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地理七上《人口与人种》教案_1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968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及其管理措施;2.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并探究其原因;3.理解人种多样化的原因及其影响;4.掌握一些与人口、人种相关的地理术语。
【教学重点】1. 人口增长的影响及其管理措施;2. 人口分布的规律,并探究其原因;3. 人种多样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 人种多样化的原因及其影响;2. 一些与人口、人种相关的地理术语。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活动导入法;3. 课堂讨论法;4. 实验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0分钟)引导学生查找一些资料,了解本单元即将学习的主题内容。
二、知识讲授(30分钟)1. 人口增长的影响及其管理措施。
2. 人口分布的规律,并探究其原因。
3. 人种多样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课堂互动(30分钟)1. 进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人口分布规律和多样化的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多样化情况,探究不同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四、实验探究(20分钟)展示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并探究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五、课后作业(10分钟)1. 回顾人口增长管理措施,总结一些可提供给政府的建议;2. 了解一个国家人种多样化的状况及其影响,并与同桌分享。
【板书设计】1. 人口增长的影响及其管理措施;2. 人口分布的规律,并探究其原因;3. 人种多样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人口、人种等地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了人口和人种的多样性、人口的增长与管理措施以及人口分布规律等方面。
通过活动导入、讲授法、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3227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1.png)
1.增强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尊重不同人种,消除种族歧视,培养平等、包容的国际视野。
3.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增强国家意识,为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
4.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树立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平等、包容的国际视野。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我国的人口政策,形成国家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合作探讨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人种的形成、分布和特点。
2.教学内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世界人口从公元1年到现在的增长情况,以及不同地区、国家的人口增长差异。
(3)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3.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整个教学内容与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
五、作业布置
4.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1人口与人种 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1人口与人种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efe559fc4ffe473368abcf.png)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人种及其分布。
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和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人口分布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共性是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比较主动,课堂比较活跃。
教师要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这个特点,课堂上安排的学习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包括学生有亲身体会的所见所闻,要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四、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五、教学难点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2、人口分布的成因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947ed4ee06eff9aff80730.png)
《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知道、理解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
理解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三大人种的区别和主要分布地。
过程方法:1.通过投影、计算,感知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通过分析、讨论、阅读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国不同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3.通过辩论使学生清楚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通过图片、地图区分不同的人种及主要分布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1.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
2.知道人种是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分类的,教育学生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重点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对环境、资源、社会的影响。
2.人种的特征和分布。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指引1.利用计算感知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现象。
2.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感知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3.阅读了解不同的人口政策以及全球的人口现状和应对措施。
4.辩论认识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投影导入《世界人口的增长》[讲述]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00000000,而且还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学生活动] 请大家计算:如果按每年增长人口8000万的速度,世界上每天增加人(一年按365天计)每小时增加人每秒增加人每节课增加人按照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世界每年增长8000万人),经过多少年全世界又将增长10亿人口?(不到12年)。
[总结、讲述]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看P70图4.1)的结论。
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看P71图4.2了解各大洲人口总人数和人口增长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14e730029bd64793e2ca1.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三大人种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人种观。
【重点与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3.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对比、讨论、计算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人类从出现到现在,已有二三百万年了,那么,你知道目前,世界人口总数是多少吗?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各有什么特点?人类按体质特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人口与人种》去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数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70亿)2.人口增长特点读图分析:从18世纪以前到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什么样的?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
算一算: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2011年的7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
人口/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10~2020~3030~4040~5050~6060~70分析归纳: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逐渐缩短)(2)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都是12年)(3)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由慢变快)3.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ef58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a.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探讨人口和人种知识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讲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以及与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人口与人地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人口与人地关系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人教版地理基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人口与人种的知识还相对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案例和图片较为敏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认识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人口与人地关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难点:人口与人地关系,人种形成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理解人口与人种知识。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与人种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情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人口与人种知识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案例:收集与人口与人种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分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关于人口分布的规律?2.呈现(10分钟)介绍人口与人种的概念,讲解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6ac99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b.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和人种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人口分布、人口增长规律以及人口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世界不同人种的特征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规律,认识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规律,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规律的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的记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人口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的复杂性。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探究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PPT课件。
