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技法 圆雕技法
中国古代雕刻技法
中国古代雕刻技法一、圆雕。
这就像是在雕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小世界呢。
比如说雕个石狮子,从脑袋到尾巴,从前面看威风凛凛,从侧面看那肌肉线条也超有力量感,从后面看也不马虎,每一个角度都精心雕琢。
古代工匠就像魔法大师一样,一块大石头在他们手里,这儿敲敲,那儿打打,慢慢就出现一个活灵活现的立体形象。
像那些寺庙门前的大佛,用的就是圆雕技法,你站在大佛脚下,不管咋看,都觉得大佛就像真的在那儿俯视众生一样。
二、浮雕。
这个就有点像是在平板上让图案“鼓”起来。
浮雕又分高浮雕和浅浮雕。
高浮雕呢,就像是画立体画,那些图案像是要从墙面上跳出来似的。
比如说在一些古建筑的门楼上,雕着的神话故事,人物都雕得高高的,感觉就差一点就能从门上走下来了。
浅浮雕呢,就比较含蓄一点,它是浅浅地把图案凸显出来,就像在一块木板上轻轻画出立体的感觉。
你看古代那些精美的盒子,上面雕着花啊鸟啊的,用手摸上去有一点点凸起的感觉,这就是浅浮雕,就像给盒子穿上了一件低调又精致的立体花纹衣裳。
三、透雕。
这可就更厉害了,就像是在玩雕刻版的“剪纸”。
工匠们把那些石头或者木头雕得跟镂空的花窗似的,你能透过雕刻的图案看到后面的东西。
像古代那些精美的屏风,用透雕技法雕出各种吉祥的图案,什么龙凤呈祥啊,梅兰竹菊啊,既美观又透光。
这透雕可考验工匠的功夫了,一不小心雕坏一点,整个作品可能就毁了。
就好比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又技艺高超才能完成。
四、线刻。
这个就像是用刀在材料上画画。
工匠拿着雕刻工具,就像拿着一支特殊的笔,在石头或者木头上画出各种线条。
这些线条可不是随便画的哦,它们组合起来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你看古代的石碑,上面刻着的字,那是一种线刻,还有一些石头上刻着的简单的图案,像波浪纹啊,云纹啊,都是用线刻的技法。
虽然看起来只是线条,但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古朴的韵味,就像古代的水墨画,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万千世界。
武梁祠雕刻技法
武梁祠雕刻技法
武梁祠雕刻技法主要包括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和透雕。
1. 圆雕:指完全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像,通常会脱离背景而独立存在。
在武梁祠中,人物雕像就是运用了圆雕技法的经典之作,它们在保持原来位置的情况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的展示。
2. 高浮雕:是半立体状的起伏雕刻,相比起平面性的浅浮雕而言,高浮雕的雕刻层次更加丰富,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武氏墓群石刻便总结出了完整的线纹雕刻方法,并应用于高浮雕,使其成为更具生动性和立体效果的艺术形式。
3. 浅浮雕:是在石面的处理上尽可能显出立体空间感和平面的连续性。
在武梁祠中,一些画像石以浅浮雕及浅透雕的手法来表现,如中部室顶石板上的猴、鹿等动物都以简约的线条浅浮雕来表示毛发等细部,呈现出较强的写意性。
4. 透雕:在石面上创造出具有穿透性或称空透性的立体画面,其与浮雕常有类似之处,但镂空部分不再填充其他内容而是作为装饰陪衬凹进去的部分。
在一些画像石中,透雕与圆雕、高浮雕结合使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此外,铸刻者还善于利用不同形态的组合来表达主题思想,形成富有节奏感的浮雕画面。
这些技法在武梁祠等汉代石刻中的广泛应用,不仅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一、圆雕技法的定义和特征
圆雕是一种立体雕塑技法,它即是从一个全面、立体、三维的独立块状物中,按照构图、纪实、协调等原则,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雕刻出来,同时在造型上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相较于其它技法,圆雕的雕刻形式更为立体、具体和形象化。
圆雕技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立体感强
圆雕技法的作品具有明显的立体感,能够将人物的身体、面部等细节刻画得十分逼真,更能够凸显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
2. 组成完整
圆雕技法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但又具有
自身相对独立的特征,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张力和感染力。
3. 纪实性强
圆雕作品栩栩如生,将人物的表情、神态、动态等特征刻画得十分逼真,更能够符合
人们对形象的真实性要求,增加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
在翡翠人物雕刻的技法中,圆雕技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展
开:
1. 刻画细节
2. 增加张力
圆雕技法将人物的肌肉、骨骼等部位刻画得更加具有生动感和鲜明感,给人以真实感,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张力和感染力。
3. 突出形象
圆雕技法鲜明的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同
时也能够突出作品的独特之处,增加了观众的感受力和审美力。
4. 表现动态
圆雕技法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特征,包括人物的姿态、动作、动作的速度等,增添
了作品的动感和艺术感,提升了作品的观赏价值。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哈喽,我是轩哥。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的雕刻技法对于一件翡翠作品的完成度必不可少,今天轩哥就来跟大家说说那些常见的翡翠雕刻手法。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翡翠雕刻手法之一:圆雕圆雕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立体雕刻的手法,就好像是雕刻成了三维立体图像,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这件作品不同的风景。
而且圆雕雕刻出来的作品比较形象、生动,传神,例如像人像、半身像、群像以及动植物等等类型的造型都是栩栩如生的。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圆雕讲究的是因势造型,就是可以根据翡翠原料的自然形状、纹理、颜色等美感进行创造;或者另一种情况是先有构思,然后挑选适合的料子进行雕刻。
两种情况都讲究使雕刻出来的作品自然逼真,内涵丰富。
圆雕的雕刻方法可以有写实性的、装饰性的、抽象类型的,雕刻类别也可以有挂件、摆件或者是把件,多种多样、应有尽有。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翡翠雕刻手法之二:浮雕浮雕是一种将绘画和雕刻结合起来的产物,它是在平面上表现层次的一种半立体的雕刻手法,只供观赏者观赏到一面或两面的景象。
