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清明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清明](https://img.taocdn.com/s3/m/7e8b2646f121dd36a22d82ac.png)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上了初中,如果要问语文试卷最难的是什么,就是阅读理解如何拿到高分。
阅读理解分数比值大,并且难以踩中拿分点。
那么有没有一些实用答题技巧呢?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个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信息提炼要准确,表达的语言要精练信息的提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作答质量的高低。
这就要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次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表达的能力。
能否精练地表达出来,反映出考生是否准确地筛选整合出了信息。
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答题,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因为很多时候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
清明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a218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1.png)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
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
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在往年,我只慕春天。
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
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
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
”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
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
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
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开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
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
假设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缺乏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
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
清明答案
![清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34c02de80d4d8d15a4f41.png)
• 现代文阅读 • 10.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迈着舞步的马 美 丽的菩萨 童子嬉戏图 一笔一划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 • 11.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 .用实物来记录历史, 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 12.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 .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赋予动态美, 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 的渴望。 的渴望。 • BD
• 语言运用 • 14、(1)示例一 你在创作上花的时间太 少 示例二 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 放在卖画上 (2)示例一 你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 我的不尊重 示例二 我为你演奏,您应该倾听。 • 15、示例:美德让
《清明》阅读答案
![《清明》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457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b.png)
《清明》阅读答案《清明》阅读答案(精选2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阅读答案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秋色北宋时期山东诸城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家喻户晓。
历史上对《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以及上河的涵义曾有过一些争论,但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却无异议。
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此画所描绘的并非春景而是秋色。
从《清明上河图》诞生至今,一般都认为该画所描绘的是北宋徽宗时代东京汴梁以及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自然风光。
明代的《味水轩日记》记载,这幅画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画上不仅有宋徽宗亲笔的瘦金体题签清明上河图和双龙小印,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
并且研究者还认为,根据《东京梦华录》对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北宋时期清明时节不但要祭扫亡灵,还要举行盛大的郊游活动,这也与画中所描绘的景致相吻合。
如此说来,这幅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无疑。
但如果仔细观察画作,同时再对照当时的历史典籍,我们就会发现清明节之说令人难以置信。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左右,然而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几个孩子光着身子在街头玩耍,河岸小贩的桌上赫然摆着切开的西瓜,草帽、竹笠等御暑御阳物品在画面上也随处可见,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此时不应是乍暖还寒的北方初春季节。
