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重要储粮害虫种一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发表日期:2009-10-27 [字体显示:大中小] [收藏] [打印] [关闭]常见储粮害虫成虫(一)玉米象(属鞘翅目,象虫科)危害:食性异常复杂,危害淀粉类植物达37科96种。
最喜食谷类,麦类、粉类、米类、油料、薯干等。
是我国重要的初期性储粮害虫之一。
成虫具有假死性,上爬性,群集性和负趋光性。
喜潮湿,善爬行,有飞翔力。
(二)米象危害:米象与玉米象同是储粮的危险性害虫。
(三)谷蠹危害:稻类、大米、麦类、玉米、高梁、薯干及破坏仓内木质结构和竹器。
成虫及幼虫蛀食粮粒内部,被害粮粒易被蛀成空壳。
大量繁殖时常引起储粮发热,使粮温高达37—38℃,是重要的初期性仓虫之一。
(四)竹蠹危害:木薯、薯干及仓库竹器设备。
被害物上蛀成许多孔洞,并排出粉屑。
(五)绿豆象危害:幼虫蛀食各种豆粒,尤以绿豆、小豆、豇豆被害最烈。
仓内、田间均能繁殖为害。
(六)赤拟谷盗危害:大米、小米、面粉、挂面、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豆类、油料、干果、药材、洒曲等。
是面粉厂主要害虫之一。
(七)长角谷盗危害:成虫、幼虫均为害破伤的原粮籽粒,如小麦、稻谷、玉米及加工品如大米、面粉。
在原粮中常在米象、谷蠹等蛀食性害虫已成的空洞粮粒内加害。
(八)麦蛾危害:麦类、玉米、稻谷及高梁等。
二米象目录基本资料特征描述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基本资料[中文名] 米象[学名] Sitophilus oryzae Linne[ 目] 鞘翅目[ 科] 象虫科[寄主] 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各种谷物。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贮存2—3年的陈粮,成虫啃食,幼虫蛀食谷粒。
[地理分布] 广布于全世界,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
编辑本段特征描述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
成虫啮食谷粒,幼虫蛀食谷粒内部。
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
成虫体长2.4—2.9mm,宽0.9—1.5mm,体卵圆形,红褐至沥青色,背无光泽或略具光泽。
头部刻点较明显,额前端扁平。
喙基部较粗。
触角着生于基部1/3—1/4处,顶端圆形。
十大重要储粮害虫基础知识
⼗⼤重要储粮害⾍基础知识1、⽟⽶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1)分布与危害⽟⽶象⼜叫⽶⽜⼉、⽜⼦、蛘⼦,象⿐⾍等,在全国和世界各国均有分布。
⽟⽶象⾷性复杂,喜⾷⽲⾕类及其它淀粉性植物,以稻⾕、⼩麦、⽟⽶、⾼粱受害严重,同时还能飞往⽥间危害粮⾷作物,是最严重的初期性害⾍之⼀。
(2)形态特征⽟⽶象成⾍圆筒形,体长3mm~4mm,暗褐或⿊褐⾊,⽆光泽,头部前伸成象⿐状(或称喙状)。
触⾓呈膝状8节。
有前翅和后翅,能飞。
每个鞘翅上有两个橙黄⾊或红⾊斑纹。
幼⾍体长2.5mm~3mm,乳⽩⾊,柔软肥胖、弯曲,⽆⾜型。
⽟⽶象与⽶象⼀般要通过外⽣殖器加以区别。
(3)⽣活习性⽟⽶象主要以成⾍越冬。
⽟⽶象产卵在粮粒内,幼⾍孵化后即在粮粒内部危害,经蛹期化为成⾍才爬出粮粒,被害粮粒⼏乎蛀成空壳。
⽟⽶象⽣长繁殖的最适温度约25℃~30℃,当温度在15℃以下或35℃以上时,⼀般就停⽌活动。
每年发⽣代数因地区不同。
成⾍较活泼,有上爬性、假死性、能飞翔、具负趋光性、趋温性、趋湿性,耐饥寒较强。
成⾍随分层粮温的变化⽽迁移活动。
2、⽶象Sitophilus oryzae(L.)(1)分布与危害⽶象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地区,它严重为害各种⾕物及种⼦、⾕物加⼯品,还为害某些⾖类、油料、⼲果和药材等。
(2)形态特征该⾍与⽟⽶象极其近缘,外部形态⼗分相似。
⽶象与⽟⽶象⼀般要通过外⽣殖器加以区别。
(3)⽣活习性⽶象⽣活习性同⽟⽶象,但⽶象耐寒、耐饥能⼒较⽟⽶象弱。
3、⾕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1)分布与危害⾕蠹⼜叫硬壳⾍,⾕长蠹,⽶长蠹,世界性分布害⾍,我国主要在南⽅各省较多。
⾷性复杂,⽲⾕类、粉类、⾖类、⼲果、中药材及⽵⽊器材等均能危害,以稻⾕、⼩麦、⾯粉最严重,也是初期性害⾍之⼀。
(2)形态特征⾕蠹成⾍体长2.3mm~3mm,圆筒形,暗⾚褐⾊⾄暗褐⾊,略有光泽。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1.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图1)英文名:ric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该种与玉米象极其近缘,外部形态十分相似。
成虫体长2.3~3.5mm。
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
触角8节,第2一7节约等长。
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
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部各有l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
雄虫阳茎背面均匀隆起,雌虫的“Y"形骨片两侧臂末端钝圆,两侧臂间隔约等于两侧臂宽之和。
生活习性: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一年发生4一12代。
在我国贵州省,一年4一5代,第一代和第四代的历期为42 d一52d,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历期为38 d一40d。
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雌虫每天产卵2一3粒,在适宜条件下雌虫一生产卵多达576粒。
幼虫在寄主内蛀食为害,经历4龄。
在25℃和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卵期4 d一6.5d,幼虫期18.4 d一22d,蛹期8.3 d一14d,预蛹期3d,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4 d一40d。
又据报道,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在30℃下需26d,在21℃下需43d,在18℃下需96d。
成虫寿命约7一8个月,最多达2年之久。
米象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一34℃,最适温度为26℃一31℃;发育的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5%一100%,最适的相对湿为70%。
经济意义: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种子、谷物加工品,还为害某些豆类、油料、干果和药材等。
