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的主要经验
《国民经济的恢复》 讲义
《国民经济的恢复》讲义一、引言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动荡之后,国民经济往往遭受重创。
而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摆在一个国家面前的重大任务。
本讲义将详细探讨国民经济恢复的相关问题,包括背景、措施、成果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
二、国民经济遭受重创的背景战争的破坏:长期的战争导致基础设施大量损毁,工厂、农田、交通等重要经济领域遭受严重破坏。
资源的匮乏: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国家的资源极度短缺。
经济秩序的混乱:战争期间,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市场机制失灵,通货膨胀严重,金融体系崩溃。
三、国民经济恢复的主要措施(一)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更加用心地投入农业生产,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础保障。
1、修复受损工厂对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工厂进行修复和重建,使其尽快恢复生产能力。
2、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培养工业人才通过开办职业学校和技术培训班,培养大量的工业技术人才,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财政与金融政策1、稳定货币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稳定货币价值,恢复金融秩序。
2、合理的财政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拓展对外贸易渠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引进国内急需的物资和技术。
大力投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的硬件条件。
四、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一)农业方面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有部分剩余可以用于出口。
农产品的丰富也带动了相关加工业的发展。
(二)工业方面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出更多种类和更高质量的工业产品。
(三)就业与收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新中国历史
6.为什么说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7.我国社会从新民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1.军事上,把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2.政治上,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 3.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 (2)接受帝国主义的在华财产 (3)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稳定物价
2.了解建国初期党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正确政策和策略, 着重理解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提出的战略策略方针.
3.了解党在过度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 点着重认识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 然性.
4.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和 伟大意义,深刻认识党创造性地开辟了 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经 验
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教 育、改造,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 取利用、限制、改造
形式: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 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 义国营企业。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一、国家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售办法, 基本上控制了私营企业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 掌握其生产过程和产品销路 第二、国家通过加工订货规定了产品的规格、 质量和成本标准,这就促使私营企业改善经 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降低成 本,增加生产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活跃市场, 满足人民物质生活起了一定作用。 第三、国家通过加工订货等初级形式的国家 资本主义使这些企业中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它 的生产关系,使它具有若干的社会主义因素 第四、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 的消极作用极大地受到限制,对国民经济的 积极性得到发挥。从而使初级形式的国家资 本主义推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创造和 准备了条件。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证一 券九 交四 易九 所年 。六 月 , 上 海 军 管 会 查 封
“米粮之战”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商又进行了 粮食、棉沙的投机活动,使上海的米价在 一个月之中涨了4倍,挑起“米粮之战”。
人民政府统一调运粮食和棉 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价 接连下降,人民政府取得了 “米粮之战”的胜利。
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 以保证供应,同时严厉惩办粮食奸商。图为人 民日报的报道。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被炸毁的矿井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卷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D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反映的主要社会矛 盾是 A、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4、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②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D
③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④完成了向社 会主义的 过渡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oc
第20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材分析旧中国给共产党留下一个烂摊子:工业技术低下,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如果收拾不了这个烂摊子,人民政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当时,党和政府把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当成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从根本巩固了人民政权。
这一史实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无比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四项措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二反”、“五反”运动的背景、内容、范围。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这就是建国后面临的严峻国情。
②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说明新中国比旧中国进步,社会主义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优越。
③三反运动的胜利说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消除自身的一些腐败现象,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难点: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巩固政权,只做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政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课。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极其落后,代表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是王麻子剪刀和骆驼祥子的人力车。
重工业少得可怜,几乎等于零,钢的年产量只有15.8万吨,平均每人0.29公斤,只够打一把割猪草用的镰刀,而当时日本钢产量是700万吨,美国2880万吨;轻工业门类不齐全,很多工业品、生活用品都得从外国进口。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一、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形势表现 (二)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 1、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严峻”
二、措施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比重
C
)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
1. 过渡的含义: 从新…过渡到社…(1949—1956) 2. 提出条件:经济恢复时期,
政权巩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 总路线内容:一化三改造(关系)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制定: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2.基本任务: … 工业化;… 三大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化 农业 农业 土改 农民个人所有 合作 合作社集体所有 地主个人所有 化 民族资本主义 个人所有 手工业 合理 调整 赎买 个人所有 国有(国营经济)
个人所有 合作化 合作社集体所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
