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色彩论文:当代山水画对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的继承与转换
中国青绿山水画,一个色彩缺失的时代,真的会五色令人目盲吗?
中国青绿山水画,一个色彩缺失的时代,真的会五色令人目盲吗?在中国绘画批评的传统里,一向认为青绿山水不是高品,而文人写意画才是画中正宗。
似乎只有水墨才是真正的传统,才具备真正的民族特色。
这种顽固的思维定式,缘于人们把元明清以来盛行的文人画定为传统本宗。
元明清画坛推崇文人水墨画的清幽、雅逸、疏简,讲究黑白之韵,以禅的荒寒清冷为最高境界,以'深情冷眼'看世界的方式为最高美学追求。
这是文人士大夫对绘画选择的结果,并不是绘画本身自然发展的结果。
董其昌的'南北宗'学说在提倡'南宗'柔润、含蓄画风的同时,对青绿山水给以了最为致命的一击,'色彩'与'水墨'、'青绿画'与'文人画'成为互不相容的概念。
其实,他错在了在指出两种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的同时,却没有说明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气质去选择并决定绘画的创作方向;在'崇南贬北'的同时,忘记了只求柔静而没有强烈情感与魄力的艺术作品,是缺乏感染力的。
贵族气是一种高尚、华贵的气质,无可指责;而气势雄浑、豪纵的青绿山水画原本就以一种健康的美学心态作为依托,表现了儒家提倡的至大至刚的宏伟气派与入世阳刚的灿烂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庄子'磅礴万象'、'挥斥八极'的美学观点。
这种由唐宋至元明清的色彩向水墨的移行,实质上,是封建社会中国文化气候由强健阳刚向低沉内敛转变的缩影。
没有什么比眼看着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形式渐至衰微、无可挽回更让人痛心了。
那是一个色彩缺失的时代。
毕竟,真实的色相世界是无法回避的。
当代人的视觉感受力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声、光、电技术的刺激下变得更加敏感,传统的审美趣味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品味及情感需求。
许多画家仍只坚持走文人画的路子而不太重视绘画的色彩,除了以上所说的数百年来的心理定式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今处在一个青绿山水画继承的断代时期。
青绿山水解析
青绿山水解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青绿山水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种风格,以描绘山水为主题,将自然景物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生气。
青绿山水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绘画史上,青绿山水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是中国山水画的典范。
青绿山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色彩鲜明。
青绿山水在使用颜色上非常讲究,主要以青蓝色和绿色为主调,辅以少量的红、黄等暖色调。
这种色调的运用使画面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二、笔墨简练。
青绿山水在笔墨运用上注重精简,偏向于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山水的轮廓和纹理,不注重细节的描绘。
这种简练的笔法不仅能让画面更富有动感,还能让观者有更多的联想空间,增加观赏性。
三、造型生动。
青绿山水在形式上多以山、水为主题,将自然景物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生气。
通过运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使画面更具有鲜明的对比和层次感,让观者仿佛置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意境深远。
青绿山水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注重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
在青绿山水作品中,往往能看到画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以及对生命、历史、文化的思考。
这些深刻的意境会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产生共鸣和思考。
青绿山水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观念。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青绿山水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在今天,青绿山水依然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不仅仅是一种画风,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
青绿山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除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对自然的热爱。
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青绿山水画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自然的奇幻和壮美。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贯穿于整个青绿山水画系列,使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内涵。
青绿山水与现代山水创作融合
青绿山水与现代山水创作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山水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
因此,艺术家们开始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将青绿山水与现代艺术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山水画介绍、青绿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的特点、融合方法等角度,讨论青绿山水与现代山水创作融合的现状与趋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山水画。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类型之一,被誉为“文人画”的代表之一。
其内容主要描绘自然山水景色,艺术家们借助画笔来表现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传统的山水画往往采用青绿山水的色彩,通过水墨线条、山、水、云、石等元素来营造出一种纯粹的意境。
然而,这种传统的风格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过于古典、陈旧,难以产生共鸣。
青绿山水画是山水画中的一个分支,与宋代的文人画风格类似。
其首要特点是使用中性色彩,以青绿色为主,营造出清新、高雅的氛围。
在画面构图上,青绿山水画经常采用“半山半水”的布局,用极少的元素来表现整个画面。
这种简约的风格给人以静谧之感,适合人们寻求内心宁静的情志。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青绿山水画开始与现代性结合。
现代山水画不再局限于山水自然环境的描绘,而更多地把画面设置在人类活动的城市环境中。
现代山水画主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在表现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类活动与文化的表达。
现代山水画采用鲜艳的色彩和新颖的构图手法,更注重表现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青绿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的融合,代表了艺术家们对于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颖等不同元素的探索和实践。