浮雕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形象,而且根据这凸出的厚度不同,还可以将浮雕分为深浮雕、浅浮雕和薄浮雕,这三种雕刻方法呈现出来的效果都不同,但是却都讲究要有一定的起量感和起伏感,要有高低起伏的层次关系。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翡翠雕刻手法之三:镂雕镂空雕刻是一种将通透与实体结合表现出来的雕刻手法,就是把某些部分掏空,然后表现作品的立体空间层次感。
镂空雕的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对雕刻师的技艺要求很高;而且对翡翠原料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原料不能有任何纹裂和砂格,质地要坚韧,否则很容易断裂。
玉雕最常见的七种雕刻技法详解翡翠雕刻手法之四:透雕透雕跟镂雕很相像,但是却不一样。
透雕是指在雕刻作品中,保留原料凸出的部分,然后将背面部分只进行局部的镂空。
透雕与镂雕都有穿透性,但是镂空雕是360度全方位的雕刻,而透雕只是正面或者正反两面。
美术中的雕塑技巧知识点
美术中的雕塑技巧知识点雕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塑造立体的形象和表现物体的真实感,展示出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美术中的雕塑技巧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与理解雕塑作品。
一、基本雕塑技巧1. 比例和构图:雕塑作品的比例和构图是基础,它们决定了作品的整体效果。
艺术家需要准确把握人物或物体的大小、比例关系,并在构图上做出合理的安排,使作品具有平衡和美感。
2. 形状与质感:美术雕塑中,形状和质感是传递信息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元素。
艺术家需要通过雕刻和塑造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纹理,从而增强作品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3. 空间感与透视:艺术家需要掌握空间感与透视的技巧,使雕塑作品在三维空间中更加真实和立体。
透视的使用可以帮助表现物体的远近、大小和位置关系。
4. 光影处理:光影效果是雕塑作品中展现立体感和形态的关键要素。
艺术家需要了解光线的特性和如何利用阴影、高光和反光来突出重点、营造氛围和表现形象特征。
二、材料与工具选用1. 常见材料:雕塑作品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包括石膏、大理石、木材、金属等。
艺术家需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其可塑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2. 雕刻工具:雕塑需要使用各种专业工具进行雕琢和塑造。
常见的雕刻工具包括刻刀、锉刀、锤子、凿子等。
艺术家需要根据材料和所要表现的效果选择合适的工具。
三、雕塑技法1. 浮雕:浮雕是一种将形象或纹饰浮现于背景之上的雕塑形式。
常见的雕塑浮雕技法有浅浮雕和高浮雕,分别通过凹刻和凸刻实现形象的凸显。
2. 圆雕:圆雕是一种将形象完整地立体呈现的雕塑形式。
艺术家通过从各个角度塑造物体,使其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3. 实用装饰:雕塑也可以用于实用装饰,如建筑、家具等。
在实用装饰中,艺术家需要结合实用功能与美学需求,设计和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雕塑作品。
四、艺术背景与风格1. 雕塑流派与风格:不同的时期和地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雕塑流派和风格,如古代希腊、文艺复兴、现代主义等。
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068郑申钟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圆雕是在雕件上进行立体化创作的一种雕刻技法,圆雕作品可以让观赏者感受到不同角度和侧面的美感,立体性较强。
在人物雕刻过程中,运用圆雕技法能够将人物的形神与气韵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
雕刻师要在雕件的前、后、左、右、上、下多方位进行雕刻,既要关注到局部特征,又要整体美观、和谐,同时局部需要和整体融合,这样才能塑造出美轮美奂的石雕作品。
因此,雕刻师要把握好雕刻的题材特点,熟练运用圆雕技法,从而为作品增光添彩。
本文将主要探讨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对此提出笔者的相关见解。
一、取材合理,用料巧妙在运用圆雕技法进行创作时,首先要注重选材,成功的选材能够为成功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更利于后期艺术效果的呈现。
为了更好地进行圆雕创作,在选材环节要尽量选择形状饱满、颜色纯正的雕刻材料,材料的表面要细腻,颜色均匀杂质少,这样才能利于圆雕时展示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态,如果材料的质地不够均匀,雕刻时则很容易出现开裂和脱落的问题,影响整件作品的圆润以及和谐,也不利于人物神韵的体现。
使用圆雕技法时,也要根据雕刻材料本身的特点,依照石头形状进行形象的塑造,尤其要考量石材在颜色、纹理上的特征,对人物的动作以及表情进行合理布局,依托石料本身的特点创作,更能打造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圆雕的技法可以虚实结合,主次分明可以使人物形象凸显出来,而且雕刻师也要敢于大胆构图,从多角度、多方位入手,塑造出整个人物的灵魂以及气韵,从而用设计为作品注入更多的美学价值。
雕刻人物时要抓住五官的神韵特点,因为它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
雕刻师常用“做人难”这句处世俗语来比喻人物雕刻的难度。
雕刻人物不但要形似,而且要表现思想感情的神似,形神兼备才显其生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雕刻观音或者佛像时,主体形象要凸显出端庄严肃的气度,面部雕刻往往是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小心翼翼,也要注重身体的整体设计,让人物面部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是雕刻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古典传承下来的几种常见雕塑艺术——圆雕、浮雕和透雕
古典传承下来的几种常见雕塑艺术——圆雕、浮雕和透雕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将木雕艺术广泛运用到家具制作约自商代,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将木雕工艺推向顶峰,木雕成了家具最重要的装饰手段。
最基本的雕刻技法有浮雕、镂雕、圆雕、镶嵌雕、通雕、透空双面雕等。
浮雕。
浮雕又称“平面雕刻”,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现,分为深浮雕和浅浮雕两类。