五种经济成份并存: ① 国营经济 ② 合作社经济 ③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④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⑤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统一财经
(三)合理调整工商业
1949年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部类 工业 商业 批发
零售
占国民经济的 63% 67%
83%
(四)深化土改,发展农业生产
(五)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孟 泰
三、结果
小结: 一、背景
(一)表现
1、战争的严重破坏
(二)和官僚资本的搜刮
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 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 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 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二者之间是 变革中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知识结构表现: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帝国主义掠夺原因:国民政府搜刮长期战争破坏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措施:统一财经(三个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成果: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1、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A、帝国主义长期掠夺B、国民政府与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C、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2、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结果和意义: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2、稳定物价:①背景:建国初期,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抢购物资,倒卖银元,使物价暴涨。
②措施:“银元之战”(行政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③实质:中共和不法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争夺市场(经济)领导权的斗争。
.............................④结果和意义:1950年春,结束了长期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3、统一财经:①目的:为了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为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②内容:实现三个平衡,即③结果: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了4、合理调整工商业①必要性:建国初,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将起重要作用。
②可能性:民族资产阶级在建国前就与中共合作,私营工商业是比较进步的经济成分;政府建立了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经济命脉。
公私关系——公私兼顾③内容:劳资关系——劳资两利④实质与目的:在承认资本家私人所有制的条件下,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思考训练:(1)建国初期曾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其中对“合理”的正确理解是 D A.剥夺资本家对资本的所有权 B.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使私营工商业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D.使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目的不包括C A.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创造有利条件B.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C.实现对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D.恢复和发展城乡经济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5、大力恢复发展生产:(1)农村:引导;兴修(2)城市:,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三、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1949—1952年)思考:到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如何?有何表现?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材料阅读』材料1: "没收官僚资本,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
(完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第23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冬莲(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
“三反”、“五反”运动。
(2)思想教育:①解放前夕,国统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②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说明新中国同旧中国比充满了活力。
社会主义制度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越;③共产党有魄力、有能力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能力要求:①通过新中国与旧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列举出恢复经济采取的四项措施,训练概述能力。
③写出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训练识忆能力.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中的“统一财政经济,解决收支平衡”一项。
教具教法①自制复合式“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整体图示幻灯片。
②写出一张“三反”、“五反”运动内容的幻灯片。
③采取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感讲述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生:1950年到1953年7月,进行了抗美援朝斗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悍卫了世界和平。
还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这是我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进行的斗争。
然而,建国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果断的措施?效果怎样?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国民经济恢复的经验
国民经济恢复的经验: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主要经验是:(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集中力量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消灭了地主阶级,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颠覆活动,胜利地进行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使全国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根本条件。
(2)始终坚持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使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和各种工作都不干扰生产的正常进行,而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是为了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发挥人民群众对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3)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了失业工人,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正确地处理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时,正确地处理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关系,使其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党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采取了整风整党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使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工作谨慎,态度谦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英勇奋斗。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完成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艰巨任务,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答:"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它主要表现在:国家对重点建设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中统一的劳动工资制度;对能源,交通,金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等等.这种经济体制在当时是必要的.因为1)国家建设资金不足;(2)技术力量和建设经验缺乏;(3)限额以上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都是技术复杂,投资较大的项目,有些项目一省一市难以完成,必须由中央有关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种体制能够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和主要技术力量,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
