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的直接染料染色要点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棉纤维的直接染料染色要点
实验21棉纤维的直接染料染色一:目的1.要求掌握直接染料的一般染色方法和基本的工艺条件。
2.观察分析电解质,温度对不同类型直接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
二:原理1.直接染料的结构和性质:①:按化学结构分,绝大部分直接染料都属于偶氮类染料,其他结构(如)的品种很少偶氮类染料又分为单偶氮、双偶氮、多偶氮结构。
直接染料的结构母体上带有许多可容性的磺酸基和少量羧酸基。
例如|:②接染料可溶于水,从其结构上看,有许多可形成氢键的基团;分子大,且具有较长的共轭键,故具有直接性。
③直接染料按颜色性能可分为三类;甲类:直接性低、匀染性好,它的上染百分率往往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直接冻黄,直接嫩黄5G。
乙类:直接性较大,匀染性较差,中性电解质对它们有明显的促染效果。
如直接湖兰5B,直接黄GR。
丙类:直接性大,匀染性很差,中性电解质对它的促染效果不明显,其上染百分率通常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如直接耐酸大红4BS,直接枣红GR,直接绿B。
3.直接染料与纤维反应的原理:直接染料染棉织物是通过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直接上染,即通过分子间力和染料与纤维形成氢键而结合上染在织物上。
三:仪器、药品和材料染杯、吸管、量筒、温度计、烧杯、台称、电熨斗、洗耳球、玻璃棒、钥匙。
Nac 1、直接冻黄G、直接耐酸大红4BS,直接湖兰5B,丝光漂白棉布八块每块2克。
四:操作:一: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1.处方及工艺条件:见下表直接染料:没有确切定量的慨念。
它常常被用来定性说明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能力。
上染百分率高称之为直接性高。
亲和力:是染液中染料标准化学位和纤维上的燃料标准化学位的差。
它是定量说明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能力。
试样编号 1 2 3 4用剂及工艺条件直接冻黄G 2% 2%直接耐酸大红4BS 2% 2%染色温度60 95 60 95浴比 1 : 40 1 : 40 1 : 40 1 : 40织物重 2 2 2 22。
染色操作步骤:按处方计算用量一吸取规定量染料一染杯一至规定溶液体积一加热一-至40 r-投入润湿并挤干的织物一-升温至染色温度一-染色30min—-取出一-水洗一晾干一-贴样。
纯棉织物染色实验
纯棉织物染色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手工扎染作品制作,了解对织物染色的过程,以及织物染色时染料发挥的作用。
实验要求:1.能够了解扎染工具和技法的使用,并且能够进行简单扎染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2.能够掌握直接染料染色的几个重要步骤和要点。
实验仪器:电磁炉、不锈钢盆、玻璃棒
实验试剂和原料:白色纯棉布、直接染料、食盐、针、线
实验步骤:
1.在白色纯棉布上设计绘制花纹。
2.根据设计进行捆扎、缝扎等各种制作技法,把作品制作完成。
3.把扎结好的作品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然后晾至半干。
4.配置染液:利用直接染料配置成合适浓度的染液,根据实际需要的颜色深浅及织物的多少来决定染料用量。
5.加热染液至沸腾,放入织物并加入食盐助染。
6.染色15-20分钟。
7.捞出织物用清水漂洗后晾干拆除扎线。
实验结果:染好的织物。
直接染料染棉织物的工艺探讨
直接染料染棉织物的工艺探讨1前言当前,直接染料在染色中的运用越来越少,生产中大多数采用的是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染色,因为直接染料的色牢度不好,特别是耐洗牢度较低,因此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能生成氢键的基团,具有较好的同平面性和线性状态,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的亲和力,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化学药剂的作用就能够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
直接染料色谱齐全,价格便宜,染色十分简便,是纤维素纤维染色的常用染料之一。
在拼染一些中、浅色时,直接染料比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运用起来更简单、方便,所得的色泽也很适宜。
但是,要保证直接染料染色的质量,提高色牢度,那么,对于直接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坯布的前处理也有很高的要求[1]。
本实验采用匀染性直接染料染棉织物,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在染液中的聚集倾向较小,对纤维的亲和力也比较低,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较高。
匀染性好食盐的促染作用不显著,食盐的用量一般控制在4g/L~6g/L。
在常规的染色时间内,它们的平衡上染百分率往往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染色的温度不宜太高,一般在60℃~80℃染色即可。
这类染料的湿处理牢度较低,一般仅适宜于染淡颜色[1]。
本实验根据染色温度和食盐用量的变化来比较染色牢度。
1.1 直接性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能生成氢键的基团,具有较好的同平面性和线性状态,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的亲和力,不需要借助其他化学药剂的作用就能够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染料称为直接性染料。
