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句子说明方法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句子说明方法

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句子说明方法

资料一 : 句子的说明方法常有的说明方法有举案例、分类型、列数据、作比较、绘图表、下定义、作解说、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10 种。

写说明文要根听说明对象的特色及写作目的,采用最正确方法。

下边分别加以说明。

打比方 : 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宝石。

作比较:春季的雨细腻柔媚,夏季的雨粗暴热情。

举例子:晕能预示天气。

比方,在新疆地域,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依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绘图表:(略)列数字:这座塔占地300 平方米,高100 米。

(列举数字进行说明)下定义: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下高的紧贴地面因此能形成对流的一层。

(定义要求完好,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而且要从一个方面完好地揭露观点的所有内涵)分类型:往常状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明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

(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作解说:这大体就是 ' 死海 ' 得名的原由吧。

(对事物进行解说)引资料:爱因斯坦以前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引用他人的话或资料)摹状貌: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低声密语,有的像聆听水声,千态万状,栩栩如生。

资料二 : 句子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状况或事理有光阴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平常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 中国石拱桥 ) 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拥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长、成就的优秀作了说明。

2.分类型:要说明事物的特色或事理,从一方面常常不简单求情楚,能够依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红若干类,而后依照类型,逐个加以说明。

如《向荒漠进军》一文将荒漠攻击的方式分红“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目上说明事物特色或事理的最精准、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照。

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批的数字说明死海之因此浮力大的原由,特别清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中带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复习、练习(超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中带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复习、练习(超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中带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复习、练习(超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带有修辞的句子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及练(超全)一、修辞方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一)比喻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如、般、似的、是、成了、变成”等。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小小的花苞圆圆地,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7、立刻,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勇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8、天安门广场曾经成了人的陆地,红旗翻去动,像海上的波浪。

9、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0、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低贱钢铁巨人一样。

11、桌面上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2、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3、山洪狂嗥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4、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15、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6、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和蔼可亲。

17、玉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18、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二)拟人定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品德化,将本来不具有人动作和豪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豪情的模样。

119、仿写譬喻句: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精心整理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 志、(后)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九)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删缺乏谓语: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删去“为”或句尾加上“而奋斗”)缺乏宾语: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

(句尾加上“方法”)(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主谓不当: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他的家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3)语序是否合理例:每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应该是“都希望将来”)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

(“尖刻”改为“尖锐”)(二十四)句式变换:①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主动句)例: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

(被动句)A、主动句变换为被动句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六年级语文专题教案8-说明方法及作用

六年级语文专题教案8-说明方法及作用

向沙漠进军 (节选)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问题: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答题基本步骤是: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内容——指出说明效果。

答题基本模式: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文章把……与……进行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答案: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古代的地中海沿岸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如今有些地区变成了荒漠,形成强烈的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列图表(1)列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形象。

(2)作用:使人看了一目了然,直观清晰。

【经典范例】统筹方法(节选)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

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左边的箭头图来表示:箭头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问题:选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这幅箭头图,在调查的基础上标出完成一项工程所需的时间和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初步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复杂的工序,难以一一用文字表述,改用图表,简单明了,有利于理解。

参考答案:通过图表使统筹方法的原理能醒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课堂练习(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 第一讲 说明方法(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 第一讲 说明方法(含答案)全国通用

专题七说明文阅读第一讲说明方法【知识点拨】考点名称:说明方法考点解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别与分析。

考查形式:填空、选择、判断等。

相关知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

【考点突破】例1:分析下面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答案:作比较解析: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把“水势凶猛”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桥的坚固。

例2:分析下面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答案:列数字解析: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3:分析下面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答案:摹状貌解析: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描摹了……的……特点,生动形象详细具体地说明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提分攻略】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自测演练】1.判断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六年级说明方法知识点

六年级说明方法知识点

六年级说明方法知识点说明方法是指为了使别人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或概念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六年级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以便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帮助六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定义法定义法是将所要说明的对象或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准确理解。