这种融合常常表现为把传统的青绿山水元素融入到现代画面中,或者是将现代性的元素融入到山水画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例如,在青绿山水画中加入工业化元素,或者在现代山水画中添加传统山水画的风格元素。
青绿山水与现代山水的融合不仅给人带来了新鲜感,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传统山水画。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尝试青绿山水与现代山水的融合,这一创新的艺术形式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比较之我见
明代文徵明在《衡山论画山水》中说:“余闻上古之画,全尚设色,墨法次之,故多青绿;中古始变为浅绛,水墨杂出。
”这句话清楚地交代了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的发展状况,即青绿山水相比于水墨山水在山水画发展初期更占上风;而在宋元之后,大量的文人加入绘画队伍促使水墨山水成为绘画的主流。
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两种艺术样式的审美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青绿山水受到传统的五色理论的影响突出装饰性,而水墨山水受到道家思想、禅学影响则突出玄与素、简淡空灵的意境之美。
一、青绿山水—丹青先行(一)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在汉代,山水画一般是以衬景的形式出现,发挥政教功能。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使得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发生巨大变化,玄学、佛学兴起,儒学失去往日的统治地位。
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隐居山林,潜心问道,绘画的功能也从过去的说教向审美转变,促使山水画走向萌芽阶段。
青绿山水之所以在魏晋萌芽,首先是因为其借鉴了人物画技法,如人物画方面“画家四祖”之一的张僧繇就用“朱及青绿”的方式进行创作;其次就是山水画理论的出现,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详细地讲述了山水画构思过程,记载了山水与人物的布局,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也对这时的山水画有很大的影响。
(二)发展与成熟:隋唐时期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此前三百多年的社会动荡,也促进了经济、文化、艺术的繁荣。
隋代出现了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即展子虔的《游春图》。
这幅作品具有“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虽然没有出现皴法,但是从其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青绿山水画已然走向成熟,直接影响到大小李将军。
[1]到唐代,青绿山水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国朝山水第一”的李思训就是这一时期的核心画家。
他的作品笔格遒劲,使青绿山水画法成为典范并达到成熟,有《江帆楼阁图》传世。
其子李昭道继承家学,被元代汤垕《画鉴》称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作品有《明皇幸蜀图》。
从展子虔到李昭道,青绿山水画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初步完成。
山水画的色墨关系及创新分析
艺术探讨山水画的色墨关系及创新分析梁佑安(四川大学,山西,太原 030009)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使得民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效的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壮大。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说,中国山水画拥有完善的绘画体系,与西方国家的油画等艺术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别。
我国山水画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写实性,在山水画之中蕴含着大量的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了长时间的历史的洗礼,使得山水画的创作水平在不断的提升。
关键词:山水画;色墨关系;创新引言:青绿山水创作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历史环境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各个国家商业往来十分的频繁,各个民族之间不但会进行经济活动,并且也会进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山水画作者思想发展十分的迅速,所以整个唐宋时期的山水画色彩鲜明,各个细节中都透露这繁荣盛世的景象。
但是在历史发展到元朝的时候,青绿山水逐渐的被水墨山水所取代,并且水墨山水当时的地位较高,逐渐的演变成为了当时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要代表形式。
明清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在延续了山水画创作技巧的同时,也对墨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水墨艺术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一个高度。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改革开放的力度,从而使得诸多西方文化民主思想以及色彩艺术流入到了我国,很多新潮派画家因为受到了希望文化的影响,将我国传统山水画创作方法与西方色彩和绘画艺术进行了融合,切实的增强了水墨山水画的生活气息,最终形成了现代形态的山水画。
一、山水画中的色墨关系就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来说,色墨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历经了“以色为主”、“色墨互补”、“水墨为上”三个阶段,在上述三个时期中,色墨的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以色为主”的阶段,是我国山水画的发展起步阶段。
我国传统国画一般都是以“丹青”为名,“丹”即是“红色”,其实质是利用朱砂以及红土进行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绘画涂料。
“青”也就是“青色”,其一般都是有蓝铜矿以及青金石混合形成的一种矿物质颜料,这个阶段我国山水画对色彩的运用十分的关注,并且也会遭受到传统“五色观”的影响。
青山绽新颜——青绿山水画实践探索
【中国美术研究】中国画自古就有“丹青”的别称。
丹是朱砂,青是青雘,都是中国画中常用的矿物颜料,可见色彩在传统中国画中的发展由来已久。
在山水画形成初期,色彩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历代画家将自然山川与自身内在精神体悟相融汇,以心造景,用青绿、浅绛的视觉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景象,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山水画色彩观。
一、传统青绿山水画发展历程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提到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智慧的时代,是一个极其自由、解放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一些文艺理论家已经对色彩进行了研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了“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原理;谢赫对前人和当时的绘画色彩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理念。
