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过洞庭》赏析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念奴娇·过洞庭》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它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创作的词作,作者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宋代: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同:着;玉界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一作:沧冥;岭表一作:岭海)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阅读答案及解析
念奴娇·过洞庭①宋张孝祥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③,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
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指与洞庭湖相连的青草湖。
③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9. 词的上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0. 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案】19. (1). 比喻 (2). 夸张20. ①“孤光自照”,写出了词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②“肝胆皆冰雪”,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身的清白,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③“短发萧疏襟袖冷”,抒发了词人年华逝去的感叹和仕途失意的落寞、苍凉。
④词的后五句,运用想象,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抒发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和豪迈。
【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常见的修辞包括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鉴赏时首先要准确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的具体运用,并指出其作用。
上片“玉鉴琼田三万顷”一句中,“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把湖水比作“玉鉴琼田”,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湖水的平静、明净、光洁。
“三万顷”,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广阔。
因此,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营造了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赏析诗词情感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诗词,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特点、抒情的词句、抒情手法等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念奴娇 过洞庭》全文及解析
《念奴娇·过洞庭》全文及解析《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所写的一首词,全文如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上阕描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了它的澄澈之美;下阕则通过作者在洞庭湖的感受,抒发了其高洁的品性和豪迈的气概。
词的上阕,作者先点明季节和地点,即洞庭青草湖,时近中秋,没有一丝风。
然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明净光洁,就像三万顷玉做的镜子和美玉做成的田野一般。
在这样的湖面上,作者驾着一叶扁舟,月光洒落,银河与湖水交相辉映,水天澄明。
作者沉浸其中,心中的感受难以言表。
词的下阕,作者联想到自己在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虽然只有自己的孤光相伴,但自己的肝肺都像冰雪一样纯净。
如今短发稀疏,两袖清风,在这广阔的湖面上泛舟,内心安稳平静。
作者以西江为酒,北斗为杯,邀请天地万象做客,尽情畅饮。
最后,作者扣舷独啸,全然忘记了时间。
这首词意境开阔,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豪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春天的流逝而渐渐消逝,不禁愁绪万千。
“愁来天不管”一句,更是将这种无奈和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阙将自己与莺莺燕燕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和落寞。
满院落花不卷帘,是因为她怕见到那些令人断肠的芳草,而芳草则象征着她与心上人之间的距离。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幽怨和痛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作者】张孝祥(1132-1169),今安徽和县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绍兴年间进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宋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 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
宋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 然,著我山前一钓船。”
孤光自照 南朝宋沈约《咏湖中雁》:“群浮动轻 浪,单泛逐孤光。”宋苏轼[西江月](世事 一场梦):“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琖凄然北 望。”
短发萧骚襟袖冷 萧骚,原本乃象声词。 唐郑谷《灯诗》:“萧骚寒竹南窗净,
目录
CONTENTS
《于湖居士乐府》 《双照楼景刊宋元明词》 《于湖集》 《于湖词》
不 扣 万 细 尽 稳 短 肝 孤 应妙 悠 表 明 素 着 玉 更 近 洞
知 今 夕 何
舷 独 啸 ,
象 为 宾 客
斟 北 斗 ,
吸 西 江 ,
泛 沧 溟 空
发 萧 疏 襟
胆 皆 冰 雪
光 自 照 ,
念 岭 表 经
《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 浆。”
北斗星由七颗星组成,形如酒斗。
扣舷独啸
唐王勃《采莲赋》:“扣舷击榜。” 宋苏轼《前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从于湖这首词隐括苏轼《前赤 壁赋》的意旨与意境看,这句恐从苏《赋》 化出。
不知今夕何夕
《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孔颖达疏:“美其时之善,思得其时也。”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 宋苏轼[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起舞 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 苏轼《前赤壁赋》:“凌万顷之茫然。”
著我扁舟一叶
宋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宋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宋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 宋袁去华[玉团儿](吴江渺渺疑天接): “独 着我、扁舟一叶。……剧饮狂歌,清风明月, 相应相答。”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①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③琼田三万顷,着④我扁舟⑤一叶。
素月⑥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⑦心会⑧,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⑨经年⑩,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疏⑾襟袖冷,稳泛沧溟⑿空阔。