在说明时,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关键词进行解释,或者提供一些例子来帮助理解。

例如,解释“饥饿”这一概念时可以说:“饥饿是指由于长时间没有摄入食物,导致身体内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使人感到非常饿。

”2.举例法举例法是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或原理。

在说明时,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或者从生活中提取一些具体经验来加以说明。

例如,要说明“友谊”的意义时,可以举出两个好朋友互相支持、分享快乐和帮助困难的例子。

3.比喻法比喻法是通过将某一概念与另一个类似或更为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要说明的概念。

在说明时,可以选择常见的事物或情境进行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

例如,要解释“勤奋”的意义时,可以说:“勤奋就像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火车,没有停车的时间和倦怠的情绪。

”4.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对照两种或多种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要说明的概念。

在说明时,可以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或者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从而更全面地呈现出所要说明的内容。

例如,要说明“公平”的概念时,可以对比公平与不公平的情境,以凸显公平的重要性。

5.时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过程。

在说明时,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描述,或者按照步骤和顺序进行说明。

例如,要说明如何制作一杯果汁,可以按照清洗水果、切割水果、榨取汁液的步骤进行说明。

总结: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定义法、举例法、比喻法、对比法和时间顺序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中带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复习、练习(超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中带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复习、练习(超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带有修辞的句子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及练习(超全)一、修辞方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一)比喻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如、般、似的、是、成了、变成”等。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小小的花苞圆圆地,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7、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8、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去动,像海上的波浪。

9、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0、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低贱钢铁巨人一样。

11、桌面上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2、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4、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15、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6、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和蔼可亲。

17、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18、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19、仿写比喻句:(二)拟人定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六年级语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六年级语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说明中举出一些恰当的例子。

例如,《鲸》一文中,以齿鲸和虎鲸为例说明鲸的食量大,捕食凶猛。

2、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例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这里用类数字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之大。

3、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使其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例如《太阳》一文中写到:“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里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说明太阳体积特别大。

4、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例如:“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鲸喷出的水柱比作喷泉,使要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

5、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定性说明。

例如,对春联进行定义式的说明:春联也叫“门对”,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反映一定的内容和思想,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作用:使事物更生动形象。

④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⑤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⑥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⑦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语基要素梳理——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语基要素梳理——句子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从第一句中马宝玉说话时“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他简洁的语言,可以感受到作为班长的他在生死抉择面前的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最后一句中的“热血沸腾”写出了战士们对班长所作决定的认同,以及不畏牺牲的精神。)
答案示例:我拿出试卷,望着那红红的72分,忐忑不安地想:这可怎么向妈妈交代呀?我可是向妈妈打了包票的呀!妈妈会批评我吗?我真不应该考试前耍小聪明。




选一两个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说句子。
亮相行当压轴行头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
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科班出身
写法提示:这一类的词语大都用在戏曲上,但平时人们常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也想象成戏曲舞台,也可用上这些词语。
答案示例:饱经风霜的脸——老爷爷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有一双半睁不睁的浑浊的眼睛,眼底已经泛黄,目光不知扫向哪里。他的脸色好像黄土一样,皮肤没有一点光泽。
2.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青山”指的是苍翠浓郁、绿意荡漾的高山。“不老”指的是不会衰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衰老,实际上是暗示着某种精神与世永存。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绿化环境、保护家园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
3.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忽然起风的情景,这其实是作者兴奋、激动心情的写照。)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也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非常珍贵,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复习专题:说明方法及作用(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复习专题:说明方法及作用(人教部编版)

说明方法及作用典题探究((一)话说城市化(1)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有以下三个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小。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工厂、商店及住宅等非农业用地。

(2) 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3) 在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世界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很低水平缓慢增长。

在1750年之前,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2%。

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城市化才开始加速发展。

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市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的世界人口比重提高到13.3%。