这足以证明,中国的青绿山水画于此一时期已有发轫。
在美术史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青绿山水画的出现受到了佛教美术的影响,佛教绘画的传入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色彩感知。
敦煌不仅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同时也是各种活动举办的中心,其地理位置不仅优越而且重要。
敦煌早期壁画主要受到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大量使用青绿色,在佛教美术、龟兹画风等因素的作用下,早期敦煌壁画以石青、石绿所构成的冷色调为主色调。
敦煌石窟壁画的青绿色调又影响了中原传统绘画,促进了青绿山水画的产生。
从敦煌壁画中对山水的描绘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都呈现出早期青绿山水画的面貌。
南北朝以后,中国绘画中比较单一的平涂式手法逐渐丰富为华丽斑斓的强调厚薄轻重的染色法。
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画经过全面发展,已经脱离了人物故事而形成独立的画科,并在技法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此时的青绿山水画通常先以中锋单线勾勒,再用石青、石绿、赭石、花青等色渲染,具有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的特点。
目前已知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山水画作品为隋代展子虔的青绿重彩山水画《游春图》,其线条细劲圆滑、色彩浓丽,对贵族、仕女在郊外湖光山色中骑马、泛舟、踏青游春的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研究
究2023-10-29•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发展背景•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演变过目录程•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艺术特点•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代表画家及作品分析•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意义与目录价值•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与思考01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发展背景青绿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当时宫廷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色彩鲜艳、画面华丽,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墨山水画逐渐兴起,并在宋代成为主流。
这主要是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强调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与青绿山水画的装饰性有所不同。
历史背景青绿山水画的兴起与唐代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密切相关。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皇室贵族对艺术品的收藏和赞助也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宋代时期,社会逐渐趋向保守和内敛,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水墨山水画逐渐成为主流。
社会背景唐代文化繁荣,各种艺术形式百花齐放,青绿山水画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其色彩鲜艳、画面华丽的特色与当时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宋代文化更加内敛和深沉,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水墨山水画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宋代文化对于个性和情感的强调也促进了水墨山水画的发展。
文化背景02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演变过程早期的水墨山水起源早期的水墨山水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山水画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用笔简单,色彩朴素。
特点早期的水墨山水以简约、朴素为主要特点,注重用笔的轻重缓急和线条的流畅度,画面以黑白二色为主,表现出自然山水的空灵和神秘感。
唐宋时期的青绿山水起源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青绿山水逐渐成为主流。
特点青绿山水以色彩鲜艳为主要特点,用笔细腻,画面注重细节表现和层次感,山水的形态和纹理更加丰富。
元明清时期,水墨山水逐渐回归主流,与青绿山水形成了对比。
特点水墨山水以黑白二色为主,用笔简练,注重笔墨的意境和气韵,画面追求自然与和谐的氛围。
起源元明清时期的水墨山水VS03青绿山水转向水墨山水的艺术特点从青绿山水到水墨山水,线条的表现力逐渐增强。
青绿山水画色彩重构教学浅谈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色彩重构是指以客体作为参照系,在画面上利用色彩的组合与色块(色域)的对比将其转换为个人感情的符号和具有表现性的色调,从而使绘画作品产生某种视觉心理感受,体现画家内心世界的情感,继而达到以色传情的目的。
这样,画家通过对画面色彩的转换与重构,把对客观色彩的内心感受转换为较为主观甚至纯主观性的色彩表现,超越客观物象的表象,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色彩实体,体现绘画色彩的精神价值与情感价值。
清代画家董棨在《养素居画学钩深》中说:“古人作画,五彩彰施,故晋、唐诸公皆用重色,笔尚勾勒。
”①强调青绿主色调的青绿山水画或金碧山水画,重在各种纯正色相并用,而以墨线或金银线勾勒作为色界,在画面上以色相对比构成庄重而强烈的绘画色彩结构。
青绿山水画用线作为造型构架,被线分隔开来的各纯正色块在各自被界定的区域内展现着各种纯正颜色本质属性的色彩稳定性。
各种并置的纯粹色块共同构成了绘画作品整体色彩的辉煌。
色彩作为一种情绪语言,其丰富的表现力在于色与色之间的配置关系,而“青绿色彩是‘繁彩寡情’的,理性、克制,重设计性、程式化、装饰化,因而极富观念性的概括色特点”②。
正是因为青绿山水画色彩是理性的、重设计性的,其画面全局色彩的块面协调也是“经营位置”要法的实质。
这一艺术特色为后来的水墨画章法所继承,如布白、开合、取势、疏密、留眼等,进而演化成了相辅相成的黑、白、灰及冷暖色块,互为依托,独具特色。
在对山石等自然物的深浅、冷暖表现上,青绿山水画则是以色彩表现为主,强调画面上色彩分布的平衡和色彩运用的统一,如运用金、银、墨、白在整体画面或主体部位进行统一勾勒,这种手法能使复杂画面统一起来,当单一的色彩被墨线或白线隔开时,它们的个性特点就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
色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受到一定制约,但每种色相所获得的是一种真实而具体的展示。
因此,在全局的深浅、冷暖和厚薄塑造上,灵活地运用镶嵌和凹凸绘画的手法,这样不但保证了线条的表现美,其色彩的表现性亦更为纯粹。
妆点山水新颜——对当代山水画画面创新方式的思考
综上所述 , 米莱 斯的《 奥菲丽娅》 非仅仅 因描绘 细腻 、 色艳 并 用
上 。正是 这些微 妙 的借 鉴 , 中 国的 山水 画注 入 了一些新鲜 的 给 因素 , 其对 当代 山水 画家探 索新的 画面效果有 着不容 忽视 的影
响。
满 了各种各 样大 小不一 、 态不一 、 动 形状 不一 的玩 偶 , 它们被摆 在 一个虚 空 的背景上 , 相互之 间又错落叠加 , 前后层次不 多。该
径, 因为新题材 、 新表 现技 法本身就 是一种 “ 新表 情” 。但是 , 要
在这 方面达 到很高 的艺术 成就是有 一定难度 的 , 因为在 这方 面
幅画面之 中, 画面产 生 了丰 富的水墨效果 , 使 有着 区别 于传 统 的 现代形 式感。 比如他 的《 姑苏 吟唱》 系列 , 它们 都只 是篇幅 不大 的写 生作 品。在 这 些作 品中, 张捷用 宿墨将 点和短 线条发挥 得
i9 0 8.