深浮雕一般用在一些柜类的柜帮和柜门、桌类的前脸及两侧、椅类的椅背、床头及榻的三维部位,红木家具中最常用的是浅浮雕。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圆雕。
所谓圆雕就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等。
圆雕作为雕塑的造型手法之一,应用范围极广,也是老百姓最常见的一种雕塑形式,本书将重点讲述关于人像圆雕的雕塑技法。
浮雕。
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
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
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塑可归结为神龛雕塑,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高浮雕是指压缩小,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线刻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透雕。
去掉底板的浮雕则称透雕(镂空雕)。
制作圆雕的技巧
制作圆雕的技巧
制作圆雕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基础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如粘土、雕刻刀具等。
选择适合的粘土材料,如黏土或陶瓷泥。
将粘土按指定比例混合,并揉搓至柔软而不粘手。
2. 设计: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参考图片,设计出要制作的圆雕形象。
可以事先绘制出草图,在粘土表面做标记。
3. 建模:将粘土分割成合适的块状,先制作出整体形状的粗略轮廓,然后再逐渐细化。
使用雕刻刀具、砂纸等工具进行雕刻和修整,注意细节的处理。
4. 塑造:根据设计要求,逐步塑造出立体感和丰满感。
利用手指、雕刻刀具等工具压、拉、捏、推等方式改变形状和表面纹理,使得雕塑有层次感和逼真感。
5. 磨砂和打磨:用砂纸或磨石将雕塑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去除不平整的表面,使其更加光滑。
6. 上色和涂饰:使用适合的颜料和涂饰材料进行上色和装饰。
可以选择水性颜料、油性颜料、彩色蜡等材料,根据需要添加亮光剂或透明胶等增加光泽效果。
7. 固定和保护: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固定材料,如胶水、陶瓷胶等,将雕塑
的部分或全部固定在底座上。
并使用专门的保护剂,如光亮剂、蜡等,保护雕塑不受损。
总结起来,制作圆雕的技巧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设计清晰的构思,采用适当的雕刻和塑造技巧,并合理进行上色和保护。
最重要的是经过反复的琢磨和修正,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翡翠人物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而在这个古老的工艺中,圆雕技法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圆雕是一种在立体雕刻中常见的技法,通过雕刻出立体的图案形象,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立体,更加栩栩如生。
在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它为翡翠雕刻注入了生命,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探讨其特点和魅力所在。
1. 立体感强在翡翠人物雕刻中,艺术家们通常会运用圆雕技法来雕刻出人物的面部和身体轮廓,通过拉开线条、加强对比、处理形体和神态等手法,使得人物作品更加立体,更加有层次感。
这种立体感的表现,使得翡翠雕刻作品更加具备观赏性和艺术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2. 表现力丰富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对形体的处理上,更多地是在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个性。
通过对人物面部的雕刻,艺术家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如愤怒、忧郁、欢乐等。
通过对身体的处理,还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刚毅、温柔、坚毅等。
这些情感和个性的展现,使得翡翠人物雕刻作品更加生动鲜活,更加富有情感。
3. 细节处理精湛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上。
艺术家们会通过细致入微的雕刻,来展现人物的肌理、面部表情、衣饰纹理等。
这种对细节的精湛处理,使得翡翠雕刻作品更加精致,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1. 翡翠圆雕观音观音是中国传统的神祇形象,被视为慈悲女神,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在翡翠圆雕观音作品中,艺术家通过圆雕技法,将观音的仁慈和慈悲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音的面容柔和慈祥,神态安详慈爱,传达出了慈悲为怀的情感;身体线条柔美,服饰华丽,表现出了观音的高贵和庄重。
整个作品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让人产生无限敬畏之情。
2. 翡翠圆雕美人中国古代美人,多被视为充满诗意和情调的存在,她们的美丽和娇媚,成为了中国文人笔下最为动人的一笔。
《雕刻技法》图文版
《雕刻技法》图文版《雕刻技法》图文版圆雕圆雕作品圆雕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寿山石图寿山石图寿山石图正面背面/u/2218941092黄龙玉阁浮雕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高浮雕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
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
/u/2218941092黄龙玉阁/u/2218941092黄龙玉阁浅浮雕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
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u/2218941092黄龙玉阁薄意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因薄意浅刻如画,所以也称“刀画”。
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
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
