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道德与品德》归纳总结
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个人总结4篇
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个人总结4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评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评语能帮助被评价者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个人总结4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思想品德篇一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以往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须改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及良好个性的培养者。
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打破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这种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既能够锻炼自身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学到知识。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应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惑释疑,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
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
3.创新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较多且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仍然沿用简单陈旧的教学方式,这对知识面不太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
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报刊及电视等传媒,查阅、收集资料,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目标: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等。
2. 教育内容: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等。
教育内容应该既有普遍性的道德准则,也有与具体社会环境和个体特点相关的道德问题。
3. 教育方法:品德教育的方法包括模范示范、情感体验、道德讨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实践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4. 教育评价:品德教育的评价应该全面、综合和多元化。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道德表现、道德观念的形成情况、道德判断和行为的能力等。
评价结果应该用于指导和改进品德教育的实施。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价值澄清过程: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1.选择
自由地选择 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 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
2.赞赏
喜爱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 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
3.行动
按这一选择行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 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后又将该理论发 展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称为社会认知 论。该理论可以较全面地解释人的社会行 为的学习。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12.04],美国心理 学家,生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曼达尔镇。他是新行为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 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 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
2.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3.规律:三水平六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 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 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 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 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 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 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 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 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判断理由。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品德及其形成)【圣才出品】
第9章品德及其形成9.1复习笔记一、品德概述1.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和道德的含义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实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上的表现。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分辨是非善恶的尺度,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调节道德行为的准则。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品德和道德既有紧密联系的一面,又有彼此区别的一面。
区别:①品德与道德的内涵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在社会心理发展中长期积淀的产物。
品德是在一定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支配、调节个体道德行为的个体意识,是一定社会道德个性化的反映。
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③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
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④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
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
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原有品德基础制约,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道德,这样的道德,不仅难以转化为个体的信念,而且还会妨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2.品德心理结构心理学家为了揭示品德的心理实质,寻找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图从心理构成的层面上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与道德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道德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品德与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学生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对品德与道德教育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品德与道德教育需要从小培养。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环境因素对学生品德与道德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学生幼年时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理念和价值观,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是品德与道德教育的关键。
学生应该从内心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并主动选择遵守道德规范。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让他们产生内在的欲望去追求道德行为。
3. 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善良感、责任感等积极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
通过与学生建立亲近的情感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4. 以身作则是品德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教育者要以自身行为做出榜样,展示正确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
学生往往会模仿教育者的行为,因此教育者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榜样形象,以此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
5.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反思能力。
品德与道德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灌输,而应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反思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判断,让他们在遇到道德问题时能够进行自主的道德选择,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改善。
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反思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面临道德困境时能够正确地做出决策。
