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单选题1.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对以上决定认识£确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泾济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D.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A. 建立经济特区B.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 开发和开放浦东3.“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该材料出自()A. 《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C.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5.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举措是指()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6.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吃大锅饭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共产主义就是一切生活资料归大队 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倾家荡产大搞钢铁 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 贯彻指示不过夜,推广经验不过宿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有 革命了思想,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
中国 钢产量 发电量 2.37公斤 2.76千瓦时
美国 538公斤 2949千瓦时
印度 4公斤 10.9千瓦时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 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 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 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 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 2、基本任务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1)成就:P50页最后一段 (2)意义:P51页第一段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49年 466
810
1952年
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 建设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 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 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识记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标志是:1956年,毛泽东做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3、八字方针: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由此,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

4、中共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1965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理解知识点:
1、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②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在经济发展上,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
优点: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状况和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

缺点:①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②过分夸大个人主观意志的作用,③
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④导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能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图片,培养概括、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建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并出示材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请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新课讲授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1. 国民经济的恢复首先,请看一段资料: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千克,钢0.29千克。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教师提问: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归纳:造成经济位于崩溃边缘的原因有:第一,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第三,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面对这种局面,出示材料: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10月2日中苏建交*国民经济恢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 17 国建交1950-1953抗美援朝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三大改造1954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日内瓦会议1955万隆会议“求同存异”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 十年探索时期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双百方针”1958八大二次会议三面红旗(大、人、总)1960八字方针、农村纠左1964原子弹 &中近程导弹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6-1976文革时期1966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国民经济受到影响取消高考1970东方红一号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3南优二号杂交水稻1976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1976-1978两年徘徊1977 2月两个“凡是”恢复高考1978- 今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中美建交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1980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1982“十六字方针”修宪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1983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1984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1985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义务教育法》1987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88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科教兴国”“ 211”工程希望工程1990开放上海浦东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中国加入 APEC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南巡谈话(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10月“汪辜会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1997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7月 1日香港回归1998《村委会组织法》1999 12月20日澳门回归二十一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上海举办APE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3“神舟五号”成功2005连战访华(坚持九二共识)2008实现两岸通航、通邮、通商五个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1976-1978两年徘徊1978- 今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一.七届二中全会1949.3河北西柏坡1.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2.工作中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3.基本政策:确定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政、经、思、外交方面基本政策4.确定总任务:①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②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5.工作作风:告诫全党、谦虚谨慎二.新政协召开 1949.9北平1.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基本性质&基本方针的政策)2.确立中央人民委员会*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意义:①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协制度②为新中国成立奠基三.第一届人大召开1954北京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①体现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两大原则②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意义:三大制度确立,为民主法治建设奠基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目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 过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宪法正式确立最早:1947内蒙古自治区最晚: 1951 西藏解放1965 西藏自治区五.中共八大 1956.9北京1.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主要贡献)2.主要内容: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分析正确、探索成功、但未坚持六.八大二次会议195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七.文革时期对法治的践踏1966-1976一.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1.恢复前:形势严峻、面临崩溃2.意义:为开展计划经济创造条件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9531.一五计划 1953-1957目的:把我国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基本任务: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基础差、增强国防、借鉴苏联)【一化】成果:东北重工业基地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三改】意义:①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②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1953-1956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内容:农业、手工业:合作社、集体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公私合营评价:①标志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1956 年底)三.三面红旗(大、人、总)19581. 大跃进错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超越历史发展阶段①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危害:②环境严重破坏③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 人民公社错误:①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②严重平均主义③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④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危害: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破坏生产后果:导致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出现1959-1961 三年经济困难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八大)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大跃进)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经济建设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四.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960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农村“纠左”五.十年动乱1971-1973 周恩来——国家经济出现起色【1966-1976 】1975 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一.外交原则确立1949-二十世纪50年代*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外交,与各国建立平等外交(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平等互利)与主权。

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时间:1953年。

(2)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第一个五年计划(1)执行时间: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工业化成就: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大都超额完成。

②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

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4)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的完成(1)改造时间:1953-1956年底。