引起 人们对 两个 问题 的思考 : 一, 新” 其 求“ 就一定要 完全 抛弃
传 统 吗 ?其 二 , 弃 了传 统 的“ ” 定就 是 有价 值 的“ ” 抛 新 一 新
[ ]英) 7( 威廉 ・ 冈特 . 拉斐尔前派 的梦 . 肖幸 , . 译 江苏教育 出版社,0 5 20. [ ] 国柱 . 亡 的抒 情—— 品读 米 莱 斯 《奥 菲 丽 娅 》. 术 报 , 8刘 死 美
尽显 江南庭 院 的温 润与别样 的情趣 。诸 如此类 的实例很 多, 其
浅析林容生青绿山水设色
、
不 同 时 期 的 色 彩 特 点
怀有特殊 的情愫 。这种特殊的情感使 得林 容生的作品 中一直使
用色彩来表达 内心世界 。
从文脉 渊源上看 ,依据林 容生山水色彩 的发展大致 可以分 为三个 时期 :
三、 林容生青绿 山水的色彩观
( 一) 以色彩作 为青绿 山水 变革的需要 。在林容生看来色彩 言语对于青绿 山水 的转变是不可规避 的课 题。林 容生一再强调
细腻和准确地表达个人感受 , 以及色彩与笔墨之间微妙 的平衡 。
山水 的色彩 的文化意蕴 的扩展 , 将色彩墨晕化。 、 总 的来说 , 林容生作 品的意义在于 , 他 在色彩方面背离 了传
统 的金碧 山水经 由色彩的晕染 , 巧妙的捕捉 了天 朗气清下 , 山丘
随类赋彩 , 以物象 山丘树木 的色彩为依托关注本体 的内心世界 ;
另一类则是随心赋彩这类作 品完全偏 离了物象 的色彩 ,凭借臆
想赋色 。 他的青 绿山水 画作保 留传统 山水画 的勾线 , 分染 、 罩色 、 撞粉 等技法 , 还有着 以石青是绿这些传统技法 的同时也用揉洗 、 冲刷等方法来增加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 降低矿物色纯度 , 去除火 气 与燥气 。林容生 的语言风格是建立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基础上
的,以 自身的实践在造型的趣 和色彩 的趣 中进 行了对中 国青绿
熟, 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 这个 时期 的作 品体现 出了对色彩开
始 了全 面而深刻 的研究 ,在色彩 的选择 与提炼上形成 了一套 自
己独特 的风 格 , 9 0年代作 品 中青 绿色浓 烈 的痕 迹即开 始淡化 , 降低 了色彩 的厚度与饱 和度 , 使得笔墨与色相得益彰。 更加注重
关于青绿山水画色彩探析
关于青绿山水画色彩探析青绿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流派,其特点是以青绿色调为主导的画面,展现了山水的壮美和自然之美。
这种色彩选择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偏好,更是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表达。
本文将从颜色的文化意义、色彩的象征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进行探析。
青绿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绿色被视为自然的色彩,具有生机勃发、清新和和谐的象征意义。
而青绿则带有更多的柔和和宁静之感,与大自然的恬静和远离尘嚣的精神相契合。
在山水画中,青绿色调的运用能够向观者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让人心生向往和平静。
青绿山水画中的色彩常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青绿常常代表山水中的植物,如树木、草地等。
这些绿色的元素象征着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繁荣,使画面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青绿还可以代表水源,如山间的溪流、小河等。
这种象征性的运用使得青绿色彩在画面中承担了丰富多样的功能,使得画面更加丰满和有层次感。
青绿山水画中的色彩运用还有一些独特的表现手法。
其中一种是渐变色的运用。
通过在画面中运用不同层次和深浅的青绿色调,艺术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出远近山水的距离感和层次感。
这种色彩渐变的手法使得山水画更加立体和真实。
青绿山水画也常常运用到对比色的搭配。
比如在画面中加入一些红色或橙色的元素,使得画面更具鲜明和层次感。
青绿山水画通过对青绿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展现出山水的壮美和自然之美,更能够传递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
青绿色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使得青绿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语言,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山水的魅力。
青绿山水的当代表达
青绿山水的当代表达作者:张艳梅来源:《艺术广角》2020年第03期山水画作为以山川林木等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有着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独特发展源流及审美倾向。
从青绿山水到文人水墨,都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的影响。
当代山水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法运用、题材类型、西方思潮影响、传统文化承继,以及相应的时代性、现代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挖掘,还有的研究聚焦于个案分析。
比较而言,沿用传统画种的专门研究还不够充分。
青绿山水是国画中山水画的一个分支,就其成就尤其是对当代的影响而言,始终缺少具备相应分量的、全面、系统的研究。
在这一背景下,宋力教授《中国青绿山水艺术研究》一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宋力在这部专著中,为我们建构了宏观的史学视野,系统梳理了青绿山水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同时书中列举了绘画史上青绿山水的经典之作,对部分画作给出了细致精准的阐释和评介;对传统画论、当代山水、名家风格,以及结合自己作为青绿山水画家的创作历程和生命感悟,做了深入剖析和精彩呈现。
一、个案研究与史学建构融会贯通绘画作为一种自然记忆、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有着叙事性、抒情性和隐喻性等特征。
