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舞曲》教案

合集下载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引言:小步舞曲是一种流行的社交舞曲,源于欧洲,流行于世界各地。

它以简单明快的节奏和优雅的舞蹈动作而闻名,是许多舞蹈爱好者喜爱的选择。

本教案旨在向初学者介绍小步舞曲的基本步伐和技巧,帮助其快速入门并享受这种美妙的舞蹈。

一、基本步伐解析小步舞曲的基本步伐包括“前方步”、“后方步”、“侧步”和“摆动步”等。

以下是每种步伐的详细解析。

1. 前方步:前方步是小步舞曲的基础步伐之一。

步伐如下:- 步伐1:将左脚放在前方,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 步伐2:将右脚放在前方,并将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 重复以上步骤,形成连续的前方步。

2. 后方步:后方步与前方步相反,步伐如下:- 步伐1:将左脚放在后方,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 步伐2:将右脚放在后方,并将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 重复以上步骤,形成连续的后方步。

3. 侧步:侧步是小步舞曲中的特殊步伐,步伐如下:- 步伐1:将左脚放在左侧,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 步伐2:将右脚放在右侧,并将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 重复以上步骤,形成连续的左侧步和右侧步。

4. 摆动步:摆动步是小步舞曲中的轻快步伐,步伐如下:- 步伐1:将左脚向左前方放下,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 步伐2:将右脚向右前方放下,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 重复以上步骤,形成连续的左摆动步和右摆动步。

二、正确姿势和技巧除了掌握基本步伐之外,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对于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和舞蹈阐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姿势和技巧:1. 姿势挺直:保持正确的站姿非常重要。

站直身体,收紧核心肌肉,挺起胸腔,将肩膀放松下沉,双臂自然下垂。

2. 步伐轻盈:小步舞曲强调舞者的步伐轻盈和优雅。

在舞蹈中,尽量将步伐放轻放松,保持身体平衡。

3. 节奏感:小步舞曲的节奏感是其魅力之一。

通过练习和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舞者能够更好地与音乐同步,并准确传达舞蹈的情感。

4. 手臂姿势:手臂姿势可以为舞蹈增添美感。

保持手臂放松自然,与舞蹈动作相呼应,并与舞伴的手臂息息相应。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巴洛克时期音乐》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对小步舞曲的介绍与欣赏。

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盛行于18世纪的宫廷舞蹈音乐,具有优雅、庄重的特点。

通过对小步舞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小步舞曲的鉴赏能力,感受其音乐特点。

3. 引导学生参与小步舞曲的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小步舞曲的起源、发展及其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小步舞曲乐谱。

2. 学具:乐器(如小提琴、长笛等)、舞蹈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巴洛克时期宫廷舞蹈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2. 讲解:介绍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分析其音乐结构。

a. 播放小步舞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练习。

b. 分析小步舞曲的乐谱,讲解其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

3. 欣赏:播放经典的小步舞曲作品,如巴赫的《小步舞曲》等,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魅力。

4. 实践:分组让学生尝试演奏小步舞曲,体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

a. 学生自由选择乐器,进行分组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巴洛克时期音乐小步舞曲起源:17世纪发展:18世纪音乐特点:节奏、旋律、和声2. 小步舞曲音乐结构ABAB七、作业设计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知识,如其他舞曲、器乐作品等,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

小步舞曲音乐教案

小步舞曲音乐教案

小步舞曲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课《小步舞曲》。

该曲是巴赫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一部,以优美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展现了法国宫廷的生活场景。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特点,学会简单的音乐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创作背景,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欣赏《小步舞曲》,了解其音乐特点。

难点: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乐谱、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流行歌曲《小步舞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

2. 欣赏原版《小步舞曲》:通过音响或投影仪播放乐曲,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风格和特点。

3. 分析乐曲: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探讨乐曲的表现力。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情感,分享自己的见解。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跟随钢琴或音响一起学唱《小步舞曲》,感受乐曲的韵律。

六、板书设计1. 曲名:《小步舞曲》2. 作曲家:巴赫3. 音乐特点: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4. 节奏变化:弱、强、弱、强5. 音乐情感:愉悦、欢快七、作业设计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小步舞曲》,让学生了解了乐曲的特点和音乐鉴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关注乐曲的细节。