尽挹西江⒀,细斟北斗⒁,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⒂。
注释:1洞庭:湖名。
2青草:湖名,北与洞庭湖相接。
3玉鉴:玉镜。
琼田:美玉一般的田野。
4着:安置,此指飘浮着。
5扁舟:小船6素月:洁白的月亮。
7怡然:闲适的样子。
8会:领悟岭表:五岭以南。
9岭表:五岭以南。
10经年:年复一年。
⑾萧疏:形容头发稀少,如秋天草木。
⑿沧溟:茫茫的大水。
⒀尽挹西江:指豪饮。
西江:《庄子•外物》:我且南游吴霸占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⒁细堪北斗:饮酒。
⒂今夕何夕:《诗经•绸蓼》:今伤心夕,见此良人,此赞叹良辰美景。
赏析:一轮秋月,万顷碧波,月沉碧水,波光映月,好一派空旷清幽景致!此间只觉有清气荡胸而来,飘然欲仙。
如此景致,前人道读之冷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于湖词序》)。
不知化作清风一缕归去,再不能亡妄评于此文章。
《念奴娇_过洞庭》鉴赏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思考】“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 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
①该句意思是“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 下全都清亮明洁。”从秋月写到秋水。 ②双关手法:词人巧妙地将星月辉映,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洞庭 月夜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 ③借景抒情: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 丝儿污浊。 ④表现自己“肝肺皆冰雪”的高洁情怀。
冰 雪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这句话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①用典:“孤光”用了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 盏凄然北望”这一典故。 ②双关:“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 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词人回忆起在岭外一年左右的为官生涯 中,自己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怀,有所感怀。 “肝肺皆冰雪”与上阙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 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楼作》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1)《念奴娇·过洞庭》侧重于借景抒情,以乐景 写乐情,在孤独中抒发豪迈之情。上片寓情于景,“玉鉴琼 田”“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诉说自己的澄澈之心,高洁之 向。下片景中见情,“孤光自照”是孤独的月光,也是自己 孤独的坚守。 (2)《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侧重于用典抒情,以乐景 写哀情,在豪迈中倾诉哀愁之情。无论是“君山云气”还是 “阮湘草木”的景色,都让词人独自凝愁。而下片开头写壮 阔之景,却又转想到世间离愁,落脚点还是哀。
译读
同桌搭档(或前后桌搭档),其中一名同学朗读,另一名同学翻译。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 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短发萧骚 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 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 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扣舷独 笑,不知今夕何夕。(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 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最新文档资料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 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张孝祥生活的年代,正值宋室南渡初期,张孝祥心怀亡国之痛,主张抗战以恢复中原。
张孝祥的词作多慷慨朗逸之风,为后世称道为“豪壮典丽”。
张孝祥的词句端正高雅,论者以为“寓诗人句法”。
诗人句法的特色是炼字,张孝祥的词在炼字上很有特色,但历来评论张词词风者多,对其炼字的评析者甚少。
这首《念奴娇·过洞庭》被誉为“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最为世所称颂”,是张孝祥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古往今来无数洞庭湖旅途寄怀之作中的神品,在炼字上也足见熔琢之功。
在词的上片,作者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的洞庭秋色图画,为词的下片自白胸臆蓄足了情势。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 1166),因听信谗言,张孝祥被罢职。
他从桂林北归,途中过洞庭湖。
时近中秋,由于无风,洞庭湖和青草湖也就无浪,成为波澜不兴的“玉鉴”和“琼田”。
青草湖在古时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时北通洞庭。
在古代诗文中,洞庭湖与青草湖常常连用。
因后世湖水淤积萎缩,今已无此名。
“风色”有风声、风势之意,在此,词人使用了“一点”来形容,洞庭湖的平波静浪可以想见。
“三万顷”是虚指,在此处用得大气磅礴,“三”是古汉语中形容极多的虚化数字,极言湖面的广阔。
玉鉴是玉镜,琼田是美玉般的田地。
玉,无瑕之物,正是宁静高洁的绝好比喻体。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以“静影垂璧”来形容月光在洞庭湖中的倒影。
在这凝静的洞庭湖光山色中,只有词人的扁舟一叶是动态的,动与静由“扁舟”这个意象得到了完美结合。
在中国文学史上,“扁舟”一词在古诗文中有着隐逸江湖,远离官场的暗指,李白就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句,词人使用“扁舟”意象,内涵一派自在潇洒。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
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小编为你整理了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
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
但是敏感的诗人张孝祥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
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那万里黄云使风都为之变色了。
张孝祥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ān)舟一叶。
”玉鉴就是玉镜。
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
著,犹着,或释为附着。
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
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
”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
”都是这个意思。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张孝祥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
“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
“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
”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过洞庭赏析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
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作者、作品基本情况)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
