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报小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导语】“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我无意间发现里一个有趣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发明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则,是这样的:随便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后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出现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

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

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水晶球,发现出现的图还真的是我记下的图。

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准确的出现我记下的图案。

好神奇啊!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实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

结果发现得出来的数都是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

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

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哈哈哈!“我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翱翔!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

今天,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起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

问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

设原来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 + 10),根据“原来参赛总人数× 1/15 + 10 = 现在参赛总人数× 2/23”的关系式得出X = 450,那么最终的答案就是:这次运动会共有460人参加,这个学校有40人参加。

小学生数学报小论文怎么写四年级

小学生数学报小论文怎么写四年级

小学生数学报小论文怎么写四年级1.<找千克和克>国庆假期中, 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 选择了最喜欢闲趣饼干, 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接着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 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 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后来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今天, 收获真多啊, 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2.<一个小小的数学误会>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最后, 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 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3.<发现>今天, 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茶比可乐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 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4.<巧妙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在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边有许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学校里,统计分数,统计认数-------生活中,妈妈上街买菜付钱;在家里,计算一个月的开支也要用加减法.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加减法有关,所以加减法在们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法与减法真奇妙啊!5.<去天目湖的途中>现在, 们数学课正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今天是星期天, 们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 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公交车靠第一站时, 看见有8个人上了车,而第二站上了3个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车的人数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数的两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几个人呢?小朋友们,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用们学到的知识试一试吧.6.<24时记时法>24时记时法真是无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是怎样过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脸,8:00---8:15吃早饭,8:15---9:15做作业,9:15---10:30看电视,10:30---11:00吃中饭,11:00---15:00睡午觉,15:00---16:00玩,16:00---17:30看动画片,17:30---18:00吃晚饭,18:00---20:00看电视,20:00---21:00打电脑,21:00睡觉.24时记时法是不是很伟大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日记哦!7.积少成多今天下午, 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 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 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 犹豫了.突然, 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决定买散装的. 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爱动脑.8.数学报今天, 们又发了小学生数学报,这期报纸真的很精彩.上面讲了怎样让书香伴你左右,茅以升如何苦练记忆力的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等数学小常识,翻开一面,有许多数学的小窍门,如:如何找规律,怎样牢记知识,翻开另一面有一些数学小故事,从中获得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所以, 觉得每一次看数学报都能让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很喜欢它.《数学的奥妙》湖塘桥中心小学张娜数学在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在菜市场买菜要付多少元钱?在超市里买东西一共要付多少元?.还有,认识了千克和克,你就可以自己算一算称的东西的价钱了.怎么样,数学是不是很重要?所以, 要提醒你---一定要学好数学哦!数学又是很奥妙的,它可以让们知道一些未知数.所以有的小朋友觉得数学有点难,有时还要请家教.但是数学也是很灵活的.除了刚才提到的以外,生活中的数学还有很多种呢!9.《宝贝丁丁背口诀》星期天,宝贝丁丁在背口诀,当他背到“三八”时,却打住了.这时正巧姐姐走过来,丁丁连忙问:“请问:三八?……”姐姐气呼呼的说道:“你才‘三八’呢!还没多大就学会骂人了!”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闻声答道:“三八妇女节呀”.在一旁偷偷的笑了,其实她们都误会了:丁丁既不是在骂人,也不是在记节日,而是在背口诀呀:)哈哈……..10.《比一比,谁用的单位多?》早上, 从长大约2米的床上爬起来;拿起一枝长大约6厘米的牙刷开始刷牙;接着,拿起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毛巾开始洗脸.洗漱结束后, 拿了一只重大约100克的碗盛满稀饭;吃完后, 背着重大约2千克的书包来到学校,开始了40分钟的早读课;两节课后, 们都站在高大约7米的国旗杆下做操.好了, 就说这么多,你能比说得更多更流利吗?11.《称体重》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 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早上8点多钟, 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看到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要多少钱呀?”老爷爷爽快的回答:“称一次只要1元,而且还可以量出身高呢!”想:这真是一举两得呀!于是, 在秤上站稳.老爷爷把开关打开,只觉得有个软软的东西往的头顶上一碰,随后,机器上打印出一张小长方形的纸条,上面写着:“体重:27.0公斤身高132.5厘米”呀!这半年长高了4厘米,可是体重呢?这时, 记起数学课上老师说过,“千克”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公斤”,没想到今天被遇见了,而且知道的体重增加了2千克呢!回来的路上, 好开心啊! 一定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12.有趣的数学题今天, 从书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现在介绍给小朋友.小赵、小丁、小张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这道题目很简单, 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13.运动中的数字11月24日, 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田径有24米往返跑,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200米,1500米,2000米,还有垒球和跳远. 发现它们都是用时间和长度做单位计算的,输和赢都是靠数字来决定的.运动也离不开数学呀!14.<看书的收获>今天, 看了一本书<科学的故事>,心里感到很沉重.里面讲了一个数学家,他家很穷,但很好学,就把他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可他不认真,一直玩,一天老师找他谈话:"你吃的饭,上学所花的钱,都是你父亲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啊?"他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他想:长大了, 要当一个天文学家,文学家.但后来,他受到了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又把兴趣转到了数学上,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吸烟有害健康爸爸每天抽一报香烟,每包香烟20支, 了解到每支香烟能使人缩短寿命3分钟,那每天就会缩短20x3=60分钟=1小时的寿命,每年就要缩短365天x1小时=365小时的寿命.所以, 对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啊------."15.自我介绍hi!大家好! 叫长方形, 的身体长得长长的, 有4条边,4个直角.hello!大家好! 叫正方形, 的身体长的方方的, 也有4条边,可是, 的4条边相同, 还有4个直角.们长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有4条边,对边都相等,都有4个直角;长的有点不同之处是:正方形的每条边都相等.。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100.48(平方分米)又如,以上教材第40页例2,一堆煤近似圆锥体,底面周长18.84米,高1.8米,准备用载重5吨的车来运。

