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大黄四两,川芒硝、甘草、陈皮、红花、当 归、苏木、木通各二两,枳壳四两,厚朴少许
主治:主受伤甚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 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②、行气消瘀法
(1)适用症状:伤后气滞血瘀。症见:局部肿胀、 疼痛,肢体活动受限,无便秘、腹痛等阳明腑实之症。
(2)代表方剂:
① 清热解毒为主: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 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
② 凉血止血为主:清营汤(犀角(水牛角代)、生 地黄、玄参、麦冬、银花、连翘、竹叶心、黄连、 丹参)。
④ 、开窍活血法
(1)适用症状:伤后气血逆乱、瘀血攻心。症见:神 志昏迷,狂躁不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脉涩而滑。
一、内治法
来自百度文库
伤科内治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气血、脏腑学
说为理论依据,在八纲辨证的原则为指导,临
床应用可归纳为下、消、清、开、和、续、补、
舒等方法。
(一)骨伤内治法
1.损伤的三期辨证 通常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初期:伤后1-2周内,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用“下”或“消”法,必要时用“清”和“开”。 中期:伤后3-6周内,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2)代表方剂:
① 活血消瘀为主: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 归、赤芍、生地、川芎)。
② 行气止痛为主:柴胡疏肝散(柴胡、甘草、枳 壳、白芍、香附、川芎)。
③ 行气活血并重:血府逐瘀汤(柴胡、甘草、枳 壳、赤芍、当归、生地、川芎、桃仁、红花、桔梗、 川牛膝)。
③ 、清热凉血法
(1)适用症状:伤后积瘀化热或邪毒感染。症见: 伤后身热,心烦口苦,口干咽燥。局部红、肿、热、 痛,或血热妄行,出血、衄血、咳血。舌红苔黄,脉 数。
用“和”或“续”法。 后期:伤后7-8周后,以“补气血、补肝肾、补脾胃”
为主,用“补”或“舒”法。
(1)初期
① 、攻下逐瘀法
(1)适用症状:伤后蓄瘀,阳明腑实。症见:脘 腹疼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洪大 而数有力。
(2)代表方剂:
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 草)。
年老体虚患者,宜润肠通便,方用六仁三生汤 (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柏子仁、桃仁、生 香附、生元胡、生枳实)。
灵活运用:
以上治法,在临证应用时都有一定的原则。例如治疗骨折, 在施行手法、夹缚固定等外治法的同时,内服药物初期以 活血化瘀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养血、 健壮筋骨为主。若骨折后肿胀不严重者,往往可直接用接 骨续筋之法,稍佐活血化瘀之药。
按损伤部位辨证治法
(1)按部位辨证用药
头面部:通窍活血汤、清上瘀血汤 四肢:桃红四物汤 胸胁部:复原活血汤 腹部:膈下逐瘀汤 腰及小腹部:少腹逐淤汤、大成汤 全身多处损伤: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第四章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教学目的及重点和难点:
掌握治疗的处理原则。 重点:药物治疗(三期辨证施治) 、复位手法、
夹板固定、功能锻练(动静结合) 。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第四章第一节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照辨证 施治的原则选方用药,是中医伤科学 的治病特色之一。具体可分为内治法 和外治法二大类。
(三)后期
① 、补气养血法 (1)适用症状:损伤日久,气血亏损。症见:面色 萎黄,神疲乏力,动则气短,筋骨萎软,舌淡胖,苔 薄白,脉细无力。 (2)代表方剂: 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 熟地、川芎)。
② 、补养脾胃法
(1)适用症状:伤后少动,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症见:食纳不佳,饮食不消,大便溏泄,肢体乏力, 肌肉萎缩。
(2)代表方剂:
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淮山药、甘草、 炒扁豆、炒米仁、砂仁、莲子肉、桔梗)。
③ 、补益肝肾法
(1)适用症状:损伤后期,年老体弱,肝肾易亏,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折愈合缓慢,筋伤缠 绵不愈。
(2)代表方剂:
① 偏于阴虚:左归丸(熟地、淮山药、萸肉、枸 杞子、吐丝子、龟板胶、鹿角胶、牛膝)
② 偏于阳虚:右归丸(熟地、淮山药、萸肉、枸 杞子、吐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附子、肉桂)
④ 、舒筋活络法
(1)适用症状:损伤后期,瘀血未尽,气血不畅, 复感风寒湿痹阻。症见:肢体酸胀疼痛,关节僵硬, 活动不利,遇阴雨天复发或加剧。
(2)代表方剂:
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细辛、白芷、桃仁、红 花、赤芍、甘草)。
② 、接骨续筋法
(1)适用症状:筋伤、骨折中期,筋骨已有接续但 未坚实,瘀血尚未消尽,肝肾略有耗损。症见:伤处 仍有肿痛,肢体活动受限。
(2)代表方剂:
续骨活血汤(落得打9g 、骨碎补9g 、川续断肉9g 、 煅自然铜9g 、 全当归9g 、杭白芍9g 、 鲜生地 12g 、乳香、没药(各)9g (制) 、、地鳖虫6g )
(2)主方加部位引经药——异远真人《跌损妙方·用药歌》 头部损伤:颠顶加藳本、细辛,太阳加白芷,后枕加羌活 上肢损伤:桑枝、桂枝、羌活、防风 下肢损伤:牛膝、木瓜、独活、千年健、防己、泽泻等 肩部损伤:姜黄 胸部损伤:柴胡、郁金 两胁肋部损伤:青皮、陈皮 腰部损伤:杜仲、补骨脂、川断、狗脊 腹部损伤:炒枳壳、槟榔、木香 小腹部损伤:小茴香、乌药
(2)代表方剂:
① 偏重于活血开窍:黎峒丸(牛黄、冰片、麝香、 阿魏、雄黄、大黄、儿茶、血竭、乳香、没药、三 七、天竺黄、藤黄)。
② 偏重于芳香开窍:苏合香丸。
(2)中期
① 、和营止痛法 (1)适用症状:伤后气滞、血瘀消而未尽,正气有 所耗损。症见:局部肿痛减轻,压痛仍较明显,继续 攻之有恐加重气血损耗。 (2)代表方剂: 和营止痛汤(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苏木、 陈皮、乌药、乳香、没药、川断、木通、甘草)。
(二)骨病内治法
《素问· 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 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
1 、温阳散寒法 (1)适用症状:阴寒内盛之骨痨或附骨疽。患处 漫肿酸痛,不红不热,形体恶寒,口不作渴,小便 清利,苔白,脉迟。 (2)代表方剂: 阳和汤(熟地黄30克 麻黄1.5克 鹿角胶9克 白芥 子6克(炒,研)肉桂3克 生甘草3克 炮姜炭1.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