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油画的创作和修改

合集下载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他的作品《开国大典》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画卷,记录了195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幅画布高5米,长20米,是中国油画史上最大的一幅作品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该作品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

首先,董希文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广泛的明、暗、冷、暖色调,营造出热烈、庄严、神圣的氛围。

他使用了鲜明对比的明暗,塑造出人物的肌肉和衣服的褶皱,更能突出画面的立体感。

而使用的冷、暖色调,则是通过色彩的变奏,使画面呈现出更加生动的细节。

例如,他将工人和群众描绘成灰、土黄色调,强调出他们的纯朴劳动,而将领导人描绘成正红色调,则体现出他们的威严和权威。

其次,董希文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通过充分地利用线条的粗细、长度和方向,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例如,他描绘毛泽东时,将颈部的肌肉和脖子的纵向线条描绘得比较突出,突显出毛泽东的气势;而在描绘周恩来时,则更注重周身的自然流畅感,充分展现出周恩来的温润风度。

在塑造场景时,董希文也能把出自然的景观,如天空与云朵、土地与房屋等,刻画得细致、充满感受力。

通过这样精湛的绘画技法,董希文成功地将《开国大典》描述得更加真实、精致而具有感染力。

最后,董希文还充分地发挥了造型语言的艺术魅力。

他 skillfully 出泻用线条、色块等元素构成和谐平衡的画面,在人物和场景之间加入了许多细节,丰富了图像。

由此,画面不单呈现视觉感受,更具有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杰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更是一部油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董希文卓越的绘画技法,更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绘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之一。

他的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开国大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幕,也充分展示了他在油画技法上的精湛功力。

本文将就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幅伟大的艺术作品。

董希文《开国大典》作品选材雄伟史诗题材,展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大场面,颇具历史厚重感。

在绘画技法上,董希文巧妙地运用了油画技法,通过色彩、线条、质感等方面的处理,使整幅作品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作品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多彩,从画面的整体色调到细节的色彩变化都非常精细。

董希文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如红色、黄色等,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尤其是在人物服饰和场景布置上的色彩运用上,更是充分展现了绘画技法的高超之处。

董希文在绘画作品中对线条的处理十分细腻。

无论是人物的轮廓还是建筑的线条,都显得非常清晰流畅,给人一种稳重和厚重的感觉。

这些细腻的线条处理不仅提高了画面的质感和立体感,更是展现了董希文在油画技法上的高超造诣。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作品中对光影和质感的处理也十分出色。

在画面中,通过对光源和光线的合理运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的韵味。

在细节处理上,他对于人物的肤色、服饰的细节、建筑的纹理等都进行了精心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这些都充分展现了董希文在油画技法上的独特见解和精湛技艺。

在绘画作品中,董希文还采用了多种绘画技法,如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他还利用了油画特有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创造出了很多独特的效果。

他在绘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上十分传神,丰富了画面的情感表达。

在绘画场景的布置和氛围的营造上也做到了恰到好处,使整个画面更有层次感和氛围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充分发挥了油画技法的优势,通过色彩、线条、质感、光影等方面的处理,创造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开国大典》是中国当代画家董希文的一幅油画作品,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幅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绘画技法,生动地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示了中国人民铭记的历史时刻。

在《开国大典》中,董希文运用了特殊的油画技法,使得画面更加逼真、细腻。

董希文在绘画中运用了光影变化的技巧。

他通过精细的调色和层次感的构建,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化。

在画面中,台上的主要领导人被光线照射得明亮,而场下的观众则被光线投射成了一片淡淡的阴影。

光影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营造出庄严的气氛。

董希文在细节描绘上也非常用心。

他画出了大量的人物头像,细致地描绘了他们的脸庞、神态和表情。

这些人物头像各不相同,形象栩栩如生,使得画面中的人物更加具体、立体,赋予他们真实的个性和生命力。

董希文还绘制了一幅幅小小的画面,描绘了开国领导人行进的场景,如何警卫严密的卫队和敬礼的群众。

这些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吸引观众的眼球。

董希文还运用了纹理和质感的技法,使得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处理,使得绘画表面展示出不同的纹理和质感。

