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愁:一个现代性的伦理问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访谈录,完成下面小题。

青藏高原作为北极和南极之外的最大淡水储区,被称为“亚洲水塔”。

科学家认为,由黑碳排放引起的大气升温和冰川加速消融,将影响亚洲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研究员康世昌告诉记者,化石燃料污染已被全球重视,但对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生物质燃烧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发展新能源是一个更优选择。

记者:黑碳是一种什么物质?它主要来源于哪里?康世昌:黑碳是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通过大气环流被带到青藏高原,在冰雪表面一层层富集,它有很强的吸光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冰川表面是暗色的。

黑碳的累积加速了冰川融化。

我们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南亚国家。

在这个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黑碳比化石燃料更多。

生物质包括秸秆、木柴、牛粪等等。

记者:有人说,“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但如果不烧牛粪,当地居民是否能用煤来替代?另外,每年秋收季节来临,大范围的秸秆燃烧是否也是青藏高原的黑碳来源?康世昌:煤是化石燃料,用煤炭来替代是不可取的。

“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这是错误的,没有考虑青藏高原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原内陆人口稀少,大片地方是无人区,因燃烧牛粪而增加的黑碳排放非常有限,影响到青藏高原的黑碳,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境外,比如尼泊尔、印度等国。

中国燃烧秸秆的地区主要在东部,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大气环流是由西向东,所以中国东部地区的秸秆燃烧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影响不大。

记者:减少生物质燃料的黑碳排放,有没有好办法?康世昌:一个办法是使用新型炉具,使生物质燃烧更充分,这样能减少黑碳的排放。

我看到,有国际组织在帮助尼泊尔山区居民使用节能炉具。

另外一个办法是使用新能源来替代,比如发展太阳能、风能。

记者:减少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排放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康世昌:大气污染物可以跨境传输,减少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气溶胶,需要跨境联合,国家政府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环境外交可以发挥作用。

2017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 第3周周4 含解析

2017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 第3周周4 含解析

下列句子都存在表意不明的毛病,请修改.1.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答:2.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答:3.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答:4.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答:5.有人认为,不少电影剧本浮在生活表面,对题材挖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答:6.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答:7.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答:8.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答:9.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答:10.“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答:11.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答:12.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答:13.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答:14.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答:1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024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中国现代文学(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中国现代文学(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中国现代文学(含答案)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

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

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

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

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那条石路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断断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

它无人修理,无日不在继续着埋没下去。

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

因为我想,这条石路一定有一个时期宛宛转转地一直伸入谷口,在谷内溪水的两旁,现在只有树木的地带,曾经有过房屋,只有草的山坡上,曾经有过田园。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里衰落了。

现在就是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只剩下树林、草原、溪水,除却我们的住房外,周围四五里内没有人家,但是每座山,每个幽隐的地方还都留有一个名称。

这些名称现在只生存在从四邻村里走来的砍柴、背松毛、放牛牧羊的人们的口里。

此外它们却没有什么意义;若有,就是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

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和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

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

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

2020届乐安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乐安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乐安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是无缘之愁,而是有根之愁。

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记忆,蕴含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

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理泛称,是乡愁地点的代名词。

②乡愁的“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一种对故乡的情感文化,包含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③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

这些承载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即使主体离开故乡多年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慰藉游子的思乡、精神失重等情绪。

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

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⑤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

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材料二:“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

王玉明、冯晓英《生态文学的当代价值》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玉明、冯晓英《生态文学的当代价值》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一些作家开始反思、追问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少作家开始批判工业文明的冷漠,反思人性的异化及人类生存的痛苦。

他们深知,要治愈这种精神顽疾,人心需要亲近大地、回归自然。

而生态文学恰恰能够给人一种亲切的生存体验。

中外生态文学源于对生态问题的关切。

批判穷奢极欲,探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永恒的主题,揭示生态危机的人性与文化根源则是其终极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看,生态危机实乃精神危机、人性危机和文化危机,作为应对危机的上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于全球公民环境素养的提升。

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饱含诗意栖居美好愿景的生态文学,以真、善、美的表现形式,引领读者回归自然,并将自然根植于心灵深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在西方文学中,在自然日志《瓦尔登湖》中,“生态文学先驱”梭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主张善待自然,强调人应回归自然。