(1)直接染料按颜色性能可分为三类:甲类:直接性低、匀染性好,它的上染百分率往往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如直接冻黄,直接嫩黄5G。
乙类:直接性较大,匀染性较差,中性电解质对它们有明显的促染效果。
如直接湖兰5B,直接黄GR。
丙类:直接性大,匀染性很差,中性电解质对它的促染效果不明显,其上染百分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如直接耐酸大红4BS,直接枣红GR,直接绿B。
棉针织物的三大常见染色方法
棉针织常用三种染色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01 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2.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来提高其牢度。
02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写出直接染料浸染纤维素纤维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
写出直接染料浸染纤维素纤维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直接染料浸染纤维素纤维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概述直接染料浸染是一种常见的纤维素纤维染色方法,通过将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直接结合,实现颜色的渗透和固定。
直接染料对木棉纤维的染色吸附特征
1 试验
1. 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材料 印尼产木棉纤维, 长度在 15 mm 以下。 染料 沙拉菲尼尔蓝、沙拉菲尼尔红 3BL、沙拉菲
致的扩散吸附层 [ 8] 。
3 结论
( 1)直接染料沙拉菲尼尔蓝、红 3BL 及黑 FR对木 棉纤维的上染过程可用孔道扩散模型来解释, 上染温 度对平衡上染率有影响, 染色温度以 60~ 70 # 为宜。
( 2)直接染料上染木 棉纤维的过程中, 加 入盐可 有效提高染料的吸附量。
( 3)木棉纤维对直接染料沙拉菲尼尔红 3BL 的吸 附以物理吸附 ( 非定位吸附 ) 为主, 其吸附等温线与弗 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相似。
染料在纤维表面包括纤维内部非晶体的表面发生吸附染料分子的热运动却促使染料分子在染液中作均匀分布从而在界面上形成一个染料浓度逐渐降低到与染液本体浓度基本一致的扩散吸附层j
直接染料对木棉纤维的染色吸附特征
印 染 ( 2009 No. 20)
直接染料对木棉纤维的染色吸附特征
丁 颖, 周晓英, 沈 勇, 王黎明, 秦伟庭
用 X射线衍射法测得木棉纤维的结晶度为 35. 9% , 是结 晶 度较 低 的 天然 纤 维 ( 棉 的 结 晶度 为 54% , 亚麻的结晶度为 69% ) [ 4 ] , 但木棉纤维的上染率 却远较棉纤维为低, 其相关的染色性能未见系统的研 究报道。
本课题就直接染料上染木棉纤维的染色过程、上 染率与染色温度的关系、盐的促染作用, 以及直接染料 在木棉纤维上的吸附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以期为 木棉纤维染色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直接染料染色
直接染料染色直接染料一般能溶解于水,也有少数染料要加一些纯碱帮助溶解,它可不依赖其他助剂而直接上染棉、麻、丝、毛和粘胶等纤维,所以叫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价格低廉,染色方法简便,但最大的缺点是这类染料的染色牢度大部分都不够好,针对染色牢度较差的缺陷,人们作了许多改革,例如采用化学药品,把已经染上颜色的布进行后处理,提高色布的耐洗和耐晒牢度;也有采用新型的交链固色剂来提高染色织物的后处理牢度。
除此之外,也发现和研制了一些新染料品种,如直接耐晒染料和直接铜盐染料等。
目前,对如何提高直接染料的湿处理牢度,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
(一)直接染料主要性能直接染料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也有一部分是羧酸的钠盐,染料结构以双偶氮或三偶氮为主。
这类染料具有直线、长链、同平面和贯通的共轭体系,因而能跟具有直线、长链型的纤维素大分子相互靠近,依靠其分子间引力而产生较强的结合。
此外,由于染料结构中还含有羟基、氨基或羧基,能与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形成氢键,所以直接染料能与纤维结合而完成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直接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染料分子内水溶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所含的水溶性基团多,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大。
提高温度,也会使染料的溶解度增大。
直接染料在水中溶解后,在溶液中形成染料阴离子。
但由于一般的水中含有较多金属的钙、镁离子,这些钙或镁盐能与染料阴离子结合而形成不溶性沉淀,不利于染色的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印染用水必须进行软化处理。
在染色中较为方便的是在水中加入纯碱或六偏磷酸钠。
纯碱的加入能增大染料的溶解度,但过多就会使染料上染缓慢。
直接染料在溶液中是以染料阴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促进了纤维素阴离子的离解而呈负电荷,使染料阴离子和纤维阴离子相互产生较大斥力而不易相互靠近,从而影响了染料对纤维的染色,即纯碱加入染液后起到了增加染料的溶解性及降低了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而起到缓染作用。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 选同类直接染料