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据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如果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习惯。
画面上还有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中则有这样的记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
《清明》阅读附答案
![《清明》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a4bcf2fe4733687f21aa7d.png)
《清明》阅读附答案
清明
金圣叹
清明恰是落花时,百舌声中折一枝。
恼杀东风太恶棍,公开来我手中吹。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全诗表达了诗人怎么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应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景抒怀,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①暮春时节,百鸟啼鸣,落英缤纷。
②诗人融叙述、描述、抒怀于一体,表达了爱花之意、惜春之情。
解析:第一问是对意境的分析,写了甚么景,描绘了甚么样的画面;用词要准确。
第二问是对情感的分析,爱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2)参考答案:①借代。
以“百舌”代指众鸟,百鸟啼鸣的画面光鲜可感。
②拟人。
赋与东风以人格化写法,表现春风的活泼可爱。
解析:修辞手法的判断要从诗句动身,如拟人。
要注意结合词句对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清明阅读题答案
![清明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1483014791711cd79171f.png)
清明阅读题答案【篇一:《清明》阅读及答案】>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
就在这天,望龙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
望龙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而且是晚期,而望龙在省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而且是一等奖。
透心的悲凉与由衷的喜悦如冰炭同炉,如火烧水浇。
手术前,望龙的父亲斜躺在病床上,带着与家人诀别的庄严沉重,召集至亲好友商量交待有关事宜。
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
儿子望龙正在一所寄宿制的省属重点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望龙的妈妈、舅舅、叔叔几乎一致主张,这件事要瞒住望龙。
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扒扒算算只有六个月了,不能有一丝一毫影响孩子的学习。
每周日一如既往地由望龙的妈妈送饭送菜。
望龙的妈妈要高高兴兴,不能露出一丝破绽。
孩子放假,就说爸爸出差了。
总之,要瞒得严严实实,瞒得滴水不漏。
望龙的父亲虽然没有下不了手术台,但发现已经大面积扩散了。
医生预言只有三五个月。
在医院住到年根岁底,还是回了家。
实际上只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龙天天埋头做作业,忙得连油瓶倒下来都不扶。
望龙的妈妈告诉望龙说爸爸得了甲肝,是传染病,最好不要接近。
一心只忙学习而又十分听话的望龙只知道爸爸生病了,也没有在意。
开学时,望龙跟爸爸招呼都没有打,就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家返校了。
春天万物生长,生机蓬勃,望龙的父亲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逃过大冬,逃不过清明”。
望龙的父亲终于在临近清明时被无常带走了。
清明这天也特别阴冷。
“好日不现中。
”太阳偏偏在中午时分勉勉强强露了下脸,显得有气无力。
就在这时,望龙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到了望龙叔叔打来的电话。
望龙的叔叔告诉了张老师,望龙的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打算今天下午四点钟破孝。
破孝、火化、下葬等丧仪非儿子不可。
这些环节本来需要三天,考虑到望龙学习紧张,准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特向老师请假二十四小时,明天晚上一准送孩子返校上晚自习。
张老师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两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模拟考试。
《清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清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d8a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2.png)
《清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清明①废名松树脚下都是陈死人,最新的也快二十年了,绿草与石碑,宛如出于一个画家的手,彼此互相生长。
怕也要拿一幅古画来相比才合适。
这是就看官所得的印象说话,若论实物的浓淡,虽同样不能与时间无关系,一则要经剥蚀,一则过一个春天惟有加一春之色-沧海桑田权且不管。
清明上坟,照例有这样的秩序:男的,挑了“香担”,尽一日之长,凡属一族的死人所占的一块土都走到;女的就其最亲者,与最近之处。
这一天小林起得很早,看天,是一个阴天,但似不至有雨落。
吃了早饭,他独自沿史家庄的坝走,已望见东边山上,四方树林,冒烟。
一片青山,不大分得出坟,这里那里的人看得见,因了穿的衣服。
走到松树脚下,琴子细竹坐在坟前,等候三哑点火。
已经烧了好几阵火过去了。
他小的时候也跟他的族人一路遍走二十里路的远近,有几位好事者把那莫死人的腌肉,或者鲤鱼,就香火烧吃。
他当然要尝一脔。
那几位现在都是死人了,有一个,与小林是兄弟辈,流落外方。
阴天,更为松树脚下生色,树深草浅,但是一个绿。
绿是一面镜子,不知挂在什么地方,当中两位美人,比肩-小林首先洞见额下的眼睛,额上发......叫他站住了,仿佛霎时间面对了Eternity②。
浅草也格外意深,帮他沉默。
细竹对他点一点头。
这个招呼,应该是忙人行的,她不过两手拄了草地闲坐。
琴子微露笑貌,但眉毛,不是人生有一个哀字,没有那样的好看。
(哀怨、哀婉之美)莫明其所以的境地,逝去的时光又来帮忙-他在这里牵过牛儿!劈口问三哑道:“三哑叔,我的牛儿还活在世上没有?”牛儿就在他的记忆里吃草。
三哑正在点炮放。
细竹接着响起来了-“哪里还是牛儿呢?耕田耕了几十石!---你不信我就替你们放过牛。
”琴子暗地里笑,又记起《红楼梦》上的一个“你们”。
三哑站起身,拂一拂眼睛,答小林--“哥儿应该得不少的租钱了。
【最新】《清明》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1页)
![【最新】《清明》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363c9e1b58fb770bf78a55b4.png)
【最新】《清明》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清明》阅读附答案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9.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
