位置,通过团队协作实现秋千重心的换位。
3.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安全准则,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有益的户外运动。
五、作业布置布置秋千制作和打秋千实践两项作业。
要求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秋千,并在课余时间与家人或朋友一起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打秋千-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掌握打秋千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教学内容:–打秋千的基本操作方法;–打秋千的基本练习;–打秋千的小游戏。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打秋千》教案
5.欣赏分析:欣赏与秋千相关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6.表现力培养:通过演唱、演奏、创编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打秋千》,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的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打秋千》的旋律、节奏特点以及音乐符号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表达秋千感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音乐表达秋千的感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音乐情感,提升音乐表现力。
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创编秋千节奏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4.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大胆尝试,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5.培养音乐文化素养: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秋千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创编实践: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创新性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秋千节奏。
小学音乐_(唱歌)打秋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打秋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打秋千》,指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和意思,用自然、真诚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感知二声部,通过节奏拍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两声部的音准与合唱练习【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咱们班的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
相信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同学们,有信心吗?1.学习歌曲第二声部师:让我们带着信心,走进闯关游戏----第一关:模奏。
我敲出一种节奏请同学们用拍手的方法迅速模仿出来。
请听第一种节奏××××0 ×0︱请听第二种节奏:×××× 0︱2.师:接下来请看第二关----视奏。
这有一条由以上几种节奏型组成的节奏,请同学们试着用手把这条节奏拍出来。
××××0 ×0︱××××0 ×0︱××××0 ×0︱×××ו 0 ︱××××0 ×0︱×××× 0 ┃师:同学们真聪明,竟然没有难住你们啊,那我们继续闯关,第三关----视唱。
(大屏幕中显示,2遍旋律后加歌词演唱)师:1)这里是把刚才的节奏加上音符形成了旋律,请听老师用琴把它弹出来,老师在弹的时候请同学们试着在心里默唱。
打秋千-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打秋千-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打秋千这种常见的玩具,了解其特点和作用;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打秋千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让学生明白在团队中,大家一起互助、鼓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打秋千工具。
2.学生准备:穿着简便、合适的衣服和鞋子,身体应该自由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唤醒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开启课堂: - 大家知道打秋千吗?打秋千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大家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 - 在打秋千中加上音乐,是不是会更有趣呢?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打秋千和音乐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2. 学习打秋千(10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现场体验,在操场或者教室设置打秋千。
最开始,学生们只能单独或者两人组合通过秋千,颠得尽可能高。
3. 打秋千中加入音乐(15分钟)在学生恰当掌握了打秋千的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再向他们介绍音乐的作用。
教师结合《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中的音乐教材,为学生播放乐曲,每次持续时间约1-2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在乐曲节奏和旋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使用和谐鼓点或其他协奏乐器,让大家一起玩,一起跳。
4. 合作增强(20分钟)在每一次打秋千之后,学生们可以相互给予意见和建议。
他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加盟自己的小组,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加强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和回顾(10分钟)课程结束之前,请教师总结今天所教授的内容并向学生提问。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 - 学生平时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在打秋千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音乐? - 学生觉得团队合作在今天的课堂中有什么体现? -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今天打秋千课堂上所体验到的快乐和特别之处。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评估学生们对这个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打秋千》音乐教案范文
《打秋千》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打秋千》的词曲分析,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2. 学习歌曲《打秋千》,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歌曲《打秋千》的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创编歌曲《打秋千》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打秋千》的词曲学习,合唱练习,动作创编。
