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极24槽电动机展开图(苍松借鉴)
电动机开图
电动机的拆装与内部展开图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拆卸步骤:1、皮带轮的拆卸2、风罩风扇叶的拆卸3、拆卸端盖、抽出转子4、轴承的拆卸、清洗和一般检查1、装轴承冷套法和热套法2、装润滑脂3、端盖转子应转动灵活4、皮带轮定子绕组的拆除1、电流加热法2、烘烤加热法注意事项:1、保留一只完整线圈备用2、做好记录。
槽数、绕组节距、匝数等3、拆除绕组后清除杂物绕组的绕制用拆下的完整旧绕组中取其中的一匝,参考形状周长,制作绕线模。
用绕线机绕制。
端部接线和浸漆烘干预热为了去除绕组中的潮气,温度110度左右,4到8小时。
绝缘电阻稳定后停止。
浸漆温度降至70度左右时才能浸漆约15分钟。
烘干低温阶段70到80度2到4小时,高温阶段120度左右,8到16小时。
使其在绕组表面形成坚固漆膜。
定子绕组首末端的判别检修后的一般试验1、装配质量检查2 绝缘电阻的测定小修后不低于0.5m欧大修后不低于5m欧3、空载电流的测定4、耐压实验1kw以上的加1760v电压1kw以下的加1260v电压电动机绕组和变压器相仿,在交流电机中要进行能量的转换必须要有绕组。
交流绕组尽管形式多样,但其基本功能相同,即感应电动势、导通电流和产生电磁转矩,所以其构成原则也基本相同。
一般来说,对交流绕组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在一定的导体数下,有合理的最大绕组合成电动势和磁动势。
(2)各相的相电动势和相磁动势波形力求接近正弦波,即要求尽量减少它们的高次谐波分量。
(3)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和磁动势要求对称(大小相等且相位上互差120°),并且三相阻抗也要求相等。
(4)绕组用铜量少,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可靠,散热条件(5)绕组的制造、安装和检修要方便。
1.2绕组的分类:由于交流电机应用范围非常广,不同类型的交流电机对绕组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交流绕组的种类也非常多。
其主要分类方法有:(1)按槽内层数分,可分为单层和双层绕组。
其中,单层绕组又可分为链式、交叉式和同心式绕组;双层绕组又可分为叠绕组和波绕组。
电机绕组展开图图文并茂
电机绕组展开图
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有好几种,有串励绕组,并励绕组,他励绕组。
转子上的绕组叫电枢绕组。
换向极上有换向绕组(用于改善电机换向)。
大容量的直流电机上,极靴上可能还会有补偿绕组(减小电枢反应带来的副作用)。
单相电机分主绕组和副绕组,也有的叫法是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
三相异步电机一般就是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一般的三相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是铸铝导条或都铜条,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也是嵌进去的漆包线。
同步电机分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有的同步电机有阻尼绕组,有的同步电动机有启动绕组。
汽车EPS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展开图浅析
汽车EPS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展开图浅析无刷电机定子线圈绕组展开图:•24槽4极永磁电机整数槽同心式绕组展开图•12槽8极永磁电机分数槽集中绕组展开图24槽4极永磁电机同心式绕组展开图一台24槽,4极电机,要求采用同心式绕组布置,绕组展开图方法如下:。
根据要求先出每极所占槽数每极所占槽数=电动机的总槽数/(2P) 或=电动机的总槽数/4(极数)每极所占槽数=24/4=6槽,如下图所示24槽4极电机求出每极每相所占(即为极相组)槽数,即在一个磁极里(N或S)按三相平分所得的槽数。
每相在每个磁极里均按A、C、B的规律排列,而每相所占的槽数必定相等。
如下图所示。
每极每相所占槽数=每极所占槽数/3相=6/3=2槽24槽4极电机画第一相绕组展开图24槽4极电机根据上面计算分配得知,每极每相所占槽数为2,即第一极N中,A相占2槽(1、2槽)。
而第二极S中,A相也占2槽(7、8槽)。
第三极N中,A相也一样占2槽(13、14槽)。
而第四极S中,A相同样也占2槽(19、20槽)。
对于单层电动机而言,一个线圈有二个有效边,如果它的第一个有效边在N极,则另一个有效边就是在S极。
根据同心式绕组的画法,我们得出第一个N极和第二个S极的1------8槽(y=7)、2------7槽(y=5)相连的二个绕组,而第三个N极与第四个S极的连接与上面是相同的,分别是13------20、14------19相连,同样组成另二个绕组。
这样A相绕组全部画完,同样的道理可以画出B相、C相。
确定三相绕组的进线电动机三相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应分别相差120度电角度。
以第一相进线为准,以每槽的电角度累计和120度后的第1槽即为第二相进线的头。
而第三相进线,则以第二相进线头为准,依上法确定。
其计算方法如下:1.求每槽电角度每槽电角度=(P×360)/总槽数或=(极数×180)/总槽数。
依上题计算:每槽电角度=(4×180)/24=30度2.120度应占槽数=120/30=4槽根据A、B二式的计算得知每槽电角度为30度,120度应占有4槽,即第1槽、第2槽、第3槽、第4槽。
4 定子绕组平面展开图
U1
w2 v1
U2
w1
v2
三相单层4极24槽链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1 U1 W2 V1 U2 V2
单层三相2极18槽交叉式画法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U1 W2 V1 W1
W1(14)
U2(30)
u1
12
N w2
S N S v1 u1 w2 v2 u2 w1 v2 v1 u2 w1 11 ① ② ③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N u1 w2 v1 u2
S 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1(3 )
U2(15)
N u1 w2 v1 u2
S 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2
V2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U1
W2 V1
W1
U2
V2
三相单层链绕组的展开图
24
三相单层链绕组的展开图
电机布线和接线图大全
电机布线和接线图大全第1章三相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 11.1 三相单层叠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21.1.1 24槽2极单层叠式绕组 31.1.2 24槽6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41.1.3 36槽2极单层叠式绕组 51.1.4 36槽6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61.1.5 48槽4极(a=2)单层叠式绕组 71.1.6 48槽8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81.1.7 48槽8极(a=2)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9 1.1.8 48槽12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101.1.9 48槽12极(a=2)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11 1.1.10 60槽10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121.1.11 72槽8极(a=2)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13 1.1.12 72槽18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141.1.14 90槽10极单层叠式(庶极)绕组 161.2 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171.2.1 12槽2极单层链式绕组 181.2.2 