➢拼色上染百分率<单独上染百分率 ➢低温时更显著(原因不很清楚),可能是不同染料分子
在染液中聚集引起
➢ 盐的促染作用
➢ 加盐使染料上染率显 著增加
➢ 在阴离子染料染带负 电的纤维的染色系统 中普遍存在
➢ 促染作用对水溶性大 的染料作用明显
➢ 促染作用对含负离子 多的纤维更为明显( 铜氨纤维素)
➢ 日晒牢度差
➢除铜盐直接染料(铜盐后处理染料)6级以上外,其它 直接染料3~4级
➢ 用途
➢ 棉针织、丝绸、粘胶染色(牢度比棉高1/2~1级 )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固色机理
➢ 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 ➢ 与染料形成低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络合物 ➢ 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封闭染料 ➢ 与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
➢ C.I. Direct Green 6 对硬水敏感 ➢ C.I. Direct Green 8 遇铁变兰且暗 ➢ C.I. Direct Green 12 遇铁变兰且暗
➢ 染色工艺控制
➢电解质(盐)
➢ 加NaCl(或Na2SO4)促染 ➢ 用量10 – 30 g/L,中途加入
➢温度
➢ 不同染料控制不同的升温速度 ➢ 低温染料:70℃以下 ➢ 中温染料:70-80℃ ➢ 高温料:分段沸染
[资料]直接染料染色试验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直接染料染色的方法,学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学会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并绘制出吸光度一染料浓度工作曲线,计算直接染料上染百分率。
二、实验原理直接染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直接性,将染料溶解于水后,即可上染纤维而固着在纤维上。
根据比耳定律,当一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染料溶液时,染液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通过测定染液的吸光度来计算染液的浓度。
如果测定出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值,就能计算出直接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三、实验内容(一)直接染料染色工艺1.实验材料、仪器和药品(1)实验材料:漂白棉织物三块(每块约重4g)。
(2)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电炉、移液管(10ml)、烧杯(50ml、1000ml)、玻璃染杯(250ml)、量筒(100ml)、温度计(100℃)、玻璃棒、角匙、吸球、电熨斗。
(3)实验药品:醋酸(10g/l)、氯化钠、固色剂Y、直接染料。
2. 实验步骤(1)工艺处方和条件①染色液工艺处方和条件见表10-1。
表10-1染色液工艺处方和条件试剂及条件处方1 处方2 处方3直接染料1(对织物重%) 2 1 0直接染料2(对织物重%) 0 1 2氯化钠(g/l) 5 5 5浴比 50:1 50:1 50:1温度(℃) 90 90 90时间(min) 30 30 30②固色液工艺处方和条件见表10-2。
表10-2 固色液工艺处方和条件试剂及条件用量固色剂Y(g/l) 20醋酸(g/l) 0.35浴比 50:1温度(℃) 60-70时间(min) 20PH5.5 -6.0(2)工艺流程:漂白棉织物+浸渍温水→挤干→染色→温水洗→固色→温水洗→冷水洗→熨干。
(3)实验操作:称取染料(准确至0.001g)和氯化钠于50ml 烧杯中,加少量温水调匀溶解,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转移至染杯中,冲洗小烧杯并加水至规定总体积量,搅匀后置染杯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50℃,称取氯化钠备用。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它是将染料直接添加到纤维素纤维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纤维素纤维上,从而实现染色的目的。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的优点在于染色效果好,色彩鲜艳,且染色速度快,染色成本低。
同时,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如棉、麻、丝、毛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的步骤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定色等环节。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纤维素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油脂,以便染料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纤维素纤维内部。
染色是将染料添加到纤维素纤维中,使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染色的目的。
定色是为了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纤维素纤维上,防止染色后的颜色褪色或掉色。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的染料种类繁多,包括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是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的染料,如蓝靛、茜草、木槿花等。