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5
参考答案:
8.答:虚实结合(2分)① 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
描绘出了出清明时节的凄清的景象。
(2分)② 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
孤月梨花的凄楚。
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
(2分)
(其他答案:借景抒情,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抒发清明时节的
感伤之情。
渲染烘托,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营造出清明时节的
凄清气氛。
想象,通过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表现了诗人清明
时节的伤感之情。
运用“梨花”谐音“离花”,双关人生的离别。
均可,根据
表述酌情给分)
9.答:①韩诗描画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喜悦之情和对春天
的热爱和赞美。
(2分)②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
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茫和感慨。
(3分)。
清明 丰子恺写作手法赏析
![清明 丰子恺写作手法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b901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b.png)
清明丰子恺写作手法赏析
《清明》是丰子恺的一篇作品,其写作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对其写作手法的赏析:
1. 语言朴实自然:丰子恺运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将读者带入清明节这个特定的场景中。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们清明节扫墓、踏青等习俗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清明氛围。
2. 情感真挚:丰子恺在《清明》中表达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在清明节时的感受。
他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读者深受感动。
3. 细节描写生动:丰子恺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和场景,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他通过对扫墓过程的细致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4. 寓言般的象征手法:在《清明》中,丰子恺运用了寓言般的象征手法,通过清明节这个特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死亡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5. 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子恺的写作风格独特,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却能够表达出深刻的内涵。
他的作品常常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总的来说,《清明》是一篇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其写作手法独特而深刻,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
清明阅读题及答案
![清明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c550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e.png)
清明阅读题及答案清明阅读题及答案清明王亚清明是一杯绿茶。
浅尝便一股子清气,再深啜一口,有韵了,缓得长。
人慢慢走着,走得久了就老了死了。
所以,清明最能阅见人世,到这一日来看,都是清淡得有些余韵。
或有回甘,或茶搁得多了,略涩了些。
要不干脆茶质糙些,无论何种水都经得住,倒走得更长久。
多年前,我每天泡一杯绿茶慢慢读杨绛先生的新书《我们仨》,竟在大夏天读出了清明的味道。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先生一个人在家里行走七千步,寂寞也浅,思念也淡,天地也清阔,却能把你逼得心酸起来。
一只手探入胸腔轻轻压挤似的,你的心滴滴答答成了湿毛巾。
可你看她那面庞,终是笑的。
这是杨绛先生的味道,亦是清明的味道,没有不可收拾的哀愁。
清明的味道是迂回而含蓄的,宜怀人。
祖父毕业于国立某师范学校,四十余岁便殁了三任妻子,也不再续弦,他老了以后笑说:“命硬,就不祸害人了。
”他开油坊,挑桐油下广州,为躲兵役以私塾底子考入师范,而后一辈子教书,一个人养活一家九口人。
在某个风雨如晦的时期,因为几近成为民国时期某县政府官员的身份,被折磨十余年。
他只在老了以后被梦吓醒,仍旧笑:“我还以为又回到那十年。
”笑的时候还庆幸地眨眨眼睛。
自我有记忆起,祖父就已经老了。
我像只小猫一样跟着他,白天跟他读书习字,夜里给他暖被窝。
他脚长盈尺,睡觉时直挺挺伸着一动不动。
手也纤长,一把抓住我的脚踝往被头那边扯。
“小孩子睡觉不要蜷着,挺直了,以后做人也这样。
”五岁那年去太原伯父家,半路在郑州转车,他去买票,嘱我乖乖地在广场守行李。
我便做着乖小孩,在旅行包上坐了,一等就是很久。
他买了票回来时,我揉着惺忪的眼看他,他一脸惊惧地紧紧抱着我,生怕我会从他怀里溜走似的。
伯母很多年后还爱羞我,说在太原向祖父发脾气,大冬天的把一只棉鞋都扔到水缸里了,我一直讪笑。
无论我多执拗顽劣,祖父从未生气过。
祖父自然也有呵责时。
夏天的正午,小伙伴偷偷来唤,我趁他午睡,溜了出去,顶着太阳疯跑疯玩,往往过不了多久,他便用手半遮额头摇着蒲扇来了。
《清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清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de97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3.png)
《清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清明郭文斌东走走西走走,东瞅瞅西瞅瞅,总是拿不定主意买谁家的纸。
六月有些着急,说随便买上些算了。
五月回头看了六月一眼,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五月的“不可不诚”还没有出口,六月抢先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把旁边一个卖纸的给惹笑了,说,这么好听的句子,谁教你的?六月说,没人教,自己会的。
哈,好一个自己会的,再背两句听听。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厚奁……厚奁……六月接不上来了。
五月补道: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五月背到这里,好多人围了上来,看戏的一样。
五月有些紧张了,鼻梁上渗出汗来。
六月见状,捏了五月的手,放大了音量: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接下来,姐弟二人就不知该干什么了。
