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杨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松江二中钟霞



教学目的: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的《前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世之雄曹操

的豪情万丈;“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这后人评赞的诗句又向我们描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曹操与杨修》片段及作者所塑造的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二、 教学过程:

1.戏剧的生命在于“冲突”,请同学们概述前五节的戏剧情节。

曹操赤壁败后,求贤若渴,操修相见恨晚——曹营缺粮,修荐孔闻岱——操疑而杀孔,谎称夜梦之疾——修欲识破谎言,让倩娘送衣——为操大业,倩娘自刎——为安抚杨修,操将义女嫁之。就这样,修与操结下了杀妻之仇,修却又意外地成了曹操的女婿。

2.这一对特殊的翁婿关系究竟会怎样发展?我们来看课本。

教材节选部分的戏剧高潮是什么?

曹操杀杨修时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是节选部分、也是整剧的高潮。

3.请同学选出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思考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想不想杀杨修?

4.上面两位同学朗读非常形象生动、角色把握的很到位,很有气势。下面我们播放录像,欣赏京剧名角的表演。请同学谈对京剧的感受,并思考操到底想不想杀修?是否一开始就想杀修?

对京剧的感受:a说白、唱词语言的典雅凝练;b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c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独特的脸谱。(时空的巧妙处理;角色装扮的独特)

抓关键语句分析。A.“老夫实实再三的不想杀你”B.“你是再三要杀杨修”

这“再三”分别指的是什么?(1)杀孔闻岱;(2)识破梦中杀人谎言,倩娘自刎;(3)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

杀孔与倩娘自刎二者有无关联?(操为什么杀孔又逼死倩娘?)

用贤生疑而杀孔,为掩饰过错而致倩娘自杀。(操曾杀了孔父孔融,因而怀疑孔北上匈奴、南下东吴、西进巴蜀来图谋他而报仇。于是杀掉孔,而谎称自己有夜梦之疾。善良的倩娘拔剑自刎,成就了曹操的谎言和招贤纳士的伟业。)

两次杀人之根皆因一个“疑”字。(板书:多疑)

操这一

性格在其要杀修时亦有印证,请同学们找一下是哪些语句?

(“你可知今日三军统帅还不是你!”“你对你的天下大业赤诚去吧。”)

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鸡肋事件——忌才

而操再三没杀修又说明了什么?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板书:求贤若渴、)联系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无比渴望。

4.曹操发布了斩杀杨修命令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个迂回曲折的过程。请同学们结合节选第七场内容看操由不想杀杨修到杀的过程?

(1)“难将这赦免二字说出口”——有赦免意,难说出口(面子、尊严)

(2)“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操大将求情帮了倒忙(疾贤妒能:有修语为证“我乃是临死之人,你还怕我高你一头吗?”)

(3)面对面的谈话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更可看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5.课堂讨论:戏剧的语言是凝练的,下面同学们找出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刻内蕴:

(1)“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操和修的初衷分别是什么?

操:“丞相‘念之断肠’的襟怀” ,既有广纳贤才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更有大济苍生、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志。因为这句诗的出处是《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操求贤若渴,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没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人尽其才。既要招才,还要用才,更要惜才。)

修:“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不考虑个人遭遇。性格没变,直率不改。

(2)“可惜呀可惜,可惜你,不明白!”“可惜呀可惜,可惜这不明白的是你呀!”

A操让修明白什么?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

a修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 在第六、七幕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鸡肋事件”——(板书:聪明)

b修和鹿鸣女对“鸡肋”暗含之意理解为什么不同?修想的是国家军务大事,从中可见其对天下局势把握得很准确。如无他的安排,操会像赤壁一样损失惨重。鹿鸣女知操对修看法不好。操招贤纳士是为了笼络人心,但又觉得修碍事,如鸡肋一般。

c按剧情的发展,操没听鹿鸣女的劝告,仍擅传将令(让许楮、张辽作好埋伏,抵挡诸葛亮的袭击),他想到后果没有?

想到了,但认为“宏图大业未成就,料定他断然不敢杀我杨修”。——恃才傲主 料事如神却没想到结果——自负、对操认识不够。

d修明白自己是“自作聪明、擅自行事”,为什么还一意孤行?——赤诚

B修认为操不明白什么?不理解修

的赤诚、对招贤的理解不深入(不是真正的爱才,所以最终未成霸业)。

(一切的根源是一“疑”字,要用人不疑;还有一“忌”。)

(3)揣摩拟声词的丰富内蕴:

操:“啊?”(潜台词:我不明白、不理解?)

修:“啊!”(潜台词:你就是这样啊!)

操:哼哼哼哼!(无须理会)

修:嘿嘿嘿嘿!(无所畏惧)

(4)对旁白的理解:“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

其中的“笑”有谁也不服谁而又想在气势上、精神上压住对方的意味。

“痛哭失声”操哭:痛杀贤才,不忍而又不得不杀;

钱钟书联想到《长恨歌》“回看血泪相和流”,非尽属虚伪。

修哭:大志未酬、错投明主

如此有才华的杨修在三分天下的情况下,选择曹操是因为看到曹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以达到自己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



6.结合全剧,你对曹操和杨修是怎样评价的?