分布:内蒙古、四川、福建、江西、贵州、湖南、云南、广东、广西。
图1米象1.成虫;2.雄虫阳茎;3.雌虫“Y”形骨片;2 312.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图2)英文名:maiz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mm,圆筒形,全体锈褐色至暗褐色,甚至黑色,背面稍有光泽。
十种典型的储量害虫的分类地位 拉丁学名 鉴定特征
十种典型的储量害虫的分类地位拉丁学名鉴定特征十种典型的储量害虫的分类地位、拉丁学名和鉴定特征引言:在农业和储粮过程中,储料害虫一直是农民和仓库管理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储粮害虫不仅能够大量消耗粮食和储粮设施,还会引起害虫污染,对储存的农产品安全和质量构成威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防治储量害虫,本文将介绍十种典型的储量害虫的分类地位、拉丁学名和鉴定特征。
一、谷蠹(Tribolium castaneum)1. 分类地位:谷蠹属(Tribolium)昆虫纲鞘翅目谷蠹科谷蠹属。
2. 拉丁学名:Tribolium castaneum。
3. 鉴定特征:体长约3mm,红褐色,触角短小,黑色,前胸板约呈五边形。
幼虫身体白色略带黄色,具三个胸足和五对腹足。
二、赤拟谷盗(Sitophilus oryzae)1. 分类地位:盗谷属(Sitophilus)昆虫纲鞘翅目蚴蝽科盗谷属。
2. 拉丁学名:Sitophilus oryzae。
3. 鉴定特征:成虫体长约2.5-3.5mm,黑色,小而纤长。
头部具有明显的长吻,触须位于吻基部侧面。
胸部背板凹陷,呈分神状。
幼虫具有较强的蠕动能力和白色身体。
三、黑拟谷盗(Sitophilus zeamais)1. 分类地位:盗谷属(Sitophilus)昆虫纲鞘翅目蚴蝽科盗谷属。
2. 拉丁学名:Sitophilus zeamais。
3. 鉴定特征:成虫体长约2.5-4mm,黑色,小而纤长。
头部具有明显的长吻,触须位于吻基部侧面。
胸部背板平滑,无凹陷。
幼虫白色,较黑拟谷盗稍大。
四、稻盗虫(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1. 分类地位:盗虫属(Oryzaephilus)昆虫纲鞘翅目蚴蝽科盗虫属。
2. 拉丁学名: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3. 鉴定特征:成虫体长约2-3.5mm,褐色至暗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
触角丝状,呈11节,末节扁平。
幼虫白色带有淡红棕色,身体细长,具有较强的蠕动能力。
重要储粮害虫
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
识别:体长 13.0~15.0 毫米,扁平,长椭圆形,黑褐色,
有光泽。前胸背板之宽大于其长,背面刻点间距较大, 不甚密集。触角 11 节,其端节的长度大于宽度;触角 第 3 节之长度短于第 1 和 2 节之和。每一鞘翅上着生纵 行数条,末端圆滑,各足细长。
在温度 27℃和相对湿度 60%的条件下,以玉米作饲料,完成 生活周期约 27 天。成虫善飞,能跳,有假死性。
危害:食性十分复杂,主要危害咖啡豆、可可豆、玉米、
面粉、干果、甘薯片、酒曲等储藏物品;而且严重危害中药 材,是中药材的主要害虫。有近 50 种中药材受其危害,其中 以麦冬、党参、防风、山药等危害尤为严重,甚至把这些中 药材蛀蚀一空,而丧失其药用价值。在咖啡产区是咖啡豆的 主要害虫,若储藏保管不妥,咖啡豆在 6 个月储藏期中,重 量损失可达 30%。
光泽。头部额区明显延长成喙,形如象鼻,有“象鼻虫”之 名。触角 8 节,膝状。前胸背板上有许多明显密集的小刻 点。鞘翅上有 4 个淡黄色斑点。
习性:重要蛀蚀性储粮害虫。主要以成虫在仓内越冬。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喙凿一小孔(卵窝),然 后在孔内产一粒卵,并分泌粘液封闭小孔,因此在粮粒 表面看不到玉米象所产的卵。3—4 天后卵就孵化为幼 虫,蛀蚀粮粒并逐渐蛀入内部。
略呈锯齿状,第 1~5 节黄褐色,其余黑色,也有全都 是黑色的。复眼突出。前胸背板疏生金黄细毛,后缘中 央的瘤突密生白色细毛。鞘翅长,鞘翅的长为其宽的 2 倍,鞘翅上的斑纹两性变化。两鞘翅的淡色区构成“x” 的图案。臀板外露,较小。后足腿节呈三角形。
习性:一年 5~6 代,以成虫或幼虫在豆粒内越冬。在
习性:在华中地区,每年发生 2 代,以成虫在粮食碎
重要储粮害虫
重要储粮害虫一、重要储粮害虫1、鞘翅目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Duval、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ugineus (Stephen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namensis (Linnaeus)2、鳞翅目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er、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粉斑螟Ephestia cautella (Walker)3、啮虫目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 (Enderlein)4、蛛形纲真螨目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粗脚粉螨Acarus siro Linnaeus二、按为害场所分1、原粮仓库(为害稻谷、小麦、玉米等)谷蠹、米象、玉米象、锈赤扁谷盗、锯谷盗、麦蛾、印度谷蛾、粉斑螟、嗜卷书虱、嗜虫书虱2、粮食加工厂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粉斑螟、腐食酪螨、粗脚粉螨3、成品粮(1)大米: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米象、粉斑螟(2)小麦粉: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三、按为害方式1、蛀食性谷蠹、米象、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粉斑螟2、非蛀食性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锯谷盗、嗜虫书虱、嗜卷书虱、腐食酪螨、粗脚粉螨《LS/T 1211-2008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虫粮等级划分。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锈赤扁谷盗【1】成虫特征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
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
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栖息场地和习性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
