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A. 欧洲西部B. 两极地区C. 亚洲东部和南部D. 北美洲东部【答案】B【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地区,这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如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发达;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两极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
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 IB. ⅡC. ⅢD. Ⅳ(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答案】(1)B(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初一地理聚落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聚落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聚落的主要形式是()A. 城市B. 乡村C. 城市和乡村D. 工业区答案:C2.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A. 纽约B. 东京C. 伦敦D. 上海答案:B3. 乡村聚落的主要特点是()A. 人口密集B. 建筑物密集C. 人口稀少D. 建筑物高大答案:C4. 城市聚落的主要特点是()A. 人口稀少B. 建筑物高大C. 人口密集D. 建筑物密集答案:C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A. 地形B. 气候C. 交通D. 土壤答案:D6.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地形B. 气候C. 资源D. 战争答案:D7. 世界上最大的聚落是()A. 纽约B. 东京C. 伦敦D. 上海答案:B8. 乡村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A. 工业B. 农业C. 商业D. 服务业答案:B9. 城市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A. 工业B. 农业C. 商业D. 服务业答案:A10. 聚落的分布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地形B. 气候C. 交通D. 人口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的地方,其主要形式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城市、乡村2. 乡村聚落的特点是人口______,建筑物______。
答案:稀少、低矮3. 城市聚落的特点是人口______,建筑物______。
答案:密集、高大4.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______和______。
答案:资源、交通5.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位于日本的______。
答案:东京6. 世界上最大的聚落也是______。
答案:东京7. 乡村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______。
答案:农业8. 城市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______。
答案:工业9. 聚落的分布与地形、气候、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资源、交通10.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战争______。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北半球高纬度B.北半球中低纬度C.南半球高纬度D.南半球中低纬度(2)乙图所示为中纬度某地区,仅从图中信息考虑,四点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3)丙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A.伦敦B.新德里C.巴西利亚D.北京【答案】(1)B(2)AA.aB.bC.cD.d(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大多集中在赤道以北的北纬20°-60°的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观察图中四个地点可知,a位于山地,地势起伏很大,交通不便,b、c、d位于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读图可知,该地一月气温在0℃一下,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新德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巴西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2.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C. 水陆交通更便利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①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故答案为:(1)C;(2)B。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附答案)10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A. 中部高,四周低B. 中部低,四周高C. 北部高,南部低D. 东部高,西部低(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A. B. C. D.【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A。
(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
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2.我国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 16万(2010年数据),其人口密度约为()A. 643.3人/平方千米B. 0.001 6平方千米/人C. 0.064人D. 15.54平方千米/人【答案】 A【解析】【分析】解: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通过公式计算可知台湾的人口密度是23160000/36000= 643.3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A【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初中地理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附答案)(1)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A. 中部高,四周低B. 中部低,四周高C. 北部高,南部低D. 东部高,西部低(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A. B. C. D.【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A。
(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
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便利的交通B. 平坦的地形C. 自然资源贫乏D. 水源充足【答案】C【解析】【分析】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对学生来讲比较简单,生活化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法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英语【答案】 C【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清远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清远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清远市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广东省B. 广西省C. 湖北省D. 福建省2. 清远市的气候类型属于?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高原气候3. 清远市的主要河流是?A. 珠江B. 韶关河C. 潮汕河D. 梅江4. 清远市的地形以什么为主?A. 山地B. 丘陵C. 平原D. 高原5. 清远市的传统产业是什么?A. 农业B. 工业C. 旅游D. 矿业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
()2. 清远市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3. 清远市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4. 清远市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
()5. 清远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清远市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的______部。
2. 清远市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季风气候。
3. 清远市的主要河流是______。
4. 清远市的地形以______为主。
5. 清远市的传统产业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清远市的地理位置。
2. 简述清远市的气候特点。
3. 简述清远市的主要河流及其作用。
4. 简述清远市的地形特点。
5. 简述清远市的传统产业。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你设计一条清远市的旅游路线,包括主要景点和活动。
2. 请你分析清远市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 请你分析清远市的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4. 请你分析清远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5. 请你设计一项清远市的环保活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清远市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清远市的气候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你制作一张清远市的旅游地图,标注主要景点和交通路线。
