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启示论文.pdf
论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反思
论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反思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11年希腊债务危机,再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我们不断地被提醒着金融危机是一个不断存在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必须深入反思,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首先,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了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本和人才的流动变得更加方便,全球市场的互动也更加频繁。
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它也为全球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的互相依靠,一国的经济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对整个世界造成影响,金融危机便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其次,金融危机强调了监管的重要性。
在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缺乏对银行业、信贷市场等金融领域的监管,这让局势更加恶化。
舆论普遍认为,如果金融市场能够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就能避免类似的危机发生。
因此,加强监管,规范市场成为金融危机后的重要措施之一。
再次,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了金融风险和信任的重要性。
在投资、贷款、信贷等业务中,金融机构和客户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诚信,或者金融产品本身有风险,这就可能破坏整个信用体系。
此时,金融机构难以维持经营,客户也会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客观、透明、稳定、可靠的信用体系,同时加强金融产品的风险管控。
最后,金融危机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
金融危机具有跨国的特点,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
通过加强区域和国际金融合作,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可以更好地保护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从国际组织的角度出发,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可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联防联治的体系,设置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危机的出现。
总结:金融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挑战着我们对全球化、监管、信用、合作等诸多方面的认识。
回应金融危机意味着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为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一)金融深化、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深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发展快,就是它们金融深化程度高,货币资金流动迅速所致。
不仅如此。
还认为金融创新的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带动经济发展。
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与金融压抑是分不开的。
有一种典型的理论叫倒三角理论,倒三角理论是什么呢?一个三角形下边是物质生产,上面第二层是一般的商品贸易,第三层是一些一般金融产品,第四层是衍生金融产品。
所谓“倒三角形”是说衍生金融产品应该是最发达的,其次是一般金融产品,然后是商品贸易,最后是物质生产。
这种理论是说首先必须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发达的金融交易,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倒三角的理论就是鼓励人们无限制的去创造金融、创造金融衍生产品。
美国华尔街老板们每天在考虑如何创造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他们好赚钱。
他们不仅创造了ABS、MBS,还创造出了CDO,后来又创造出了CDS(公平地说CDS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他们创造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可能格林斯潘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如何谈得上监管?他们创造出的衍生产品交易量已经超过世界实体经济的总量,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去疯狂地创造、交易和赚钱!所以这次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过度金融创新的危机,是一种疯狂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危机!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是,金融衍生产品是不是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而无限地去创造呢?实践告诉我们,金融衍生产品是不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而无限和随意地去创造。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造必须要和实体经济相结合,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
过度的、无限制的、脱离实体经济需求来造创造金融衍生产品,反过来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证明。
有人说中国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的话,中国则是创新不足。
毫无疑问,中国需要金融深化、需要金融创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就是走了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路。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地区,波及至世界各地。
这场危机的发生让人们对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然而,正是通过分析和总结这场危机的教训,我们可以找到启示,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再度发生。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
在此之前,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一直被认为是高度韧性的,但这场危机却表明了其内在弊端。
许多亚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追求高速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依赖于借贷和投资。
由于这种发展模式,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监管,过度依赖外来资金,贷款乱象严重,风险暴露。
因此,亚洲国家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并降低对外来资金的依赖,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警示我们要保持经济稳定和金融健康。
在危机来临之际,许多亚洲国家面临着货币贬值、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等严重后果。
这一切都源于亚洲国家未能保持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
因此,亚洲国家应该学会在繁荣时期保持警惕,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增长,要保持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金融的稳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还提醒我们要注重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事实上,这场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得益于投机者的行为,他们操纵市场、传播虚假信息,引发了市场恐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缺乏透明度,信息披露不到位。
因此,亚洲国家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增强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以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了全球化与风险共担的重要性。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牵动了全球金融市场。