(4)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 A (上升、膨胀)(图1)。

这一时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越过了小城镇;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其人口规模迅速 B (上升、膨胀);在大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同时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至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41%。

1.从结构上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简要地说,第一部分是写,第二部分是写。

2.第 1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关系是的(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成语)3.第 4 自然段的“A”“B”两处分填入的词语应是和。

4.文中为了阐明城市化的有关问题,使用的说明方法、、等。

5.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看,文中用得较好的词有、、。

(二)白蚁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管涌”就是蚁害所致。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说明中举出一些恰当的例子。

例如,《鲸》一文中,以齿鲸和虎鲸为例说明鲸的食量大,捕食凶猛。

2、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例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这里用类数字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之大。

3、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使其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例如《太阳》一文中写到:“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里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说明太阳体积特别大。

4、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例如:“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鲸喷出的水柱比作喷泉,使要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

5、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定性说明。

例如,对春联进行定义式的说明:春联也叫“门对”,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反映一定的内容和思想,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作用:使事物更生动形象。

④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⑤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⑥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⑦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教版部编版小升初六年级上册语文常用说明方法

教版部编版小升初六年级上册语文常用说明方法

人教版部编版小升初六年级上册语文常用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举例子:1.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2.如大丽花, ,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3.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4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5.为了给混噩的世人敲响警钟,联合国在大力推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同时,特地将199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为了地球的生命..6近年来,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比如我国du西北地区,大片草场被荒漠覆盖。

列数字: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2、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3、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4、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5、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作比较:1、松鼠的叫声很响,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响。

2、礼堂的顶部隐藏着十几根钢桁架,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的人行道还宽。

3、长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低。

4、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5、然而,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地球很小。

这是一颗半径超过6300公里的行星。

在繁星满天的宇宙中,像一叶小舟。

6、也许对于人类来说,地球是一个巨人,但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子,是非常小的。

打比方:1、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2树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像给大地铺上了绿毯,草地上有一些鲜花,引来了无数的蜜蜂。

3秋天,地里的庄稼熟了。

稻子翻起金色的波浪,谷子笑弯了腰,玉米笑得合不拢嘴,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果园就更热闹了,梨树上结满了”金葫芦“,苹果羞红了脸,石榴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紫色的珍珠……田野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三一文库()/小学六年级〔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四)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五)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四)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五)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六)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七)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九)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一)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二)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复习要点梳理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复习要点梳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归类复习笔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事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对偶。

四、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序、插叙。

六、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七、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作、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

八、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九、破折号的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如何阅读文章:(一)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典型的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方法:1、分清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弄清文章共记叙了几件事情。

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3、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

4、概括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如: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记事文章记事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使人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鼓舞或思想教育。

方法:1、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也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2、理清叙述的线索,领悟文章中心。

3、把握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条理。

4、抓住文章的重点,注意表达方法。

(三)、写景的文章写景的文章就是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

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方法:1、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3、抓住景物的特点。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状物文章状物文章是作者着力描写一种事物,不仅对这种事物的外表进行细致的描写,予以赞美。

通过赞美这种事物,赞颂一种精神,或向人们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方法:1、判断文章具体描写了哪种事物,抓住这事物的主要特点。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复习知识梳理:说明方法与说明语言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复习知识梳理:说明方法与说明语言

说明方法与说明语言(一)导入蓝鲸的自述大家好,我是在大海里快乐地游来游去的一头蓝鲸,可能许多人认为我是一条非常大的鱼,但是您猜错了,我不是鱼,是哺乳动物。

我们鲸和牛羊一样用肺呼吸、是胎生的,小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都说明我们是哺乳动物。

我的身体呈纺锤形,全身几乎都是青蓝色,腹部是浅灰色,体侧有许多白色斑点。

我最喜欢吃营养丰富的磷虾,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我平时游泳速度较快,每小时可达8~12海里,当我受惊逃跑时游速可超过每小时30海里。