他通过运用不同的画笔和颜料厚薄,营造了衣物的褶皱和质感,使得人物形象更显真实。

这些纹理和质感的细致处理使得画面更富有触感,增强了观看者与作品的互动性。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通过光影变化、细节描绘和纹理质感的处理,使得画面更加真实、生动。

这幅作品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壮丽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重要时刻。

董希文的绘画技法也展示了他对艺术的专业功底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同时参照印刷品临摹的复制品。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
严地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 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 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兵显得庄 严、隆重、热烈。城楼上左面的一排大红柱子及大红宫灯,崭 新的紫红地毯、盛开的菊花,朵朵的白云和天空中翱翔的白鸽, 无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与和平。 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 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
两个月后,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 正式诞生...
1952年 董希文创作 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画 也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为他生 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它的成名之作。 遗憾的是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开国大典》并不是董希文的原作, 而是由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根据原作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 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 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 的《开国大典》(复制品), 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画库里。
油画《开国大典》 细节欣赏
伟大的毛主席 正在宣读演讲稿
国家领导人
城楼上新红的 灯笼和柱子
蔚蓝的天空、和平鸽
人们手举领导人画像和彩旗
城楼下的方阵和标语
广场上红旗如林、绚丽多彩,整齐的队伍和严肃的标
画面上除了毛 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 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凸 显了天安门城楼的开阔。
周 恩 来 朱 德 刘 少 奇
宋 庆 龄
李 济 深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大师,他以其细腻的油画技法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开国大典》更是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开国大典》这幅作品出发,探讨董希文在其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精湛的写实技法。

他通过对人物和场景的细致描绘,使得整幅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将观者带入了那个时代。

他对人物面部、手部等细节的处理非常精细,通过对光影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这种写实的技法使得《开国大典》这幅作品更加真实、有力,给人以深刻的艺术震撼。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表现力。

他通过对色彩的精准运用,使得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生动。

他对光影的处理非常到位,使得画面在色彩上呈现出非常立体的感觉。

特别是在细节处理上,他对色彩的运用更是十分细致入微,通过对渐变色的运用和对明暗的处理,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和力量。

这种丰富的色彩表现力使得《开国大典》这幅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还运用了独特的造型技法。

他通过对画面结构和人物比例的把握,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他对人物的造型处理得非常精准,让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和位置非常协调。

他的构图也非常有层次感,通过对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处理,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立体感和深度感。

这种独特的造型技法使得《开国大典》这幅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美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精湛的绘画技法。

他对油画的运用非常娴熟,通过对调色板的掌控和对画笔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非常细腻的质感。

他对油画媒介的运用非常灵活,通过对颜料的层层叠加和对画面的加工,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非常丰富的质感和纹理。

他对光影的处理也非常到位,通过对明暗的处理和对光线的渲染,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非常生动的效果。

这种精湛的绘画技法使得《开国大典》这幅作品更加细腻、纯熟,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以《开国大典》等作品而闻名于世。

《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中的油画技法充分展现了董希文的艺术才华和绘画造诣。

《开国大典》是一幅尺寸庞大的油画作品,长达18米,高3米。

作品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台为核心,构图严谨而富有层次感。

董希文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以及创新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既典雅又充满了现代气息。

董希文在作品中运用了写实主义的油画技法。

他通过细腻的线条描绘、精确的光影处理和丰富的细节表现,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在作品中,董希文运用了细腻的笔触绘制出人物的脸部特征、服装细节和皮肤质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他运用精确的光影处理,使人物之间的光线明暗关系更加逼真,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