一次运走这堆煤,需要多少辆车?(1立方米煤重1.4吨)。

教材采用三步分步式计算,共有四次乘法、两次除法计算,麻烦不说,准确率可想而知。

在学生获取题目信息,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步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式计算较为简便,且π以外的乘除法都先计算(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这样计算是符合运算规律的),最后再求关于π的值,学生都会做得心应手:3.14(18.84÷3.14÷2)21.8(1/3)1.4÷5=3.14(90.61.4÷5)=3.141.512=4.74768≈5(辆)(这里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明显增强,计算准确率大大提高,使这部分内容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1.1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整合。

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重视数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1.2基础性与智力性的结合小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在数学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这一特点下,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学内容基础性和智力性的区分和结合,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

1.3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通过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教学活动。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尝试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和时间的完美结合。

1.4形成了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小学数学考试随着数学教学变革而发生了改变,逐步形成了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只以考试分数为定论的模式,增加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等方面的评价。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年级: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一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

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什么原因呢?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

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

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题目,每个题目都有不同的解法。

比如,对于一道加法题,我们可以用竖式或者列式来解答;对于一道几何题,我们可以用勾股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所以,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解法,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三:论文题目:小学生如何学好分数分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很多小学生在研究分数的过程中会感到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分数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其次,我们要多做分数的练题,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最后,我们要学会将分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分数的应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好分数。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四:论文题目:如何解决数学难题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要冷静分析题目,理清思路,避免盲目求解;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最后,如果还是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或者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相信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五: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口算是小学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小学生在口算中速度较慢。

那么,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呢?首先,我们要熟练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建立起基本的计算能力;其次,我们要进行口算练,通过不断练来提高计算速度;最后,我们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口算练,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口算速度。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六:论文题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旅游时我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长度和时间单位。

所以,学好数学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研究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连乘的简便运算今天,我做完作业,打开妈妈让我做的一册练习本。

一翻开要做的那一页,就看见许多简便运算题。

看到一题是这么写的:25×125×32。

我看了看,回忆起老师讲过的方法:25和125无论哪一个乘32都不好算,而且把这两个数拆开来和32去乘也不是很好算,这样做肯定不对的,那只能把32拆开来,拆成什么呢?我想:老师教过,25×4=100,125×8=1000,这样算起来最好算,而且32也是由4乘8得过来的,所以只要把32拆开来,变成25×125×(4×8),然后再把小括号去掉,把数字换一下位置,就成了(25×4)×(125×8),这样就好算多了,25×4=100,125×8=1000,100×1000=100000,这应该就是这题的简便方法了。