合成染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染料,如偶氮染料、酞菁染料等。
不同的染料具有不同的染色效果和染色特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具有染色效果好、色彩鲜艳、染色速度快、染色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
的染色。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纤维素纤维和染料种类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和染料,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棉花的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棉花染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不同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效果;3. 分析棉花染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柔软性。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与棉纤维分子结合,使棉纤维呈现出各种颜色。
本实验采用直接染料对棉花进行染色,直接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染色过程简单,适用于棉纤维的染色。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棉花(纯棉织物)- 直接染料(如红、黄、蓝等)- 碱剂(如碳酸钠)- 酸剂(如醋酸)- 水浴锅- 烘干机- 染色锅- 秒表- pH试纸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滴定管- 移液管- 试管架- 研钵-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称取一定量的棉花,剪成小块备用。
(2)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染料,并称取相应质量的染料。
(3)配制染液:将染料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
2. 染色(1)将棉纤维放入染液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棉纤维充分接触染液。
(2)根据实验要求,调节染液pH值,使其处于适宜染色状态。
(3)将染液加热至60-70℃,保持一定时间,使染料充分上染。
(4)染色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观察染色效果。
3. 固色(1)染色结束后,取出棉纤维,用清水冲洗,去除未上染的染料。
(2)将棉纤维放入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中,进行固色处理。
(3)固色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棉纤维,去除多余的酸液。
4. 洗涤与烘干(1)将固色后的棉纤维放入清水中,进行洗涤,去除多余的染料和杂质。
(2)洗涤完成后,将棉纤维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染色效果根据实验结果,不同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效果如下:(1)红色染料:棉纤维染色后,颜色鲜艳,均匀度较好。
(2)黄色染料:棉纤维染色后,颜色较鲜艳,但均匀度较差。
(3)蓝色染料:棉纤维染色后,颜色较暗,均匀度较好。
2. 染色时间根据实验结果,不同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时间如下:(1)红色染料:染色时间为30分钟。
棉花纤维染整工艺系列(一)
棉花纤维染整工艺系列(一)1.引言本文档是关于棉花纤维染整工艺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主要介绍棉花纤维染整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棉花纤维染整过程的主要步骤和操作要点,为后续系列文章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2.工艺概述棉花纤维染整是指将原始的棉花纤维经过染色和整理等工艺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颜色牢度和触感,并达到特定的要求。
棉花纤维染整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喷涂整理等环节。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棉花纤维染整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主要包括:净化:去除棉花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污垢,以保证染色效果的良好。
填充:通过柔软处理,增加棉花纤维的柔软度。
2.2 染色染色是棉花纤维染整的核心步骤。
在染色环节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当的染料:根据我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以确保染色效果和颜色牢度。
控制温度和时间:正确控制染色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染色均匀和织物品质的稳定性。