董希文在作品中运用了大写意风格的油画技法。

他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运用,创造出了作品中独特的艺术氛围。

在作品中,董希文运用了大面积的平面色彩,营造出一种雄浑壮观的气氛。

他运用了明亮的色彩表现人物的服饰和背景,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他还运用了极简主义的手法,将复杂的场景简化为几个关键元素,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董希文在作品中还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如层层叠加、细腻渲染、透视法等,增强了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他通过层层叠加,使作品的远景和近景之间产生层次感,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空间开阔、层次分明的画面。

他通过细腻渲染,使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细腻,增强了观赏性。

他运用透视法,使作品的构图更具层次感和透明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这幅绘画作品中运用了传统的写实主义技法和创新的大写意手法,通过精确的线条描绘、精细的光影处理、大胆的色彩运用以及多种油画技法的运用,创造出一幅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富有层次感的艺术之作。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也展示了董希文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才华横溢的绘画造诣。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开国大典》是中国著名画家董希文的一件巨大作品,该绘画作品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而创作的。

这幅画面以其壮丽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成为了当代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一。

其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更是精妙绝伦,给人一种震撼和振奋的力量。

下面我们将从色彩运用、构图和绘画技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

我们来谈谈色彩的运用。

在《开国大典》的绘画作品中,董希文运用了非常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不仅给人一种明快的视觉感受,更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来表现出历史上的重大场景。

整幅画作色彩的明快而不失深沉,既有宏大的气势,又不失精细的细节表现。

在这幅作品中,董希文使用了大量的明亮色彩,在画面上表现出各种人物、场景和建筑。

他巧妙地利用了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来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是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庄严而有力量感。

在画面中,不同色彩的运用也体现出了不同情绪和氛围,增强了整个画面的氛围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对色彩的把握非常准确和精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鲜活。

我们来说说绘画技法。

在《开国大典》的绘画作品中,董希文运用了非常精细和细腻的绘画技法,通过对细节的处理和表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力。

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董希文运用了非常细腻而丰富的笔触,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和动作的细致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传神和生动。

在背景的处理上,他通过各种层次和对比的处理,使得景物更加立体和饱满,同时也更加有气势感。

在对光影的处理上,董希文运用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和层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通透。

通过对绘画技法的精细把握和运用,董希文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人有一种真实置身其中的感觉。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的绘画作品中,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构图和绘画技法的处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力,有一种庄严和震撼的感觉。

这幅作品不仅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再现,更是对艺术表现力的一次完美演绎。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其代表作品之一是《开国大典》。

这幅作品是以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场景为题材的油画作品。

作品在绘画技法上展现了董希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油画技法,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对董希文《开国大典》中的油画技法进行深入解析。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明暗处理。

在画面中,董希文通过光影的处理使得主角们清晰地突显出来,而背景则用深暗的色彩处理,使得画面更加突出。

这种对比明暗的处理方式,使得《开国大典》的画面立体感十足,光影效果生动自然。

这种油画技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主题人物的形象,也为整幅作品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感和艺术魅力。

董希文在绘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

《开国大典》中的色彩鲜艳而丰富,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富有活力和生气。

董希文在运用色彩时,不仅准确把握了人物服饰的原色,更加注重了色彩的对比和和谐,通过细腻丰富的色彩层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感和真实感。

细腻的色彩处理也使得作品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令人过目难忘。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的油画技法中还充分展现了他对细节的处理。

在作品中,董希文对人物面部、服饰、周围环境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描绘,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开国大典的场景。

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到周围环境的布置和构图,都显示出了董希文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精准刻画。

这种对细节的处理不仅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同时也展现了董希文的艺术功底和绘画技巧。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的油画技法中还运用了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

他在画面中既保留了人物形象的写实细致,又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处理,赋予了画作一种抽象的内涵。

这种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更富有张力和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的油画技法中还展现了对空间的处理。

