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研究进展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储存粮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储存过程中储粮害虫可能对粮食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质量下降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储粮害虫进行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当前储粮行业的重点之一。
传统的储粮害虫监测方法通常是通过人工采样、识别和计数的方式。
手工采样效率低,且可能出现抽检不均衡的情况,而人工鉴别和计数的结果也受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影响。
近年来,新技术的出现为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提供了更可靠、高效的方法。
物联网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在线储粮害虫监测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储粮仓内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并以联网方式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该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分析储粮害虫的变化趋势和发展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储粮的品质和减少经济损失。
图像识别技术是另一种在线储粮害虫监测技术途径。
通过采集储粮仓内的图像信息,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对储粮害虫的自动识别和计数。
该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预警储粮害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然而,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对环境光照、储粮质量等因素的敏感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传感器阵列技术是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在线储粮害虫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微型传感器阵列对储粮仓内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分析信号的频率和振幅等特征参数,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储粮害虫的行为和数量。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需额外电源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干扰和误判等问题。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可靠,为储粮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与识 别技 术进行探 讨 。
[ 关键词 ] 储粮 害虫 ; 测 与识 别技 术 ; 检 x线成像 ; 红外 光谱 法 ; 器视 觉 近 机
近些 年来 , 于粮 食 中储 藏物 害虫 的 取样 、 测 与识 对 检 别 的 研 究 十 分 活 跃 。本 文 阐 述 储 粮 中 害 虫 检 测 的 各 种 相
诱 捕 器 法 是 用 来 检 测 储 粮 中 害 虫 种 群 的 最 常 见 方
法 。H gt m 等 (9 0 提 出采用 粮探 或 真空 探管 采集 粮 asu r 19 )
食样 品[2 Wht (90 采 用美 国( re n . l d ,A, 1] i - ; e等 19 ) Ti c ai sC tI S n U A) S 生产 的陷阱 及探 管诱捕 器检 测储粮 中 的成虫 ] 探 。 管诱 捕 器是上 部带 有孔 眼 的 圆柱形 管 .通过 孔 眼使 昆虫 落入诱 捕器 中。 诱捕 器尖端插 入粮堆 中 , 定期 拔出探管 , 检 查诱 捕器 中害虫 的数 量和种 类 。因此 , 管诱 捕器 可检测 探 害 虫密 度 , 但是 耗 时 长 , 动 强度 大 , 时数 据 获 得受 到 劳 实 限 制[。 ag (9 4 研 究 的结果表 明 : 5 F ro等 18 ) _ 害虫 的诱捕 量 随 着诱 捕 时 间延 长而 成 比例 地 增 加 ; 而据 Wr h 和 Mis it g l l (9 4 报 导 。 18 ) 害虫 的诱 捕率 受 害虫 种类 、 粮食 温 度及 粮食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粮 食 是人 类和 大 多 数 家 畜食 物 来 源 。据 L ca ui 和 A sn ao( 9 4 报 导 , 许多发 展 中国家 , 物 se n t 1 9 ) 在 谷 和 豆 类 产后 损 失 约达 1 %~ 1 % ¨ 0 5 。粮 食 由于 受 害 虫 、 类、 齿动物 、 螨 啮 鸟及微 生物 等危害 , 不仅 数 量
ie tyn c nq e d e h iu s a igge t oet lo eet ga die t igs rd—rd c d ni igt h iu s n cnq e hvn ra p t i r tc n n ni n oe — o u t f e a t n af d i d f y t p
行探 讨。
关键词 : 粮 害 虫 ; 测 与识 别技 术 ; 储 检 x一射 线成像 ; 近红 外光谱 法
De e o v l pm e fde e to a d ntf i e hni nto t c i n nd i e iy ng t c que s f rs o e - r i i e t o t r d-g a n ns c s -
21 0 0年第 7期
粮 食 与 油 脂
储 粮 害 虫 检 测 与 识 别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王海修
( 吉林 工商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0 6 3 0 2) 摘 要 : 文概 述各种 储 粮 害 虫检 测 与识 别技 术特 点及 其 工作原 理 , 粮 食探 管和 诱捕 器法 、 息 该 如 信 素诱 集法 、 光诱 集 法 、 测 法、 灯 声 电导 率检 测 法 、 红 外反 射 光谱 识 别 法 、 器视 觉检 测与 识 别 法 、 近 机 软 x一射 线成像 识 别 法等 ; 对具 有 开发 和 应 用前 景 x一射 线成像 和 机 器视 觉检 测 与i  ̄技 术进 并 eq ,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储粮害虫是农业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们会给粮食储存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及时监测和控制储粮害虫,科研人员一直在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就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的现状目前,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主要有红外传感器监测、声波检测、振动传感器监测、气体检测等多种手段。
这些技术都能够实现对储粮害虫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但每种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红外传感器监测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但对小型害虫的监测效果并不理想;声波检测可以实现对储粮害虫的非侵入式监测,但对距离较远的害虫监测效果不佳;振动传感器监测可以实现对害虫在粮食内的运动轨迹的监测,但由于害虫的活动较为隐蔽,这种监测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发展更为精准、灵敏的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二、红外传感器监测技术红外传感器监测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它主要通过检测储粮害虫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害虫的监测。
