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玉米穗分化被影响的原因.doc

合集下载

影响玉米果穗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

影响玉米果穗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

2011年第8期恢复时滴水。

这一水应滴透,667m 2滴水30~40m 3、尿素2kg、复合滴灌肥5kg。

在甩蔓后开花前滴2~3次水,要求少量多次,缩短滴水的间隔时间(沙土地间隔时间5~7d、壤土地7~8d),每次滴水量25~30m 3、尿素3~5kg、复合滴灌肥2~3kg。

开始膨大至定个时,是打瓜滴水的第2个灌水关键期,一般滴水2~3次,确保果实膨大期不缺肥水,使打瓜果实充分膨大。

667m 2滴水2~3次,每次滴水30~35m 3、尿素3~5kg、复合滴灌肥2kg~3kg。

定个至成熟期必须严格限制灌水量,以减轻打瓜病害的发生,如土壤含水量较低,可增加1次滴水,滴水量15~20m 3。

5病害防治炭疽病点片发生时,用10%瓜枯立克1500倍液、或用10%世高1500倍液30~40kg 均匀喷雾,5~7d 喷1次。

白粉病发病初期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间隔7~10d 施药1次,交替用药,严禁随意加大药量和缩短用药间隔期,以防药害。

用药时配以适当的绿风95、奥丰、大肥王、氨基酸叶肥等优质叶面肥,不但能防病治病,也达到了根外追肥的目的,促使植株生长旺盛,千粒重增加,从而提高打瓜的产量和质量。

6收获成熟的打瓜外皮白霜褪尽、瓜皮变软、用手扣击声音不脆,当田间打瓜95%以上达到要求时,即可以将打瓜摘下,在地里自然存放3~5d,经充分后熟后用打瓜机取子。

(收稿日期:2011-05-28)影响玉米果穗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冯海侠闫贵胡希义(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067400)玉米果穗的大小、粗细和品种有直接关系,但同一个品种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果穗发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玉米果穗的发育是从玉米拔节开始一直到大喇叭口期,也就是玉米长出第10~18片叶时。

这个时期的降水、气温、光照和施肥对玉米果穗的发育至关重要。

1降水玉米果穗发育时期需要足够的水分,既不能干旱,也不能水涝。

玉米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

玉米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

玉米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玉米生产上经常出现如空杆、缺粒等现象,找专家也许来不及,找资料又不知去哪找,因此,仅以此稿献给同行们借鉴,也许会有帮助。

近年玉米生产上出现异常问题较多,有经销商和农民反应的,也有电话咨询的,反映玉米生长、发育异常。

主要是:空秆、半边脸、多穗或香蕉穗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空杆原因:(1)高温干旱是主要原因:当玉米雌穗分化期,是对水、肥需求较多,同时也是需水的临界期。

因此,这个时期对水分十分敏感,尤其大喇叭口期,当玉米雌穗发育或抽穗时需要充足水分的时候,遇到严重持续高温干旱,致使玉米的雌穗不能正常发育或抽穗,就出现了空秆或不抽穂现象,也就是经常说的掐勃旱。

((2)营养不足:当土壤的营养不足时,没有充足的营养供给植株生长、发育需要,也容易出现空杆。

当土壤的营养充足时,一般不会出现空秆。

(3)光照不足:阴雨寡照或田间荫蔽。

(4)种植密度过大:近年随着密植品种“郑单958”的推广,有些农民盲目追求密度。

本来是稀植、大穂的品种,适宜密度在2800-3000株/亩,却盲目的当成密植品种种成4000—4500株/亩,导致空杆。

二、缺粒或半边脸现象:既果穗上籽粒零星分布或果穗侧面缺粒,一侧自上而下整行没有籽粒,果穗弯向缺粒的一侧。

这些多发生在较矮的弱小植株,前期发育正常,抽丝后穗轴逐渐弯曲,苞叶膨胀松散。

主要原因:花期高温干旱。

玉米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高于30℃花粉活力降低,小花数量明显减少。

高于36℃花粉受影响较重,开花困难。

玉米开花授粉东华北集中在7月中旬—8月初;黄淮海集中在7月末或8月上中询。

此时如果遇到高温干旱,致使此期抽穗开花的地块雌穗吐丝缓慢,花粉、花丝寿命短,有的失去了生命力,只有少量花粉授粉,从而造成果穗缺粒。

如果授粉期遇到阴天或多雨,不能正常开花、散粉,花丝长而卷曲,授粉不良,尤其靠近茎杆一侧的花丝不能正常授粉,形成半边脸。

由于品种本身遗传上的差异,对不良环境条件反应不同,造成品种间缺粒程度有差异。

玉米多穗无效穗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玉米多穗无效穗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玉米多穗无效穗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玉米多穗无效穗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1.干旱:在玉米拔节(5-7片展开叶)出现干旱,顶端雄穗(天樱)发育受阻,导致养分在茎节上的积累,刺激腋芽的发育而出现多个果穗。