在整个画面中,董希文巧妙地处理了前景、中景和远景的空间关系,使得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开国大典》 必须展出,而刘少奇此时已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 将《开 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难以恢复 原貌,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 名画家靳尚谊。当时靳尚谊忙于公务,便推 荐了北京青 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 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这次可以定性为第四次修改。)
1954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1955年年作者董希文奉命将画中的作者董希文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除高岗删除开国大典中一抹蓝天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典的高岗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为开国大典中一抹蓝天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典的高岗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为第一次修改第一次修改
望在有生之年亲手将刘少 奇恢复。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两次抹掉两个人,都是在原作上进行的。两次之 外,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0年,当年掌握文化大权的“文 革 小组”,命令把创作 的几篇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而 《开国大典》早在两年前就抹去了刘少奇,“上面”让刷掉林伯 渠,也就是画面左边那位无力应命也得“刷新”,《开国大典》 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使开国大典的历史成 为空白。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来完成第三次的删改。这 次,学生没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删改,而且临摹了一幅以应“刷 新备用”之需,终于使董希文的笔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没 有再一次造成历史的遗憾。(这次可以定性为第三次修改。)
董希文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 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 处。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幅重要作品,该作品刻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董希文在绘制《开国大典》时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以展现出作品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光影的处理技巧。

他善于运用明暗的对比,通过明暗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场景。

在作品中,他巧妙地利用光线聚焦出一个个人物的面部特征,凸显人物的神情和个性。

他也运用了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阳光的照射,让作品整体更加富有明快和生动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笔触的技巧。

他的画笔技法多样,可以精细地描绘人物的面部和服饰细节,同时也能够流畅地勾勒出人物的整体轮廓和场景的气氛。

他的笔触既有沉稳的力度,又有轻盈的激情,使得作品显得生动而有力量。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还运用了细节描绘的技巧。

他对人物的面部和服饰等细节进行了精心塑造,力求真实地刻画每一个人物的形象。

通过细腻的描绘,他展现了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和传神。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展现出了他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才华。

他通过光影的处理、笔触的运用、色彩的表现和细节的描绘等技巧,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和具有感染力。

这些技法的运用不仅使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性,也使观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开国大典》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幅经典之作,也为董希文赢得了深厚的艺术声誉。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著名的美术家和油画家,他擅长运用油画技法创作绘画作品,并获得了国内外良好的声誉。

他的《开国大典》系列油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和民族文化遗产。

在这些作品中,董希文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使绘画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首先,董希文在绘制《开国大典》系列油画作品时,经常采用渐进色彩处理技法。

这种技法是通过混合色彩来创造某种渐进效果的一种手段。

他的油画作品中,通过对每一个色彩区域进行混合和修饰,使得色彩的过渡非常自然,使画面更加立体。

这种技法的优势在于对于整个作品的细节部分做了一个非常精心的处理,让人感到画面非常的和谐。

其次,董希文还采用了重彩技法来处理画面的背景。

这种技法是将颜料直接涂抹于画布上,使画面的色彩非常鲜艳,让画面的起伏和层次感更加明显。

而且可以让人感到画面非常的强烈,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这种技法对于表现人物的气质和情绪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让人感到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第三,董希文在绘制《开国大典》系列油画作品时,运用了细节处理技法。

如在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背景的纹理和细节处理上,刻画得非常细致。

这种技法对于绘画作品的表现力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和自然,让画面透露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第四,董希文还采用了清晰明亮的色调来处理画面,营造出一种明亮而空灵的氛围。

这种技法非常适合绘画作品的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客观上营造出一种明亮、清晰的感觉,使人们能够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董希文在绘制《开国大典》系列油画作品时,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如渐进色彩处理技法、重彩技法、细节处理技法和明亮色调处理技法,完美地呈现出中国革命战争和建国过程中的伟大历程和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

在当代艺术中,他的这些油画作品仍然是一个经典的代表,他的艺术成就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开国大典》是著名画家董希文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以其宏伟壮丽的场面和精湛的油画技法而著称。