/u/2218941092黄龙玉阁在与很多玩家收藏家的交流中, 常有人问是否能用黄龙玉的籽料以薄意雕来表现……?答案是可以得,只是黄龙玉中的籽料大多数皮质比较厚,只能借鉴寿山石薄意雕手法加以演变,形成黄龙玉独有的雕刻技法。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翡翠人物雕刻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之一,而圆雕技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雕刻技法。
圆雕技法强调运用曲线和圆润的形态来表现人物形象,使得雕刻作品更具立体感和韵味。
下面将浅谈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圆雕技法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翡翠本身具有坚硬的特点,因此雕刻时可以采用曲线切割的方式,使得作品的形状更加圆润,给人以丰满和立体的感觉。
在雕刻人物的头部时,圆雕技法可以用来塑造头部的线条和轮廓,使头部看起来更加立体,面部表情更加生动。
圆雕技法还可以用于人物的肌肉、手指、衣物等部分的雕刻,使得造型更加真实和精细。
圆雕技法使得雕刻的形象更加自然和优美。
圆雕技法注重运用圆滑的曲线来表现人物的形态,使得雕刻作品看起来流畅而自然。
翡翠雕刻中常见的圆雕技法有大曲线、小曲线、扭曲线等。
大曲线用于表现人物的体态和姿势,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动态;小曲线则用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使得人物的表情更加生动和传神;扭曲线则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衣物的褶皱和流动,增加雕刻作品的艺术感和运动感。
圆雕技法还能够体现翡翠的特点和材质之美。
翡翠是一种硬度较高的宝石,其独特的光泽和颜色使得它在雕饰品中具有独特的美感。
而圆雕技法正是能够将这种美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圆润的形状和曲线能够更好地展示翡翠的光泽,使其看起来更加晶莹剔透;圆雕技法能够使翡翠的颜色更加鲜明和饱满,如用大曲线雕刻出的弧形颈链的颜色变化即能更好地呈现出翡翠的颜色层次感和光泽。
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运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自然和优美,同时也能够展示翡翠的特点和材质之美。
圆雕技法的运用不仅需要雕刻师对人物形态和细节的把握,更需要对翡翠材质和特性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相信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运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翡翠人物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特别是圆雕技法在翡翠雕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圆雕技法是一种雕刻手法,通过对翡翠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和塑造,使得翡翠材料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效果。
在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塑造出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翡翠人物雕刻的背景、技法特点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浅谈,旨在探讨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重要作用。
一、翡翠人物雕刻的背景翡翠人物雕刻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翡翠具有坚硬细腻、色彩鲜艳、质地温润等特点,因而被古人誉为“美玉”,并且在历史上一直被用来雕刻各种艺术品,其中以人物雕刻最为著名。
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在商周时期已经开始鼎盛,随着时间的推移,翡翠人物雕刻艺术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翡翠人物雕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明珠”。
二、圆雕技法的特点1. 独特的手法:圆雕技法是雕刻的一种基本手法,通过对翡翠材料进行细致的雕刻、琢磨和打磨,使得翡翠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质感。
圆雕技法不同于其他雕刻技法的扁平和线条,它更侧重于利用光影和质感来表现作品的立体感和形态美。
2. 精湛的技艺:圆雕技法要求雕刻师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不同翡翠材料的特性,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塑造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翡翠人物雕刻作品。
3. 生动逼真的效果:圆雕技法可以使翡翠人物雕刻作品呈现出生动逼真的效果,使得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跃然而出。
这种立体的表现形式使得观者在欣赏时更加容易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 塑造人物形象: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雕刻师通过对翡翠材料的精细雕琢和打磨,以及对人物特征的把握和表现,使得雕刻出来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玉器雕刻的技法——圆雕、浮雕
玉器雕刻的技法——圆雕、浮雕玉雕技法是指对玉雕作品的形象与空间的处理方法,主要体现为消减意义上的雕和刻,通过减去废料,从外向内一步步将形体挖掘显示出来的技艺和手法。
玉雕作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玉雕的技法通过代代相传,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不断的继承、改进,创新,时至今日,玉雕技法已经是几乎完美。
玉雕的技法有很多,包括了圆雕、浮雕、透雕、链雕、双沟展法、镂雕、俏色等。
现在,我们就一一深入了解玉雕的各个技法。
(一)圆雕圆雕,是三维立体雕刻,是艺术在玉雕作品上的整体表现,又叫做立体雕或者圆身雕。
圆雕的雕琢形象为完整的立体状,这种形态要求雕刻师必须从前、后、左、右、上、中、下进行全方位的雕琢,可以让观赏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玉雕作品的各个侧面,如同一件实物。
圆雕手法的玉雕作品在红山文化商代玉器中经常出现。
圆雕的表现手法比较的精炼,很少使用在复杂、曲折的故事题材或者情景中,最多使用在素活类与人物类。
圆雕的表现手法之一为形体的起伏,圆雕的工序有四个步骤,分别为打胚、制胚、雕刻细胚与修光,其中,打胚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其保证了作品的各个部分能够符合比例要求。