不同染色方法: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如浸染、漂染、印花等。
2.3 喷涂整理喷涂整理是棉花纤维染整的最后一步。
主要包括:喷涂:将染色后的纤维进行喷涂处理,以增加纤维的弹性和柔软度。
干燥:将喷涂后的纤维进行干燥处理,以确保整个染整过程的顺利完成。
3.工艺流程下面是棉花纤维染整工艺的基本流程:1.预处理:净化棉花纤维、填充棉花纤维。
2.染色:选择合适的染料,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染色。
3.喷涂整理:喷涂处理纤维,进行干燥处理。
4.染整品质检验:对染整的纤维进行品质检验,如颜色牢度、柔软度等。
4.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棉花纤维染整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棉花纤维染整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会进一步深入介绍不同染色方法和具体操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棉花纤维染整技术。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棉布染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棉布染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染料的选择和配比。
3. 了解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染色质量。
二、实验原理棉布染色是指将棉纤维与染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结合的过程。
染料分子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作用,进入棉纤维内部,使纤维表面和内部呈现出各种颜色。
本实验采用直接染料进行棉布染色,其染色原理如下:1. 染料分子在水中溶解,形成染料溶液。
2. 染料分子通过扩散进入棉纤维内部。
3. 染料分子与棉纤维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染色物。
4. 染色物在棉纤维表面和内部均匀分布,使棉布呈现出各种颜色。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棉布(白色,质地均匀)- 直接染料(红色、蓝色、黄色等)- 碱性染料(中性)- 氯化钠(食盐)- 氢氧化钠(烧碱)- 水浴锅- 搅拌棒- 烧杯- 量筒- 温度计- 烘干箱2. 实验仪器:- 染色机- 烘干机- 镜子- 洗衣机四、实验步骤1. 染料配比: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染料:水:食盐的比例进行配比。
例如,染红色棉布时,染料:水:食盐的比例为1:100:1。
2. 染色:将棉布放入染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搅拌均匀。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分钟。
3. 洗涤:将棉布取出,放入清水中反复洗涤,直至水无色。
4. 固色:将棉布放入含有适量食盐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使染色物牢固地附着在棉纤维上。
5. 烘干:将棉布取出,放入烘干箱中烘干。
6. 检验:将烘干后的棉布与未染色的棉布进行对比,观察染色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染色效果:经过实验,棉布染色效果良好,颜色鲜艳,均匀分布。
2. 影响因素分析:- 染料配比:染料配比对染色效果有较大影响。
配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 温度:温度对染色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染料分子的扩散速度和与棉纤维的结合程度。
- 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对染色效果有较大影响。
直接染料染色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染将随 温度的提高开始下降。
5、盐效应
染料在水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 维 纤维素纤维在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带负电荷
元明粉或食盐对直接染料所起的增进上染的 作用称为促染。
2、B类:盐效应直接染料(盐控型直接染料)
结构较复杂,常为双偶氮或三偶氮染料,分子含 对纤维亲和力较高,染料在纤维能扩散速率低,
有较多磺酸基团
移染性能较差
加盐能显著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促染效 要严格控制盐的用量和促染方法以获得均匀的色
湿处理牢度较高,不适于染浅色
果明显
泽,防止初染率太高,导致染色不匀
六、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反应型固色剂(固色交联剂)
固色交联剂可与纤维和染料发生反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四)染棉织物
浸染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棉布染色流程
棉布染色流程棉布染色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加工工艺,通过染色可以给棉布赋予丰富的色彩,增加其装饰性和美观性。
下面将介绍棉布染色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棉布染色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染料、助剂、染色设备等。
染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所需的颜色和效果来确定,同时要注意染料的稳定性和环保性。