2. 教学难点:歌曲《打秋千》的节奏、旋律的把握,合唱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2. 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创造性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动作。
4. 采用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导入新课:介绍歌曲《打秋千》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歌曲学习: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团队协作。
5. 动作创编: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节奏创编动作。
6. 展示环节:学生分组展示所学歌曲和动作。
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10. 宣布下课:组织学生整理教室,礼貌退出教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和鼓励。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音色和整体协调性,通过录音或现场表演进行评价。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打秋千》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了解打秋千的传统习俗,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3. 通过合唱、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打秋千》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2.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合唱用具(如麦克风、指挥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打秋千的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打秋千》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的节奏和音高。
3. 歌曲解析: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打秋千的习俗和传统。
4. 练习合唱: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和音准。
5. 表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以及合唱的协调和音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唱歌,并尝试与家人一起合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图谱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 通过分组练习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打秋千》的歌词和旋律。
2. 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演唱。
3.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和音准,教师巡回指导。
4.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合唱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以及合唱的协调和音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打秋千》歌曲,掌握特殊的节奏和音高。
3.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解打秋千的传统习俗。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打秋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打秋千-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打秋千-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打秋千的基本动作和表示方法;2.能正确演唱《打秋千》儿歌;3.能配合儿歌中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1.理解秋千的基本动作;2.掌握配合儿歌节奏的行动。
教学难点1.将节奏和行动有机结合;2.较为明确的语言表达和身体动作指导。
教学准备播放设备,《打秋千》儿歌原版录音,操场或室内空场地。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 1.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段打秋千的视频,或者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让他们了解秋千是什么。
2. 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是否有打过秋千的经历,询问他们对秋千的了解程度。
Step 2正式学习 1. 老师播放《打秋千》儿歌录音,指导学生们配合歌曲节奏做出动作。
如: - “左右摇啊”时,学生扶住秋千绳子,向左右两边做出摆动手臂的动作; - “前后荡啊”时,学生也要配合摇动秋千,做出身体前后的荡动动作。
2. 然后,老师再次播放儿歌,逐句让学生跟读歌词,并配合所唱内容做出相应动作。
3. 最后,老师可以再次放一遍儿歌,让学生们自由地配合秋千的荡动做出自己的动作,有活力或随意表达都可以。
Step 3巩固老师可以再次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唱跟做,巩固刚刚学习的内容。
Step 4来一场秋千比赛老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们分组,用绳子模拟秋千比赛,让同学们互相竞争,增加趣味性。
课后延伸1.带着孩子亲自去拍几张秋千照片,再制作成一张个人秋千特辑;2.生活中常见的秋千如何制造的课堂分享;3.自己设计一份打秋千小游戏,越创意越好!注意事项1.若在操场教学,安全第一,绳子不能太高,避免意外发生;2.展示秋千视频时,不能展示过于危险或过激的情景;3.打秋千和讲解时,要发出清晰、大声的音量,以便学生听清楚。
结束语打秋千这项活动简单、有趣又锻炼体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现在已经能够掌握打秋千的基本动作了吧。
相信之后的学校生活中,你们可以在操场上玩得更好,用开心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打秋千》音乐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打秋千》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秋千》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伙伴打秋千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悟“仡佬族”儿童的快乐生活。
2、指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的表现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歌唱。
教学重点: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1、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2、准确掌握结束句的唱法。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钢琴。