作业布置旨在让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和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可组织学生进行《小步舞曲》演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同时,可推荐学生欣赏巴赫的其他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乐曲的背景知识:介绍巴赫以及《小步舞曲》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古典音乐欣赏》中的《小步舞曲》。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和演奏形式,详细内容如下:1. 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3. 欣赏并学唱《小步舞曲》经典作品;4. 学习《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和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2. 通过学唱《小步舞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3. 学习《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教学重点:学唱《小步舞曲》经典作品,掌握《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谱架;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小步舞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c. 介绍《小步舞曲》的演奏形式和技巧。

3. 欣赏与学唱:a. 欣赏经典《小步舞曲》作品,如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b. 学唱《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c. 分组合作,进行《小步舞曲》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小步舞曲》进行演奏练习;b. 学生展示演奏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c. 针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b. 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介绍其他著名的《小步舞曲》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小步舞曲》2. 内容:a. 《小步舞曲》起源与发展;b. 《小步舞曲》音乐特点:旋律、节奏、和声;c. 欣赏与学唱:《G大调小步舞曲》;d. 演奏技巧与形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G大调小步舞曲》,并进行演奏练习。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的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学习法国作曲家巴赫的《小步舞曲》。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使学生了解巴赫的音乐风格,掌握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及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步舞曲》。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小步舞曲》,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小步舞曲音乐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步舞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乐谱架。

2. 学具:乐谱、音乐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其他巴赫的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巴赫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巴赫及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讲解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3. 示范:教师演奏《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4. 练习:学生跟唱《小步舞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巴赫《小步舞曲》2. 小步舞曲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练习本抄写《小步舞曲》乐谱,并标注出音乐特点。

2. 答案:请学生将自己的作业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教师进行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巴赫的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次教案中,教学难点是小步舞曲音乐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步舞曲》。

这两个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步舞曲音乐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小步舞曲是巴洛克时期的典型音乐形式,其特点是节奏轻快、旋律优美。

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把握这种音乐形式的特点,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听力训练。

歌曲小步舞曲教案

歌曲小步舞曲教案

歌曲小步舞曲教案一、教案概述小步舞曲是一种欧洲传统的舞蹈,节奏活泼快速,受到广大学生喜爱。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简单编排,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2. 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3. 能够通过舞蹈展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自信。

三、教学内容1. 小步舞曲基本舞步的教学:a. 站姿和基本动作:优雅的站姿和动作是小步舞曲表演的基础,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b. 前进和后退:教授学生如何在节奏上前进和后退,通过练习和配合音乐,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把握能力。

c. 转身和跳跃:引导学生学习小步舞曲中的转身和跳跃动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身体灵活度。

2. 小步舞曲简单编排的教学:a. 音乐选择: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舞蹈难度的小步舞曲音乐。

b. 舞蹈编排: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特点,教授学生一套简单而有趣的舞蹈编排,注重学生的个人发挥和创意。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a. 活动筋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伸展和放松动作,准备好身体。

b. 节奏感训练:利用音乐和节奏器材,进行节奏感训练,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基本舞步的教学:a. 站姿和基本动作:示范正确的站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b. 前进和后退:通过音乐的指导,让学生按照节奏前进和后退,逐渐提高速度和灵活度。

c. 转身和跳跃:教授学生翻转和跳跃的技巧,通过多次练习和反复演练,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

3. 小步舞曲编排的教学:a. 音乐选择:选取一首小步舞曲音乐,让学生熟悉曲目。

b. 舞蹈编排: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设计一套简单而有趣的舞蹈编排,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个人创意。

4. 表演练习与反馈:a.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步舞曲的集体表演。

b. 教师及同学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表演练习中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巴洛克舞曲》中的《小步舞曲》。

详细内容包括《小步舞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演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创作背景,认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2. 通过学习《小步舞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让学生掌握《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

2. 教学重点:《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长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背景,引出《小步舞曲》。

2. 新课内容:(1)欣赏《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其旋律特点和舞曲风格。

(2)分析《小步舞曲》的曲式结构,讲解旋律走向和节奏变化。

(3)示范演奏《小步舞曲》,讲解演奏技巧。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小步舞曲》的演奏练习。

(2)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3)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和指导。

