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浅谈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浅谈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王默辛摘要: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学生能力的形成,学习内容的选择,实施类型、形式、步骤,教师指导和评价策略,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新课程改革正好适应这一社会需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运而生,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要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俗话说: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开放性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收集信息的渠道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

2、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

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

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摘要: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对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理念的突出体现。

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性学习已经初步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稳步推进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教学研究性学习重要性方法高中课程要全面实现其三维目标,必须在使学生充分掌握基本高中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高中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这方面,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有着自身的优势。

我们既要充分了解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又要掌握好运用研究性学习于课堂的方法。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

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注意培养、提高学生高中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热爱高中学习的激情,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中思维能力。

传统的高中教学比较重视结论性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环节。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习惯于枯燥的灌输方法去传授高中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多处于被动状态。

而研究性学习恰可以改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展示新知识的时候,能够把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促使其思维活动,在大脑里形成鲜明、环环相扣的思维结构和更丰富的思维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对高中学习进行感受和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高中意识。

再次,研究性学习能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高中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教材中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内容跳跃性大,而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和学习的难度都在增加,这就对高中教师整合教材内容、组织课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应用。

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然而,实施研究性学习并不容易,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这一教学方式。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和提出问题,将课堂变成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合理设计研究性学习任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学习任务。

任务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达到知识的深度理解。

任务还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处理。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四、设计学生合作学习环节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支持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支持。

教师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研究项目。

同时,教师还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实验设备等,以支持学生的研究工作。

六、鼓励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可以组织学术交流会、学科研究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七、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2024年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2024年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2024年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内容丰富多样,旨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与创造。

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不断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想象力。

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学校将设置各种实践性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

学校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研究性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开展自主研究。

学校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生将深入实践,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合作、沟通、领导、创新等实用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学校将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将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将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学到更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 1 页共 1 页。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者的学习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介绍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注重科学研究的教育内容和课程的设计。

在教学目标上,应立足于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程讨论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研究成果和思考,促进学术交流和学习共同进步。

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如“研究方法与实践”等,让学生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提高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学校应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施和文献资料,为学生的实际研究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开设在线学习平台或者建立科研网站,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学术资源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再次,在评价方式方面,学校应制定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

评价体系要突破传统的考试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验报告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科研报告、学术论文和学术交流等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的来说,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

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研究性学习计划(15篇)

研究性学习计划(15篇)

研究性学习计划(15篇)研究性学习计划 1根据我校初中教学的实际,现拟定以下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途径和措施的学习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上,我们建立以激发学习科学兴趣为基础,以培养科研方法为重点,以锤炼科学精神为根本的三级目标体系。

2、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1)从开展时间上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条件。

为了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我们采取了课内集中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办法,即:每周保证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这一方面是由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学校教学工作统筹安排的考虑。

(2)从开展阶段上看,采取方法辅导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传授研究方法和开展课题研究是相互相成,密切联系的。

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和运用。

考虑到当前学生自身科研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在开展阶段上采取了"先进行方法辅导,再进行专题研究"的原则。

首先,在初中年段集中安排两个专题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基本科研方法的辅导,通过辅导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以课题研究为形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

(3)从选题方式上看,采取双向选题与自主选题相结合为了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优势,在研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我校在选题方式上采取了教师、学生双向选题两种方式。

以本学期为例,建议“教师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供学生参考,内容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等领域。

鼓励“学生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

对研究性选题方式的探索我们的设想是:在课题选择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篇一: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中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

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既分工又合作;克服依赖心理或骄傲心理,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2024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2024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2024
2024年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项目背景分析
2024年,我国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研究性学习成为推动创新、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三、项目内容
1. 设计并实施具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开展创新实验室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招募优秀的教师和导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3. 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4. 建立学生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五、项目评估和总结
1. 定期对项目进展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2. 结合学生反馈和成果,总结经验,完善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

六、项目效果预期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中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 3将学生参与研究性 学习成果 的效益进一步 放大。如
的学 , 要 评价 教 师 的教 , 更 以此 引导 教师 主 动 变革 教 学方 式 ,进 而带 动 学 生 学 习方式 的逐 步 改变 。
1围绕 教 学过 程 管 理 的 主要 环 . 节量 化评 价要 求
颁发课题等级证书 : 学期研究性学习成绩良好以上的抵冲
学 习 的动 力 不足 。 因此 , 中职语 文研
习档案袋 ,收集学生参加学习过程 中积累的点滴 资料 。
师 生 将 学 习 档 案 袋 中 的材 料 作 为 单 元 及 学 期 评 价 学 生
成 绩 的重 要 依 据 。
究 性 学 习实 施策 略首 先 应该 改 革语
文课 程 的评 价机 制 ,不 仅 评 价 学生
习实 施 策 略 , 而 推 动 研 究 性 学 习 从 健 康 有 序地 开 展 。