这种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对小型害虫的监测。
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红外传感器监测技术,例如将红外传感器与智能监测系统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储粮害虫的准确识别和监测。
未来,红外传感器监测技术还有望在储粮害虫监测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应用。
三、声波检测技术六、结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今后,研究人员将继续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监测技术的精准度和灵敏度,进一步完善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为粮食储存和保鲜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技术支持。
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储粮害虫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最大限度地降低害虫对粮食储备的威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_王海修

近 些 年 来 ,对 于 粮 食 中 储 藏 物 害 虫 的 取 样 、检 测 与 识 别的研究十分活跃。 本文阐述储粮中害虫检测的各种相 关 技 术 特 征 ,探 讨 不 同 检 测 方 法 的 检 测 原 理 ,评 价 各 种 检 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具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粮食 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
但是,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应是不同
的。 尽管不同种类的昆虫只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谱
区及不可见光谱区敏感,但是大多采用荧光灯或紫外灯
诱集。 昆虫的感受光谱区是 340~650 nm,较人的感 受 光
谱区 380~770 nm 短,见表 1。 据 Gilbert(1984)报导,在美
国,电子杀虫灯(Insect Electrocutors)可以用来诱杀仓库 、
据 Dowell 等(1998,1999)报导,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已 经可以用于检测寄生在小麦中几种象甲科害虫,并可以 用 于 检 测 小 麦 外 部和 内 部 害 虫 的 侵 染 。 [18-19] 据 Throne 等 (2003)报 导 ,与 采 用 标 准 悬 浮 法 检 测 小 麦 粉 中 昆 虫 的 方 法相比,NIR 法更快捷,每秒可扫描 1 000 粒粮粒,每份样 品检测用时不到 1 min,而悬浮法检测每份样品大约用时 2 h。 尤其 NIR 检测法无需制备样品而且更适宜大批次面 粉的自动扦样。 然而,据 Dowell 等(1999)报导,当害虫侵 染率很低时 ,NIR 检测法不能用于检测散样 ,也不 能区 分 活虫与死虫。 据 McClure(1987)报 导,NIR 检 测 仪 对 样 品 的 水 分 含 量 灵 敏 度 很 高 ,因 此 ,该 仪 器 需 频 繁 地 校 准 。 [20] Ridgway 和 Chambers(1998)通 过 采 用 近 红 外 光 导 照 相 机 (NIR vidicon camera)捕捉 到 了 受 害 虫 感 染 的 小麦 样 品 的 图像,经过将 NIR 扫描图像与 X 线扫描图像对比,得出结 论 是 :由 于 受 害 虫侵 染 而 造 成 粮 粒 组 成 成分 的 变 化 ,NIR 扫描法可以用于检测粮食样品中害虫;由于照明光灯所 产生的热的缘故, 幼虫在其蛀孔内的运动致使 NIR 扫描 图像模糊不清, 所以 NIR 扫描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害虫感 染的方法,但是无法检测出幼虫。
粮食储存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

粮食储存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随着粮食储存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储存害虫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生产者和储存管理者的重要挑战。
传统的化学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但却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粮食储存害虫生物防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粮食储存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一、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敌虫或严重损害害虫的生物因素,通过引入和增殖天敌、寄生虫或病原菌等方式,来控制害虫种群密度和繁殖活动,从而达到保护粮食的目的。
1. 天敌引入天敌引入是指将对害虫有天然控制作用的外来天敌引入到储存粮食的环境中,通过它们的捕食、寄生或杀死害虫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密度。
例子包括小蜂对玉米象的控制、寄生蜂对玉米螟的控制等。
2. 病原菌防治利用病原菌来感染和杀死害虫,从而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方法。
常见的病原菌有尖孢镰刀菌和白僵菌等,它们在储存环境中可以形成孢子,通过害虫体表、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害虫体内,最终导致害虫的死亡。
3. 草鱼等鱼类的应用草鱼等鱼类可以作为害虫的控制措施。
通过放置一定数量的鱼类在储粮袋中,它们会捕食在粮食中的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
二、生物防治的优势和效果评估与传统的化学方法相比,生物防治具有以下优势:1. 环境友好生物防治使用的是天然的生物制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不会残留在粮食中,从而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2. 减少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化学方法使用的杀虫剂在粮食中会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而生物防治不会对粮食产生质量影响,保持了粮食的原本质量。
3. 长期效果生物控制方法中引入的天敌、寄生虫或病原菌可以在储存环境中建立稳定的种群,形成连续的控制效果,从而长期保护粮食。