2.玉米种肥或苗期期追肥氮肥过多: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氮肥过多,茎秆营养积累过多,会刺激腋芽的发育而出现多个果穗。

3.密度不合理:密度过大,玉米授粉不好,遇到适宜的环境和良好的水肥条件,促使主穗位以下果穗的发育,从而形成多穗。

密度过小,边行上易出现多穗。

4.玉米化控剂的不当使用:化控剂使用的时期、用量不当,会抑制玉米顶端的生长,促使玉米多穗形成。

预防措施1.苗期过旱及时浇水。

2.种肥和苗肥以磷、钾肥为主,不要使用高氮肥或尿素。

3.合理密植:按照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播种。

4.合理使用调节剂: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要求的时间和用量使用。

多穗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遇到多穗,要及时掰掉除主穗外的其他果穗。

如果肥力充足,在授粉前发现不同节位出现多穗,可保留2个果穗,其余的掰掉。

玉米分蘖分蘖的形成:1、苗期高温、干旱影响。

玉米苗期严重干旱,造成主茎上部生长发育障碍,就会出现分蘖现象2.密度:种植密度过小,个体养分充足,容易发生分蘖。

3.肥力:土壤肥力越高,分蘖会多一些。

土壤缺硼易导致玉米生长点死亡而形成分蘖。

4.化控剂药害。

化控制剂喷施浓度过大、过早,削弱了玉米顶端优势,分蘖增加。

如何减少分蘖?1、合理密植:按照品种推荐的合适密度种植。

2.合理施肥:底肥和苗肥应重磷、钾肥,轻氮肥,严禁使用高氮肥或尿素。

3.玉米拔节前严禁使用化控剂。

4.如果遇到严重干旱,及时浇水:下午5点左右,玉米叶片不能正常展开即为浇水的标志。

分蘖是否需要摘除? 不用。

2.国内试验:摘除分蘖会造成减产10%3.先锋试验表明分蘖对产量没有影响。

4.7月底玉米分蘖芯叶枯萎,开始萎缩.种子为啥会出现有根无芽?症状:玉米在萌发时,有时会出现只长根不长芽的现象,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播种质量:若在粘土地,播种过深,土壤透气性差,往往会影响幼芽的萌发。

可能导致玉米多穗现象的因素有很多:

可能导致玉米多穗现象的因素有很多:

可能导致玉米多穗现象的因素有很多:
1、花期遇到连续阴雨,雌穗吐丝不畅,或者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影响授粉、受精;
2、在玉米抽穗前后半个月的需水关键期,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雌穗、雄穗抽生的时间间隔延长,导致花期不遇,影响第一雌穗结实;
3、病虫危害,也会导致第一雌穗发育不良甚至停止。

先发育的玉米穗不能正常成穗,植株体内多余的营养会供给其相邻的上下两个果穗发育,如果这两个果穗仍然不能正常结实,营养又会供给其他穗子发育,出现更多的穗子。

4、在玉米拔节后的雌穗发育阶段,如果肥水充足,植株体内过多的营养物质无法消耗,也有形成多个穗子的可能,此时把多余的果穗掰掉,只保留1~2个果穗,可使玉米雌穗的穗形和结实率基本正常。

5、玉米受粗缩病等病害危害,也会出现多穗现象。

玉米粗缩病病毒在玉米体内能产生激动素等激素,会打破玉米体内的激素平衡。

玉米穗分化发育期受粗缩病危害,第一雌穗的穗位优势丧失,会形成很多小穗子。

病株一般节间缩短、矮化,长得像君子兰一样,玉米粗缩病因此也被称为“君子兰病”。

将病毒抑制剂与赤霉素混喷,促进玉米快速生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

玉米生长期间遭遇连续阴雨等不利天气,对玉米穗分化发育影响较大,产生多穗现象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某些玉米品种多穗现象严重,而其他玉米品种结穗正常的情况,应该解释为这些品种容易出现多穗现象,或者是这些品种抽穗扬花期与其他品种不一样,抽穗扬花时正好遇上了不利的天气,而其他品种避过了不利天气。

常用的玉米品种在生产上突然出现多穗现象,主要与天气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有关,一般不是玉米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

(建议种植神娃娃988)。

今年部分地区玉米不结穗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今年部分地区玉米不结穗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首先,气候因素是导致玉米不结穗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玉米的开花和授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会导致玉米雌雄花期错开、授粉率下降,低温则会延缓开花和授粉过程。

此外,干旱天气也会导致玉米幼穗萎蔫,影响后期结实。

因此,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播种时机和灌溉建议。

其次,病虫害也是导致玉米不结穗的重要因素。

玉米花粉易受到螨虫和粉虱等昆虫的侵害,导致玉米花粉流失或雄蕊脱落,从而影响玉米的授粉率和结实率。

此外,玉米螟、玉米夜蛾等害虫也会对玉米的花序和幼穗产生损害。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合理使用农药,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产品,依托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专家等力量,加强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病虫害防治的能力。