原则” 以学 习过程 中量化 、 , 可控 的考核评价促使学生转
变 学 习方 式

改革 语 文 教 学 的评 价 机 制
目前 ,中 职 语 文 教 学 仍 然 受
“ 受性学习” 接 的影 响 , 惯 于 对 语 习 言 文 字 及 篇 章 结 构 的分 析 , 材 以 教
时 3 % 的 比例 进 行 考 核 , 大 部 分 学 习 基 础 较 差 、 0 对 自觉
价、 课堂教学 、 课外活动 、 教学保障
等 方 面形 成 职 教 特 色 的 研 究 性 学
性又不够的学生来说 , 考核效果有限。我们有必要将研
究 性 学 习列 人 语 文 学 习 的重 要 内容 , 持评 价 的 “ 程 坚 过 性原则 、 验性原则 、 用性原则 、 体 应 激励 性原 则 和灵 活 性

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民主性和实践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大胆尝试,乐于探究的意识,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形成终身所需的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又称为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初步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学探索的能力。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必要性1.研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末,随着建构主义知识观与认识论的兴起,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

尽管建构主义有诸多流派,但对学生学习有以下共识: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学习中知识建构不是任意的,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建构的过程应有交流和磋商,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

2.研究性学习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以外,还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和存在智能七种智能。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由于智能之间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

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拓宽了研究学生学习的视野,是针对学生的智能特点,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依据。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深入了解学生的优势与局限,就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

3.研究性学习符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探究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探究

2008年6月长春教肖学院学报Jun.2008室§至垒.整墓.1塑.。

王殳婪兰圣垒≥Q兰£垫垒望£&垫醛毪蔓垫笙堡垒≥iQ81翌釜i i!婪£壁:X Q!:圣垒基Q:兰教育论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探究孙明娟《黑龙江失学教肖学院,黑龙江哈冬漠150080)摘拦:在研究性学习舞拖的过程中,由于埋论研究和实践条件的限制,如现了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而妥善解头这些存矗鳓游题,箍进磷究挂学>--3改莩,必簇加快研究槛学霉建设翡规范讫步我。

关键词:研究性学>--/;实施;策略;探究中豳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6531(2008)02-0011-03一、’培养研究型教9雨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但如粟洋不好,“主力”也霹施成爻“翌力”。

在磅究蛙学习中存在羞这样豹阂题:有了研究性漾程,却找不至g研究激教师,强调学生探究,大多数教师却不习惯探究。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豹实施中,建设一支骈究型魏教簿驮餐是研究牲学习能否按照设计者镌裙衰、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把教师推向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一个耨骂壤。

教簿墙髫l l必须立足予学校,让教烬在搬导学生酶遵程中锻炼爨己、提蕊囊己。

1.转变教!I i l j的教育观念。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教拜来说,既是对薪课程形态戆了鳃农熟悉熬过程,更是教霄观念深刻交革的过程。

嚣就,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有不同的想法是正常的,应从培训初始就抓住转变琨念这个关键,让教师真正理鳃这门课程,把观念豹转变贯穿予教师培调静始终,诖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自己并接受新的观念。

2.提高教师发现器l剩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潜能的能力。

所谓“磅究性学习的潜戆,楚指课程编涮翥戆价值观和意图以殷意图以外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孛,由于教学情景熬变化,教师不同的价值观鞠实践经验有可麓导致教褥发现课程教材申薪的课程潜糍。

而研究性学习潜能的实现通常取决于学生的需嚣以及教师的能力和喜好。

2024年六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六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六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强化学科知识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二、拓展跨学科学习的领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跨学科设计的课程,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让学生学会在多元知识结构中思考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推动实验、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个性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六、建立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和成长。

通过定期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第 1 页共 1 页。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架构与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架构与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架构与实施策略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架构与实施策略摘要近来,我国正掀起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验热潮。

笔者通过对现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与总结,在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目标、特征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界定实施策略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时代要求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

为应对教育工作因此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性学习的界定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描述:(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及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问题背景、提出研究问题、采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展示研究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包括课题选择、实施步骤、评价标准、资源支持和学生指导等五个方面。