考点59—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严峻的经济形势
(1)表现: ①工农业生产下降(工业产值只占历史最高产量的50%,农业产值占历史最 高产量的25%)。 ②交通运输阻塞。 ③物资缺乏,通货膨胀。 ④人民生活困苦。 (2)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③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①性质:兼有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②内容: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企业,恢复发展生产。 同时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③作用:使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奠定了经济基础。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①具体措施:“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②成果: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 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三、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时间:1953年公布。 ②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任务: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 相关联而不可分离。 ④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经济基础。 ⑤意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指导我国顺利地 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胜 利建立。 (3)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重工业的建设成 就尤其突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 (5)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 基础。
党史自测(1-6)简答题答案整理
第一专题1.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客观原因:主要是敌强我弱。
当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再加上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背叛了革命,这些使得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主观原因:中共处于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还缺乏深刻的了解,革命斗争的经验更少。
特别是在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在反革命势力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袭击的时候,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3)外部原因:由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苏联顾问对中国的国情了解不够,出现了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瞎指挥。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葬送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2.第一次大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上起了哪些重要作用?(1)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和工农群众运动的风暴,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这在现代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相当普遍地受到这次大革命的洗礼,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目标和新民主主义逐渐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是一次革命思想大启蒙运动。
(3)“团结就是力量”的观念已深人民心,中国人民开始组织起来,不再是一盘任人践踏的散沙。
(4)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实践中得到锻炼。
3.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了哪些深刻的经验教训?(1)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只有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3)无产阶级要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
(4)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专题1.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第六章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继续调整
工业部门继续加强支农工业,加快发展轻工业生产,
加快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
充实、提高
(1)加强设备修理和生产能力配套;(2)努力
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品种;(3)积极引进新技术。
三、经济体制的调整
1.工业财贸体制的调整
工业经济管理权限的再次集中 (1)上收一批下放不当的企业;(2)加强计划的
调整后期重新扩大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 调整后期,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又重新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地方自主权
的扩大:(1)扩大地方的计划管理权,(2)扩大地方 的基本建设管理权,(3)扩大地方的物资分配权。对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作了重新规定。
2.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
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 1960年11月3日,《紧急指示信》:三级所有,队 为基础;反对和纠正“一平二调”;加强生产队的基 本所有制;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 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少扣多分; 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加强农业第一线; 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
级斗争的题目下,批判了所谓的“黑暗风” 、“单干
风”、“翻案风”。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
会议公报:“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 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影
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
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人民中,还有一些没有受到 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他们人数不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
社,生产队一般以二、三十户为宜。至此,农村基本形
成了至1978年改革前长达近20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 础”和“政社合一”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包产到户”的出现及其被制止 1961-1962年的生产关系调整过程中,一些地区重 新恢复了在1957年和1959年尝试并有效的多种形式的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党的主 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政 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回顾中央人民政府 为巩固政权所做的努力,说明人民民主专政 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前 提条件,而要从根本上巩固政权,还必须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一步为政权的巩固奠 定坚实的基础。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劳动模范: 孟泰、耿长锁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产
产
量
量
工业生产 1949 农业生产 1949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问:为稳定物价,政府与投机 倒把分子进行了哪两大“战 役”?毛泽东如何评价它们?
-
1950年6月的一天,为了稳定物价、 打击投击奸商,上海市政府出动 部队,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 个金融投机的大本营,逮捕和惩 办了金融界的首要投机倒把分子 230多人。