中国作家对生态情怀的展现是全方位的,比如徐刚的《伐木者,醒来》等守望家园系列、李青松的《一种精神》等绿色森林系列等,均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现,共同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出路,对人们未来如何走上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态文学发出的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心灵诉求,其核心就是要恢复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危及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给予审美的解答,以期通过对话的方式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学的创作与传播有助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基础。

生态文学在关注人类生存、探究人性危机、谋求人类合作及构筑人类共同价值基础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因此,人类应树立生态世界观,从生态学角度来把握世界的总体联系和发展规律。

在中西文化间,生态思想资源是互相交叠的。

尤其在生态伦理方面,这在中西生态文学及相关著述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表征和阐述。

阿尔贝特·施韦泽在《文明的哲学》一书中正式提出“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将伦理学范畴由人类扩展到自然界所有生命。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实用类文本阅读(练)(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实用类文本阅读(练)(含解析)

专题11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广东省湛江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语文调研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像一件小事的垃圾分类,却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共识。

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印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这意味着,中国城乡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拉开帷幕。

纵观世界历史,垃圾分类的法制化都是在工业化的关键阶段全面启动并发力的。

在这一时期,有了前期的环境污染教训和环保宣传教育,社会公众对垃圾分类接受度更高;同时,工业化前期和中期积累的科技和经济成果也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管理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党中央对垃圾分类做出统筹部署,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由于涉及社会文明观念的转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垃圾分类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系统工程。

从国际上看,垃圾分类从试点到全面顺畅运行至少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

考虑到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日趋完备,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正在全面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共识已基本形成,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时间可能会大大缩短。

(摘编自常纪文《办好垃圾“小事”需大统筹》)材料二阻碍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一种先进理念和高级模式,有利于提升垃圾处理系统效能与二次污染控制水平,有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

垃圾分类还可以促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的逐步宄善,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推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将垃圾处理的重心前移,扭转目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局面,在生产过程和消费环节减少垃圾产生。

居民通过持续参与垃圾分类,在“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等管理措施带来的相对不便利中,可以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俗的概念不断地由底层大众重新诠释,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是抗拒雅的压抑。

“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者边陲之地,这一切时刻提供“雅”中未曾有过的文化经验。

这些文化经验天真未凿,饱满而粗糙,单纯而简陋。

由于格格不入,“雅”代表的正统体系往往无视这些文化经验,或者冷漠地拒绝乃至严厉地驱逐它们。

“雅”的文学或者艺术程式成为一种无形的栅栏,这些文化经验及其背后的社会阶层无法完整地露面,甚至仿佛不存在。

因此,“俗”的反抗时常表现为无所顾忌的率直。

“雅”的陈陈相因时常形成僵硬的躯壳与自以为是的雕琢,形成纷繁、堆砌而纤弱的形式风格,这时,“俗”的率直是一种解毒剂。

“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俗”不再尊重“雅”维持的各种森严规范;这时,“俗”以开放的姿态重新接纳外部世界生机蓬勃的文化经验,并且与各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互阐发。

②文化史上“俗”的反抗屡屡发生,现在的文学或者艺术形式保留了种种遗迹。

谚语、笑话、相声、快板书等相对短小的形式迄今仍然流传于底层大众中,充当简单的娱乐或者宣传。

另一些通俗文化成功地占领了中心位置,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甚至以经典的面目存留于世。

尽管如此,词、曲、章回小说等文体始终贮存了“俗”的记忆,这种意义上的“化俗为雅”是文人雅士心悦诚服的表现。

文学或者艺术形式的遗迹证明,“俗”始终是历史之中主动的积极能量。

③相对于“雅”的庄重与严肃,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

由于巴赫金的阐述,“狂欢节”概念业已成为理论史的一个著名范畴。

显然,巴赫金心目中的狂欢节是一种全民庆典,抹掉了游戏与生活的界限。

狂欢节没有舞台,“狂欢节不是艺术的戏剧演出形式,而似乎是生活本身现实的(但也是暂时的)形式,人们不只是表演这种形式,而是几乎实际上(在狂欢节期间)就那样生活”。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从近代美学观点看,王国维所用名词似待商酌。