看来学习数学必须深入思考啊。

巧用高斯定律在这个星期天,我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用高斯定律。

这天,妈妈看我整天在看电视,就出了一道题给我:0.1+0.4+0.7+……+3.7+4,还告诉我,不能用计算器,而且要用简便方法。

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发起了牢骚。

妈妈提醒到,你可以参考数学书32页的高斯定律。

我一看,从1加到100,真难呢,不过我发现了规律:1、头加尾的和,乘以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是正确答案,就是:(1+100)×(100÷2)。

2、头加倒数第二个数正好等于最后一个数时,可以把它们加起来乘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加上中间的数,也是正确答案,就是:(1+99)×50+50。

依照这些结论,我把妈妈出的那道题的头和尾,即0.1和0.4加起来,再乘以个数的一半14÷2,最后答案是28.7。

那天,妈妈奖励我去看书。

装灯问题那天,徐老师叫我们做数学书的122页,我翻开来先看了看,目光停留在第四题上。

数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

数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

数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1. 加法递推法加法递推法是一种可以快速计算加法的方法。

例如,计算1+2+3+...+10,我们可以先计算1+2,然后在结果上加3,再加4,以此类推,直到加到10,最后得到55。

2. 乘法递推法乘法递推法是一种可以快速计算乘法的方法。

例如,计算1x2x3x...x10,我们可以先计算1x2,然后在结果上乘3,再乘4,以此类推,直到乘到10,最后得到。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和高来计算。

将底边长和高分别乘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 计算周长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时,我们可以使用逐条边相加的方法。

例如,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可以将4条边的长度相加,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5. 数列求和要计算一个数列的和,可以使用加法递推法。

将数列中的每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数列的和。

6. 用百分数表示数值将一个数值用百分数表示时,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值乘以100,然后在后面加上百分号。

例如,将0.5表示成百分数就是0.5乘以100,得到50%。

7. 用分数表示数值将一个数值用分数表示时,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值写在分数线上,例如1/2表示0.5。

8. 倍数与约数一个数的倍数是可以被这个数整除的数,而一个数的约数是可以整除这个数的数。

例如,4的约数有1、2和4,而4的倍数有4、8、12等。

9.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圆的面积时,可以使用πr^2的公式,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

计算圆的周长时,可以使用2πr的公式。

10. 扇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扇形的面积时,可以使用πr^2乘以扇形的弧度除以2π的公式,其中r表示扇形的半径。

计算扇形的周长时,可以使用2πr乘以扇形的弧度除以2π的公式。

以上是10则小学数学小论文范文,希望可以帮到您。

学生数学小论文10篇

学生数学小论文10篇

数学学习经验学好数学很重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数学,比如:妈妈爸爸发工资的时候,就要数工资,数工资,就要用到数学。

钟表上也有数学知识,所以学好数学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要想学好数学,上课听讲很重要,因为数学知识光靠自己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我们的大脑要跟着老师的讲解思路转动,这样才能听懂老师的说法,知道这类题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

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留的上交作业不会做,家庭作业也不会做。

下课后,你要看一下老师教你们的练习题、算式题等……要复习一遍。

下课后,还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才会提升你的算术能力。

指导老师:李晓丽学习数学好方法南阳市第五小学三(4)班宋雨桥数学一直是我最爱的科目,上三年级以后我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平时成绩比较稳定,以下是我的学习方法总结方法:第一种方法:上课认真听讲,多发言。

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在预习时搞不懂,或者是你做错的题,认真听老师讲解后,会记得更清楚,下次再出现和它类似的题,我们一定得满分。

第二种方法:认真观察身边的数学。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比如:陪妈妈上街买菜的时候,我发现土豆1元1斤,黄瓜1.5元1斤,妈妈各买2斤,这时候我就会帮妈妈算一算。