2. 请你设计一项清远市的环保活动,包括活动内容、目的和预期效果。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A. 中部高,四周低B. 中部低,四周高C. 北部高,南部低D. 东部高,西部低(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A. B. C. D.【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A。
(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
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2.我国有许多古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安徽省的是()A. 皖南古村落B. 滇西丽江古城C. 粤开平碉楼与村落D. 晋中平遥古城【答案】 A【解析】【分析】解:皖是安徽省的简称,滇是云南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云南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北京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福建土楼等。
3.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初中地理试卷居民与聚落题分类汇编(附答案)10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为聚落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A.甲B.乙C.丙D.丁(2)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A.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B.交通线数量、分布不同C.建筑物高度、密度不同D.人口数量、服饰不同(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答案】(1)C(2)A(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和丙都是农村景观,甲是牧区景观,丙是农村景观,以种植业为主,本题选C。
(2)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且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故本题选A。
(3)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结合选项选D。
故答案为:(1)C;(2)A;(3)D;【点评】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答案】 A【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①表示的是江苏民居,是江南水乡特色,说明了该地区降水充沛,河网密布,A符合题意;B.②是位于内蒙古民居——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草原广布,B不符合题意;C.③是位于云南等地的竹楼,说明当地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不符合题意;D.④是东北民居,屋顶是斜顶,说明了该地冬季降雪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A. 中部高,四周低B. 中部低,四周高C. 北部高,南部低D. 东部高,西部低(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A. B. C. D.【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A。
(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
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2.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A.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B. 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C. 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D. 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答案】 D【解析】【分析】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四选项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气候湿热,自然条件恶劣,都是人口稀少的地区;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含答案)10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A. 36.5平方千米/人B. 365人/平方千米C. 0.0027平方千米/人D. 300人/平方千米【答案】B【解析】【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人口总数除以当地面积,所以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365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是答题的关键,注意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2.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C. 沿河、沿海分布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D. 大力发展服务业【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
(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
(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
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2)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
但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5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1)关于绍兴水乡聚落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房屋大多沿河而建②街巷呈规则的棋盘状③屋顶倾斜利于排水④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1.(2)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其重要意义是()1.(3)根据照片可以推断乡村比城市()1.(4)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1)绍兴水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房屋大多沿河而建、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故选C【答案】B【解析】(2)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选B【答案】C【解析】(3)乡村聚落有的沿河流分布房屋都不是很高贴近自然而且古老的乡村聚落具有保护价值相对而言城市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建筑物高大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D【解析】(4)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是乡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业城市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非农业如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等故选D2.下列大洲中乡村聚落中房屋比较密集的是()A. 欧洲B. 非洲C. 亚洲D. 北美洲占比重大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乡村规模大欧洲和北美洲的城市化程度高乡村聚落稀疏非洲农业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乡村聚落分散故选C.3.与美洲印第安人属于同一人种的是()A. 日本人B. 欧洲人C. 阿拉伯人D. 非洲人【答案】A【解析】4.(1)该图的等高距是()4.(2)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4.(3)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A. 20米B. 50米C. 80米D. 100米【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5.2000年某省总人口为6000万这一年该省的出生率为1.15% 死亡率为0.75% 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是()A. 24万人B. 240万人C. 69万人D. 2万4千人【答案】A【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所以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15%-0.75%=0.4% 该省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是6000×0.4%=24万人 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6.(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解析】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 A【答案】C【解析】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7.下列大河主要流经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A. 密西西比河B. 恒河C. 亚马孙河D. 多瑙河【答案】C【解析】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国恒河位于南亚多瑙河位于欧洲该些河流流域内人口稠密亚马孙流域内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疏8.下列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北美洲【答案】B【解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9.