针对生物防治的效果评估,研究者通常使用两个指标来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一是害虫的死亡率,二是粮食的损失率。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统计,可以得出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并据此制定实施方案。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储粮害虫是指那些能够侵入并破坏储存的粮食、油料和干果等农产品的昆虫,它们不仅令人头痛,而且给农民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储粮害虫的侵害,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各种监测技术,以便提前发现并及时应对害虫的侵害。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光电感应技术在储粮害虫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光电感应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储粮害虫进行监测的技术。
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在仓库或储粮设施中,能够实时监测害虫的活动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和治理。
光电感应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实现对害虫的精细化监测,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目前,许多储粮企业和农户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光电感应技术进行害虫的在线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气味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气味传感器对储粮害虫进行监测的技术。
害虫在侵入粮食仓库或储存设施时,会释放出一些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能够被气味传感器捕捉到,并进行分析。
通过对不同气味的识别,可以实现对害虫的有效监测和预警。
气味传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对害虫的识别准确度高,可以帮助农户及时发现和处理害虫问题。
近年来,气味传感技术在储粮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预防和控制储粮害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将各种设备和物品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的技术。
在储粮害虫在线监测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害虫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传感器、摄像头、智能设备等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在线监测系统。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对害虫的实时监测,还能够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相关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物联网技术在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粮食储藏提供了更加可靠和有效的保障。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可以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储粮害虫的识别和监测。
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监测和控制农业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农田的光谱反射信息来识别病虫害的技术。
与传统的遥感技术相比,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光谱信息丰富等优点,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病虫害监测数据。
1. 病害比较与识别: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对不同农田的病虫害进行比较和识别,通过获取和分析农田的光谱反射特征,可以准确地判断不同农田的病虫害情况,为农业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2. 病害预测与监测: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农田的光谱变化,并结合环境因素和作物生理特征对病害进行预测。
通过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病虫害侵袭下的光谱响应规律,可以提前发现病害发生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控。
3. 农田病虫害面积估算: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的光谱特征,估算农田中病虫害区域的面积。
这对于评估农业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制定防治措施以及监测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病虫害发生机理研究:通过对农田内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的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农田病虫害的发生机理。
从而为病虫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光谱遥感技术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来支撑模型的建立和监测分析。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的光谱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病虫害识别和预测的准确性。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操作和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设备,这对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民的专业素质提出了一定要求。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充分发挥其优势,可以提供准确、快速的农业病虫害监测数据,为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储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储粮害虫是威胁储粮质量和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害虫对储粮的侵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粮食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对储粮害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本文将从传统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现有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传统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害虫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粘虫纸监测、诱虫剂监测和人工取样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传统监测方法需要人工参与,耗时耗力。
它们需要人员不定期地对储粮进行检查,容易造成盲点和遗漏,监测效果难以保证。
传统监测方法对人力物力的需求较大,成本较高,不利于规模化和自动化的生产。