总之,品德与道德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品德与道德教育时,我们要注重从小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注重情感教育,注重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反思能力。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A
8
(二)态度的构成: 一般来说态度包括以下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要了解一个学生的态度可以分别考察态度的三个成分也可 以同时考察这三个成分。
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可以独立于其他两个成分,这一点
对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5 三 后习俗道德期
(20岁以上)
6
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 范是可以改变的。
2、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 德培养的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 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A
6
前面我们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学习。 本章将要讨论_____的学习。 根据统计,我国教育学将情感领域的学习 称为_____,而加涅则称为______。 本章先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___与___的性质 及其关系,然后介绍几种有关品德发展与品 德学习的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最后根据班杜 拉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说明态度和品德学习的 过程和条件。
2
避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力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 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 断行为的好坏。
3 二 习俗道德期
(10~20岁)
4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 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 是不能改变的。
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涉及的范畴有别 找一到两节关于品德的经文。5分钟时间。
品德心理心理学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4页
❖ 学校教育主要经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发展: 一是校风和班风影响; 二是老师教书育人方式、方法及本身榜样作用 ; 三是素质教育与德育影响。 ❖ 社会环境教育影响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5页
(三)个体本身影响
❖ 总而言之,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 发展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 德发展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 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桥梁;在这座多 层次桥梁上,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 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原因。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16页
2.权威阶段(6-7岁)
❖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 绝对尊敬和顺从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 好孩子,不然就是错,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 是对规则本身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要求准则, 看成是固定不变。这个阶段儿童对行为判断是依 据客观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1.品德与道德区分
①所属范围不一样
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 品德是一个个表达象
②反应内容不一样
道德内容是社会生活总体要求
品德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详细表达
③产生力量源泉不一样
道德产生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
品德产生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品பைடு நூலகம்心理心理学
第6页
2.品德与道德联络
❖ 品德与道德发展是互动过程,他们之间联络十分 紧密,主要表现在:
❖ 阶段1:处罚与服从为定向。 ❖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23页
水平二:习俗水平
❖ 该水平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期 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而不 大理会这些行为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 组员角度来思索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 规范,并恪守执行这些规范。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学前教育心理学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学前教育心理学品德和道德这两个词儿,其实有些小复杂,但咱们可以轻松聊聊。
你知道吗,品德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股力量,像是一种潜藏在心里的美德。
它就像那颗温暖的太阳,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你看,品德往往和个人的品质、性格紧密相连。
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诚实守信,有的人总是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这些都是品德的体现。
嘿,别小看了品德,它能让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道德呢,有点像一把规矩的尺子,它告诉我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道德就像是那条红线,连接着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比如说,咱们要尊重别人,不能随便欺负人,这都是道德的要求。
道德规范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也让我们知道该怎么跟周围的人相处。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道德,那生活就像没有方向盘的车,得有多混乱啊。
说到品德和道德,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那种亲密无间的朋友。
品德是内在的,像是一颗小种子,而道德则是这颗种子长成大树后所展现出的枝叶。
你能想象吗,品德让你成为一个好人,而道德则教会你如何在社会中与人相处。
比如说,咱们一个人如果有很好的品德,他自然会在行动上遵循道德的准则。
反过来,懂得道德的人,也能更好地修炼自己的品德,互相促进,真是绝配!在学前教育中,这两者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孩子们的小心灵就像一块海绵,能吸收周围的一切。
当他们在幼儿园里玩耍、交流时,其实正是在不断学习品德和道德。
想想看,孩子们学会分享玩具、尊重同伴,这些都是在培养他们的品德。
而教师和家长则是引导他们理解道德规范,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你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打打闹闹的日子吗?那时候咱们总是互相争抢玩具、争着发言,难免有些小摩擦。
这时候,老师或者父母会过来,轻声告诉我们:“分享是快乐的,尊重是美德。
”这就是在教我们道德的同时,也在引导我们塑造品德。
心理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立德是育心的过程,是将道德知识内化到学生心中,外化到学生行动之中的过程。
要育心就必须懂心,优秀的教师善于基于学生心理,利用教育心理学,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質,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学习质效,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重任。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懂得抓住学生的心理,即便是说教,也要说得巧、教得妙,能够说到学生的心坎里,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学、学得会。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巧用教育心理学,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好奇心,催生内驱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对好奇的事物尤为感兴趣,也正是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动机,激励着他们自主探究。
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好奇心催生求知欲望。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好奇是对新奇、刺激事物的反映,“奇”是前提。
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必须使教学内容具有奇妙、新鲜、神秘等特点,这样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催生他们的内驱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笔者优化教学手段,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趣化学习内容,或挖掘时代素材,或巧设悬疑情境,或融入故事情节,让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新鲜、新奇、有趣。
例如,在教学《网络新世界》一课时,笔者采用谜语导入:“有一种网,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远方的人近在眼前,能将辽阔的地球变为‘小村庄,这张网是什么?”有趣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呵护自尊心,弘扬个性自尊心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
品德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反映一个人的自尊心,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强的人待人有礼貌,做事情考虑后果,自我约束力强;自尊心弱的人怕被伤害,他们渴望得到认可与肯定,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赏识。