24槽4极单层链式绕组 191.2.3 24槽8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201.2.4 30槽10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211.2.5 36槽6极单层链式绕组 221.2.6 36槽6极(a=2)单层链式绕组 231.2.7 36槽6极(a=3)单层链式绕组 241.2.8 36槽12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251.2.9 42槽14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261.2.10 48槽8极单层链式绕组 271.2.11 48槽8极(a=2)单层链式绕组 281.2.12 48槽8极(a=4)单层链式绕组 291.2.13 48槽16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301.2.14 60槽10极单层链式绕组 311.2.15 72槽12极单层链式绕组 321.2.16 72槽24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331.3 三相单层同心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341.3.1 24槽2极单层同心式绕组 351.3.2 24槽2极(a=2)单层同心式绕组 361.3.3 36槽2极单层同心式绕组 371.3.4 36槽2极(a=2)单层同心式绕组 381.3.5 36槽4极(a=2)单层同心式(庶极)绕组 39 1.3.6 48槽4极单层同心式绕组 401.3.7 48槽4极(a=2)单层同心式绕组 411.3.8 48槽4极(a=4)单层同心式绕组 421.3.9 48槽8极单层同心式(庶极)绕组 431.3.10 48槽8极(a=4)单层同心式(庶极)绕组 441.4 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461.4.1 18槽2极单层交叉式绕组 471.4.2 18槽2极单层交叉式(长等距)绕组 481.4.3 18槽2极单层交叉式(短等距)绕组 491.4.4 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 501.4.5 36槽4极(a=2)单层交叉式绕组 511.4.6 36槽4极单层交叉式(长等距)绕组 521.4.7 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短等距)绕组 531.4.8 54槽6极单层交叉式绕组 541.4.9 54槽6极(a=3)单层交叉式绕组 551.4.10 60槽8极(a=2)单层交叉式(庶极)绕组 56 1.5 三相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571.5.1 18槽2极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 581.5.2 30槽2极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 591.5.3 30槽4极单层同心交叉式(庶极)绕组 601.5.4 36槽4极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 611.5.5 36槽4极(a=2)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 62第2章三相交流电动机双层绕组 632.1 三相双层叠式2极绕组布线接线图 632.1.1 12槽2极(y=5)双层叠式绕组 642.1.2 24槽2极(y=7)双层叠式绕组 652.1.3 24槽2极(y=10)双层叠式绕组 662.1.4 36槽2极(y=13)双层叠式绕组 672.1.5 36槽2极(y=13、a=2)双层叠式绕组 68 2.1.6 42槽2极(y=15、a=2)双层叠式绕组 69 2.1.7 42槽2极(y=16、a=2)双层叠式绕组 70 2.1.8 48槽2极(y=17、a=2)双层叠式绕组 71 2.2 三相双层叠式4极绕组布线接线图 722.2.1 24槽4极(y=5)双层叠式绕组 722.2.2 24槽4极(y=5、a=2)双层叠式绕组 732.2.3 36槽4极(y=7)双层叠式绕组 742.2.4 36槽4极(y=7、a=2)双层叠式绕组 752.2.5 36槽4极(y=7、a=4)双层叠式绕组 762.2.6 36槽4极(y=8)双层叠式绕组 772.2.7 36槽4极(y=8、a=2)双层叠式绕组 782.2.8 36槽4极(y=9)双层叠式绕组 792.2.9 45槽4极(y=9)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802.2.10 48槽4极(y=9、a=2)双层叠式绕组 812.2.11 48槽4极(y=10、a=2)双层叠式绕组 822.2.12 48槽4极(y=10、a=4)双层叠式绕组 832.2.13 48槽4极(y=11、a=4)双层叠式绕组 842.2.14 48槽4极(y=12、a=2)双层叠式绕组 852.2.15 60槽4极(y=11、a=2)双层叠式绕组 862.2.16 60槽4极(y=11、a=4)双层叠式绕组 872.2.17 60槽4极(y=12、a=4)双层叠式绕组 882.2.18 60槽4极(y=13、a=2)双层叠式绕组 892.2.19 60槽4极(y=13、a=4)双层叠式绕组 902.2.20 60槽4极(y=14、a=4)双层叠式绕组 912.2.21 72槽4极(y=15、a=4)双层叠式绕组 922.2.22 72槽4极(y=16、a=4)双层叠式绕组 932.3 三相双层叠式6极绕组布线接线图 942.3.1 24槽6极(y=4)双层叠式(不规则布线)绕组 94 2.3.2 24槽6极(y=4)双层叠式(不规则同循环)绕组 95 2.3.3 27槽6极(y=4)双层叠式绕组 962.3.4 36槽6极(y=5)双层叠式绕组 972.3.5 36槽6极(y=5、a=2)双层叠式绕组 982.3.6 45槽6极(y=6)双层叠式绕组 992.3.7 45槽6极(y=7)双层叠式绕组 1002.3.8 48槽6极(y=6)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012.3.10 48槽6极(y=7、a=2)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032.3.11 54槽6极(y=7、a=2)双层叠式绕组 1042.3.12 54槽6极(y=8)双层叠式绕组 1052.3.13 54槽6极(y=8、a=2)双层叠式绕组 1062.3.14 54槽6极(y=8、a=3)双层叠式绕组 1072.3.15 54槽6极(ay=ad=3)三相正弦内角星形双层叠式绕组1082.3.16 72槽6极(y=9、a=6)双层叠式绕组 1092.3.17 72槽6极(y=10、a=2)双层叠式绕组 1102.3.18 72槽6极(y=10、a=3)双层叠式绕组 1112.3.19 72槽6极(y=10、a=6)双层叠式绕组 1122.3.20 72槽6极(y=11、a=2)双层叠式绕组 1132.3.21 72槽6极(y=11、a=3)双层叠式绕组 1142.3.22 72槽6极(y=11、a=6)双层叠式绕组 1152.3.23 72槽6极(y=12、a=2)双层叠式绕组 1162.3.24 72槽6极(y=12、a=3)双层叠式绕组 1172.4 三相双层叠式8极绕组布线接线图 1182.4.1 36槽8极(y=4)双层叠式绕组 1182.4.2 36槽8极(y=4、a=2)双层叠式绕组 1192.4.3 45槽8极(y=5)双层叠式绕组 1202.4.4 48槽8极(y=5)双层叠式绕组 1212.4.5 48槽8极(y=5、a=2)双层叠式绕组 1222.4.6 54槽8极(y=5、a=2)双层叠式绕组 1232.4.7 54槽8极(y=6)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242.4.8 54槽8极(y=6、a=2)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252.4.9 60槽8极(y=6、a=2)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262.4.10 60槽8极(y=7、a=2)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272.4.11 60槽8极(y=7、a=4)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282.4.12 72槽8极(y=8、a=2)双层叠式绕组 1292.4.14 72槽8极(y=8、a=8)双层叠式绕组 1312.5 三相双层叠式10极、12极、16极绕组布线接线图 1322.5.1 36槽10极(y=3)双层叠式绕组 1322.5.2 45槽10极(y=4)双层叠式绕组 1332.5.3 