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行2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线-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线-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2. 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3. 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平行线现象,如黑板边的线条、书本的对边等。
1.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 新课内容2.1 讲解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2 讲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2.3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平行线的方法。
3. 实践活动3.1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并说明其应用。
3.2 进行“寻找平行线”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4.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4.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平行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篇1一、辨别“相交”与“不相交”。
1、复习有关直线的知识。
师: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线,分别是哪三种?你知道关于直线的哪些知识?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条直线在位置上的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3、平时我们画直线时一般要借用什么工具?现在我先沿着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各画一条直线,板演。
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
问:这是两条什么线?直线是可以怎样的?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延长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师验证。
像这种情况,数学上称为两条直线相交。
板书:相交。
4、我再用卡片代替米尺,沿着上下两条边各画一条直线,板演。
你觉得会出现相交这种情况吗?延长后呢?板演。
这样的情况就是不相交。
板书。
5、判断下面哪几组直线是相交的?问:为什么第二组直线看上去不相交,实际也是相交的呢?小结: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时,不能光看它们现在的位置,还要想象一下它们延长后出现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二、揭示“平行”概念1、师:像这种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数学上称为互相平行。
(板书成: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学生齐读。
2、理解“互相”。
问:为什么称为互相平行?比如给这两条直线各取一个名字,如称为直线1和直线2,出示卡片:()和()互相平行,()是()的平行线。
学生练习说。
如果给另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取名的话,该怎么说?学生说。
指出:平行是相对的,不能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的。
,应该说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4、练习:你能找到哪几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吗?辨别第6组直线。
指出:只要是延长后不相交的直线,都是平行线。
5、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互相平行的现象吗?指名说,同桌互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是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平行线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平行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平行线。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图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平行线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平行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平行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平行线。
2.难点:学生能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平行线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平行线的特点。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组一套平行线操作材料,包括直尺、三角板、白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场景,如操场、教室地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平行线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两条线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平行线的特点: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会用工具画平行线,能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会用工具画平行线。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含义,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黑板、书桌等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用两根小木棒代替直线,动手操作,探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交叉时,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行线的含义。
(3)学生尝试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进一步巩固对平行线的理解。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线,并互相检查。
(2)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含义和画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的物品,找出平行线,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平行线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平行线,理解了平行线的含义。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平行线画法的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平行线的教学。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课《认识平行线》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课《认识平行线》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课《认识平行线》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实验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实验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体会探究的乐趣。
2.让学生感受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用科学方法服务于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这是一节数学实验活动,是探讨斜面与地面成多少度夹角时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滚得最远,虽然本节课不一定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但是可以引导儿童感受科学实验的方法,了解了数学在实验工作中的作用。
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大胆地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研究,就会获得正确的结论。
3重点难点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斜面角度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请看:现在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铅笔放在上面,铅笔会滚下来吗?师:那怎样就能让铅笔滚下来了呢?2.举一些物体在斜坡上很快向下滚的例子。
3.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物体在斜坡上会很快向下滚动。
(请看动画)斜坡上有个斜面,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4.思考:怎样能让物体滚的远一些呢?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5.讨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滚得远近?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其他因数相同时,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对物体滚得远近的影响。
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
二、小组合作,实践操作1.猜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平行线是在学生认识直线以后学习的直线与直线间的一种位置关系,是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的重要基础。