4. 例题讲解:以《小步舞曲》中的一个乐句为例,讲解演奏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伴奏,进行《小步舞曲》的演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2. 《小步舞曲》曲式结构3. 《小步舞曲》演奏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小步舞曲》的演奏,注意音乐表现力。

2. 答案: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能够熟练演奏《小步舞曲》,表现出舞曲的风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演奏水平有所提高,但对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巴洛克时期的舞曲,如《帕萨卡利亚》、《赋格》等,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小步舞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

2.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五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五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学习《小步舞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步舞曲》的背景知识介绍。

2. 《小步舞曲》的旋律分析。

3. 《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步舞曲》的旋律学习及演奏。

2. 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节奏把握和音准控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讲解、示范、练习等教学方法。

2.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小步舞曲》的旋律和节奏。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步舞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聆听《小步舞曲》,分析其旋律特点,讲解相关乐理知识。

3. 演奏技巧指导:示范演奏《小步舞曲》,讲解演奏技巧,如节奏、音准等。

4.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老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讨论、练习《小步舞曲》,相互交流心得。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奏,展示学习成果。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小步舞曲》的旋律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演奏《小步舞曲》时的节奏感和音准控制。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所学成果。

3. 邀请专业音乐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艺术。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小步舞曲》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

2. 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 乐谱:《小步舞曲》的乐谱及其相关资料。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步舞曲》的背景知识,分析旋律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演奏技巧,进行基本练习。

巴赫《小步舞曲》教案设计

巴赫《小步舞曲》教案设计

巴赫《小步舞曲》教案设计一、引言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小步舞曲》以其明快活泼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本教案旨在通过巴赫《小步舞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同时拓展学生对巴洛克音乐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巴赫及其作品《小步舞曲》;2. 学习和演奏《小步舞曲》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情感表达和感知能力;4. 拓展学生对巴洛克音乐的认识及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准备1. 巴赫《小步舞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2.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3. 学生的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4. 巴赫及巴洛克音乐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学生观看一段巴赫《小步舞曲》的演奏视频,引发学生对该曲目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音乐风格,了解并提问“巴洛克音乐”这一概念。

第二步:了解巴赫及其作品《小步舞曲》(15分钟)1. 展示巴赫及其作品的相关图片或文字资料,介绍巴赫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播放巴赫《小步舞曲》的音频,让学生聆听,并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第三步:学习和演奏《小步舞曲》旋律(40分钟)1. 教师演示并分解《小步舞曲》的旋律,重点讲解乐曲的基本节奏、音域和音符搭配。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乐器。

3. 让学生按照学习的旋律和节奏,用乐器演奏《小步舞曲》。

4.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演奏,纠正他们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步:情感表达与欣赏(30分钟)1. 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对曲目的感受,设计并表演一段表达巴赫《小步舞曲》情感的舞蹈或戏剧小片段。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分享对曲目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学生分享学习巴赫《小步舞曲》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补充巴洛克音乐相关的知识,介绍巴赫的其他经典作品。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旋律之美”中的《小步舞曲》章节。

《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宫廷舞蹈音乐,具有优美、典雅的特点。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发展及其音乐特点,并以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为例,进行作品分析和鉴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发展及其音乐特点。

2. 学会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

3. 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小步舞曲》音乐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小步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2. 讲解:(1)介绍《小步舞曲》的起源、发展及其音乐特点。

(2)分析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

3. 欣赏:(1)教师演奏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2)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身体律动,感受音乐的美。

4. 例题讲解:(1)分析《G大调小步舞曲》的旋律走向。

(2)讲解《G大调小步舞曲》中的和声进行。

5.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G大调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和鉴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小步舞曲》2. 内容:(1)起源、发展及音乐特点(2)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分析(3)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小步舞曲》,并写出其音乐特点。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著名的《小步舞曲》作品。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鉴赏活动,提高其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巴洛克时期音乐》,详细内容为对小步舞曲的介绍与分析。

小步舞曲是一种源于法国的宫廷舞蹈音乐,后演变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具有优美、典雅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小步舞曲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对小步舞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步舞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难点:小步舞曲的创作技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教材、黑板。

2. 学具:钢琴、五线谱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为学生展示一段小步舞曲的演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小步舞曲的优美与典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小步舞曲的基本节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4. 旋律分析: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5. 例题讲解:讲解小步舞曲创作技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创作一段小步舞曲旋律,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小步舞曲的基本节奏、旋律特点。

