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化能 反应温度
在燃料着火区,可燃物浓度 比较高,而氧浓度比较低。 这主要是为了维持着火区的 燃料的活化能越小,反应能力 高温状态,使燃料进入炉内 就越强,反应速度随温度变化也较 后尽快着火。 小,在低温下也能燃烧。 活化能愈大的燃料,其反应能 力愈差,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变化也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的 愈大,即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达到 平均动能增加,活化分子的数目大 较大的反应速度,这种燃料不仅着 大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和次数增多, 火困难,而且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 因而反应速度加快。对于活化能愈 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燃尽。 大的燃料,提高反应系统的温度, 也能提高反应速度。
二、炉膛内的火焰传播
1.正常的火焰传播(缓慢燃烧) 正常的火焰传播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比较 缓慢,约为 1~ 3m/s ,燃烧室内压力保持不变。 炉内煤粉气流稳定燃烧时的火焰传播就属于正常 的火焰传播。
2.反应速度失去控制的高速爆炸性燃烧 锅炉炉膛内出现爆炸性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极 快,达 1000 ~ 3000m/s ,温度极高,达 6000℃;压力 极大,达 2.0265MPa (20.67大气压)。 压力的急剧增大是由于高温烟气膨胀产生的压力 波,使未燃混合物绝热压缩,火焰传播速度迅速提高, 以致产生爆炸性燃烧。
第五章 燃烧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讲述有关电站锅炉的燃烧理论,其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 判断各种燃料的着火性能,分析影响着火 过程的主要因素,保证燃烧过程顺利进行。 (2) 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速度,提出加速 燃烧反应,提高燃烧效率的途径。 (3) 解决降低燃烧产物中污染物排放量的问题。
第一节 第二节
图5-4表示了挥发分和灰分对煤粉气流火焰传播速 度的影响。
提高煤粉细度时,挥发分析出快,并增加了燃 料的反应面积,有利于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提高炉膛温度时,火焰面向周围环境的散热减少, 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锅炉在高负荷运行时,燃烧放热量较多,炉膛温 度较高,容易稳定燃烧;低负荷运行时,这燃烧放热 量减少,冷却散热条件增强,燃料着火稳定性变差。
化学反应速度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热力着火 链锁反应
火焰传播
第六节
第七节
煤粉的燃烧
碳粒燃烧的动力区、扩散区和过渡区
第八节
碳粒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机理
第一节
一、质量作用定律
1.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反应速度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现象。燃烧速 度可以用化学反应速度来表示。 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速度可用质量作用 定律表示。即反应速度一般可用单位时间,单位 体积内烧掉燃料量或消耗掉的氧量来表示。可用 下面的式子表示炉内的燃烧反应:
煤 种 无烟煤 700~800 烟 煤 褐 煤
着火温度℃
400~500
250~450
表5-3 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
煤 种
无烟煤
贫 煤 900
烟 煤
650~840
褐 煤 550
着火温度℃
1000
第四节
链锁反应
一 、连锁反应的基本概念
气体和有些液体燃料的燃烧反应速度很高,而 且在常温下反应仍可以很高的速度进行。这种反应 并不是按化学反应方程式那样一步完成的,也不需 要给反应物质施加能量。在气体燃料燃烧反应过程 中,可以自动产生一系列活化中心,这些活化中心 不断繁殖,使反应进行一系列中间过程,整个燃烧 反应就象链一样一节一节传递下去,故称这种反应 为链锁反应。
Q1 ko e

E RT
n m CO C f Qr 2
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为:
Q2 ( S / V )(T T0 ), kJ /(m s)
3
图5-2表示了由可燃混合物燃烧放热量(5-9)式 和不同散热条件(5-10)式下的热力着火曲线。
点1:缓慢氧化状态; 点2:着火点; 点3:高温燃烧状态; 点4:熄火点; 点5:氧化状态。
aA bB gG hH
(燃料)(氧化剂) (燃烧产物) 化学反应速度可用正向反应速度表示,也可用逆 向反应速度来表示。即
dC A WA = — dt
dCG WG = dt
dC B WB = — dt
dC H WH = dt
CA 、CB 、CG、、CH为摩尔组分浓度,kg/m3 或mol/m3。
第五节
一 、火焰传播形式
火焰传播
火焰传播的形式分为两种:即层流火焰传播和 湍流火焰传播。 在静止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中,缓慢燃烧的 火焰传播是依靠导热或扩散使未燃气体混合物 温度升高,可认为火焰是一层一层的依次着火。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一般为20~100cm/s。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较快,一般为 200cm/s以上。 火焰短,燃烧室尺寸紧凑,湍流火焰易产生噪声。 炉膛内火焰传播属于湍流火焰。
第三节
热力着火
一、热力着火理论的实用性
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着火主要是热力着火, 热力着火过程是由于可燃物拥有足够的热量时温度 不断升高而引起的。 着火是否可能发生?