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资料或翻阅相关书籍然后讨论以下内容阿拉伯人信仰________ 风俗习惯________犹太人信仰________ 风俗习惯________【答案】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的见面礼主要是握手和拥抱按照伊斯兰教义教徒每天要做5 次礼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霄礼 , 犹太教, 犹太人基本上是按照旧约圣经的规定如今依然守逾越节、普珥节、赎罪日新年在公历9月中下旬小孩子在13岁左右【男女差半岁】行成人礼认为猪肉、没有鳞的水产等是不洁净的食物【解析】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有阿拉伯人的见面礼主要是握手和拥抱按照伊斯兰教义教徒每天要做5 次礼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霄礼犹太人主要集中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风俗习惯有犹太人基本上是按照旧约圣经的规定如今依然守逾越节、普珥节、赎罪日新年在公历9月中下旬小孩子在13岁左右行成人礼认为猪肉、没有鳞的水产等是不洁净的食物10.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_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________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世界人口分布不________ 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________个主要人种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答案】快, 出生, 平均, 31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印度人其肤色属于________色人种.【答案】白【解析】划分人种的外表特征除肤色、头发形状、面部等特征外还有其他许多主要依据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种不同.以头颅骨为例头颅骨周边近椭圆形的是白种人头颅骨周边呈三角形的是黄种人头颅骨周边近似方形的为黑种人.而印度人的头颅骨周边近似椭圆形.从这一主要区分依据看印度人肤色虽然表现黝黑但不是黑种人而是白种人.12.读图说一说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________【答案】亚洲的南部和东部、欧洲的西部人口密集而亚洲西部、青藏高原、亚洲的中部和北部人口稀少【解析】图中是亚洲和欧洲依据图中图例来看在亚洲的南部和东部、欧洲的西部人口密集而亚洲西部、青藏高原、亚洲的中部和北部人口稀少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A、B、C三地区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种13.(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 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____地区(填字母)13.(3)图示人物主要生活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地及非洲北部地区以________语为主要语言他们主要信奉的是________教13.(4)A、B、C、D四地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13.(5)请列举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________【答案】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解析】图中A位于欧洲西部 B位于亚洲东部 C位于非洲中部欧洲西部居民主要属于白种人亚洲东部居民主要是黄种人 C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居民主要是黑种人【解析】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主要分布在图中①即中国【答案】E, 阿拉伯, 伊斯兰【解析】图示人物是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图中的E西亚及非洲北部地区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他们主要信奉的是伊斯兰教【答案】A【解析】欧洲西部人口增长过慢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答案】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就业困难【解析】世界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14.(1)①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居民多信奉________教该宗教发源于________地区经典为《________》典型建筑是图中________(填字母)14.(2)②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居民多信奉________教该宗教创建于公元6世纪的________(填国家)典型建筑是图中________(填字母)14.(3)③地是________人的故乡另外在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也有该人种分布出现这一现象的人为因素是________14.(4)关于④地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为白色人种②主要为黄色人种③居民大多信伊斯兰教④居民大多信基督教⑤居民大多讲英语⑥居民大多讲阿拉伯语14.(5)⑤地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通用________语⑥地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通用________语和________语【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解析】15.(1)A地的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 其教徒被称为________15.(2)B地所在的大洲为________洲当地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15.(3)C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当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 C半岛所在的大洲与A 地所在大洲以________运河为界【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6.(1)图中序号表示鞍部的是()16.(2)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读图可得依据图中各部位的特点①位于两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是鞍部【答案】C【解析】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③地该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依据题意。
清远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清远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1.1519一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环球航行能证实()A.“地球是一个球体”B.“天圆地方”C.“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此次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答案】1.C2.B3.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晓红兴奋地给在美国的姑妈打电话送去新年问候,当她向姑妈问候“新年好”时,姑妈却回答“除夕好”。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两地习俗不同B.两地季节不同C.两地存在时差【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间差异。
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时间差,中国时间较早,美国时间较晚,中国已经进入新年了,美国时间还处在除夕,C正确。
跟习俗无关,A错误。
两地都是北半球,季节相同,B错误。
故选C。
4.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A.平视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方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C.手托底座任意拨动球体5.演示地球自转时,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图中ABC三点中的()A.A点B.B点C.C点6.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答案】4.A5.A6.C【解析】【分析】4.在侧视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自左向右,A正确,C错误。
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向下看为顺时针,B错误。
故本题选A。
5.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最先消失的为A,A正确。
B点后消失,C点最后消失,故本题选A。
6.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地球仪上面的能够被照射的地方不断变化,明暗交替,模拟的是地球昼夜变化,C正确。
清远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昆明)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寺院,C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D图所示的是佛教的另一代表建筑佛塔。
故选:C【点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2.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A. 武夷山B. 太行山C. 雪峰山D. 戴云山(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A. 防震B. 防风C. 防洪D. 防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答案】(1)D(2)B(3)D【解析】【分析】(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