54槽10极(y=5、a=2)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342.5.4 60槽10极(y=5、a=5)双层叠式绕组 1352.5.5 90槽10极(y=8、a=10)双层叠式绕组 1362.5.6 45槽12极(y=3)双层叠式绕组 1372.5.7 54槽12极(y=4)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382.5.8 54槽12极(y=4、a=4)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392.5.9 54槽16极(y=3)双层叠式(分数)绕组 140第3章三相单双层及其他型式绕组 1413.1 三相单双层混合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1413.1.1 18槽2极(yp=9)单双层混合式(A类)绕组 1423.1.2 18槽2极(yp=8)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33.1.3 24槽2极(yp=10)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43.1.4 36槽2极(yp=16)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53.1.5 36槽2极(yp=16、a=2)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6 3.1.6 36槽4极(yp=8)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73.1.7 42槽2极(yp=18、a=2)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8 3.1.8 48槽2极(yp=22、a=2)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49 3.1.9 60槽4极(yp=14、a=4)单双层混合式(B类)绕组 150 3.2 三相双层同心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1513.2.1 24槽4极(yp=5)双层同心式绕组 1523.2.2 36槽4极(yp=7)双层同心式绕组 1533.2.3 36槽4极(yp=8、a=2)双层同心式绕组 1543.2.4 36槽6极(yp=5)双层同心式绕组 1553.2.5 48槽4极(yp=10、a=4)双层同心式绕组 1563.3 三相双层链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1573.3.1 12槽4极(y=2)双层链式绕组 1583.3.2 12槽4极(y=3)双层链式绕组 1593.3.3 18槽6极(y=3)双层链式绕组 1603.3.4 24槽8极(y=3)双层链式绕组 1613.3.5 36槽12极(y=2)双层链式绕组 1623.3.6 45槽16极(y=3、q=15/16)双层链式绕组 1633.3.7 48槽16极(y=3)双层链式绕组 1643.3.8 54槽20极(y=3、q=9/10)双层链式绕组 1653.3.9 72槽24极(y=3)双层链式绕组 166第4章三相延边三角形起动电动机绕组 1674.1 三相双层改绕延边三角形起动电动机绕组布线接线图 1674.1.1 36槽2极(y=13、a=1)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684.1.2 36槽2极(y=13、a=2)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694.1.3 42槽2极(y=15、a=2)3:4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04.1.4 48槽2极(y=17、a=2)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14.1.5 48槽4极(y=10、a=2)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24.1.6 48槽4极(y=11、a=4)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34.1.7 54槽6极(y=8、a=2)1:2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44.1.8 54槽6极(y=8、a=3)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54.1.9 48槽8极(y=5、a=2)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64.1.10 54槽8极(y=6、a=2)4:5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74.1.11 72槽8极(y=8)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84.1.12 72槽8极(y=8、a=2)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794.1.13 72槽8极(y=8、a=4)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804.2 三相单层改绕延边三角形起动电动机绕组布线接线图 1814.2.1 24槽2极(a=1)单层同心式改绕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1824.2.2 30槽2极(a=1)单层同心交叉式改绕3:2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834.2.3 30槽2极(a=1)单层同心交叉式改绕单双层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844.2.4 30槽2极(a=1)单层同心交叉式改绕双层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854.2.5 36槽4极(a=1)单层交叉式改绕1:2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1864.2.6 36槽4极(a=1)单层交叉式改绕2: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1874.2.7 36槽4极(a=1)单层交叉式改绕双层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884.2.8 36槽4极(a=2)单层交叉式改绕1:2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1894.2.9 36槽4极(a=2)单层交叉式改绕双层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904.2.10 36槽6极(a=1)单层链式改绕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1914.2.11 36槽6极(a=1)单层链式改绕双层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924.2.12 48槽8极(a=1)单层链式改绕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1934.2.13 48槽8极(a=1)单层链式改绕双层1:1抽头延边三角形绕组 194第5章三相变极国产基本系列双速电动机绕组 1955.1 4/2极双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1955.1.1 24槽4/2极△/2Y(y=6)双速绕组 1965.1.2 24槽4/2极△/2Y(y=7)双速绕组 1975.1.3 24槽4/2极2Y/2Y(y=6)双速绕组 1985.1.4 36槽4/2极△/2Y(y=9)双速绕组 1995.1.5 36槽4/2极△/2Y(y=10)双速绕组 2005.1.6 36槽4/2极Y/Y(y=9)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015.1.7 48槽4/2极△/2Y(y=12)双速绕组 2025.2 8/2极双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2035.2.1 36槽8/2极Y/2Y(y=5)双速绕组 2035.2.2 36槽8/2极Y/2Y(y=15、S≠)双速绕组 204 5.2.3 36槽8/2极Y/2△(y=15、S≠)双速绕组 205 5.2.4 36槽8/2极Y/2△(y=15、S=3)双速绕组 206 5.3 