他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一例可证。

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

所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忘我之境)。

他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

与其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似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

“泪眼问花花不语”,“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都是同物之境。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都是超物之境。

王国维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认为“有我之境”比“无我之境”品格较低,不过没有说明此优于彼的理由。

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Ruskin)主张相同。

他诋毁起于移情作用的诗,说它是“情感的错觉”,以为第一流诗人都必能以理智控制情感,只有第二流诗人才为情感所摇动,失去静观的理智,于是以在我的情感误置于外物,使外物呈现一种错误的面目。

这也只是片面的真理。

情感本身自有它的真实性,事物隔着情感的屏障去窥透,自另现一种面目。

诗的存在就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如依罗斯金说,诗的真理必须同时是科学的真理。

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依我们看,抽象地定衡诗的标准总不免有武断的毛病。

“同物之境”和“超物之境”各有胜境,不宜以一概论优劣。

比如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超物之境”,“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则为“同物之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

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或者说,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

中国诗性文化大致呈现三种面孔。

一是“知识”面孔,如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之名”,如现代语文教育经常提到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素养”,这是诗性文化传统具有实用性之表现。

二是“审美”面孔,受西方文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影响,这也是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即古诗有审美功能,可以愉悦心灵。

三是“伦理”面孔,它的大背景是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前两张面孔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惟独这副“伦理”面孔,由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给人带来愉快的享受,甚至本身还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正在陷入深深的遗忘中。

以至于人们经常会想:读不读唐诗与宋词,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与希腊文化模式相对,中国文化模式可称为“非主体化”与“非对象化”。

希腊模式的要义有二:一是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二是字宙裂变为主体与客体两部分。

那种冷酷地压抑感性以及冷酷地征服自然的西方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来的。

中国模式不同,它一方面尽力消解生命内逐渐展开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又通过限制主体的欲望以尽可能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

希腊模式是理性文化的代表,它完全背离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智慧。

中国模式是诗性文化的典范,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原始的诗性智慧系统。

以后的中国文化,尽管层次繁多、旁逸斜出,但都以诗性智慧为根底。

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从“诗性智慧”中转换生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诗性文化当然不是只有审美意义,它本身也曾是我们民族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诗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在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

近10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2)

近10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2)

近10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2)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张洁访谈录荒林荒林早在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名单上就有你的名字,当时你已是被提名的中国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了啊,那一年你和巴金并列为中国的两位候选作家。

……你不关心你的小说在国外的传播吗?我觉得如果《无字》有英译本,会使国外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也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冲突与对话。

张洁对于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问题,应该这样看:这就像一场婚礼,即便你穿上了新娘礼服,甚至得到了神父的祝福,但只要没有带上那枚婚戒,没有得到那枚婚戒的确认,你都不能说新娘就是你。

而且这有什么可炫耀的?炫耀你没有得到那枚婚戒的确认,最终新娘不是你?至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只能随缘。

我提请你注意这个现状:世界已经大变,E时代来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信息过不了几秒钟就会被另一个信息掩盖,封闭在这样一个速度极快的振荡、摇滚器中,读者再没有可能对文化、艺术细细品味,只能服用文化快餐,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如此。

说到出版业,就连欧洲那些以文学品位自居的出版社也不再耻于谈钱,纯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十三个国家翻译出版《沉重的翅膀》的盛况不会再现,我也不明白西方读者那时为什么对它如此青睐。

不论对文学还是对作家来说,当然是读者越多越好,但文学将越来越成为小众的事,用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来比喻最为贴切。

……张洁说句老实话,《沉重的翅膀》的社会意义高于文学意义。

我从不认为我写的每个字都是好东西。

得奖的几个短篇,我都不好意思再提,将来肯定不会收入自选集。

荒林就算《沉重的翅膀》社会意义高于文学意义,但如果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说,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虽然现在也讲究纯文学的批评,文学写作水平怎样,技巧怎样,但也有一种文化学的批评,强调这个作品记录了这个时代哪些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可能别的东西都没有保存下来,它很重要。

2025届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模拟考试卷(二)附答案解析

2025届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模拟考试卷(二)附答案解析

2025届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模拟考试卷(二)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材料一①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

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

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间——传统村庄。

②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

这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

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的村庄正在解体。

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写“村庄”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村、梁鸿的梁庄等。