最后,栽培管理不当也是导致玉米不结穗的原因之一、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户而言,合理施肥是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和结实的关键。

如果施肥不当,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花序形成异常或减少,从而影响结实率。

合理施肥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玉米的生长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此外,适时松土、除草和疏穗等措施也是保证玉米结实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提高光照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今年部分地区玉米不结穗的成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病虫害和栽培管理不当等多个方面。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科学合理的播种时机和灌溉建议、病虫害的防治、合理施肥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不结穗现象,确保农民的收益和粮食安全。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穗分化 这一 生物学 特性上 ,不 同品种 间存在着 差异 。
养分 缺乏、严重 干旱 、阴蔽等原 因均 会使部分 玉
米的雌穗 不能正常抽穗 ,导致玉米空秆现象的发生 。 2 . 4 结实不 良现象主要原 因 结实 不 良现象 主要原 因包 括 :栽培 管理 不当 ,抽 雄开花 时遇严 重干旱 、 虫害 , 以及罕见高温或长期 阴雨 。
品种 选择 、肥水管理 、合理 密植 、适时播种等
关键词 :玉米;穗分化;异常现 象;原 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 :¥ 5 1 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3 — 4 7 4 9( 2 0 1 5 )0 4 — 0 0 1 5 — 0 2
在生 产 中经常 出现 玉米雌 穗分化 异常 现象 ,如秃 尖 、多穗 、空 秆等 ,这种 异常 现象 可造 成玉 米大 幅度 减产 ,现就其表现及原 因进 行分析 ,并提 出防治措施 。
2 雌穗分化异常发生 的原 因
2 . 1 土壤肥 沃 ,养分过剩引发多穗
从生 物学 特征 看 ,玉 米植 株 除上 部第 4至第 6茎
节 外 ,每 个 茎节都 有腋 芽 ,腋 芽可 形成分 蘖 ,进 行雌 穗 分 化。在 一般 情况 下 ,只有上 部 的 1~ 2个腋 芽发 育 成果 穗 ,其 余大 部分在 发育 过程 中退化 。但在 水肥
正 常年景 玉米 植株一 般每 株分化 出一个 结 实的雌 穗, 有少量 的双穗 。 但有些地块却 出现异常 的多穗 现象 , 在玉 米植 株从 顶 向下 的第 5至第 9 茎 节范 围 内 ,长 出
部 分 占 比 较 大 ,有 的 高 达 穗 长 的 5 0%,严 重 的 达
7 0% ~ 9 0% 。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是指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玉米穗形成不正常、畸形的现象。

其形状、
大小、数量等均与正常玉米穗不同,严重的会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度减少,甚至无法收获。

形成原因:
1.环境因素。

玉米畸形穗往往与气候不稳定、过于潮湿或过于干旱有关,土地的肥力、酸碱度以及日照、温度等也会对玉米穗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2.病虫害侵袭。

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无处不在,例如叶斑病、小菜蛾等会破坏
玉米的饲料和养分的吸收,使植株发育不良,进而导致穗形态变异。

3.药害。

有些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滥用农药,甚至超过了使用剂量,也会影响玉米的成
长发育。

综合防治措施:
1. 增加土壤肥力。

通过施用有机肥、化肥等使土壤富饶,为玉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
好的环境。

2. 选择性别门授粉。

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选择男株搭配同品种的女株,以减少异
花授粉的不稳定性,保证玉米结实成长。

3. 防治病虫害。

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等,以免病虫害破坏玉
米作物、降低产量、影响品质。

4. 控制农药使用量。

尽量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以及超过剂量,建议使用低毒性、高效性、低残留的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5. 改良种植技术。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使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如
旋转作物、分孔播种、提高种植密度等,以帮助玉米健康成长。

总之,要预防和治理玉米畸形穗,需要加强土壤管理、控制病虫害、适当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以及合理选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关键词 : 玉米 ; 穗分化 ; 异常现象 ; 因; 原 防治措施
中图 分 类 号 :4 51 13 ¥3. I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8 (0 10 — 5 0 0 10 — 4 12 1 )6 0 8— 2
Dic s i n o t e Abn m a s u so n h or lPhe m e n o h r Di r n i to no no ft e Ea 圩e e ta i n. Ca s s a d e e i n M e s r si r u e n Pr v nto a u e n Co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玉 米 雌 穗 分 化 异 常产 生 原 因及 防治 措 施探 讨
陈秀 芳 , 生平 , 惠利 贾 王
( 运城农 业职业技术学 院, 山西 运城 O4 O 4O O)

要 : 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农作物 , 玉米 其穗分化过程是产量形成 的主要部分 , 根据玉米生产中雌穗分化
存在的异常现象 , 对其形成 的原 因; 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 。
化过 程是 玉米产 量 形成 的主 要部 分 , 在玉 米 的生
产 中, 如果 采 用 正确 的农业 技 术 措 施 , 促 进 玉 对
米的穗多 、 穗大 、 粒多 、 粒质量大都有着重要的意
义 。但在 玉米 生产 中常 出现 雌穗 分化 异 常 , 种 这 现 象可造 成玉米 大 幅度减 产 。 就 其表 现及原 因 觋
21 空 秆 形 成 的 原 因 .
但一些年份 、・些品种 、一些地块的空秆率达 1 %以上 , 别在 3 %以上【 0 个 4 2 】 。
12 多 穗 .

