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学年高中语文 晨读9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晨读6.1

晨读 6.1一、成语积累1、尝鼎一膏:膏:切成块的肉,尝鼎中的一块肉,从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2、朝闻夕死: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的渴望。
3、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也指写作时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4、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
5、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充:塞住)6、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7、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
褒义用“殚精竭虑”。
9、从善如登:登:升高。
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
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10、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当,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11、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别有情趣。
(致:情趣)12、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13、弹(tan)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
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14、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党:偏袒)15、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二、古诗鉴赏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⑵,水面初平云脚低⑶。
几处早莺争暖树⑷,谁家新燕啄春泥⑸。
乱花渐欲迷人眼⑹,浅草才能没马蹄⑺。
最爱湖东行不足⑻,绿杨阴里白沙堤⑼。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字词释义】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晨读六反馈

晨读6 (反馈)班级学号姓名一、成语积累1、尝鼎一脔:2、陈言务去:3、城下之盟:4、踌躇满志:踌躇:5、处心积虑:6、从善如登:登:7、从善如流:8、大而化之:9、弹冠相庆:10、党同伐异:党:11、得陇望蜀:二、古诗鉴赏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2、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三、古文拓展三王墓1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王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
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杀之。
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翻译下面句子:王大怒,使相之。
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三王墓2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
王即购之千金。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
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
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晨读3.2

晨读 3.2一、文化常识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二、古诗鉴赏寻陆鸿渐①不遇(唐)皎然②移家虽带郭③,野径八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新晨读:1.doc

一.诗歌浅赏雁门胡人歌崔颢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乌,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阁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一、词句注释⑴雁门:。
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
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⑵:雁门郡。
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
⑶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
胡鹰:胡人饲养的鹰。
塞鸟:边塞的鸟。
⑷将:驾御。
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
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⑸野火:山野中焚烧杂草的火。
⑹雨:一作“雾”。
⑺辽西:州郡名。
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
辽:一作“关”。
斗战:战斗、战争。
二、诗歌浅译:代郡的东面和古燕地相毗连,雁门胡人的家靠近边疆塞关。
他们会放猎鹰追逐塞上鸟儿,在秋日里骑着猎马驰骋荒原。
寒天里多在山头然烧起野火,山火被雨水熄灭蒸腾起浓烟。
听说辽西近来没有发生战事,闲来无事常到酒家酣饮醉眠。
三、赏析:《雁门胡人歌》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生动形象描写了和平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的安乐生活,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凝重的反战主题。
全诗格律严整,诗境雄浑壮阔,笔力跌宕生姿,体现了清峻的风格。
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
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这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又边塞特征的修饰词,突出其地域特点,很有边地特色。
胡人的放鹰捕鸟、骑马游猎的生活描写,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新意十足,似展现出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秋猎画面。
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这两句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晨读9.2

晨读9.2一、文化常识古代节日【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
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
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
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古代礼仪【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 晨读27 新人教版必修1

晨读27一、古文拓展种梨有乡人货.[ ]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 ]丐其一,于.[ ]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 ]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 ]不肯。
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 ]需此核作种。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chán 馋):掘土工具。
],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 ]坎上。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 ]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已.[ ]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
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 ]注目,竟忘其业。
道士既去,始顾.[ ]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
又细视车上一靶亡.[ ],是新凿断者。
心大愤恨。
急迹.[ ]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
一市粲然..[ ]。
有个乡下人,在集市上卖梨。
梨的味道非常香甜,但价钱很贵。
有个道士,戴着破头巾,穿着破烂道袍,在车前伸手向乡下人乞讨。
乡下人呵斥他,他也不走。
乡下人生气了,大声地辱骂起来。
道士说:“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贫道只讨你一个,对你来说没多大损失,为什么还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呢?”观看的人劝乡下人拿一个不好的梨给老道士,打发他走算了,乡下人坚决不肯。
路旁店铺里的一个伙计,见他们吵得不成样子,就拿出钱买了一个梨,给了道士。
道士拜谢,然后对着众人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东西。
我有好梨,请大家品尝。
”有人问:“你既然有梨,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道士说:“我是需要这个梨核做种子。
”,向旁边的人要点热水浇灌。
有好事的人便到路边店铺中提来一壶滚开的水,道士接过开水浇进了坑里。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晨读4.1

一、成语积累1.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2.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3.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强调神秘奥妙的意思)。
4.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5.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6.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7.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作贬义。
8.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不虞:出乎意料。
9.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10.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
1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12.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贬义。
13.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
常可:永久认可的道理和成规。
14.不齿于人类:不能列入人类。
意思是不能算人。
齿:排列、并列。
15.不逞之徒:指失意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二、古诗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歌浅译: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捎回家乡洛阳吧。
诗歌赏析: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学年高中语文 晨读20 新人教版必修1

晨读20一、文化常识古代节日【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
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
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
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读9
一、古文拓展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
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②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译文: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
’。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
”赵惠文王说:“好吧。
”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稀世奇珍
王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又谋诸篆工,作古窽焉。
①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奇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③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注:①太常:汉代主管理乐的大官。
②窽:通款,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明王之侨如何让琴变为“稀世奇珍”
2、说明该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这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
二、含英咀华
1、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2.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3.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
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三、复习近日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