图为查抄上海证券交易所、 逮捕金融投机倒把分子的情形。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一、前言二战后, 中国处境艰难, 国民经济陷入了低谷状态, 经济基础薄弱, 农业占据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地位, 工业的比重极低, 而且工业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年轻有为的领袖毛泽东意识到了这一点, 提出了"把农村包围城市"的口号, 发起了解放战争, 直到成功了.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的重建任务越来越明显. 这里我们整理一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二、加强治理和减轻负担正向和合理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权力平衡和消除贫困的前提条件, 通过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交流, 并将应该由商业部门负担的责任转移到大众身上, 中国将能够进一步加强治理和减轻负担. 通过增加信息公开度和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必须确保政府能够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同时, 按照规矩处理任何涉及国家和公民利益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三、消除扶贫难度消除贫困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的优先事项之一, 依照最新的数据分析, 中国现在逐步消除了绝对的贫穷和绝大部分的极端贫穷, 但是仍有大量的人群处于贫困的边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政府和商业部门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增加劳动力培训机会来减轻扶贫难度, 并通过增加其他贫困人群的收入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四、恢复国有企业和加强工业发展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开放, 中国逐渐改变了国有产业的管理方式, 结束了北岛大学的毛泽东主义影响. 然而, 在政治上, 随着时间的变化, 对象理念的稳定性越来越重要. 中央政府应该实施强力的工业和制造业支持政策, 包括加大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制定新的政策和措施, 推动产业发展智能化, 实现实现产业升级.五、发展科技和教育新时代的中国必须拥有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积极参与创新, 服务于社会, 改善中华民族的人类命运. 为鼓励创新和改革, 中央政府必须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 增加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财政投资和支持.六、合理分配资源和增加对环境的关注合理分配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对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绿色能源的推广我们可以在国内产业中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刺激充分的经济增长, 同时也是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焦点.七、做好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还是经济全球化的极重要参与者. 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依赖于我们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在各方面努力促进与发达国家和逐步发展国家的交流合作. 通过加强合作, 我们可以在促进国内市场和提升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方面取得更好的结果, 同时达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八、总结综上所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应该是一个多角度的系统性措施,政府、工商业界和群众都应该在不同层面上运用不同的手段共同完成国民经济的发展任务. 未来的中国繁荣发展离不开责任感和社会责任,需要齐心协力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作用 (3)作用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 性质的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
(1)措施 (1)措施
a.进行“银元之战” a.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 进行 战”, 打击投机商 b.将全国主要财经经济由中央集中统 b.将全国主要财经经济由中央集中统 一管理, 一管理,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现象 a.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 年春, a.到1950年春 全国物价稳定, 了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了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 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b.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 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 1950年上 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到1950年上 半年, 半年,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建国初的三年间,我们主要面临着哪两大任务?人 民政府为完成这两大任务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 析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 三反”“五反” ”“五反
巩 固 政
物质 基础 前提 条件
恢 复 经 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 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大力恢复生产
准备了条件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 建国初期 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 银元之战” 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 之战” 之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 ②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 ③打击对象是官僚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 A. ①②正确 ③错误 B. ①正确 ②③不正确 ①②正确 正确,③ 正确,②③ ②③不正确 C. ①②③均正确 ①②③均正确 D. ①②不正确 ③正确 ①②不正确 不正确,③ 2.新中国成立后 经济战线上需要采取的最迫切措施是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战线上需要采取的最迫切措施是 新中国成立后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打击金融投机活动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打击金融投机活动 C.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 D.统管全国财经 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 统管全国财经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化新中国成立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1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进行斗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和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2 通过分析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 通过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反动,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 通过介绍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并渗透时代精神教育。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二)难点1 没收官僚资本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从时间上看,这已经是过渡时期,而过渡时期仍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问题。
2 调整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难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裼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仍然要使某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略六教学步骤导入新课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我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09国民经济恢复原因巩固政权的措施抗美援朝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九天1、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原因、巩固政权的措施(1)基本原因:经济的极端落后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央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政治经济体制,起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人民政府针对我国经济成分复杂的特点,实事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
(2)主要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深化土改,发展农业生产,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精兵简政,工矿业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2)共同特点: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目标而展开,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有区别、有步骤。
注意政策和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如何建立的?(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2)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从法律上保证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3)1953-1956年,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3、1956-1966年正确探索和探索中的失误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经验教训?(1)成功探索:①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②中共八大关于党和人民主要任务的规定;③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等。
(2)失误:①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②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教训: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等。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100 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无数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财政收入(小米) 151.5