一、二句是说,已经临近中秋了,这浩瀚的湖面竟是碧空万里,水波不兴,一派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
这里的“青草”指的是与洞庭湖联成一片的青草湖。
青草在南,洞庭在北,自来并称。
三四句的“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点出了在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叶真似仙境。
五到七句进一步描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下辉映一片晶莹,天上人间如同共处在一个玲垅剔透的琉璃世界中。
“表里俱澄澈”,这既是写景,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
最后二句点明这种极妙境界是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
这里大概不是指景,主要的是指心物相融的美妙体验。
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
开头三句是他的内心独白。
“岭海经年”的岭海一作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
这里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了一年。
“孤光自照”,就是不管别人是否理解,自省无愧于心,表明了作者的孤高心态。
“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可以互为呼应,意思是他襟怀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
因此四五句他略带几分萧瑟而不无骄傲地说:虽然现在头发少了,衣衫单薄,但在这冰凉的夜晚,他仍然稳稳地泛舟在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
接下来三句更是气魄雄伟,他要汲取长江的水以为酒,把北斗星当作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他一起细斟慢酌。
真豪情万丈!最后大概他喝够了酒,浑然忘却了天地物我,他扣打着船舷对天狂啸,简直不知道今晚是什么夜晚了。
(作品文本解读)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
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图文:网络编辑:紫色清王愫洞庭秋月图【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69),今安徽和县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绍兴年间进士,南宋着名词人,书法家。
廷试进士原来排名第二,居秦桧孙秦埙之后。
在最后皇帝殿试时,其挥毫答问,立就万言,书法遒劲,被高宗将其与秦埙对换选为第一,为秦桧所嫉。
历任中书舍人,国史实录院校勘,抚州知州,建康留守,荆南、湖北、广西安抚使等职。
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阅历丰富,为官正直,仕途屡受打击。
其一登第即为岳飞叫屈,对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政策表示极大愤慨。
后被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其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
还是秦桧死后才获释。
其词风格豪迈,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先河,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赏析】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诗。
它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秋节前夕洞庭湖雄伟壮阔、晴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者光明磊落、冰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蔑视。
词的上片写湖上美景。
开篇三句点地域与节候的特点,说明了这是一个接近仲秋节的、风平浪静的洞庭湖之夜。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是词中壮丽的佳句,它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广阔无涯、优美而又平静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泛舟湖上所得的乐趣。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以世间万物的主人翁而自居的思想境界。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既是对洞庭湖的夜景加以补充,同时又是作者爱国抗金这一高尚人格的具体写照,暗地里还反映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腐朽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下面是整理的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1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2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3风色:风势。
4琼:美玉。
5着:附着。
扁舟:小船。
6素月:洁白的月亮。
7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8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9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10孤光:指月光。
11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2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14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5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16万象:万物。
17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18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赏析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赏析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赏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原作呈现】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名家赏析】《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被贬谪的悲凉。
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
此时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
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
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
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
“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
“风色”二字值得注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
“玉界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
“界”又作“鉴”,玉界也好,玉鉴也好,美玉般的琼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惬意,这是一;点出了过洞庭的方式,进一层紧扣题目,这是二。
念奴娇过洞庭妙处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妙处赏析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念奴娇·过洞庭南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距衣冠南渡刚刚过去二十八年,高宗赵构的朝堂上迎来了一位年轻的状元郎——张孝祥。
