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配置门槛效应影响机制

合集下载

登门槛效应实验报告

登门槛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个体在接受了一个较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性,可能会接受一个更大且不太合意的要求。

这一效应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1966年的现场实验中提出。

本实验旨在验证登门槛效应的存在,并探讨其影响机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大学学生50名,男女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一份关于环保的小调查问卷和一份关于环保活动的邀请函。

3. 实验程序:- 实验组首先填写环保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个人环保行为和环保意识。

- 控制组不进行任何问卷调查。

- 实验组完成问卷后,发放一份关于环保活动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环保活动。

- 对照组直接发放环保活动的邀请函。

4. 数据收集: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环保活动的比例。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中,有40%的学生接受了环保活动的邀请,而对照组中,只有20%的学生接受了邀请。

2. 在实验组中,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学生接受了环保活动的邀请,而在不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5%的学生接受了邀请。

四、分析与讨论1. 登门槛效应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登门槛效应确实存在。

在实验组中,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比不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更有可能接受环保活动的邀请。

这表明,个体在接受了一个较小的要求(填写环保小调查问卷)后,更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参加环保活动)。

2. 影响机制:登门槛效应的影响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承诺一致性:个体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为了保持承诺一致性,更愿意接受更大的要求。

- 认知失调:个体在接受了一个不太合意的要求后,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更愿意接受更大的要求。

- 自我形象:个体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更愿意接受更大的要求。

3. 实验局限性:本实验存在以下局限性:- 样本量较小,可能无法代表整个人群。

- 实验环境较为单一,可能无法反映真实情境。

数字经济 财政压力与科技创新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析

数字经济 财政压力与科技创新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析
数字经济 财政压力与科技创新 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数字经济与财政 压力
03
三、数字经济与科技 创新
04
四、调节效应与门槛 效应
05 参考内容
数字经济、财政压力与科技创新: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析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与此同时,财政压力和科技创新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焦点。本次 演示将以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为分析框架,探讨数字经济、财政压力与科技创新 之间的关系。
然而,产业升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 力。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来促进产业升级;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人 才培养来推动产业升级;劳动者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来适应产业升级的 需求。
三、中介效应与面板门槛效应
中介效应是指一个变量通过影响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另一个变量的过程。在数 字经济、产业升级与就业质量的关系中,中介效应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对就业质 量的影响上。例如,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来改变就业市场 的需求结构,进而影响就业质量。
二、数字经济与财政压力
数字经济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推动的经济活动。在数字经济时代, 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财政压力也随之增大。
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巨额的投资。此外,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 善也需要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 持,还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
门槛效应是指一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数 字经济、财政压力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中,门槛效应可以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数字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财政压力和创新投入的差异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

我国金融发展门槛效应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门槛效应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一
我 国金融发展 门槛效应 区域 差异的实证分析
张 霖 森
( 南 民族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四川 成 都 6 0 4 ) 西 10 1
摘 要 :本 文根 据 汉 森 的 门槛 回 归 思 想 , 建 我 国四 大 区 域 经 济 发展 与金 融发 展 的 门槛 回 归 模 型 , 过 B os a 构 通 otrp方 法 检 验 四 大 区 域 的 t 门槛 值 . 现 四 大 区域 的都 存 在 显 著 的 1槛 效 应 , 中 东北 地 区的 门槛 值 最 高 , 对 其 原 因进 行 初 步 的探 讨 。 发 " 7 其 并 关键 词 : 门槛 效 应 ; 门槛 回归 模 型 ;otrp方 法 Bot sa

本文使用 Hasn 20 ) B osa ne (0 0 的 ott p方法分 别检验 我 国四大 区域 来 r 获得检验统计量的 P值 。原假设 为不存在 门槛值 。结果 如下表所 示 : 东 部 地 区 的 B osa ott p计算 的 P值 为 0 0 8 表 示 在 5 的置 信 水 平 下 拒 绝 r . 34, % 原假设 , 即存 在 门槛 效 应 , 槛 值 为 16 。 类 似 的 , 门 .1 中部 地 区 和 西 部 地 区 分别在 1 %的置信水 平下拒绝原假 设 , 门槛值分 别为 0 7 .4和 0 6 , 北 .1东 地 区 也 在 5 的 置信 水 平 下 拒 绝原 假 设 , % 门槛 值 为 :.5 。 2 1 . 表 1 门槛 值 的检 验 ( 假 设 : 原 不存 在 门槛 值 )