绘画作品通过笔墨语言讲述故事,抒情寄怀,传达思想。
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的划分:现实主义强调真实,以写实手法,按照客观现实描绘事物,书写生活,记录时代;浪漫主义侧重抒情,包括个性彰显、心灵自由、审美创造等,感性和情感得到富有感染力的强化。
而现代派绘画有别于传统,强调主观自我,多以抽象、超现实主义等表现方式,把形象从生活世界剥离开来,通过隐喻或象征,表达颓废、叛逆、荒诞的个体情绪和个性观念。
宋力在《中国青绿山水艺术研究》一书中,阐述了自己对青绿山水创作的理解,現代青绿山水是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梳理和变异,对古典绘画形式的充实和演化,它能留住笔墨的气息神韵,丰富勾皴点染的技法,变革单调陈旧的结构,增强色彩和生命气息。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绿山水的创新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绿山水的创新作者:薛巧珍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05期本文从色彩、构成、意境三个维度,对新时期青绿山水,在继承传统青绿山水技法和精神的同时进行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时期青绿山水的创新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考。
1青绿山水的色彩创新传统青绿山水是以“随类赋彩”作为设色的主要方法。
青绿山水绘制过程屮主要是用石青和石绿矿物质颜料,画的是艺术家内心视界中所看到的色彩。
从隋代展子的青绿山水画《游春图》到唐代李思训父子、北宋王希孟、元代赵孟頫、明代张宏等这个传承谱系,在青绿山水色彩方面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色彩颜料的丰富,设色方法和画家色彩表达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新时期青绿山水画家更注重色与墨的关系,更注重色彩的情绪表达和气氛营造,通过各种色彩关系来实现气韵生动。
新时期青绿山水艺术家基本都受过西方艺术观念的影响和教育,在作品中的色彩表达方面,既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随类赋彩”的色彩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理念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色彩学的观念,深入研究和吸收借鉴色彩的性质、色彩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注意不同的色彩明度、色相、纯度、色彩相互对比以及相互搭配等各种关系的处理带给观者的不同心理感受,擅于运用色彩学的规律,融合多种方式和手段,表达出艺术家的个性、情感与感受,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如,许俊的作品就是把西方绘画的色彩和构成吸收借鉴到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从而形成一种意象表达。
林容生的作品,则是通过对色块的主观处理,给人以独特视觉感觉。
传统的青绿山水以石绿、石青、赭石为主,色彩的视觉效果基于一种定式和程式。
这也和古人囿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下,绘画工具和材料选择的范围都比较单一有关。
随着现代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新时期各种综合材料、色彩的运用更为丰富,艺术家的创作环境也更加自由。
色彩运用和色谱选择,已经成为融入画家个人情感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媒介,是画家自己某种精神的寄托和归宿。
从《千里江山图》看青绿山水的色彩
2021-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从《千里江山图》看青绿山水的色彩刘淑卉(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在山水发展史中,是先有青绿山水,后有水墨山水。
中国传统青绿山水采用的是赋色技法以及用线条勾勒填色的的表现形式,用线注重精细工整、赋色艳丽。
青绿山水主要是通过色彩表现来使画面呈现鲜丽夺目、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
《千里江山图》就是一幅较为知名的青绿山水画作,结合当时的背景对画作的色彩进行论述,对青绿山水的色彩进行更深入一层的研究。
现在对青绿山水色彩进行深入研究的人并不多,大多只是沿袭了前人的技法,缺少革新,因此,对青绿山水色彩运用的研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通过对《千里江山图》色彩运用的探究来了解青绿山水中的的色彩艺术以及其导向作用。
关键词:青绿山水;色彩;技法;运用;千里江山图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5-0044-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5.021一、引言作为山水画最早形态出现的传统青绿山水画,自唐宋以后再无辉煌,直到今天,水墨画发展成为了主流,青绿山水或许被有些人认为是“俗”,色彩语言在山水画领域未得到有效的重视,青绿山水似乎正在逐渐走向没落。
也有部分当代学者认为,当今中国画领域正在发生着一次色彩与水墨关系的重构。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绘画也越来越多元化,山水画也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回顾中国传统色彩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意在通过发掘《千里江山图》的相关色彩知识,重温这段辉煌的同时,加深对青绿山水的色彩了解,从中感悟到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艺术的魅力和对我们当今社会绘画艺术发展的引导作用。
二、《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背景单是探究作画技法略显单薄,只有将《千里江山图》置于历史环境里才能更好的分析其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缘由。
中国的青绿山水画发展史源远流长,期间几度兴衰,这一阶段至今已历经一千多年,随着历史的进程变化,受到各个朝代风气和复古思潮影响展现的面貌也不同,每个阶段都在演绎着不同的形式。
