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2. 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与技巧3. 分类与整理的实际应用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与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实物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个杂乱无章的书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书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知识讲解:(1)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解释分类是将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整理是将分类后的物品进行有序的排列。

(2)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与技巧,如按照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分类,使用标签、盒子等工具进行整理。

(3)分类与整理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整理书包、书桌、房间等。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例题,如将一组水果进行分类,或将一组衣物进行整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解释分类和整理的依据。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基本概念:分类、整理方法与技巧:按形状、颜色、大小等分类,使用标签、盒子等工具实际应用:整理书包、书桌、房间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将家里的小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拍下照片。

答案:根据家里小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标准进行分类,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整理。

2. 题目:设计一个分类与整理的实例,并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选择一个实例,如整理书桌,按照书桌上的物品的类别、大小等标准进行分类,并使用盒子、标签等工具进行整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导语本单元共包括两个知识点:按给定标准进行分类统计、自选标准进行自主分类。

本单元的两个例题的教学意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1.按给定标准进行分类统计例1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给出既定标准,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

2.自选标准进行自主分类,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例2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例1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这是以后学习统计的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

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分类思想;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

通过具体操作知道分类的方法,能用表格把分类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性和实用性。

初步认识用简单的统计表进行分类整理,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例1和例2在进行教学时注重采用自主学习法,统计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两个例题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设计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7、28页内容。

内容简析例1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分类数学的目的。

例2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组,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继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统计表的简洁明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3.分类和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按照课本提示对气球分别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体会到分类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地运用。

通过思考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分类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进而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分类和整理》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核计活动。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书柜。

(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

)问: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觉得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思想教育。

二、新授探究一:初步感知什么叫分类(1)、课件出示两组照片,应到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呢?(2)、汇报交流。

(3)、小结。

像图片上的这样把用处相同或者特点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探究二:感知分类要有标准,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按照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按照颜色来分一分,结果和前面的一样吗?讨论汇报。

探究三:认识统计图(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提问:(1)、哪种形状气球最多?哪种现状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然后再探究具体的分类,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玩的,学生可以用分类的的知识解决所出的问题,探究的难度逐步提高,既让学生学会了分类,又认识了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涉及到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知道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2. 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将日常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独立地进行分类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与整理的实物道具。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籍、文具等,用于分类与整理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玩具、书籍、文具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与整理。

2. 概念讲解:通过PPT或者黑板,我会向学生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如将一些玩具按照颜色进行分类,或者将一些书籍按照类型进行整理。

我会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类与整理的实践操作,如将学具中的物品按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与整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概念: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和排列整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安排和处理方法:1. 观察事物的特征2. 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3. 将事物进行分组和排列步骤:1. 观察和分析事物2. 确定分类标准3. 进行分类与整理4. 检查和调整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将家里的玩具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并画出分类的结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分类与整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学会将物体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与整理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与整理的实物教具。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用具、分类与整理的实物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物品,如:苹果、香蕉、书本、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可以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

2. 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教师简要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如:将一组水果进行分类,让学生操作并讲解分类的依据。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分类与整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解决,如:将教室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每组学生将自己的分类整理结果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将家里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2) 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分类与整理?答案:(1) 家里物品的分类整理结果。

(2) 生活中的分类与整理实例。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发现更多的分类与整理的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我将详细解释每个重点细节的原因和重要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的第1课时。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3. 学习如何整理和归纳分类后的物体。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3. 能够整理和归纳分类后的物体。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分类和整理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卡片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等)、分类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自带一些物品,如书籍、文具等,然后将这些物品随意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

2. 讲解例题:通过PPT展示一些分类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这些卡片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将自己的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整理和归纳。

4.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让学生上台来进行分类和整理。

5. 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整理和归纳。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整理和归纳。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在课后,学生可以尝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桌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如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特征进行分类,或者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分类卡片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3单元,第1课时,主要涉及分类与整理(1)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将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并能用相应的符号进行表示。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将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

2. 学生能够用相应的符号进行分类的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将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并用相应的符号进行表示。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类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玩具等)、分类卡片、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一堆混在一起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玩具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堆物品,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意义,并学会用相应的符号进行分类的表示。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如:将书籍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将文具按照用途进行分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类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

