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
学进度表
课程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制度、重要人物和事件,学生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发展轨迹。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 重点内容: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良渚文化的发现
-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重要特点,认识黄河流域的贡献
第二课:夏朝和商朝
- 重点内容: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盛
-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认识商朝的文化和技术发展
第三课: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 重点内容:西周的衰落、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的转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侯国的兴衰
第四课:秦朝和汉朝之前
- 重点内容: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改革
-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认识秦始皇的功绩和其影响
第五课:汉朝和三国时期
- 重点内容:西汉和东汉的兴衰、三国时期的战乱
- 教学目标:了解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认识三国时期的政治混乱和文化交流
教学进度表
课程计划的教学进度如下:
注意:教学进度表只是一个参考,具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参考,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20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任教班级:任课教师: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开展丰富的历史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研究。
以学生为主,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还不是很适应。
研究中国历史可能会陷入“盲目”状态。
虽然七年级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许多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总觉得历史研究较难,不能够建立知识体系,更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因此,需要教师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搜集课堂内外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技法点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有效途径。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研究统编七年级人教版《中国历史》上册教材。
材融紧扣时代及历史发展趋势,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新增许多有关家国情怀的元素,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历史上册包括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本单元的重点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和生活状况;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传说中XXX和XXX的发明;XXX的禅让;XXX治水。
本单元的难点是远古人类的生活特征;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作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华夏族的形成以及“炎黄子孙”的由来;“禅让”的含义及对禅让制的评价;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教案(实用14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教案(实用14篇)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思路]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了解相对较少,但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需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
教材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重要朝代的更替及政治制度的演变。
2.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3.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1.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总结。
2.如何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五、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和重要历史概念。
2.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二).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历史知识,确保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七、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优秀4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优秀4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为了加深您对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4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历史教学,七年级两个班有100多个学生,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
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整体上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
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历史下册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初一历史的教学任务,依照教科室的计划,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一、学情介绍:我本学期担任初一(9—1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402人。
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1、根据今年学校及教科室计划,认真构建“六步三式”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正是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六步三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期,要逐步的培养和完善这种模式,要求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多创新、多探究。
按照“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
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
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习频率。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育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一起看看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欢迎查阅!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觉地点和发觉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觉地点、体质特征、发觉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探讨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育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索“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育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喜欢,培育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觉、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觉,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觉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觉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
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的发觉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高校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探讨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预备]1老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核心知识点;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提高其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和社会的发展进程2. 第二单元:城市国家的诞生3.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4. 第四单元:古代东亚文化的交流5. 第五单元:古代非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6. 第六单元:古代美洲文化的繁荣与灭亡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周:第一单元《人类起源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一课时:人类起源- 第二课时:人类的社会生活- 第三课时:从社会到国家第二周:第二单元《城市国家的诞生》- 第一课时:河间地与夏- 第二课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商- 第三课时:黄河中游地区与周第三周:第三单元《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 第一课时:文明与帝国的兴起- 第二课时:古代东南亚的国家- 第三课时:中亚西亚的古代文明第四周:第四单元《古代东亚文化的交流》- 第一课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流- 第二课时:东亚与西亚、地中海文明的交流- 第三课时: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流第五周:第五单元《古代非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一课时: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二课时:埃及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课时:古代非洲东部和西部的文明第六周:第六单元《古代美洲文化的繁荣与灭亡》- 第一课时:美洲文化的起源- 第二课时:中美洲文明的繁荣与灭亡- 第三课时: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精选2篇(二)教学工作计划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时长:40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优秀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优秀3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篇一活动目的: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佛教和道教,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合作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兴趣。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学,从中去感受、体验劳动创造的艰辛和喜悦。
活动准备:1、教师从网上下载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用PowerPoint制成教学课件。
2、上网查阅资料,编写宗教与邪教的区别、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资料。
3、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组,要求每组同学根据对佛教和道教的不同理解,确定表现形式。
并收集有关宗教、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读物、图集、仿制品等。
4、教师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学生按要求制作道具,并准备所需的材料等。
5、教师查阅的主要参考书及网站:《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活动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积极准备。
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确定本组表现方式。
2、在课堂展示中,每组同学用不同形式表现佛教和道教,争取组内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由于时间关系,选择2—3组同学当堂展示,其余组的活动可留到每节课前3—5分钟完成。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从各组不同的表现方式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并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欣赏秦始皇陵兵马涌的图片、仿制品等。
5、学生自由表达看后自己最大的震撼。
6、动手做一做小陶俑。
活动过程:同学们确定的表现形式各具风格,有的从雕塑、壁画的艺术成就上来展示,有的通过介绍佛教道教名山,有的从佛教和道教不同的建筑风格来体现,还有……首先登台展示的这组同学阵容庞大,全组成员一起上台。
首先是一位同学把他们绘制的佛教传入中国路线图贴到黑板上,另一位同学介绍佛教诞生于古印度,阿育王时期向周围国家传播,西汉时从西域等地沿着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来到我国中原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二、课标解读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认识历史规律,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历史课程是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有助于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让学生能够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让学生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史实,了解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初步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史前时期通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夏商西周时期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秦汉时期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热门(优秀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人教版(热门(优秀5篇)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一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殷实和谐、公平质优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载体,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思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实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突破;以强化网上教研为契机,实现教研方式的优化和互补;以提高教研水平与实效为目标,实现自身与师生的共成长。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一)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意见,规范学科教学行为。