传统监测方法的监测频次和范围受限。
由于人力资源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监测方法无法实现对储粮害虫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容易造成害虫的漏检和误判。
传统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
受到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传统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差,且监测结果不能及时反映害虫的变化情况,难以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传统监测方法存在着效率低、精度差、成本高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在线监测技术来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二、现有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主要的在线监测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1. 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是一种利用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的技术。
在储粮害虫的在线监测中,机器视觉技术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在储粮仓库内,实时监测储粮仓内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实现对害虫的全天候监测。
机器视觉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储粮害虫的非接触式、无死角的监测,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散甚至发热 。受害虫侵染严重 的粮食会丧失种用或 食 用价值 。据 Wht ] 19 ) 导, iT (93 报 e M 以加 拿 大 为
例, 每年由于受害虫 、 微生物危害储粮和油料种子造 成经济损失 多达数百万美元 。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清洁、 无 污染粮食 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 , 储粮中的害虫 、 鼠粪 、 角 等污 染物 必须 尽 量 降低。加拿 大谷 物 麦 法[ ( a aaG a c,95 规定 , 珀 C n d ri A t17 ) ] n 粮食中不许有 害虫 。我国粮油仓储技术管理规范规定 , 成品粮 中
有 害生物防治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3 3・
储 粮害 虫检测与识别技 术研究进 展
王 海修
( 吉林工商学 院生物 工程分 院
摘 要
10 6 ) 3 0 2
概 述 了各种 储藏 物 害虫检 测与识 别 技 术 特 点 以及 其 工作 原 理 , 如粮 食 探 管和 诱
捕 器法、 息素诱 集法、 信 灯光诱集法、 声测 法、 电导率检测法、 近红外反射光谱识 剐法、 机器视觉
检测与识别法、 X 软 一射线成像识别法等 。对具有开发和应 用前景 的 X 一射线成像和机器视
觉检 测 与识 另 技 术进 行探 讨 。 q
关键词 储粮 害虫 检测茸识别技术
X 一射线成像
近红外光谱 法 机器视觉
害, 但是粮粒内部害虫最难 以检测。因此, 为确保粮
1 3l 言
不许有害虫 。虽然储粮容易遭受外部和内部害虫危
* 收稿 日期 : 0 1 O —2 21一 3 1
导, 昆虫灯光诱捕器用于食 品仓库 和食品厂 的害虫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随着粮食储藏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储存虫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储粮害虫会对储存的粮食进行繁殖、损坏和污染,给粮食质量和数量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储粮害虫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创新。
传统的储粮害虫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检查和化学药物喷雾等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结果不一定准确、可信。
而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采用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储存环境中害虫的数量、种类等信息,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检测成本。
目前,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基于振动传感器的监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振动传感器监测粮食仓内的振动信号,通过信号分析技术识别储存环境中的害虫。
由于害虫运动会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因此可以根据振动信号判断害虫种类和数量。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处理速度快、不需要对粮食喷洒化学药物等优点,并且可以用于细颗粒粮食的监测。
该技术是利用气味传感器检测储存环境中的气味变化,根据不同害虫体内挥发物质的差异来判断害虫种类和数量。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并且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
3.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监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检测储存环境中的害虫,通过便携式图像采集设备对粮食进行拍照,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害虫。
该技术可以实现害虫种类、数量的快速准确识别,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存在检测误差。
该技术是利用声波检测储粮害虫的行为活动,在仓内布置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对仓内声波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能够实现害虫种类、数量的准确判断。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能够用于细颗粒粮食等优点。
总的来说,通过应用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储存环境中粮食害虫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和危害,保障粮食质量和数量的安全。
储粮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储粮 害虫不仅造成质 量损 1 ]
失 , 降低 了储 粮 的食 用 品质 、 工 品质 、 用 品质 还 加 种 和工艺 品质 ; 短 了仓 房使用 寿命 ; 缩 同时传播 致病 微 生物 , 害人 们 的 身 体健康 。因此 ,研究 有 效 防治 危 储粮 害虫 的新技 术引起 了各 国科研人 员的重 视 。本 文着重介绍 了 近年来 国 内外储 粮害虫 防治技 术 的新 进展 , 并对 今后 的发展 趋势进 行 了预测 。
粮害虫对化学药剂抗 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 为绿 色储 藏提供了技术支撑 , 提高了防治储粮 害虫的效果和
技术水 平 。
1 2 化 学 防治 的研 防治储 粮 害虫的研 究进展 .