教材从路灯架、跑道和高压电线架等现实场景中抽象出平面上不重合的两条直线,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学生认识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位置关系,并依据两条直线不相交,建立起直线互相平行的概念;接着,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互相平行的实例,丰富平行的表象,加深对平行的理解;在建立平行的概念后,组织学生画平行线,进一步体验平行的特点,探究平行线的画法;最后,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探究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画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 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是认识平行,难点是正确理解平行的内涵。
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学会平行这个直观但抽象、易记但难懂的概念呢?我认为应该从映衬与正说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把握本质、提升表象。
通过映衬,强化表象,理解内涵。
所谓映衬,就是通过非正面的方式衬托,突出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在平行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映衬,即:通过与相交的对比,建立起平行的概念,突出平行不相交的表象特征;通过与小棒(线段)位置关系的对比,突破对直线位置关系中相交内涵的理解:两条直线相交并不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相交,借助有形可视的小棒不相交与抽象的直线延长后相交的对比,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直线位置关系中的相交、不相交;呈现一些不相交但不在同一平面的“直线”,通过与平行实例的对比,突出平行概念中“同一平面内”的重要性。
通过正说,把握本质,提升表象。
所谓正说,即从正面直接剖析平行的特征,让学生把握平行的本质一一两条直线间的宽度不变,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平行的准确空间表象。
可让学生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初步感知两条直线间的宽度不变,再引导学生用一些小棒摆铁轨进一步体验只有宽度不变才能平行的道理,最后通过画平行线提升对平行本质的认识。
8.2《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8.2《认识平行》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定义2. 平行线的性质3. 垂直线与平行线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识别。
2.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铁轨、双杠等,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平行线的定义(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线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如角度关系、距离关系等。
(2)通过实例验证平行线的性质,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4. 探究垂直线与平行线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特点,如垂直线与平行线的交角等。
(2)通过实例验证垂直线与平行线的关系,如垂直线与平行线的交角为90度等。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垂直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行线的相关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平行线的角度关系和距离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例验证这些性质。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比较抽象,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平行 2-优质教案
【板块二】
1.交流预习作业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
(2)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师介绍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学生再画一画
(3)过下面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你又是怎样画的?
(4)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线?
【板块三】
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出一组标准的平行线?为什么这样画出的直线互相平行?
1.想想做做2
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量一量
说说自己的发现
2.想想做做3、4、5
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感受图形平移前后相对应的线段都平行,体验平移的特征。
【板块一】
1.出示例1
问:哪些可以看作是直的线?
根据学生回答,画出三组直线。
2.问: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指名汇报
3.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我们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预习设计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1)请你想办法试着画一组平行线。
(2)请你过下面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3.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线。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6分钟)
1.学生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直的线
2.学生先根据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独立思考是什么关系,并分类;再用自己的语言与组内同学讨论交流。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平行2-优质教案
认识平行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常州某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案(公开课)
常州某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直线、射线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行线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化对平行线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能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人一套直尺、三角板,以及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如在黑板上画出两辆火车并行行驶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称为平行线。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平行线的图片,如楼梯扶手、操场跑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行线的特征。
同时,教师给出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线》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以及会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章内容通过对平行线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于平行线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套几何工具,包括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在白板上画两条直线,一条相交于一点,另一条不相交,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平行线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行线的例子,如操场上的跑道、教室里的书桌排列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尝试画出两条平行线,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平行线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直线和曲线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行线的概念和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线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和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平行线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行线的图片,如铁路、公路、毛巾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在操场上画平行线、在家庭作业中运用平行线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平行线的图片,如铁路、公路、毛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可以看到哪些平行线?”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平行线的实例,如在操场上的跑道、教室里的书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可以看到哪些平行线?”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认识平行》教学设计教材及学生分析:认识平行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教科书第39—41页),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特性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一组图片联系生活情景,抽象出平行和相交的两条直线,引出相交和不相交的概念,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平行线,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探索画一组平行线的方法,学会画平行线。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通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3.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方格纸、练习纸、三角尺、直尺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直观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路灯、跑道、高压电线杆、秋千四幅图。