玉 米空 秆 的发生 , 遗传 原 因外 , 与 果穗 除 还 发 育 时期 玉米 体 内营养 失调 、 穗 内淀粉 含量不 果 足等有关 。据 各地 调查 , 造成 玉 米空秆 的外 界 因 素 为 水肥 不 足 、 晚 苗 、 虫为 害 、 度 过大 等 , 弱 病 密 这 使部分 玉米 的雌 穗不 能正 常抽 穗 , 而 出现空 从 秆 现象[ 5 1 。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玉米畸形穗是指玉米花序发育异常,在花序中形成畸形结构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会使玉米减产、降低品质、缩短生产寿命,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无法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化肥不均衡:缺乏微量元素和磷、钾等基本肥料,会导致玉米穗子畸形。

2.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菌群失调、种类缺乏、土壤侵蚀等原因,也会间接导致玉米穗子畸形。

3.枯死、病变、虫害:玉米穗子畸形也常常与玉米叶片发黄、枯死、病变、虫害等有关。

4.温度、湿度、光照不适宜:玉米穗子畸形也与生长环境有关,一些科学研究发现,在高温、高湿、光照不足或过度的环境下,非完美成熟的花穗会出现玉米穗子畸形。

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玉米在生长期间需要合理的肥料营养,特别是要注意供应微量元素和大量基本肥料,提高农田土壤的生态环境。

定期施肥,同时不超过玉米的容忍度。

2.生物防治:通过适当的生物防治手段,如使用生物农药等,以增加作物免疫力,从而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

玉米穗子畸形常常与病菌、虫害有关,因此建议在玉米生长期间,注意观察有害生物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

3.加强土壤管理:合理耕作方式可以减轻土壤侵蚀和养分的流失程度,并保护土壤中稳定和积极的微生物菌落。

4.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的优良品种,有助于减少因环境因素造成的玉米穗子畸形。

5.施肥、浇水等时间的掌握:在玉米生长期间,仔细掌握水分供应和养分供应的时间,检查土壤水分情况,并及时浇水,对土地进行适度的松土操作,有助于增强玉米的抗性和土壤营养。

综合防治各种玉米穗子畸形的方式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在防治中要合理掌握措施,充分预防和处理,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和环境质量。

夏玉米果穗发育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夏玉米果穗发育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度为24~26℃,温度低于20℃雌穗分化发育速度明显减缓,低于18℃穗分化发育停止。

玉米在拔节孕穗期对光照十分敏感,每天需要光照时间7~10h 。

光照充足有利于雌穗分化形成大穗,相反,阴雨寡照就会造成雌穗分化不正常,穗小,行数也少。

由于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d ;而雌穗分化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晚,生长势弱。

当外界条件不合适时,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受今夏天气影响,7月份正值夏播玉米穗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期间日照减少、而已经超前的雄穗分化发育阶段进一步提前,导致雄穗散粉时,雌穗还迟迟不能吐丝,造成授粉不良。

(二)密度过大加重了光照不足的影响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实际种植密度普遍偏大,每667m²大多数在4 500株左右,高的达到5 200多株。

对于美系品种,合理的密度区间是3 500~4 000株/667m²,密度过大就会造成植株过早封行、荫蔽,使果穗的功能叶受到的光照不足,缺乏营养,穗、雌穗分化形成到抽雄吐丝时期对养分的需要也特别敏感,在雌穗分化阶段,下雨过多,造成肥料流失,田间积水又造成涝渍,根系窒息,吸肥能力又大大降低,种植密度过大,相互争肥更甚,加之光照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进行,阻碍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从而使雌穗分化迟缓或发育不良,增加未成熟小花数量,造成雌穗畸形或空秆。

由于雄雌穗分化发育不能同步,导致玉米在生理上抽雄和吐丝不协调,即通常所说的花期不育,造成了玉米果穗异常发育的主要原因。

2015年23cm 左右。

一般株/667m²,不能超过。

如果密度过大,特别年这样的极端天气,7月份集中过多性和土壤保水供肥能力,提倡稳施种肥,重施大喇叭口肥的施肥方式。

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三)在雨水多的年份,加强人工授粉有些品种特别果穗苞叶较长或苞叶较紧的品种,由于缺乏足够的光合产物供应,往往出现吐丝困难,可以用剪刀剪掉苞叶顶部(2~3cm )促使花丝迅速吐丝,同时将雄穗抽在家里搞水培花粉,充分利用阴雨天间隙晴时,进行人工授粉,以保证花丝有效授粉受精,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