三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我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
例如,有的同学外向开朗,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同学内向文静,喜欢独自阅读。
在镜子中、活动中、他人的看法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
同时,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独特之处,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优点和不足。
2.《不一样的你我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们在性格、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学会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
例如,在小组合作中,尊重不同成员的想法,发挥各自的优势。
3.《我很诚实》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诚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说谎、不欺骗。
诚实的表现包括说实话、勇于承认错误等。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为了保护他人安全,可以有善意的谎言。
当我们不小心犯错时,要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4.《同学相伴》同学之间相伴成长,有快乐也有矛盾。
与同学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包括共同学习、游戏、参加活动等。
在与同学相处中,难免会发生矛盾。
当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互相理解、宽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解决矛盾。
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1.《我的家在这里》家所在的社区(村庄)有各种各样的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等,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深厚的感情,熟悉这里的环境、人和事。
我们要爱护社区(村庄)的环境,积极参与社区(村庄)的建设和活动。
2.《我家的好邻居》邻居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好邻居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如帮忙照顾小孩、代收快递等。
与邻居相处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互相尊重生活习惯、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等。
如果与邻居发生矛盾,要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
3.《请到我的家乡来》家乡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山脉、河流、湖泊等;也有丰富的物产,包括农产品、手工艺品等。
六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学会尊重》: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不仅取得成就的人值得尊重,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同样值得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同时要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面对冒犯和侮辱的做法: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要正确看待他人的批评。
尊重他人:被别人尊重会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
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
在言语和行动上都要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如说话时使用文明语言,行动上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等。
《学会宽容》:宽容的意义: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是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它不仅能带来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能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情怀,增进人的健康。
拥有一颗宽容心:要学会原谅他人的错误,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宽容他人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但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和而不同: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要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
《学会反思》:反思的定义: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教训的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
如果主动反思,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反思的方法: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分析在这件事情中自己做得对的地方和成功的经验;反思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和失败的教训;思考如果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怎样做会更好。
学习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2、价值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 a.态度经历五级水平的变化发展,即
接受 反应 评价 组织 性格化 b.当价值标准经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时,才 能称为品德。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一、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1、顺从 2、认同 3、内化
二、态度学习的条件
A、内部条件:
1 、认知失调 2、认知不平衡 3、智力水平 4、教育程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品德是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 德评价意义的核心
二、品德的构成: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 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2.道德情感: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面引起的一 种内在体验,道德情感一这是道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 向和心脏,道德情感成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的内部动力时成 了道德动力;
➢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 心理学一般把态度定义为一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 情境或任何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评价性反 应”
(二)、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
与表达情境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 或命题有关
态度的成分
情感成分
与伴随概念或命题的情绪或情感有关, 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 成分
4.人们有时难以从外显的为推断出一个人内在的真实 态度
第二节 品德的概述
一、 品德的性质
品德或称德性,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 道德有关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 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品德 的定义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 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 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其形成和改变是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a.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b.高中阶段的品德趋向于成熟(高中生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一)什么是品德1、识记品德:品德是指个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旨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2、领会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但是,两者又有区别。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在、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1、识记道德认识:是指个人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远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2、领会我国传统的品德结构观点: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首先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联,彼此依存。
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知、情、意、行见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继承。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其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
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章志光的品德形成三维结构:其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进行探讨,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体环境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
思想品德与修养第一章总结