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
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
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
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
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
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
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
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
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玉米象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
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
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
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
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
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
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
重要储粮害虫
重要储粮害虫一、重要储粮害虫1、鞘翅目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Duval、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ugineus (Stephen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namensis (Linnaeus)2、鳞翅目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er、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粉斑螟Ephestia cautella (Walker)3、啮虫目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 (Enderlein)4、蛛形纲真螨目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粗脚粉螨Acarus siro Linnaeus二、按为害场所分1、原粮仓库(为害稻谷、小麦、玉米等)谷蠹、米象、玉米象、锈赤扁谷盗、锯谷盗、麦蛾、印度谷蛾、粉斑螟、嗜卷书虱、嗜虫书虱2、粮食加工厂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粉斑螟、腐食酪螨、粗脚粉螨3、成品粮(1)大米: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米象、粉斑螟(2)小麦粉: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三、按为害方式1、蛀食性谷蠹、米象、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粉斑螟2、非蛀食性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锯谷盗、嗜虫书虱、嗜卷书虱、腐食酪螨、粗脚粉螨《LS/T 1211-2008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虫粮等级划分。
储粮害虫资料
布情况除西藏尚未弄清外,其余各 省(市、区)都已发现。 此虫的食性颇杂,为害麦面粉、米 糠、豆饼、干果、禾谷类种子、油 料种子、辣椒粉、生药材、烟叶、 生姜、干鱼、干肉、皮革、蚕茧、 昆虫标本等。一般认为此虫是面粉 的重要害虫。
16
生活史和习性
粉斑螟蛾等。
3
4
为害特点
(一)依发生时间分类
1、初期性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的初期,取食完 整粮粒。如三大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 麦蛾。 2、后期性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的中、后期,主 要取食损伤粮粒及碎屑粉末。如锯谷盗、长头谷 盗等。 3、中间性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的全过程,食害 完整或损伤粮粒。如黑菌虫、黄粉虫、螨类、皮 蠹、蛛甲等。
仓库害虫概述
• 仓库害虫系指在仓 内为害贮藏粮食的 许多害虫,也叫做 贮粮害虫。
1
主要类别
• 全世界现有仓库害虫600多种。我国已知224种, 其中昆虫186种,螨类38种。常见的重要储粮害虫 有30余种。从全国的分布来自看,南方的种类多 于北方。 常见的仓虫依其分类地位可分为3大类:
甲虫类(beetles):如玉米象、豆象等;
❖ 粮、油仓房必须坚持空一仓、清一仓。
25
(二) 消毒工作 ❖1.空仓消毒 2.加工厂消毒 3.器材消毒(包括
日晒敲打与冷冻敲打、药剂消毒和蒸汽消毒) 4.环境消毒 (三) 改造工作 ❖ 对仓、厂进行改造,做到“仓内面面光”,彻 底消灭害虫的栖息和越冬场所。 (四) 隔离工作
26
机械防治
❖风车除虫:虫粮经过风车处理以后,可 将比粮粒轻的害虫和尘杂清除出去。
• 防治仓库害虫,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 并举”的粮食保管方针。因此,平时应把 粮食的清洁卫生工作当作最基本和最经常 的工作来抓,再辅以机械、物理、化学及 生物等防治方法。也就是要抓综合防治, 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取 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收到最大的防治 效果。
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
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常见问题】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有麦蛾、玉米象、谷蠹、拟谷盗、豆象等。
以下几种简便、取材容易、经济有效的防虫方法,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1、烟茎防虫烟茎中含有尼古丁、烟碱等有毒物质,能防治多种粮仓害虫。
用囤贮存粮食时,在囤底部及上部放入切碎的烟茎10厘米厚;用缸贮存粮食时,把切碎的烟茎放在粮面上,加盖后再用塑料薄膜封严,可使新粮保持8个月无虫。
2、桔皮、红辣椒、生姜防虫3种物质晒干粉碎,等量或不等量混合,纱布包装每袋50克,500公斤粮食分3层共投放10袋,塑料薄膜密封贮存。
可用山花椒及其种子、大茴香、小茴香等芳香植物代其中之一。