(2)措施:(3)实质: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4)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5)局限:后期的改革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初期成功探索2.探索失误(1)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2)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危害:“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国民经济的调整(1)开始: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十年建设的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课件

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 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A 4、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5、“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大跃进时在番禺“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 群
思考:大跃进运动会带来哪些 危害?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轻重),生态 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农业生 产下降等
13.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 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C
农业--参加合作社
(1)内容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2)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二、探索与失误(56-66)
(一)中共八大 1、内容
(1956年,北京)
(1)国情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2)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
的现实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2、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例题:下列图片反映的事实,哪些是真 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当年中国出现了 什195么8年重居民大将失家中误铁?制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建设 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实践
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年)
背景,措施,意义
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五”计划的实施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特点
成果及意义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方法,实质,结果,意义
召开中共八大
时间,内容,意义
正确的探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伟大决策
意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中国成立 以来经济体 制的转变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城市: 国有企 业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 所有制改革字方针
探索与失误
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提出,内容,评价,影响
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影响
出现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国民经济的劫难
原因,表现 调整与整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背景
中共历史上三 次工作重心的
转移
时间
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背景,特点,过程,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办
过程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浦东的开放和开发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影响
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说课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说课稿)一、说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专题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坚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专题是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的开始;是我国现代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开端;同时它也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在探索中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

后一个时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分别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计划课时:3-4节)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根据世纪金榜《高考2012》中的考纲快讯,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专题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1. 知识目标通过对这一专题的学习,让学生能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的经验教训。

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部分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江苏省考试说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②中共八大;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08年第9题考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2.2009年第10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或建设)道路的探索3.2010年第13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4.2011年第11题考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5.2013年第10考查对“大跃进”的认识重点一“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方针、特点1.背景(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展工业化建设成为迫切要求。

(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4)从国际形势看,朝鲜战争结束,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史料】3.特点(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重点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及与工业化的关系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史料】2.意义(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019-2020】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

【2019-2020】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1.掌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

2.理解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

3.分析探索建设道路中获得的经验教训。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完成三大改造(1953~1956年)(1)过程①农业: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2)提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严重失误(1)措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2“学思之窗”,思考: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你对这样的炼钢运动有什么看法?【提示】当时人们以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急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面貌建设社会主义。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含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1、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

这一政策的实行( )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2、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受到个体经济的极大限制。

据东北、华北等地的调查显示,农村中已出现中农化的趋势……东北局报告说东北农村有1%的农户已成为新富农。

华北局报告说,据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典型调查,新富农占总农户的2%。

这一现象表明( )A.土地改革未改变我国的土地所有制B.农业中的土地集中现象已是非常严重C.迫切实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D.土改使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3、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财政工作的部署:“战争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应该是维持市场,求得金融物价不要太乱。

第三才是其他各种带投资性的经济和文化支出”。

这一精神的贯彻( )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B.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需要C.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D.奠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格局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成立;1956年,从重工业部中分离出兵工总局,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1963年,从二机部中又分离出三机部(航空工业)、五机部(兵器工业)。

这表明( )A.工业优先战略方针确立B.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强化D.科技革命引领工业发展5、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和内地投资比例统计表。

该表反映出在“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政府( )★沿海与内地的比重相加,不等于100,因为少数单位的部分投资不按地区划分。

A.力图扭转工业布局不均衡的局面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C.投资向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倾斜D.实行沿海带动内地的战略6、“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专题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三 专题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

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一、曲折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二、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解析:选A材料提及“突进期”为建国初期,一般指的是1949~1956年。

1958年,发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2.下图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领息凭证,从中可知当时()A.国有企业改革提上日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迅猛D.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解析:选B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从中推断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片中的时间“1956年”也可印证上述信息,故B项正确。

3.从图1、图2到图3,反映了建国以来()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B.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D.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解析:选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改变了人民的经营方式,故D项正确。

4.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

”此举表明中央力图()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调整国民经济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D.深化经济改革解析:选B材料“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信息反映了当时我国物质十分缺乏,中央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到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故B项正确。