做 好 清洁卫 生 和 防护 工作 , 并不 能 完全 阻 断 害
利 用害 虫 的特 殊趋 性 和 习性 , 应用 简单 工 具 以 及气 、 、 光 电等 物理 技 术来 防 治储 粮 害虫 , 储 粮 害 在 虫 防治 中既简便 有效 又对环境 无污染 。 目前 国内外
* 收稿 日期 : O O 9 5 2 1 —O —2
临严峻挑战E 。于是 , 研制和开发具有与环境相容
性 好 的、 高效 、 全 的储 粮害虫 防治 方法得 到 了国 内 安
通讯 地 址 : 东省 济 南 市 泺 源大 街 3号 山
有 害生物 防治
储 粮 害 虫 防治 研 究进展
较常用 的技术有 诱捕 技术 、 温储粮技 术 、 低 干燥储 粮
虫继续孳生繁殖 , 尤其是在容易孳生虫 害的高温季
节和 地 区 , 因此 , 速 、 效 、 投 入 的化 学 防治 技 迅 有 低
术, 特别是熏蒸技术成为储粮害虫综合 防治的重要
储粮害虫检测和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

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害虫检测技术不再仅仅局限 于图像和声音等单个技术的发展,而是趋于多种技 术的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在科技发展方面,更多 的新兴技术正投入到害虫的防治中:像素更高的摄 像头、识别率更好的分类器以及最新开发出的传感 器等设备,都为害虫的检测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粮 食 科 技 十 二 五 发 展 规 划 2 Karunakaran C,Jayas D S,White,N.G.Soft x-ray
声音检测法是通过获取害虫在活动、进食和通 讯时发出的声音来识别害虫种类和监测害虫数量的 方法。Mankin[7]等 发 现 声 信 号 在 时 频 特 征 上 能 够 反映害虫种群特征,之后耿森林 等 [8] 证明了害 虫 声 频 域 特 征 比 时 域 特 征 对 识 别 害 虫 种 类 更 可 靠; Fleurat[9]等提出 基 于 储 粮 害 虫 活 动 声 谱 的 分 类 方 法,可以检测害虫并识别其生长阶段。实际粮仓存 在储粮害虫声信号较弱与环境噪音之间的矛盾,从 检测粮虫可听声转移到检测超声、在害虫种类繁多 时如何有效地提取害虫的声音特征、突破原有声模 型建立声发射模型是声音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电导检测法又称电阻法,物质含水率的增加会 使电阻值减小,通过测定物体水分变化所致的直流 电阻值的 变 化 就 可 得 到 物 体 含 水 率。Pearson[3]等 通过测定小麦粒电导率检测到隐蔽性害虫侵染,大 幼虫侵染 小 麦 粒 识 别 率 为 88%, 虫 蛹 侵 染 小 麦 粒 识别率 为 87%。 电 导 法 花 费 少, 误 识 率 为 零。 但 电阻法需单颗检测,导致检测效率不理想,某些含 水量低的粮粒感染卵和幼虫可能检测不出,且内部 有死虫粮粒也无法检测出,样品输入也是个难题。
利用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研究进展

引导广 大储 粮 管理人 员正确选择 储粮 害 虫防治 方 法 ,真 正做 到 “ 以防 为主 ,综 合 防 治” ,达 到 绿 色储粮 的要 求。
关键 词 光波 测控 储 粮 害虫
红 、黄 、绿 、紫及 蓝色光 都表 现 出极 为 明显 的趋光 行为 ,光 的波长 对 玉米 象 趋 避强 度 有 一 定 的影 响 ,
第 4 2卷
利 用光 波测控 储粮 害虫研 究进展
・ 7 ’
存在随着光波长的减弱 ,趋光性降低的趋势。昆虫 的不 同发育阶段 ,表现出不同的趋光性 ,另外昆虫
0 . 2 [ 2 ] ,因此 ,储粮 害虫 的 实 时检 测 成 为 迫 在 眉
应用 ,在测 控储粮 害虫 上也有 研究 ,本 文就光 波 测控 储粮 害虫方 面做简 要 阐述 ,总结 国内外光 波测 控储 粮 害虫 的发 展概况 ,分 析未来 光波 测控 的发展 方向。
睫 的问题 。只有准 确地检 测 ,才 能做 到有 目的的防
・
6 ・
业 业 业
粮
食
储
藏
业
; 储 粮 有 害 生 物 及 防 治 技 术l
芥 , 蒂 带 带 蒂 芥 芥 芥 带 带 芥 芥 蒂 币
利 用光 波测 控 储 粮 害 虫研 究 进 展
李智深 , 刘凤 杰 鲁 玉杰 王争艳 ( 1 河南工业 大学粮 油食 品学院 4 5 O O 0 1 ) ( 2 广 东省储备粮 管理 总公 司韶 关直属库 5 1 2 O 2 8 )
的趋光性受到生物 节律 的影 响,即在不 同的时间 内 ,昆虫对 光 的趋性 表 现不 同[ 1 引。
储粮害虫检测现状

储粮害虫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现状发布者:胡丽华郭敏发布时间:2007-8-15 10:41:00内容摘要储粮害虫的检测是粮食储藏部门的研究热点。
害虫种类的识别和密度的确定是粮食管理人员进行害虫综合防治的必要依据。
因此,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
该文将介绍几种储粮害虫检测的新方法:声测法、近红外光谱法、X射线法、电导法、微波雷达检测法、图像识别法和电子鼻法。
文中分析评价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进行储粮害虫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正文1.引言粮食产后储藏期间,储粮害虫的危害十分严重。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的粮食被害虫糟蹋,如果人力、物力和技术跟不上可能会达到20%~30%。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谷物产后的损失量约为10%~15%[1]。
而在我国,每年国库粮食损失约为0.2%,因此,储粮害虫的实时检测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只有准确地检测,才能做到有目的的防治。
早在1972年,联合国粮食组织提出了建立生态学基础上的综合防治策略(IPM),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法案中明确提出了储粮害虫的“零容忍”。
我国在《“十五”粮食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粮堆害虫的自动化检测。
由此可见,研究有效的害虫检测技术,准确地掌握害虫的密度、种类等信息,可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储粮害虫检测方法和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传统采用的方法有取样法和诱集法,本文将介绍几种最新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声测法、近红外光谱法、X射线法、电导法、微波雷达检测法、图像识别法和电子鼻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对这些检测方法的应用状况作了扼要的总结和评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传统:信息素法,微波法。