着火过程有两层意义:
能否稳定着火? 只有稳定着火,才能保证燃烧过程持续稳定的进行, 否则就可能中途熄火,使燃烧过程中断。
二、实现稳定着火的两个条件:
会妨碍氧向碳粒表面的扩散,或使碳粒反应表面减少,使燃烧
煤粉的燃烧特点
● 锅炉燃用煤粉的颗粒很小(30~100μm ),炉膛温度又很高,煤粉在 炉膛中的加热速度可以达到(104℃/s或更高) 煤粉快速加热时,挥发分析出、着火 和碳的着火燃烧几乎是同时的,其中极 小的煤粉甚至可能先着火燃烧 煤粉快速加热时,煤中挥发分的含量 和成分都与慢速加热的挥发分常规测试 方法不同 煤粉快速加热时,焦碳在孔隙结构方 面与慢速加热有很大差别
煤粉火焰中挥发分的析出曲线
第六节
一、煤粉的燃烧过程
煤Biblioteka Baidu的燃烧
煤粉的燃烧过程如下:煤粉受热,水分析出,
继续受热,绝大部分挥发分析出,挥发分首先着火, 引燃焦碳,并继续析出残余的部分挥发分,挥发分 与焦碳一道燃尽,形成灰渣。
二、煤粉的燃烧时间
大部分挥发分着火及燃尽时间仅占整个燃烧过程 的10%,约为0.2~0.5秒;而焦碳燃尽程度达到98%的
2. 质量作用定律的意义
质量作用定律说明了参加反应物质的浓度 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对于均相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 速度与 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成正 比,而各反应物浓度的方次等于化学反应式中 相应的反应系数。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理想气体,在均相反 应中,假定参与反应的气体为理想气体,则质 量作用定律可以应用。
Q1 = Q2
dQ1 dQ 2 ≥ dT dT
放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平衡,放 热量等于散热量。 放热量随系统温度的变化率大于散 热量随系统温度的变化率。
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即使在高温状态下 也不能稳定着火,燃烧过程将因火焰熄灭而中 断,并不断向缓慢氧化的过程发展。
三、 着火温度与熄火温度 燃烧室内可燃混合物燃烧放热量为:
煤的燃烧特点
煤中含有水分 煤的燃烧过程中,水蒸气很易和C及燃烧产 物CO作用,生成CO2和H2,H2再与CO或CO2反应。这种催化作用, 使燃烧反应更加复杂并改变化学反应速度。 煤中含有挥发分 挥发分对煤的着火燃烧有利;另一方面, 挥发分析出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并增加了氧气向煤粒表面 的扩散阻力,使燃烧过程的初期焦碳的燃烧速度下降。 煤中含有矿物杂质 难以进行,燃尽困难。 煤是一种多孔性物质 它受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和挥发分,不但 向煤粒表面四周的空间扩散,而且还会向煤粒的内部空隙扩散。 在燃烧过程会生成灰,灰层包裹着碳粒,
图5-5表示了煤粉粒子的升温速度。
经验表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大的煤,是比较
k ko e
E RT
k0:频率因子; E:活化能; R:通用气体常数; T:热力学温度; 活化能E、频率因子k0都与温度无关;
什么是燃料的“活性”呢?
