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蛎、泽泻、栝蒌根、蜀漆、葶苈、商陆根、 海藻,各等分
治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其人小便不利 而腰以下肿者
水肿的经方
3.攻下逐水,通利二便法 不能墨守成规,腰以上肿,肺气不宣,肾气不
化,“大气”不能“一转”,因此水气不服既要 发汗解表,又要兼用渗利;腰以下肿,既应渗利, 又可应用“提壶揭盖”之法
水肿的经方
2.疏风益卫,健脾利水法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疏风益卫,健脾利水 组成:黄芪30 g,防己15 g,白术20 g,炙
甘草10 g,生姜3 片。脾虚湿盛者,加茯苓;水湿 犯肺作喘,加麻黄;水气上冲者,加桂枝,大枣4 枚。
Baidu Nhomakorabea
水肿的经方
水肿古代文献
• 水肿发病的机理通常被总结为肺失通调、 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气化失司四 个方面
专家经验之病机研究
专家经验
• 陈以平教授认为脾肾气虚是MN 发病的基本病机,脉络瘀滞、 湿热内蕴是MN 病情缠绵难愈的病理基础;
• 吴康衡则主张痰瘀互结、水毒相攻而至膜性肾病的发生; • 王永钧教授提出风湿内扰于肾是肾病综合征(NS)的关键病机 ①“风性开泄”则干扰肾之封藏,白蛋白等精微物质从尿中大 量丢失 , ②“风善行而数变”导致本病出现不稳定因素增多, 如困乏、眩 晕等症状的出现, ③风邪多与湿邪相合为病, 故肾病综合征具有“缠绵难愈”的特 点。
专家经验
• 邹燕勤主张采大补肾元、健脾益肾、搜风剔络、活 血利水等法治疗,并提出外邪可通过咽喉长驱直入, 累及肾脏,咽喉肿痛亦是肾病常见的并发症及恶化 因素
• 用药:黄芪、山药、白术等健脾益气,以期达到既 补元气之虚又调整免疫状态的效果;并且重用半枝 莲、白花蛇舌草、车前子之辈以清利热湿,以丹参、 川芎、当归、水蛭之类活血化瘀。
专家经验
• 综合上述专家的经验,中医对膜性肾病的 病机研究包括: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脉 络瘀滞、痰瘀互结、风湿内扰
专家经验
专家经验之治法治则
专家经验
• 陈以平,虚、湿、瘀、热”的四大病机及“湿热 胶着成瘀”理论,提出了健脾益气、清利湿热、 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 吴康衡将MN 分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肾阳虚衰、 精血匮竭四个证型, 相应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益 肾, 消痰软坚、散结祛瘀,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益气养血、填精补髓为主
水肿古代文献
• 张仲景《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水肿 的表里上下,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 石水和黄汗五种
• 宋·严用和《济生方· 水肿门》里将水肿分 为阴水、阳水
水肿古代文献
• 明·李梴chān在《医学入门· 水肿》提出疮毒 导致水肿的的观点
•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肿胀》说:“凡外感毒 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凡水肿等 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 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表在肺;水惟畏土,故 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 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5.温阳利水法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
治宜真武汤温阳利水。组成:附子12 g,茯苓18 g, 白术10 g,生姜12 g,白芍10 g。方中炮附子辛温大热, 扶阳消阴;生姜辛温,散寒行水;茯苓、白芍利小便, 伐水邪;白术健脾运湿,培土以制水。
水肿的经方
4.温补脾胃,化湿利水法
水肿,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舌质 淡白,脉微弱温补脾胃之法,补中益气汤则是首 选之方,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陈皮、升 麻、柴胡、当归、生姜、大枣;虚挟有寒湿之邪, 则用实脾饮:白术,茯苓,木瓜, 炙甘草,木香, 炮附子,槟榔,草果,干姜,厚朴。
水肿的经方
• 以上两方为治疗风水之方,有虚实之辨,审 其汗出脉软者,则用防己黄芪汤补卫健脾以 行水湿;审其人体实,而脉浮、恶风、身肿、 小便不利者,则用越婢汤宣肺利水以畅三焦。
水肿的经方
3.攻下逐水,通利二便法 仲景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上肿多风宜乎汗”, 发汗当用越婢加术汤。腰以下肿,“下肿多湿利 水泉”,若其人脉沉有力,当用牡蛎泽泻散。
• 王琳. 陈以平教授“微观辨证”学术思想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29-31. • 罗勤. 吴康衡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667-668. • 陈洪宇. 王永钧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证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8):438-439. • 仲昱. 邹燕勤采用益肾清利、祛风通络法治疗膜性肾病验案1则[J]. 江苏中医药,2013,45(9):52-53.