3、苦楝叶防虫苦楝叶晒半干,贮粮时按每15厘米粮层厚度放一层苦楝叶,以盖严种了为标准,共3层。
也可把苦楝叶、果粉碎按粮食0.4%分层撒在粮食堆中,最后一层适当多撒。
4、艾草防虫艾有多种,只要有气味,都来可用来防虫。
晒干的艾草每15厘米粮层放1层,共3层,每1层以盖严粮食为标准。
具有杀虫驱虫作用的中草药都可代替艾草防虫,如山苍子、樟树叶、除虫菊、菖蒲等。
5、沼气防虫灭虫定期向粮囤内或粮缸内通入沼气,然后密封粮囤或粮缸,沼气中的毒气即可阻止害虫侵入并杀死已侵入粮仓中的害虫。
为了使沼气快速渗入粮食堆中,可用封底而四周开多孔的竹竿,插入粮堆中,然后把沼气通入竹管底部10~20分钟,即可杀死害虫。
粮食用袋装堆放后再通沼气。
用此法杀虫彻底且无污染。
6、香椿树叶防虫在粮缸里或口袋里放一把新鲜的香椿树叶,即可防虫。
也可把晒干粉碎的香树叶混拌到粮食及糠麸里,占粮食或饲料的0.5%,亦有防虫效果,树叶经常更换效果更好。
7、松香防虫500公斤粮食分秒必争层放入松香0.5公斤,粉碎后放纱布袋内多点投放,最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贮存。
【本人点评】很多农民将粮食采收回来后会大量贮存,但是,时间一长,这些粮食就很容易被害虫危害,上文本人为您介绍了几种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以及这些害虫的防治方法,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1.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图1)英文名:ric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该种与玉米象极其近缘,外部形态十分相似。
成虫体长2.3~3.5mm。
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
触角8节,第2一7节约等长。
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
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部各有l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
雄虫阳茎背面均匀隆起,雌虫的“Y"形骨片两侧臂末端钝圆,两侧臂间隔约等于两侧臂宽之和。
生活习性: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一年发生4一12代。
在我国贵州省,一年4一5代,第一代和第四代的历期为42 d一52d,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历期为38 d一40d。
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雌虫每天产卵2一3粒,在适宜条件下雌虫一生产卵多达576粒。
幼虫在寄主内蛀食为害,经历4龄。
在25℃和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卵期4 d一6.5d,幼虫期18.4 d一22d,蛹期8.3 d一14d,预蛹期3d,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4 d一40d。
又据报道,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在30℃下需26d,在21℃下需43d,在18℃下需96d。
成虫寿命约7一8个月,最多达2年之久。
米象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一34℃,最适温度为26℃一31℃;发育的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5%一100%,最适的相对湿为70%。
经济意义: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种子、谷物加工品,还为害某些豆类、油料、干果和药材等。
分布:内蒙古、四川、福建、江西、贵州、湖南、云南、广东、广西。
图1米象1.成虫;2.雄虫阳茎;3.雌虫“Y”形骨片;2 312.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图2)英文名:maiz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mm,圆筒形,全体锈褐色至暗褐色,甚至黑色,背面稍有光泽。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
31.四点谷蛾 :Tinea tugurialis Meyrick(图31)分类地位:鳞翅目 (Lepidolptera) 谷蛾科 (Tineidae)形态特征:体长~,翅展长~,灰褐色。
头顶有一簇直丛毛。
复眼黑色、无单眼。
下梭形,翅端稍尖,翅面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有一黑斑点,中横线有一上、下并列的黑斑点,内横线近后缘有一大黑斑点。
生活习性:成虫在温带地区常于3月底至4月初发现。
成、幼虫均喜栖息在粮仓墙基、堆垛边角、加工厂副产品库、有地脚粮的提升机底座等处。
成虫爬行迅速,老熟幼虫常吐丝缀粉屑群集结茧化蛹越冬。
经济意义:主要以幼虫危害面粉、米糠、地脚粮、淀粉、药材等,是米、粉加工厂常见的储粮害虫。
分布:国内除西藏未发现外,其余省区均有发生。
图31四点谷蛾32.粉缟螟P 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图32)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8毫米,翅展17毫米,雌体长11毫米,翅展25毫米。
复眼黑褐色,表面有灰白色网状纹,具单眼。
下唇须发达,伸向前方,喙发达约为下唇须长的4倍。
前翅宽大呈三角形,近内横线和外横线处各有一白色波带状带纹,其中内横线的波状带纹中段略向外方凸出,内横线内方外横线为赤褐色,两横线之间为淡黄色,翅脉R3-5共柄,缺1A和3A。
后翅淡黑色,也有不明显的白色波带状带纹,翅脉R S在中室外有一小段与S C+R1靠近,M2和M3共柄。
雄外生殖器抱握器呈片状末套形,外侧缘从端部至中段呈倾斜状。
抱握器上着生短而稀疏的茸毛。
囊形突较短,仅为抱握器长的1/6,爪形突不分裂,额形突出长,端部呈弯钩状,阳茎几乎与抱握器等长,其端部弯而尖。
雌交配节横长方形,前棒较后棒长,交配囊长颈瓶形,囊内无交配刺,交配孔至阴道有一段骨化管道。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仓库上部木板、梁柱缝隙或地板、砖石、泥土下作强韧薄茧并潜伏其中越冬。
越冬虫茧常聚集成团或连绵数尺不易剥落。
越冬幼虫至翌春化蛹,成虫在6-10月相继羽化。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种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1.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图1)英文名:ric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该种与玉米象极其近缘,外部形态十分相似。
成虫体长2.3~3.5mm。