燃料的“活性”表示燃料着火与燃尽的难易程度。 例如,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容易着火,也容易燃尽。 而不同的固体燃料,“活性”也不同,燃料的“活 性”也表现为燃料燃烧时的反应能力。各种燃料所 具有的“活性”程度可用“活化能”的概念来描述。
质量作用定律只反映了化学反应速度与参 加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实际上,反应速度不仅 与反应物浓度有关,而且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活性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化学反应速度与燃料活性及温度的关系可 用阿累尼乌斯定律表示。
三 、阿累尼乌斯定律及活化能
1.阿累尼乌斯定律
在实际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速度与燃料活性及 温度的关系可用著名的阿累尼乌斯定律描述:
3.正常燃烧向爆炸性燃烧的转变 当火焰正常燃烧时,有时会发生响声。此时,如 果绝热压缩很弱,不会引起爆炸性燃烧。但当未燃混 合物数量增多时,绝热压缩将逐渐增强,缓慢的火焰 传播过程就可能自动加速,转变为爆炸性燃烧。 四、煤粉气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挥发分大的煤,火焰传播速度快;灰 分大的煤火焰传播速度小;水分增大时,火焰传播速度 降低。
2 .活化能 燃料的活化能表示燃料的反应能力。 活化能是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达到开始进行化 学反应状态所需的最低能量,用E表示。
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并 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图5-1 表示出活化能的意义。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定律指出:影响燃 烧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反应物的浓度
当环境温度很低时(Tb1),点1左边Q1> Q2a, 使反应系统升温,达到平衡点1。但由于温度很低, 放热量随温度的变化率小于散热量随温度的变化率, 即dQ1/DT<dQ2a/DT,使点1右边出现Q1<Q2a。在 这种条件下,可燃物不能达到着火温度的状态,只能 处于缓慢氧化状态点1。 当环境温度提高时(Tb2),点2右边Q1>Q2b, 且在点2处dQ1/dT>dQ2b/dT。此时,由于温度较高, 放热量随温度的变化率增大,只要温度稍有增加,燃 烧反应将自动加速,转变到高温燃烧状态点3。这时, 点2对应的温度即为着火温度。在此条件下,只要连 续供应燃料和空气,就能实现稳定的着火和燃烧。
成一层灰壳,甚至形成渣壳。从而阻碍氧向焦碳表面的 扩散,使燃尽时间拖长。 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也随煤粉细度而变化,煤粉越 细,加热速度越快,越容易着火。这是因为煤粉越细, 燃烧反应的表面积越大。所以在煤粉气流燃烧时,细煤 粉首先着火。 实验研究发现,煤粉在炉内的加热升温速度很快, 升温速度为(0.5~1.0)×104 ℃/S,仅在0.1~0.2秒的时间 内就能达到炉内燃烧时的温度水平1500℃左右。在这种 条件下,挥发分燃烧和焦碳燃烧这两个环节很难截然分 开,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同时进行的。
二 、多相燃烧的化学反应速度 对于多相反应,如煤粉燃烧,燃烧反应是在固 体表面上进行的,反应速度取决于燃料表面附近氧 化剂的浓度和固相物质的表面积。用下式表示:
dC B b WB k B f AC B dt
上式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提高固体燃料附近 氧的浓度,就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 高,燃料所需的燃尽时间就越短。
过程所占的时间很长,约为90%,燃尽时间为1~2.8
秒。从燃烧放热量来看,焦碳占煤粉总放热量的 60~ 95%。 三、煤粉燃烧的主要特征 煤粉着火燃烧过程的细节十分复杂,只能说明几个 阶段的主要特征。
煤粉颗粒必须首先吸热升温,热源来自炉内1300~ 1600℃的高温烟气,燃煤得到干燥,随着水分的蒸发, 燃煤温度不断升高。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固态物形成 焦碳。 可燃挥发分气体的着火温度比较低,450~550℃以 上就可着火、燃烧,同时释放热量,加热焦碳。焦碳温 度升高到着火温度时,即着火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 当焦碳大半烧掉之后,内部灰分将对燃尽过程产生 影响。其原因是:外层的灰分裹在内层焦碳上,形
当散热条件变化时,如由Q2b变为Q2c时, 将出现着火中断的现象。点4对应的温度即为 熄火温度。 虽然在点4反应系统温度很高,但由于点4 左边与右边均出现Q1<Q2c,且dQ1/dT<d Q2c/dT,使反应系统温度最终变到点5的氧化 状态。由图可知,熄火温度TXh总是比着火温 度TZh高。
四、煤、煤粉气流和气体燃料的着火温度 表5-2 各种煤的着火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