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教案标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并运用相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概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
2. 难点:运用相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3)相关例题讲解与练习。
2. 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3)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性质。
3. 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和提高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拓展思维能力。
5. 总结:总结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工具:1. 教学PPT;2. 相关教学实例;3. 黑板和粉笔。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在几何学中,判定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将介绍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 定理一: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
证明:设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直线m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
不妨设直线m与直线l相交于点A,过点A作平面α的一条平行直线n。
则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直线m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因此直线l与直线m平行,即得证。
2. 定理二: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平行线的垂线平行。
证明:设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直线m与平面α内一条平行线的垂线平行。
不妨设直线m与直线l相交于点A,过点A作平面α的一条平行线n。
则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直线m与平面α内一条平行线的垂线平行,因此直线l与直线m平行,即得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内平行线的垂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题,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引导学生理解定理的含义和应用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多个例题加深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4. 总结: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总结,强调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几何学中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这一定理对学生的几何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教案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直观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形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直观形象。
3.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判定方法。
巩固练习:2.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几何证明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表述。
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让学生理解定理的含义。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证明方法。
3. 通过图形示例,让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巩固练习:1. 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其他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其他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如证明定理、求解几何问题等。
巩固练习:第四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训练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与其他几何定理的关联。
教学步骤:1. 给出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2.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利用几何模型和动画,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
3. 设计典型例题,培养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让学生明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3. 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讲解定理的证明过程。
4. 利用几何模型和动画,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过程,加深学生理解。
5. 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后续的章节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掌握情况。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讲解进行调整,使之更易于学生理解。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 对于理解较深刻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表述及证明。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黑板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墙角、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探究与讲解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规律,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证明过程。
4.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4.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及运用能力。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练习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重点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介绍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
7.2 拓展方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或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7.3 拓展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范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1一、教学目标1.借助对图片、实例的观察,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并能正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
2.教学难点:操作确认并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初步运用。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2.学生自备:三角形纸片、铁丝(代表直线)、纸板(代表平面)、三角板四、教学过程设计1.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建构(1)创设情境①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高楼的侧棱与地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②请把自己的数学书打开直立在桌面上,观察书脊与桌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③请将①中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2)观察归纳①思考: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②多媒体演示:旗杆与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置变化。
③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叫做垂足。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3)辨析(完成下列练习):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
②若a⊥α,bα,则a⊥b。
在创设情境中,学生练习本上画图,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如不直观、不标字母等加以强调,并指出这就叫直线与平面垂直,引出课题。
在多媒体演示时,先展示动画1使学生感受到旗杆AB所在直线与过点B的直线都垂直。
再展示动画2使学生明确旗杆AB所在直线与地面内任意一条不过点B 的直线B1C1也垂直,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优秀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定理进行空间平行关系的判定。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动手实践、逻辑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间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对判定定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模型(如门、书本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二)新课展开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通过实物模型(如门、书本等)展示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
(2)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如,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
3. 判定定理的证明(1)引导学生根据判定定理的条件,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2)通过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4. 判定定理的应用(1)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空间平行关系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1.2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1.3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2. 给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解释其含义。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引导学生运用定义进行判断。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
通过实例判断练习,检查学生能否运用定义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学生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2.2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的证明。
2.3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2. 给出判定定理,解释其含义。
3. 进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解释证明过程。
4.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