例如:给出一些混在一起的书籍,让学生将其按照类型进行分类;或者给出一些混在一起的文具,让学生将其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找出分类的依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给出一些混在一起的物品,让学生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并用相应的符号进行表示。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一)》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一)》示范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适当渗透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气球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呢?让我们一起来参观小明和小兰的房间。

你们喜欢谁的房间?师:小兰将房间中的物品分类摆放,使房间变得更加整洁、美观、舒适。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小朋友们买了许多气球。

看,多漂亮啊!(一)感知并描述分类的标准师:你们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样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气球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从而得出分类标准:1.按不同的形状分类:。

2.按不同的颜色分类:。

(二)按形状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1.尝试分类,记录结果师:首先我们来按形状分类,开动脑筋,分一分,数一数。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先把相同形状的气球分在一起,再分别数出它们的数量。

(2)边数边画一共有这样3种形状的气球,先画在这里,然后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就在横线上面画几个圆圈。

在学生展示这种方法时,教师要强调:按顺序分类,以保证分类过程不重、不漏。

(3)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先画出3种不同形状的气球,再确定相应形状气球的个数。

2.对比分析,比较结果课件出示:师:对照这三幅作品,回想一下自己整理的过程,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体会:都分为三类。

其中统计图能看出谁多谁少,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得清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 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3单元的分类与整理(1)。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分类和整理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意义,以及能够运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实际的物品,如玩具、书籍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讲解与示范:在学生进行实践尝试后,我会进行讲解和示范,教给学生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我会使用分类卡片和整理卡片,让学生跟随我的示范进行操作。

3. 随堂练习:在学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操作。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一起进行解答。

例题会涉及到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词汇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分类和整理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巩固课堂所学。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请对下面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的名称。

物品:苹果、香蕉、书籍、玩具答案:水果、书籍、玩具2. 题目:请对下面的物品进行整理,并写出整理的顺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一年级数学教案 分类与整理 精品

一年级数学教案 分类与整理 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一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

教材分析:《课标》中1-3年级学段目标:“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事物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和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初步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在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后,选择不同标准分类方式,并将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开阔学生视野。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所以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理解分类的必要性。

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灵活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分类与整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房间模拟图、玩具、服装图、各种动物图、各种图形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气球、水果、帽子卡片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这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相辅相成,互不可分。

学习方法:实践操作法、交流感受法等。

教学策略:策略一:创设情境,感知单一标准的分类策略二:小组合作,体验不同标准的分类策略三:游戏活动,巩固应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教案 (1)

一年级数学下册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教案 (1)

3 分类与整理单元集体备课分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地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表去表达;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在逐渐加大。

由于难度的加大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难易的坡度都很合适.本单元的内容只有2道例题,教科书提供了贴切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自然、熟悉的情境中探究分类的方法。

例1呈现了三种分类计数的方法:一是先分类再计数;二是边分类边计数,同时画象形统计图;三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类似于统计表)。

呈现形式虽然多样,但计数结果却是相同的,体现了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从而体会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例2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切统计的起点.通过这样的编排,教科书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

学生在入学前早已对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些事物同时又是学生十分熟悉或感兴趣的。

这样在教学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概念和标准比较模糊,有些学生虽然学会了,但讲不清依据,教师还应给予帮助,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分类的思想。

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渡到图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分类与整理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分类与整理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分类与整理人教版我是一名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整理和归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整理和归纳。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类的方法,以及能够独立进行分类和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贴纸、小卡片、实物等。

学具准备:小卡片、贴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相同的物品,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 讲解概念:向学生解释分类的概念,并给出分类的定义。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整理和归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和整理,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1. 观察物品,找出相同的物品。

2. 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 整理和归纳。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里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答案:例如:将家里的书籍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将玩具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类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整理和归纳。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分类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和巩固。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教室里的物品作为分类的载体。

小学数学_《分类与整理(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分类与整理(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卡片、投影仪。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整洁的房间还是乱七八糟的房间啊?哦,都喜欢整洁的房间。