论中国青绿山水画
论中国青绿山水画
文/张小祥
内容提要:山水画自东晋独立成宗 起,就以青绿为主色,青绿山水画是发展 与成熟较早的一种绘画样式,由魏晋到唐 宋,逐步成熟并达到鼎盛。宋元以后水墨 文人画兴起、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中占据核 心位置日渐明显,青绿山水走向衰落。随 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包 容性、共存性必然导致中国画领域呈现多 极发展。在深入研究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师 法自然”, 吸 收 中 外 一 切 有 益 营 养 , 复 兴 弘 扬更具恢宏民族气概和色彩表现力的青绿 山水画,并使其趋于现代形态,是当今山 水画家值得探讨的课题。
开始佛教艺术东行渐进到了我国新疆、甘 肃地区,具有外来文化艺术的基因首度与 本土文化元素融合,出现了许多佛教重彩 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就是这一时期的代 表杰作)。中国传统绘画是在印度文化、 中亚文化、东地中海文化和本土中原文化 的不同程度的融汇中发展起来的。历史到 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的佛教、本土的 道教和儒家学说已平分秋色地影响了国人 的思想。这一时期,重彩画有了极大发 展,青绿山水画也逐步形成并从重彩画中 分离出来。从目前发掘出土的汉墓中随葬 的锦画和用五彩装饰的漆器来看,足以证 明以色彩为主的绘画已相当繁荣。从唐代 杜牧所著《阿房宫赋》这一文章中“复压 三百余里,十步一楼,五步一阁⋯⋯”的 雕梁画栋的宏伟气魄来看,整个建筑的彩 绘精工灿烂,金碧辉煌;从秦代咸阳宫殿 壁画残片中也可看出对色彩的强调。东晋 画家顾恺之在绘画和绘画理论上都有卓越 的贡献,他是第一位将一向作为人物画背 景的山水,从人物画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存 在的画家,有关顾恺之的山水画,据推断 是从事青绿山水较早的画家。目前发现最 早的一张山水画《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 子虔所作,此画是属青绿山水画,从中可 以看出线条细匀,先勾勒后填色,山水画 尚处于初创阶段,由此推断出东晋顾恺之 青绿山水画不会比展子虔更成熟。梁朝的 张僧繇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据史书 记载,张僧繇曾画一古寺门额,使用凹凸 技法,使青绿重彩在门额上有立体感,花 纹和图案有突起的感觉,类似浮雕,说明 他已开始用明暗、深浅、对比、渲染、重 叠等法。同时,张僧繇开创了没骨青绿山 水画法,因为有文献记载后世宋朝、明朝 有摹仿张僧繇创作的没骨青绿山水画《秋 山红树图》,称师法张僧繇的明代画家蓝 瑛的没骨青绿山水《仿古山水屏》等,都 是以浓重的朱砂、石青、石绿、赭石、白 粉,不勾墨线,直接点染,艳丽浓重而清
论何海霞的青绿山水画艺术
,
通 过 何 海 霞 青绿 山 水 画
山
风 格 形 成 的原 因
时代 意 义 及 对 当今 画 坛 的 重 大 影 响
。
康 多元 的 角度 来全 面 构 建 中国
,
水 画 色彩 的 格 局
,
提 出在拥 有 悠 久 丰 富历 史 的 中国 山 水 画 坛
。
应 有 更 好 的 守 护 与 继 承 传 统 的 自觉 意 识
,
、
元 明清 的
发不 可
摧残
2 0 tK 纪 8 0 年 代
,
新潮美术对
,
收拾 家
,
直 至 现 代 山 水 画 坛 的诸 多大
。
传 统 绘 画 的 致 命 j 中击 等 等
有着悠
、
均不 出水 墨 写 意 的范 畴
、
文人
久 传统 的青绿 山水 画 少人 问津
冷
写意水墨清幽
疏 简韵 格 的追 求 成
、
落衰退
,
少私寡欲
的哲学 世
山水画 的
找回了
。
界
老 庄 崇 尚素 淡 虚 空
,
“
,
健康抒情的山水 画色彩全 貌
在
色彩 因此受到影响 白灰
。
“
取 向朴 素 的 黑
青 绿 山水 画 后 继 乏 人 的现 实境遇
中
,
董其昌的 南宗
”
南北宗
”
论
,
他孤 独跋涉
,
苦苦探 索
“
。
何
崇尚
风
,
简淡
、
清雅的文 人 画
氏 艺 术 曾在 这 种 存 亡 续 绝 的历 史 潮 流 中起 到 了 保 存 火 种
雅俗共赏——浅议青绿山水画色彩艺术语言研究
需 要有 高度 的 概括 能力 。关 于 中 国画色 彩 的理论 ,早在 南朝 谢赫 说 一 幅 作 品中 ,可 能会有 多种 的色 调 有分 布 的组成 ,并 且由主 色 的 《 古 画 品录 》 中的六 要 中就 己提及 , “ 随 类赋 彩 ”就 是对 中 同 在 画面 中起 到关键 组 织者 的地 位 ,其 他的 颜色 来进 行补 充 ,这样
限的丰 观 能动性 。 色 的面 积 并不 是画 而中 最大 的 ,但是 为 了突 出其 的主 体地 位 , “ 随 类 ”的含 义 ,并 不 是单 特 指随着 分 类来 进行 绘 画 ,而 股 会将 其 安排 在画 面 的视觉 中心 。好的 青绿 1 【 J 水 画作 品 需要 艺术
一
、
四、 “ 主 色 ”为 导 的色彩协 调性 幅 青绿 山水 画作 品 会 有 主 色来 统 领 画面 ,而 这 种 主色 也
一
炼 与总 和 ,艺 术家 们想 将大 自然 中纷繁 的色 彩表 现 出来 ,就 必须 就 是作 品 的色调 ,这 种色 调 并不 是特 指画 而 的某 种颜 色 ,而 是
色彩 真 实意 义上 的 写照 ,只 有 当我们 真 正 了解 了它 内在 的具 体 展 现 出的 画面会 整体 并 且更 有变化 ,变化 中 又能够 统 一 ,使画 而
含 义 ,才 能为 我们 研 究 中国厕 色彩 打好 基础 。 “ 随 类赋 彩 ”从本 达 到颜 色虽 多却 并 不杂 乱 ,主次 十分 分 明的 面表 达 效果 。青 绿 质 上说 有 以下 两种 含义 : 一 种 为保 持物 象色 彩 的固 有属 性 ,也就 L ¨ 水画 色彩 的经 营位 置 正是通 过这 种 块面 的调 和来 实现 的 。通 过
试论现代青绿山水画的改革与创新
提 倡 将创 作 与 生活 密切联 系起 来 , 造 出符 合 时代 发 展 需 要 的 全新 艺 术作 品 。 创
【 关键词 】 青绿 山水 画; 改革 ; 新 创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 、 文化的不断国际化以及人们 审美观念 的 与色的结合而产生的干湿浓淡与变换 丰富 的渗化 效果。画家对 笔、 墨、 不断改变 , 现代山水画在形 式、 内容 、 技法方面不断探求与革新 , 为青绿 色 、 水之间的关 系进行重新组合 , 进入新的节奏秩序 中, 或墨 中糅色 , 或 山水画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 使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色中糅墨。画面激情澎湃 , 理性谨然 , 境界沉郁而 阔达。一 幅画的大效