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

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
近年来玉米多穗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不同程度损失。

玉米多穗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异常气候条件是造成没花丝或空棵的主要原因
玉米原产热带,属短光照作物,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如雌雄穗分化阶段,拔节前干旱、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导致有机营养不足,雌穗花丝吐丝不畅或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影响授粉授精,导致第一果穗不能正常成穗,多余的营养将供给下一个果穗,如果第二个果穗仍然不能正常授粉,营养又将继续供给下一个。

如此这样,即使后期果穗发育正常,田间已无花粉可授,因此形成了多穗现象。

2.穗发育阶段大肥大水是玉米形成多穗现象的另一个原因
在玉米拔节后的雌穗发育阶段,如果水肥充足,过多的营养物质植株无法消耗,就有形成多穗的可能。

3.病虫危害也会形成玉米多穗现象
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等危害,也会影响玉米果穗的正常形成,会造成多穗现象。

针对玉米多穗现象,种植户要提高认识,积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同品种适应区域不同,要求的栽培条件也不同。

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品种特征特性,确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2.科学施肥,最好达到配方施肥。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条件、玉米需肥规律及肥料特性确定合理的肥料配比、肥料
用量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3.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尤其要加强对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的防治。

玉米小穗、畸型穗发生原因分析

玉米小穗、畸型穗发生原因分析

玉米小穗、畸型穗发生原因分析玉米小穗1气候因素影响1.1高温干旱影响拔节期到抽穗期是玉米旺盛生长期,茎叶增长速度决,增长量大,雌雄幼穗不断分化形成,需水量很大.抽穗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需水量达到高峰,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灌浆期需要水为介质运输营养物质,需水量也较大.从拔节到灌浆期干旱会扰乱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使光合作用受抑制,合成产物量减少,而呼吸作用增强,加速物质的分解,消耗大于积累,造成营养缺乏.干旱导致萎蔫也会造成正在分化的幼穗或正在灌浆的籽粒的水分流向茎,而使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浆过程受阻,小花分化数目少.影响雄穗的抽出和雌穗的吐丝,延缓授粉,严重时会造成花粉,花丝丧失生活力,果穗上籽粒的数量减少,造成穗小,缺粒,甚至幼穗分化停止,形成空秆.1一阴雨天气影响我市2005年阴雨寡照天气大大多于往年,特别是在玉米的孕穗至授粉期的连续阴雨天,造成日照时数明显不足.玉米的生长,果穗发育,结实灌浆,一方面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营养,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靠叶片借助太阳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玉米孕穗至吐丝授粉期,是玉米一生中最需要营养,也是对光照强度最敏感的时期.连续阴雨寡照天气,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玉米的光合能力,有机营养不足,使果穗不能正常发畸dem—cField■京~一型穗发生原因分析李幸(黑龙江省鹤岗市种子管理处154101) 育,同时如遇上在吐丝授粉期间连续降雨,还影响正常的授粉结实.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黏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形成空秆.第1个果穗不能正常授粉结实,失去顶端优势,旁边或下面节上的果穗就会膨大,形成多穗或佛手穗,香蕉穗等畸形穗.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阶段.拔节则是玉米一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阶段,叶片,茎秆及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同时玉米的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分化形成,如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失去平衡,到了玉米的花粉期仍没有停止营养生长,生殖器官不能及时分化形成,就会形成空秆现象.这时的玉米表现仅有"生秆"而没有"生育".3种植密度不合理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群体郁蔽,透光不良,光照强度减弱,同时增大了空气流动的阻力,使二氧化碳的供给减少,光合产物降低,造成营养缺乏,个体瘦弱,影响幼穗分化,抽穗开花,授粉受精及灌浆,使穗小,粒少,粒小,严重的可导致空秆,空穗.同时造成植株徒长,茎秆细弱,降低抵抗能力,加大感染大斑病等病害的几率.4施肥不合理施肥不合理可导致某些元素缺乏,从而影响结实.氮素缺乏,雌穗发育迟缓,甚至不育,轻则穗小粒少,灌浆受阻,重则不能形成果穗,出现空秆.后期氮肥过多,又会造成碳,氮代谢不协调,影响糖类等物质向籽粒的运转与积累,有可能造成空穗.缺磷则可能造成生育期延长,雌穗花丝抽出延迟,影响授粉,受精,粒行不整齐,粒重降低,成熟延迟.缺钾影响雌穗发育,出现秃尖.5病害,虫害的影响大,小斑病,矮花叶病,粗缩病,丝黑穗病等病害均能造成雌穗不育.高温,相对湿度低的条件,适于蚜虫发生,蚜虫一般为害叶片,雄穗,吸食叶片营养,破坏正常光合作用机制,造成营养匮乏, 影响花粉的供应,造成授粉不良, 使部分籽粒不能正常发育膨大,导致缺粒.玉米螟为害雌穗上下的茎秆,穗柄,花丝,使授粉,受精及营养物质运输不能正常进行,也是导致穗小,粒少,畸形的重要因素. 6倒伏虫蛀,大风引起的倒伏,也是影响授粉,受精,营养物质运输的原因,造成雌穗缺粒,畸形,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收稿日期:2006—05—28)嚣。