这再次证明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相互联系和风险共担的现实。
因此,各个国家应当加强协作和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并建立健全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系统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保持经济稳定、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能够预防并应对金融风险,避免重蹈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回顾、对影响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应对措施的探讨,本文将展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层出不穷,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着全球经济体系。
其中,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1. 金融市场的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后,诸多金融机构出现倒闭、破产,股市暴跌,股票市场资金流动陷入停滞,投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2. 实体经济的衰退:金融市场的动荡直接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减少,生产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滑。
三、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间接影响1. 贸易受阻: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市场需求减少,国际贸易活动受到明显冲击。
跨国公司订单减少,进出口贸易额锐减。
2. 国际投资减少: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国际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忌讳增加,大量国际资本流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
3. 货币贬值与通胀加剧:金融危机导致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通胀压力加大,进一步削弱了经济活力。
四、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启示1. 加强监管能力:金融危机揭示了监管不力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2. 多元化经济结构:金融危机中那些单一依赖金融行业的国家受到的冲击较大,因此,国家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减少对某一行业的过度依赖。
3. 寻求国际合作:金融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国际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 论文)金融危机的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的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摘要】本文讲述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实在,并分析了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实质;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决定价值。
市场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形成价格。
在正常状态下,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创造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在市场上形成现实的价格,但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商品价格会上下波动,这种波动总是围绕商品价值这个中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
不过,持续强大的人为因素过渡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将会远远背离价值,从而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状况,并带来相应的破坏性后果,金融危机正是如此。
1.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表面上看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存在以下六大原因:1.1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还本付息。
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购房“零首付”,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让美国人能变得超前消费,提前消费,连穷人都住得起大房子。
按揭贷款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1.2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机构将购房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了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了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的投资者,这样又进一步加重了投资者的金融风险。
1.3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诱惑而角色异化。
在通过承销债券谋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
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成了赌徒甚至庄家。
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拨。
1.4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篇一好像全世界都在议论FinancialCrisis.....其实很多信息都是网上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想我也不会写下一下的感受。
很多人说,西方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实说到底还是美国很严重吧,人均saving居然是-1%,这个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没办法接受的,又好像说英国好多人还不起贷款,露宿街头,接着说冰岛国家破产了.....消息是很多,但是呢,我所在的欧洲大陆还是比较stable的吧,至少荷兰是比较稳定,也许是因为金融业并不是主要支柱产业吧,看报纸说鹿特丹港口及其周边地区仅仅物流业就有超过6000个岗位空缺,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貌似港口还是一片繁荣!也许中国真的不是偷着乐,港口为何如此繁荣居然跟中国有关!现在全世界都在缩减成本,中国也不例外,那么多的消费品产自中国,各大船运公司力图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都用大船,外加超载,小的港口都不敢去了,再加上精明的荷兰人采用了电子清关制度,船在到港2个星期前就可以提前清关,大部分往欧洲大陆的船都冲到鹿特丹来了,而港口的生意早已经形成了cluster,自然带动经济的繁荣,所以没感受到金融危机过多的冲击,真的!暑假时候在国内,只有一个感觉,国内的东西越来越贵了,而最近发现鹿特丹超市的东西还真是偏便宜了。
今天的感受特别深,应该说坏小孩是个特别不会过日子的人,平时因为懒,舍不得多走10步路到隔壁便宜点的超市买东西,今天发现平时去的超市东西都没空了,跑到隔壁那家便宜点的德国超市,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买东西很很很不看价格!啊哈!突然想起为什么leo在法国留学的同学ge大姐说,坏小孩是不是特别娇气啊,你看她点菜都不看菜单和价格的!呵呵,估计是说坏小孩很不会过日子,不过貌似被很多很多人说过,无所谓了。
只是今天去那个超市买东西,突然想到了以前在莱顿的日子,04年老去那个超市买东西,因为那个很近,也有很多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只是,今天有感触是发现好多东西超便宜,几年都没涨价的样子了,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巧克力,400克,才1。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至1998年期间发生在东亚地区的一场严重经济危机,对亚洲地区以及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以及对未来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改革。
一、教训1. 货币政策风险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国家货币政策风险的巨大影响。
亚洲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但在危机中这些国家的货币遭到了严重贬值,引发了国内通货膨胀和对外债务违约的风险。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应该更加谨慎和透明,国家应该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