我们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般体长是24米,体重为150吨以上。

我的爸爸是最大的蓝鲸,它的体长可达33米,体重有190多吨,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足以装满一辆大卡车,它只要张开嘴,可容十几个成年人自由出入。

我们的体重相当于32头大象、300多头牛的重量,要运走一头蓝鲸,需要5节火车车厢才能行。

我们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我们喷出的水柱最高达10~15米。

如果你看到鲸喷出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那就是我们须鲸;如果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那就是齿鲸。

有些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我们的种类和大小。

我们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我们体形庞大,体内含油丰富,鲸须、皮、骨、肉、内脏都可用来作为工业、轻工业、食品加工业的原料。

所以人类都在猎捕我们,导致我们的数量锐减而濒临灭绝,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扩大,我们鲸生活的区域也在不断缩小;再加上海洋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现在世界上仅存的蓝鲸只有20万头。

虽然现在全世界已经全面禁止捕杀蓝鲸,但仍有人在疯狂的捕杀,因此我代表我们鲸的家族向全世界呼吁:人类啊,别在捕杀我们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有权生活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鲸——说明文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它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说明对象特征之一,并使用举例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部编版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部编版ppt

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 林毁灭速度之快,毁灭之
列数字
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 多。 远消失。
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 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 突出人工选择进程快
作比较 对象进行对比说明
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而人工 的优点。 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
用比喻的修辞说明事
②据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成功设计 出了转基因蚊子。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 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 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
③科学家马拉里介绍说,新一代转基因蚊子体内含有一种名为SMl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另外,基因转变后的“人造蚊子”的眼睛是绿色 或者红色,很容易区别于自然界的野蚊子。转基因蚊子的其他脾性和自然界的 野蚊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说同样也吸人和动物的血,也是同样的繁殖途径, 但它们一旦与野蚊子交配后,就会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最终将野 蚊子淘汰出局。
(3)全寨子的终人蜂归拥而逃至,脱喜气不洋洋了,像死过节亡一般的热闹命。 运。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④南京板鸭的芳香扑鼻,林梓潮糕的柔润爽口,如皋董糖的酥松香甜,金华火腿的皮薄肉嫩。 4、火,烧红了天;火,烧红了水;火烧红了山。(排比句
一斑。 第8课* 各具特色的民居
4、火,烧红了天;火,烧红了水;火烧红了山。(排比句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说明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说明知识点

常考题型:(一)语言1.准确性:“某词”能否删去/能否被替换?为什么?能/不能+词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猜测+结合文中内容+若去掉,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生动性:“某词”的表达效果?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文中内容(中心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是文章富有情趣,吸引读者。

(二)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全文/前文。

(三)引用在文中的作用?1.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权威性,科学性。

2.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概括题1.从题目入手找出2.各段中心句逐段分析3.归纳总结(五)说明方法1举例子(具体准确)说明了+中心句2列数字(准确具体)说明了+中心句3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了+中心句4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中心句5分类别(条理清晰)说明了+中心句6下定义(科学准确) 说明了+中心句(六)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七)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2.并列式3.递进式小提示: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训练:赵州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考么有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说明方法

★考么有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说明方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句子专项——说明方法(含答案)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打比方)
2、地球又是一个半径约为6 400千米的星球。

(列数字)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作比较)
4、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举例子)
5、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举例子)
6、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

(作比较、列数字)
7、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作比较)
8、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代的、现代的。

(分类别)
9、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举例子)
10、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打比方)
11、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1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作比较)
13、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列数字)
14、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国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举例子)
15、“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发出的感叹。

(引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打比方: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宝石。

作比较: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举例子:晕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画图表:(略)
列数字: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列举数字进行说明)
下定义: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下高的紧贴地面因而能形成对流的一层。

(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分类别: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晴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

(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
作诠释: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对事物进行解释)
引资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
摹状貌: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
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
象。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如《统筹方法》一文,画了三幅箭头图,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

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

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