学生自备:报纸、塑料袋、矿泉水瓶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开场音乐,设置鲜艳背景,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大家好,今天老师很高兴在这里与你们一起上音乐课,希望大家听得准、唱得的好、表演热烈,和老师合作愉快,大家能不能做到?三、导入练习: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大家来考虑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不能用你的手势或是手中的小道具把它拍出来?(播放四拍子的歌曲,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道具拍出四拍子的节奏型。
)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这还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好学生、要做到、上课时、不吵闹、敢发言、勤动脑、认真听、习惯好。
要求同学们用三拍子的节奏读出这首儿歌。
(1—2名学生,然后学生拍手齐读。
)四、揭示课题:同学们的表现真是令老师高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朋友打秋千的场景,然后仡佬族小朋友的可爱形象徐徐进入屏幕),同学们说他们在干什么?(打秋千)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是《打秋千》。
(课件出示课题)五、讲授新课:1、欣赏录音范唱2、教师范唱:(要求学生随音乐拍手或拍腿)注意:本首歌曲有2段,第1段的结束句和第2段的结束句有什么不同?3、学生模唱:用“噜”来模唱。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打秋千》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打秋千》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湖南土家族民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一群孩子在秋千上欢乐的场景,通过歌曲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土家族民歌的特点,感受歌曲的童趣和民族特色。
2.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打秋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了解土家族民歌的特点。
3.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歌曲的演唱和动作,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打秋千》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
2.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
3.秋千:用于模拟歌曲中的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打秋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秋千的特点,然后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秋千》,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然后教授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然后互换角色,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土家族的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民歌《打秋千》的民族背景。
然后引导学生创作类似的民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打秋千》的特点和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欢乐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也蕴含着一些教育意义,如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等方面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打秋千》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打秋千》的词曲掌握。
2.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高变化。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魅力。
3.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打秋千》的曲谱、歌词等。
2.教学音频:歌曲《打秋千》的示范演唱。
3.秋千道具:用于创设情境。
4.教学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歌曲《打秋千》。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打秋千》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接着,教师展示歌曲的曲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音高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错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打秋千》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打秋千》教案设计一、确立单元目标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1.歌唱技巧:使学生掌握歌曲《打秋千》的准确唱法,包括旋律、节奏和音准。
2.演奏能力:通过简易乐器的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合奏能力。
3.情感表达:通过学唱和表演,使学生能够体验并表达歌曲中的快乐情感。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歌曲《打秋千》的学唱与表演。
2.与打秋千相关的简单律动与舞蹈动作学习。
3.使用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打秋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歌唱和舞蹈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
三、编排具体课时安排及活动设计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设计三课时,分别为:歌曲学唱、舞蹈律动学习、综合表演与评价。
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通过聆听歌曲、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打秋千的乐趣,学习歌曲《打秋千》的旋律和歌词。
2.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与歌曲相结合,表达欢快的情绪。
3.第三课时:进行综合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唱、舞蹈和乐器伴奏的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创设有利于学习发展的环境和氛围1.教室布置:张贴打秋千的图片,摆放简易乐器,营造活泼的音乐氛围。
2.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尝试,敢于表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合作机会: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提供学生相互支持与协作的机会。
五、教师角色定位与自我调整策略1.教师角色:担任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情感体验。