在危机中,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不良贷款和风险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金融体系遭受了沉重打击。
因此,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是防范类似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分散。
3.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亚洲金融危机向世界展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影响力。
由于亚洲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一国的危机很容易通过金融和贸易渠道传导到其他国家。
这也意味着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体系。
二、启示1. 改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亚洲金融危机教导我们,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
国家应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同时,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控,提前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2. 推动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
在危机的冲击下,亚洲国家逐渐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了资本市场的建设,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这一启示告诉我们,在金融危机之后,必须推动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整体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3. 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融合亚洲金融危机提醒我们,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融合至关重要。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教训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教训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这些危机不仅给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教训。
一、金融危机的启示1. 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
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市场的波动往往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本国的经济状况,还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的动向。
2.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危机表明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制度漏洞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发生。
3.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金融危机提醒我们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存在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才能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4.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金融危机揭示了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经济发展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周期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周期性的波动。
二、金融危机的教训1. 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金融危机教会我们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
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地区,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这样一来,即使某个资产或地区出现问题,也不会对整个投资组合造成巨大的影响。
2. 健全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性: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完善的金融市场、有效的金融机构和健全的金融法规。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提高金融素质的重要性:金融危机提醒我们提高金融素质的重要性。
普通投资者和公众应该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身的金融素质,以便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和危机。
4.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金融危机教会我们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美国金融危机起因与启示论文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启示[摘要]“次贷”、“危机”、“海啸”令人谈虎色变的词汇虽已栽入史册,但在过去的5年里,这场金融灾难一直对全球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分析次贷和金融危机起因,并以史为鉴,汲取经验与教训,探索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次贷金融危机调控与管制商业模式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1 次贷的兴起21世纪初,刚刚步入新千年的美国,并没有因卓越的创新力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发生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步入萧条的风险越来越大。
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在2000 2004年间连续降息25次,利率从6.5%一直下降到1%,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注入市场,这种高流动性的经济环境为次贷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次贷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它是为那些负债占收入比重较大,信用等级比较差的借款人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
贷款机构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一般要求次贷借款人支付相比于优质信用借款人更高利息。
可是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房价的持续上涨以及银行“零首付”的诱惑激发了美国人(特别是信用等级低的群体)贷款买房地产的热情,“人人均有可住”的美国梦视乎就快成真。
与此同时,次级贷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虽然违约时有发生,但没有良成大错,不过危机埋下伏笔就此埋下。
2 次贷衍化成金融产品若只是单纯小规模的信贷危机所进发出来的能量并不足以危急到全球经济,然而正是美国引以为豪的金融创新加剧了危机的程度。
居民对房地产的狂热,使得抵押贷款机构信用额度和风控要求是无法满足居民对购房资金的需求,再加上房地产持续增值,借款人良好的还款记录给次贷银行带来的丰厚利润让投资者们对次贷市场垂涎欲滴,次贷衍生品及其证券化应运而生。
于是一些金融机构将抵押贷款机构的次贷“打包”成金融产品,邀请著名的评级机构给予金融产品投资级的信用等级后,向诸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不同风险偏好大型投资机构出售。
论当前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启示
场发生在美国. 由次级抵押机构破产. 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大量金 融机构倒 闭而导致的次贷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进而引发的历
一
最大化原则 下盲 目扩大生产所 引发的经济 大萧条是 多么地 想象 !残 酷 的现实彻 底粉 碎 了资本主义世 界所坚信 的 自由的市场 经济体 制总 能有 效地 配置资源 的神话 l 在经济全球化 的背景下, 中国 自然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但是 影 响大程 度不如西方 国家那 样强烈 。对中国经济 的影响主要集 中在
式改革。 一方面继续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另一方面逐步建立起市
效的合理 的政 策。这就有力地打击 了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 斯主义学 派。 一时主张 自由的市场经济思 想甚 嚣尘上 。 ’ 主张 自由的市 场经济基调一直延伸 到次贷危机的 爆发 。 自由的 市场 经济机制当然要求要有 自由的宽松的金融机 制与之相匹配 。这 样. 尤其是在美国. 美联储多年持续 降息, 美国房地 产市 场持续繁 荣。 房