董希文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油画技法,使得这幅作品呈现出了浑然一体的美感,充分展现了我国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庄严雄伟的氛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董希文在《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作品中,红色是主导色调,而绿色、蓝色等辅助色调则与红色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色彩丰富明快,充满了生气和活力,同时还让观者能够清晰地区分出不同的物体和人物,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也是董希文油画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色彩对比来达到画面的丰富多彩和形象的清晰明了。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精湛的明暗处理技法。

画面中,董希文运用了暗部和亮部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形成了明暗交错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尤其是在建筑物和人物的细节处理上,董希文通过对明暗的处理,使得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显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逼真感。

这种明暗处理技法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表现出了董希文在油画技法上的高超造诣。

董希文还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流畅的笔触和精准的细节处理。

整个作品中,无论是建筑的线条还是人物的表情都显得十分流畅而自然,董希文通过精准的笔触和细腻的细节处理,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了一种统一而和谐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这种流畅的笔触和精准的细节处理技法,也充分展现了董希文作为油画大师的超凡技艺。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当代知名画家,他的作品《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油画作品。

这幅作品以宏大的场面展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对伟大事件的铭记。

在油画技法方面,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技法处理,下面将对其油画技法进行详细剖析。

在色彩运用上,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采用了丰富的色彩,运用了暖色调和冷色调,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力量和热情。

他运用了大片的红色和金色来表达盛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氛围,同时在光影的处理上也非常出色,从而让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在色彩对比上,他巧妙地运用了冷暖色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在构图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采用了大胆的构图手法,整体画面层次分明。

他通过人物的布局和位置安排,使画面呈现出层次感,在构图上注重了对比和平衡,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他还通过精准的透视和比例处理,刻画出了宏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氛围,使整幅画面更加有力量感和气势。

在细节处理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中细节处理非常精细,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构图,表现了人物的神态和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传神。

他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准的光影处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与力量。

在笔触运用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笔触,通过不同的笔触表现出了不同的细节和质感,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他运用了厚重的油画颜料和精细的笔触,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他还通过灵活的笔触和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整个画面的动感和力量,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油画作品,他在色彩运用、构图手法、细节处理和笔触运用上都展现了非凡的绘画功底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这幅作品,董希文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热爱和铭记,更展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

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

两个月后,董希文完成了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背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宋庆龄、张澜、郭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红签,脸上呈现出聆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开国大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

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中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

《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

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党籍。

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

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

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

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

1972年,当时中央文革小组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术展,要求董希文重作此画,而此时董希文的癌症已到了晚期。

“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

这时董希文已去世,就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2018精选版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2018精选版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14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开国大典》 必须展出,而刘少奇此时已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 将《开 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难以恢复 原貌,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 名画家靳尚谊。当时靳尚谊忙于公务,便推 荐了北京青 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 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这次可以定性为第四次修改。)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3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4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 严地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 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 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5
画面上除了毛主席侧身站 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 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 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 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凸 显了天安门城楼的开阔。
周 恩 来 朱 德 刘 少 奇 宋 庆 龄 李 济 深 张 高 澜 岗
6
古建筑专家指出,非但两柱之 间的跨度加大了好几倍,而且 从透视学的角度指出,画面右 方应该能看到的半边柱子也没 有画上去。他说,这在建筑学 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 艺术上确是一个大成功。
7
8
9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完成后历经多次修 改,曾经删减过几个人。
10
1954年,高岗、饶漱 石反党集团被清算, 1955年,作者董希文 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 除,《开国大典》中 一抹蓝天,不露痕迹 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 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 典的高岗,原位以一 盆鲜花代替,为第一 次修改。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

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

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

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评价:“ 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

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

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

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开国大典》油画被迫四次修改,删去高岗和刘少奇,后恢复原貌

《开国大典》油画被迫四次修改,删去高岗和刘少奇,后恢复原貌

《开国大典》油画被迫四次修改,删去高岗和刘少奇,后恢复原貌国宝级油画《开国大典》是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凝结了中国人民热爱新中国情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精品油画作品,被誉为“新中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然而,《开国大典》的命运却异常坎坷,曾被迫进行了四次修改,先后删去了高岗和刘少奇,后来又恢复了原貌。