水肿的经方治疗
. 闫军堂.刘渡舟教授经方辨治水肿八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104-107
水肿的经方
1.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法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
大热,越婢汤主之 宣肺以利小便,清热以散风水之邪。 组成:生麻黄12 g,生石膏30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4枚。方中麻黄宣肺以利水, 石膏清解郁热以肃肺气下降;甘草补脾以扶 正;姜、枣调和荣卫以行阴阳
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
症状
•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 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或持续性、非肾病综合 征范围蛋白尿 • 水肿:颜面及四肢浮肿 • 中医将本病归入“水肿”、“尿浊”、“虚 劳”、“淋证”等范畴。
水肿古代文献
• 《灵枢· 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 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 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 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 《素问· 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 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 胕肿者,聚水而生病。”“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 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 水肿。” •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综上提示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关系十分密切。
治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其人小便不利 而腰以下肿者
水肿的经方
3.攻下逐水,通利二便法 不能墨守成规,腰以上肿,肺气不宣,肾气不
化,“大气”不能“一转”,因此水气不服既要 发汗解表,又要兼用渗利;腰以下肿,既应渗利, 又可应用“提壶揭盖”之法
水肿的经方
2.疏风益卫,健脾利水法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疏风益卫,健脾利水 组成:黄芪30 g,防己15 g,白术20 g,炙
甘草10 g,生姜3 片。脾虚湿盛者,加茯苓;水湿 犯肺作喘,加麻黄;水气上冲者,加桂枝,大枣4 枚。
Baidu Nhomakorabea
水肿的经方
水肿古代文献
• 水肿发病的机理通常被总结为肺失通调、 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气化失司四 个方面
专家经验之病机研究
专家经验
• 陈以平教授认为脾肾气虚是MN 发病的基本病机,脉络瘀滞、 湿热内蕴是MN 病情缠绵难愈的病理基础;
• 吴康衡则主张痰瘀互结、水毒相攻而至膜性肾病的发生; • 王永钧教授提出风湿内扰于肾是肾病综合征(NS)的关键病机 ①“风性开泄”则干扰肾之封藏,白蛋白等精微物质从尿中大 量丢失 , ②“风善行而数变”导致本病出现不稳定因素增多, 如困乏、眩 晕等症状的出现, ③风邪多与湿邪相合为病, 故肾病综合征具有“缠绵难愈”的特 点。
专家经验
• 邹燕勤主张采大补肾元、健脾益肾、搜风剔络、活 血利水等法治疗,并提出外邪可通过咽喉长驱直入, 累及肾脏,咽喉肿痛亦是肾病常见的并发症及恶化 因素
• 用药:黄芪、山药、白术等健脾益气,以期达到既 补元气之虚又调整免疫状态的效果;并且重用半枝 莲、白花蛇舌草、车前子之辈以清利热湿,以丹参、 川芎、当归、水蛭之类活血化瘀。
专家经验
• 综合上述专家的经验,中医对膜性肾病的 病机研究包括: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脉 络瘀滞、痰瘀互结、风湿内扰
专家经验
专家经验之治法治则
专家经验
• 陈以平,虚、湿、瘀、热”的四大病机及“湿热 胶着成瘀”理论,提出了健脾益气、清利湿热、 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 吴康衡将MN 分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肾阳虚衰、 精血匮竭四个证型, 相应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益 肾, 消痰软坚、散结祛瘀,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益气养血、填精补髓为主
水肿古代文献
• 张仲景《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水肿 的表里上下,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 石水和黄汗五种
• 宋·严用和《济生方· 水肿门》里将水肿分 为阴水、阳水
水肿古代文献
• 明·李梴chān在《医学入门· 水肿》提出疮毒 导致水肿的的观点
•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肿胀》说:“凡外感毒 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凡水肿等 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 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表在肺;水惟畏土,故 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 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5.温阳利水法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
治宜真武汤温阳利水。组成:附子12 g,茯苓18 g, 白术10 g,生姜12 g,白芍10 g。方中炮附子辛温大热, 扶阳消阴;生姜辛温,散寒行水;茯苓、白芍利小便, 伐水邪;白术健脾运湿,培土以制水。
水肿的经方
4.温补脾胃,化湿利水法
水肿,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舌质 淡白,脉微弱温补脾胃之法,补中益气汤则是首 选之方,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陈皮、升 麻、柴胡、当归、生姜、大枣;虚挟有寒湿之邪, 则用实脾饮:白术,茯苓,木瓜, 炙甘草,木香, 炮附子,槟榔,草果,干姜,厚朴。
水肿的经方
• 以上两方为治疗风水之方,有虚实之辨,审 其汗出脉软者,则用防己黄芪汤补卫健脾以 行水湿;审其人体实,而脉浮、恶风、身肿、 小便不利者,则用越婢汤宣肺利水以畅三焦。
水肿的经方
3.攻下逐水,通利二便法 仲景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上肿多风宜乎汗”, 发汗当用越婢加术汤。腰以下肿,“下肿多湿利 水泉”,若其人脉沉有力,当用牡蛎泽泻散。
• 王琳. 陈以平教授“微观辨证”学术思想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29-31. • 罗勤. 吴康衡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667-668. • 陈洪宇. 王永钧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证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8):438-439. • 仲昱. 邹燕勤采用益肾清利、祛风通络法治疗膜性肾病验案1则[J]. 江苏中医药,2013,45(9):52-53.
水肿的经方治疗
. 闫军堂.刘渡舟教授经方辨治水肿八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104-107
水肿的经方
1.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法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
大热,越婢汤主之 宣肺以利小便,清热以散风水之邪。 组成:生麻黄12 g,生石膏30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4枚。方中麻黄宣肺以利水, 石膏清解郁热以肃肺气下降;甘草补脾以扶 正;姜、枣调和荣卫以行阴阳
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
症状
•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 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或持续性、非肾病综合 征范围蛋白尿 • 水肿:颜面及四肢浮肿 • 中医将本病归入“水肿”、“尿浊”、“虚 劳”、“淋证”等范畴。
水肿古代文献
• 《灵枢· 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 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 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 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 《素问· 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 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 胕肿者,聚水而生病。”“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 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 水肿。” •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综上提示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关系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