前 言
金融发展的“ 门槛 效 应 ” 指 由 于 建 立 金 融 中 介 机 构 需 要 较 高 的 固 是

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检验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特别是在中国,数字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也在不断提升,表明我国制造业正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然而,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进行检验。

文章将系统地梳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将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检验其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

文章将结合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领域的理论体系,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特别是在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不仅重塑了传统经济模式,也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探讨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上,还体现在出口技术复杂度上。

出口技术复杂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经济效应和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金融配置门槛效应影响机制

金融配置门槛效应影响机制

金融配置门槛效应影响机制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普遍共识,如何调整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缩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心问题之一。

改革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由1990年的上升至20XX年的,区域金融发展的失衡和二元结构的特征,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政府部门关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开始推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对不同经济区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的布局业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重要方面。

在此背景下, 探究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间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对于缓解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Gini开创了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度量方法, Kuznets提出了着名的倒U型假说,嗣后的许多研究多围绕于Kuznets倒U型曲线的实证检验。

早期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更多地隐含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King和 Levine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多元回归和面板数据方法成为分析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许多文献将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暗含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联性之中。

在理论研究方面,支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负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包括Alesina和Rodkik等人的研究 ,而认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正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包括Ga- lor and Tsidon 、Deininger and Squire 、Alesina and Perotti 等人的研究。

但在实证研究中,绝大部分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负相关性。

Greenwood and Jovanovic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的关联性 ,在他们的论文中,实际上暗含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初始的收入分配外生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且对金融市场设施的使用需要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每期对金融服务的购买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运营费用。

企业综合融资与企业出口——基于门槛效应模型

企业综合融资与企业出口——基于门槛效应模型

现代经济信息企业综合融资与企业出口——基于门槛效应模型李雪玉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摘要:扩大企业出口是中国政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路径之一。

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出口面临融资约束。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系统梳理企业出口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构建企业综合性融资能力指标、建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增加。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企业可以通过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商业信用,投资机遇等四种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

企业融资能力在企业综合融资指标门槛值之下,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可以提高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企业融资能力在企业综合融资指标门槛值之上,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融资;出口;门槛效应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4-0282-03一、引言2013年,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鼓励企业“走出去”。

扩大企业出口是中国政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路径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不仅有国家政策、企业生产率,还有企业融资能力。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总贸易量持续下滑,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

企业融资能力下降,企业支付出口所需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能力下降,企业的出口意愿降低。

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能力,促进企业出口是践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途径。

企业出口面临的额外成本主要来源于六个方面:1.企业进入一国市场需要支付额外的进入成本,如了解国外市场、建立国外市场的运营网络、贸易成本等;2.产品运抵周期长,出口运输一般比国内运输的周期长60天,延缓了企业的资金回收;3.运输过程中风险较大,企业需额外投保;4.汇率波动会改变企业预期的本币计价现金流;5.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法律惯例不同,如果有人违约,争议难以裁定,会带给另一方额外损失;6.进口企业所采用的支付方式可能会带给出口企业短期筹资问题。

绿色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机制研究

绿色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机制研究

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增长,但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规模型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须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这对资源配置和增长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传统金融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变革。

金融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要素,更是支撑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1],在助推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传统金融对污染行业的过度投入引发了产能过剩、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而以保护环境为落脚点的新型金融模式——绿色金融,其发展宗旨是为绿色经济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2],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绿色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金融资源的“绿色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那么,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绿色金融是否能够克服传统金融的诸多弊端,适应并引领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若能,又是通过何种路径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地,随着地区间金融交流逐渐深入,绿色金融对周边地区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全面反映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涵。