3. 小步舞曲创作技巧及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步舞曲为创作主题,创作一首钢琴小品。

2. 答案: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其他时期的小步舞曲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掌握基本的音乐创作技巧”。

2. 教学难点中的“小步舞曲的创作技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 教学过程中的“旋律分析”和“例题讲解”。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步舞曲》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小步舞曲的定义、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和声特点等。

具体曲目以巴赫的《小步舞曲》为例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包括起源、发展、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小步舞曲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小步舞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节奏特点和和声特点。

教学重点: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小步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小步舞曲的定义和起源。

2. 知识讲解:(1)介绍小步舞曲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史。

(2)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和和声特点。

(3)以巴赫的《小步舞曲》为例,讲解小步舞曲的音乐结构和创作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示范演奏《小步舞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4. 例题讲解:(1)出示一道关于小步舞曲旋律创作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2)出示一道关于小步舞曲节奏创作的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步舞曲的旋律部分。

(2)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步舞曲的节奏部分。

六、板书设计1. 小步舞曲的定义、起源、发展历史。

2. 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和声特点。

3. 巴赫《小步舞曲》的音乐结构及创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具有小步舞曲特点的旋律片段。

2. 答案要求:旋律流畅,符合小步舞曲的节奏和和声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步舞曲的特点和创作技巧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节奏和和声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小步舞曲音乐教案

小步舞曲音乐教案

小步舞曲音乐教案【篇一:《小步舞曲》教案】巴赫《小步舞曲》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题《格林童话的故乡》是六年级上册艺术教材第六单元《莱茵河畔》中的第一课题的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小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这首《小步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问,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大多的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

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主体、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识,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今天让我们跟着音乐,踩着优雅的舞步走进音乐教室。

播放《小步舞曲》音乐)唱《师生问好歌》,提醒坐姿,进行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话故事伴随我们成长,它使我们的童年更加美好,这就是三、走进巴赫1.说起德国的音乐家,我们在上学期已经了解了谁? 学生回答:德国的音乐家,乐圣一一贝多芬。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小步舞曲的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

2. 加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

2. 教室中央空旷的地方作为舞蹈区域。

3. 提前选择好适合的小步舞曲音乐。

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们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包括头部、肩部、手臂和腿部的拉伸运动,以及踏步和摇动身体等动作。

2. 学习基本舞步:a. 第一步:师生们站成队列,教师示范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包括前进、后退、左移、右移等。

学生们跟随着教师一起练习,注意身体的平衡和脚步的轻盈。

b. 第二步:继续在原地进行基本舞步的练习,同时引入旋转动作,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学生们可以先在原地旋转,随后慢慢尝试在舞蹈区域内旋转。

3. 组合舞蹈动作:a. 将基本舞步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舞蹈动作。

示范一个简单的组合舞蹈动作,例如:“前进-右移-后退-左移-旋转”等。

教师逐步教学,学生们跟随着练习。

b. 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练习,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编排出一段小步舞曲,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4. 音乐配合:a. 教师放上小步舞曲的音乐,带领学生们跟着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

学生们可以根据音乐的快慢和节拍进行表演,增强舞蹈的艺术感。

b. 鼓励学生们在音乐中自由发挥,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个性和情感。

5. 结束: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放松活动,包括深呼吸、舒展四肢等动作,以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疲劳。

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孩子们喜欢、乐于参与的小步舞曲舞蹈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同时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和自由发挥,学生们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小步舞曲的技巧训练,并鼓励学生们表现更多的创意和个性。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特点。

2.学习小步舞曲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动作。

3.能够跳一段简单的小步舞曲。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播放器和合适的小步舞曲音乐。

2.学生准备适合的舞蹈服装和舞鞋。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特点1.展示一段小步舞曲视频,并简要解释小步舞曲的起源和特点。

2.与学生一起讨论小步舞曲的特点,如舞曲的快节奏、优美的舞姿等。

第二课时:学习小步舞曲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动作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基本技巧,如步伐、转身、舞姿等。

2.学生们根据教师示范练习基本技巧和动作。

第三课时:跳一段简单的小步舞曲1.学生们练习基本技巧和动作,教师进行适时的纠正和指导。

2.选择一段简单的小步舞曲音乐,学生们按照音乐的节奏跳舞。

3.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小步舞曲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小步舞曲的起源和特点,学习了基本的技巧和动作,并通过跳一段简单的小步舞曲来巩固所学。