圆雕必须是全方位的雕琢,而一般是从前方部位开始雕琢的,要求特别注意,玉雕作品中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审查、圆雕对玉质方面的选择也比较的严格,其中,以寿山石最为的出名。
天然缅甸翡翠A货糯冰种晴水福豆吊坠(二)浮雕浮雕,是半立体的雕刻作品,是指在玉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继圆雕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手法。
圆雕能够从全方位查看玉雕作品的立体感,而浮雕只能从前方表现图案的半立体感,作品的后面则是贴在玉料上或者根据玉料的情况粗略的雕刻。
浮雕是图案凸起来,就是挖去非图案部分的玉料,分为浅浮雕与高浮雕。
天然缅甸翡翠A货紫罗兰花开富贵吊坠浅浮雕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者图案外廓的底子,造成线饰凸起的效果,层次单一,内容比较简单,平面感强,接近绘画形式。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圆雕法被称为三维立体雕塑技法之一,它与浮雕、塑像等其他雕塑技法不同之处在于
对空间立体感的表现,圆雕法需要从根本上考虑整座雕塑的结构和重心,同时要注意在不
同角度和位置上雕塑的观感。
在翡翠人物雕刻中,运用圆雕技法可以赋予雕塑以更为真实的立体感和生动的形象表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特征
翡翠人物雕刻通常是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为原型,通过雕刻在翡翠上,体现人物的形态
和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圆雕法尤其能够在细节的表现上体现其优势。
比如,一个人物的
脸部特征,包括睫毛、眉毛、鼻子等的细节翠绿且真实的表现,都需要圆雕技法的支持和
运用。
二、刻画人物的动态和姿态
人物雕刻不仅仅要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特征,更要表现出其动态和姿态,从而使人物雕
刻更加栩栩如生。
此时,圆雕技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如果要表现一个舞
者在跳舞过程中的动态,雕刻者需要从不同角度考虑舞者的身体和衣物的下垂、摆动,圆
雕技法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扮演重要的表现手法。
三、表现物品和背景
翡翠人物雕刻的创作通常不仅要表现人物本身,也需要考虑物品和背景的整体表现。
比如,表现一位书生在悬崖峭壁上吟诗作画时,除了书生本身外,还要表现出皮囊笔墨、
画作和悬崖峭壁的高低状况等。
这时圆雕技法也可以为整个作品的呈现添加更多的立体
感。
总之,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对于整个雕塑的立体感和生动的表现非常重要,它能够从不同角度和特定精细的部分出发,展现出翡翠人物雕刻的美妙和魅力。
石雕的技法(一):圆雕、浮雕、透雕、薄意
石雕的技法(一):圆雕、浮雕、透雕、薄意石雕技法1、圆雕:圆雕一般我们又称作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应用的表现,它要求雕刻者从对物体的六个面全方位的进行雕刻。
它是石雕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技法。
圆雕一般都先从正面构图为主,然后进行“开雕”雕刻。
与此同时对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进行统一和谐的构思,只有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
因此圆雕对石材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从长宽到厚薄都必须具备与实物相适当的比例,然后雕师们才按比例“打坯”。
“打坯”是圆雕中的第一道程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还需要先在泥土上“打坯”,待修订守“泥稿”后,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都能条例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再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雕的题材不断拓宽,石雕技法也不断丰富发展,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出现镂雕、链雕。
在表现内容上,也由独立的个体发展到人物、动物和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群雕,这就使得圆雕从技法到作品内容都更加丰富和完善。
同一件圆雕作品,往往是圆雕、镂雕、链雕等多种技法融会贯通。
石雕技法2、浮雕与透雕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
它与圆雕最大的区别是,浮雕只从前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方位或贴在石料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
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铲去非物像的部分,如果铲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浅,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浅,这样的雕作就称为浅浮雕,反之则称为高浮雕。
高浮雕比较接近圆雕。
浮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佛龛的石楣上的浮雕、陕西西安唐太宗昭陵六骏浮雕等。
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寿山石砚四雕和印章方柱的四面,虽然因为材料的缘故,在体积上和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相比,悬殊很大,但是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对寿山石的薄意、透雕就是借鉴中国古代寺院、宫殿、亭台楼阁、小桥、村舍等装饰雕刻以及摩崖石刻、砖雕、木雕等技法发展而来的。
玉雕常用的八种雕刻技法
玉雕常用的八种雕刻技法玉雕是一门传统手艺,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雕刻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其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阳雕)、线雕、圆雕、半圆雕、透雕、镂空雕、阴雕、微雕等等。
1、浮雕浮雕分深、浅两种,也称作阳雕。
就是在一个平面上雕出立体层次的一种雕刻技艺。
浮雕要比其他玉雕表现形式更好;尤其是深浮雕,能表现复杂而生动的场面,具有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2、圆雕圆雕就是立体雕刻,从四面八方、不同角度都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这就要求玉雕师娴熟的技艺和对透视原理深度理解。