这样,不但复习了乘法,又学习了小数加法。

只要认真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数学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指导老师:李晓丽我是这样学数学的南阳市第五小学三(4)班线为国数学是我们小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科目,学好数学的方法很多,我平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做好课前预习如果第二天有数学课,头一天晚上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习好第二天的课程,看看哪些自己懂得,哪些看不懂,是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才能明白的,把不懂的地方标清楚,进行初步思考,等老师上课时解决。

二、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在老师讲课时,我们应该带着预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心听讲,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记下没听懂的问题,课后请老师给予辅导。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是五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心得,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以下为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巧用平均数一天晚上,我刚做完作业要整理书包时,妈妈喊了我一声:&ldquo;快点过来!&rdquo;我走过去后。

妈妈笑着对我说:&ldquo;我给你出一道题,快点做起来吧!&rdquo;问题:有六块岩石标本,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5千克,6千克,4千克,4千克,3千克,2千克,要把它们分别装在三个背包里,要求最重的一个背包尽可能轻一点,请写出最重背包里装的石头标本是多少千克我一看题,觉得真是&ldquo;小菜一碟&rdquo;!然后就提起了笔&ldquo;唰,唰,唰&rdquo;地写了起来。

我是这样认为的:六块岩石,每包两块,最重的和最轻的放在一起,次重与次轻的放一包,还有中间的两块放一包,这样就得出三个背包的重量分别是10.5千克、9千克和8千克,于是答:最重的背包里装10.5千克。

妈妈看了我的答案,却说我这是错的,并说我没有认真分析。

随后,妈妈这样解释给我听。

她说:&ldquo;这三个背包重量的平均数为:(8.5+6+4+4+3+2)&divide;3=9.17(千克)。

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肯定要超过9.17千克。

由于只有1块重量不是整数,其余的各块均为整数,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只可能是9.5千克、10千克,或者更多。

但用8.5千克与其余五块中任何一块都不能得到9.5千克的重量,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不可能是9.5千克,那背包重量最小就得是10千克。

在这六个重量中,正好有6+4=10(或4+4+2=10),也就是说可以取到10千克;剩下的石头可以一个背包重9千克4+3+2=9(或6+3=9);一个背包重8.5千克。

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0千克。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小论文-1四年级数学学习,是孩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接触到更高深的数学知识,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开启了更广阔的数学学习之旅。

四年级数学常见知识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算术、几何等。

其中整数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知识点,也是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在掌握整数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分数和小数等更为深入和复杂的数学知识点。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不仅需要学习数学知识点,还需要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孩子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总之,四年级数学学习是孩子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要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知识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孩子更好地开启数学学习之路。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小论文-2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掌握许多数学知识点和方法。

在这些知识点和方法中,算术知识点是最基础的,也是孩子必须精通的一个领域。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算术是孩子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这是因为算术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点的基础,还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学习算术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技巧和方法,掌握各种运算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在学习算术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还需要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孩子需要善于运用比较、大小、顺序等概念,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和图形进行计算。

总之,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需要掌握算术知识和各种运算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数学,开启未来学习数学的道路。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小论文-3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需要学习与几何有关的知识点。

几何是数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各种理论语言和实践技术的基础。

新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优选十一篇)

新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优选十一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优选十一篇)5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一)1.报名条件:①六年制中专招收11—13周岁的小学毕业生(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者)。

②三年制中专招收14—17周岁的初中毕业生(2003年8月31日前出生者)。

③五年一贯制大专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二)Is Becoming Rich the Only Goal of Life?As the saying goes,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Living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ecoming money-oriented whether voluntarily or reluctantly. Sometimes, they should be reminded that becoming rich is not the only purpose of life.If one spends all his life pursuing nothing but money, he might live in a big house and drive a luxury car when he gets old. However, a persons material need is within limits. One cannot live in two houses and drive two cars at the same time. Neither should one take in two persons amount of food. Besides, peoples desire and ambition to make money could be infinite. More of money doesnt always make us happier. More of Money tends to make us used to that money and desirous of having even more of that.Therefore, we should look around and find other goals of life. For example, one can live a meaningful life by discovering his gift and making the best of it. One can also live a happy life by making more friends and building a joyful family.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三)“哇!好香!”“啊!真漂亮呀!”操场上,赞叹声此起彼伏。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组合图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组合图形的面积今天,我和妈妈在做数学题。