二、文献综述(一)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绿色金融的定义、效应价值以及发展现状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学者们首先对绿色金融进行了不同的界定,绿色金融又称环境金融或可持续金融。

Salazar [3]认为绿色金融是以保护环境和满足环保产业融资需求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是连接金融行业和环保行业的桥梁。

Cowan [4]则认为绿色金融的提出是为解决支付环境保护费用的实际问题,是环境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

此外,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发展中国摘要: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路径机制。

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 门槛模型

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 门槛模型

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模型1. 引言1.1 介绍固定效应固定效应是应用于统计学和经济学中的一种方法,用于控制数据中固有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异。

在实证研究中,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有效地消除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固定效应模型通常涉及对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通过控制不同单位的固定特征来消除单位间的异质性。

固定效应模型的基本理念是将单位特定的异质性因素纳入模型中,从而使得估计结果更加准确。

固定效应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时间不变的个体特征,从而使得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

固定效应模型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面板数据和纵向数据的分析中。

通过引入固定效应,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因果关系的潜在机制。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门槛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模型的研究现状。

【字数:222】1.2 介绍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指的是一个变量通过影响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传递影响力的过程。

在研究中,中介效应通常用来解释一个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通过一个中介变量的影响来进行的。

中介效应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出隐藏在变量之间的机制。

中介效应的检验通常通过路径分析或是回归分析来进行,在统计学中也有专门的方法来检验中介效应的存在与大小。

通过分析中介效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且可以揭示出其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机制与路径。

在研究中,中介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

通过分析中介效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对于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模型的研究来说,中介效应的检验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模型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

1.3 介绍门槛模型门槛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在特定条件下,某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是否会显现出来的理论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门槛值的确定

门槛效应模型门槛值的确定

门槛效应模型门槛值的确定门槛效应模型是一种描述市场竞争中门槛对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影响的理论模型。

门槛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所需的投入或满足的条件,高门槛可以阻碍企业进入市场,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垄断效应。

门槛效应模型的关键是门槛值的确定,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门槛值的确定。

一、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是确定门槛值的关键因素。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存在增量需求,此时门槛值可以相对较高。

因为市场需求大,即使进入门槛高,企业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相反,当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门槛值可以相对较低。

此时,企业进入门槛低,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降低,利润空间会受到挤压。

因此,门槛值的确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来合理确定。

二、技术和资金要求进入某一行业或市场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

技术和资金要求高的行业,门槛值相对较高。

技术要求高意味着进入门槛高,技术水平差的企业很难进入市场。

资金要求高意味着进入门槛高,因为资金需求高的行业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和长期的资金支持。

因此,技术和资金要求是门槛值确定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政策和法律环境政策和法律环境也是门槛值确定的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与限制,直接影响到企业进入特定市场的门槛值。

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减少限制性规定,可以降低门槛值,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增加竞争,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相反,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增加会提高门槛值。

因此,政策和法律环境也是门槛值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市场集中度和行业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和行业发展阶段也会对门槛值的确定产生影响。

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通常存在较高的门槛值,进入门槛高。

因为市场集中度高意味着已经有较少的竞争对手,新的企业难以进入市场。

然而,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此时门槛值相对较低,尤其是新兴行业。

此时新的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技术和业务模式进入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及检验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及检验

然而 , 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城 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相对较少 , 国内外学者也 已对此进行 了 但 些有益的探索 , 体见张立军 ( 05 对金 融发展与 收入分 配的研究综述 。其 次 , 耀军 具 20) 姚