玉米不结粒怎么回事 玉米不结粒的原因和防治方法.doc

玉米不结粒怎么回事 玉米不结粒的原因和防治方法.doc

玉米不结粒怎么回事玉米不结粒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然而在玉米种植中,不少农户反映,玉米只结棒子不结粒,营销玉米产量,那么,玉米种植不结粒怎么回事?玉米不结粒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有哪些呢?玉米不结粒的原因1.玉米穗分化期营养供应不足。

2.温度不适宜。

抽穗前后温度高于35℃,玉米花粉被杀死,影响受精,造成不能正常结实。

灌浆成熟后期温度低于16℃,影响干物质积累,造成秕粒。

3.水分失调。

自大喇叭口至开花阶段是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期缺水遇旱,人们称它为“卡脖旱”。

“卡脖旱”将导致雄穗抽出迟缓或抽出的雄穗干枯死亡,导致花粉量大大减少和雌雄不调。

抽雄前后干旱无雨,导致雄穗开花和雌穗抽丝期前移或后延,雌穗和雄穗花期不遇。

4.扬花散粉时遇阴雨天气,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有的花粉膨胀破裂或粘结成团失去活力,影响授粉受精的正常进行。

5.种植过密,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穗分化受阻,造成缺行缺粒。

6.病虫危害。

玉米花粒期受玉米螟、蚜虫、粘虫和叶斑病、黑粉病等病虫危害,导致功能叶早衰,也会使玉米空秕粒增加,严重的形成空穗。

防治玉米不结粒的措施1.施好“攻粒肥”。

地力差或前期追肥不足,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应在后期追施攻粒肥,每亩控制在5-10斤,确保玉米正常营养生长的需要。

2.玉米大喇叭口至开花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是需水高峰期,此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防止“卡脖旱”。

3.隔行去雄,可以增加通风透光,调节光照,刺激雌穗早吐丝,使之和雄穗步调一致。

隔行去雄的时机以天花刚露出顶叶未散粉前,实践证明越早越好,可以促进雌穗早吐丝。

去雄时间以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为好,此时植株水分较少,不易折断茎叶,伤口也容易愈合。

4.在玉米抽穗扬花期遇干旱、高温或阴雨天气应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耔率,一般在上午9-11时进行,边采粉边授粉,重复2-3次。

5.注意防治蚜虫、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王秀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0期[摘要]玉米生产中常出现雌穗分化异常现象,这种现象的大面积发生,可以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减产幅度达30%—40%,严重的达50%。

为减少此现象的发生,现就其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供生产中借鉴以便减少损失。

[关键词]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169-01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哈市东南23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万亩,玉米面积达80万亩,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但在玉米生产中常出现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可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现就其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几种表现(一)多穗现象:正常年景玉米每株一般分化出一个结实的雌穗,有少量的双穗。

但有些地块却出现异常的多穗现象,从玉米上数第5节至第9节的范围内,长出2~3穗,多者达5~6穗,有的一个叶腋就长出双穗,多穗齐出,花丝鲜艳。

(二)香蕉棒现象:在一些品种的植株中部的一、二个叶腋中,同时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同香蕉,结粒很少或不结粒,群众称之“香蕉玉米”。

(三)空秆现象:玉米田里有2~5%的空秆率属正常现象,但一些年份、一些品种、一些地块,空秆率在10%以上,个别在30%以上。

(四)结实不良现象:正常年景,每穗籽粒平均在数百粒以上,但有时会出现下述几种异常现象:①穗粒稀少,平均每穗只有10~50粒;②秃顶严重,且秃顶部分比较大,有的达穗长的50%,严重的达70~90%;③空穗多,从外表看穗很长,但一粒未结,有的地块、品种空穗率高达30%以上。

二、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各异,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一)多穗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壤肥沃,肥水充足,养分过剩造成的。

从玉米的生物学特征看,玉米除上部4~6茎节外,每个茎节都有腋芽,茎部不伸长节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蘖,伸长节的腋芽均可进行雌穗分化,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上部的1~2个腋芽发育成果穗,其余大部分在发育过程中退化。

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玉米生产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雌穗分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涉及的品种之多,面积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由于这种异常现象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减产幅度达30%~40%,个别地块达50% 。