2.害虫检测新技术2.1 声测法储粮害虫的声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和分析粮堆生态系统中害虫的吃食或爬行等声信息,以掌握害虫数量、种类和发展阶段,进而评价粮食受危害程度的一种综合技术。
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研究

储粮害虫大都属于昆虫纲中的鳞翅目和鞘翅目"这其中玉 米象#谷蠹#麦蛾#绿豆象#蚕豆象#豌豆象是我国粮库中最为常 见的害虫$ 它们侵害完整的粮粒"在表面蛀食后可直达粮粒内 部"并在内部产卵"幼虫和蛹在里面发育$ 害虫除了危害完整 的粮粒"还侵害破损的粮食"或者粮食碎屑和粉状物$ 蛾类成 虫虽 不 直 接 危 害 储 粮" 但 幼 虫 有 发 达 的 口 器" 可 通 过 蛀 食# 剥 食#缀食的方法侵害粮食$ 生有虫眼的粮食不仅外观受到影 响"害虫的排泄物也会降低粮食的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及种用 品质$ 当虫害大量发生时会使粮食水分变化异常"引起粮堆发 热#霉变或结块"为后期产生的粉食性虫害形成有益的生存环 境$ 同时害虫蛀食粮食产生的排泄物会提升粮食感染真菌的 可能性$ 在适宜的温度下"微生物大量繁殖继而造成粮食变 色#变味#发热#生霉"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误食后还会威 胁人#畜的健康$ 故采用安全可靠的方法杀灭储粮害虫对粮食 安全意义重大$ 随着技术的发展"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越来越 多样化"根据原理不同"大致分为化学杀虫和物理杀虫方法$
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农业病虫害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监测和控制农业病虫害一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农民们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本文将就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的优势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物在几十到几百个相对较窄的波段上的光谱信息,以获取物体光谱特性和地表覆盖信息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遥感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具有更丰富的光谱信息。
传统的遥感技术一般只能获取几个波段的光谱信息,而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数十到数百个波段的光谱信息,能够提供更为细致和详尽的信息。
2. 可以区分更多的地物类型。
由于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更丰富的光谱信息,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物。
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农作物和病虫害等地物,为病虫害监测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3. 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化学和生理信息。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物体的光谱反射率,从而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理状态信息,对于病虫害监测来说,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和发展趋势。
二、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监测。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农作物的光谱特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病虫害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监测。
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病虫害的区分和监测,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2. 农作物生长状况监测。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信息,包括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等参数。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农作物生长异常和病虫害侵染,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 食 储 藏 2013(6)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殗殗殗储粮有害生物及防治技术利用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研究进展*李智深1,2 刘凤杰1 鲁玉杰1 王争艳1(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450001)(2 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韶关直属库 512028)摘 要 光波监测昆虫种群的动态是目前无公害防治害虫方法中的研究热点。
综述了不同光波对储粮害虫的监测和防控的研究进展。
简单描述光波测控设备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近些年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的研究概况,光波测报储粮害虫与传统选筛法之间的对比,以及目前光波测控储粮害虫存在的问题,并就光波测控储粮害虫中的IPM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引导广大储粮管理人员正确选择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真正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