(05 利用模型研究表 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有双向的因果关系 , 20 ) 且 金融发展规模与城 乡收入差距正相关 , 金融发展效率 与其 负相关。温涛 、 光和 和熊德平 冉 (0 5研究 结果 显示 : 20 ) 中国金融 发展 和农村 金融 发展 对农 民收 入增长 具有 显著 的负效 应 , 运 并 用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 的理论进行了解释 。以上学者虽然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 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 但基本上未对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的途径进行理论分 析 。本 文 的研究 就是 弥补 这一 不足 之处 。
维普资讯
第0 2 8卷 第 5期 0 6年 1 0月
上 ie s yo n n a J un l f h n h i 海财 ri f ia c n c n mis o r a o a g a Unv 经大学学报 e d E o o c S t F
张 立 军 湛 泳 , .
(. 1复旦大学 经济学 院, 上海 2 0 3 ;. 0 4 3 2 湘潭大学 商学院 , 湖南 湘潭 4 0 0 ) 10 5

要 : 金 融发展影 响城 乡收入 差距 主要通过 三条途径 , 即金融发展 的 门槛效应 、 融发展 的降低 贫 金
困效应、 融发展 的非均衡 效应 。本 文利 用中国和省级 1 7 ̄2 0 年 的相 关数据进行 实证检验 , 金 98 0 4 结果显示实 证与理论假说相符 。最后 , 出了相 关政 策建议 。 提 关 键 词 : 金 融发展 ; 门槛效应 ; 非均衡 效应 ; 降贫效应 ; 乡收入差距 城

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的研究

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的研究

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的研究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的研究序号一:引言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是行为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主题。

这两个概念在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对我们理解和解释个体和群体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和讨论。

序号二:门槛效应模型的概述及评估门槛效应模型是指个体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或阈值才会做出某种行为。

这种模型在经济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消费者决策行为和市场营销中。

门槛效应模型可以解释为何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倾向于做出与自身利益相悖的决策或行为。

在对门槛效应模型进行评估时,我们需要考虑其深度和广度。

深度指的是对该模型内部机制和原理的深入分析,而广度则是指对该模型应用领域和相关概念的广泛考察。

通过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门槛效应模型的研究意义和局限性。

序号三:门槛效应模型的深度评估在深度评估中,我们需要探索门槛效应模型的内部机制和原理。

门槛效应模型的核心概念是门槛值。

门槛值通常由个体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决定。

个体需要权衡利益和风险,在达到一定门槛值之后才会做出某种行为。

门槛效应模型还涉及到信息加工和决策过程。

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权衡不同选项的优缺点,并最终做出决策。

门槛效应模型的深入分析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的角度展开。

通过研究个体的意识和信息处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门槛效应模型的行为机制。

还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和模型建立来验证和解释门槛效应模型的有效性。

序号四:门槛效应模型的广度评估在广度评估中,我们需要考察门槛效应模型在不同领域和相关概念中的应用。

门槛效应模型不仅在经济学中有广泛应用,在心理学、社会学和营销学等领域也有重要价值。

比如在营销学中,门槛效应模型可以解释消费者对产品定价的反应,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门槛效应模型还与其他概念和模型存在着内在联系。

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研究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数字经济的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数字经济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引导数字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研究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数字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如能源、水资源等。

通过对数字经济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研究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数字经济的发展虽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

通过对数字经济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构建公平、包容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研究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深入探讨数字经济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A.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检验

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检验
财贸研 究
2 1 . 005
金 融 市 场 发 展 对 中 国 F I 术 溢 出效 应 D 技 的 影 响 及 其 门 槛 效 应 检 验
钟 娟 张 庆 亮
( 安徽 财 经大 学 国际经 济 贸易学 院 , 安徽 蚌埠 2 3 3 ) 300 摘 要 : 融 发展 水平 对提 高技 术 吸 收 能 力 至 关重要 , 对 F I 术溢 出效 应 的 实现 产 生 重 金 并 D技
外 溢效果 是 如何依 赖 于 国内金融发 展水平 的 , 我 国 17 - 2 0 对 9 8 0 3年 时序 数 据 的经 验 研 究结 果 表 明 , 虽
然我 国外商 直 接投 资具 有 明显 的资本 积 累效应 , 而 由于 目前 我 国金融体 系 效率相 对低 下 , 然 并不利 于国 内企业 充 分 吸收外 资 企业 的技 术外 溢 。 赵奇伟 等 (0 7 、 建伟 (07 、 20 )李 20 ) 曾慧 (0 8 、 力军 (0 8 、 20 )孙 20 ) 李金 昌等 (0 9 、 凌云 等 (09 、 20 ) 黄 20 ) 孙 辉煌 等 (0 9 采用 面板数 据研究 金融 发展 、 20 ) 外商 直 接投 资 (F I D )对经 济增 长 的影 n 结论 不尽相 同 。 向,
金 融发展 “ 门槛 效应 ” 。
关键 词 : D 技 术 溢 出; 融发展 ; FI 金 门槛 效应
中图分类号 : 8 2 1 F 3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1— 2 0 2 1 ) 5— 0 8— 7 10 6 6 ( 0 0 0 0 9 0