高中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中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①必要性: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 务之急。 ②可能性: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方针: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3)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4)成就: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我国的工业化建
6.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6.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成功的探索 A.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重要决议: ①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由落 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在经济上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 方针。这次大会是在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情况下的一次成功探索。 B.“八字”方针的提出: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 这种情况下,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 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 改善。 (2)探索中的失误
(2)在阶级斗争上: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解决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斗争要作出科学、符合实际的分析,不能扩 大化;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 神化领袖的作法; ④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完成三大改造(1953~1956年)(1)过程:①农业: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2)提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中的失误3.探索中的调整(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结果:①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3.调整(1)周恩来: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十五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案➊教学目标一、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二、学会分析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列举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理解这些举措的影响和意义。

三、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外交成就和新中国逐步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史实。

四、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与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五、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熟练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二、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深远历史意义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准备工作(1)1949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注:对人民内部要民主,对反动派要专政,两者相互结合就是人民民主专制(仅作了解)(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②内容A、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B、通过《共同纲领》: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③意义:《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3、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并进行开国大典4、历史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1)农业:土地改革①时间:1950—1952年②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清了障碍(2)工商业①在大城市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②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企业主导地位(3)交通运输业:恢复因战争破坏的交通运输业(铁路)2、军事上(1)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残余势力(华南、西南),同时剿匪镇反(2)抗美援朝战争①时间:1950—1953年②背景A、二战结束后,在冷战背景下,朝鲜半岛于1948年以三八线为界分裂为朝鲜和韩国两个政权B、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韩国一路溃败,美国组建联合国军武装干涉(仁川登陆)C、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界(鸭绿江、图们江);派美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D、1950年10月,应朝鲜请求,中国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彭德怀任司令员③经过A、通过五次战役(长津湖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方被迫同意谈判B、双方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于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④意义:涌现了无数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3、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①内容A、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C、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方②表现A、出现了第一次与新中国建交高潮(主要为社会主义国家)B、1949年末到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了苏联经济援助,推动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巩固了中苏两国友谊,加强了新中国国防安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正式确立:1954年中印、中缅双方正式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③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④历史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3)日内瓦会议①时间/地点:1954年/瑞士日内瓦②内容A、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注:印度支那联邦指老挝、柬埔寨、越南三国;近代被法国殖民,二战期间又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法国欲恢复对印度支那联邦的统治,但当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于是双方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印度支那战争(仅作了解)B、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议C、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宣言》③意义: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4)万隆/亚非会议①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②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③内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遭遇相同、目标相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④意义:培养了万隆精神;加强了同亚非各国联系;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主要为亚非国家)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经济上:过渡时期总路线(1)含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化三改、两翼齐飞)(2)内容:一五计划(1953—1957年)①工业建设A、重工业部门相继建立(鞍钢、长春一汽),主要以国防军事为主,集中在东北地区B、交通运输业获得发展(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②三大改造(1953—1956年)A、农业: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业: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利润四马分肥注:公私合营(企业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国家和个人);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资本家股息红利)补充:三大改造的实质为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历史意义①工业建设: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尤其是重工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成为我国经济重心);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②三大改造:小农经济彻底解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补充知识(仅作了解)①一五计划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A、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工业化基础B、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业,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C、苏联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借鉴作用②一五计划为何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对象A、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煤铁资源B、东北自近代以来有较好的重工业基础,交通运输网较完善C、邻近苏联,便于接受苏联援助2、政治上:三大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确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该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历史意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确立标志: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②政治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具体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④历史意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注:我国主要的民主党派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致公党、九三学社(仅作了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确立过程: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1954年写入宪法②主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宪法规定内行使自治权注:我国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仅作了解)③历史意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发展3、补充:毛泽东思想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➍当堂练习1.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共召开了两次国家级别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分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64人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一、引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进程,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

本文将通过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内容和成就,深入探讨这一伟大进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影响的重要性。

二、背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战乱频发、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困难。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以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导的方针政策。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0年代末期开始的“两个决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而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经济建设1. 社会主义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企业吸纳了大量失业人员,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

由于粮食等物资紧缺,在中央计划下进行重点支援与调度,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等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通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并吸引外资等措施,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向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转型。

改革开放政策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对外贸易为重点,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与科技1. 高等教育:建设一流大学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启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运动提升了高等教育水平,在各个学科领域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术思潮。