,它的构思往往是“因材施艺”,根据玉料的自然形态、肌理所蕴含的美感,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3.半圆雕半圆雕,简单来说就是浮雕与圆雕的结合。
一部分用圆雕技法,一部分保持原石原状。
这种形式的制作比圆雕方便,并可与浮雕结成一个画面,使得雕刻层次显得更加丰富。
4.透雕透雕,就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
它可以两面雕刻使主体轮廓更加鲜明、层次丰富,线条错落复杂,景物远近有别。
5、镂雕镂雕也叫镂空雕。
是结合线雕、圆雕、浮雕和绘画而融会贯通的一种雕刻艺术。
有“立体镂雕”、“平面镂雕”之分。
“立体镂雕”需要材料有一定的厚度,刻画的形象层叠交错。
“平面镂雕”是多维空间表现手法,在艺术形式上则以镂空刻画取胜。
6、线雕线雕就是用阴线或阳线的方法进行雕刻,介乎雕刻与绘画之间。
它所展示的线条美,简洁流畅的将雕刻与绘画完美的结合,神乎其技、精彩绝伦。
7、微雕微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
微雕是凸出来,富立体感。
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8、阴雕阴雕又称阴刻或沉雕,是指凹下去雕刻的一种手法. 使文字或图案凹于比材质平面要低的一种雕刻手法,依赖熟练和准确的技法,使线条有起讫和顿挫、深浅的效果。
这些雕刻技法是祖祖辈辈玉雕人在玉雕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举。
历代创新、历代传承,才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我们在福州我们了解寿山石
圆雕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令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圆雕造型总的原则是依石赋形。
首先根据石材的颜色、纹理及形状,进行艺术构思,再按照作品的主题,合理安排整体布局。
作品画面要强调结构的虚实、疏密,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一件石雕作品的艺术精髓,在于主次分明,创作时要敢于取舍,而不能盲目堆砌。
总而言之,要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和谐与统一,只有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审视。
一般来说,雕刻人物选色以人物的脸部全纯色为佳,接着安排头部、身体、手脚等布局,因材施艺进行创作。
在人物面部的表现上,注重以目传神。
胡须、眉毛和头发等细部则用点刻或短冲刀,层层而施,轻重恰到好处。
这些部位及眼仁多染墨,与寿山石温润的质地产生强烈对比,增强了其艺术效果。
圆雕人物的创作,极其注重选材。
以形状饱满的石头为宜,再根据石色进行布局巧雕。
在雕刻时,面部表情应刻画得生动传神,刀法流畅,整件作品给人以和谐圆润之感。
另外,在以圆雕技法进行人物创作时,不仅仅局限于对象的真实再现,而是利用人物面部恬静自然的表情或细微的动作,巧妙的将意境与雕工融为一体。
总体来说,圆雕技法的运用对原石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原石饱满、有厚度,雕出的人物才有立体感、厚重感。
好的石头配以精妙的雕工,才是一件易为大众接受的艺术品。
当然,艺术创作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要靠长远的创作经验积累,方能得心应手。
雕塑技法 圆雕技法
雕塑技法圆雕技法一、头像雕塑无论是头像、胸像、躯干,一般都先从临摹石膏入手,然后再到真人。
因为石膏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静止的,便于观察比较,又是单色的,避免了视觉错觉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被雕塑家归纳概括处理过的,形体相对简洁而明确,利于学习。
这也是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本节我们主要讲相对难一点的真人写生。
因为真人才是我们最终表达的对象,临摹只是为了学习雕塑家的塑造方法和表现方法,体会雕塑家怎样使用雕塑造型语言,从而也是为自己的入门打下基础。
1.比例要求:1∶1这样的尺寸,更能直观地对形体加以比较和塑造。
2.准备工作由于雕塑工序多,工作复杂,所有的雕塑工作者都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小雕塑开始,就要对所需工具、材料安排得有条不紊,切忌临摹时、需要时再找。
这样不仅影响了雕塑的连贯性,而且破坏了自己的新鲜感,使之逐渐迟钝,而失掉一些精彩的东西。
所需东西有:①选择头部结构较为明显,外形、转折较为明确的石膏头像一件。
②准备一套模特儿转台和一套雕塑转台,便于同步转动。
③准备大量充足的质地细腻、粘合力强、水分干湿合适的泥土。
④头像架一副,木块若干,钉子若干,棕绳一卷。
⑤雕塑辅助工具:钢丝钳、铁锤、木槌、斧子、手锯、线垂、卡尺各一把,喷水壶一个,塑料布一张。
⑥确定光源和雕塑位置。
光源一般采用自然光,位置应正对光,不要侧光或逆光,因为侧光由于阴阳的黑白对比会破坏体量和对称,逆光则会削弱体量感。
雕塑与石膏像应处在同一高度,与作者成同一视角,有的同学在制作时,石膏是仰视,而雕塑是俯视,这样就会出现偏差。
观察者的位置应在雕塑尺寸的两倍半远的距离,这个距离,既可以看清细节,又可统观全局,照顾整体,另外观察者在比较石膏时应站在一个雕像和石膏3.扎头像架头像骨架的扎制是雕塑中最简单的和最基础的。
先测出石膏头像的长、宽、高的尺寸,颈子的长和直径,再用线垂观察对象动态,是仰是伏,是左倾还是右倒。
有了这些尺寸和动态关系就可以扎架子了。
雕刻技艺“圆雕”和“镂雕”
雕刻技艺“圆雕”和“镂雕”玉雕是我国最古老的的雕刻技艺之一,通过代代相传,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不断的继承、改进、创新。
单从雕刻技法来分就有好几种,它们各有特色,为作品的呈现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主要来认识一下“圆雕”和“镂雕”。
《海底世界》圆雕的概念与特征圆雕,它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东门派”的主要技法。
作为玉雕文化史上沉淀的一种技术手法,圆雕应用范围极大,如今运用在如翡翠、和田玉、碧玉、独山玉等不同材质的创作中,可以说是传承时间最长、技法难度最高,写实感最强的一种玉雕技法。
黄明强《幸福美满》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以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虽然技术本身是静止的,但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更真实、生动的运动场景,从而形成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
一般圆雕程序分打坯、制坯、雕刻细坯、修光等四个步骤。
其中“打坯”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就是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都能严格的符合比例要求,然后再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