文献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是集资金 、 技术 、 管理于一体的创造性资源, 是发展 中国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的主要 途径 。当前在 国 内资金充 裕 的情况 下 , 国吸 收 F I 主要 目的就是 吸收 国际技术 溢 出 , 进 国内技术 我 D的 促 进步 , 现经济 转 型 。但 是 F I 实 D 技术 溢 出效 应 的实 现是个 很复 杂的过程 , 主要 取决 于东道 国的技术 吸收

人力资本异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

人力资本异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

人力资本异质性和门槛效应对企业发展的综合影响
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门槛效应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限制企业进入特定市场、保护已有企业的利益 人力资本异质性和门槛效应对企业发展的综合影响:协同作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实证研究结果:人力资本异质性和门槛效应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
添加标题
门槛效应对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影响:门槛效应的存在意味着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 同作用。在特定的阈值范围内,某些因素对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而一旦超过阈值,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将迅速 增强,推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变化。因此,在研究人力资本异质性问题时,需要考虑门槛效应的影响,深入分析各种因素对人 力资本异质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
研究不足与展望
样本数据:研究 可能存在样本偏 差或数据质量不 高的问题
变量选择:可能 存在遗漏重要变 量或变量定义不 清晰的情况
异质性分析:对 人力资本异质性 的深入分析不够 充分
门槛效应研究: 需要进一步探讨 不同门槛值对研 究结果的影响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构建适应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绩效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 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异质性 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发挥其潜力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选拔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资本错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 (2021) 07-0062-09 DOI:10.19647/ki.37-1462/f.2021.07.009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经处在了转变发展 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由高速增长 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从关注经 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转向关注要素的优化配置已经成 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近 40 年渐进式 增量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成就背后隐藏的 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并 不高。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并未按照市场规律对资 本进行有效配置,牢牢控制着资本的分配权、定价 权和管制权,阻碍了资本的自由流动,造成了资本 价格的差别化、刚性以及被低估,最终导致了企业 间 、 行 业 间 、 产 业 间 和 地 区 间 资 本 的 错 配 (张 杰 等 , 2011)[1]。 因 此 , 如 何 改 善 资 本 错 配 、 提 高 资 本 的配置效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 一个现实问题。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具有引导资本优 化配置的功能。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大
本文将深入分析金融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直接效应,进而探究金融发展通过抑制资本错配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本文可能的贡献 有:第一,分析了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 中,资本错配所造成的障碍,为理解金融市场改革 对优化资本配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思路;第二,在陈永伟和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 (2011)[2]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构 建 了 一 个 资 本 错 配 指 数 , 并准确地衡量了我国各省的资本错配情况;第三, 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并以资本错配为中介变量,从全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门槛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门槛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门槛特征目录一、内容描述...............................................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4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51.3 研究方法与路径.........................................5二、数字普惠金融概述.......................................62.1 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7 2.2 发展历程与现状.........................................82.3 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9三、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103.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 3.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2 3.1.2 促进乡村产业升级....................................13 3.2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14 3.2.1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16 3.2.2 降低金融服务成本....................................17 3.3 增强农村金融素养与风险意识............................18 3.3.1 提供在线金融教育资源................................19 3.3.2 培育农村金融消费者..................................19四、数字普惠金融门槛特征分析..............................204.1 地域差异导致的门槛差异................................21 4.1.1 城乡金融服务差距....................................23 4.1.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24 4.2 个体差异导致的门槛差异................................25 4.2.1 农户个体特征差异....................................26 4.2.2 农村小微企业特征差异................................27 4.3 金融素养与知识技能导致的门槛差异......................29 4.3.1 农村金融教育普及情况................................304.3.2 农户金融知识水平....................................30五、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建议....................325.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32 5.1.1 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34 5.1.2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35 5.2 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36 5.2.1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37 5.2.2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38 5.3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培训................................39 5.3.1 开展金融教育活动....................................405.3.2 提供金融培训服务....................................41六、结论与展望............................................426.1 研究结论总结..........................................436.2 研究不足与展望........................................44一、内容描述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计量经济学中的门槛效应

