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宅一族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宅一族”现象
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计算10A董静、杨相晔、王琰、郭双双、李营、于召艳
指导教师:张运君
“宅”是近两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新词,时下很多年轻人喜欢以“宅男”、“宅女”自居,“宅一族”也成为了继“月光族”、“啃老族”等新鲜族群之后的又一特色群体。“宅”已不仅仅成为了时下青年男女一种日渐普遍的生活方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一种文化——宅文化,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自然走在了“宅文化”的前端,并衍生出校园“宅一族”。
我组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大学东院在校大
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8份学生年龄在20至
25 岁之间覆盖大一至大四年级段。
一、宅的起源
“宅男”一词来自台湾,是日语“御宅男”的简称。“御宅”在日语里指“你的家”,是一种敬语。到了80年代,人们把那些热衷于动漫和电游戏,足不出户且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称为“御宅族”。“御宅族”中的男性被称为“御宅男”。由于御宅男对虚幻世界的执著和对实世界的排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这个词在日本大多带有负面含义。
如今这里的“宅”用的已不是原义。“宅男”“宅女”是指在家待着不出门的人,随着使用频率增加,“在家待着不出门”这一义素自然地朝“宅”字上归并,这就使得本是名词的“宅”逐渐获得了动词的词性,指待在家里不外出,“宅”已成为典型的流行语词之一,由于其新颖性而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进入台湾后,“御宅男”被简称为“宅男”或昵称为“阿宅”,并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语义渐趋中性,泛指痴迷于网络、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网的男性。近年来,“宅男”一词从台湾传播到大陆,语义进一步泛化,指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不修边幅的男性,成为网络媒体比较时尚的词语。
二、大学生“宅”现象
调查发现,大学里潜伏着为数不少的“宅一族”。大学校园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没课的时候宅在宿舍,也有甚者为了宅而逃
课,在宿舍无外乎睡觉、上网。他们除了睡觉电脑几乎都开着,聊天、逛论坛、看网页、打游戏、写博客、看视频……即使没事做也要挂在网上。他们饮食不规律,常吃零食、泡面,或让同学带饭。也有人宅在网吧,饿了叫外卖或在网吧买泡面,困了就躺在椅子上休息。特别是大四生和研究生,经常没课,如果自我要求低一些,很容易宅。还有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习要通过电脑完成,所以经常坐在电脑前不动弹。在大学食堂,经常可见穿着拖鞋睡衣、头发散乱的学生去打饭。尤其在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大部分学生没课时都是呆在宿舍。这种宅的状态不仅在学校,还延续到家中。很多大学生寒暑假也宅在家里,不用上课、写作业,不用担心吃饭,宅的心安理得。宅的内容无非还是睡觉、上网,有的人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躲进自己的房间,甚至很少与父母交流。“放假了我成了宅男”,“天冷,我在家宅了一个星期了”,“宅男OUT(过时)了,被窝男出现了”……这种帖子已经见怪不怪了。从学校到家,从宿舍到起居室,变换的是空间距离,不变的是这些大学男女难以自拔的“宅”生活。
宅女:“我不是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宅男:“我不是宅男,请叫我天才毕加索(闭家锁)”
这是最新在“宅”一族中口口相传的流行语。尽管改了称呼,却改不了他们对“宅”生活的痴迷和不舍。在此次调查中,逾八成大学生存在“宅”现象,对“宅”持宽容态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统计发现,多达84.8%的学生觉得自己多少有点“宅”。有高达
8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寒假期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宅”着。
三、大学生“宅一族”引发的问题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宅一族”运动时间显著少于“非宅族”,身体素质亟待加强。我们在对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中也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方面做了调查从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访谈资料汇总中笔者认为大学生“宅一族”身体素质普遍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大学生“宅一族”的运动量明显偏低,甚至有近1/4的学生表示几乎从来不运动,他们认为“宅”在寝室即低碳又环保,根本没有必要去户外运动。然而宅一族长时间操作电脑,动作僵硬,容易造成腰、颈、肩、腕等部位的疾患;睡眠和饮食失调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身体虚弱等;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下降。
2.对学业发展的影响
宅在宿舍的人多是在从事以消磨时间为主的活动,还有部分逃课的,对学业的影响自不必说,且长此以往会消磨人的斗志,养成惰性和消极的人生态度,极少的智力活动对大脑的运算和思维功能也有影响,这些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今后发展皆有弊无利。
3.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宅居限制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减少了文娱社团活动,逐渐疏
远了和父母、朋友、老师的关系,对身旁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焦虑、孤独、抑郁等负向情绪增加,容易造成逃避现实,感情淡薄,社交退缩,性格孤僻等。
4.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吃住学都在一起,所以受同辈的影响很大,宅的风气一旦形成校园文化,就不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是影响到一群人、一代人,甚至社会的发展。
以下是根据调查问卷反馈上的比较典型的宅生活所带来的问题:
(1)成天泡在网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花去了大把的时间。
(2)浮躁,好预测未知妄下定论。对权威毫无理由的不耐烦,但绝不公开挑战,只热衷于影响身边的几个人
(3)性格软弱,喜欢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找理由。不喜欢通过沟通达到与外界的意见统一,而是表面妥协,内心强烈反感,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叛逆
(4)消极,拒绝长大。不喜欢被人说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说是老男人。反感政治,厌恶应酬。
(5)选择性自闭,对熟人唠叨不休,对陌生人一言不发。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等非大众语言。。
(6)习惯熬夜,25岁之前通宵次数明显较多。
(7)毫无理由的高傲。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
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8)做事不按计划,讨厌按部就班,永远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
(9)不问问题,相信百度和谷歌的权威,多数人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将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智囊。
四、大学生“宅一族”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达
大学生“宅一族”的生活往往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这也是他们腻在室内不愿走出来的最主要原因。随着电脑价格不断跳水,大学生中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也比几年前大幅提高,且发达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①网络为大学生建立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们可以从网络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论坛上与网友交流,通过qq等聊天工具与朋友联系,以写博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还可以在网上购物、订餐,使生活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②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力。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因网游聚在一起,游戏过程中的交流、竞争、刺激,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愉悦和成就感,在许多大学生眼中,它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全新的世界。③网络资源丰富了大学生娱乐生活。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电影等,这些都是消磨时间的最佳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