六月看五月,五月的脸蛋红扑扑的,熟透的柿子一样。
五月看六月,六月的脸蛋也红扑扑的,也像熟透的柿子一样。
这是谁家的一对儿?一个女人问。
下次跟集时还来吗?六月不知如何回答,看着五月。
五月说不知道。
还来好吗?还到我们这个摊儿,我把我儿子带上,你背一下给他听,让他见识一下你们的学问,可以吗?六月说,那要看我爹让不让来。
女人说,你爹一定让来呢。
说着,转身刷刷刷地卷了一卷纸给六月,这卷纸送给你。
六月说不要钱?女人说不要钱。
六月就接过了。
五月却说不行,爹说白拿人家的东西就是偷。
六月说,爹还说如果是人家允许的就不是偷。
五月想了想,也对,就默许了。
我赞助一把蜡烛。
谢谢大妈。
不用谢,下次我也把我儿子带上,让他长长见识。
你们这不是逼人舍散嘛,看来我也得赞助一把香。
口气不好听,表情却十分的亲热。
谢谢叔叔。
还有两双手在往五月六月的口袋里装糖果。
《清明》阅读答案
![《清明》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7675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png)
《清明》阅读答案
《清明》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
②酒家:酒店。
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清明节下雨天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2)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
(3)哪里有酒店。
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37ab70740be1e640e9a5d.png)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清明例行扫墓。
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
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
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清明三天,我们每天都去上坟。
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
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须步行。
老幼都不去,我七八岁就参加。
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
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
拜过之后,自由玩耍。
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
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
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
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发音竟也悠扬可听。
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
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响了。
祭扫完毕,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作为酬谢。
然后诸人一同在夕阳中回去。
杨庄坟上只有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
父亲说这叫做“美人照镜”。
现在,几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还在照镜。
闭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
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
坟共有五六处,须用两只船,整整上一天。
同族共有五家,轮流作主。
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
这笔费用由祭田开销。
祖宗们心计长,恐怕子孙不肖,上不起坟,叫他们变成饿鬼。
因此特置几亩祭田,租给农民。
轮到谁家主持上坟,由谁家收租。
雇船办酒之外,费用总有余裕。
因此大家高兴作主。
而小孩子尤其高兴,因为可以整天在乡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饭。
船里烧出来的饭莱,滋味特别好。
因为,据老人们说,家里有灶君菩萨,把饭菜的好滋味先尝了去;而船里没有灶君菩萨,所以船里烧出来的饭菜滋味特别好。
《清明》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清明》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cf7f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3.png)
《清明》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清明》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阅读训练(一):1.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5分)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3.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2.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2分),对高洁品行的坚守(肯定、赞许)(2分)。
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2分)。
3. (3分)以乐景写哀情。
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
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答对比的酌情给分)4.(4分)①用典,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
②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
阅读训练(二):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
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3.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5.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4分)6.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清明阅读及答案
![清明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3d83b952d380eb63946d06.png)
《清明》阅读及答案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
就在这天,望龙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
望龙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而且是晚期,而望龙在省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而且是一等奖。