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
触角8节,第2一7节约等长。
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
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部各有l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
雄虫阳茎背面均匀隆起,雌虫的“Y"形骨片两侧臂末端钝圆,两侧臂间隔约等于两侧臂宽之和。
生活习性: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一年发生4一12代。
在我国贵州省,一年4一5代,第一代和第四代的历期为42 d一52d,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历期为38 d一40d。
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雌虫每天产卵2一3粒,在适宜条件下雌虫一生产卵多达576粒。
幼虫在寄主内蛀食为害,经历4龄。
在25℃和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卵期4 d一6.5d,幼虫期18.4 d一22d,蛹期8.3 d一14d,预蛹期3d,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4 d一40d。
又据报道,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在30℃下需26d,在21℃下需43d,在18℃下需96d。
成虫寿命约7一8个月,最多达2年之久。
米象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一34℃,最适温度为26℃一31℃;发育的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5%一100%,最适的相对湿为70%。
经济意义: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种子、谷物加工品,还为害某些豆类、油料、干果和药材等。
分布:内蒙古、四川、福建、江西、贵州、湖南、云南、广东、广西。
图1米象2 312.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图2)英文名:maiz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mm,圆筒形,全体锈褐色至暗褐色,甚至黑色,背面稍有光泽。
储粮害虫对外检疫对象
储粮害虫对外检疫对象储粮害虫对外检疫对象,它们是:巴西豆象、菜豆象、鹰嘴豆象、灰豆象、大谷蠹和谷斑皮蠹6种。
1、巴西豆象Zabrotessubfasciatus(Boheman)巴西豆象属于豆象科(Lariidae)衰爪豆象属(Zabrotes),是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对储藏豆类的危害尤为严重。
它既为害储藏的豆类,也为害生长在田间的豆类作物。
我们曾在边境口岸进口的豆类中查获。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3.Omm,宽卵形,体黑色,触角呈锯齿状,11节,基部1—2节为黄褐色,其余为黑色。
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后缘中央有一淡色毛斑;鞘翅背面为黑褐色,密生细毛,并有不明显的毛斑;中部有明显的、颜色较浅的横带,雌虫比雄虫明显(图1)。
各足跗节的爪退缩或微小,这是衰爪豆象属的特征。
幼虫长约4.Omm,背面隆起,为乳白色,无足,头部缩到前胸中。
地理分布: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热带,也可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现。
与我国交界的缅甸分布甚广。
危害情况:巴西豆象的适应能力很强,在18~C,成虫可存活3—4个月;在—2℃的低温,幼虫能完全存活,蛹和成虫也可存活一部分。
因而,只要某一地区的最低温度不低于—2~C,巴西豆象幼虫或成虫就能越冬。
来年春天,越冬成虫飞到田间,取食豆类植株的花粉和花蜜,然后交尾,产卵在幼嫩的豆荚上。
卵孵化为幼虫,并钻人豆粒内危害。
我国部分地区春天温度在18~C左右,正是适宜巴西豆象生长繁殖的温度。
巴西豆象在田间生长的豆粒内成长,并随收获的豆粒而进入仓库,继续为害储藏的豆类。
巴西豆象的食性很广,金甲豆、红扁豆、小白豆、芸豆、豌豆、黄豆、饭豆、绿豆、豇豆等均能加以为害,对储藏豆类造成严重损失。
在哥伦比亚,由于巴西豆象的为害,储藏豆类的重量损失可达8%。
2、菜豆象Acanthoscelidesobtectus(Say)菜豆象属于豆象科(Lariidae),三齿豆象属(Acanthoscelides)。
菜豆象又叫大豆象,它和巴西豆象一样,是储藏豆类的重要害虫。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
21.亚扁粉盗(图21)英文名:depress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毫米,宽—毫米,红褐色,有光泽。
头部中纵凹浅,多少明显;颊高于唇基,向后突出,从背方遮盖复眼端部区域;复眼多数情况下小,腹面观,复眼间距为其横径的—倍。
前胸背板横宽,两侧略圆至两侧近平行,刻点小而颇密,近两侧的刻点稀,在两侧基半部通常有无刻点小区。
鞘翅稍扁平,有刻点行,刻点小而密,行间有一列刻点,部分个体内侧的行间有两行不规则刻点。
生活习性:该种大量生活于树皮下。
在仓库内,通常与玉米象等其他害虫生活在一起,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常发生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
此外,也发现于生姜、花生和椰子仁干等货物内。
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
经济意义: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
分布: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
图21亚扁粉盗22.姬粉盗Palorus ratzeburgi Wissmann(图22)英文名:small-ey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毫米,宽—毫米,褐色至暗褐色,有中等强的光泽。
头布中等密的刻点;颊不突出不隆起,与唇基几乎位于同一水平,稍高于触角着生处;复眼小,背面观,复眼长度不大于小盾片的宽度;眶上脊十分突出。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最宽处位于近端部,有时两侧缘近平行;中区刻点小,刻点间距约为4—5个刻点直径,两侧刻点粗大,刻点间距为1—2个刻点直径。
鞘翅有刻点行,行间扁平且有1行刻点。
生活习性:大量生活于树皮下。
在粮仓内也普遍发生,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多与玉米象、米象生活在一起。
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幼虫期随湿度增加而缩短。