1951年初,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的指示,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绘画展览,虽经过广泛征集,征集到了上百幅绘画作品,但是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创作一批展现新中国风貌的巨型油画,中央美院知名教授、青年画家董希文领取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接受了任务之后,董希文推掉了一切工作,把自己锁在画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呕心沥血,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创作出了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开国大典》。

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看过之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油画正中,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站在没课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朱德、周总理、刘少奇、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

董希文作为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现代艺术品和歌颂新中国成立的世纪杰作,《开国大典》一经正式诞生便受到了人民的广泛关注,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

第一次修改:1954年,“高饶事件”发生,时任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高岗被撤销职务,同年8月,高岗畏罪自杀,不久就被开除了党籍。

随后,中国革命博物馆找到了董希文,要求他将《开国大典》上的高岗删掉。

《开国大典》中,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而高岗站在前排的最边上。

为了不破坏油画的整体布局和画面,董希文事先做了多次试验之后,才将高岗删掉。

高岗第二次修改:“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革命博物馆再次找到了董希文,要求他将《开国大典》上的刘少奇删掉。

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开国大典》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
油画《开国大典》
薛续友
画《开国大典》是 1951 年为纪念中
油国共产党成立 30 周年而创作的作品。 展 现 的 场 景 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 的 天安门城楼。五根红色大柱排列在左边,画家大 胆去掉了右边的一根柱子,使画面中心有了充足 的表现空间。画面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 笼和广场上红旗的红 .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亟待有新的艺术语 言和形式展现新中国风貌。彼时,中国传统绘画 难以表达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苏联式的油画 绘画语言又难以展现中国风度和气派。董希文曾 在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上海美专三所艺术院校
学习,对西方古典油画和现代派作品有着充分的 了解。接到任务的中央美术学院经过研究,将这 副重担落到当时只有 37 岁的年轻教师董希文身 上。为创作好这幅作品,画家还亲历了天安门广 场上开国大典那激情澎湃的一刻,充满了表达和 创作的热情。为了画面的整体性表达,画家还做 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他在画中去掉了天安门城楼 上原有的毛主席身边的一根柱子,使视线不再被 遮挡。
这 幅 纪 念 碑 般 的 作 品, 由 董 希 文 创 作 于 1953 年,靳尚谊与赵域于 1972 年临摹、闫振铎 和叶武林于 1979 年修改完成。画作展现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的情景。画面上,黄灿灿 的菊花,红通通的灯笼,人们脸上庄重而喜悦的 神情,湛蓝而开阔的天空,广场上飘舞的旗帜, 还有满怀期待的人民群众。作品以恢弘的视野、 明丽的色彩、民族化的语言和形式,展现了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中国庄严和谐 的形象,表达了人民喜悦激动的心情,成为中华 民族站起来的见证。
作品建立在西方素描和造型的写实基础上, 人物塑造准确,建筑、场景以及广场人群都有强 烈的现实感,这符合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念性绘画 的诉求。使现实做了艺术化的提升,把中华民族 传统绘画技巧和审美融入创作中。在构图上,画 家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将天安门 城楼、国家领导人、广场群众以及广阔的蓝天纳 入同一画面,突出了“大团圆”式的节日气氛。 1953 年 5 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 中南海怀仁堂审阅一批将赴海外展览的美术作 品,看到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后,高兴地 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自己的画拿到 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 特的民族形式。”

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的历史

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的历史

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的历史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开国大典》的前几次被搞。