妈妈问我:“阳阳,你会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我自以为是地说:“当然会了,这么简单!”妈妈拿出8个完全相同小正方体,摆成一个正方形,问我:“总面积怎么算?”我用直尺量了量,一个正方形的一条边大约是3厘米,我说出算式:“一条边3厘米,那么一个正方形的一个面就是3×3=9(平方厘米),一个正方形有6个面,就是9×6=54(平方厘米),8个就是54×8=432(平方厘米)。

”妈妈好像很沮丧,说:“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既然是组合图形,有些面肯定会重合了!”我恍然大悟:“对哦。

”我又重算了一下:重合了1、2、3、4、5……24个面,24×9=216(平方厘米),432-216=216(平方米)。

现在对了吧?过了一会,妈妈又摆出了另一种组合图形,这个图形上下8个,左右都是2个,前后都是4个,问我:“面积怎么算?”我说:“用12×6=72(平方厘米)就是上面的面积,再用6×3=18(平方厘米)就是左边的面积,再用12×3=36(平方厘米)就是前面的面积,最后用(72+18+36)×2=252(平方厘米)。

”妈妈说:“没有发现一些规律吗?”我看了看,真有嘞!“每个正方体它的上面是什么下面就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就是什么,前后也一样。

”我有些感触。

妈妈欣慰地笑了,说“我的女儿真聪明!”哦,原来如此,组合图形的面积算好前面后面就不要算了,算好上面下面就不要算了,算好左边右边就不要算了。

太好了,以后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很方便了,你们学会了吗?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数学小文章400字圆柱的体积问题数学小文章400字圆柱的体积问题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等,除了简单的应用,我们还遇到了“拦路虎”。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导语】“数学⼩论⽂”是让学⽣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数学学习经历的⼀种书⾯写作记录。

⽆忧考准备了六年级数学⼩论⽂五篇,供⼤家参考。

六年级数学⼩论⽂篇⼀ 今天,我⽆意间发现⾥⼀个有趣的测试,这是⼀个由印第安⼈发明的⽔晶球⼼理测试。

我打开页⾯,看了看规则,是这样的:随便从10—99之间选⼀个数字,把⼗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后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下⽔晶球,就会出现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种图案)。

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

我⼜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晶球,发现出现的图还真的是我记下的图。

我⼜选了⼀些数字,算了算,⽔晶球都可以准确的出现我记下的图案。

好神奇啊! 我⼼想:⽔晶球为什么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 于是,我做了⼀个很笨的⼩实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遍。

结果发现得出来的数都是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

我⼜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是⼀样的。

我说:”哦,所以⽔晶球会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哈哈哈!“ 我发现数学其实⽆处不在。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翱翔!六年级数学⼩论⽂篇⼆ 数学的知识海洋是⽆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穷。

今天,⼀道有趣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起思考这道题。

题⽬如下:某区举⾏⼩学⽣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数占运动员总⼈数的⼗五分之⼀;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数占运动员总⼈数的⼆⼗三分之⼆。

问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这个学校有多少⼈参加运动会? 妈妈看到这道题后,⼆话不说,⽴马⽤⽅程来解。

设原来共有运动员X⼈参加,那么现参赛总⼈数为(X + 10),根据“原来参赛总⼈数 × 1/15 + 10 = 现在参赛总⼈数 × 2/23”的关系式得出X = 450,那么最终的答案就是:这次运动会共有460⼈参加,这个学校有40⼈参加。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通用7篇)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通用7篇)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通用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篇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直观思维是指为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判断力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常试和判断。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有意无意地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

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实物、图形、模型、学具。

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只有先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获得数的知识。

例如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先要数小木棒:1根小木棒、2根小木棒、3根小木棒......10根小木棒,然后数课文实物图:1只熊猫、2只小鹿、3只蝴蝶......10只小气球,通过数具体事物,在获得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建立1、2、3 (10)的概念。

在这样数形结合的教学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直观思维的能力。

如角的认识,既要观察有锐角、直角的物体,也要观察有钝角的物体;要出示大小不同的角的图形,也要出示位置不同的各种角的图形;既要出示静态中的角,也要演示动态中的角。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一):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

今日,一道趣味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齐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