他出身书香门第,七世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虽然当时家室清贫,但幼时敏悟过人,少时文采俊逸,十六岁开始科考连中,二十三岁进士第一。
竞争无疑是激烈的,因为当时不仅有针对宗室世家、类似于提前录取的“锁厅试”,还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等著名的文士作为对手。
而且这一届考生中,有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他已在暗箱操作中,挤掉了陆游。
殿试之上,一个是有着权力和人脉光环加持的贵公子,一个是“奋起荒凉寂寞之乡”(王质《于湖集序》)的普通青年。
可高宗赵构却为张孝祥的“词翰俱美”所折服,钦点了他为状元。
秦桧的愿望落了空,加之秦桧的死党曹泳在廷下向张孝祥当场提亲被拒,新科状元的仕途刚刚开始就已经隐患重重。
何况张孝祥秉性刚直,甫登朝堂就上言为岳飞鸣冤,秦氏一党便通过构陷其父谋反来打压他。
幸亏不久后秦桧病死,张孝祥重被擢用。
他的政治立场是明确站在主战派一方的,因此随着朝廷局势和前线战事的变化,张孝祥在官场上几经沉浮。
宋军大败金兵的采石矶之战后,主战派重臣张浚总领江淮防务,但当时主和言论占据上风,朝廷无意乘胜追击。
据词话和笔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张浚主持的宴会上,当众赋《六州歌头》长调,尽述收复失地之志,音声壮烈,慷慨悲凉。
张浚听罢,掩涕罢宴而入。
洞庭湖至今,我们读起“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追忆当时张孝祥击节奋歌、一座肃然的场景,仍有“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的共鸣。
但后来张浚出征失败,被罢黜后不久去世。
张孝祥知任静江(今桂林),又被免职。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
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小编为你整理了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
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
但是敏感的诗人张孝祥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
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那万里黄云使风都为之变色了。
张孝祥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ān)舟一叶。
”玉鉴就是玉镜。
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
著,犹着,或释为附着。
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
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
”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
”都是这个意思。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张孝祥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
“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
“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
”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洞庭湖与青草湖的合称,点明了地点。
“近中秋”点明了时间,此时正是中秋佳节前夕,秋高气爽,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是一个非常适合赏月的好天气。
“更无一点风色”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晴朗,连一丝风都没有,湖面平静如镜,宛如一块巨大的美玉。
接下来,词人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玉界琼田”形容的是洞庭湖的湖水清澈透明,就像一块美玉和一块琼田。
“三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
“着我扁舟一叶”则描绘了词人在湖中泛舟的情景,小船在湖面上轻轻飘荡,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的湖面上漂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这三句描绘了洞庭湖上空的明月和银河的倒影,以及湖水的清澈透明。
“素月”和“明河”分别指的是明月和银河,它们的光辉映照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表里俱澄澈”则强调了湖水的清澈透明,不仅湖水表面清澈见底,就连湖水深处也一清二楚。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洞庭湖美景的感受,他觉得这种美妙的景色只能用心去体会,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这种感受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然后,词人回忆起自己在岭南的经历,“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岭表经年”指的是词人在岭南为官的经历。
“孤光自照”和“肝胆皆冰雪”则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正直。
他觉得自己在岭南的日子里,如同孤独的明月一样,独自照耀着自己;他的肝胆也像冰雪一样纯洁,不受外界的污染。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这两句描绘了词人的外貌和神态。
“短发萧骚”形容的是词人的头发稀疏,衣衫单薄。
“襟袖冷”则表现了词人的寒冷和孤独。
“稳泛沧溟空阔”则描绘了词人在湖面上泛舟的情景,他的小船在广阔的湖面上平稳地行驶,仿佛在天空中飞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这三句描绘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过洞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部编版必修下册】资料:原词、注释、翻译、赏析【原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①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yì):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背景】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两句承前而来,一反笔墨,道出了“悲秋”二字的含义。
词人伫立于洞庭湖边,看见风雨中西风吹皱了粼粼水波,不由想到三国时期的周瑜,他雄姿英发,以奇计为赤壁之战奠定了胜局。
他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虽然年事已高却仍“雄姿英发”,但如今不也成了苍老的白头翁了吗?现在只有自己了,身世飘零,独倚危楼,不由思绪万千,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可是无情的秋风却硬要与人作对,偏要送来一阵又一阵刺骨的寒意,它使得本就荒凉的景色更显凄冷,因而激起了词人的悲伤之情。
念奴娇过洞庭古龙影壁,空水凝烟,叶舞轻衫,蝶宿芳丛,西风残照,一半勾留是处曾三宿,小楼朱阁峥嵘。
乘兴轻舟八百里,与客携壶上翠微。
云水无涯,看风帆沙鸟,相忘千古,不必吊湘妃。
凭虚。
目断晴空里,自把玉钗敲砌。
落日催红,暮山横翠,风卷孤篷雨滴。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纶停棹坐船中:等闲,载取江湖归去!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
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
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
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
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那万里黄云使风都为之变色了。
张孝祥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玉鉴就是玉镜。
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
著,犹着,或释为附着。
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
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