本文将异常现象加以分析、整理,并对玉米雌穗分化过程中几种异常现象的表现、规律、成因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1、异常现象的集中表现1. ①半截棒这个现象比较普遍,其表现为二:一是同一穗玉米下半截灌浆饱满,上半截虽授上粉,籽粒却瘪瘪咔咔的,二是没授上粉造成的秃尖子。

1. ②多穗现象玉米在正常年景每株只分化出一个结实的雌穗,一般有少量的双穗,但我区一些地块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多穗现象,从玉米上数第五节至第九节的范围内,有一株长出2~3穗,多者达5~6穗,有的一个叶腋就长出双穗或香蕉穗,有的穗上长穗,多穗齐出,花丝鲜艳。

1. ③空秆空棒现象玉米田间有2%~5%的空秆率属正常现象但特殊年份有的品种有的地块空秆率在1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更多,严重者达90%以上。

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更本没分化出雌穗,即群众称之为“孤老秆子”;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果穗,外表看,玉米棒长得挺大,但扒开苞叶一看有的一粒没有,有的只有几粒。

2、异常现象发生的规律同一品种出现的异常现象程度不同,有轻有重,有有有无;土壤类别、水肥管理、种植形式不同,异常现象差异悬殊;播种期的不同,异常现象出现的几率和差别有很大变化;同一地块不同品种,异常现象出现的程度各异,有轻有重;中早熟品种偏轻或不发生,晚熟品种偏重或者大发生,但晚熟早播的偏轻或不发生;短穗品种偏轻,长穗品种偏重。

3、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由其异常现象及其发生规律可以看出,发生的原因不是种子问题。

为了弄清原因,我们详细了解分析了发生异常现象年份的气候特点,整个玉米生长期,气候呈现了雨水特多、光照严重不足、温度偏低、积温不足的特点,所以异常现象的发生,多是由当年光照和降水量异常变化诱导而形成的。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在生产中,常常会遇到玉米畸形穗现象,这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1. 水分不足:在玉米壮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若水分不能满足玉米的生长需要,便会导致玉米产生畸形穗现象。

2. 高温干旱:在干旱高温的环境下,土壤中的水分很快被蒸发,这使得玉米缺乏水分,导致其产生畸形穗现象。

3. 土地肥力不足:若土地肥力不足,无法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也会使玉米产生畸形穗现象。

4. 病虫害的侵袭:若病虫害侵袭玉米,会使玉米产生畸形穗现象,如玉米渗出液体,生长缓慢等现象。

5. 基因突变:玉米畸形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因突变。

这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重组和重排而导致的。

6. 生长环境不良: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田地排水不良、土壤质量差等,也会导致玉米穗产生畸形。

1. 控制灌溉量:玉米需要的水分与生长阶段有关。

在不同生长阶段,灌溉时间和数量也不同。

正确控制灌溉量,可减少玉米穗畸形的发生。

2. 合理施肥:施肥要根据土壤的特性,需要注意在肥料的选择,质量、用量上进行考虑。

定期施入足量的肥料,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并减少畸形穗的发生。

3. 防治病虫害: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

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使玉米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畸形穗的发生。

4. 选择优质种子:选择有良好表型的种子,可以减少畸形穗的发生。

5. 控制环境因素: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生长环境。

对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排除田地中的杂草,保证土壤排水畅通等措施,从繁殖的基础上减少畸形穗产生的可能。

6. 进行基因改良:通过基因插入或修饰等技术,改变玉米穗的基因表达,从而减少或避免畸形穗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玉米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应当意识到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合理的农业方案,注意细节管理,可减少畸形穗的发生。

玉米所有的畸形穗症状和原因,今天一次性说清楚了!(值得收藏)

玉米所有的畸形穗症状和原因,今天一次性说清楚了!(值得收藏)

玉米所有的畸形穗症状和原因,今天一次性说清楚了!(值得收藏)畸形穗在玉米生产中非常常见,除草剂、矮化剂施用量大,时期不当,造成药害;孕穗期受到矮化剂、脱肥等影响;开花授粉期遇到高温干旱、强降雨和蚜虫危害等,这些均能造成果穗不同程度的畸形,那常见的畸形穗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让你快速懂得玉米田的畸形穗:1.秃尖症状:在穗尖3-5厘米的地方有少量或没有籽粒。

穗尖籽粒在灌浆期和乳熟败育,通常与顶部受精不良有关,受精不良和籽粒败育的主要症状就是干瘪萎缩,但籽粒败育一般都有一个微黄色的籽粒。

原因:籽粒发育前期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包括:严重干旱和高温、缺氮、叶部病害和多云天气。