是 当今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 革的重要原 因。 更是此次金融危 机 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 参 考文献
史罕见、 冲击力极强、 波及范围极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对世界经济
的发展带来 了严重 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 关于 自由的市场经济能 够 有效得配置 资源的神话, 继二十世纪三 十年 代大萧条 后。 再一次被打 破。残酷的现实. 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是什 么原 因造成 了此次被 众多媒 体称之 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历史的车轮就是 在人们不断
价一路上涨 。所以. 抵押房产不断升值, 次级贷款 自然而然被看成优质 资产. 借助美国 自身的资产证券化优势. 这些 “ 优质资产“被 。 打扮 ” 成能够获利的抵押 债券, 在美国 自由而宽松的金融环境下迅速流入市 场. 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宠。在这样如此金融 自由化的环境下。 美国金融
金融危机中的教训与启示
金融危机中的教训与启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经历过多次由金融市场引发的危机,比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等。
这些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让人们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教训与启示。
第一章:监管的缺失导致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银行和投资者们在没有得到充分监管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冒险的投资策略,将大量风险高的贷款包裹成复杂的金融产品,然后再将其推广给其他机构和投资者。
由于这些产品的风险过高,很快就出现了大量违约的情况,导致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这表明,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经常会面临道德风险,即由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在次贷危机中,许多投资者都知道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但他们依然购买了这些产品,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利润。
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在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第三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金融市场非常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等。
在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和投资者都没有认真考虑到这些风险,而是在短时间内追求高额回报。
这导致他们财务状况不佳,面临破产的风险。
因此,风险管理需要成为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第四章:国际合作的必要性金融市场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是跨国的。
因此,在金融危机中,各国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的挑战。
例如,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有效地遏制了危机的扩散。
第五章:金融创新和市场规则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复杂性也促使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出现,这既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也存在着风险。
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过去 1 年 , 全球 经 济 危 害最 大 O 对
机 制 与政 府调控 密不 可分
此 次 金 融 危 机 再 次 证 明 ,市 场 和 政 府
都是经济运行 无法脱 离的调 节主体。 次贷
危 机 的爆 发 ,是 缺 陷市 场经 济 和 不 当调 控 共 同 造 成 的 。 美 国 是市 场 经 济 高 度 完 善 的
策 无效 , 并很 有可 能使 经 济走 向紧缩 。 由于 自由化 的金 融体 系 以及 扩 张 的 非 对称 货 币 政 策都 强化 了金 融体 系的顺 周期 性 , 融 失 金 衡 加 剧 以及 金 融 系 统 不稳 定 性 的 反 复 出现
也就 不 足为 奇 了。
、
经 济增 长 的 引擎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国 宏 观 调 控 经 验 不 我 断 丰 富 , 观调 控 绩 效 得 到 很 大 改 善 , 我 宏 为 国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健 康 发 展 作 出 了 巨 大 贡
需 要 宏观 调 控 。在政 府行 为 中 , 宏观 调 控 应 包 括 监 控 、 测 和 调 节 , 由 于 信 息 获 取 不 预 但
效 果 。弗 里 德 曼 曾宣 称 , 币政 策 能够 避 免 货 大 萧 条 。而 凯 恩 斯 却认 为 , 经 济 萧条 情 况 在
下 , 币政 策 无济 于 事 , 有 财政 政 策 施 以 货 只
完 善 的过程 。
大 规模 政 府 支 出才 能 解 决 大 规模 失 业 。 当
政 策框 架 在 全 球 性 系 统 性 金 融危 机 面 前 似 乎 有 些 束手 无 策 ,从 而 必 须 与 其 他 宏 观调
宏 观调 控 也 会 出现 政 策 时 滞 、决 策 失 灵 甚 前 危 机 中 货 币 政 策 的失 败 说 明 ,单 一 货 币
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人猝不及防。
那一年,股市暴跌,银行关门,房价暴跌,全球经济一片萧条。
这场金融危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高度复杂性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且,这种危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关注和预防。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
一、金融监管要更加严格和有效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许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管和限制,从而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快速扩散。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
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体系,限制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并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监管。
二、重视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全球化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机构和产品已经越来越跨国和跨境,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金融体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
这需要建立国际的金融监管机构,完善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建立更加透明和稳定的金融市场。
三、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体系这场金融危机也体现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金融机构和产品过于复杂,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这需要推进金融创新和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考虑金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我们需要重视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控制。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很多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存在欺诈和误导的情况,导致很多消费者遭受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公正和透明的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和审查。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教育,让他们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和投资。
五、金融治理要更加民主和透明这次金融危机也引发了对金融治理的反思。