《开国大典》创作完成于1952年。

第一次被搞,是在1954年,革命博物馆对《开国大典》进行了涂改,把画面中一位人物给强行擦掉了。

这是第一次被搞。

1968年,《开国大典》又迎来了第二次被搞,又擦掉了一位人物,同时在这个位置上改换了另一个人。

虽然这回难度很大,但技艺高超的美术家仍然完成了这个任务。

1970年,这幅油画第三次被搞,这次的要求是:再擦掉一个人。

这幅油画已经被搞两次了,现在还要搞,难度相当大。

好在原作者的学生没有在原画上直接修改,而是临摹了一幅。

原画从此被放入博物馆仓库,新画取代了原画的位置。

1979年,这幅画第四次被搞,这次“搞”的要求听起来就很“搞”:把这幅画恢复到第一次被搞之前,也就是恢复原貌。

原作者已经去世了,他的家属不忍再糟蹋原画,所以最终还是请了画家靳尚谊来临摹。

这四次“搞”,搞得很认真,一点都不象开玩笑的样子,而且技术难度极高。

在油画上删人怎么也不像“善搞”,所以给取了个名字叫“正搞”。

正搞,就是一本正经地搞,认认真真地搞,搞完了让人看不出痕迹,让人不知道这东西已经被搞过。

“正搞”也有危害性。

那我们就来看看“恶搞”和“正搞”会带来哪些社会危害性,究竟是谁的危害性更大。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某位领导人是站在那个位置,在《开国大典》油画中也是有的,可后来却把他的形象给删除了。

所以,歪曲了历史,歪曲了文化。

需要仔细分析一下他们对民众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也就是说,是否会有人因为这个而改变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在油画上删掉一个人,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更重要的是被搞了之后它仍然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因此普通人不知道,青少年更是不知道,除非有高人偷偷告诉他。

它能使人产生误解和错觉,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认知上的偏差。

所以,“正搞”由于其一本正经以及搞后不留痕迹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油画的创作和修改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

经过几个月的征集准备,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

于是,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构思,于1952年底在北京西总布胡同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艺术技巧,开始动笔,创作这幅反映盛典巨大场面的油画——《开国大典》。

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长400厘米、高233厘米的巨幅名画。

但是好景不,政治风云使董希文本人和这幅名画都遭到了不幸。

1952年11月,高岗调任国家计委主席。

1953年2月,饶漱石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这之后,他们出於个人野心和权欲,互相勾结,进行了一系列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

在党中央酝酿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员的人事安排时,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岗、饶漱石以为他们篡夺权力的机会到了。

在1953年6月—8月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和9月—10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他们散布流言蜚语,捏造所谓的“军党论”,鼓吹“党是军队创造的”,攻击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负责人,吹嘘自己。

会后高岗还私下活动,要求由他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政务院总理,公开向党要权要官。

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

在“高饶事件”爆发之后,有人通知董希文,把油画上高岗的形象去掉。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好在高岗在画面前排最边上,不影响整体构图,加上作者研究出了洗去油画颜料的方法,使油画的肌理及画底层工艺免受破坏,用一盆鲜花取代了高岗。

1959年,国庆十周年,《开国大典》被收藏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

此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

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刘少奇的党籍,在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这幅名画也就再次遭到了厄运。

1971年,“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通知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抹去刘少奇。

此时董希文已是癌病晚期,是在儿子的搀扶下提笔涂改的。

去掉了刘少奇的形象,让后排的董必武向前走了一步,把原画中露出半个脸的董必武的形象改成了一个不确定的人物。

1972年,董希文的癌症己到晚期。

这一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复制《开国大典》,考虑董希文的身体原因,让他作指导。

一个多月后,《开国大典》复制完成,并放入革命博物馆画库。

1973年1月8日,董希文逝世。

临终前,他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地位而抱憾不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恢复油画《开国大典》的原貌。

此间,董希文的家人表示:一、不同意在原作上修改;二、希望仍请靳尚谊等同志进行修改工作。

此后,博物馆委托靳尚谊在《开国大典》复制品上进行修改(该复制品系靳尚谊与赵域在董希文指导下于1972年复制)。

但当时靳尚马上要出国考察,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来做这项工作。

经过修改的《开国大典》,按原样重新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形象。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而原作则保存在博物馆画库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