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
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
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故答案为:B。
(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D。
【点评】(1)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峰岭连绵不断,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素称“东南山国”。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A. 36.5平方千米/人B. 365人/平方千米C. 0.0027平方千米/人D. 300人/平方千米【答案】B【解析】【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人口总数除以当地面积,所以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365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是答题的关键,注意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2.2019年4月15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
巴黎圣母院位于()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俄罗斯【答案】 B【解析】【分析】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故答案为:B。
【点评】法国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
首都巴黎、地中海、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等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3.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 D【解析】【分析】解: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D【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附答案)10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I.(贵港)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A.窑洞■贵阳B.竹楼-西双版纳C.吊脚楼-湘西D. 土楼-福建【答案】A【解析】【分析】窑洞是黄上髙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竹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是湘西地区的传统民居:上楼是福建省的传统民居。
2.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而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A.®B.②C.③D.③(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A.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B.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C.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B.站在A处,而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C.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D.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答案】⑴A(2) C(3) B【解析】【分析】(1)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甜之间,图① 表示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②表示的是西亚地区,③表示的是南极地区,④表示的是白令海峡。
(2)图②是西亚地区,西亚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3)图③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无立居人口,北极地区常住的居民是因纽特人、拉普人,A 错;图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因此站在A徳雷克海峡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四洋,B正确: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的H爰季,在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是无冰区,这里生长着主要以地衣、苔解、藻类为主的植物,C错;B所在的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存在。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D错。
故答案为:(1)A;(2) C;(3) B:【点评】(1)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
清远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小瑜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他们在该地参观了如图所示的民居景观,欣赏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舞蹈。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___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A. 湿热B. 干旱C. 冷湿D. 高寒(2)根据图中的民居和舞蹈判断其民族类别及所在省区的简称()A. 藏族、藏B. 维吾尔族、新C. 傣族、滇D. 蒙古族、内蒙古【答案】(1)A(2)C【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的国家,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如云南省的南部、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由图中民居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该建筑底层架空,多用竹木为材料,说明该地区湿热的自然环境特征。
(2)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民居是底层架空的竹楼,右边表示的舞蹈是傣族的孔雀舞,这是主要生活在云南南部傣族的民居和舞蹈;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故答案为:(1)A;(2)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典型的民居及独特的民族风情,把握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答题的基础,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答题。
2.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大洲面积最大,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 乙大洲发达国家集中,人口稠密,增长快C. 丙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人口稀疏,增长慢D.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答案】 A【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乙大洲是欧洲,该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但人口增长缓慢,许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丙大洲是非洲,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人口分布较稠密,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故答案为:A【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
2023-2024学年广东清远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清远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合理组合是( )①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②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世外桃源 ⑤交通便利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⑤【答案】D【解析】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故D正确。
2.(1)地球公转的周期及方向是()2.(2)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2.(3)甲、乙、丙、丁四个公转位置中,云南省曲靖市昼长夜短的是()A. 一年自西向东B. 一天自东向西C. 一年顺时针方向D. 一天逆时针方向【答案】A【解析】(1)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故选A。
【答案】C【解析】(2)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故选C。
【答案】A【解析】(3)读图可知,甲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丙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丁是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
曲靖市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昼长夜短,也就是夏至日。
故选A。