助剂的选择也很重要,它们可以影响染色效果和布料的手感。
染色设备包括染缸、搅拌器、加热设备等,要确保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其次,预处理。
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对棉布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染色效果和色牢度。
预处理包括浸泡、漂白、酶处理等步骤,可以去除棉布上的杂质和残留物,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和亲和力。
接下来是染色操作。
将经过预处理的棉布放入染缸中,加入适量的染料和助剂,开始染色操作。
在染色过程中,要控制好染料的浓度、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染色效果的均匀和稳定。
同时要不断搅拌布料,使染料能够均匀地渗透到棉布纤维中。
然后是固色和后处理。
染色完成后,需要对棉布进行固色处理,以防止染色后的颜色褪色或渗出。
固色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染料的类型和布料的要求来选择。
固色完成后,还需要对棉布进行洗涤、干燥等后处理步骤,以确保染色布料的质量和手感。
最后是质量检验和包装。
对染色完成的棉布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颜色的均匀度、色牢度、手感等方面。
通过检验合格后,对棉布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在进行棉布染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严格控制染色条件,包括温度、时间、浓度等,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和均匀。
其次,要选择优质的染料和助剂,以提高染色的效果和质量。
最后,要做好环保工作,控制染料和废水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棉布染色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棉布染色流程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1 棉纤维的直接染料染色
一:目的
1.要求掌握直接染料的一般染色方法和基本的工艺条件。
2.观察分析电解质,温度对不同类型直接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
二:原理
1.直接染料的结构和性质:
①:按化学结构分,绝大部分直接染料都属于偶氮类染料,其他结构(如)的品种很少,偶氮类染料又分为单偶氮、双偶氮、多偶氮结构。
直接染料的结构母体上带有许多可容性的磺酸基和少量羧酸基。
例如|:
②接染料可溶于水,从其结构上看,有许多可形成氢键的基团;分子大,且具有较长的共轭键,故具有直接性。
③直接染料按颜色性能可分为三类;
甲类:直接性低、匀染性好,它的上染百分率往往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直接冻黄,直接嫩黄5G。
乙类:直接性较大,匀染性较差,中性电解质对它们有明显的促染效果。
如直接湖兰5B,直接黄GR。
丙类:直接性大,匀染性很差,中性电解质对它的促染效果不明显,其上染百分率通常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如直接耐酸大红4BS,直接枣红GR,直接绿B。
3、直接染料与纤维反应的原理:
直接染料染棉织物是通过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直接上染,即通过分子间力和染料与纤维形成氢键而结合上染在织物上。
三:仪器、药品和材料
染杯、吸管、量筒、温度计、烧杯、台称、电熨斗、洗耳球、玻璃棒、钥匙。
Nacl、直接冻黄G、直接耐酸大红4BS,直接湖兰5B,丝光漂白棉布八块每块2克。
四:操作:
一: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1.处方及工艺条件:
见下表
直接染料:没有确切定量的慨念。
它常常被用来定性说明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能力。
上染百分率高称之为直接性高。
亲和力:是染液中染料标准化学位和纤维上的燃料标准化学位的差。
它是定量说明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能力。
1 2 3 4
试样编号
用剂及工艺条件
直接冻黄 G 2% 2%
直接耐酸大红 4BS 2% 2%
染色温度60 95 60 95
浴比 1 : 40 1 : 40 1 : 40 1 : 40
织物重 2 2 2 2
2。
染色操作步骤:
按处方计算用量→吸取规定量染料→染杯→至规定溶液体积—加热—→至40℃→
投入润湿并挤干的织物—→升温至染色温度—→染色30min—→取出—→水洗—
晾干—→贴样。
(二)、电解质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1、处方及工艺条件
试样编号
1 2 3 4
用剂及工艺条件
直接耐晒翠蓝 GL 2% 2%
直接耐酸大红 4BS 2% 2%
Nacl ( g )0 0.5 0 0.5
染色温度95 95 95 95
浴比 1 : 40 1 : 40 1 : 40 1 : 40
织物重 2 2 2 2
2、染色操作步骤
按处方计算用量—→吸取规定量的染液—→置于染(烧)杯中—→加水至规定染液量—→加热至关重要40. C—→投入润湿并挤干的织物—→升温至染色温度—→加入1/2量的Nacl—→染色15min 加入1/2的Nacl—→续染15min—→晾干—→贴样。
六、结果和讨论分析
1、贴样
(1)温度效应
(2)盐效应
2、讨论分析
1根据布样分析匀染性如何?并找出失败的愿因。
2直接染料的应用分类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
3分析温度、电解质对直接染料染色的影响,得出那号处方深、那号处方浅的结论、若与理论推断结果矛盾时,请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