谈话:这些是生活中的图片,认识它们吗?图中哪些可以看作直的线?(学生指说)那我们可以得到这四组直线,课件展示。
观察:每幅图中都表示出几条直线?(板书:两条直线)二、探究新知1、分类,认识相交与不相交思考:你能根据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谁来说说你的分法?追问:为什么这样分?有不同的分法吗?你的理由是什么?然后重点讲解第三组直线,表面上是不相交的,但根据直线无限长的特点,将直线延长,它们最终还是相交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行线
标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行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线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定义2. 平行线的性质3. 画平行线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铁轨、书本边缘等,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实例中的线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平行线的概念。
2.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几何画板或教具,让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以下性质:性质1: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
性质2:平行线上的同位角相等。
性质3:平行线上的内错角相等。
4. 画平行线的方法方法1: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先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任意取一点,作该点的垂线,得到另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方法2:利用直尺和圆规,先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任意取一点,以该点为圆心,画一个任意半径的圆,与直线交于两点,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画两个半径相等的圆,两圆的交线就是平行线。
5.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画平行线等。
6. 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1. 完成《同步练习》中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线实例,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可按以下结构进行:1. 平行线的定义2. 平行线的性质3. 画平行线的方法六、课后反思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它们不仅是平行线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需要频繁使用的基本工具。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对应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和内错角相等。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平行线的定义,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图形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但是,对于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难点:学生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画出平行线,增强对平行线的感知和理解。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圆规、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解释平行线。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操场上的跑道、教室里的桌子排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够发现这些图形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吗?”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出平行线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平行线的图形,同时给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教师解释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操作的题目,让学生亲手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无忧】《认识平行》名师教案
认识平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4.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具学具教具:米尺、三角板、实物投影仪学具:直尺、三角尺、方格纸、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1.学生同桌之间,玩玩小棒。
观察每两根小棒落地后形成的图形。
2.让学生记录下活动中形成的图形,然后投影展示。
3.选择时先取其中的几种预先设计在电脑里,让学生把下面的四种情况分分类,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第一次初步感觉相交和不相交。
①②③④4.如果把这两条线段想象成直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先在脑子里面想象一下,然后再说一说。
5.电脑演示延长的过程:①②③④观察后第二次分类,说说为什么与刚才的分类不同。
6.在学生的回答中提炼相交与不相交的概念。
板书:相交、不相交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而两次分类,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思考空间留给学生。
二、结合生活、展开教学1.出示书上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思考:这些画面在哪里见到过,找一找相交的直线和不相交的直线。
2.隐去图片留下红色和监色的直线,让学生再次感受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用手比划它们的位置关系,为提炼互相平行的概念作准备。
3.提炼概念:像刚才我们认识的生活中的跑道线、(跳高架)等这样的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辨别“相交”与“不相交”。
1、复习有关直线的知识。
师: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线,分别是哪三种?你知道关于直线的哪些知识?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条直线在位置上的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3、平时我们画直线时一般要借用什么工具?现在我先沿着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各画一条直线,板演。
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
问:这是两条什么线?直线是可以怎样的?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延长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师验证。
像这种情况,数学上称为两条直线相交。
板书:相交。
4、我再用卡片代替米尺,沿着上下两条边各画一条直线,板演。
你觉得会出现相交这种情况吗?延长后呢?板演。
这样的情况就是不相交。
板书。
5、判断下面哪几组直线是相交的?问:为什么第二组直线看上去不相交,实际也是相交的呢?小结: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时,不能光看它们现在的位置,还要想象一下它们延长后出现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二、揭示“平行”概念1、师:像这种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数学上称为互相平行。
(板书成: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学生齐读。
2、理解“互相”。
问:为什么称为互相平行?比如给这两条直线各取一个名字,如称为直线1和直线2,出示卡片:()和()互相平行,()是()的平行线。
学生练习说。
如果给另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取名的话,该怎么说?学生说。
指出:平行是相对的,不能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的。
,应该说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4、练习:你能找到哪几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吗?辨别第6组直线。
指出:只要是延长后不相交的直线,都是平行线。
5、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互相平行的现象吗?指名说,同桌互说。
8.2《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8.2《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我今天要教的是8.2《认识平行》,这是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并且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直线,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会讲解平行的定义和特性,并举例说明。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例如画出给定角度的两条平行线。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展示平行的定义和画法。
作业设计包括画出两条给定角度的平行线,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作业答案是学生能够正确画出平行线,并准确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思考如何将平行线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例如通过网络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部分。