透心的悲凉与由衷的喜悦如冰炭同炉,如火烧水浇。
手术前,望龙的父亲斜躺在病床上,带着与家人诀别的庄严沉重,召集至亲好友商量交待有关事宜。
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
儿子望龙正在一所寄宿制的省属重点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望龙的妈妈、舅舅、叔叔几乎一致主张,这件事要瞒住望龙。
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扒扒算算只有六个月了,不能有一丝一毫影响孩子的学习。
每周日一如既往地由望龙的妈妈送饭送菜。
望龙的妈妈要高高兴兴,不能露出一丝破绽。
孩子放假,就说爸爸出差了。
总之,要瞒得严严实实,瞒得滴水不漏。
望龙的父亲虽然没有下不了手术台,但发现已经大面积扩散了。
医生预言只有三五个月。
在医院住到年根岁底,还是回了家。
实际上只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龙天天埋头做作业,忙得连油瓶倒下来都不扶。
望龙的妈妈告诉望龙说爸爸得了甲肝,是传染病,最好不要接近。
一心只忙学习而又十分听话的望龙只知道爸爸生病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了,也没有在意。
开学时,望龙跟爸爸招呼都没有打,就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家返校了。
春天万物生长,生机蓬勃,望龙的父亲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逃过大冬,逃不过清明”。
望龙的父亲终于在临近清明时被无常带走了。
清明这天也特别阴冷。
“好日不现中。
”太阳偏偏在中午时分勉勉强强露了下脸,显得有气无力。
就在这时,望龙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到了望龙叔叔打来的电话。
望龙的叔叔告诉了张老师,望龙的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打算今天下午四点钟破孝。
破孝、火化、下葬等丧仪非儿子不可。
这些环节本来需要三天,考虑到望龙学习紧张,准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特向老师请假二十四小时,明天晚上一准送孩子返校上晚自习。
《清明》阅读及答案
![《清明》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70f2c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9.png)
《清明》阅读及答案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
就在这天,望龙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
望龙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而且是晚期,而望龙在省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而且是一等奖。
透心的悲凉与由衷的喜悦如冰炭同炉,如火烧水浇。
手术前,望龙的父亲斜躺在病床上,带着与家人诀别的庄严沉重,召集至亲好友商量交待有关事宜。
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
儿子望龙正在一所寄宿制的省属重点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望龙的妈妈、舅舅、叔叔几乎一致主张,这件事要瞒住望龙。
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扒扒算算只有六个月了,不能有一丝一毫影响孩子的学习。
每周日一如既往地由望龙的妈妈送饭送菜。
望龙的妈妈要高高兴兴,不能露出一丝破绽。
孩子放假,就说爸爸出差了。
总之,要瞒得严严实实,瞒得滴水不漏。
望龙的父亲虽然没有下不了手术台,但发现已经大面积扩散了。
医生预言只有三五个月。
在医院住到年根岁底,还是回了家。
实际上只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龙天天埋头做作业,忙得连油瓶倒下来都不扶。
望龙的妈妈告诉望龙说爸爸得了甲肝,是传染病,最好不要接近。
一心只忙学习而又十分听话的望龙只知道爸爸生病了,也没有在意。
开学时,望龙跟爸爸招呼都没有打,就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家返校了。
春天万物生长,生机蓬勃,望龙的父亲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逃过大冬,逃不过清明”。
望龙的父亲终于在临近清明时被无常带走了。
清明这天也特别阴冷。
“好日不现中。
”太阳偏偏在中午时分勉勉强强露了下脸,显得有气无力。
就在这时,望龙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到了望龙叔叔打来的电话。
望龙的叔叔告诉了张老师,望龙的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打算今天下午四点钟破孝。
破孝、火化、下葬等丧仪非儿子不可。
这些环节本来需要三天,考虑到望龙学习紧张,准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特向老师请假二十四小时,明天晚上一准送孩子返校上晚自习。
张老师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两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模拟考试。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09083be1e650e53ea9923.png)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清明例行扫墓。
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
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
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清明三天,我们每天都去上坟。
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
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须步行。
老幼都不去,我七八岁就参加。
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
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
拜过之后,自由玩耍。
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
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
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
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发音竟也悠扬可听。
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
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响了。
祭扫完毕,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作为酬谢。
然后诸人一同在夕阳中回去。