关键词 光波测控 储粮害虫 粮食储藏期间,储粮害虫的危害十分严重[1]。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的粮食被害虫侵害,如果人力、物力和技术跟不上可能会达到20%~30%,而中国的国库粮食损失约为0.2%[2],因此,储粮害虫的实时检测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只有准确地检测,才能做到有目的的防治。
过度或者不合理地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化学药剂,造成目前储粮害虫抗性相当严重。
1965年全世界报道仅有8种储粮害虫具有抗药性,到1970年就发展到13种[3]。
自1976年广东省首例报道米象对磷化氢产生抗性以来,国内陆续报道有谷蠹、书虱、锈赤扁谷盗对磷化氢产生了抗性。
据严晓平等2004年对全国主要储粮害虫抗性调查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55个地区粮库中的92个主要储粮害虫品系中,抗性虫样占调查虫样总数的45.7%,其中高抗性虫样占13.0%、极高抗性虫样占15.2%[4]。
在调查的几种主要储粮害虫中高抗性虫样主要为锈赤扁谷盗、谷蠹和米象,其中锈赤扁谷盗的抗性普遍严重。
因此,当务之急是找到一种合理的办法,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药剂熏蒸。
国内外的储粮单位和专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展了一些研究试验。
在检测储粮害虫方面,如利用性信息素或害虫趋光性诱捕、声测法、近红外光谱法、X射线法、电导法、微波雷达检测法、图像识别法和电子鼻法等[5];在控制储粮害虫方面,如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应用[6]、利用储粮害虫天敌防治储粮害虫[7]、气调杀虫等[8]。
利用光波测控害虫在农业上已经广泛应用[9],在测控储粮害虫上也有研究,本文就光波测控储粮害虫方面做简要阐述,总结国内外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的发展概况,分析未来光波测控的发展方向。
1 光波测控储粮害虫机理1.1 储粮害虫趋光习性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众多趋性行为(光、温度、湿度和化学物质)中的一种,昆虫对光的趋避反应,是昆虫的重要行为特征。
多数种类的昆虫存在趋光行为,这对于寻找食物、异性交配和搜寻产卵场所等活动起着重要作用[10]。
不同昆虫对特定范围光谱的趋性有正负之分,趋向光为趋光性,避开光为避光性或负趋光性。
了解昆虫对光的趋性有助于昆虫的研究和管理,加以利用便可应用于标本采集、检查检疫、害虫治理、昆虫的监测和预报等[11]。
储粮害虫隶属昆虫纲,因此,部分储粮害虫也有昆虫特性。
由于不同的昆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性不同,姚渭等(2004)[12]对8种储粮害虫趋光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锈赤扁谷盗和长角谷盗对红、黄、绿、紫及蓝色光都表现出极为明显的趋光行为,光的波长对玉米象趋避强度有一定的影响,·6·*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2010BS030)通讯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第42卷 利用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研究进展存在随着光波长的减弱,趋光性降低的趋势。
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趋光性,另外昆虫的趋光性受到生物节律的影响,即在不同的时间内,昆虫对光的趋性表现不同[13]。
1.2 光波诱杀储粮害虫设备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光波诱杀设备主要有黑光诱虫灯、LED灯光诱捕器、高压钠汞灯、紫外诱杀灯、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诱虫灯以及复合式昆虫诱捕器等[14],这些诱捕器在农业上已经广泛使用,主要用于茶园、果园、树林、田间等害虫活动场所[15~17],近些年来在测控储粮害虫上也有报道。
下面介绍几种防治储粮害虫中常用的诱虫灯。
1.2.1 黑光诱虫灯 治虫使用的黑光灯是一种能发出近紫外线的特制灯,有直流和交流两种[18]。
黑光诱虫灯接通电源后,可发出令害虫喜欢的近紫外光,当具有趋光特性的害虫看到这种光时,便朝此飞来,再在黑光灯下面放置一盆水(水中可以放置少量杀虫剂),被诱惑来的害虫见到水盆中折射的光时,窜入水中后即被淹没中毒死亡,从而完成害虫诱杀。
1.2.2 LED灯光诱捕器 LED灯是近几年市场上的新宠,其最大的特点是省电、不易损坏,属于冷光源。
庄波等开展LED灯光诱捕器试验,把白色半透明油桶开口打孔,内部放置干电池供电的LED灯,油桶底部放置DDVP,把灯光诱杀和香饵诱杀结合起来,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储粮害虫有很好的效果[19]。
1.2.3 紫外高压诱杀灯 紫外高压诱杀灯是根据黑光灯的原理和某些储粮害虫特有的趋光波长,将这种光波制成诱杀器械,再配以高压电网,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20]。
1.2.4 频振式杀虫灯 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特性,将光波设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诱集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式电压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袋子,以达到杀灭成虫,控制危害的目的[21]。
2 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研究概况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将黑光灯用于一些主要害虫的测报工作。
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黑光灯诱虫量大,防治害虫效果明显,省工省农药,还可减少环境污染,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22]。
这个时期主要是在农业部门研究利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灯光诱捕害虫工具开发研究才处于活跃阶段,作为粮食产后管理的粮食部门开始利用光波测控储粮害虫。