这部分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行的概念。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需要精心选择和组织实践情景,使之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我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直线,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种关系。
平行线的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讲解平行线的画法时,我需要清晰地阐述步骤和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同时,我还需要注意到学生在画平行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画线不直、角度不准确等,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况。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则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公开课《认识平行》教学实录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认识平行》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画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探索并掌握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有一个字,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但不知能不能认出它来。
(依次出示不同时期的“面”字,学生猜测,有意引导对“目”的关注。
)师:“面”最初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我们的面庞(外面是脸的轮廓,里面是眼睛)。
为什么我们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鼻子、嘴巴都没要,唯独留下了眼睛呢?生1:因为眼睛很重要。
生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师:真有诗意!眼睛最能传神达意,也是我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窗口。
今天这节课能用好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吗?二、认识同一平面师:这是我们的面,那这是──(黑板的面),摸一摸,黑板的面是──(平的),我们可以称它为平面。
还有什么的面可以看作平面?生:桌子的面,地板的面,墙壁的面……师:(出示长方体)它的面可以看作是平面吗?这个平面上写了一个字,是什么?(转动长方体,学生齐读另三个字)这几个字分别写在了──(不同的平面上)。
如果是这样呢?(展开长方体)生:在同一个平面上。
(板书:同一平面)三、认识相交和不相交师:“无始无终”其实是一条谜语,是我们最近学过的哪一种图形?生:直线。
因为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长的。
师:太棒了!会画直线吗?无限长怎么画?生:可以只画它的一部分。
师:再画一条直线。
观察所画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稍停)再画两条直线,要求位置关系和刚才的不一样。
如果还有别的想法,可以在旁边继续画。
学生画直线。
师:请大家留意这样一个问题: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是在同一张纸上的吗?那它们是在同一平面内吗?这么说来,我们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实已经将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同一平面内了。
展示学生作品:师:这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生1:交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 (2)
认识平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初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2、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会借作直尺、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认识平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它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正确画出平行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特点,理解“同一平面”师:这是一张白纸,请你想象一下,将这张白纸向四周无限延展,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平面的例子,谁也能来说一说。
生:海平面无限延展可以看作是平面。
平的地面无限延展可以看作是平面。
跑道无限延展可以看作是平面……师:请同学们观看我的这张白纸,我在上面画了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点?生: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师:现在白纸上出现了一条直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在这张纸上又出现另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比较,建立表象1、画图感知,建立表象。
师: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中把你想到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可能形成的关系画下来,看看你能画出几种不同的情况。
提醒:(1)在指定的每一块区域中画一种情况;(2)画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欣赏。
2、反馈展示,探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有代表性的图形投影展示,并编上序号。
(2)师:观察这些图形,这些画法都不同吗?3、尝试分类,感受特征。
预设:①、交叉②、表面不交叉及平行师:为什么说是一样的?它们哪里一样?(一类是交叉的;另一类是不交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揭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4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请你想办法试着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凭感觉画
②在方格纸上画
③用直尺画
(3)请你过下面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①凭感觉画
预习设计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1)请你想办法试着画一组平行线。
(2)请你过下面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3.找一找,我们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6分钟)
1.学生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直的线
2.学生先根据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独立思考是什么关系,并分类;再用自己的语言与组内同学讨论交流。
②用三角尺和直尺画
(4)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线。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2分钟)
1.学生小结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先沿着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再把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固定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2.思考:为什么这样画出的直线互相平行?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
【板块四】
1.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第5题指出:其实平行线也就是通过平移后得到的直线。所以这张图里对应的边之间都是平行的。
1.想想做做2
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量一量
说说自己的发现
2.想想做做3、4、5
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感受图形平移前后相对应的线段都平行,体验平移的特征。
【板块一】
1.出示例1
问:哪些可以看作是直的线?
根据学生回答,画出三组直线。
2.问: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指名汇报
3.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我们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教学内容
认识平行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
【板块二】
1.交流预习作业
(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
(2)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师介绍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学生再画一画
(3)过下面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你又是怎样画的?
(4)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线?
【板块三】
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出一组标准的平行线?为什么这样画出的直线互相平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线
难点:正确画平行线
教学资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很难理解什么是“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我设计让学生用铅笔摆的方法,感觉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再通过画一画,发现了困难,及时指出:我们一般考虑的都是在同一平面。这样就很自然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采用师生互相质疑的方式巩固这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