杨庄坟上只有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
父亲说这叫做“美人照镜”。
现在,几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还在照镜。
闭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
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
坟共有五六处,须用两只船,整整上一天。
同族共有五家,轮流作主。
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
这笔费用由祭田开销。
祖宗们心计长,恐怕子孙不肖,上不起坟,叫他们变成饿鬼。
因此特置几亩祭田,租给农民。
轮到谁家主持上坟,由谁家收租。
雇船办酒之外,费用总有余裕。
因此大家高兴作主。
而小孩子尤其高兴,因为可以整天在乡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饭。
船里烧出来的饭莱,滋味特别好。
因为,据老人们说,家里有灶君菩萨,把饭菜的好滋味先尝了去;而船里没有灶君菩萨,所以船里烧出来的饭菜滋味特别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丰子恺《清明》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清明例行扫墓。
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
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
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清明三天,我们每天都去上坟。
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
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须步行。
老幼都不去,我七八岁就参加。
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
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
拜过之后,自由玩耍。
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
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
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
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发音竟也悠扬可听。
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
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响了。
祭扫完毕,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作为酬谢。
然后诸人一同在夕阳中回去。
杨庄坟上只有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
父亲说这叫做“美人照镜”。
现在,几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还在照镜。
闭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
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
坟共有五六处,须用两只船,整整上一天。
同族共有五家,轮流作主。
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
这笔费用由祭田开销。
祖宗们心计长,恐怕子孙不肖,上不起坟,叫他们变成饿鬼。
因此特置几亩祭田,租给农民。
轮到谁家主持上坟,由谁家收租。
雇船办酒之外,费用总有余裕。
因此大家高兴作主。
而小孩子尤其高兴,因为可以整天在乡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饭。
船里烧出来的饭莱,滋味特别好。
因为,据老人们说,家里有灶君菩萨,把饭菜的好滋味先尝了去;而船里没有灶君菩萨,所以船里烧出来的饭菜滋味特别好。
孩子们还有一件乐事,是抢鸡蛋吃。
每到一个坟上,除对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还有一只小匾,内设小鱼、小肉、鸡蛋,酒和香烛,是请土地爷爷吃的,叫做拜坟墓土地。
孩子们中,谁先向坟墓土地叩头,谁先抢得鸡蛋。
我难得抢到,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
第三天上“私房坟”。
我家的私房坟,又称为旗杆坟。
去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人,父母和我们姐弟数人。
吃了早中饭,雇一只客船,慢吞吞地荡去。
水路五六里,不久就到。
祭扫期间,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来问讯,送我们些春笋。
我们也到这庵里去玩,看见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见天日。
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
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
1、作者说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
请你概括上“大家坟”那天孩子们的两件“乐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叙述了家人扫墓的情形,但是有些笔墨也介绍了醇厚的民风。
请你摘抄一个可以表示这一内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难得抢到,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
”这鸡蛋味道真的比平时好吃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而富含韵味。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文中的一个场景。
(不少于60字)
示例:文中上坟路上的情景令人难忘。
一行人快乐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一位长者挑着一担祭品走在最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则在队伍中跑进跑出。
一会儿到桃树下折一枝桃花,一会儿又钻进蚕豆地里捧出一把鲜嫩的蚕豆夹,活泼欢愉的模样逗得大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文中的情景令人难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于是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美人照镜”。
我们民族文化中有很多这样富含韵味的景物名称,请你写出一个并作简略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吃船里烧出的饭菜;抢鸡蛋吃(任选两个内容,大意对即可。
)…点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页第8页)…但是因为这时候孩子们快乐开心,所以觉得比平时好吃。
(言之成理即可。
)4、“略”。
(内容参照示例,符合要求即可。
)5、略。
(大致符合要求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