但当相对湿度70%以上时,大量霉菌滋生,对食物有影响。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一、储粮害虫的危害储粮害虫是指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对粮食及其产品造成损害的昆虫。
它们以粮食为食物和繁殖的场所,会导致粮食的质量下降、减少粮食的可用性,甚至引发粮食霉变、污染等问题。
因此,储粮害虫的防治至关重要。
二、常见储粮害虫1. 谷蠹谷蠹是最常见的储粮害虫之一,其成虫体长约3-4毫米,呈暗褐色。
谷蠹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在粮食中产卵和孵化,幼虫以粮食为食,从而破坏粮食的完整性和质量。
2. 红蚁红蚁是储粮害虫中的一种,其体长约2-5毫米,呈红色。
红蚁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啃食粮食,造成粮食的破损和减少。
3. 银鱼银鱼是常见的储粮害虫之一,其体长约1-2厘米,呈银白色。
银鱼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啃食粮食,造成粮食的破损和减少。
三、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1. 清理和消毒在储粮仓库开始运行之前,应对仓库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清理包括清除杂物、积尘和粮食残渣,以减少害虫的藏身之处。
消毒则是使用适当的杀虫剂对仓库进行喷洒,以杀死已经存在的害虫和它们的卵。
2. 密封和隔离储粮仓库应该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害虫的侵入。
同时,不同批次的粮食应该进行隔离储存,以防止害虫在粮食之间传播。
3. 温度控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通过控制仓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速度。
一般来说,较低的温度可以延缓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危害。
4. 气体灭虫气体灭虫是一种常用的储粮害虫防治技术。
通过在密闭的仓库中释放一定浓度的灭虫气体,可以杀死害虫和它们的卵,达到防治的效果。
常用的灭虫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氮气和磷化氢等。
5. 粮食加工和贮存条件控制在粮食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粮食的损伤和污染,以降低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同时,合理控制粮食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有效地防止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四、储粮害虫防治的重要性储粮害虫的防治是保障粮食质量和储存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粮食的质量和数量,避免粮食的损失和浪费。
储粮害虫对外检疫对象
储粮害虫对外检疫对象储粮害虫对外检疫对象,它们是:巴西豆象、菜豆象、鹰嘴豆象、灰豆象、大谷蠹和谷斑皮蠹6种。
1、巴西豆象Zabrotessubfasciatus(Boheman)巴西豆象属于豆象科(Lariidae)衰爪豆象属(Zabrotes),是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对储藏豆类的危害尤为严重。
它既为害储藏的豆类,也为害生长在田间的豆类作物。
我们曾在边境口岸进口的豆类中查获。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3.Omm,宽卵形,体黑色,触角呈锯齿状,11节,基部1—2节为黄褐色,其余为黑色。
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后缘中央有一淡色毛斑;鞘翅背面为黑褐色,密生细毛,并有不明显的毛斑;中部有明显的、颜色较浅的横带,雌虫比雄虫明显(图1)。
各足跗节的爪退缩或微小,这是衰爪豆象属的特征。
幼虫长约4.Omm,背面隆起,为乳白色,无足,头部缩到前胸中。
地理分布: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热带,也可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现。
与我国交界的缅甸分布甚广。
危害情况:巴西豆象的适应能力很强,在18~C,成虫可存活3—4个月;在—2℃的低温,幼虫能完全存活,蛹和成虫也可存活一部分。
因而,只要某一地区的最低温度不低于—2~C,巴西豆象幼虫或成虫就能越冬。
来年春天,越冬成虫飞到田间,取食豆类植株的花粉和花蜜,然后交尾,产卵在幼嫩的豆荚上。
卵孵化为幼虫,并钻人豆粒内危害。
我国部分地区春天温度在18~C左右,正是适宜巴西豆象生长繁殖的温度。
巴西豆象在田间生长的豆粒内成长,并随收获的豆粒而进入仓库,继续为害储藏的豆类。
巴西豆象的食性很广,金甲豆、红扁豆、小白豆、芸豆、豌豆、黄豆、饭豆、绿豆、豇豆等均能加以为害,对储藏豆类造成严重损失。
在哥伦比亚,由于巴西豆象的为害,储藏豆类的重量损失可达8%。
2、菜豆象Acanthoscelidesobtectus(Say)菜豆象属于豆象科(Lariidae),三齿豆象属(Acanthoscelides)。
菜豆象又叫大豆象,它和巴西豆象一样,是储藏豆类的重要害虫。
重要储粮害虫[1]
护剂:5ppm保粮磷,15~25ppm防虫磷,5~10ppm甲
基嘧啶磷,5~15ppm杀虫松,0.5ppm溴氰菊酯。如已
发生危害,可用PH3进行熏蒸。
C:\Users\a\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1884.png
虫寿命可达5月以上。
危害:谷粉、面粉、麸皮、豆类、干植、木材等。
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防治:参照赤拟谷盗的防治方法。
C:\Users\a\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869.png
书虱Liposcelis (sp.)
姬粉盗 Palorus ratzeburgi (Wissmann)
识别:成虫体长2.5~3.0毫米,扁平且呈长椭圆形,
褐色至暗褐色,有光泽。头部宽扁;复眼圆形,很小,
黑色;触角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棒状。前胸背板宽
大于长,略呈横方形,前缘比后缘稍宽,两个前缘角略
向前突出,两个后缘角几乎为直角。鞘翅上有8条由点
每一雌虫可产卵280~500粒,卵期约15天;幼虫期
300~600天不等。幼虫耐饥,不吃食物和水也能存活
6~9个月。成虫寿命长达3个月。可在粮库墙角,地
脚粮和潮湿腐烂的粮食中发现,也可在面粉,麸皮和原
粮中发现。黄粉虫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生活,它
的存在是忽视粮库清洁卫生工作的一种标志。
C:\Users\a\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1884.png