这次教学使学生们的舞蹈技巧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小步舞曲的魅力。

五、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尝试学习更复杂的小步舞曲,提高技巧水平。

2.组织学生进行小步舞曲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3.邀请舞蹈专家进行指导,提供更系统的舞蹈训练课程。

以上是小步舞曲教案的内容,请学生们根据教案进行学习和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相信大家可以掌握小步舞曲的技巧,展示出优美的舞姿和热情的表演。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小步舞曲》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小步舞曲》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小步舞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步舞曲》是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和学唱《小步舞曲》,感受其优雅的旋律和节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典音乐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接触和了解古典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并学唱《小步舞曲》,感受其优雅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对《小步舞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小步舞曲》,感受其旋律和节奏特点。

2.难点:理解并把握《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能够独立演奏或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小步舞曲》,感受其旋律美。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演唱《小步舞曲》,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分组进行演唱、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探究法:引导学生探讨《小步舞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步舞曲》乐谱2.教学设备:钢琴、音响设备3.教学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小步舞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或演唱《小步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小步舞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风格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步舞曲》的特点和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小步舞曲》,尝试分析其音乐特点。

8.板书(课后)《小步舞曲》旋律优雅节奏轻快古典音乐合作精神教学过程共计50分钟。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步舞曲》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基本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演奏技巧。

通过学习小步舞曲,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步舞曲的基本结构和旋律特点,能正确演奏小步舞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旋律变化和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小步舞曲的基本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演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乐谱、黑板。

学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小步舞曲的基本结构,分析乐谱。

(2)讲解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3)示范演奏小步舞曲,让学生跟随学习演奏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小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奏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例题讲解:针对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奏小步舞曲,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步舞曲的基本结构:(1)A段:主题部分(2)B段:对比部分(3)A'段:主题再现部分2. 小步舞曲的旋律特点:优美、流畅、节奏明快。

3. 演奏技巧:弓法、指法、音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小步舞曲,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奏小步舞曲,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提高音乐素养。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拓宽音乐视野。

(3)开展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步舞曲的旋律变化和演奏技巧。

小步舞曲(教案)人教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小步舞曲(教案)人教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5.体验小步舞曲的舞蹈特点,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
6.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小步舞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对《小步舞曲》的欣赏和分析,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学唱《小步舞曲》,掌握其旋律、节奏,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的结合使得学生们对小步舞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通过举例和比较,学生们对附点音符和连音等难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舞蹈动作创编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我发现,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们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2)理解小步舞曲的曲式结构,特别是ABA形式的特点;
(3)了解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和舞蹈特点,体验其音乐风格;
(4)通过学唱和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在教授旋律和节奏时,重点关注学生对音准、节拍的掌握,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演唱《小步舞曲》。
2.教学难点
(1)准确地把握小步舞曲的节奏,特别是附点音符和连音的演唱;
小步舞曲(教案)人教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小步舞曲》教案,选自人教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欣赏《小步舞曲》经典作品,如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
3.学唱《小步舞曲》,掌握其旋律和节奏;
4.分析《小步舞曲》的曲式结构,了解其ABA形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步舞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不仅积极投入到学唱和舞蹈创编中,而且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几点反思: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

小步舞曲教案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

2. 学生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跳出基本的小步舞曲。

3.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力。

4. 通过舞蹈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

2. 学生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跳出基本的小步舞曲。

三、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小步舞曲的音乐和舞蹈教材。

2. 教学工具: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等。

2. 教学动作(1)教师向学生展示小步舞曲的基本动作,包括两步、转身、合步等。

(2)教师逐步教授每个动作的详细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3)帮助学生纠正动作中的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身体的力量控制动作的幅度和舞步的节奏。

(4)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步舞曲的基本编排方式,包括行进、集体转向等。

3. 音乐伴奏训练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小步舞曲的舞蹈训练,逐渐熟悉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配合,并逐步完善动作的细节和整个舞蹈的表现力。

4. 集体编排学生分组进行小步舞曲的集体编排,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确定编排的舞蹈动作和表现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