1、科学安排历史学科课程,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II与校本课程。
2、研究模块专题教学的特点,更新评价理念。
(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时要着眼于模块或专题的整体设计,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2)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
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常规,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3)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篇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2.学习和了解世界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提高学生综合认知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课程简介:历史学科简介、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2. 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国古代文明;3. 古代希腊和罗马:希腊城邦、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传承、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4.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十字军东征、黑死病;5.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欧洲的大航海、美洲的殖民、工业革命;6. 近代帝国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的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结束;7. 中国近代史:清末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9.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国共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2.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历史图片、音视频资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4. 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学步骤:1. 预习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课题的思考和讨论;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概念、知识和信息;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案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4. 学习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或研究任务,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科分析:历史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学习动力。
然而,从目前上课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底子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较多。
同时由于教材呈现方式的更新和教材体系的重组,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远远不够或欠佳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历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有限。
因此,与其他分科课程相比,这门课程面临着学科建设和教材呈现方式改造的双重压力。
四、教材特色:1、教材编写的思路: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导,以地理、历史学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
基本思路:生活是主题(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异同、生活的问题);时空是框架(时间、空间两个维度)。
2、教材内容表述的特色: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和基于问题的表述。
3、教材内容的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
(2)突出能力培养(课题活动、自我测评、综合探究)。
五、实施教学总体思路: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真正“主宰”课堂。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结合教材进行有机教学,活学活用,以发挥课堂最大效益。
人教版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二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教学措施:(一)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
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5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5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5篇新的学期就要到了,如果想要教好初一历史,那么作为老师的你就要写好教学计划了。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篇1)一、学期教学目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1、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仍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七年级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革命传播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责任感。
3、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内容:历史知识的知识点分散到每个历史现象;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中,特别是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事件的因果是教材的知识点。
本册分为四个单元,叙述我国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共有22课,前三单元各设一节活动课,第四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本书的内容除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外,其他部分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等均不做统一要求。
但它对引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却起着重要作用。
重点: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第二单元: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难点: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第二单元: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得知因学生对所学内容距今比较久远,比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普遍存有不重视历史课,认为它是副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清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七上历史教学计划2020
《七上历史教学计划2020》摘要: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2周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周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4 4周周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018--2019学年度(上)丁勇苇子峪中学 2018年9月10日初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狭窄,好奇心强;在小学接触的历史知识想对较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目的不明确,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初一历史的教学任务,依照教科室的计划,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一、学情介绍:
我本学期担任初一(9—1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402人。
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根据今年学校及教科室计划,认真构建“六步三式”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正是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六步三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期,要逐步的培养和完善这种模式,要求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多创新、多探究。
按照“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
“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多落点”强调教育要考虑到初一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
个性差异是表现在多方面,不仅有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的差异,还有很多学习上的差异,个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
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高标准”为学生确立的学习标准。
而且把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很快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初一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
2、精心设计习题,使习题从简单到复杂形成梯度,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实行课前一题的模式。
课前五分钟每个班的课代表把上一节课涉及到的典型题目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而且也能做到尽快把学生从课间拉回到上课的的状态,并力求把学生中新方法新思维挖掘出来。
4、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由好学生带动一个差一点的学生,从知识、作业、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指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记忆方法,以最简单、最直观、最快的方法当堂记忆。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六步三式”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准备大量的、难度不同的习题备用,备课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和精华,完善自己的备课达到精益求精。
2、上课时要严格按照“六步三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进行教学,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
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
特别是要照顾到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
精选作业,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布置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分层
教学、布置作业。
作业批改要有批语,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要保证后进生的进步。
因为基础的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在知
识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这部分学生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学科活动日”和集体备课,多加强理论学习研讨,提高理论实效,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教学观摩和说评课活动。
结合学校的“课前四准备,课内四重视,课后四落实”课题研究做好适合数学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为以后工作做好总结。
五、教学进度和期末复习安排:
第二周(9.10—9.12 )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1
个课时)
第三周(9.15—9.19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1个
课时)、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1个课时)第四周(9.22—9.30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1个课时)、
第5 课价甲骨文和青铜工业(1个课时)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10.13—10.17)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个课时)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1个课时)、
第七周(10.20—10.24)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1个课时)、第9课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的国家(1个课时)
第八周(10.27—10.31)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的建立(1个课时)第11课汉武帝的“大一统”(1个课时)第九周(11.3—11.7)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周(11.10—11.17)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1个课时)第13课秦汉的科学技术、14 课秦汉的文化艺术(1个课时)
第十一周(11.20—11.27)第15课三国鼎立(1个课时)、第16课两晋与南朝(1个课时)
第十三周(12.1—12.7)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1个课时)、第18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第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1个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