6/4极双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2065.3.1 24槽6/4极△/2Y(y=4)双速绕组 2075.3.2 36槽6/4极△/2Y(y=6,同转向)双速绕组 208 5.3.3 36槽6/4极△/2Y(y=7,反转向)双速绕组 209 5.3.4 36槽6/4极Y/2Y(y=7,同转向)双速绕组 210 5.3.5 36槽6/4极Y/2Y(y=7,反转向)双速绕组 211 5.3.6 36槽6/4极Y/2Y(y=7,同转向)双速绕组 212 5.3.7 72槽6/4极△/2Y(y=13)双速绕组 2135.4 8/4极双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2145.4.1 24槽8/4极△/2Y(y=3)双速绕组 2145.4.2 36槽8/4极△/2Y(y=5)双速绕组 2155.4.3 36槽8/4极Y/Y(y=5)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16 5.4.4 48槽8/4极△/2Y(y=6)双速绕组 2175.4.5 48槽8/4极△/2Y(y=7)双速绕组 2185.4.6 54槽8/4极△/2Y(y=7)双速绕组 2195.4.7 60槽8/4极△/2Y(y=8)双速绕组 2205.4.8 72槽8/4极△/2Y(y=9)双速绕组 2215.4.9 72槽8/4极△/2Y(y=10)双速绕组 2225.4.10 96槽8/4极△/2Y(y=12)双速绕组 2235.4.11 96槽8/4极△/2Y(y=15)双速绕组 2245.5 8/6极双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2255.5.1 36槽8/6极△/2Y(y=4)双速绕组 2255.5.2 36槽8/6极△/2Y(y=5)双速绕组 2265.5.3 54槽8/6极△/2Y(y=6)双速绕组 2275.6 12/6极双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2285.6.1 36槽12/6极△/2Y(y=3)双速绕组 2285.6.2 54槽12/6极△/2Y(y=5)双速绕组 2295.6.3 54槽12/6极Y/Y(y=5)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305.6.4 72槽12/6极△/2Y(y=6)双速绕组 2315.6.5 72槽12/6极Y/2Y(y=8)双速绕组 2325.6.6 72槽12/6极Y/2Y(双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33第6章三相变极电动机国产、派生及设备专用系列双速绕组 2346.1 派生、专用系列常规接法的双速电动机绕组布线接线图 2346.1.1 36槽10/2极Y/2Y(y=10)双速绕组 2356.1.2 36槽16/4极△/2Y(y=7)双速绕组 2366.1.3 36槽16/4极Y/2Y(y=7)双速绕组 2376.1.4 48槽16/4极Y/2Y(y=9)双速绕组 2386.1.5 48槽10/8极△/2Y(y=5)双速绕组 2396.1.6 54槽24/6极Y/2Y(y=7、S=1)双速绕组 2406.1.7 54槽24/6极Y/2Y(y=7、S≠,非正规分布)双速绕组 2416.1.8 54槽24/6极Y/2Y(y=7、S≠,正规分布)双速绕组 2426.1.9 54槽24/6极Y/2Y(y=7、S=1,非正规分布)双速绕组2436.1.10 54槽24/6极Y/2Y(y=7、S=11/2?,正规分布)双速绕组 2446.1.11 72槽24/6极Y/2Y(y=9、S=2)双速绕组 2456.1.12 72槽24/6极Y/2Y(y=10、S=2)双速绕组 2466.1.13 72槽24/6极Y/2Y(y=9、S≠)双速绕组 2476.1.14 72槽32/8极Y2Y(y=7、S≠)双速绕组 2486.1.15 72槽32/8极Y/2Y(y=7、S≠,非正规分布)双速绕组2496.1.16 72槽32/8极Y/2Y(y=7、S=1)双速绕组 2506.2 双速电动机派生、专用系列特种接法的绕组布线接线图 2516.2.1 36槽6/4极3Y/4Y(y=6)双速绕组 2546.2.2 36槽6/4极3Y/3Y(y=7)双速绕组 2556.2.3 36槽6/4极Y+3Y/3Y(y=7)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56 6.2.4 36槽8/4极Y/2Y(y=5)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576.2.5 36槽10/2极Y/Y(y=10)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586.2.6 36槽12/4极Y/3Y(y=8)双速绕组 2596.2.7 48槽8/2极Y/2Y(y=17)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606.2.8 48槽16/4极Y/2Y(y=9)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616.2.9 60槽10/4极Y/2Y(y=17)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626.2.10 72槽6/4极3Y/3Y(y=12)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63 6.2.11 72槽8/6极2Y+3Y/3Y(y=10)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64 6.2.12 72槽10/8极Y/△(y=8)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656.2.13 72槽12/6极3△/6Y(y=6)双速绕组 2666.2.14 72槽14/8极Y/2△(y=7)双速绕组 2676.2.15 72槽16/6极Y/2△(y=13)双速绕组 2686.2.16 72槽24/8极Y/3Y(y=8)双速绕组 2696.2.17 90槽12/10极Y+3Y/3Y(y=8)换相变极双速绕组 270 6.2.18 96槽8/4极2Y/△(y=12)双速绕组 2716.2.19 96槽8/4极Y+2Y/△(y=12)双速绕组 2726.3 变极电动机单层布线双速绕组 2736.3.1 24槽4/2极△/2Y单层叠式(y=7)双速绕组 2746.3.2 24槽8/2极△/2 Y单层双距双速绕组 2756.3.3 36槽4/2极△/2Y单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766.3.4 36槽6/4极△/2Y(y=7)单层双速绕组 2776.3.5 36槽6/4极Y/2Y单层同心交叉式双速绕组 2786.3.6 36槽8/6极△/2Y(y=5)单层叠式双速绕组 2796.3.7 36槽12/6极△/2Y单层链式双速绕组 2806.3.8 48槽4/2极△/2Y单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816.3.9 48槽8/4极△/2Y单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826.3.10 48槽16/4极Y/2Y单层双距双速绕组 2836.3.11 72槽6/4极△/2Y(y=13)单层叠式双速绕组 2846.3.12 72槽6/4极3Y/3Y单层同心交叉式双速绕组 2856.3.13 72槽8/4极△/2Y单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866.3.14 72槽12/6极△/2Y单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876.3.15 72槽12/6极3Y/6Y单层同心式双速绕组 288 6.3.16 72槽24/6极Y/2Y单层双距双速绕组 289第7章单相交流电动机常规布线绕组 2907.1 单相单层叠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2907.1.1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叠式绕组 2917.1.2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交叠(链)式绕组 292 7.1.3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叠式(不等距)绕组 293 7.1.4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叠式(副链)绕组 294 7.1.5 24槽4极(运行型)单层叠式(长等距)绕组 295 7.1.6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叠式(同心)绕组 296 7.2 单相单层链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2977.2.1 