”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
”都是这个意思。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
“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
“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
”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说来说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词人在这一句里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
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
“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
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
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
杜甫有一句诗:“心迹喜
双清”(《屏迹》三首其一),心是内心,也就是里,迹是行迹,也就是表,心迹双清也就是表里澄澈。
“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恰好可以集成一联,给我们树立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们不妨拿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
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
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
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
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其实不然。
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
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
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岭表,指五岭以外,今两广一带。
岭表经年,指作者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
“应”字平常表示推度猜测的意思,这里讲的是自己当时的思想,无所谓推度猜测。
这“应”字语气比较肯定,接近“因”的意思。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犹言“官因老病休”,“应”字也是肯定的语气。
“应念岭表经年”,是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因而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
孤光,指月光。
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就曾用孤光来指月光。
“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
南朝诗人鲍照在《白头吟》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南朝另一个诗人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说:“净心抱冰雪。
”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些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
张孝祥在这首词里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还有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的意思。
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
在诗人的这番表白里,所包含的愤慨是很容易体会的。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这两句又转回来写当前。
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
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
“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
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
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
沧溟,本指海水,这里指洞庭湖水的浩淼。
这句是说,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
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
“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
西江,西来的长江。
挹,汲取。
“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这里暗用了《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诗人的自我形象极其宏伟。
“万象”,天地间的万物。
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
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
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船边。
扣舷,敲着船舷,也就是打拍子。
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
”啸,蹙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张孝祥说:“扣舷独啸”,或许有啸咏、啸歌的意思。
“不知今夕何夕”,用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张孝祥稍加变化,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
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经松,很有余味。
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
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
张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是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先驱。
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
他的词风最接近苏东坡的豪放,就拿这首《念奴娇》来说吧,它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风格就很近似。
《水调歌头》写于中秋之夜,一开头就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将时空观念引入词里,在抒情写景之中含有哲理意味。
末尾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欲打破时间的局限和空间的阻隔,在人间建立起美好的生活。
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
张孝祥这首《念奴娇》写的是接近中秋的一个夜晚。
他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与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明的,他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他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关于人生的哲理。
张孝祥的《念奴娇》则是将自身化为那月光,化为那湖水,一起飞向理想的澄澈之境。
两首词的写法不同,角度不同,那种豪放的精神与气概,却是很接近的。
黄蓼园评此词说:“写景不能绘情,必少佳致。
此题咏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纵写得壮观,亦觉寡味。
此词开首从洞庭说至玉界琼田三万顷,题已说完,即引入扁舟一叶。
以下从舟中人心迹与湖光映带写,隐现离合,不可端倪,镜花水月,是二是一。
自尔神采高骞,兴会洋溢。
”(《蓼园词选》)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