2.缺粒症状:籽粒很少,仅有个别籽粒完成授粉。

严重时,果穗只有零散的或不明显的籽粒分布。

原因:由于干旱和高温导致花丝受堵、花粉脱落,造成果穗授粉不良;由于作物生长不均衡、除草剂药害、昆虫咬食和花丝受损等造成花粉供应量不足;缺磷也容易影响授粉。

3.籽粒未灌浆症状:部分玉米籽粒为一个空壳,只有表皮。

原因:授粉时高温干旱导致受精不完全,只完成胚的正常受精,胚乳没有受精。

4.拧尖果穗(又叫啤酒瓶果穗)症状:果穗行数减少一半(可能只有7-8行),但是果穗的长度正常。

原因:7-10片叶受到外部压力所致,玉米的雌穗是成对分化形成穗行数的,如果在此期间全田喷洒乳酸合成抑制剂或磺酰脲类除草剂(比如“烟嘧磺隆”),尤其是和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就会扰乱穗分化,导致穗行数分化缺失。

5.钝穗(又叫啤酒听穗)症状:果穗大小以及每行的籽粒数明显减少,苞叶长度以及穗行数均正常,有时1个茎节上的果穗数增多,在田中很少见或零星发生。

原因:雌穗形成期间(8-12片叶),穗的顶端细胞分裂组织受到损伤,比如虫咬、干旱、低温或营养缺乏,使其纵向伸长受到抑制。

6.旱灾穗症状:穗小粒少,尤其是穗尖,减少了籽粒数量,减少了穗行数和行粒数。

原因:营养生长中期到籽粒灌浆中期受到严重的干旱影响,另外缺氮和高密度也可造成此种果穗。

夏玉米果穗不正常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夏玉米果穗不正常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夏玉米果穗不正常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在2017年玉米生产中,河南省不少地区夏播玉米果穗出现空穗、花粒、苞叶过短、籽粒外露、穗轴弯曲等生长不正常的现象。

一、发生原因(一)气候条件气候因素是2017年夏玉米果穗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以豫北地区的新乡市为例,2017年7月中旬积温304.1℃,日最高气温全部超过32℃。

此时该区域玉米大部分正处于小喇叭口期,最适宜温度为25℃。

高温干旱天气会抑制叶原基的发育和伸长,造成苞叶短小、果穗籽粒外露异常。

7月下旬,该区域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是决定玉米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

2017年7月下旬降水仅3毫米,比常年少九成以上,形成了“卡脖旱”,致使部分雌穗、雄穗抽不出来,导致玉米空棵,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017年8月上旬,有7天最高气温超过35℃,降雨量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0.6毫米。

此时正值玉米抽雄散粉时期,整个吐丝过程需要5~7天,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其需水临界期。

但这一时段气温异常升高,造成花粉失活,花丝无法正常受精,出现玉米授粉异常、基部缺粒、顶部严重虚尖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调查中发现,同一品种因播期不同而表现的异常情况不同,因为只有在穗分化期遇到了高温干旱天气才表现严重,而播种过早或过晚的地块玉米穗分化时期错过了这个不利时期就极少受到影响,如豫北地区在6月8日~13日进行夏直播的地块发生较重,而5月25日前后进行麦垄套种的地块发生较轻。

实地调查发现,有的地块玉米种植密度6000株以上,致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影响了夏玉米雌雄穗的发育,造成秃尖、缺粒等畸形现象。

(三)土壤、肥水和营养沙性土壤盐分较高,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土壤瘠薄,空秆畸形穗发生严重。

另外,夏玉米在孕穗至吐丝授粉时期,遇到干旱浇水不及时,造成夏玉米水分供应不足,影响有机质的制造与运转,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空穗或秃尖缺粒现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玉米穗分化被影响的原因
什么是玉米穗分化?玉米穗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雌雄两种单性花序异位着生,异花授粉,天然杂交率因环境和玉米的类型、品种而不同,一般在95%左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玉米穗分化是由哪些因素影响了。

1、温度和水分
玉米雄穗开花始期至末期,温度以20-28℃开花最多,约占开花总数的46-68%,低于18℃或高于38℃时雄花不开放。

开花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5-90%,饱和湿度并不妨碍开花,但湿度过大,散出的花粉易吸水膨胀,丧失活力。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高低对于玉米雌穗分化和发育影响较大。

高肥力地块比中等肥力地块玉米的雌穗小穗和小花分化期提早5-7天,抽丝提早4-5天,产量较高。

而低肥力地块小穗、小花分化期延迟13-15天,抽丝期延迟12天,因而产量较低。

追肥可以促使雌穗良好发育。

3、植株密度
雌穗分化的速度和穗的大小与种植密度密切相关,高密度群体的植株比低密度群体的植株,花原基形成完全发育的小花少,有些小花抽不出花丝,败育花、败育粒多,穗小。

4、光照
吐丝期光照不足,未成熟花和未受精花增加。

籽粒形成期和灌浆速度快速增长期光照不足,败育粒增加。

不同密度光照条件不同,每
穗花、粒数及成粒率不同。

5、品种
花数和粒数主要决定于品种的遗传性,一般早熟品种比中熟、晚熟品种花数少。

同一熟期的品种其花数、成粒率也有差异。

根据玉米穗分化进程,采用不同耕作措施,是进行田间管理的科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