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有的甚至直接将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

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③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

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

鲁迅所说的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诸如“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

而其时的贵州、榆关、湘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恋、想象和与他们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

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臆”。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H级检测题(三)(解析版)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H级检测题(三)(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H级检测题(三)(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中,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从环境差异的角度,解释了文明在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过程,而其中“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早期的关键。

大规模种植,令支持社会发展的“粮食中心”得以诞生;而人类对某些特定味道的追求,最终产生蝴蝶效应,成为人类文明重大转折的起点。

从“人猿相揖别”开始,植物的角色就已经举足轻重。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在《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中描述了红毛猩猩的习性,用以解释人类的祖先当年为什么选择直立行走:“更多时候,它们会用上肢抓住头顶的枝条,下肢在树干上,方便快速采摘那些‘手臂’可以触及的成熟果实。

”部分人类祖先通过“解放双手”,发现了一个更高效率地获得食物能量的途径。

猿猴类动物以素食为主,主要从树叶中吸取热量,可谓事倍功半。

而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可以摘取果实,在其“菜谱”中增加能量更高的“菜式”。

高能量食物为人类祖先带来两大好处:第一,获得更多支持大脑发育的营养,从而提升种群的智力,驱动其日后进化成人类;第二,减少摄入食物的时长,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繁衍、养育后代、抢夺地盘等,提升种群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除了带来高能量食物的种种好处外,直立行走还促成了人类祖先掌握更多的衍生技能。

尤其重要的是奔跑和投掷,这些技能使人类祖先找到了狩猎动物的方式,增加了食物源和营养源。

狩猎动物又成为驯化动物的前提,为人类实现大规模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上述一切影响人类种群命运的变化,只不过起源于“摘果实”这个如今看来轻而易举的动作。

继直立行走和狩猎之后,人类收集食物的方式日渐先进。

他们学会了用火,通过加热食物来消灭食物中的细菌,降低进食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他们发展出农业,通过种植、养殖来实现稳定的粮食供应……于是,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

2024年福州市高三语文4月模拟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福州市高三语文4月模拟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福州市高三语文4月模拟质检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生态位”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个生态学术语,其意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上的位置以及这个种群与自然及其他种群之间的功能和价值关系。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显然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但人类的生态位不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某一固定区域,而是指人类的活动有其特定的边界并受特定规则的约束人类的生态位责任包括补偿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

德国学者约纳斯将责任区分为追溯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

这为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提供了有益启迪。

追溯性责任也就是补偿性责任,它要求人类必须对人类活动已经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负责,竭尽全力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而前瞻性责任则是指人类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政治决策、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从而择优弃劣而行。

无论是履行补偿性责任还是前瞻性责任,都要求人类通过生态环境立法、政府的制度设计、公民的生态道德践行乃至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弥补、修复我们已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有效预防人类对生命共同体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

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因为这是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实践。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人类既可以享有、又可以放弃的权利,而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履行这一责任包含着“肯定性”与“否定性”两方面的现实要求。

就肯定性要求而言,就是人类要将符合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要求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等运用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从否定性要求看,就是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其他物种的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和发展,彻底摒弃那些非绿色、非生态与反绿色、反生态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方式的绿色化变革,从源头上防范生态环境危机的再次发生,以造福生命共同体。

2024年南通市高三语文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南通市高三语文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南通市高三语文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向研究院的学位论文委员会提交了本书的选题。

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对我说,这个题目还需要慎重考虑。

不过,最终我的选题获得了他们的批准。

我对委员会主席悉尼·阿尔斯托姆以及另外三位享有声誉的学者永远心存感激,尽管当初他们并不看好我的选题。

这本不循陈规的论著,连我自己都感到诧异,在以后的四十年中竟然一再印行,既有美国的,也有外国的,其中就有这一新的汉语译本。

在此,我要感谢侯文蕙教授,感谢她熟练而精美的译文。

正是她,首先将我的名字和著作,实际上是整个环境史学科,呈现在中国的读者面前。

这本论著是第一部关于生态科学的通史,着重探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着研究历史的全新视角。

与其说它是对生态学逐渐产生过程所做的细致分析,毋宁说它是对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文化根源进行了探索。