16槽4极单层链式(电风扇)绕组 2987.2.2 24槽4极单层链式Y形)绕组 2997.2.3 24槽6极单层链式绕组 3007.2.4 28槽14极单层链式(庶极吊扇)绕组 3017.2.5 32槽16极单层链式(庶极吊扇)绕组 3027.2.6 36槽18极单层链式(庶极吊扇)绕组 3037.3 单相单层同心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3047.3.1 18槽2极(起动型)单层同心式绕组 3057.3.2 24槽2极(起动型)单层同心式绕组 3067.3.3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同心式(副链)绕组 307 7.3.4 24槽4极(运行型)单层同心式(交叉)绕组 308 7.3.5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同心式(交叠)绕组 309 7.3.6 24槽4极(起动型)单层同心式绕组 3107.4 单相双层叠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3117.4.1 18槽4极(y=4)双层叠式(起动型)绕组 312 7.4.2 24槽4极(y=4)双层叠式(运行型)绕组 313 7.4.3 24槽4极(y=4)双层叠式(起动型)绕组 3147.4.4 24槽6极(y=3)双层叠式(运行型)绕组 3157.5 单相双层链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3167.5.1 8槽4极双层链式(电风扇)绕组 3177.5.2 28槽14极双层链式(吊扇)绕组 3187.5.3 28槽14极双层链式(深槽吊扇)绕组 3197.5.4 32槽16极双层链式(吊扇)绕组 3207.5.5 36槽18极双层链式(吊扇)绕组 3217.6 单相单双层混合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3227.6.1 12槽2极(yp=5)单双层(A类运行型)绕组 323 7.6.2 12槽4极(yp=2)单双层(非正交运行型)绕组 324 7.6.3 24槽4极(yp=3)单双层(B类起动型)绕组 325 7.6.4 32槽4极(yp=6)单双层(B类运行型)绕组 326 7.6.5 36槽4极(yp=9)单双层(A/B类运行型)绕组 327 第8章单相电动机正弦绕组 3288.1 单相国产系列电动机正弦绕组布线接线图 3288.1.1 12槽2极3/3—A正弦绕组 3298.1.2 12槽2极3/3—B正弦绕组 3308.1.3 12槽4极2/1—A/B正弦绕组 3318.1.4 16槽2极3/3—B正弦绕组 3328.1.5 16槽4极2/2—A正弦绕组 3338.1.6 18槽2极4/4—B/A正弦绕组 3348.1.7 24槽2极5/4—A正弦绕组 3358.1.8 24槽2极5/5—B正弦绕组 3368.1.9 24槽2极6/4—B正弦绕组 3378.1.10 24槽2极6/5—B正弦绕组 3388.1.11 24槽2极6/6—B正弦绕组 3398.1.12 24槽4极3/2—A正弦绕组 3408.1.13 24槽4极3/3—A正弦绕组 3418.1.14 36槽4极4/2—A/B正弦绕组 3428.1.15 36槽4极4/3—A/B正弦绕组 3438.1.16 36槽4极4/3—B/A正弦绕组 3448.2 单相专用型电动机正弦绕组布线接线图 3458.2.1 12槽2极2/2—A正弦绕组 3458.2.2 24槽2极4/2—B正弦绕组 3468.2.3 24槽2极4/3—B正弦绕组 3478.2.4 24槽2极4/4—A正弦绕组 3488.2.5 24槽2极4/4—B正弦绕组 3498.2.6 24槽2极5/3—A正弦绕组 3508.2.7 24槽2极5/3—B正弦绕组 3518.2.8 24槽2极5/4—B正弦绕组 3528.2.9 24槽2极6/6—A正弦绕组 3538.2.10 24槽4极2/2—A正弦绕组 3548.2.11 24槽4极2/2—B正弦绕组 3558.2.12 32槽4极3/2—B正弦绕组 3568.2.13 32槽4极3/3—A正弦绕组 3578.2.14 32槽4极3/3—B正弦绕组 3588.2.15 32槽4极4/3—A正弦绕组 3598.2.16 36槽2/12极(双绕组)L/Y联结双速绕组 360 8.2.17 48槽2/16极(双绕组)L/Y联结双速绕组 361 8.3 单相罩极电动机正弦绕组布线接线图 3628.3.1 16槽2极3B/1正弦分布罩极式绕组 3638.3.2 16槽2极4B/2正弦分布罩极式绕组 3648.3.3 18槽2极3B/2正弦分布(交叠)罩极式绕组 365 8.3.4 18槽2极3B/2正弦分布(同心)罩极式绕组 366 8.3.5 20槽2极5B/2正弦分布(θ=36°)罩极式绕组 367 8.3.6 20槽2极5B/2正弦分布(θ=45°)罩极式绕组 368 8.3.7 24槽2极5A/2正弦分布罩极式绕组 3698.3.8 24槽2极5B/3正弦分布罩极式绕组 3708.3.9 24槽4极3A/2正弦分布罩极式绕组 3718.3.10 16槽2极4/2分布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28.3.11 20槽2极5/2分布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38.3.12 24槽2极5/2分布(θ=60°)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4 8.3.13 24槽2极5/2分布(θ=45°)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5 8.3.14 24槽2极5/2分布(θ=52.5°)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6 8.3.15 24槽2极5/2分布(θ=22.5°)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7 8.3.16 24槽2极5/2分布(θ=37.5°)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8 8.3.17 24槽2极6/2分布(θ=45°)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79 8.3.18 24槽2极6/2分布(θ=37.5°)罩极式改正弦绕组 380 第9章单相电动机调速型绕组 3819.1 单相电风扇抽头式调速绕组布线接线图 3819.1.1 8槽4极L—2型4/2—2/2—2/2双速绕组 3849.1.2 8槽4极L—2型4/2—4/3—2/3双速绕组 3859.1.3 8槽4极L—2型4/2—4/4—4/4三速绕组 3869.1.4 8槽4极L—2型4/2—2/3—4/3三速绕组 3879.1.5 12槽4极L—2型(异形槽)单双层双速绕组 3889.1.6 16槽4极L—1型4/2—4—4/2三速绕组 3899.1.7 16槽4极L—2型4—2—2双速绕组 3909.1.8 16槽4极L—2型4—2(2/2)2/2双速绕组 3919.1.9 16槽4极L—2型4—4/2—4/2三速绕组 3929.1.10 16槽4极L—2型4—4/3—8/3三速绕组 3939.1.11 16槽4极L—2型4—2—4/2三速绕组 3949.1.12 16槽4极L—1W型4/2—4—4/2三速绕组 3959.1.13 16槽4极T—1N型2(2/2)4—2/2双速绕组 396 9.1.14 16槽4极T—1W型2(2/2)—4—2/2双速绕组 397 9.1.15 16槽4极T—1N型4/2—4—4/2三速绕组 3989.1.16 16槽4极T—2N型4—4/2—4/2三速绕组 3999.1.17 16槽4极T—2W型4—4/2—4/2三速绕组 4009.1.18 16槽4极T—1W型4/2—4—4/2三速绕组 4019.1.19 16槽4极Ф—1型4/2—4—4/2三速绕组 4029.1.20 16槽4极h—2型4 2/2—2(2/2)三速绕组 4039.1.21 16槽4极T/L—2型4—4/2—4/2三速绕组 4049.1.22 24槽8极L—2型8—8/6—16/6三速绕组 4059.1.23 24槽8极L—2型8—8/4—8/4三速绕组 4069.1.24 24槽8极L—2型8—4/3—8/3三速绕组 4079.1.25 32槽8极L—2型8—8/2—8/2(相对均衡)三速绕组4089.1.26 32槽8极L—2型8—8/2—8/2(均衡)双速绕组 4099.1.27 32槽8极L—2型8—8/2—8/2(对称)四速绕组 4109.1.28 32槽8极T—2W型8—8/2—8/2(均衡对称)三速绕组4119.1.29 32槽8极T—2N型8—8/2—8/2(均衡对称)三速绕组4129.1.30 32槽8极T—2W型8—8/2—8/2(对称)五速绕组 4139.1.31 36槽6极T—2W型6—6—3(6/2)(相对均衡)四速绕组 4149.1.32 36槽6极T—2W型6—6—4(4/2)(对称)五速绕组4159.1.33 36槽6极T—2W型6—6—12/2(相对均衡)五速绕组4169.1.34 