2.自我反思:定期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设置1.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2.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七、家校沟通协作配合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音乐学习情况,分享学校的教学成果。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打秋千》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打秋千》的旋律和歌词。
2. 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打秋千》的旋律和歌词的学习。
2. 打秋千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1. 歌曲《打秋千》的合唱技巧的掌握。
2. 打秋千的乐趣的体验。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打秋千》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关于打秋千的文化背景的资料。
3. 准备教学录音机和音响设备。
4. 准备秋千设备,以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打秋千的乐趣。
3. 教学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跟唱。
4.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打秋千的乐趣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学习。
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体验法:教师组织学生体验打秋千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打秋千的快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打秋千》。
2. 学生了解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乐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打秋千比赛,让学生体验比赛的乐趣。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3. 开展打秋千文化主题班会,进一步了解打秋千的文化背景。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打秋千》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打秋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三年级音乐教材,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词曲简单易学。
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摇摆的场景,充满了快乐和活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阶、节奏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打秋千》的词曲,学会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2.歌曲《打秋千》的词曲学习。
3.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逐句教唱法,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词曲。
4.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乐谱、音响设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音乐教室,保证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宽敞。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秋千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千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秋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操练(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秋千的其他歌曲或舞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打秋千-人教新课标(2023秋)
4.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改编歌曲,激发创新思维,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5.增强学生的音乐知识素养:学习音乐符号,使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6.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尊重:通过学习歌曲《打秋千》,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举例:使用图表、动态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音符的时长。
(4)情感表达:如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表达出歌曲的快乐和活泼情感,是教学的情感难点。
-举例: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表情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并尝试在演唱中表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打秋千》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首先,学生们在学唱歌曲时,对于音准和节奏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歌曲学唱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表情拘谨,缺乏情感表达。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增加了情感体验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快乐氛围,并在演唱时尝试表达出来。今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乐趣,更加自信地表现自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打秋千-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打秋千》的旋律和歌词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歌曲中的音高、节奏、时值等要素,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举例:歌曲中“啦~啦~啦~”部分的音高跳跃,以及“左摇右摆”等歌词的节奏对应。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打秋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打秋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学习节奏感和音乐表达。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打秋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节奏感和音乐表达。
三、教学准备1.打秋千。
2.音乐播放器。
3.音乐资源。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们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打秋千的动作。
2.打秋千基本动作和技巧教师示范打秋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用力抓住绳索、双腿交替前后摆动等。
然后让学生们自己练习,纠正他们的动作和姿势。