5. 组织演出学生完成编排后,进行小步舞曲的演出。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舞蹈的整齐划一、节奏感和舞台表现力,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五、教学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夸奖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课后练习和反思学生课后进行小步舞曲的反复练习,并记录自己的练习情况和体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并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跳出基本的小步舞曲。

此外,通过集体编排和演出的过程,学生还能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小步舞曲》教学设计3篇

《小步舞曲》教学设计3篇

《小步舞曲》教学设计3篇《小步舞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学会打三拍子的节奏学生会背唱整首歌学生能边唱歌曲边跳舞蹈教学重点:学生边唱边跳教学难点:掌握好三拍子的节奏跳舞和唱歌教学准备:多**、钢琴教学过程:师生互相问好。

同学们咱们之前认识了不少伟大的音乐家,那么今天咱们接着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巴赫简单介绍巴赫(课件:音乐家之父-巴赫1685年出生于德国,他是伟大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同时又是演奏家和***,他的作品有室内乐、协奏曲、古钢琴曲和管风琴曲,要想真正了解巴赫就要从了解他的音乐开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巴赫的世界,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他的其中一个作品《小步舞曲》。

1、聆听歌曲范唱(音频)(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唱起来,这样,我们先来体验这首歌曲。

)这首歌是根据《巴赫初级钢琴集》中第一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乐段旋律,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

)(师:巴赫一生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而教材上推荐的这一首,不仅是巴赫小步舞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而且是巴赫全部作品中较为流行的通俗作品。

)2、再次播放音乐(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演唱中特别要关注小步舞曲的音乐以及节奏特点。

)节拍:三拍子强弱规律:强弱弱速度:中庸风格:典雅高贵3、学习打三拍子的节奏强弱规律:强弱弱4、教师带唱谱子两遍要求节奏准确5、带唱旋律一遍要求把歌曲的舞蹈性唱唱出来6、唱歌词,要求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要在歌声中体现出来7、背唱歌词要求节奏准确旋律具有舞蹈性8、同学们大家是怎样产生小步舞的吗?为什么不叫大步舞或者别的什么舞呢?起源:法国民间一种宫廷礼仪舞蹈为小步舞所写的乐曲就叫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原是法国的土风舞蹈,十七世纪中叶,大约1650年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

9、说了这么多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步舞是怎样的呢?播放小步舞的视频资料《皇后宫廷小步舞》10、学跳小步舞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小步舞难不难呀?(不难)那么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习几个小步舞的简单动作呢?(想)11、边唱边跳小步舞曲(师:明确了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再次演唱的时候,可以把我们以往学习音乐的经验迁移到这里,用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来!让我们来当一回宫廷里的舞者和乐手,把男孩子的绅士风度,女孩子的典雅高贵融入音乐中,边唱边律动……)12、指名学生**表演13、总结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演唱和跳了《小步舞曲》,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歌曲中男孩的绅士风度和女孩的典雅高贵带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要勇于谦让*时走路要抬头挺胸不要养成弯腰驼背的毛病,你们做得到吗?(做的)好!那么咱们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材分析
《小步舞曲》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于1779─1780年,原本是《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后来常用作单独演出,是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乐曲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度齐奏呈现,音乐优美典雅。

主题反复后出现的主题旋律,宛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柔和而舒展。

中间部主题以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组成,具有华丽而典雅的色彩。

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整首音乐具有明显的18世纪宫廷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非常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

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教师介绍作者。

(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3、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①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

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师:我们暂且把第一旋律当作描写公主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它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表现乐曲轻巧俏皮的感觉。

师:我们模仿骄傲的公主来跳一跳吧。

(三步舞)
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让我们与公主来合作一段舞蹈吧。

(随女同学转圈)
②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教学要求:熟悉第二部分旋律,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请跟着乐曲划拍,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

生:每拍四个音,节奏紧凑,旋律流畅华丽。

师: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

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

(三)听赏第三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教学要求:熟悉第三部分音乐的情绪。

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

(学生活动)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5、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

(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三、课堂小结
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
奏的形式。

据说,本曲是为庆贺萨尔茨堡贵族罗比尼希的长子齐格蒙德从萨尔茨堡大学毕业而作。

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再多一些了解《小步舞曲》的知识,也可以听赏如贝多芬、巴赫等名家的相同题材作品,横向的了解这一风格的音乐,扩展我们的艺术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