米象 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
常见仓储害虫
甲虫类,1、玉米象,2、谷蠹,3、赤拟谷盗,4、锯谷盗,5、长角扁谷盗,6、绿豆象,7、豌豆象,8、蚕豆象,9、大谷盗,10.黑皮蠹。
蛾类,1、麦蛾,2、印度谷螟,3、粉斑螟,4、地中海粉螟,5、粉虱。
螨类,主要是粉螨。
1玉米象1.1.1.1百科名片玉米象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后翅发达,能飞。
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1.2概述分类地位: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的1种。
种属分布:世界性分布。
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惟新疆尚无记录。
1.3形态特征玉米象卵:椭圆形,长约0.65-0.70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渐狭小,上端着生帽状圆形小隆起;谷象的卵与其相似。
玉米象幼虫:体长2.5-3.0mm,乳白色,体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全体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无足.头小,淡褐色,略呈楔形.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玉米象蛹:体长3.5-4.0mm,椭圆形,乳白色至褐色.头部圆形,喙状部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小突起8对,其上各生1根褐色刚毛.腹部10节,腹末有肉刺1对。
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1.米象 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 )(图1)英文名:ric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 )象甲科(Curculionidae )。
形态特征:该种与玉米象极其近缘,外部形态十分相似。
成虫体长2.3~3.5mm 。
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
触角8节,第2一7节约等长。
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
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部各有l 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
雄虫阳茎背面均匀隆起,雌虫的“Y"形骨片两侧臂末端钝圆,两侧臂间隔约等于两侧臂宽之和。
生活习性: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一年发生4一12代。
在我国贵州省,一年4一5代,第一代和第四代的历期为42 d 一52d ,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历期为38 d 一40d 。
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雌虫每天产卵2一3粒,在适宜条件下雌虫一生产卵多达576粒。
幼虫在寄主内蛀食为害,经历4龄。
在25℃和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卵期4 d 一6.5d ,幼虫期18.4 d 一22d ,蛹期8.3 d 一14d ,预蛹期3d ,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4 d 一40d 。
又据报道,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在30℃下需26d ,在21℃下需43d ,在18℃下需96d 。
成虫寿命约7一8个月,最多达2年之久。
米象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一34℃,最适温度为26℃一31℃;发育的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5%一100%,最适的相对湿为70%。
经济意义: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种子、谷物加工品,还为害某些豆类、油料、干果和药材等。
分布:内蒙古、四川、福建、江西、贵州、湖南、云南、广东、广西。
2.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图2)英文名:maize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 )象甲科(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mm ,圆筒形,全体锈褐色至暗褐色,甚至黑色,背面稍有光泽。
头部向前延伸呈象鼻状,称此为“喙”。
雄虫的喙短粗,表面粗糙;雌虫的喙比较细长,表面光滑。
触角膝状,无刻点,柄节长大,第3节与第4节长度之比约为5:3;端节呈长椭圆形,实际由第8、9两节好似愈合而成,故看起来象由8节组成似的。
前胸背板端缘较后缘狭,与头部相连接的部分呈一窄领状,中央稍向后方凹入。
在领状的后缘生有刻点,呈一横列,并生有,淡黄色叶状毛。
整个前胸背板布着圆形刻点,中央仿沸有一隆起线似的,但有的个体不明显。
鞘翅长形,后缘细而尖圆。
两鞘翅刻点和隆起线不明显,约有13条纵刻点行。
每鞘翅基部和端部各有一个橙黄色黄色的椭圆形斑纹。
后翅发达,膜质透明。
足三图1米象1.成虫;2.雄虫阳茎;3.雌虫“Y ”形骨片;231对,前足最粗大,次之为后、中足。
各节以腿节最粗,特别是前足腿节。
跗节5节,第1、2等长,第3节二裂,第4节微小隐于第3节背面的凹陷内,第5节细长,具2爪。
雄虫外生殖器阳茎表面几乎扁平,但中间有一条纵隆脊,脊两测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
因此,阳茎横切面呈“山”字形。
阳茎基片呈长三角形。
雌虫外生殖器的“Y ”形骨片两臂较狭长,略向内弯。
臂的顶端略尖。
生活习性:在我国北方地区一年发生l ~2代,在中原地区3~4代,亚热带地区可达6~7代。
主要以成虫越冬。
当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成虫不再活动。
成虫用喙在粮粒表面做卵窝,每个卵窝内产l 粒卵,然后用粘液封口。
卵期一般为3~16d ,幼虫期13~28d ,前蛹期l ~2d ,蛹期4~12d 。
幼虫有4龄。
在27℃及66~72%RH 下,l ~4龄幼虫的历期分别为3.6d 、4.7d 、4.8d 、5d 。
玉米象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34℃,最适温为27~31℃;发育的相对湿度范围为45~100%,最适相对湿度为70%。
经济意义:玉米象为储粮的头号大害虫,对多种谷物及加工品、豆类、油料、干果、药材均造成严重危害。