通过实例判断练习,检查学生能否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际问题,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解题过程。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解答。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理解。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能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8.5.2直线与平面平行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教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5.2直线与平面平行第二课时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空间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能应用这个定理解决问题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3.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 空间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难点 应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情境引入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答: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问题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答:问题3:什么条件下,平面α内的直线与直线a 平行呢?引出下面问题:已知://, , a a b αβαβ⊂=,求证://a b 证明:∵b αβ=∴b α⊂又//a α∴a 与b 无公共点又 , a b ββ⊂⊂∴//a b2、探索新知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符号表述:a ∥α,a ⊂β,α∩β=b ⇒a ∥b简记: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注意:①定理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②简记: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③定理的作用:判断直线与直线平行的重要依据④定理的关键:寻找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例1】如右图的一块木料中,棱BC 平行面A'C'(1)要经过面A'C'内的一点P 和棱BC 将木料锯开,在木料表面应该怎样画线?(2)所画的线与平面AC 是什么位置关系?解:(1)如右图,在平面A'C 内,过点P 作直线EF ,使EF//B'C',并分别交棱A'B'、D'C' 于点E 、F.连接BE 、CF,则EF 、BE 、 CF 就是应画的线(2) ∵BC ∥平面A'C',平面BC'平面A'C'=B'C'∴BC//B'C'由(1)知EF//B'C'∴EF//BC ,而BC ⊂平面AC ,EF ⊄平面AC∴EF//平面AC显然,BE 、CF 都与平面AC 相交【例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与BD 交于点O ,M 是PC 的中点,在DM 上取一点G ,过G 和AP 作平面交平面BDM 于GH ,求证:AP ∥GH .证明:连接MO∵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AC 的中点又∵M 是PC 的中点∴AP ∥OM又∵AP ⊄平面BDMOM ⊂平面BDM∴AP ∥平面BDM又∵AP ⊂平面APGH ,平面APGH ∩平面BDM =GH∴AP ∥GH【例3】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点,E F 分别是棱11,CC BB 上的点,点M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22EC FB ==.若//MB 平面,AEF MB ⊂,试判断点M 的位置解:M 是AC 的中点因为//MB 平面,AEF MB ⊂平面FBMN平面FBMN ⋂平面AEF FN =所以//MB FN所以四边形BFNM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MN BF ==而//,22EC FB EC FB == 所以1//,12MN EC MN EC == 故MN 是ACE 的中位线所以M 是AC 的中点时,//MB 平面AEF方法规律: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经常交替使用,也就是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再通过线面平行得线线平行.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解题的具体步骤:(1)确定(或寻找)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2)确定(或寻找)过这条直线且与这个平行平面相交的平面(3)确定交线(4)由性质定理得出线线平行的结论四、课堂练习P 138 练习1、如图,在五面体EF ABCD 中,已知四边形ABCD 为梯形,AD ∥BC ,求证:AD ∥EF证明 ∵AD ∥BC ,AD ⊄平面BCEF ,BC ⊂平面BCEF∴AD ∥平面BCEF∵AD ⊂平面ADEF ,平面ADEF ∩平面BCEF =EF∴AD ∥EF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C ,C 1D 1的中点.求证:EF ∥平面BDD 1B 1证明:取D 1B 1的中点O ,连接OF ,OB (图略)∵F 为C 1D 1的中点∴OF ∥B 1C 1且OF =12B 1C 1 又BE ∥B 1C 1,BE =12B 1C 1 ∴OF ∥BE 且OF =BE∴四边形OFEB是平行四边形,∴EF∥BO∵EF⊄平面BDD1B1,BO⊂平面BDD1B1∴EF∥平面BDD1B1五、课堂小结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2、证明线与线、线与面的平行关系的一般规律是:“见了已知想性质,见了求证想判定”,也就是说“发现已知,转化结论,沟通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这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而作辅助线和辅助面往往是沟通已知和未知的有效手段六、课后作业习题8.5 7、8七、课后反思。
人教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 通过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4.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及步骤5.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及步骤。
2.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利用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直线与平面平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含义。
3. 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讲解判定定理和判定条件。
4. 通过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5. 运用判定方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7. 总结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强调判定条件的运用。
8.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 课堂反馈:听取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4. 直线与平面平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通过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工具,直观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判定定理。
3.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通过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进行展示。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在几何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和判定方法的掌握。
2. 注重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3. 结合小组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掌握情况,针对普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信心。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利用逻辑推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2.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准备:学生尺子、三角板、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直线、平面和平行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 探究新知:(1)教师展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3. 巩固新知:(1)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2)学生互相讨论,教师点评答案。
4. 拓展与应用:(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辅导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思考实际问题,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证明和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在拓展与应用环节,部分学生对新问题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知识目标:1. 掌握什么是平面与平面平行。
2. 掌握什么是直线与平面平行。
3. 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
能力目标:1. 能够用图形、文字等方式阐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特点。
3. 能够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教具准备:1. 教材2. 黑板、彩色粉笔3. 直线、平面的模型4. 绘图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谈论题:在建筑或城市规划中,我们经常要涉及平行的概念,那么平行是什么呢?2. 学生说出什么是平行,并用黑板上的直线示意图解释一下。
二、展示(10分钟)1. 展示一个平面模型,用黑板绘制一条线段,并让学生探究直线在平面中的位置。
2. 展示两个平面模型,让学生发现直线在两个平面中的位置,引导他们认识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3. 采用示意图解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包括定义、性质等。
四、巩固(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并与同桌进行自我评估。
2. 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与直线与平面平行相关的实际问题。
3.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实例,让学生跟随教师,掌握解题方法。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出示相关作业,并让学生在下课前完成。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按时上交。
教学总结:1. 总结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 强调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3. 激发学生对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过程;(3)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2)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表述;(3)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4)判定定理的应用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3)判定定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其证明过程;(2)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判定定理的应用;(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新课讲解: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阐述判定定理的表述及其证明过程;(3)案例分析:分析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4)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2)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判定定理的应用能力;(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教材;(2)多媒体课件;(3)练习题;(4)生活中的实例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及判定定理的表述;(2)第二课时: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及应用举例。