一、课题选择:1.1 确定课题范围:根据学科知识和学生年级,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范围,确保课题既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1.2 关注社会问题:选择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相关的课题,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3 多样化课题类型:提供多样化的课题类型,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实践创新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二、实施步骤:2.1 问题提出与背景研究: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背景研究,了解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

2.2 数据采集与分析:学生设计并实施数据采集方法,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以支持研究问题的解答。

2.3 结果展示与总结:学生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制作展示海报或者进行口头展示,并总结研究过程和成果。

三、评价标准:3.1 学术性与创新性: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包括问题的独特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创新点的突出性等。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评价学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等。

3.3 结果展示与沟通能力:评价学生的结果展示和沟通能力,包括报告的逻辑性、展示方式的清晰性和沟通效果的有效性等。

四、资源支持:4.1 教师指导:教师在课题选择、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赋予学生指导和建议,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

4.2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学校提供丰富的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

4.3 实验室和设备支持:学校提供实验室和设备支持,满足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需求。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案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案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案一、引言近年来,研究性学习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二、概述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常会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信息、进行实践和实验、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

三、选择适合的课程主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课程主题。

主题应该与学科内容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生物学课堂上选择“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作为主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调研,了解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学习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思维三个方面考虑,例如,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具备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等。

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一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

教师可以提供参考书籍、学术期刊、互联网资源等,让学生能够获取相关资料。

此外,还可以提供实验设备、测量工具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想法、分享实践经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提供指导和支持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可以通过定期讲评、个别指导、小组会议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八、鼓励学生展示成果研究性学习的结果通常是一份报告、一次展示或一个项目。

教师应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让他们有机会向其他同学或老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实物展示等。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日益繁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实施学习方案。

一、背景介绍学生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制定实施计划、收集整理信息、展示成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目标确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2. 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策略与方法为了确保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方法:1.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提供多样化的课题选择,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

2. 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图书、网络资源等,帮助他们开展研究工作。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4. 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

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报告展示等形式,与同学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5. 定期进行评估与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考查、展示、评审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浅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 习的实施策略探讨如下 。


再加工等 。 要指导学生设计研究的方法 、 步骤 、 目的等。 资料 的整 理 、 四、 研究性学习初中地理形式要活泼多样 培 养学 生研 究性 学 习初 中地理 的 ( ) 4 要适时指导学生收集获得 的信息 ( 数据 、 事例 、 现象等 )并进行整理 。( ) , 5要及时在研
三 、 究性 学 习初 中地理 步 骤要 循序 研
而激 发参 与和尝试 的欲望 。例如 , 中地理 初
研究性学 习在 “ 选题 ” 阶段 可安排有 查 阅报 刊 、 网收集资料 、 上 问卷调 查 、 近访谈 、 就 口
头演讲 、 征文 比赛 等多种活 动。每两 、 三次 活动后就换 一种形式 ,每 种形式对 学生来
教育硕士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了他们更需要 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 特别是对 上 从接 受上 升到 重视 地理研 究性 学 习 ; 第 |
0 .o 教材 中难度较大 或教材 以外 的研究性学 习 二 阶段主要让学 生学会发现 问题 、提出问 2o 61 .
的内容 , 教师更应加 以指导 。教师应把握好 题 , 通 过正 、 两方 面 的实例 的分 析 , 并 反 学
理教师应该有 意识地指导学 生学 习地 理的 渐进 的原 则分 阶段 进行
说都是较 为新鲜 的、 富有挑 战性的 , 学生表 现得 非常积极 和活跃。
总 之 , 理研 究性 学 习无 疑 有其 深厚 地 学方法论所支配 ,这是地理 教学方法受 地 的学习方式 ,但 也不能违 背教育 的客观规 的理论基础 , 知结 构学习理论 、 认 建构主义
的指导作 用
具体 、 感性 的成分 还 占有优势 , 这就 要求在

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合作与思考的学习方式。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研究性学习正在被广泛推崇和应用。

而与此同时,各学科课程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整合,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与发展。

本文将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实施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运用。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深入探究问题,并将学科知识融入实际探究中去,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在研究中发现生物与化学的关系,可以通过学习生物和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其次,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他们要学会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做出结论,并能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团队合作的项目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合作经验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认知水平和学科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操作。

以下是一些实施策略供参考:1.明确学科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知识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学科知识。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了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期刊、实验设备等。