在适宜的条件下,粮食储藏期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在3个月内可达11.25%,6个月内可达35.12%。
分布:国内各省区。
3.谷 蠹 Rhy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 ) (图3)英文名:lesser grain borer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 )长蠹科(Bostrichidae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mm 。
长圆筒形,赤褐至暗褐色,略有光泽。
触角叶片状,10节,第l 、第2节几等长,末端3节扁平膨大呈三角形。
前胸背板遮盖头部,前半部有成排的鱼鳞状短齿作同心圆排列,后半部具扁平小颗瘤。
小盾片方形。
鞘翅颇长,两侧平行且包围腹侧;刻点成行,着生半直立的黄色弯曲的短毛。
生活习性:在华中地区一年发生2代。
在广东可发生4代。
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常在发热的粮堆中,或当粮温降低时向粮堆下层转移,蛀入仓底与四周木扳内,以仓扳和储粮接触处为最多。
也有的潜伏在粮粒内或飞至野外树皮裂缝中越冬。
越冬成虫于翌年四月开始活动,交尾产卵,至7月间变为第一代成虫,八、九月间变为第二成虫,此时为害最严重,尤以九月份为甚。
据广西省试验结果:谷蠹的卵期11~13d ;幼虫期28~71d (一般4龄,偶尔也有5~6龄);前蛹期1~4d ,蛹期3~7d ,完成一代需43~93d ,成虫寿命可长达一年。
每头雌虫一生平均可产卵200~500粒,每天产卵数一般不超过10粒。
卵单产或集产于谷颖或粮粒裂缝中,产在粉屑中或粮粒外面的较少,有时也产在包装物或墙壁缝隙中。
卵的孵化率高,一般能达100%。
孵出的幼虫一般钻人粮粒内为害,直至羽化成为成虫始钻出,未注入粮拉内幼虫则在粮粒间或粉屑中生活,侵入粮粒表面,尤喜食害胚部。
谷蠹耐干耐热性均很强,即使粮食含水量在8~10%或温度在38~40℃时,也能发育繁殖。
但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较差。
谷蠹是一种好温性害虫,常活动于粮堆中、下层,具趋温群聚性,往往由此而引起粮堆局部发热,致使粮温升达37~38℃时,成虫也不离开发热层,并以每世代约一个月时间,连续不断地繁殖。
即使是在低温季节,整仓粮温低于发育始点温度,谷蠹仍可在群集部位继续繁殖为害。
谷蠹幼虫在蛀食为害的过程中,可在粮粒间产生大量白色粉末。
这些粉末可减少粮堆的图2 玉米象 1.成虫;2.雄虫阳茎;3.雌虫“Y ”形骨片;1 2 3孔隙度,影响熏蒸剂的扩散,导致杀虫效果下降。
成虫飞翔力强。
该虫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8~39℃,最适发育温度为32~34℃;发育的相对湿度范围为25~70%,最适的相对湿度为50~60%。
在最适条件下发育l 代需要25d 。
成虫寿命120~240d 。
在最适条件下每4周的虫口增长率可达20倍。
此虫有较强的耐热、耐干能力,能在小麦中发育的最低含水量为9%。
该虫抗寒力差,在0.6℃以下存活7d ,在0.6~2.2℃下存活不多于11d 。
幼虫有4龄。
经济意义:此虫是蛀食性重要储粮害虫之一,主要在我国南方诸省发生为害,尤以华南地区更为突出。
它对储粮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玉米象。
在大洋洲它的重要性大于王米象和谷象,因为它所咬下的谷物重号大大超过它所吃的重量;所以它对粮食为害后所损失重量为其体重的5~6倍,而玉米象的损失重量约等于其体重。
谷蠹食性很复杂,不仅能为害禾谷类、粉类、豆类、淀粉、干果、豆饼、药材、各种植物种子,而且能为害竹广木材及其制品、皮革、图书等,其中以稻谷、小麦被害最烈,受害粮粒常被蛀成空壳,大量繁殖时往往引起储粮发热,使粮温高达38℃以上。
谷蠹蛀食木材,并喜在木质内潜伏、化蛹及越冬,严重破坏仓房木质结构。
分布: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台湾、江西等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
4.大谷盗Tenebroides mauritanicus (Linnaeus )(图4)英文名:cadelle ;black grain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 )谷盗科(Ostomatidae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11mm ,长椭圆形,略扁平,黑色,有光泽。
前口式,头呈近三角形,触角棍棒状,11节,末3节向一侧扩展呈锯齿状。
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前缘明显凹入,两前角明显呈尖状突出。
前胸背板后缘与鞘翅间形成颈状。
鞘翅的长度为宽度的2倍,末端圆,表面具纵刻点行7条,行间宽阔。
前足基节窝后方封闭,跗节5-5-5式,第一节很小,隐于胫节的端部凹陷内。
生活习性:在温带地区,一年发生1~2代;在热带地区,每年可发生3代。
幼虫和成虫均可越冬。
越冬时常潜伏于木板等各种缝隙或包装内。
成虫寿命和羽化的时间关系较大,若在春季羽化,寿命只有6~7个月;若在秋末羽化,寿命可达1年以上。
在15℃下成虫可耐饥饿114d ,幼虫可耐饥饿33d 。
雌虫将卵产在碎屑或附近的缝隙内,每次可产卵20~30粒,可持续产卵2~14个月,每雌产卵量为430~1319粒。
幼虫有3~7龄,完成一个世代需65~400d 。
不同食物对幼虫的发育影响较大,如用玉米粉或小麦饲喂的幼虫期为69d 大麦粉饲喂的幼虫期为83d ,而用上白粉、糙米或精米饲喂时幼虫期可长达180d 。
其最适发育和繁殖的温度和湿度为28~30℃和70~80%RH ,在此条件下,卵期为7d ,幼虫期为48d ,蛹期10d ,完成1个世代约需65d 。
在21℃下,卵期为15~17d ,幼虫期为250~300d ,蛹期22~25d ,完成1个世代约需285~352d 。
在温湿度和食物不适宜时,完成1个世代可长达3年。
在15℃时停止繁殖,12℃时停止活动。
大谷盗也可以生活在室外的树皮下和蛀木性昆虫的隧道内,营捕食生活。
经济意义: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稻谷、玉米、面粉、薯干,也危害油料、豆类、药图 3 谷蠹 1. 成虫背面 2. 成虫侧面 1 2材、干果等。
危害小麦、大麦等原粮时常咬食粮粒的胚部,1头幼虫可破坏小麦、大麦等种子1万多粒,使种子不能发芽。
幼虫喜好在木板内化蛹、潜伏和咬啮筛绢、麻袋及木板的习性,因此不但破坏粮粒的完整,也可严重破坏仓内的木板或木制品以及筛绢和麻袋等物品。
分布: 世界性分布。
国内除西藏和宁夏外,各地均有分布。
5.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er (图5)英文名:Angoumois grain moth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 )麦蛾科(Gelechiidae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0~6.0mm ,翅展8~16mm 。
虫体淡黄色或黄褐色,即似麦粒色或稻粒色,且有光泽。
头顶无丛毛。
复眼圆形,黑色,触角细长多节呈丝状,较前翅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