九、课后作业:(1)复习课堂内容,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及判定定理;(2)完成练习题,提高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应用教案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判定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内涵。
2. 利用几何模型,直观展示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3. 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关系。
2. 新课讲解:介绍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结合几何模型展示,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推导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判定定理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拓展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评估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和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道拓展题,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九、课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例如:“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是相交的,那么它们是否可能是平行的呢?”2.讲解(20分钟)(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交点,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就是平行的。
(2)判定方法:①法向量法:如果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该平面是相交于一个点或者互相重合,因此不可能是平行的。
反之,则它们是平行的。
②截距法:如果一条直线在该平面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这条直线和该平面相交,因此不可能是平行的。
反之,则它们是平行的。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相关练习,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书面测试法: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试题,以考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后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
通过引入问题、讲解定理、演示实例和练习等环节,使得本节课具有很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在评估环节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考查,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章节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概念,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直观含义。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复习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实例解析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学活动:1. 复习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2. 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3. 通过实例解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特征章节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表述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图形进行说明。
教学活动:2. 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3. 通过例题演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章节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运用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断与证明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分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章节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综合训练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复杂问题解析2. 综合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与证明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教学活动:1. 提供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复杂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2.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判定定理进行判断与证明章节五: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复习与总结教学目标:使学生巩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复习2. 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总结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与总结。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_教案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识,通过探索得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灵活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2)让学生了解空间与平面互相转换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2.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及灵活应用。
三、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1、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室,教学课件;2、教具准备:直线2条、平面、长方体模型各一个。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境.师: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生: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相交;直线和平面平行.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怎样?生: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二)提出问题.师:可不可以用这个方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三)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发现定理.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不仅可以根据定义,还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先来观察(动手操作):【实例1】门框的对边是平行的,如图1,a ∥b ,当门扇绕着一边b 转动时,另一边a 始终与b 所在的门框平面没有公共点,此时门扇转动的一边与门框所在的平面给人以平行的印象。
【实例2】如图2,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硬皮封面,封面边缘AB 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模型演示)图1图2——启发学生观察,积极进行思考,探索、总结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生:不会有公共点,即AB 平行于桌面所在的平面. 探究: 平面外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直线.(1)这两条直线共面吗?(2)直线与平面相交吗?生:直线与直线共面,直线与平面不可能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教案标题: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直线与平面平行相关的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例如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平面是由无数个直线连成的。
知识讲解:2. 介绍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垂直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相交,我们就说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3. 解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a. 方法一:如果直线上的两个点分别在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直线上,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b. 方法二:如果直线与平面上的一条平行直线垂直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c. 方法三:如果直线与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示例练习:4. 给学生提供一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示例练习,让他们运用判定方法来判断是否平行,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拓展应用:5.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直线与平面平行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一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另一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相交,求证这两条直线平行。
总结回顾:6. 总结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并让学生归纳记录在笔记中。
7.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教学资源:- 直线与平面的示意图- 直尺、铅笔等绘图工具- 相关练习题和解答教学评估:- 在示例练习环节,观察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方法的应用情况。
- 在拓展应用环节,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和应用,例如平行线的性质、平面的投影等。
-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的认识方法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画法并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判定定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能亲自给出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定理.
②掌握由“线线平行”证得“线面平行”数学证明思想.进一步认识降维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类比、转化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②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
教学难点:判定定理的应用及立体几何空间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
五、教学用具
彩色粉笔、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问题 1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这个空间有无数直线和平面,例如我们头顶上的日光灯,灯管和天花板以及连接他们的线段,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直线和平面的哪几种位置关系呢?
(意图:定理教学属数学中的原理教学,借助教师现有的日光灯引导学生复习直线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回忆与原理相关的旧知识,为学生同化新原理作铺垫.)
问题 2 灯管和天花板的位置关系给我们的印象是——“互相平行”的,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实例.
(意图:用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知直线与平面平行 .)