3.配合音乐打秋千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提醒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打秋千。
学生们可以根据音乐的快慢和节拍的明暗来调整打秋千的速度和幅度。
4.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负责打秋千,另一个人则负责摇动秋千。
他们需要协调动作和节奏,以保证打秋千的顺利进行。
5.再次演示和练习教师再次示范打秋千的动作和技巧,并提醒学生们注意节奏感和音乐表达。
学生们随后进行练习,教师逐个给予指导和帮助。
6.音乐表演最后,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音乐打秋千,其他学生则负责观摩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打秋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以及节奏感和音乐表达的重要性。
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继续练习和探索。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段打秋千的表演,要求他们能够合理运用音乐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打秋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配合音乐打秋千,也锻炼了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扩展打秋千的内容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打秋千》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简谱创作自己的小曲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打秋千》,感受歌曲中的旋律美、节奏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演唱、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信、自然的表演能力,提升舞台表现力。
3.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环节进行歌曲改编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潜能。
4.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分组演唱和个别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5.情感教育: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快乐、活泼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6.跨学科融合:结合语文、体育等学科,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感受诗歌、运动的乐趣,提高综合素养。
7.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发挥创意,将所学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加强对简谱基础知识的巩固,尤其是音高、音长、节奏等概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简谱创作方法。
3.提高自身的引导和启发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操作机会,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简谱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关于打秋千的经历,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歌曲《打秋千》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音高、音长、节奏等概念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打秋千的基本动作;2.学生能够在打秋千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3.学生能够在音乐的节奏感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打秋千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打秋千的基本动作;2.音乐节奏感的引导。
三、教学过程1. 打秋千的基本动作1.身体姿势:双手握住秋千绳,身体放松,双脚并拢站立;2.起动:双脚轻轻蹬地,身体向前倾斜,秋千绳向前摆动;3.上升:身体向后仰,秋千绳向后摆动,双脚离地;4.下降:身体向前倾斜,秋千绳向前摆动,双脚着地。
2. 音乐节奏感的引导1.教师播放适合打秋千的音乐;2.教师引导学生在音乐的节奏感下进行打秋千的动作;3.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感,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动作变化,如加快或减缓动作的速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打秋千的基本动作;2.教学难点:音乐节奏感的引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打秋千的基本动作;2.学生能够在打秋千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3.学生能够在音乐的节奏感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打秋千的节奏感。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音乐的节奏感下,进行不同的动作变化,如加快或减缓动作的速度;2.学生可以在音乐的节奏感下,进行不同的动作组合,如交叉腿、双手交叉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打秋千的基本动作掌握得比较快,但是在音乐节奏感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动作变化和组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音乐节奏感的引导,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打秋千的节奏感。
同时,我也会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动作变化和组合,让学生们更加丰富地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群孩子在秋千上欢快玩耍的场景,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歌词的意境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演奏。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打秋千》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意境。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演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意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打秋千》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在歌曲播放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便了解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和熟悉程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并讲解歌词的意境。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在跟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分组演唱、轮流演唱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打秋千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打秋千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打拍子的方法演奏乐曲《打秋千》;2.了解四分音符的长度,理解乐曲的节奏;3.了解乐曲《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1.乐曲欣赏:学生认真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乐曲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乐曲《打秋千》的基本信息,并讲解如何演奏该曲。