计量经济学中的门槛效应

计量经济学中的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是指在某个阈值处出现的显著跃迁现象,常用于描述在某一阈值之前和之后的巨大差异,例如表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在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在经济学中,门槛效应是指一种小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经济系统中大量的变化,是对人类行为与经济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探究。

以云计算为例,在计量经济学中,云计算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很有可能是非线性的,待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明显提升和加速。

当某地区在云上的存储数据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后,云计算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会再次提升,对GDP的额外带动作用再增长73%,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总的来说,门槛效应的存在提醒人们在分析经济现象时,需要关注到一些微小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金融双重门槛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_基于风险预期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金融双重门槛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_基于风险预期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经济科学·2009年第3期金融双重门槛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风险预期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马草原(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摘 要:本文对基于风险预期的金融歧视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经验分析。

文章的理论部分着重探讨金融歧视通过金融市场“双重门槛”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以及由此引致的金融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双向反馈机制;实证部分以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金融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基于V AR的动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金融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双向正效应,而城市化将会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及其经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

关键词:风险预期金融歧视“双重门槛”城乡差距一、引 言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永恒命题,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但与此相伴生的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却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之下,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二元经济结构最重要的体现,因其在扩大居民收入总体差距中的贡献最大,①使得相关研究广泛而深刻。

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金融差距的作用值得关注,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倾向,金融歧视造成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使得资本在农村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参与不足,导致了城乡发展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

在现有不多的该领域研究文献中,国外学者主要致力于理论模型的开发,但这些模型的前提假设多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并不十分符合中国实际,中国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歧视未被纳入模型分析框架。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验分析方面,多数文献在引入不同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在不同的样本期内检验了金融发展与* 本文是陈宗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研究”(项目编号:07-ZD-045)的阶段性成果。

经济学中的门槛效应

经济学中的门槛效应

经济学中的门槛效应门槛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进入一项活动或行业所需的成本或条件。

门槛效应存在于多个经济领域,如市场准入、就业、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的角度,探讨门槛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市场准入领域的门槛效应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想要进入某个行业或市场,往往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面临一定的成本。

这些条件和成本可以是技术要求、资金需求、法律法规等。

门槛效应的存在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有序,能够防止无序竞争和低质量产品的涌现。

然而,过高的门槛也可能限制了新进入者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导致市场垄断和竞争不足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共利益来制定合理的门槛标准,既能保护市场秩序,又能鼓励创新和竞争。

门槛效应在就业市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方面,高技能和高学历成为了许多岗位的门槛要求,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门槛效应也可能导致某些群体的就业困难。

例如,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老年人技能不匹配等问题,都可能使得他们面临着较高的就业门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降低就业门槛,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

教育领域也存在着门槛效应。

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高门槛的存在,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

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高昂的教育成本,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就导致了人才培养的不足和贫困的再生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降低教育门槛,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除了市场准入、就业和教育领域,门槛效应在其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医疗行业的门槛要求高,限制了医生数量的增加,导致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医疗费用的上涨;金融行业的门槛要求高,限制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导致金融服务的不平衡和金融风险的增加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配置门槛效应影响机制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普遍共识,如何调整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缩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心问题之一。