所要达到的应是浓重而能清雅、 明丽而能厚重 、 薄而 能深 沉。青绿 山水 整性 , 不断地创造新 的形态 , 给人以某种视 觉感受。一切自然物象被视 画中的石色颜料的使用 , 要在 实践 中不断摸 索, 寻找新 的表 现语言 , 方 作点 、 、 线 面的形态而相 互依 存 , 构筑于 画面。现代 画家运用这 些构成 可突破传统 的束缚。 原理 , 在创作时把本属鲜 活 的物象 以几何 形属性 出现 , 并被理性 地分 四 、 理表 现 的 丰 富 多 样 肌 析、 应用 , 通过点的大小 、 线的组织、 面的层次 等因素来表现形态变化的 肌理是物体的表面特征 , 它也是 一种质 感的表现。 由于物体的材 面构成是以二维的平面意识表现纷繁的客体 , 遵循协调 、 均衡、 对比 、 秩 序等审美原则 , 运用 分割 式要素形成画面的严整性 、 形 和谐性 以及完 气韵、 意境、 图、 构 笔墨外 , 便是取决 于青绿重彩 敷色的最 后效果如何 ,
己独特风格的绘画语 言 , 这种构图形 式在青绿 山水画中 也有体现 。例 上色以平涂 晕染为主 , 具有很 强的装饰性。由于 中国画颜 料的种类不
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运用的研究
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运用的研究中国传统青绿色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现力。
在当代插画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可以增强作品的中国风格,表达独特的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的运用可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美学。
中国传统青绿色彩是一种含蓄、深邃的颜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和审美理念相契合。
插画家可以通过青绿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拜和景观的赞美,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审美特点。
其次,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青绿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代表生命、希望、和谐等。
插画家可以通过青绿色彩的运用,凸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再次,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的运用可以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青绿色彩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冷静感和舒适感,可以让人感到平和、宁静。
插画家可以通过青绿色彩的运用,调节作品的色调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使观者产生更深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最后,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的运用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青绿色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当代插画中的运用,可以让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同时,对于插画创作者来说,通过运用中国传统青绿色彩,也可以在当代插画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青绿色彩在当代插画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插画家们应该在创作中积极运用中国传统青绿色彩,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风格,同时也为插画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邵彦《山水与颜料——青绿颜料在山水画的应用与千里江山图的性质》
邵彦《山水与颜料——青绿颜料在山水画的应用与千里江山图的性质》主题:山水与颜料——青绿颜料在山水画的应用与《千里江山图》的性质第一部分:今天的青绿山水主要的作用是帮助设计专业的同学开拓一下思路,但是我今天讲的可能跟其他老师讲的不太一样,我非常专门的论题是关于美术史的细化与重新认识,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美术史的论题。
最后的效果可能不是给大家开拓思路,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儿脑洞大开。
结论之前,其实去年10月在浙江美院做过一次介绍《千里江山图》展览的讲座,最后观众提问的时候,我说了一句也没展开讲。
上个月5月份在北京大学的《千里江山图》会议上,我讲了这个题目,但是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展开,然后大家都觉得无法面对这个现实。
君王掩面不忍听,王顾左右而言他。
后来也没再给我补充陈述的时间,其实我后来又组织了一些材料,所以就利用这个课,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这段时间,比较合适,我可以展开来讲我的理由。
这个讲题的主要部分是关于青绿颜料在山水画中的应用,今天的课其实分两部分:后面一部分按照整体系列课程的设计要放一个纪录片,我选择了一个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傅申先生的生平记录影片,也很轻松幽默,而且跟这个奖金有一些关系,因为美术史的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实际上和鉴定是无法完全剥离开来的,所以后面通过这个片子让大家看看美术史家兼鉴定家是怎样思考怎样工作的,也许有一些互相的启迪作用。
唐寅《春游女几山图》先开始讲这个题目“山水与颜料”,这是大家非常熟悉也非常顺眼的山水画,一说中国山水画水韵墨张或者是水墨淋漓、悠远淡雅应该就是长这样,这样的山水画都没有问题,即使是用一点颜色,这里用了一点赭石色,远山用了一点花青,这种技法叫做浅绛,包括童子的衣服也用了一点花青。
只有这个椅披用了一点更重的颜色,还有后面的这个是看起来是一段墙的上部或者是一个建筑的屋脊,局部点缀了稍微重一点的红色,如果把这个红色加上墨的色调,这墨是黑色的,这就是丹青传统。