36槽6极L—1/2型6—6—12/2(对称调速)五速绕组4179.1.35 36槽6极T—2W型6—6—6(对称)四速绕组 4189.2 单相抽头调速正弦绕组布线接线图 4199.2.1 12槽2极L—2型B类正弦2—1—1双速绕组 4219.2.2 12槽2极L—2型(异形槽)A类正弦2—2—1三速绕组4229.2.3 24槽4极L—2型A类正弦3—2—1双速绕组 4239.2.4 24槽4极L—2型A类正弦3—2—1(对称)三速绕组 4249.2.5 24槽4极L—2型A类正弦3—2—2(对称)三速绕组 4259.2.6 24槽4极L—2型A类正弦3—2—2(均衡)三速绕组 4269.2.7 24槽4极L—2型B类正弦3—2—1双速绕组 4279.2.8 24槽4极L—2型B类正弦3—2—2(对称)三速绕组 4289.2.9 24槽4极L—2型B类正弦3—3—2(对称)三速绕组 4299.2.10 24槽4极T—1W型A类正弦3—2—2(对称)三速绕组4309.2.11 24槽4极T—2W型B类正弦3—2—2(对称)三速绕组4319.2.12 24槽4极T—2W型B类正弦3—2—2(均衡)三速绕组4329.2.13 24槽4极L—2型B类正弦2—11/2—1(对称调速)双速绕组 4339.2.14 24槽4极L—2型B类正弦2—1—1(均衡调速)双速绕组 4349.2.15 24槽4极L—2型B类正弦2—1—1(对称调速)三速绕组 4359.2.16 24槽6极T—2W型A类正弦2—1—1(相对均衡)三速绕组 4369.2.17 24槽6极L—2型A类正弦2—1—1(相对均衡)三速绕组 4379.2.18 24槽6极L—2型A类正弦2—1—1(均衡)双速绕组4389.2.19 32槽4极L—2型B类正弦3—2—1(均衡)双速绕组4399.2.20 32槽4极T—2W型B类正弦3—1—2(均衡)三速绕组4409.2.21 32槽4极T—2W型B类正弦3—1—2(对称)三速绕组4419.2.22 32槽4极L—2型B类正弦3—1—11/2(对称)三速绕组 4429.2.23 32槽8极L—1型B类单双层四速绕组 4439.2.24 36槽4极L—2型B/A类正弦4—3—3双速绕组 4449.2.25 36槽4极T—1W型B/A类正弦3—11/2—2(均衡)三速绕组 4459.2.26 36槽4极L—1/2型B/A正弦3—3—(3+2)(均衡)三速绕组 4469.2.27 36槽4极L—1/2型A/B类正弦3—2—(2+2)(均衡)三速绕组 4479.2.28 36槽4极L—2型A/B类正弦3—2—2(对称)三速绕组4489.2.29 36槽4极L—2型A/B类正弦3—2—2(均衡)三速绕组4499.2.30 36槽4极L—2型B/A类正弦3—2—2(均衡)三速绕组4509.2.31 36槽4极L—1/2型A/B类正弦3—2—(1+1)(对称)四速绕组 4519.2.32 36槽4极L—2型B/A类正弦3—2—2(均衡对称)四速绕组 4529.2.33 36槽4极L—2型A/B类正弦3—2—2(均衡对称)四速绕组 4539.2.34 36槽4极L—1/2型A/B类正弦3—2(1+2)(均衡对称)四速绕组 4549.2.35 36槽4极L—2型A/B类正弦3—2—2(对称)五速绕组4559.2.36 36槽4极L—1/2型A/B类正弦3—2—(2+2)(均衡)五速绕组 4569.2.37 36槽4极L—1/2型A/B类正弦3—2—(1+1)(对称)五速绕组 4579.2.38 36槽4极L—1/2型A/B类正弦3—2—(2+2)(对称)五速绕组 4589.2.39 36槽6极T—2W型A类正弦2—1—1(相对均衡)三速绕组 4599.2.40 36槽6极T—2W型B类正弦2—1—1(相对均衡)三速绕组 4609.2.41 36槽6极T—2W型A类正弦2—1—1(对称)四速绕组4619.2.42 36槽6极T—2W型B类正弦2—1—1(对称)四速绕组4629.3 单相变极调速电动机绕组 4639.3.1 16槽4/2极1/2—L单相运行型(单同心)双速绕组 4649.3.2 16槽4/2极1/2—L单相运行型(双叠式)双速绕组 4659.3.3 16槽4/2极2/2—L单相运行型(双叠式)双速绕组 4669.3.4 18槽4/2极1/2—L单相起动型(单双层)双速绕组 4679.3.5 24槽4/2极1/1—L单相起动型(双叠式)双速绕组 4689.3.6 24槽4/2极1/2—L单相运行型(双同心)双速绕组 4699.3.7 24槽6/4极2/2—L单相运行型(双叠式)双速绕组 470附录 471附录1 移动式(汽油、柴油)交流三相发电机双层叠式绕组 471 附图1-1 36槽4极(y=7、a=1)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72附图1-2 36槽4极(y=7、a=2)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73附图1-3 36槽4极(y=7、a=4)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74附图1-4 36槽4极(y=7、a=1)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 475 附图1-5 36槽4极(y=7、a=2)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 476 附图1-6 36槽4极(y=8、a=1)三次谐波励磁三相交流有刷发电机定子绕组 477附图1-7 48槽4极(y=9、a=2)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78附图1-8 48槽4极(y=10、a=2)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 479 附图1-9 48槽4极(y=10、a=4)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 480 附图1-10 60槽4极(y=11、a=2)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81附图1-11 60槽4极(y=11、a=4)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82附图1-12 60槽4极(y=12、a=4)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83附图1-13 60槽4极(y=12、a=4)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484附图1-14 60槽4极(y=13、a=2)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85 附图1-15 60槽4极(y=13、a=4)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 486 附录2 移动式(汽油、柴油)交流发电机单相、三相单层布线绕组 487附图2-1 18槽6极(y=3、a=1)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用交流励磁机电枢绕组 488附图2-2 30槽10极(y=3、a=1)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用交流励磁机电枢绕组 489附图2-3 36槽12极(ys=3、as=1)三次谐波励磁(庶极同心基波)三相有刷发电机副绕组 490附图2 4 36槽12极(ys=3、as=1)三次谐波励磁(同心基波)三相有刷发电机副绕组 491附图2-5 36槽12极(ys=3、as=1)三次谐波励磁(单链基波)三相有刷发电机副绕组 492附图2-6 48槽12极(ys=4、as=1)三次谐波励磁(单链基波)三相有刷发电机副绕组 493附图2-7 48槽4极(y=11.9、a=2)三次谐波励磁三相交流有刷发电机定子绕组 494附图2-8 30槽2极(a=1、2)逆序励磁单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 495附图2-9 36槽2极(a=1、2)逆序励磁单相交流无刷发电机绕组 496附图2-10 36槽4极(a=1、2)单相交流发电机(同心式)定子主绕组 497附图2-11 36槽4极(a=2、4)单相交流发电机(同心式)定子主绕组 498附图2-12 36槽12极(y=2、a=1)单相交流发电机定子副绕组499。
2相4线步进电机
分类:2020-07-18 09:24 14630人阅读(15)依照正常接线4个端口依次接A,A\,B,B\。
8拍事实上是如此的:A-AB-B-BA\-A\-A\B\-B\-B\A-A那个地址面隐含了一个0的问题,确实是比如第一拍A为1,那么A\为0.则AA\通电。
BB\不通电。
第二拍A,B为1,那么A\,B\为\通电。
BB\通电。
依次类推,从而实现2细分,比如度的电机就操纵成度的了。
步进电机原理依照常理来讲,步进电机接线要依照线的颜色来区分接线。
可是不同公司生产的步进电机,线的颜色不一样。
专门是国外的步进电机。
那么,步进电机接线应该用万用表打表。
步进电机内部构造如以下图:通过上图可知,A,~A是联通的,B和~B是联通。
那么,A和~A是一组a,B和~B是一组b。