很多人质疑,金融决策是否过于集权和不民主。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民主和透明的金融治理机制,让公众能够参与金融决策和监管。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论文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过去几次金融危机的案例,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增加,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监管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论文二: 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经济体系的影响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根本原因。
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较为脆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更加严重;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相对较为稳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较小。
因此,不同国家应根据自身经济体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论文三: 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与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本文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经验的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导致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衰退、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等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其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应加强金融监管、实施结构性改革,并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以上是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三篇论文范文精选。
每篇论文都通过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启示论文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启示论文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发酵,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要代表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金融危机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许多启示,这些启示是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注重风险管理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失控而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管理不当。
因此,商业银行应致力于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一套细致完备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授权制度、审核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2)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流程、风险避免策略、风险承受能力指标等。
(3)科学利用金融工具:采用科学的金融工具,通过组合操作、对冲等方式来控制风险。
二、坚持适度经营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商业银行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逐渐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适度发挥市场的作用,合理分配资源,坚持以稳健的经营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1)建立信息安全检查体系,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引进和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信息系统,实现快速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依托信息技术加强风险控制,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四、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金融危机引发了对金融业产品和服务的重新思考。
商业银行应加强创新,发展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深入市场,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开展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
(2)创新金融服务,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科技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3)加强客户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应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加强风险管理,适度经营,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篇1浅析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摘要: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作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监管机构的IMF的表现却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在救助求援成员国和监管成员国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备受诟病。
本文将在对IMF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期对于IMF今后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在进行全球金融监管方面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困境一、全球金融危机折射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迫切性2007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2022年9月,先后经历了雷曼兄弟倒闭,华盛顿互助银行告急,美国国际集团(AIG)国有化,危机急剧恶化,并进一步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然而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IMF未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成员国的国内金融体系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度发展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使用杠杆,以谋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这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道德失控。
另一方面,IMF在救助危机国家方面也少有作为,这主要源于IMF贷款资源的匮乏、贷款条件的僵硬以及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入侵,都阻碍了成员国向其寻求救助。
此外,由于IMF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权利结构的失衡从而导致的IMF治理结构的失衡,也制约了其防范危机发生、遏制危机蔓延的能力。
IMF在全球危机下的无能为力更多地折射出IMF改革的迫切性。
要彻底改革IMF,必须在重新审视各国基金份额的配比、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反应迅速、卓有成效的国际金融救援机制,担负起危机救助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公平的份额制及投票表决制(二)危机救助机制存在缺陷(三)监管机制不足IMF在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危机预警能力较差,目前IMF的援助主要在危机发生以后,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并不能做到事前避免损失。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启示 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037-02摘要2009年金融危机尚未远去,世界经济缓慢复苏,2011年欧洲经济动乱又掀起一阵风波。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两次金融动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以2009年和2011年两次经济大动乱为依托,指出了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采取的措施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措施原因2008年,以美国为主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9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时隔3年,当各国经济开始逐步复苏时,欧洲经济又出现动乱,2011年8月以来,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均超过6%。
