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创新的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独立探索创新的能力

单位:农一师第四中学

撰稿人:王英

专业职务:小教一级属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撰写日期:2006 年10 月28 日联系电话:2811986 论文题目:培养孩子独立探索创新的能力总论点:在新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独立探索创新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创新,在探索中获取新知,能力得到提高分论点:

一、在游戏中创新

二、让孩子们做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路人

四、教师对创新要有正确的认识

培养孩子独立探索创新的能力

有一次我在一杂志上看到一则小故事,感触颇深,并且受益非浅。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使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果然这只幼蝶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过了没多久,这只幼蝶竟死掉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在锻炼自已,让自已更加完善,让自已更加结实,翅膀变得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已得以生存和飞翔。可是恰恰是“好

心”害死了这只本来可自由飞翔的蝴蝶。

这则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数学教学。经常听到有老师议论:为什么学生上

学时间越长,而解题的思维越死板呢?看了上面的故事自然也就明白了许多。现在有许多的老师也经常犯同样的“好心”错误,我自已也曾经有过。老师们忽视了孩

子们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探索事物过程中与困难、挫折进行拼搏,是在解决矛盾中得到真知,像幼蝶一样也是在锻炼自已,完善自己,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但是我们老师在各种活动和课堂教学中,总是急于宣布问题的结论,或者提供标准答案,或代替包办,为孩子们“扫除学习障碍”,表面上看是出于“好心”。殊不知,在剪断学生束缚的同时,跟故事中的幼蝶一样,孩子们的创造天性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也被扼杀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们怎能具有不断探索以及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的能力呢?更说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了。

以下是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体会。

一、在游戏中创新。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几棵树” 时,设计了一个“蚂蚁搬家”的游戏,在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中巩固了知识。又如,在教学“买铅笔”这一内容时,布置了一个文具店的情景,老师和同学都带上动物头饰,老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做买铅笔的游戏。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总题,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鼓励孩子们参于现实、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意识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采用“考考你”的形式来展开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互

动。我出的数学问题都是孩子们经常遇到的生活中的问题,如“在你的房

间里有没有形体像长方体的物体呢?” “树上停有13 只小鸟,一会儿飞走了一些,这时只有6 只小鸟停在树上,飞走了几只?” ,此时,孩子们非常活跃,不但想出各种回答,还出题考老师和同学,“老师,你知道什么球不能踢吗?”“树

上有15 只小鸟,猎人打死了一只,这时还有几只?” “老师,二万加四万等多少?”……当我听到这天真的话语,心里真高兴!

二、让孩子们做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是学生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计算16-9 时,我让孩子们自已摆一摆小棒,动脑筋想一想,想出的方法跟小组同学说一说,看谁想出的方法巧妙,独特。结果有的学生用“破十法” ,有的学生用“连加法” ,有的学生用“想加法算减法” ,还有的学生用了很特别的方法。我觉得只要孩子们说出了自已的思维过程,就应该鼓励和表扬,不管方法是否简便,这其实是对孩子们勇于创新大胆发言的肯定。培养创新精神和自信心比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我们对孩子们探求的奇异现象可能知道的太少,我们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的学习,并把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想学”。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数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一校长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这就重视了让学生亲历的无限意义。就拿课堂上有的学生喜欢“插嘴”来说,有的老师严厉制止,而我却认为其实老师们不要怕学生说,他在“插嘴”说明他的思维是跟着你老师在走,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他正确的“插嘴”。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过程,只有当学生真正打破了束缚其思维和发展的枷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够放飞自己、自主学习,否则就会一切接受老师的灌输,机械地学习,效果必然不佳,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被抑制, 更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路人。

通过以往的教学活动我清楚的认识到,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超越原来状态和水平的过程。要想孩子们不断创新,老师自已就应先创新。我觉得教师的作用定位在,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引路人,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学习。老师应给孩子们提供探索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老师就得想办法为孩子们创设情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能创新的平台。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支点,那么她就会发挥它惊人的力量,这个支点就是能创新的平台。

在教学《乘车》一课时,我就在教室里设计了一个孩子们乘车的情境,讲台就是公交车,老师是驾驶员,让孩子们现场体验了一次上车、下车的场景,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要学的知识,而且孩子们非常高兴。孩子们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分析并解决了问题,从而体悟到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突破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不觉得数

学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数学有着无穷的乐趣。

四、我认为老师还要对创新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索创新时要把握好一个度。有的老师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我不能苟同,创新与创造是不能划等号的,创新的“新”其定位不是说世界上没有的,什么事都追求创新,“奇过则凡”。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有创意, 不是这样的,有创意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爱问个“为什么”?并且他们对自己都很有信心,如果你问一个有创意的孩子,敢不敢一个人去公园玩,他会回答说:“可以啊!如果你让我试一试的话。”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得老师和家长们为其提供一个平台得以发挥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