那我们来看看喜羊羊和懒羊羊他们俩的房间,喜羊羊的看上去又干净又整洁,而懒羊羊的乱七八糟的。

那么,如何把懒羊羊的房间变成像喜羊羊这样又干净又整洁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类与整理(一)》(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师:(课件出示生日聚会的图片)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生:对,*****小朋友的!师: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好朋友们都带了什么来装饰房间了?生:很多漂亮的气球!师:谁来详细说一说?刘君悦:有心形气球刘子健:圆形气球任兆泽:糖葫芦形气球师:哦,这些气球的形状不同(板书:形状)还有没有其他发现?生:还有蓝色气球,红色气球,黄色气球。

师:哦,他们的颜色也不同。

这么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气球放在一起可真乱乱,布置起来也不方便,你能先按照不同的形状来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吗?师: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给你们的气球卡片,4人为一组,组员进行分类,组长负责记录,先按照不同的形状来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好,活动开始。

学生分组活动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师:找一个小组到展台上来分一分。

现在请大家将你手中的气球卡片收到桌洞里,看一看这位同学的分类结果跟你一致吗?那么,你们又是如何记录的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将老师的气球卡片贴到黑板上?请你们2位同学。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2.能够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

3.能够根据图形或颜色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2.能够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进行整理。

三、教学难点
1.小朋友辨别物品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的能力培养。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本节课的教学PPT、学生课桌椅摆设调整。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让他们讲述观察到的有哪些不同的物品。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
1.介绍“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2.示范将教室内的物品根据颜色分类整理,向学生展示分类后的效果。

3. 操练(20分钟)
1.让学生自己尝试将教室内的物品根据形状分类整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特定的属性分类整理一些物品。

4. 总结(5分钟)
让学生汇报自己分类整理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分类整理的方法和经验。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到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家里找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写下分类整理的过程。

2.思考一种新的分类整理方法,写下你的想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分类与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分类整理,让生活更有序更美好。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一、教学内容1.复习:前几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

2.学习:分类整理相关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分类整理的概念。

2.能够根据规定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

3.能够应用分类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分类整理的概念。

2.能够根据规定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

四、教学难点1.运用分类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练习册。

3.教具:玩具、水果等实物用品。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前几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如数字的认识、加减法等。

第二步:引入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询问他们可以如何分类整理这些物品。

2.引出分类整理的概念,并让学生猜想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步:学习1.向学生介绍分类整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讲解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物品分类整理,并向全班展示结果。

第四步:练习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练习册进行练习。

2.布置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的作业。

第五步:总结•老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强调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分类整理相关的练习题。

2.自己找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写下过程和分类标准。

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分类整理的理解情况。

2.学生对分类整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以上是教案的一个简单范例,希朇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整理东西的时候?比如书包、书桌、衣柜等。

那你们知道整理东西有什么好处吗?生:可以找到需要的东西,让环境变得更整洁。

师:对了,整理东西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方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类与整理。

2.自主探究(1)观察图片,发现特点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生:它们都是水果。

师:很好,这些图片中的水果可以分成一类。

那我们再来观察这些图片,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特点。

生:这些水果都是红色的。

师:没错,这些红色的水果可以分成一类。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2页,看看书上还有哪些分类的例子。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你们在课本上找到的分类方法。

生1:我们可以按照水果的颜色分类。

生2:我们还可以按照水果的形状分类。

生3:我们还可以按照水果的大小分类。

生: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分类。

3.实践操作(1)分类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分类游戏。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盒,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能按照一定的特征将它们分类吗?生:可以。

师:那请同学们开始吧,分类完成后,可以向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分类方法。

(2)整理书包师:同学们,你们的书包是不是有时候会很乱?现在请你们按照我们学到的分类方法,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让书包变得整洁有序。

师:整理完成后,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整理书包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分类与整理。

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分类与整理(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玩具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可以进行分类和整理。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分类与整理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分类与整理的定义。

3. 例题讲解: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例子,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习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概念: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作用:使物品更有序、更便于查找和使用。

方法:观察物品的属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对每个类别进行整理,如按照大小、颜色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进行分类和整理?请举例说明。

答案:1. 书籍:小说、科普、教科书等;文具:笔、橡皮、尺子等;玩具:拼图、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衣物:上衣、裤子、裙子等。

2. 场景一:整理书包;场景二:整理房间;场景三:超市购物时将商品分类存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单一标准分类。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