与此同时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欧美国家下跌幅度在10%左右,大宗商品暴跌,石油下跌到90美元以下。
难道说欧洲经济危机又将爆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被提上议程。
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一)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的产生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具体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国家政策。
克林顿时代,对于按常规计算收入不足以购屋自住的穷人,国家出台相关硬性规定,为强推帮助穷人购屋自住,金融机构必须贷款给“穷人”;到布什总统时期,美国继续推行“居者拥其屋”政策,并且帮助鼓励大批经济不足者购屋自住。
这是后来金融海啸的根源。
(2)联储局的态度。
对于美国股市的非理性暴涨,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不仅不加以有效制止,相反,对于2000年至2002年股市大跌的情形,联储局采取快速大幅减息的措施,进一步导致银根宽松热钱滚滚,从而从根本上推高了美国房市,各种相关高危暴利金融产品同时滋生,这时金融风暴已经无可避免。
(3)美国民众的价值观。
在表面如此好的投资环境下,美国民众贪得无厌,被钱冲昏了头脑,忽略了金融投资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从而间接导致股市、房市只涨不跌,最后终于暴跌。
金融危机论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姓名:徐玉娇学号:2013015152 班级:国贸138班摘要: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经发展成了确实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大幅震荡并且迅速在第一时间波及到我国,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虽然有限,但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有可能加剧资产价格膨胀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本文注重寻找危机的原因,分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到启示。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次贷房地产泡沫资产证券化2008年我们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由美国华尔街始源的次贷危机不断的扩散,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还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
这场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似乎出乎意料,但也合乎情理。
1 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2007 年4 月,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由此之后的一年里,危机愈演愈烈不断传导到世界各地,最终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此次危机普遍认为罪魁祸首次贷首当其冲,表面上看是由于次贷证券化及衍生品泡沫的破裂造成的,但是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隐藏于背后。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启示论文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启示论文摘要:文章从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入手,先从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监管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
然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从严把信用关口,加强风险管理,更具前瞻性方面提出了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启示商业银行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不仅使得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
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投资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
迄今为止,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
其中最大的银行是IndyMac,该行拥有320亿美元资产和190亿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
美国金融巨擘花旗股票连续多个交易日下挫,其市值仅为210亿美元,不及其2006年年底时2740亿美元的1/10。
根据IMF的统计,全球金融业将因次贷危机而损失1.4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市值的7倍之多。
一、次债危机的原因分析1、在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方面所谓次级按揭是指向负债较重,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贷款。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诸如新世纪金融和Countryside这样的按揭贷款发放机构降低住房信贷消费准入标准,把大量的房地产按揭发放给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中低收入购房者。
出现了零首付以及向“劣质客户”提供贷款的行为。
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次级贷款一般是无本金贷款,在开始几年只需每月偿还贷款利息,只用偿还超低利息,之后利率将重设,并且在3-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
从实际利率看,大部分次级贷款基于浮动利率,即贷款利率随短期利率变动而变动。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又通过以次级按揭还款为抵押品的衍生证券把中低收入购房者偿还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接力赛中的接棒者。
发放贷款的机构大多“只贷不存”,为了不断获取资金,维持放贷规模,这些机构通过二级市场中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筹集资本,使得大量投资者聚集到次级贷这个链条上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越南金融危机的成因
1.货币政策实施不当
从越南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来看,在应对高通胀时,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当,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一是期望通过快速的本币升值来冲抵高通胀的压力。
事实表明,在越南当前的经济实力下,企图以“浮动区间扩大促本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高通胀是错误的,因为在国际热钱已大举进入并获得本币升值的巨大利益前提下,利用本币加速升值的办法抑制通胀,其结果必然会促使国际资本的套利投机,并最终导致本币贬值。
二是在危机发生之初,在本国银行系统中采取大幅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即运用大幅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巨额发行票据等货币工具来对冲抑制通货膨胀,造成本土金融系统资金链的极度紧张和加速对本国货币的预期性恐慌。
2.过多过快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多年来,越南实行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贷款形成部分呆坏账,金融体系本身并不健全;同时,也缺乏抗御金融风险的稳健实力。
如,越南的外汇储备总量偏低,不到国家外债的50%,但为了促成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定了比较激进的吸引外资政策。
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虽然可以直接拉动GDP总量的快速增长,但也对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一旦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层面的巨大波动和经济层面的较大动荡。
3.货币流动性泛滥,资本投资过度