财政支出(小米) 288
建国初期人民币发行额度图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人民币发行额 1948年底 0 1949年11月 100倍 1950年2月 270 倍
建国初期物价上涨指数图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8年 1949年 12月 1月 100 153
第一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1951、9)
不能忽视和粗暴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为 了帮助农民克服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必须提倡“组织 起来”,发挥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 建立在个体经济(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其发展 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强调:
*在全国各地,有领导地大量发展劳动互助组; *在群众有比较丰富的互助经验并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 的地区,有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民完全同意并有机器条件的地方,可试办少数社会
主义性质的集体农庄。
《决议》注意批判两种错误倾向:即消极态度和
急躁态度。
这是正确的、稳妥的。 但在下发《通知》中,也传递了一种紧张信息, 要求全党要把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
主要经验:
3、掌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按客观规律 办事。
主要经验:
4、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集中统一管理 财政经济。
主要经验:
5、重视疏通流通渠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0年投放货币,
下乡收购农副土产品;1951年活跃城乡交
流;鼓励私营商业资本长途贩运,深购远
销;恢复交通)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的主要经验2012级研究生中共党史专业业余班郭倩颖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的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破坏严重。
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
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
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物价猛涨。
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建国后,必须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改善人民生活,并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
恢复工作开始时面临着很大困难。
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战争挑衅,残留在大陆上的国民党武装尚待肃清,人民解放军还在向全国进军,军事行政开支猛增,1949年财政收入只及支出的1/3,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加以私人投机资本乘机哄抬物价,1949年到1950年初,连续发生四次大规模涨价风潮。
在这种形势下,平衡财政收支和稳定物价,就成为当时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人民政府在进行了几次平抑物价的斗争后,1950年3月采取了决定性的措施,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由分散转为集中,以调节各地供求,回笼货币、平抑物价;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使分散在国营企业和军政机关的现金,由国家银行统一管理,减少市场通货,增加国家能使用的现金。
人民政府这一决定迅速得到贯彻并取得成效。
财政收支很快接近平衡,结束了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局面,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顺利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点放在铁路的修复上。
在全体铁路员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内就修复了8300多公里铁路和2715座桥梁,到1950年,修复的铁路达14000多公里,原有铁路基本畅通,公路、水运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复。
对整个经济的迅速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人民政府为应对这种状况采取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是实行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8月,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2年底,农业生产互助组达到800多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00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从贷款、价格、投资等方面帮助农民恢复生产,三年间共发放农业贷款15.7亿元;规定了一些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和合理比价;领导农民开展群众性技术改造活动等。
特别是兴修水利,起了很大作用,三年中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共8.8亿元,占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13.2%,除完成了大量堤防整修、河道疏浚外,还进行了治理淮河、荆江分洪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广泛发动群众兴修水利,防治灾害,三年间扩大灌溉面积约8000多万亩,初步改变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堤失修、水灾频繁的状况,促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三年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
恢复工业生产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重点。
其中首先要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国营工业的生产。
政府依靠工人阶级迅速修复机器设备,使之尽快复工。
接着在工矿企业内部进行了民主改革,改造旧的经营管理机构,废除压迫工人的管理制度和封建把头制度,清洗潜伏的反革命分子,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管理制度。
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进行生产改革,创造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作方法,并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
由于政策正确,广大工人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很高,这三年国营工业的恢复发展特别迅速。
在三年中全国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34.8%,而国营工业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57%,因而它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26.3%上升到1952年的41.5%。
1952年上半年物价稳定以后,由于虚假购买力突然消失,私营工商业遇到商品滞销的困难。
政府及时合理调整工商业,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在经营范围、原料供应、销售市场、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必要的照顾,并且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摆脱销路呆滞、生产萎缩的困境。
随后又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运动,积极扩大农副产品的购销,为城市工商业开辟广阔的市场,使私营工商业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但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引导许多私营企业走上非法牟取暴利的邪路。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1951
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作用,使它们循着只能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
到1952年,私营工业企业的户数比1949年增加了21.4%,产值增加了54.2%;私营商业的户数增加了7%,零售额增加了18.6%。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
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三年中,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主要经验:
1、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关系,始终把恢复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使其它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2、重视扩大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工作,在政治上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提出“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四面出击”等。
3、掌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
4、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集中统一管理财政经济。
5、重视疏通流通渠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活跃城乡物资交流。
1950年政府下乡收购农副土产品。
1951年开始活跃城乡交流,鼓励私营商业资本长途贩运,深购远销,注意恢复交通。
6、中国共产党注意自身建设,开展整风、整党,有力地加强了党对恢复国民经济工作的领导。
相继开展1950年整风运动、1951年整党运动、1952年“三反”运动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