改革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由1990年的上升至20XX年的,区域金融发展的失衡和二元结构的特征,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政府部门关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开始推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对不同经济区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的布局业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重要方面。

在此背景下, 探究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间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对于缓解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Gini开创了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度量方法, Kuznets提出了着名的倒U型假说,嗣后的许多研究多围绕于Kuznets倒U型曲线的实证检验。

早期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更多地隐含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King和 Levine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多元回归和面板数据方法成为分析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许多文献将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暗含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联性之中。

在理论研究方面,支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负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包括Alesina和Rodkik等人的研究 ,而认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正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包括Ga- lor and Tsidon 、Deininger and Squire 、Alesina and Perotti 等人的研究。

但在实证研究中,绝大部分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负相关性。

Greenwood and Jovanovic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的关联性 ,在他们的论文中,实际上暗含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初始的收入分配外生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且对金融市场设施的使用需要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每期对金融服务的购买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运营费用。

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在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市场不大,此时只有那些高收入、财富水平较高的人群才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而穷人在金融服务的购买上存在着“门槛”效应;由于“门槛”的存在,穷、富两个群体的金融投资收益率存在差异,因此,金融发展会使得收入差距扩大;在金融发展的成熟时期,囿于金融服务的激烈竞争,早期的“门槛”消失,穷人群体也可以享受金融部门的服务,此时,穷、富群体的金融投资收益率逐步趋同,这时的收入差距开始不断缩小。

Agihon和Bolton认为穷人之所以不能获得金融融资源于较高的利率,而随着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的增加, 利率的降低可以使得穷人获得迈过这一门槛的机会。

Matsuyama认为金融市场的这种“财富门槛” 是内生的 ,Beck et al.发展了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家庭的两种渠道,但在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上, 研究认为存在不确定性。

Salvador Perez-Moreno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中金融发展与贫困间的因果性 [11] ;Bittencourt以巴西为例,研究了其国内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相关性 [12] ;实证研究中,Ben- abou [13] 、Li and Zou [14] 、Beck et al. 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关性并未有明确的结论。

但 Greenwood and Jovanovic 、Jalilian and Kirkpatrick 支持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负相关性 [15] ;而 Townsend and Ueda [16] 、Iyigun and Owen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间也存在着Kuznets的倒U型关系 [17] ,但Clark,Xu and Zou却又否认了这种存在 [18] 。

国内对我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间的相关性亦存在较大争议。

马冰分析了金融资产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正负效应 [19] ,马草原基于风险预期理论,对金融歧视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金融市场的“双重门槛”影响 [20] ; 基于VAR模型,张立军、湛泳检验了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降低贫困效应、非均衡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1] 。

杨俊、张宗益利用两时期省级截面数据,在二元经济结构假设之下,对三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分配变动进行解释,认为我国改革十几年来制度转型带来的新兴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数据分析支持了Kuznets的倒U型假说,并认为这种趋势是由于制度转型所决定的,或者是由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双重影响的结果[22] 。

王小鲁、樊纲从20余个因素考察了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包括人均GDP、外贸依存度、失业、养老保险等等,但论文的研究发现保险等对高收入阶层的好处要大于其对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好处,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反而扩大了收入差距 [23] 。

王书华、孔祥毅从信贷资源、股票融资、保险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金融资源分布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由于经济中存在显着的二元经济结构,金融发展较为充分、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收入分配的差距反而较小 [24] 。

王书华、杨有振以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为视角,证实了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 [25] 。

既有的文献分析证实了金融发展中的门槛效应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存在性,这种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促使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

然而,既有的文献分析大多是针对国家宏观经济层面而做的理论分析,且大多是针对城镇居民而做出的分析。

相较于国家宏观层面或城镇居民,我国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结构及其微观个体特征均有着较大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习惯也大大相异于城镇居民,那么,在农村居民中是否也存在着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效应?这些金融资产配置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如何?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的金融资产配置以及收入差距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检验。

二、理论假设与数理模型 Greenwood和Jovanovic(以下简称为GJ)模型以典型厂商和消费者为代表,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但不同于完美金融市场机制的前提假设,基于我国的现实,典型的农户并不满足GJ 模型的假设,对我国农户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分析需要修正GJ模型的理论假设。