问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

设原先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10),根据”原先参赛总人数&times;115+10=此刻参赛总人数&times;223”的关系式得出X=450,那么最终的答案就是:这次运动会共有460人参加,这个学校有40人参加。

我承认,在解方程的熟练程度方面,我还不如妈妈;可是,难道这道题就只能用解方程这一种方法来求解吗?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说过:掌握了比例法,能够使问题简单化,甚至能够把六年级的数学题变为二年级的那么简单!这道题目中有变量,也有不变量。

哈哈,这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以不变量或者中间量做单位1”而用比例法求解。

对于这道题,不变量是其他学校的参赛人数。

所以,用1-115=1415算出原先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人数比例是1:14。

然而这个学校增加10人后,那总人数也就增加10人,所以用1-223=2123算出此刻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人数比例是2:21。

列出算式如下:(原)某校:其他=1:14=3:42(现)某校:其他=2:21=4:42因为其他学校参赛人数不变,这样就能够算出这个学校增加10人是增加了4-3=1份,那么,比的单位就是10&divide;1=10人。

用4&times;10=40就算出这个学校此刻的参赛人数;(4+42)&times;10=460算出这次运动会参赛的总人数。

一道题就这样被迎刃而解了。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最新7篇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最新7篇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最新7篇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一快要过年了,妈妈准备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亲戚。

我们来到了超市。

可是,巧克力品种多价格又多,包装也十分精美,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最后,我们决定在费列罗中挑一盒。

有一盒巧克力是16颗装44。

8元的,另外一盒巧克力是3颗装8。

6元的,还有一盒巧克力是24颗装70元的。

妈妈问我:“买哪种更合算呢?”我想到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算出每颗多少元。

44.8÷16=2.8(元),8.6÷3≈2.86(元),70÷24≈3(元),2.8元<2.86元<3元。

16颗装比较合算。

方法二:算出1元可以买多少颗。

16÷44.8≈0.36(颗),3÷8.6≈0.35(颗),24÷70≈0.34(颗),0.36颗>0.35颗>0.34颗还是16颗装合算。

“妈妈,16颗装的最合算,我们把这一盒待会家吧!”“好,琪琪我们以后要省钱哦!”于是,妈妈买了16颗装的巧克力,比3颗装每颗便宜了0.06元,比24颗装每颗便宜了0.2元,真合算,省钱实惠又好吃,下一次,买东西,我还要替妈妈省钱。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二“照相啦!照相啦!”熊爸爸扯开嗓门叫了起来。

听到爸爸的叫声小熊们立马闻声飞奔过来。

小熊们排好队伍准备照相,有5只小熊排成一排,分别是:熊大、熊二、熊三、熊四和熊五。

但是熊大不愿站两边,熊三也不想站中间,这时熊爸爸提了个问题,请小熊们想想有多少种排法。

小熊们都陷入了沉思……熊二很认真地开始考虑爸爸的提问,它想先考虑熊大不站两边的情况,应该有:(4×3×2×1)×3=72种,再考虑熊三不站中间的情况,这下熊二纳闷了,熊三在考虑熊大时排列过了,分不清熊三还有多少种排法,只好重新考虑。

熊二又陷入了沉思:那我先算剩下的三只小熊,再去考虑熊大和熊三,应该是:3×2×1=6种,然后熊大还有5—2=3种选择,加上熊三还有5—1=4种选择,还是不对,如果当熊大站在第二或第四位置的时候,熊三只有3种选择,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用上述的这些方法来排列小熊拍照的顺序。

最新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精选7篇】

最新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精选7篇】

最新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精选7篇】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篇一背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数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美。

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解题能力。

主要内容: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形式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做初步的探讨。

预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美,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举例法。

研究步骤: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2、拟定大纲,形成初稿3、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4、定稿、排版、打印第1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第2周:按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第3周:拟订论文纲要,形成论文初稿第4、5周:进行论文修改第6周:定稿、排版、打印[1]《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2]《论美与数学》江纯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七卷第3期[3]《数学中的对称美与应用》《中国科学信息》20xx年05期[4]《谈谈数学的奇异美》汤波《教育大学学报》20xx年02期[5]《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王引观《嘉兴学院学报》20xx年第14卷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论文篇二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花开花谢,暑往寒来,又一个学期过去了。