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策略之我见

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策略之我见
I 育 观 - 【 野】 教 新 察I 视
学科教学 中实施研 究性学 习策 略之 我见
河南
学科教 学包括 备课 、 习、 堂教学 、 业 、 习 、 评等 多个 预 课 作 复 测
焦作
● 申文 波
3 研究性教 学 的课 堂评价标 准 .
环节 。 本文主要讨论 课堂教 学和测评 中的研究性学 习实施策略 。 所
里 主要讨论研究 性教学的一般 原则。
要 求有 相应的测评 支持 , 而测 评则是一个 世界性难题 。 想的测评 理 标准与可 操作 的测评 方案之 间有着永恒 的矛盾 。在 我国这样 一个 人 口众 多、 国民素 质与管理水平 有待提高 的发展 中国家 , 问题 更为 复 杂。然 而, 按照后现代 理论《 研究 性学 习的哲学背景 ) 的观点 , 只 有 当干扰 、 问题 、 ,
为“ 研究性 教学” 。

原与情 境设计 的评 价标准有 : 真实度 , 易度 , 难 生成度 . 等等。2 研 () 究过程 与研 究水平 。在课堂教 学 中, 学生是 否经历 了一个思考 、 探
索的过程? 问题 是怎样形成 的? 解决问题的 方法与途径是 什么? 结 参 与情况。确保 所有学生 参与学 习过 程 ,是研 究性教学 的基本要 求, 是课堂评价 的基本 标准。学生 的参与程度 。 接体现 了教 师 也 直
除常规的 、 本的评价要 求以外 , 究性教学 特别强 调以下标 基 研
() 在研究 性教学 中, 问题 或情境是 谓在 学科教学 中实施 研究性学 习 。也就是 用研究的精神 与方 法组 准 :1 问题 还原与情境 设计水准 。 没 问题还 织教学 。 为行 文方便 , 以下将 “ 在学科教 学中实施研 究性学 习” 简称 学 习的起点和保 证。 有问题或情境 的教学是不 可想象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现代教育的必修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普遍开展并已拿入高中课程。

作为初级中学的我校,我们要结合本校实际,扎实开展好探究性学习课题,努力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之路。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实现自主学习,提高质量的目的。

课题开展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以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将探究性学习作为学校课程和学校科研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以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要达到的基本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

学会整理和归纳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的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一直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实施要点: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习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探究性学习实施类型的选择。

1、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探究性学习我们要开展课题研究类和活动设计类二类的课题。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研研究等类型。

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科技类项目的设计。

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和改造的设计等。

2、探究性学习根据组织形式分为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由4—8名学生组成课题组,教师指导,组内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分工又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个人独立探究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专题集,由每个学生选定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循序渐进。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步骤。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三个阶段没有截然界限,是相互交叉、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

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可能获取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了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

学生应了解和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2)调查研究。

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或实验观察,获取调查研究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或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报告材料。

成果的表达和交流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含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探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四、评价。

评价是探究性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一>、探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

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在这方面要很好地总结过去的目标评价教学实验,使之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探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是与开展项目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以及专业工作者和媒体。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探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加探究性学习的态度;二是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它可以是一篇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研究笔记、或一项活动设计方案。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的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做法。

<三>、探究性学习评价的要点。

1、对学生:态度:主动性、创意、协作、完成任务情况和采纳他人意见等。

资料研究能力:查阅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使用新技术、向他人请教、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等。

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方案的可行,研究手段的选择,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对研究性结果的表述和发挥,科学术语的使用,各种软件的使用等。

书面文字材料: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研究问题的表述,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质量等。

口头报告或答辩:报告的结构、主要观点的突出、对内容的理解、论据的质量、仪态和表达能力等。

2、对教师。

态度:主动性、与其他教师协作,指导是否到位及时,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事前认真准备等。

指导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善于点拔学生的创造火花和欲望,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能认真备课撰写教案等。

继续学习:主动学习本学科前沿知识,关心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会使用各种新技术学习,能开设有关科研方法和本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

五、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支撑条件。

探究性学习作为自主开发的课程有许多新特点。

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指导,我们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等方面着手,加强管理。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管理小组,下设专职指导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过程落实、实施检查,以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2、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近期和远期计划。

课程建设档案制度,设施设备使用制度、课程实施评价制度,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建立家长、社会有效参与机制,使研究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3、注意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年级组的组织、协调作用。

强调班主任在学习管理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

4、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的教育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图书、电子设备、实验室、尤其是刚开通的远程教育网站等。

创造条件尽量利用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探究性学生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