通过提问指出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平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仅凭“看”,而要找到一个可行的判断方法并上升为定理作为判断的依据.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
(二)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
2.2.1 分析实例,寻找判断方法
问题 3 我们再来研究在黑暗中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日关灯(如图 1),用以前所学知识你们能判定直线 A1B1与天花板平行吗?
(意图:认知结构学指出,学生开始学习数学原理的最好方法是从具体形式中构造出表示形式.从具体的日光灯引出问题,但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法解决问题,引发探索判定定理的需要.)
问题 4 (再请问一位同学)若你是日光灯设计者,怎样设计才能使日光灯A1B1所在直线与地面所在平面平行?
(意图:将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思考,通过一系列对话交流让学生自主发现、构建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指出当11BB AA =时,灯管就与天花板平行了,老师引导学生指出
当11BB AA =时,有AB B A //11,
当11BB AA ≠时,找不到一条直线与11B A 平行.
则日关灯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灯管平行,此时灯管就和天花板平行了.
2.2.2 归纳提炼,猜想
问题 7 根据对以实例的分析,你们能大胆猜想出一个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吗? (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讨论交流,使其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命题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和正确的定理构成.)
生:就是在平面内能够找到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那条直线(球架横梁,灯管)平行,A B
A 1
B 1
l
就能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了.
师:甚好!(故意不加纠正)这个判定线面平行的猜想正确吗?我们一块儿动手验证一下,请同学们自己拿出一本书,将这本书平放在桌面上,当书页翻动时,书页边缘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有何位置关系呢?
书页旋转时,是平行的,但当书页关上时,书页边缘所在直线在书内去了,不是平行 ! 强调一条直线在平面内,一条直线在平面外!
2. 2. 3 表述定理
问题 8 根据以上讨论,你们能完整的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吗?
(意图:用科学的语言表述猜想的结论,自主构建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生:平面内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直线平行,那么平面外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平行! 师:你们真了不起!已经自己找到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为了陈述更规范、精确,我们将表达方式稍加整理,得到:
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图象表示: 符号表示:
作用:判定或证明线面平行.
关键:在平面内找(或作)出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直线平行.
简述为:线线平行 ⇒ 线面平行.
思想:降维思想.
(1)化线面平行为线线平行(2)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
(三)例题讲解
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说明理由:
(1)一直线上有二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
(2)一条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
(意图:设计这组问题目的是强调定理中三个条件的重要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利用手上的工具去验证而不是靠空想.)
αa
b
ααα////a b a b a ⇒⎪⎭⎪⎬⎫⊂⊄
例2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BCD .
A
B D
C
(意图:通过例题及变式,使学生能以一类操作行为对一类刺激情境作出反应,习得判定定理:“若…则…”这一正向产生式,理解定理本质,训练规范的证明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变式:若将条件改为面AE=面AF ,又怎样证明EF 与平面BCD 平行?
总结:运用定理的关键找平行线;找平行线又经常会用到三角形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公理.
(设计意图:设计变式训练,目的是通过问题探究、讨论,思辨,及时巩固定理,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四)练习
如图,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则
(1)与直线AB 平行的平面是:
平面A1C1 和 平面 DC1
(2)与直线AD 平行的平面是:
平面BC1 和 平面A1C1
(3)与直线AA1 平行的平面是:
平面BC1 和 平面 DC1
(意图:加深学生对定理本质的理解.)
(五)归纳提升
先由学生口头总结,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1)请归纳一下获得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基本过程,运用了什么思想?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3)解题方法,定理运用的关键是找(作)面内的线与面外的线平行,途径有:取中点利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等.
(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的学习习惯,体验像科学家那样发现和构建定理的探索方法,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学生发言,互相补充,教师点评,归纳出“观察 一猜想 一验证”自主发现和构建定理的方法,给出框图(投影展示).同时,说明本课蕴含着转化、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六)作业及拓展
E F
(1)课本P63 3.
(2)回忆今天的探究思想,并运用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去探究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意图:激发学生思维,体会数学源于实际,运用于实际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八教学反思
本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是学生学习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开始学习立几演泽推理论述的思维方式方法,因此本节课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感悟,如灯管等熟知的生活背景让学生直观在先,感知在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发现和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从本质上理解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问题解决为教育价值取向,发展合情推理、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以达“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教学的本质是思维对话,即师生对话(引导)、生生对话(讨论)、生本对话(自学).
九板书设计
2.4.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一怎样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定理的应用三课堂小结
1、定义
2、判定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