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讲解:–了解乐曲《打秋千》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如它所描述的生活场景、社会活动等;–讲解乐曲的基本节奏、特点、旋律和乐器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打秋千》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口哨、打拍子等形式掌握乐曲节奏。
3.实践演奏: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进行演奏,让学生熟练掌握演奏《打秋千》的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在演奏过程中逐步调整学生的演奏节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4.小结:对学生进行简要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乐曲《打秋千》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口哨、打拍子等形式掌握乐曲节奏,同时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乐曲的基本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奏。
五、教学过程设计1.乐曲欣赏•让学生安静下来,认真听乐曲《打秋千》;•结束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这首乐曲中有哪些乐器?你们感受到了什么?2.乐曲教学•向学生介绍乐曲《打秋千》的基本信息,并讲解如何演奏该曲;•让学生通过口哨、打拍子等方式感受乐曲的节奏;•逐步进行演奏,帮助学生掌握乐曲演奏方法。
3.实践演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践演奏;•在演奏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小组间调整演奏节奏,并给出指导意见。
4.小结•对学生进行简要总结,回顾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你学到了什么?”六、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打秋千》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打秋千》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东简良小学作者:***横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谁碰的次数最多,谁就认为是技艺高超。
三、秋千的种类和玩法秋千的样式多种多样,玩法不同,如拜秋、扁担秋、西洋秋。
1、拜秋:拜秋比较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玩法也很简单,一人两人都可以玩。
玩时将四根檩条粗细的高杆(长一丈左右)栽到地上刨好的坑内捣结实,分成一定距离的两对,再到上面架一条横杆,在中间系上两条铁绳(也有用粗麻绳的),下面拴块木板,板上面能坐或站一至两人,在板上用力攀蹬,越蹬越高,这就叫“打秋千”,通常也叫“送秋”。
2、扁担秋:是选择一个周围没有障碍物的场地,将一根粗壮的直木埋在地中,高一米许,顶端略尖,作为中轴,然后于柱顶架起一根两三丈长的横木,使之能够左右旋转、上下升降,人伏在横木的两端,或者骑坐横木,利用人的后蹬力推动,如同推磨一般,故也称“磨秋”,一般在秋收后作这种活动。
3、西洋秋:首先要在地上放一个用木料做成的大架子,将似车轮的“西洋秋”放在架子上,上面可以同时坐四个人,打秋千时必须有人拨动轮子。
故又叫“轮秋”或“转秋”。
四、歌曲《打秋千》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
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其中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添了趣味性;歌曲的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同时也在表现打秋千过程中,相互配合,你追我赶、齐心协力的热闹情景。
教学方法本课设计,以“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启发提问、情绪体验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听唱法、分组比较、合作交流、体态律动的方法对音乐的表现有深一层次的认识,在趣中增长见识、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选择精致、思路清晰的教学策略,用课件激趣、双情渗透的方法,以情激情、点燃学生的音乐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会歌曲、演唱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案《打秋千》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东简良小学作者:***横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谁碰的次数最多,谁就认为是技艺高超。
三、秋千的种类和玩法秋千的样式多种多样,玩法不同,如拜秋、扁担秋、西洋秋。
1、拜秋:拜秋比较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玩法也很简单,一人两人都可以玩。
玩时将四根檩条粗细的高杆(长一丈左右)栽到地上刨好的坑内捣结实,分成一定距离的两对,再到上面架一条横杆,在中间系上两条铁绳(也有用粗麻绳的),下面拴块木板,板上面能坐或站一至两人,在板上用力攀蹬,越蹬越高,这就叫“打秋千”,通常也叫“送秋”。
2、扁担秋:是选择一个周围没有障碍物的场地,将一根粗壮的直木埋在地中,高一米许,顶端略尖,作为中轴,然后于柱顶架起一根两三丈长的横木,使之能够左右旋转、上下升降,人伏在横木的两端,或者骑坐横木,利用人的后蹬力推动,如同推磨一般,故也称“磨秋”,一般在秋收后作这种活动。
3、西洋秋:首先要在地上放一个用木料做成的大架子,将似车轮的“西洋秋”放在架子上,上面可以同时坐四个人,打秋千时必须有人拨动轮子。
故又叫“轮秋”或“转秋”。
四、歌曲《打秋千》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
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其中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添了趣味性;歌曲的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同时也在表现打秋千过程中,相互配合,你追我赶、齐心协力的热闹情景。
教学方法本课设计,以“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启发提问、情绪体验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听唱法、分组比较、合作交流、体态律动的方法对音乐的表现有深一层次的认识,在趣中增长见识、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选择精致、思路清晰的教学策略,用课件激趣、双情渗透的方法,以情激情、点燃学生的音乐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会歌曲、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难点:初步感知二声部。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师:玩过秋千吗?师:怎么玩?谁来给大家做一个打秋千的动作?2、师:老师给大家放上欢快的音乐,谁能伴着音乐的节拍表演?(教师放《打秋千》伴奏曲)师:谁还能和他不一样的动作!3、师:大家一起来表演!生举手踊跃抢答个别学生做打秋千的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表演自己喜欢的动作。