这种探索的深层,无疑是关于科学在现代思想中的地位问题,是科学向真理和权威发出诉求的合理性的问题。

几百年来,自克里斯多夫·哥伦布和尼可拉斯·哥白尼的时代起,科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革新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条上升的途径似乎已到了尽头。

在大学里,尤其是在人文学科中,对科学的批评在不断增长。

甚至在美国政治中,左右两派的人都开始攻击科学界,将其看作邪恶、异化,甚至是危害健康的根源。

美国文化战争的所有瞄准器都将科学当成了靶子。

生态学与进化论一起,在保守派的圈内变得声名狼藉;而在其对立的激进派中,科学则被看作一个帝国的、非正义的、大政府的和西方霸权的有力工具。

作为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同路人,我承认的确有反对科学的理由,是它,给我们带来了凝固汽油弹、原子射线和大量的失业工人;但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某些最有学识和影响的,对暴力、偏见、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及环境破坏的批评者,正是科学家。

【规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八次周考试题

【规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八次周考试题

【关键字】规模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八次周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影视的困惑与超越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处境呈现出急剧恶化的态势。

生态、环境、自然,日益成为众多媒体经常使用的关键词。

生态保护事关宇宙万物的生死存亡,事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介宣传,让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可持续发展也才可能成为现实。

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光影媒质、数字技术和幻象特效等优势而成为塑造、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最为形象直观、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生态影视与一般商业性影视有所不同,它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自觉地追求社会效益。

生态电影的社会效益能否达成,关键在于影片的思想性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否实现完美结合。

目前,我国生态电影的题材已经涉及到了包括环境污染与治理、野生动植物的猎杀与保护以及反映人与自然共处共存的诸多方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处理生态题材的思路还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土地荒漠化、珍稀动物保护、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直接危害等比较显在的问题,比如《沙与海》《可可西里》《大气层消失》《天狗》等影片。

对于生态与环境恶化而带来的诸如气候变异、物种变异、疾病变异或者我们刚刚面对的地震、海啸带来的核泄漏等灾难深层次的思考,则往往很少涉及。

对于生态影视来说,由于受“生态”二字的约束,题材本身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关注“生态”,不能简单地将生态等同于环境,也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珍稀动物灭绝。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掘题材深层的生态内涵,要善于从新的视角来解读常见的题材。

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影片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反映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性的《完美风暴》,反映未来生物变异的《哥斯拉》,反映克隆人悲剧的《逃出克隆岛》,反映新生疑难疾病与疫情的《永不妥协》,反映人与动物自私、无私等复杂关系的《南极大冒险》等等。

2024-2025学年清远市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清远市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清远市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调研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984年,美国科研人员成功制造了一种能在太空中使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燃料主要是字航员的尿液等排泄物,不过,其放电率极低。

近几年,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利用微生物发电的技术出现了更大的突破。

(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一类叫作跑外产电菌的微生物、在和极侧,胞外产电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细胞外电子,人为通过导践构建外电路,实现对这些电子的利用:在阻极侧,空气中的氧气接受电子发生氧还原反应生成水。

目前,具有产电优势的胞外产电菌,包括硫还原地杆菌和希瓦氏菌。

在电极材料方面。

碳材料由于筛单易得成本低,以及生物相容性好而得到户泛使用。

然而,单一的碳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表现一般。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修饰方法,科研人员对碳材料电极进行改性,进一步择高了与胞外产也菌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极上胞外产电菌的负载量,提高产电性能,设计三维结构电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生物燃料电池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最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其应用于空间站的宇航员日常生活,到现在美国海军计划将其应用于半潜式无人潜航器等新型水下装寄,可谓上天下海,尽显其能。

近年来,由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受到商业资本青睐,走向民用领战,日前、一些公司,比如美国泥瓦特和荷兰植物电出售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品,可以为移动电话等小型电子设备充电。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

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

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

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

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

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

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

长篇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

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

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

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

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

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答案_生态文学之思李炳银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答案_生态文学之思李炳银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答案生态文学之思李炳银编者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学校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技巧,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中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学各年级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Download tips:Provide you with modern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modern reading skills, including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all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生态文学之思阅答案,生态文学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人们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探析似乎还并没有充分穷尽。