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规律,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照PPT课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分发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总结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525e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f.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口与人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对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基本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从而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人口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种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人种的认知程度,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人种的直观认识。
同时,针对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程度,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2.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人口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人口和人种问题;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人口问题;3.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同时,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哪些地方人口密集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的课件,让学生对人种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种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人口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9ad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0.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人口与人种知识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与人种的概念、世界的划分、人口的增长与分布以及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了解人口的增长与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人口问题,提高学生对人口与人种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口与人种的概念,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人口的增长与分布规律。
2.难点:人口增长与分布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世界主要人种特点的记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图、图片、实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地图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口与人种的概念,从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主要人种的图片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和实例,分析人口的增长与分布规律。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cebe6f76eeaeaad1f330ea.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课题授课日期授课教师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2、能够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3、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重点难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2.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选择教学策略导入多媒体展示:“想一想”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你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1987.7.11 1999.10.12 2011.10.31)教师讲解:1987.7.11一个南斯拉夫婴儿被象征性地认定为地球上第50亿个人.1999.10.12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2011.10.31作为全球第70亿人口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目前,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加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4.1人口与人种.(板书)导学【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2、能够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3、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 世界人口总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 亿.2.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 增长.3. 世界人口的增长,通常用 表示,它是由 和 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就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从地区分布看, 洲、 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洲、 洲、 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其中, 洲增长率最高, 洲最低.5.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 的影响外,还受 的影响.知识点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是指 ,它表示人口的 程度. 2、人口稠密区①在自然条件优越, 发展 较早的亚洲的 和 ;② 发展较早, 发达的 洲和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①极端干旱的 地区 ②过于湿热的 地区③终年严寒的 地区 ④地势高峻标. 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本节课内容有大概的认识.给学生予肯定,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展示答案.【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1、读70页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回答:①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 .②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 .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 .教师讲解: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人口增长较快.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因而,世界人口的数量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2、读72页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完成下列要求:活动1:把所得数据填入表格中.活动2:①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没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②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③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师生互动:1、完成P71 活动12、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书本 P72活动2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转承: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由什么来衡量?(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①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的高低决定让学生明确世界人口的数量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让学生更加明确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的,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 和 所决定的. ②写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③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 ,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 ,也不 ,也就是人口停止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 ,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 .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讨论完成.练习:某地区2007年,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25个婴儿,死亡10人,该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转承:地球上七十多亿人口是不是均匀地分布在1.49亿平方千米的陆地上呢?教师讲解: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内居住的人口数.练习:丰泽区的总面积是132.2平方千米,现有人口52.96万人,丰泽区的人口密度是多少?4、读72页图4.4“世界人口分布”,回答: ①通过图例可知: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 . 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分布稠密区——“四密”: 、 、、 .(分布特点: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 地形 .)人口分布稀疏区——“四疏”: 、 、让学生明白:人口增长速度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知识的迁移应用.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 .③完成73页活动1、2、3.活动1:A、B均处于平原地区,为什么却人口稀少?活动2:C、D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活动3:根据活动1、2,填写表4.2.地区人口密度(人/千米2)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ABC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D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条件(气候、地形等)和条件(工农业发展、交通等).师生互动:1、师生互动完成①②;2、学生讨论完成73页活动1、2、3;3、教师点评,小结. 力;2、明确世界人口分布特点;3、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课堂演练1.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拉丁美洲2. 某地一年中每1000人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5人,则该地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15‰B. 25‰C. 20‰D. 5‰3. 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137000万,中国的人口密度约为()A. 156人/平方千米B. 136人/平方千米C. 143人/平方千米D. 139人/平方千米4.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A. 低纬度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中低纬度地区D. 高纬度地区总结地理填充图册P32-34 1、3、6学生完成,按时上交. 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ce872a8956bec0875e313.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2、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4、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6、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感受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一、新课导入由二孩政策的新闻视频导入。