思想品德与修养第一章总结《思想品德与修养》第一章总结《思想品德与修养》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编写的一本教育类读本,主要旨在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修养素质。
本书第一章“思想品德与修养的内涵及意义”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思想品德与修养的重要性和内涵,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思考的基础。
本文将对第一章内容进行总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思想品德与修养的概念和内涵。
思想品德是指个人在面对生活和社会时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判断事物、行为的素质,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
修养是指通过自我培养和修炼,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并在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接下来,本章对思想品德与修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首先,思想品德和修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素质,青少年才能正确面对困难和诱惑,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其次,思想品德和修养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都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最后,思想品德和修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只有有德有才的人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然后,本章阐述了思想品德与修养的形成和培养途径。
首先,家庭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与修养的重要基石。
家庭教育应从小抓起,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引导和榜样,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其次,学校教育是推动思想品德与修养提高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社会影响也对青少年思想品德与修养的培养产生着影响。
社会如何评价、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与修养。
最后,本章强调了个人的自我培养和修炼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自我努力,不断修养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才能不断追求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人生道路上,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将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心理学高频考点之品德发展的阶段论
让每一位学员成为社会精英!陕西京佳咨询电话:(029)85205500心理学高频考点之品德发展的阶段论在招教考试中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属于高频考点也是易混淆知识点,考生如果对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掌握、理解不到位在做题的时候也容易产生错误。
接下来小编将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对儿童来说毫无道德可言,饿了就哭,想尿了就尿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
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倾向于主持公平、公正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小结:前道德时期:儿童无道德,主要是满足生理本能;他律道德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自律道德时期:儿童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十岁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分水岭:从他律道德转向自律道德阶段。
练习题1.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A. 甲同学错误大B. 乙同学错误大C. 两者都没错D. 两者错误一样大让每一位学员成为社会精英!陕西京佳网站: 1. A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复习要点】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1、依从:这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练习题】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B.从众C.认同D.内化答案:D2、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答案:B3、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____、____与____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内化)4、____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____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____阶段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依从,认同,内化)5、依从包括____和____两种。
____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____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服从,从众,服从)6、____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初中生的品德发展——初中生心理学
初中生的品德发展——初中生心理学初中生的品德发展一、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1.道德与品德道德: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没有强制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
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在每个人的个性中,品德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处于核心地位的部分;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是社会现象的反映联系:(1)每个人的品德表现,以及人们对个人品德的判断,是以道德行为作为中介的,即品德是和道德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品德必须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出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3)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区别:(1)道德决定着品德,品德反映着道德;(2)道德的发展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以个别人的品德存在为转移,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品德是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随着个人的存亡而生灭;2.品德发展阶段的普遍性和顺序性(1)阶段性(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假定品德发展有三种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阶段性。
前世俗水平:道德的价值由外在的要求来决定第一阶段:个人行为的物理后果是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为逃避惩罚绝对服从权威;第二阶段:判断行为的对错决定于它是否让人满意;为获得奖赏就得遵守规则;世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对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判断行为的好坏决定于它是否使别人感到高兴,此时对他人的评价开始考虑其行为动机;第四阶段:尽义务,表示对权威的尊重,出于维持社会秩序需要的行为,被认为是"对的" ;后世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力和义务第五阶段:道德是从共同认可的标准(契约)来定义的,强调法律观点,且认识到法律的建立是有其合理的基础,认识到个人的意见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根据一系列抽象的,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定义行为的对错;第六阶段:既遵循现实规定的道德准则,又遵循探求合乎逻辑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的选择原则;还服从具有指明方向作用的良心,尊重相互间的信任。
《品德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品德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终于安安静静地读完《品德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了,这是开学到现在,读完的第四本书。
读书,真的可以让人内心变得平静。
《品德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解了从婴儿到青少年这四个阶段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其本质。
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很有趣的实验和很新颖的打动人心的观点。
例如行为主义学家华生研究的小阿尔伯特的实验,婴儿小阿尔伯特本来对毛茸茸的小白鼠不害怕,但是实验室,当阿尔伯特即将伸手去触碰毛茸茸的小白鼠时,研究者播放巨大的噪音。
小阿尔伯特被噪音吓哭了,在噪音和小白鼠搭配实验重复出现几次后,小阿尔伯特每当看到小白鼠,就会吓哭。
通过该实验证明,通过条件反射,婴儿可以对原本不害怕的东西产生恐惧。
但是这个实验涉及到了实验伦理道德问题,值得后来实验者的反思。
此外,幼小的婴儿也会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情绪和人格变化的。
譬如0—3岁的婴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会从自身出发,没有将自己和外界事物区别开来。
斯金纳的三山实验,先让一个婴儿面对一张桌子坐下,桌子上放着三座山。
然后再让一个布娃娃面对婴儿坐下。
研究者问婴儿“布娃娃能看到什么”,但是婴儿无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实验证明,婴儿知识根据自己
所看到的去描述,以为自己看到的也是布娃娃所看到的。