1.农户部门在一个包含农户和金融中介的两部门经济中, 放弃GJ模型对典型消费者预期效用的假定①,假定一个同时从事生产和消费的农户的典型行为如下: ∫ ∞ 0 ln(c t ,k t ) 1+ρ dt,其中0<ρ<1 同样,假定农户的初始财富分配是外生的②,农户可以选择是否从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如果能够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则农户可以从投资过程中获得一个较高的收益率wt;反之,如果农户没有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则假定其收益率为0; 由于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融资后,农户的预期收益如下: R(k t )=(1-p t )×0+p t ktwt, pt为融资后农户投资未发生亏损(从而可以按期归还金融机构的贷款)的概率,此时,农户投资资本kt的收益为ktwt;w t 为投资的收益率;如若发生亏损,则农户的收益为0;2.金融部门对金融部门而言,向农户提供融资服务,金融部门将收取一个比例φ作为服务费用。

假定贷款的利率为rt;农户的投资获得成功时(概率为p t ),金融部门可以避免信用违约的损失,此时金融部门的收益为φrtkt;而如果农户投资发生了亏损,此时农户的收益为0,无法支付贷款,金融部门不得不遭受信用违约损失,此时其收益为(-k t )。

因此,金融部门的预期收益为: ptφrtkt+(1-p t )(-k t )=[(1+φr t )p t -1]k t3.门槛效应显然,在存在风险违约的情况下,对金融部门而言,其愿意提供的最大融资规模为: [(1+φr t )p t -1]k t rt 由此,站在金融部门的角度,只有农户的财富规模超过 [(1+φr t )p t -1]k t rt 这一门槛,金融部门才会考虑向农户提供融资;否则,金融部门就可能承担信用损失。

这一比例就成为农户部门融资的一个门槛,财富规模没有达到这一比例的农户将无法获得金融部门的融资。

由于获得融资后投资的收益率 wt大于无融资的收益率0,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由于金融资产配置而带来的财富差距将越来越大,农户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因此,在金融部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早期时间, 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效应将可能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

4.动态效应在金融发展的早期阶段,囿于资产配置的门槛, 财富规模较低的农户群体难以获得金融部门的融资,而富裕的农户则可以利用获得的资金从事收益率更高的投资,由此,在金融部门发展的早期阶段, 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效应会使得农户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恰如Matsuyama 所论述,金融资产配置的这种“财富门槛”是内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润的追逐必然会导致门槛效应的存在。

Agihon和Bolton 认为,利润的追逐会使得金融部门的供给不断加大, 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在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机制下,即使金融市场并非Greenwood和Jovanov- ic 、Matsuyama 所假定的完美金融市场,但随着金融部门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竞争加剧,制度逐步规范,融资成本必然会降低,信贷配给的金融歧视将获得修正,即使财富规模较低的农户也能够获得金融部门的融资。

在金融部门发展的成熟阶段,一旦所有的农户都能够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此时富裕农户融资后高投资收益率的优势将被打破,富裕农户与贫困农户同时融资后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将会缩小,随着时间发展,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将缩小(见图1)。

显然,从时间发展的角度看,金融发展与农户的收入差距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在金融发展的早期,囿于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效应,农户的收入差距扩大;但随着金融供给的增加,金融资产供给竞争加剧,门槛效应逐步消失,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在整个时间轨迹中,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

三、经验事实与证据基于Greenwood和Jovanovic 、Agihon和Bolt on 、Matsuyama 的研究,前文对农户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业已证实了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效应对农户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对其比较静态的分析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的存在。

理论分析的核心表明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效应是诱使农户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文献基于发达国家完美金融市场机制条件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两个群体的分析业已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性,但鲜有文献专门针对我国农村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研究,特别是相较于城镇居民,农户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差异较大———农户的资产配置中金融资产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因此,在我国农户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中,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以及门槛效应对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影响如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