不管是两相四相,四相五线,四相六线步进电机。
内部构造都是如此。
至于究竟是四线,五线,仍是六线。
就要看A和~A之间,B和B~之间有无公共端com抽线。
若是a组和b组各自有一个com端,那么该步进电机六线,若是a和b组的公共端连在一路,那么是5线的。
因此,要弄清步进电机如何接线,只需把a组和b组分开。
用万用表打。
四线:由于四线没有com公共抽线,因此,a和b组是绝对绝缘的,不连通的。
因此,用万用表测,不连通的是一组。
五线:由于五线中,a和b组的公共端是连接在一路的。
用万用表测,当发觉有一根线和其他几根线的电阻是相当的,那么,这根线确实是公共com端。
关于驱动五线步进电机,公共com端不连接也是能够驱动步进电机的。
六线:a和b组的公共抽线com端是不连通的。
一样,用万用表测电阻,发觉其中一根线和其他两根线阻止是一样的,那么这根线是com端,另2根线就属于一组。
关于驱动四相六线步进电机,两根公共com端不接先也能够驱动该步进电机的。
步进电机相关概念:相数: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
经常使用m表示。
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转变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A-AB-B-BC-C-CD-D-DA-A.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
三相异步电动机24槽4极链式绕组展开图和嵌线和接线方法
3.分相(q) q Z1 24 2 2 pm 2 23
相带按U1、W2、V1、U2、W1、V2的顺序进行。
N
S
N
u1 w2 v1 u2 w1 v2 u1 w2 v1
S u2 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1 (2)
U2 (20)
(7.2) V相绕组
N
S
N
u1 w2 v1 u2 w1 v2 u1 w2 v1
S u2 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V2(24)
V1(6)
(7.3) W相绕组
N
S
N
(5.2) V相线圈
N
S
N
u1 w2 v1 u2 w1 v2 u1 w2 v1
S u2 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3) W相线圈
N
S
N
u1 w2 v1 u2 w1 v2 u1 w2 v1
S u2 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确定各相绕组的首(尾)端
3600 p 1200
Z1
x
x 4
• 设U1(2),则V1(2+4)、W1(2+4+4)。尾端顺着 电流的方向即可以得到。U2(20)、V2(24)、W2 (4)。
4极24槽电动机展开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编号:第8 周Array课题实训七电机拆装与检修班级授课日期年月日实训七电机拆装与检修一、电机的定义及分类1、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机械转矩的原动机。
2、分类:直流按电流分同步交流单相异步绕线式三相鼠笼式二、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判断电机常见故障主要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大类。
机械故障主要包括轴承、风扇、端盖、转轴、机壳等故障。
电气故障主要包括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电路故障。
要正确判断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
电动机在运行时,不同的原因会产生很相似的故障现象,这给分析、判断和查找故障原因带来一定难度。
为了尽量缩短故障停机的时问,迅速修复电动机,对故障原因的判断要快而准。
电工在巡视检查时,可以通过自身韵感官来了解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看,观察电机和所拖带的机械设备转速是否正常;看控制设备上的电压表、电流表批示数值有无超出规定范围,看控制线路中的指示、信号装置是否正常。
听,必须熟悉电动机启动、轻载、重载的声音特征;学会辨别电动机单相、过载等故障时的声音及转子扫膛、笼型转子断条、轴承故障时的特殊声音,可帮助查找故障部位。
摸,电动机过载及发生其他故障时,温升显著增加,造成工作温度上升,用手摸电动机外壳各部位即可判断温升情况。
闻,电动机严重发热或过载时问较长,会引起绝缘受损而散发特殊气味;轴承发热严重时也可挥发出油脂气味。
闻到特殊气味时,便可确认电动机有故障。
问,向操作者了解电动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征兆;故障发生后,向操作者询问故障发生前后电动机及所拖带机械的症状,对分析故障原因很有帮助。
造成电动机故障的原因很多,仅靠最初查出的故障是不够的,还应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各种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形表及电桥)进行必要的测量检查。
除了要检查电动机本身可能出现的故障外,还要检查所拖带的机械设备及供电线路、控制线路。
通过认真检查,找出故障点,准确地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4极24槽电动机展开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编号:第8 周Array课题实训七电机拆装与检修班级授课日期年月日实训七电机拆装与检修一、电机的定义及分类1、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机械转矩的原动机。
2、分类:按电流分同步交流单相异步绕线式三相鼠笼式二、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判断电机常见故障主要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大类。
机械故障主要包括轴承、风扇、端盖、转轴、机壳等故障。
电气故障主要包括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电路故障。
要正确判断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
电动机在运行时,不同的原因会产生很相似的故障现象,这给分析、判断和查找故障原因带来一定难度。
为了尽量缩短故障停机的时问,迅速修复电动机,对故障原因的判断要快而准。
电工在巡视检查时,可以通过自身韵感官来了解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看,观察电机和所拖带的机械设备转速是否正常;看控制设备上的电压表、电流表批示数值有无超出规定范围,看控制线路中的指示、信号装置是否正常。
听,必须熟悉电动机启动、轻载、重载的声音特征;学会辨别电动机单相、过载等故障时的声音及转子扫膛、笼型转子断条、轴承故障时的特殊声音,可帮助查找故障部位。
摸,电动机过载及发生其他故障时,温升显著增加,造成工作温度上升,用手摸电动机外壳各部位即可判断温升情况。
闻,电动机严重发热或过载时问较长,会引起绝缘受损而散发特殊气味;轴承发热严重时也可挥发出油脂气味。
闻到特殊气味时,便可确认电动机有故障。
问,向操作者了解电动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征兆;故障发生后,向操作者询问故障发生前后电动机及所拖带机械的症状,对分析故障原因很有帮助。
造成电动机故障的原因很多,仅靠最初查出的故障是不够的,还应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各种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形表及电桥)进行必要的测量检查。
除了要检查电动机本身可能出现的故障外,还要检查所拖带的机械设备及供电线路、控制线路。
通过认真检查,找出故障点,准确地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电机人不得不看的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电机人该懂的绕组嵌线工艺
电机人不得不看的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电机人该懂的绕组嵌线工艺第一节、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嵌线工艺单层链式绕组由形状、几何尺寸和节距相同的线圈连接而成,整个外形如长链。
链式绕组的每个线圈节距相等并且制造方便;线圈端部连线较短并且省铜。