下面跟随一起看看关于生态文学之思的阅读理解。

生态文学之思李炳银①在西方,有“大地美学”“大地诗学”的概念。

这些概念的核心,似乎也是在认识感受大地的过程中寻找人类美好的生存状态和方式。

这些观念和思想,也是在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中追求和美和谐,使之具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理想情形。

卞之琳的《断章》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种人和风景两相呼应的效果情形,就应当是人和大自然的相处关系。

②人类在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应当是简单的占有和享受,而应当是自觉地融入和共生发展。

大自然的美学表现和内涵,虽然说是人类赋予的对象,但是,设若没有了大自然的美的存在,人类何以凭空造景?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生态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乡愁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态乡愁发生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表现为在生态文明实践中迸发了一系列价值冲突的问题,人们开始怀念问题出现之前的和谐的自然状态。

冲突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产生冲突,二是本土伦理与外来伦理的冲突。

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产生冲突。

传统伦理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文化资源。

《周易》则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发轫之作,比如“天人合一”的体
系。

现代伦理是指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过渡中所形成的价值理论,它把人的主体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与自然相处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

它突出表现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切以人
的利益为重心。

利益成为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它强调生态道德原则的价值必须以其客
观效果看是增进还是减少人的利益为衡量标准。

其次,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本土伦理与外来伦理产生冲突。

本土伦理植根于中华文明五千年
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道德领域历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深厚价值底蕴的道德规范体系与价
值观念,它的核心观点为:以天道自然为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并结合人生的主动性,使
传统的“道德决定论”由静态的单一结构,发展成为一个动态变异系统,从而使对天道自然的理解循着“天地经纬、人生时运”之线而展开,并由此直契天人秩序之美,最终达到一种对天人和合的体认和觉解。

外来伦理即西方伦理,它自古希腊发轫以降,遵循着理性的经纬之线逐渐展开,随着近代主客二分的形成,它以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前进的动力,注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最终达到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的体贴。

在生态文明进程中,本土伦理与外来伦理的碰撞突出表现在身份认同上。

本土伦理一直强调人是大自然
的一部分,人道本于天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是小我,自然是大我,人的身份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外来伦理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大自然的存在与否以人的存在为前提。

这就会使人这一道德主体在进行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道德选择时无法辨清其本来面
目,造成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危机,无法为生命找到安放尊严的情境。

(选自《生态乡愁:一个现代性的伦理问题》,有删减)
8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实践中迸发出一系列价值冲突的问题,是因为人们开始怀念和谐的自然状态。

B.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产生冲突的关键在于后者将利益与人的主体地位凌驾于自然之上。

C.传统伦理的局限在于不重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忽视个人价值、权利、尊严。

D.“天地经纬、人生时运”体现了以天道自然为基础的观点,与外来伦理相互对立,格格
不入。

8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形式,阐释了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本土伦理与外来伦理的冲突,论
述清晰、层次分明。

B.文章运用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使读者清楚了解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态文明实践中
迸发价值冲突的原因。

C.文章第一段概括指出生态乡愁发生的背景、表现及其根源,引出下文对冲突原因的层层
递进的论述。

D.文章第二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出冲突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价值理念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8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中出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可见在当时伦理观念中人们已十分重视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B.对物质利益的过分关注与追求,把利益作为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必然导致不和谐
的自然状态。

C.如果杜绝西方外来伦理,就不会造成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危机,就可以为生命找到安放尊
严的地方。

D.本土伦理认为如果始终遵循人是小我,自然是大我,人的身份就是大自然的一员,就不
会出现自然环境遭破坏的现象。

【答案】
85. B
86. C
87. C
【解析】
8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A项,因果倒置,应该是由于文明实践中迸发出一系列价值冲突的问题,人们开始怀
念和谐的自然状态。

C项,“传统伦理的局限在于不重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忽
视个人价值、权利、尊严”说法无中生有,文中并无依据。

D项,文章并没有说“‘天地经纬、人生时运’的本土理论与外来伦理相互对立,格格不入”。

故选B。

8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层层递进的论述”错,文章中是并列关系。

故选C。

8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项,“如果……就”说法绝对,杜绝西方外来伦理,也许还有别的因素导致其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危机
等问题。

故选C。

【点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
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