丹就是红色,青实际上不是蓝色,是黑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绿色彩论文:当代山水画对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的继承与
转换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结合画家作品,通过对青绿色彩、继承与转换的研究,从中分析当代山水画是如何在色彩表现方面发展创新的,同时从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的本质及继承与转换,探讨了传统色彩对于当代山水画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青绿色彩继承转换
山水画形成伊始,就以青绿色彩为主形成表现自然的装饰性的审美情感,其中并不带有强烈的哲学色彩。
而自五代、宋以降,水墨山水画以其文人审美观念与理想的介入,成为后世近千年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我们绕过传统文人色彩的表现状态,回到青绿表现时期,以青绿色彩改造文人色彩,使色彩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进行主观性的重新建构,把传统之中的笔墨与色彩的精华加以提炼、结合,形成既有水墨的写意表现又有色彩自由情感抒发的具有现代观念的
山水新样式。
因此,要通过继承传统青绿山水的色彩表现来促进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一、青绿山水画色彩的表现特征
1.青绿色彩的装饰性
青绿山水常运用石青、石绿、朱砂、金等矿物色彩。
这
些石质粉末颜色具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艳丽明快、浓烈奔放,产生出富丽辉煌的视觉效果。
唐宋之际青绿山水在勾线之后以色平涂为主,熟绢的材质性能和纸相比,无法实现色彩的迅速晕染,更适于色的平涂,这也增强了画面的份量感。
材料的性质与施色方法等使青绿山水画具有了非常强烈的
装饰效果。
2.青绿色彩的写意性
元以来,大青绿的表现减少,由于文人水墨的兴盛,青绿式微,虽各朝也有做青绿山水者,但多与水墨相依存,以水墨为主。
在水墨渲染的基础之上,施以青绿色彩,多数山水画家为求笔墨的保留,用青绿色彩时适可而止。
宣纸的运用让青绿色彩失去了平涂的条件,它对色彩同样产生了晕染渗化的效果。
色彩的表现融入到水墨的表达之中,色彩随水墨渗化达到了画面的统一,因此色彩也产生了与笔墨相同的写意性。
二、青绿色彩的装饰性与水墨相结合的当代画家作品分析
传统青绿色彩因色彩的性质、材料的特点,使其在山水的表现中具有装饰性的视觉效果。
装饰性的效果使色彩呈现平面厚重的状态。
当代画家在继承这种青绿色彩装饰性的同时,把它与笔墨相结合,实现了色彩的当代转换,创新了山
水画的表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卓鹤君:把传统笔墨线条的曲折游动变为直线的错落交织而成山川图像,缩减线条曲度带来的纵深感,增强直线线条笔墨组合而成的黑白灰大的墨块。
这种表现将山川形象更加整体化、概括化,并趋向一种视觉图式的装饰平面感。
借用传统大青绿、石绿、金等色彩的浓烈厚重来填充平面化的线型笔墨空间,形成水墨气韵的流a动舒展与色彩的聚集。
画家通过色彩的平面几何型表现增强画面的现代感,色彩要想从水墨中突出出来,与水墨形成对比,必须采用厚涂色的方式,厚涂青绿色彩使色彩不会发生浓淡变化,进而形成色彩的平面化状态。
色的平面依靠水墨为底使色彩不艳俗浮躁,色彩达到饱和、沉稳、润泽的状态。
水墨的气韵流动与浓郁的青绿色彩块面最终在画面中达到和谐统一,把传统文人水墨引向了新的高度。
画家许俊:许俊的青绿山水继承了传统大青绿的设色方法,并结合笔墨语言形成具有现代特点的新青绿表现。
画家采用有色宣纸为底,山川楼阁以浓墨勾勒其型,改变早期大青绿空勾无皴方式,增加皴、擦、点、染的笔墨技巧,以粗放厚重、方直劲挺的线条和饱满润泽的皴染为主,表现空间与质感,使山石层次丰富、线条灵动。
在此基础上施青绿重色,做平面涂染,这改变了传统水墨山水的淡着色产生的色
彩空间从属地位,色彩从局部走向整个画面,这样必然产生色的平面状态,形成色彩的装饰性。
在色彩平面化的同时,笔墨语言加强,山石结构层次的强调让景物的空间感加深,近处山石通过涂色前的笔墨造型和涂色后的笔墨层次表现,使山川产生空间感。
同时,近处山石的石绿重色与远山的稍淡的蓝色,形成远近、厚薄的对比,这样运用平面色块的对比就产生了空间变化,由此,新的山水图式产生了。
画家从传统青绿山水中提取色彩的平面表现,从传统水墨中借鉴笔墨的形式语言,让两者相结合,这样笔墨在色彩的范围内有了丰富的层次表现,色彩在笔墨的造型空间中被充分放大。
画家采取了笔墨与色彩并行发展的创作理念,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三、青绿色彩的写意性与水墨相结合的当代画家作品分析
当代山水画家卢禹舜等一批艺术家运用传统青绿色彩写意性融合水墨,创造了山水画表现的新形式。
卢禹舜在传统笔墨与色彩表现方式上都是非常独到的。
画家从传统大青绿的重彩施色中得到启示,他的作品充分做到了色彩的写意性与水墨的结合,既继承了传统的笔墨情趣又提升了色彩的精神内涵,使色彩融于水墨氤氲的意境中,并幻化为视觉的主体。
在山水画的表现上改变笔墨与造型的
对立状态,使笔墨造型融合在一起,增强水墨形象的整体感。
采用勾和染的方式减少对山石空间深度的表现,让色彩进入画面的主体空间中,与笔墨造型形成对比统一的视觉关系。
画面中山石的空间深度的表现被弱化,服从于笔墨的整体表达,通过近处山石的勾画与远处浓重水墨的晕染,形成山水空间的关系与强烈的对比,只勾出山体轮廓,不在山石的细节上做空间表现,由此,色彩就进入山石的结构中,形成色彩的平面表现。
一幅画不仅要有对比,更要有统一,画家把青绿色彩的写意性表现加强,让色彩走出山石结构的范围,主动与墨相连接、相渗透,形成色彩的气韵流动,青绿色彩产生了与水墨一样的渲染效果,也形成了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因此色彩就获得了表现的主动性。
色彩对形体的超越产生的色彩写意性与装饰性,最终与水墨实现完美的融合,既体现了传统文人的高尚文雅,又表达了现代色彩的精神情感与意蕴。
四、对青绿色彩的继承与转换实现了当代山水画色彩表现的拓展
当代山水画家在借用青绿表现创新时,实现了青绿色彩的写意性改变,色彩的表现上升到与水墨同等的理论层次。
新时代的画家们从传统中寻找开拓创新的基点,寻找到色彩的优势与不足,以色的优势补墨的不足,同时把水墨的精神
情感赋予色彩,让色彩实现自身的超越,继承色彩的装饰性与写意性表达,并实现与水墨的融合转换。
这样,色彩就超越了本身的物理属性,达到了情感的宣泄,最终使山水精神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许俊.新编青绿山水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