这一学年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我以有一年教三年级的经验,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个学期还要抽考三年级语文数学期中的一科,所以我更加你没有怠慢,在教学工作中,我继续延续了上学期的一些好的做法,改正不足。

现总结如下: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在课前认真备课,和同级的梁老师一起研究,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时候还征求师傅的意见,明确学生的认知基础,完成详尽的教学预案,因地制宜、因课制宜,有效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做好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第二,课堂上对学生要求明确,严明课堂纪律,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第三,上课饱含激情,注重课堂语言准确、简练、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努力让幽默成为自己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第四、精讲多练,注重使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尽可能让课堂成为更多学生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五、课堂评价生动多样,因人而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论文8篇

小学数学论文8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

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

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2.所采取的方法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十四篇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十四篇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十四篇【篇一:我的心脏有多大】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说人的心脏和人的拳头差不多。

今天,我就要来量量我的拳头的体积,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脏有多大。

可是,人的拳头是一个不规则物体,怎么量呢?我可以借助水来啊!我找来一个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4厘米,高是15厘米的圆柱体杯子,先把拳头放了进去,再往里面放水,一直放到拳头全部浸了水中。

量一量,水面的高度是9厘米。

我再把拳头拿出来,水面就从9厘米降到4厘米,下降了5厘米,这5厘米水的体积就是我的拳头(心脏)的体积。

我在用“π×5×5×(9﹣5)”计算出了自己拳头的体积,约为251立方厘米。

我测完后,还不敢确定是否正确,于是又做了一个实验。

我又拿出一个从里面量长和宽都是9厘米,高是10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我先把我的拳头放进去,再往里面放黄沙,直到正好把拳头淹没,我用直尺把黄沙抹平,正好10厘米高。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将拳头从盒子里拔出来,把掉到桌子的黄沙检出来,把沙子摇平。

这时,沙子的高度是7厘米。

我再用&quot;9×9-(9-7)&quot;来算,算出了我的拳头(心脏)的体积约为243立方厘米。

通过两次实验,我发现结果都差不多,于是我用(251+243)÷2,算出了拳头的体积约250立方厘米,这时,我就知道了我的心脏大概也这么大.【篇二:闹钟的巧算】你有遇到过不会做的题目吗?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个题不会了,这个问题是:一个挂钟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这个钟整点是几时它就敲几下,每半点时只敲一下。

这个时钟现在在我们身边很少见,现在大家都用上手机、电子时钟,很少见到这能讲话的钟。

当我遇到这题时,考虑到一天有24小时,先写的算式是:整点时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点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时,以上才算12小时整的敲响数,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响的数;题中所讲每半点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响:156+24=180(下)妈妈见我写的算式后对我说:“不光有这个方法,还有一简单的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排队问题的策略
晚上吃过晚饭,我高兴地给妈妈表演今天在学校学到的体操动作,妈妈一边夸奖我学得好,一边问我:你在学校做操时排在什么位置啊?
我想了想说:“从前往后数排在第7。


妈妈又问:“那从后往前数呢?”
我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了一下:“排在第6。


妈妈:“你们一个班要排成几列呢?”
我:“每个班要排成4列。


妈妈:“你们学校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呢?”
我:“一共有22个班。


妈妈:“假如每个班排成的都是一样的长方形队伍,那你能计算一下你们学校一共有多少人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有点无从下手,妈妈看出了我的困惑,便提醒我说:“你可以把所有的信息先整理一下,可以从已知条件想起。

”于是,我从头想了一遍:我在我们班的长方形队列里,从前往后数排第7,从后往前数排第6,学校每个班都是一样的4列队伍,一共有22个班。

从条件想起:由于我在队列中从前往后数排第7,从后往前数排第6,可以知道我们班一列有6+7-1=12(人),每班4列,那么一个班就有4×12=48(人),学校有22个班,22×48=1056(人)。

我忽然想到数学老师还教会我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要求学校一共有多少人,就要先求出一个班有多少人,因此要先算出我们班的人数,6+7-1=12(人),4×12=48(人),再求出22个班的人数,22×48=1056(人),所以学校一共1056人。

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真聪明!”,我自豪地说:“数学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