本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效节能的诱杀灯开发研制成功,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国外研究应用较早,据Gilbert(1984)报道,在美国,电子杀虫灯(Insect Electrocutors)可以用来诱杀仓库、食品厂、加工厂中的蛾类、甲虫和苍蝇等[23]。
2.1 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种类熊鹤鸣等(2002)初步研究了频振灯对储粮昆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可以诱集到寄生蜂、锈赤扁谷盗、麦蛾、谷蠹、玉米象、赤拟谷盗以及印度谷蛾等仓储昆虫,其中诱集到的金小蜂、锈赤扁谷盗数量较多[24]。
覃恩荣利用节能灯诱杀,有效降低了粮堆锈赤扁谷盗的虫口密度,经过一周时间的诱杀,害虫密度从原来50头/kg降到5头/kg以下[25]。
朱邦雄等(2004)应用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储粮害虫,结果表明紫外高压诱杀灯对谷蠹、锈赤扁谷盗、米扁虫的诱杀和抑制作用相当明显,对麦蛾、书虱也有很好的诱杀作用[26]。
邓树华等(2006)[27]通过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仓外储粮害虫研究,表明仓外储粮害虫对紫外高压诱杀灯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锈赤扁谷盗、谷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黑菌虫不敏感。
李千山等(2008)利用蓝光诱虫灯防治储粮害虫,可以成功捕捉到麦蛾、谷蠹和赤拟谷盗3种害虫[28]。
张锡军开展了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试验,可诱杀到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7个目20多科40多种害虫,其中鳞翅目占诱杀总量的69.8%以上[29]。
庄波等(2011)进行了LED灯光诱捕器试验,对鞘翅目扁谷盗科、鳞翅目和书虱有较好的诱杀和聚群作用,其中鞘翅目扁谷盗科对白色LED光敏感,捕杀和聚群效果最明显[19]。
因此,采用灯光诱杀,可以大量歼灭趋光性害虫,主要是一些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如谷蛾、麦蛾、长角谷盗、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等善飞性害虫。
2.2 光波检测储粮害虫与选筛法比较研究熊鹤鸣等(2002)在高大平房仓进行了频振灯对储粮昆虫诱集效果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频振灯诱集到寄生蜂及5种害虫,其中金小蜂及锈赤扁谷盗数量较多,而同期用扦样法只查到书虱、赤拟谷盗和麦蛾幼虫3种害虫,且数量很少,因此得出结论,用频振灯诱集到的仓虫包含了用扦样法查到的所有虫种[24]。
朱邦雄等(2004)[26]应用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储粮害虫,与选筛法比较,它能提前20d~90d检查出谷蠹,提前18d~34d检查出锈赤扁谷盗,提前66d~73d检查出麦蛾,而且,·7·粮 食 储 藏 2013(6)在虫口密度极低的情况下,不需要在仓内到处寻找害虫的藏身之处,也能检查出敏感的储粮害虫。
这对预测害虫的发生和指导防虫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王平等(2005)采用紫外诱杀灯和瓦楞纸诱捕与取样筛检法检测储粮害虫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紫外诱杀灯可较取样筛检早近2个月大量检测到锈赤扁谷盗,早约2个月检测到较多的谷蠹[14,30]。
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取样筛检检测与害虫实际发生存在着较大的偏离,有必要进一步探究诱捕检测技术应用结果与传统取样筛检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更好地做好储粮害虫的检测、预报与防治。
2.3 光波控制储粮害虫中的IPM原理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31]是196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国际生物防治组织(IOBC)联合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不仅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效益(生态平衡)及社会效益;②把害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组分,通过调节及控制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来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③容忍哲学,即允许少量不造成经济危害的害虫存在,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④各种防治方法的协调配合,而各种防治方法又必须与自然控制因素相协调[4]。
2.3.1 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光波测控储粮害虫是一种物理方法,其使用成本明显低于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
据覃恩荣、宋建元等[17]报道,节能灯防治费用仅为化学药剂防治费用的1/10,朱邦雄等应用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储粮害虫的费用也明显低于化学药剂的防治费用,可见光波控制储粮害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26]。
灯光诱捕害虫不污染环境,生态效益显著,应用灯光防治害虫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害虫的抗药性问题,保护了天敌,维护了生态平衡。
灯光诱捕害虫符合“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使用安全,对人体无害,能最大程度保护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处理后的粮食无污染、无残留,是一项绿色储粮技术,社会效益明显。
2.3.2 光波测控的容忍哲学 光波测控是把储粮害虫长期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32,33],研究确定害虫的平衡位置(General Equilibrium Position,EP)[34],允许少量不造成经济危害的害虫存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