2. 科学技术创新:毛泽东时代提出并推行知识革命思想,强调发挥群众智慧和创造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航天事业蓬勃发展、5G技术领先全球等。

五、文化与艺术1. 革命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追求的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

艺术家们通过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歌颂,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以各种形式展示着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2. 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倡导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儒家思想,也有尊重自然和环境保护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考试总分:18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时规定:被接管企业的人员及其职务、生产组织管理机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一般不立即加以改变。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使新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B.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C.保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D.有序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4分)“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

”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3、(4分)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B.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D.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4、(4分)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据此推断,毛泽东作这个报告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949年B.1950年C.1956年D.1958年5、(4分)下表是1948—1959年北京同仁堂发展态势数据表。

这一时期北京同仁堂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公私合营B.计划经济C.国家援助D.抗美援朝6、(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主要原因不包括A.帝国主义长期掠夺B.战争的严重破坏C.全国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D.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7、(4分)1950年,政务院在制定国家税收标准中贯彻两个原则:工业轻于商业的税收原则和生产资料轻于消费资料,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税收原则。

这一做法A.培养了国民勤俭朴素生活作风B.旨在建立以重工业为主的模式C.有利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D.充分地利用了原有的工业基础8、(4分)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9、(4分)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阶段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些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解决农村人地矛盾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D.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AC.现代农业开始起步D.土地所有制变迁11、(4分)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横额:“社会主义好!”。

上联和下联分别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运动、农村合作化运动C.农村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4分)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上登载“在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将近两年以来,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做到了。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3、(4分)1957年陈云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

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

”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平衡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B.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严重损害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4、(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这一规定的实施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5、(4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等。

该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济的特点是A.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B.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相结合C.具有公平的扶贫理念D.短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16、(4分)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B.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D.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17、(4分)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对此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新中国政权没收官僚资本B.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8、(4分)1949年5月28日,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约为100:1,到6月8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2000: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

反动分子叫嚷:“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

”据此可知A.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B.人们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C.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D.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19、(4分)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有的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来描绘时代背景以抒发美好愿望。

下列春联可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是( )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争荣”D.“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20、(4分)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并要求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

”这类经济扶助A.为后来公私合营积累了经验B.以贷款形式盘活了私营报纸C.配合了城市经济改造的进行D.稳定了民营报纸的产权结构21、(4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A.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B.发展国营企业C.恢复和发展私营工商业D.促使国家财政根本好转22、(4分)新中国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很快出现了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

据此可知A.土地改革没有改变我国土地所有制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由更加充分了C.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正逐渐恢复D.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3、(4分)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一做法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完成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D.推动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24、(4分)“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此政策的目的是A.团结一切抗日力量B.巩固革命根据地C.巩固新生人民政权D.实现农业合作化25、(4分)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26、(4分)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8个陆军师集体转业,改编为建筑师。

这一决定的目的是A.加强重点工程的建设B.强化海空力量的发展C.促进军队编制的完善D.减轻军费支出的重负27、(4分)“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该措施A.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B.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C.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D.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体制28、(4分)与1936年相比,1949年中国工业产值下降了50%,农业产值约下降25%。

国民政府倒台前的12年间,通货增发达到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36807亿倍。

1949年城市中有400万失业人口,农村有4000万灾民需要救济。

这种状况表明A.新中国的成立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状况B.新中国面临严峻的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C.建国后必须尽快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D.国民政府未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救济29、(4分)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

这反映新中国A.人民收入迅速增加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迅速实现经济稳定30、(4分)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民“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

这一规定A.无法适应后来工业化开展B.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C.体现了计划经济的优越性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求31、(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指出,实行国民经济组织性和计划性必须严格限制在可能和必要的限度内。

由于有了多种经济成分,这使我们必须有无产阶级明确而周密的经济政策、经济计划与整套的经济组织去指导国民经济建设,绝不容许有任何模糊和混乱。

当时,强调经济“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用意在于A.稳固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B.保证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C.效仿苏联,完善经济体制D.确保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32、(4分)1956至1966年为十年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极左思潮泛滥,社会主义工业化走过不少弯路留下深刻的教训,但也取得了不小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