性格冲突、性格悲剧,“两个刺猬的拥抱”——性格决定命运。

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一个宏图难展、壮志未酬,过早地陨落了;一个大错铸成、兵败斜谷、伟业化灰,陷入痛苦和绝望中,留下了千古遗憾!



拓展:历史上既能做到求贤若渴,又能做到用才、惜才、爱才的人物有哪些?如:齐桓公用管仲,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



7.京剧中的曹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历史上曹操有什么不同?

京剧:既有雄才大略、招贤纳士的一面,又有用贤多疑、嫉贤妒能的一面。

小说:千古第一奸雄。

历史: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三、 结束语:

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创作的曹操形象是有差异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任由今人评说,正所谓“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杨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附板书设计:

曹 操 与 杨 修



陈亚先



性格

求贤若渴 聪明赤诚

决定

忌才多疑 恃才傲主

命运





附:《曹操与杨修》片断整理



上海市松江二中 钟霞



师:陈亚先笔下的曹操是这样的(指黑板:求贤若渴,忌才多疑),那么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历史上曹操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1:《三国演义》曹操是奸诈、阴险的,但我觉得历史上的曹操应该不完全是这样

的,应该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是奸诈、阴险,但另一方面应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否则他也不会被追认为魏武帝。

师:啊,这是你的看法。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看法?

生2:史学家以刘备、楚汉为正统,再加上戏剧小说的渲染,使曹操成为一个玩弄权术、损人利己的乱世奸雄,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唯才是举的人,“举贤不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的。他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鲁迅说他文风是清俊通脱,简约严明。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提倡并影响了建安文学的传统范式。

师:很好,看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很用心,值得表扬。(指下一个同学)你说说?

生3:在《三国》里曹操是乱臣贼子,在历史上名为“三曹”,他的建安风度,对曹操的评价勇敢而且偶尔轻贫,深谋与狂妄兼备,善用贤才又多疑妒贤,所以曹操是有功有过的。其实曹操也是很求贤若渴的,就像关公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他千里迢迢送锦衣。

师:好,说了很多,很有道理。

生4:我个人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期国事无双第一人。如果说刘备,只是个小人物,孙权固守一方,墨守成规。然而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曹操长于文章。有人评价说“《诗三百》之后,四言古诗曹操乃第一人”,可见其作用。而且在三国时代能够在文学方面称雄两人,我认为代表只有曹操和曹植父子。曹操的《短歌行》是《诗经》之后四言古诗一篇极品文章。另外,曹操多才多艺,他精于棋艺,又通书法,求贤若渴,当时各大书法家和棋坛高手都汇于门下。至于文将如云,武将如雨,这都不用多说了。而且我认为,虽说曹操忌才多疑,但我认为以杨修之名,当时只不过泛泛之辈,技不能在建安七子之内,他所遗留下来的文章,我想大家看过的没有多少,但曹操耳熟能详的已经很多了。如果说《三国》扭曲了曹操的形象,民间世俗又出于对刘备张飞关羽的偏爱,加上罗贯中的正统思想,导致了曹操在我们心中以白脸奸雄的形象出现。许子将对他有个经典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有一位当时名士对他有很高的评价,我记不清原文了,大意是能够治理这个乱世的只有你一个人。很多人认为曹操是有野心的人,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这样,他就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认为他完全可以废立献帝自立为王,这样更可以名正言顺地治理天下,巩固江山。从史学角度,我是加一选历史的,我比较喜欢从史学的角度探讨。陈寿《三国志》说,从整体上,曹操可算是当时唯一一个相当有忠心的人。因为他多次对儿子讲,我希望能够像周朝那样,周朝是商朝的诸侯

国,但国土占商朝的三分之二,但是能够依旧臣服于商朝。他认为这是自己做人的理想,希望自己虽然权摄一方、位极人臣但也能够尽一份忠心。这也可以从曹操早期的表现看出,曹操早期意气风发,少年轻狂,他执法严明,他原来想做的就是做好一任地方官,造福地方百姓,但乱世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当然揭竿而起。鲁迅也有过很客观的评价,说如果一个朝代长久了,这个朝代好人变多了;如果一个朝代很短小,这样朝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人。因为时代长久了,写史书的人基本上是本朝代的人,当然好人多了。同样三国时期很短暂,评价曹操的当然是不客观的。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如果光从这篇文章,大家对曹操会有一个误解。我非常感叹陈亚先的文笔不错,但是我认为他的史学治学的态度有一些偏颇。如果让我评价,我非常喜欢曹操,如果说曹操是天上的鸿鹄,杨修只不过是脚下的一滩泥。

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显露了他的才华。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的政治事件,任由今人评说,也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你眼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写出你的分析评价。留一个作业《你眼中的曹操(或杨修)》,下星期交上来。



文章附件:

文章作者:钟霞
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