由于越南的政府投资过多,前期贷款过度,导致国内长期处于货币流动性过多甚至泛滥,加之去年以来的国际粮食、成品油等日常消费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过度的进口等,两种效应叠加在一起,输入性通胀压力剧增。
同时,银行业的快速扩张是流动性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越南上市银行,为争抢市场份额,甚至放弃应有的风险原则,实施大规模放贷,如,2006年M2增长34%,2007年又增长46%,而同期国内发放贷款余额则从2006年上升29%到2007年的上升54%。
这些高企的数字均表明越南国内流动性已呈泛滥之势。
另外,为了防止越南盾对美元的贬值,越南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美元,卖出越南盾,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货币流动性问题。
[论+文+网]
4.过早放开资本项目
2006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越南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也放宽到49%。
外资的大量涌入,特别是国际游资大量涌入,直接推高了越南国内的资产价格,形成了经济泡沫。
当美联储释放停止降息甚至加息的信号时,国际资本开始回流,从而使得国际游资不断卖出越南资产,撤出越南市场,导致了股市和房价的暴跌,资产价格泡沫的快速破灭,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5.基础经济结构失衡
越南原本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和服务业基础相当薄弱,近10年来,急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一直推行较激进的经济改革,在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方面改革力度加大,大力引入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引进了大量的工业项目,以直接投资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这些工业项目的国内零部件等配套能力又较弱,实体基础经济薄弱,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
因此,需要大量从国外引进和进口,造成了连年的外贸逆差,相对减少了外汇储备。
二、越南与我国金融环境的异同点
相同点在于:
1.均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困扰。
次贷危机后,美元不断贬值,一方面,促进国际游资转向石油、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投机,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国际游资重点进入经济高增长国家进行投机。
这些外来资本在越南和我国国内不断寻找各种机会,收购骨干产业以及其他各类资产,致使国内资产价格以及基本生活资料价格呈全面上涨态势。
2.国际热钱不断流入,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威胁。
越南和我国都是国际热钱首选的投机地。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仅今年3月份的热钱规模就为12
3.6亿美元,4月份更高达501.6亿美元,说明热钱在4月份有加速流入的趋势。
这些热钱投机于股市、楼市和汇市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家的金融秩序。
同样,越南近期股市和楼市的异常暴涨暴跌,也是国际热钱投机引起的,对金融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
3.股市持续暴跌,楼价大幅缩水,使民众对市场经济信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随着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关注,美元降息周期的即将结束,美元贬值有望见底,很可能进入加息周期,全球性投机资本可能撤回。
全球性资本的非正常流动必然带来金融的较大波动。
这些波动呈现给民众的可能是股市持续暴跌和楼价大幅缩水等,可能会导致民众对市场经济信心不足。
这也是越南和我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不同点是:
1.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而越南外汇储备较少。
我国对外贸易多年顺差,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储备相当于GDP的50%还多;同时,外债很少,为3736亿美元,仅占GDP总量的11.1%,即使外国投资者全部撤走,人民币汇率稳定还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保证。
而越南多年存在贸易逆差,外汇储备较少,仅150亿美元,而外债多达305亿美元;同时,越南中央银行人为地把汇率规定在比较高的范围。
外国投资者一旦把热钱撤走,越南货币贬值就在所难免。
2.经济规模不同。
我国人口达1
3.3亿,越南为8440万;越南GDP年增长7%,已被认为超高速增长;而我国近年来GDP年增
9%~10%是常态,最高时达到13%。
我国的GDP总量在2007年为3.36万亿美元,而越南仅为712亿美元,我国的GDP是越南的46.5倍。
我国对其出口119.01亿美元,仅占2007年出口总额的0.98%。
由于经济规模的差异,越南的金融风险比较容易被放大,但越南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投资联系,直接传递给我国并造成较大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3.我国资本项目实行稳健的开放,而越南资本项目实行快速的开放。
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外资还无法自由直接进出我国市场;同时,外汇进入渠道受到较严格监控。
因此,热钱操控我国股市和楼市的潜在风险不大,热钱的撤出,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冲击不会造成金融危机。
越南由于资本项目的快速开放,外资能自由进出,一旦有大量的热钱涌入和进出,就会虚抬或打击其股市和楼市价格,给金融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越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适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明显,石油、原材料、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挤压经济泡沫,缓解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对国内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来考虑,应在坚持既定货币调控方针的同时,适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应对金融市场潜在的各种风险与危机。
对于国内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可通过发行定向债券和特别国债等扶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如,农业、能源等领域里的大型企业。
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减缓升值速度,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对热钱要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和潜在风险,积极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2.继续坚持资本项目的稳步适度开放
继续坚持资本项目开放的慎重性和适时性。
采取分阶段、有步聚的方式,有选择地逐步开放我国资本项目,并采取各种措施对国际热钱进行监控,有效地防范热钱投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利冲击。
3.加快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国际收支双顺差。
这也是经济结构失衡的反映。
因此,要进一步采取完善外汇管理、调整外贸政策、强化节能降耗、促进扩大消费等综合措施调整结构。
4.完善金融波动与危机的预
警机制及应急管理体系在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过程中,我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更加密切,国际金融领域的任何微小变化与波动都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巨大波动。
因此,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高油价、高通货膨胀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有必要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波动与危机的预警机制及应急管理体系。
5.建立透明、诚信的信息发布机制
金融市场稳定,除了要有良好的监管、健全的市场基础设施、成熟的金融技术外,还要有相对稳定的市场预期,并且不破坏微观主体的信心。
金融活动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基础上,信心则是维系金融市场运行的无形基础。
一旦产生非理性预期,加之市场内信息的不对称,就极易使民众丧失信心。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透明、诚信的金融信息发布机制,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及时地向民众释放市场良性发展的积极信号,消除公众的不良心理预期;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报道,使人们明白市场规则和潜在风险,理性地应对各类金融事件和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