《两小儿辩日》作为全方位的雕琢,极富立体感的圆雕对于石材方面的选择也比较严格,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和融合。
《坐莲》镂雕的概念与特征中式玉雕工艺丰富,其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镂雕工艺。
它集合了玉雕师高超的智慧、精湛的手艺,比起其它作品来更为细腻精致反映了其巧妙的构思,呈现给人的是一种立体化多元化的细节美感,是玉雕工艺中叫人叹为观止的精髓。
游勤秋《虾》镂雕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丰富内涵的东方艺术语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
镂雕是圆雕相对独立的雕刻技法,常与圆雕或其他雕刻技法相结合,使雕刻作品更富表现力。
玉料日渐稀少昂贵的今天,镂空技艺更多成为了一种点缀式的存在,而费工费料的纯镂空玉雕作品则更是少见,所谓可遇而不可求。
【学坊】圆雕、捏雕、镂雕与堆雕
【学坊】圆雕、捏雕、镂雕与堆雕❖圆雕● ● ●圆雕作品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 ● ●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等。
❖捏雕● ● ●捏雕也称雕花,用上等白泥捏成花鸟虫草。
一个技艺高超的艺人,用泥料就如用面粉团一样,做到形象准、速度快捏雕是用手工将柔软的泥料捏塑成各种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适当部位的一种装饰技法,带有极强的手捏痕迹。
● ● ●极好地保持和发挥了材质自身的审美特质,显示了一种生动、逼真和巧夺天工的美,达到自然美和人工技巧美的高度融合,显示出一种精致、幽雅和逼真的审美风度。
● ● ●捏雕的作品以自然事物为题材,一般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突出主题,表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寄托人们良好的祝福、愿望等。
❖镂雕● ● ●镂雕是一种雕塑形式。
即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双面雕。
镂雕亦称镂空、透雕。
指在木、石、象牙、玉、陶瓷体等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一种技法。
、● ● ●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已有透雕圆孔为饰。
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熏都有透雕纹饰。
清乾隆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的水平达到了顶峰。
❖堆雕● ● ●堆雕,也称‘堆贴’‘塑贴’‘堆塑’。
引出或者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与胚体上的一种装饰方法。
在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已有堆塑的动物纹。
西晋青釉谷仓上的楼厥、人物、鸟兽以及辽代陶瓷器上的仿皮带形象的皮条、皮扣等均属于此。
● ● ●泥塑造成型后,浇注石膏模型,等注浆成型再进行手工修饰,这种常规作品可以无限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塑技法圆雕技法一、头像雕塑无论是头像、胸像、躯干,一般都先从临摹石膏入手,然后再到真人。
因为石膏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静止的,便于观察比较,又是单色的,避免了视觉错觉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被雕塑家归纳概括处理过的,形体相对简洁而明确,利于学习。
这也是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本节我们主要讲相对难一点的真人写生。
因为真人才是我们最终表达的对象,临摹只是为了学习雕塑家的塑造方法和表现方法,体会雕塑家怎样使用雕塑造型语言,从而也是为自己的入门打下基础。
1.比例要求:1∶1这样的尺寸,更能直观地对形体加以比较和塑造。
2.准备工作由于雕塑工序多,工作复杂,所有的雕塑工作者都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小雕塑开始,就要对所需工具、材料安排得有条不紊,切忌临摹时、需要时再找。
这样不仅影响了雕塑的连贯性,而且破坏了自己的新鲜感,使之逐渐迟钝,而失掉一些精彩的东西。
所需东西有:①选择头部结构较为明显,外形、转折较为明确的石膏头像一件。
②准备一套模特儿转台和一套雕塑转台,便于同步转动。
③准备大量充足的质地细腻、粘合力强、水分干湿合适的泥土。
④头像架一副,木块若干,钉子若干,棕绳一卷。
⑤雕塑辅助工具:钢丝钳、铁锤、木槌、斧子、手锯、线垂、卡尺各一把,喷水壶一个,塑料布一张。
⑥确定光源和雕塑位置。
光源一般采用自然光,位置应正对光,不要侧光或逆光,因为侧光由于阴阳的黑白对比会破坏体量和对称,逆光则会削弱体量感。
雕塑与石膏像应处在同一高度,与作者成同一视角,有的同学在制作时,石膏是仰视,而雕塑是俯视,这样就会出现偏差。
观察者的位置应在雕塑尺寸的两倍半远的距离,这个距离,既可以看清细节,又可统观全局,照顾整体,另外观察者在比较石膏时应站在一个雕像和石膏3.扎头像架头像骨架的扎制是雕塑中最简单的和最基础的。
先测出石膏头像的长、宽、高的尺寸,颈子的长和直径,再用线垂观察对象动态,是仰是伏,是左倾还是右倒。
有了这些尺寸和动态关系就可以扎架子了。
扎架子一般应遵循两个法则:第一,结实牢靠而不露架,有的人为图结实和牢靠,绑扎了很多木棒,结果露出轮廓以外,既影响外形,又破坏动态,且不便于观察;第二,省时省力,省材省料而不掉泥。
有人为了不掉泥,在里面缠个密密麻麻,这样废时、废料、废力。
所以在结实牢靠以后,里面的芯子应尽量小。
但要能够挂住所有的泥的重量,做到既不浪费材料,也不偷工减料。
具体扎法如下:像成等腰三角形的点上,这样才能把视觉错觉减至最小。
(分析见图4—1)先要确定雕塑的正面及基座的正面,一般是与雕塑台边缘的一边相平行,头像架的下部有“十”字架形,也有“T”形,如果是“十”字架形,钉在木板中间部位即可。
如果是“T”形架子,应把长的一边横向钉在木板的中心部位(如图4—2)。
因为这样架子才会与板子更结实。
反之则破坏了板子结构,导致板子松动,雕塑摆动或摇晃。
雕塑是立体的,是三维的,因此三维空间不仅具有长、宽关系,还有一个深度关系。
所以扎架子有两个关键观察位置,正面和侧面。
正面可以观察到左右、上下的关系及长宽关系。
侧面可以观察到前后的关系和上下关系及深度关系。
<BR><BR> 如果架子是金属的,首先应找一根长度与芯棒差不多的木棒,用铁丝缠牢,这样其它木块才可以在上面生根,同时也便于泥的附着。
大家可以看到头像架上的两根木条扎成水平的“十”字型,一根横向,一根纵向。
横向这根为了挂住颧骨和颞骨的泥,因此它的长度要小于颧骨的宽度,位置也应在颧骨相应偏下的地方。
而纵向的这根为了挂住下颌、后颈和脑的泥。
因此它的长度应小于头的侧长。
且由于下颌较后脑突出,故从侧面看,它的前段应比后段长些。
位置也应在下颌相应偏上的地方,以免从下巴露架。
如果作者是初学者,心中无数,还可以在架子上端钉一颗铁钉,用细铁丝和小木条扎成若干小“十”字架形,用长短不一的铁丝固定在铁芯上。
(如图4—3)这样你可以任意调动它,加固你认为还不放心的地方,从而使雕塑架的内部结构更好。
<BR><BR> 架子扎好了,由于金属和木块对泥的附着能力较差,可以用棕绳把架子全部缠一次,在上泥前喷一些水,这样附着能力就增强了。
4.上大泥(见第49页图4—4)需重点解决的问题:①架子结实牢靠,泥紧密。