婴儿这个时候的身理心理特点,都是其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我们应该遵循其发展的潜质去培育和引导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意志去过多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一、品德与道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反映内容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内容全面• 品德是一种个人现象,内容只是道德的一部分。
• 方式、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整个社会关系有维持和调节作用。
• 品德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表现出来,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 制约因素的差异• 道德发展受社会规律支配• 品德不仅受社会规律支配,还受个体心理、生活活动规律的支配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社会道德风气和家庭环境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
• 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
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阶段。
四因素论”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是道德行为的动力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个体品质的外在表现和形成标志。
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
品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道德行为的五个层次• 非道德行为自我中心性行为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良心主义行为理性利他主义行为2.品德的心理结构说由林崇德(1989)提出:三个子系统:1.深层心理结构(道德动机:利他动机 Vs 利己动机)和表层心理结构(道德行为方式)2.心理过程与行为活动系统(知情意行)3.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关系3.品德功能结构说章志光(1990)提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理论(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为对偶故事法• 通过研究儿童对对偶故事的道德判断来探究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范。
• 他律水平(10岁之前)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单纯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 自律水平(10岁之后)公正判断的以公平不公平、公道不公道为标准,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水平1:前习俗水平(前道德阶段)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 水平2:习俗水平(因循阶段)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 水平3:后习俗水平(原则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良心或原则取向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阶段1:避罚服从阶段。
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
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
• 阶段2:相对功利阶段。
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
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阶段。
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
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
• 阶段4:遵守法规阶段。
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
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只要违反了规则,并且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好的。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阶段。
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
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
• 阶段6:普遍原则阶段。
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为完全自律。
• 9岁以下的儿童大多使用第一二阶段的推理青年和成人使用第三四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的推理• 10%的少数人在20-25岁后才能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良心或原则取向)。
(三)、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论• 观察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 观察学习也成为替代性学习或模仿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者榜样的强化而引起的行为变化。
•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个体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获取有关的信息。
• 2.保持过程: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表象保持起来。
• 3.运动再现过程: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调整行为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 4.激发动机过程:通过强化激发和维持行为。
• 有效榜样应具备的条件• 1.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
• 2.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要有相似性。
• 3.榜样示范的行为对学习者要具有可行性。
• 4.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
•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 强化的作用• 强化:在学习过程中,当个体表现出正确行为后,给予奖励;表现错误行为时,施以惩罚的过程。
• 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 一、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内因:社会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学因素• 外因:学校、家庭、社会• (二)现实环境的影响• 环境是指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条件。
它包括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思潮的影响等等,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
这个外部条件使品德在遗传素质上提供的可能性逐步地变为现实性,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催化的作用。
• 1.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2.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1.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
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 班集体对学生品德的影响• 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能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
• 学校舆论、风气的影响• 班风好的班级,学生的人格特征较为完善。
• 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 文化水平的影响• 教师的影响•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教师的师德素养对学生成长影响力最大占到64.8%• 2.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家庭特征的影响• 家庭规模的大小、对孩子的溺爱与专制(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家庭是否健全(58%的品德不良少年来自缺损家庭,而且双亲不和比双亲不全影响更坏。
父母长期的敌对争吵会使子女心理产生严重的焦虑、多疑或神经质,甚至引发人格障碍。
)• 家庭的良好气氛如和睦温馨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德的形成。
• 家庭教养方式• 威信型父母(管之、望之、教之、爱之)• 专制型父母(管而不教,严而苛刻)• 宽容型父母(自由发展,接纳宽容)• 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社会风气的影响• 道德的形成• 青少年所在社区的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亲身见到的现象、听到的传闻,耳濡目染着他们的身心,这些来自于直接观察的信息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有着更大的影响。
• 欺骗实验• 责任分散效应• 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民族文化的影响• 在一些观念上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标准• 二、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认识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培养• 道德认识的培养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全面• 道德认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获得道德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教育者言行一致)•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情感的培养• 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P126)、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 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的三个阶段• 决定阶段、树立信心阶段、坚持恒心阶段• 道德意志的培养(P129)• 道德行为的培养• 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发展特点• 少年道德行为规法,没有青年巩固、成熟度有差异• 少年常产生偏激和不计后果的行为,直到青年期才会产生稳定和可靠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的培养(P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