主要用于q=2的4、6、8极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1是三相4极24槽单层链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2,线圈节距为1—6。
图1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都有4个线圈。
每一个线圈都有两个边,通常我们把先下的那一个边称为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奇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都是下层边;后下的那一边称为上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偶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都是上层边。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两个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6槽里下的上层边压着5槽、3槽下的下层边,由此可见,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时一定要吊起两把线圈最后下,即吊把线圈2把。
嵌线步骤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两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顺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3)空一槽24,嵌23槽(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4)再空一槽22,嵌21槽(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1槽、23槽的下层边嵌入槽2。
(5)再空一槽20,嵌入19槽(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23槽、21槽下层边嵌入24槽。
此线圈与本相第一个线圈的连接关系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或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即尾、尾或首、首相连。
(6)以后W、V相按空一槽嵌入一槽的次序,轮流将U、W、V 三相的4个线圈嵌完。
最后把吊把线圈两把嵌入,至此整个绕组全部嵌完。
单层链式绕组的嵌线规律是:嵌1槽,空1槽,吊2把线圈。
简称为“嵌1空1吊2”。
按此种方法嵌线,同相线圈之间的过桥线可不截断,连接时要注意翻把,使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附录电机结构形式图片素材库.pptx
LFChun 制作
第7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密封式电动机
LFChun 制作
第8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密封式电动机
6 英寸密封式潜水电机
8 英寸密封式潜水电机
LFChun 制作
第9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密闭式电动机
LFChun 制作
NEMA Premium 全封闭XE高效率电机
防护式电动机
LFChun 制作
防护型低压笼型异步电动机 可驱动各种无特殊要求的机械设备 如机床、水泵、风机、压缩机、运输机械等
第5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封闭式电动机
离心制冷机用封闭式电机
螺杆制冷机用封闭式电机
LFChun 制作
第6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密封式电动机
Y系列(IP44)电动机是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第10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防爆式电动机(YB系列)
YB2-B5
LFChun 制作
第11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防爆式电动机(YB系列)
YB2-B35
LFChun 制作
第12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防爆式电动机(YB系列)
LFChun 制作
第13页/共31页
Y2 71 立式机座
第17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B3 型
LFChun 制作
第18页/共31页
附录6 电机结构型式图片
B3 型
LFChun 制作
第19页/共3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极24槽电动机.绕组形式:单层迭绕,线圈节距=10(1-11).绕组形式,单层同心式,线圈节距=11(1-12),9(1-10). 2极36槽电动机.绕组形式:单层迭绕.线圈节距=15(1-16).绕组形式,单层同心式,线圈节距=17(1-18),15(1-16),13(1-14).绕组形式,双层选绕组,线圈节距=12(1-13). 4极24槽电动机,绕组形式:单层迭绕,绕组形式=5(1-6).绕组形式,单层同心式,线圈节距=5(1-6),7(1-8).绕组形式:双层迭绕,线圈节距5(1-6). 4极36槽电动机,绕组形式,单层单,双圈迭式布线,线圈节距=7(1-8)单圈,8(1-9)双圈.绕组形式:双层迭式,线圈节距=7(1-8).绕组形式:单层迭绕,线圈节距=9(1-10).绕组形式:单层同心式,线圈节距
=7(1-8),9(1-10),11(1-12).用双层叠式绕组画展开图
例3、一台36槽4极三相异步电动机,要求用双层叠式画展开图。
1、求每极所占槽数=36/4=9
2、求每极每相所占槽数= 每极所占槽数/3相=9/3=3
3、根据上二式计算,用不同的线条分出各极、各相槽数。
该图表现为每极占9槽,每相占每极中的3槽。
同时可根据每相邻二相电流必定相反。
按此标出电流方向:在第一磁极里1、2、3三槽为A相,电流向上。
4、5、6三槽为C相,电流向下。
7、8、9槽三槽为B相,电流向上。
以后各极各相均按此顺序排列,但电流方向在N极的均向上,而在S极的均向下。
如下图所示
4、按双层叠式绕组方式画出第一相绕组(对于双层叠式绕组,若是整距绕组,基本上还是一个线圈的一边在N极,另一边必定在S极。
注意:这是指整距绕组。
),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1、2、3、10、11、12、19、20、21、28、29、30计12槽为A相绕组(上图中的每一个槽内有二条线,实线部分为槽内线圈的上层绕组,双点划线为下层绕组。
)。
上下层绕组必须分清。
每个线圈由如下组成:第1槽的实线与第10的虚线为一个线圈,第2槽的实线与第11的虚线为一个线圈,第3槽的实线与第12的虚线为一个线圈。
第10槽的实线与第19的虚线为一个线圈,第11槽的实线与第20的虚线为一个线圈,第12槽的实线与第21的虚线为一个线圈------余类推。
5、连接方法按电流方向、向右方向、依线圈的排列顺序依次连接。
如下图所示
连接顺序:第1槽的实线为第一相进线其(电流向上)。
其尾线由第12槽的双点划线(虚线、电流向下)出与第21槽的虚线相连(电流向上),其出线头由第10槽实线出(电流向下),由第10槽的实线与第19槽的实线相连(电流向上),其出线由第30槽的虚线出(电流向下),第30槽的虚线再与第3槽的虚
线相连(电流向上),其出线由第28槽的实线出(电流向下)。
细看就可以发现,每一槽的电流方向均与上方所标注的电流方向相。
6、第二相绕组的进线及其绕组画法
计算每槽电角度=(极数X180度)/36=20度
求 120度后的第一槽 120/20=6槽由于第一相进线是从第1槽进,1、2、3、4、5、6槽,每槽20度,计120度,120度后的第一槽则是第7槽。
就是说第二相绕组的进线应是由第7槽开始,并按第一相绕组相同的方法接线。
7、第三相绕组的进线及其画法
第三相进线的推算与第二相计算法一样,只不过是以第二相进线头为准计算的。
即第7、8、9、10、11、12槽每槽为20度,合计和为120度,120度后的第一槽为第13槽。
如下图所示
8、下线口诀:
双层绕组:
先底层,迂满距,两边下,先底层,后面层,倒序下,至结束。
9、下线先后顺序下第10、11、12槽的虚线(先底层)、下第13、14、15槽的虚线(先底层)、下第16、17、18槽的虚线(先底层)、下第19、20、21槽(迂满距,两边下,先底层)、下第10、11、12槽的实线(后面层)、下第22、23、24槽的虚线(迂满距,两边下,先底层)、下第13、14、15槽实线(后面层)------以下均按这方法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