②比例、动态、重心、体量。
③构图,头、颈、基座的关系。
④基本形的关系。
⑤大形大面的关系。
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我们要求初学者胆子放大些,分两步上完大泥。
第一步,不必考虑具体对象的形体。
主要是把泥加紧密,但应注意这时的体量应比实际对象的体量偏小些,以便给后面的塑造留有余地。
这一步可以用木槌或大木棒把泥拍紧,开始时不要用小的雕塑刀,那是毫无用处的。
第二步再完成关于“形”的这一部分及基本形的关系,头的球体、颈的柱体、基座的方体或其它形,同时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和比例关系。
有了基本形,马上应调整头颈的动态关系,以及头颈的体量关系,并确定构图的形式。
接着,由大体向大面的塑造,而大面的塑造是为了更明确、更好地说明大体积的关系,用方木块轻轻拍出面向关系。
拍时应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正面”、“侧面”、“后面”、“顶面”和“底面”。
这几个面正是构成一个立体的形体的最基础的面,也是形体构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谈到面,我们就有必要在这里谈谈点、线、面的关系。
让我们来试着虚设一个立方体。
它拥有六个面、八个点、八条线,这些点、线、面是构成“三维立体”的基本因素。
而其中八个点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为点构成线,而线构成面,且方体的每一个转折点都在三条线和三个面的交汇处。
它不仅说明一条线,一个面,同时说明了三条线,三个面的关系,所以它是最重要的。
而在雕塑中头像上也有许多这样的点,如额丘,它是头顶面、脑侧面与脸正面三个面相交的一个点,非常重要。
其次要数八条线,它是两个面的交汇处,相当于头像的面部转折线,如额丘到颧骨,颧骨到下颌的连线,它说明了两个形体的关系。
第三重要的是六个面,这六个面使三维又回到了二维,就像雕塑台面,在这个基准面上又可塑造三维的方体、球体或异形体。
相当于在颜面上建造立体的五官,而立体的五官又由点、线、面构成。
(分析见图4—5)经过以上分析,你便可以轻松地利用这些点、线来塑面,又由大面深入到小面。
最后,再强调基本脸形,有长脸、方脸、圆脸等及模特的特点。
强调面与面、体与体的基本形,并调整基本形自身的长、宽、高尺寸和多个基本形之间的比例和动态关系及模特的特有尺寸和气质。
实际上这一步由于不同基本形形体间产生的变化(如球体、槌体、方体、棒体等的相互穿插对比)已经丰富了雕塑,并使雕塑有一种建筑感和力度感。
注意,为了使雕塑顺利进行,应检查雕塑的牢度,是不是有裂缝,是不是有掉泥的现象,是不是有露架的情况。
如果有,一定要在这一步及时解决好。
可以用短木桩加固,也可以用棕绳缠牢。
如果问题严重,最好是重新扎架。
否则,随着做雕塑时的拍打,水分的蒸发,泥土的收缩,裂缝会更大,问题会更严重,甚至垮掉,所以要求每一步都重视,都解决好,这样就可以放心地塑造对象了。
5.塑大形(见第49页图4—6)这一步要求经常转动,多角度来观察对象,并且还应转动快一些,避免使自己被一些表面的局部的细节控制,应更多地注意整体关系。
在理论上头是一个球体,而球体上任意一点都是最高点。
而且这一点都向四面八方退隐消逝,虽然头像是一个被局部分割变形了的球体,但是球体的性质还在,用这种观念做出的雕塑显得更浑厚有力。
(如图4—7)首先应根据大的感觉塑造出脑颅和颜面部分,再分出颜面部分的五官,及额头部分、颧骨部位、下颌部位和鼻体部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再核对它们各自的长、宽、高尺寸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问题、对称感觉。
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感觉,可以做一些水平线和竖线(或用线垂和卡尺),另外这种对称感觉不仅仅指长短尺寸的对称,也是指体感和量感上的对称。
同时,应注意它的球体属性。
再根据解剖结构,具体塑出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骨肉关系。
比较和明确解剖与基本形之间的关系(如颈部的胸锁乳头肌和后颈的斜方肌与柱体的颈部如何变化以及其既统一又不打破柱体的感觉)。
同样应注意颈的柱体属性。
做了五官,反过来再强调基本形,应进一步明确面向转折以及面向转折的长、宽、高尺寸和对称关系,并且加足体量,这一步体量可比对象体量略小一些,以便下一步的深入刻画。
6.深入(见第49页图4—8)深入包括各形体间在比例尺寸上更精确,空间感更好,体量更浑厚,转折更明晰,同时也包括对对象的细节刻画更充分,表面肌理处理更完善,人物个性气质表现更准确。
形体的深入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尺寸观念,在反复核对以后,同时调整体量关系和空间秩序感。
(如图4—9)体量关系实际上是随着塑像的深入,也在自然而然地完善。
左右关系和上下关系学生容易掌握,但前后关系就比较难,不过前后关系在侧面就显得明显了,但有时在侧面调整以后,又可能会影响正面左右脸的对称关系,所以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反复调试,而不是老在一个面做。
在做雕塑的过程中,由于形体是复杂的,变化的,各个大小不一的体积之间的衔接关系也特别复杂和难以表现。
因此,我们在这里概括四种关系。
这四种关系正是形体与形体、骨与骨、骨与肉、肌肉与肌肉之间的关系,且这四种关系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转换并存的。
①这是单个形体(如图4—10)的变化,可以看出它产生了扭曲,而这种扭曲使形体产生了由阴向阳或由阳向阴的转换,所以请同学们注意,人头像不像积木或是模型那样死板,而应将其视作一种有机体,这种有机体变化的过程是类似于生命生长的过程,从而使雕塑更具生命力。
在头像中有许多这种情形,如头像中眼眶的变化。
②这是两个形体之间的变化(如图4—11),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上,并覆盖了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这两个物体可以是方体、圆体或是异形体。
如在头像中鼻体和颜面的关系。
③这是两个形体的关系(如图4—12),一个物体悬在另一物体上,这种形式在人头上几乎没有,但却有时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雕塑上。
那是由于结构松散、形体与形体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准确而拉得过大。
<BR><BR> ④a物穿过b物,b物覆盖a物,也有b物不完全覆盖a物(如图4—13)。
这种关系正如人身上的骨肉关系。
肌肉覆盖骨头,而骨头又穿过肌肉。
理解了以上四种关系,就可以较为科学和准确地认识形体,表达形体。
空间关系的进一步正确,形体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形体面向转折的调整就更准确。
讲到转折就要讲高低点的关系。
所谓“高点”是相对“低点”而言,是头像中凸出的点,头像相对低凹之处,也就是所谓的“低点”,而高点和低点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会形成“高点区域”和“低点区域”,转折面与面之间的交点地带即是“高点区域”,高点区域给人膨胀、扩张、浑厚而有力量的感觉;“低点区域”是那些处于阴影部,形体中凹下去的地带,它给人收缩、虚无和神秘的感觉,而这两种关系又是相互对比、衬托,好比绘画的虚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