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A. 中国B. 美国C. 俄罗斯D. 加拿大【答案】A【解析】解: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故选:C.4.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 )A. 板块的内部B. 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 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方D.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答案】D【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地壳比较活跃、地震。
2023-2024学年广东清远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清远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此民居是( )A. 北极附近冰屋B. 东南亚高架屋C. 西亚民居D. 欧洲北部木屋【答案】C【解析】2.(1)云天池位于飞机场的()2.(2)图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东南方B. 西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云天池位于飞机场的西南方向。
故选B。
【答案】C【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森林公园明显,森林分布在山脉上,图中县界划分大体上沿山脊线,即大致依据山脉划分。
故选C。
3.丙路线骑行的“驴友”,看见沿线建筑物多为平顶,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大B. 气温高C. 日照长D. 降水少【答案】D【解析】我国各地房屋建建筑结构和当地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丙路线直达西北地区,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当地房屋不需考虑排水,因而建设成了坡度较小的平顶房;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为了便于排水屋顶坡度较大,多人字顶房。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4.(1)上面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4.(2)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从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位置看出,这些地区都位于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高温少雨。
【答案】B【解析】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
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自贡)如图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1999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A. 10%B. 16%C. 26%D. 30%(2)该国乡村人口最多时出现在()A. 1961年B. 1976年C. 1995年D. 2010年【答案】(1)D(2)C【解析】【分析】(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示199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30%,所以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30%。
(2)根据图示:乡村人口数最多时出现在1995年前后,乡村人口接近90000万。
故选:(1)D(2)C【点评】(1)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解答该题要会判读地理图表。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
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 气候湿热B. 地形平坦C. 交通闭塞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烟袅袅C. 丁地--小桥流水D. 戊地--激流飞瀑【答案】(1)A(2)C(3)D【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
(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的五个聚落的海拔均在0~50米之间,从丙地向甲、乙、丁地观察,视线均会被地形阻挡。
戊地与丙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可以对视,且戊地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可能形成激流飞瀑的景观,故选D。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
在寻找河流位置时,要首先判断出山谷的位置,结合位置来解答。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3.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
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 ①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B. ②气候湿热,多蛇虫C. ③终年多雨,黄土广布D. ④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2)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答案】(1)C(2)D【解析】【分析】(1)①台湾兰屿多受台风影响,地下屋防风吹,A正确;②云南气候湿热,多蛇虫,吊脚楼凉爽,防蛇虫,B正确;③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广布,气候较干旱,C错误;④新疆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D正确,故选C。
(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依据省区的位置,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
【点评】(1)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我国的传统房屋建筑常用“南尖北平”来描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大,利于雨季排水,而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较小(平顶屋)。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C. 沿河、沿海分布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D. 大力发展服务业【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
(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
(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
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2)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
但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
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3)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
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
5.甘肃省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00万,则平均人口密度约为()A. 33人/平方千米B. 60人/平方千米C. 600人/平方千米D. 300人/平方千米【答案】 B【解析】【分析】解:一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的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甘肃省的人口密度是由2600万人/43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是60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
6.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 D【解析】【分析】解: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D【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7.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名胜古迹有( )A. 苏州古典园林、天坛B. 九寨沟、颐和园C. 明十三陵、明清故宫D. 长城、杭州西湖【答案】 C【解析】【分析】解:以上这些世界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九寨沟位于四川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明清故宫和长城都位于北京。
故答案为:C【点评】北京著名的景点主要有: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明十三陵、颐和园、北京海洋馆、八达岭长城、北海-景山公园、中华民族园、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动物园、北京植物园等。
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颐和园、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十三陵等。
8.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 土壤肥沃B. 水源不足C. 地形平坦D. 交通便利【答案】 B【解析】【分析】解: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水源不足、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为:B【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
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9.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答案】(1)B(2)D【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
(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
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