活动2【活动】二、探究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看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1)指导学生根据数据变化了解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特点。
(2)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学生看图分析数据后归纳总结)过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看课本P70图4.1,并结合文字叙述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所经历的阶段。
(1)指导学生读图步骤。
(2)学生图文结合试着分析。
(3)全班交流,请生看图分析。
教师引导。
(4)提出疑问,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原因。
【明确:l80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差,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
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增长,死亡人数减少;特别是195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3、结合具体例子探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人口停止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人口减少快。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a75d780740be1e640e9a25.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设计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亲切地成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的村民。
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至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
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的第70亿位居民”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9d2b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d.png)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组织学生讨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5.人口问题与人种关系:探讨人口过多、过少带来的问题,以及人种差异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6.小组活动:分组研究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与人种问题,进行成果展示。
2.增强学生关爱地球家园、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特点及与人种的关系,掌握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理解人口与人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3.掌握不同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尊重和包容意识。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收获,开展课堂小结。
7.作业布置,拓展学习: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口与人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哪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口分布差异呢?”引发学生思考。
7.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地球家园,培养国际视野。
地理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五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案
![地理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五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9fb7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e.png)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基础主干落实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80亿。
2.增长特点:(1)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3.人口问题:(1)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多、就业困难、贫困等。
(3)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描图填图】·画出南北纬30°和60°四条纬线。
·圈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三、世界不同的人种1.划分依据:根据体质方面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
现在,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
地图笔记世界人口的分布易错易混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不等于人口数量减少,而是表示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人口数量减少的标志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
漫画思考答:人口过多。
假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将会出现这种问题。
名师提醒1.非洲北部主要是白种人。
2.北美洲的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是黄种人。
重点主题探究主题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探究情境生命 障碍 不利 高温高温 舒适 低温不利 低温>49℃ >29℃ >24℃ (21±3)℃ <18℃ <10℃概念地图综合思维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影响因素)分别指出图1、图2和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水源(河流),地形,气候(温度)。
2.(能力探究—原因归纳)(1)说明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海拔范围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f26f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2.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是关于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和人种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结合实例来深入理解人口与人种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掌握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观察、分析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口与人种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2.难点: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与人种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与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
2.相关案例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是否了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6469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2.png)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
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1课时【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
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人口与人种 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人口与人种 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761b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a.png)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观察下面三张图片,你能判断他们是什么人种吗?
三张图片的人种从左到右分别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区别不同肤色人种的最主要依据就是肤色,但是除了肤色以外,不同人种的头发,面部,体毛,眼睛等都有着很大区别。
就拿我们黄种人来说,我们皮肤淡黄,头发黑直,面庞扁平,并且体毛浓度适中。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多为波浪型,鼻梁高,嘴唇后,并且体毛较多。
而黑种人全身黝黑,嘴唇较厚,体毛很少,并且头发呈卷曲状。
那是什么导致了黄、白、黑三色人种外貌特点的不同呢?让我们打开地图,观察不同肤色的人种在世界上分布情况,通过地理因素来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人种
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活动3]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师生总结归纳]
世界人口密集区:(1)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
好,农业发展早。
(2)欧洲、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1)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
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
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三、人口问题
[教师提问]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请你按一年365.25天,计算一下每天、每小时各增加多少人?一节课45分钟时间内世界增加了多少人?
启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当的补充有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方面的资料,启发学生从世界粮食问题、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方面去展开讨论。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略。
[质疑]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带来了以上一系列的问题,那么人口增长是不是越慢越好呢?请你说说对与不对的理由。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或不断的减少都不[学生]
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学生]
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好,也会带来不少问题。
例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等。
[师生归纳总结]
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此外,还应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使人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四、不同的人种
[活动4]
看课本P75页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图片。
小组讨论、交流对世界三大人种的认识。
[师生归纳总结]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探讨的四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板书设计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总数:1999年60亿;
2、化特点: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什么是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稀疏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三、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
2、人口问题带来的问题
3、正确的人口观
4、人口政策
四、不同的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