直入主题,激发兴趣,反复聆听,熟悉旋律。
二、增识导趣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打秋千》的歌。
请仔细听,歌曲中都有谁在打秋千?聆听后,根据歌词回答:兄弟们;姐妹们……先入为主,整体感受。
教师出示(图片1)(图片2)师:谁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和姐妹呀?师:他们是仡佬族的兄弟姐妹。
(板书:仡佬族)师:这首歌就是仡佬族儿歌。
(师出示图3、4):拜秋扁担秋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过春节时进行的一学生联想,大胆猜测朗读、记忆。
观察、发现图片激趣,认识仡佬族、了解打秋千项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
他们有很多种打秋千的方式,你们想了解吗?(出示图4)说:这是这是拜秋,这是西洋秋。
是不是很好玩?3、师:下面,我们来认真地听着歌曲,畅想一下歌曲中的小伙伴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打秋千呢?教师总结:拜秋,扁担秋是其中最常用的比赛形式学生在歌曲的引领中,展开想象,加深对不同打秋千方式的认识。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比赛活动。
发挥想象,调动学生的热情,加深了解,激发学习的欲望。
三、游戏激趣(感知二部)1、师:在这场热闹的比赛中,大家想不想加入其中为他们加油?师:好!那我们就做这场比赛的“啦啦队”。
我来当啦啦队的队长,好吗?师:请听口令,出示板书:×××××︱(教师示范)加油呀加油师: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循序渐进、由慢再快!并加入“声势”。
)生:想生:好!学生练习游戏作用:1创设情景,表达歌曲中快乐的情绪;2“不着痕迹”般感受二声部。
2、进一步,教师示范:边唱节奏(×××××︱),边用琴弹第一声部主旋律。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试一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此节奏较为复杂,教师弹琴,将歌曲的速度降到比原速稍慢的程度)学生尝试,尽力跟上节奏。
熟悉、感知二声部的特点:在练习的过程,初步掌握节奏的疏密变化。
3、师:跟着歌曲(放磁带),默默地“加油”!(再听歌曲、教师声势指挥)学生听歌曲,默唱节奏,尝试二声部的配合的难度。
浅尝辄止,如能将其融会贯通更好。
4、师:同学们,你听到了吗?歌曲中,真得还有一个特别的声音,好像也在为他们加油,你听?(再听歌曲,将聆听重点转移到:感受原曲中的二声部音效:“叮当当叮当……”)师:这是什么声音?师总结:对!这是一场打铃比赛!在秋千架高处挂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在比赛过程中看谁晃生静听生:铃铛!聆听中不直接揭示答案,在第二次聆听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2、乐句指导(根据学生的前面学习情况,步骤①可省略)①我手中的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粉笔)。
在它的指挥下,我的歌声会更动听。
请听(教师示范指挥,通过旋律线,指导学生唱好附点“晃来又·晃去呀”)魔法棒变成了附点画在了黑板上。
(板书:·)②魔法又出现了,请注意听老师的声音!(教师示范下滑音“晃来↘又晃去↘呀”)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向下的动作)(板书:↘)请大家从书中找到加下滑线的这一句,唱一唱。
师提示:到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要这样唱好吗?3、师:我们来合作着唱一唱: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加滑音)。
第三句我们一起唱!之后,自然唱入2-3段一直到结束句。
①学生看指挥唱好附点音符。
②学生回答,学生看指挥唱一唱↘看书再唱。
与师合作,接龙唱完整首歌。
2、用“魔法棒”的比喻,吸引学生,对易出错的重点乐句的细致接触;在分辨中,使学生下意识地更仔细去聆听。
分辨后的剖析,对歌曲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3、分组练习(强调分组唱时,另一组要认真听)师:我们分成男女声组唱一唱比一比,好吗?(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在正式比赛之前,我先采访一下同学们,你打算用什么的心情,对待这场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都是朋友,如果对方赢了,你会对他说什么?所以第三段,我们要表现出团结友爱的胜利之情!比赛开始:教师总结(鼓励+有效评价)生畅所欲言:比赛中小组合作,珍惜友谊五、拓展励志师:大家知道吗?其实“打秋千”不只是仡佬族人们喜爱的一项传统运动,众多民族都有在农闲时打秋千的习惯。
(播放图片,背景声音为歌谣:“打秋千,打秋千,打起秋千像上天。
两手捉住绳,两脚蹬向前。
一蹬再蹬三四蹬,越蹬越高升!”彝族打磨秋生观赏拓展视界,激励成长。
哈尼族侗族朝鲜族俄罗斯族巴斯克节这项活动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身体健康都能参加。
师:老师将这首好听的歌谣送给大家(课件朗读歌谣。
展示歌谣):“打秋千,打秋千,打起秋千像上天。
两手捉住绳,两脚蹬向前。
一蹬再蹬三四蹬,越蹬越高升!”师:希望大家,不仅喜欢打秋千,也要懂得打秋千带给我们的寓意:越蹬越高!天天向上!《小小鼓号手》教学设计。
坂尾小学陈淑贞教学目标:1、能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2、能与同学合作模拟鼓号队各种乐器的节奏进行综合表演唱,并从中体验鼓号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教学难点:能准确模拟鼓号队乐器的节奏,并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CAI课件、钢琴、大鼓、小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伴随着《小小鼓号手》的旋律音乐进入教室。
二、情境导入1、CAI播放《出旗曲》,学生听后交流:听了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鼓号队、校园升旗)2、师:你们知道故号队员们用来演奏的乐器都有哪些吗?(大鼓、小鼓、小号、镲)3、师:同学们对鼓号队非常熟悉,你们一定想成为鼓号队员吧,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当一回“小小鼓号手”。
(CAI出示课题)三、节奏训练、感受体验。
(一)模击大鼓节奏。
1、出示大鼓,教师敲击节奏:X X ︱X 0 ︱X X ︱X 0 ‖学生用拍手肘的方式模击。
2、CAI播放《小小鼓号手》的音乐,师生一起用大鼓的固定节奏为乐曲伴奏。
(二)挑战小鼓节奏。
1、教师用拍桌子的方式拍击小鼓节奏片段学生用手拍腿的方式模击。
2、将学生分成三组,轮流拍击小鼓节奏。
3、教师根据三个组的模击,随即板书节奏4、师生接龙拍击。
(三个组接龙拍击前三个小节,教师拍击最后一个小节。
)5、学生自由练习拍击完整的节奏。
6、教师引导学生敲击小鼓,学生用手拍腿,合作拍击完整的小鼓节奏。
四、歌曲学习。
1、CAI播放歌曲,学生认真聆听,找出歌曲中与刚才练习过的小鼓节奏相同的乐句。
2、交流后CAI出示歌曲中模仿鼓、号声的两个乐句。
(1)聆听一遍。
(2)说说这两个乐句是模仿什么声音。
(3)师唱谱,生唱词,并加上动作唱好这两个乐句。
3、再听歌曲,男女生分别模仿小号手和小鼓手,跟唱以上这两个乐句。
4、完整学唱。
(1)用“dong”随琴哼唱一遍旋律。
(模仿鼓号声的两个乐句直接唱词)(2)齐唱歌谱。
(3)播放歌曲,随乐对口型演唱一遍。
(4)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句?唱给大家听听。
(5)随琴完整演唱。
(6)带着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边踏步边随乐演唱一遍。
五、参与表现1、分角色:第一组——小号手;第二组——大鼓手;第三组——小鼓手。
2、参与方式:大鼓手随乐用大鼓的固定节奏以拍手肘的方式为歌曲伴奏;第一、三组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模仿鼓号声的两个乐句由小号手和小鼓手分别边做动作边演唱。
3、综合表演歌曲。
4、生评、师评。
六、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